第一篇:山香教育内部试卷
综合试卷
(山香内部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2.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这体现出()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5.某初一男生,学习浮躁,作业敷衍,但他却能精心侍弄班上的盆栽花卉,经常施肥浇水,使花卉长势良好。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没有过多批评该生的学习行为,而是经常表扬他在侍弄花卉上的耐心与细心,并鼓励他将这种耐心和细心同样用于学习。不久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好转,并最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7.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0.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准 11.按照智力测试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是()A.120 B.130 C.150 D.160 1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1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 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17.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是()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本体自我
1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19.当教师把关注焦点投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时,表明教师成长发展到了()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发展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0.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是创造性的()特征。
A.变通性 B.独特性 C.新颖性 D.流畅性
21.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2.奥苏伯尔认为课堂中主要的学习形式应该是()
A.机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有意义学习
2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使用“身体适应测验”鉴别了不同人的认知风格,个体凭借自己的感知觉等作为内在参照,去获得知识、信息,称为()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24.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
A.教学监控 B.教学操作 C.教学设计 D.教学反思 2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整合
26.给你三个数字1、2、3,问你能够组合出多少个大于210的数,你找出三个数字的所有组合:123、132、213、231、312、321,以此作为根据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策略是()A.类化策略 B.选择性搜索策略 C.算法策略 D.逆向推理策略 2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所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28.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 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3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3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3.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35.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B.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C.奖励或惩罚学生 D.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
1.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2.未成年人保护包括:()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3.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因是()
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B.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手段 C.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E.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4.下列哪些观点时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5.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始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技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7.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D.备课 E.8.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9.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10.教师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相互尊重的关系
三、填空题
1.“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_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有教无类 批改作业
2.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_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3.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
4.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的差异。
5.许多心理学家认为,___________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概念和___________。7.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自觉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韧性。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___________三种。
9.“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手脑都能用,才会有创造。”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___________性。
1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
11.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定向性与顺序性、_________、差异性。12.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3.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
1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_________。15.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6.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___________。1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启发性原则 2.依法执教 3.自我意识 4.技能 5.班级授课制
五、简答题
1.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3.简述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变过程。4.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六、论述题
1.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素养之间的联系。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七、案例分析
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无聊,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就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本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老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样处理呢?
八、教育申论
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题目自拟。
第二篇:山香教育内部试卷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综合试卷
(山香内部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2.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这体现出()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促进个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5.某初一男生,学习浮躁,作业敷衍,但他却能精心侍弄班上的盆栽花卉,经常施肥浇水,使花卉长势良好。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没有过多批评该生的学习行为,而是经常表扬他在侍弄花卉上的耐心与细心,并鼓励他将这种耐心和细心同样用于学习。不久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好转,并最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7.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0.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准
11.按照智力测试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智商最低临界值是()
A.120
B.130 C.150 D.160 1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1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
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7.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是()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本体自我
1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19.当教师把关注焦点投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时,表明教师成长发展到了()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发展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0.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是创造性的()特征。
A.变通性
B.独特性 C.新颖性 D.流畅性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1.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2.奥苏伯尔认为课堂中主要的学习形式应该是()A.机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有意义学习
2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使用“身体适应测验”鉴别了不同人的认知风格,个体凭借自己的感知觉等作为内在参照,去获得知识、信息,称为()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24.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
A.教学监控
B.教学操作 C.教学设计 D.教学反思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整合
26.给你三个数字1、2、3,问你能够组合出多少个大于210的数,你找出三个数字的所有组合:123、132、213、231、312、321,以此作为根据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策略是()
A.类化策略 B.选择性搜索策略 C.算法策略 D.逆向推理策略 2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所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28.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
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3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3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3.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35.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B.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C.奖励或惩罚学生 D.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
1.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2.未成年人保护包括:()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3.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因是()
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B.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手段
C.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E.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4.下列哪些观点时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5.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始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技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7.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D.备课 E.批改作业
8.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9.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10.教师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相互尊重的关系
三、填空题
1.“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_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2.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_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
4.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的差异。
5.许多心理学家认为,___________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概念和___________。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7.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自觉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韧性。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___________三种。9.“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手脑都能用,才会有创造。”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___________性。
1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
11.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定向性与顺序性、_________、差异性。
12.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3.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1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_________。15.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6.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___________。
1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启发性原则 2.依法执教 3.自我意识 4.技能
5.班级授课制
五、简答题
1.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3.简述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变过程。4.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六、论述题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1.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素养之间的联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七、案例分析
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无聊,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就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本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老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样处理呢?
八、教育申论
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题目自拟。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第三篇:山香教育内部试卷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2.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这体现出()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是()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5.某初一男生,学习浮躁,作业敷衍,但他却能精心侍弄班上的盆栽花卉,经常施肥浇水,使花卉长势良好。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没有过多批评该生的学习行为,而是经常表扬他在侍弄花卉上的耐心与细心,并鼓励他将这种耐心和细心同样用于学习。不久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好转,并最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7.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0.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准 11.按照智力测试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是()A.120 B.130 C.150 D.160 1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1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 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17.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是()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本体自我
1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19.当教师把关注焦点投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时,表明教师成长发展到了()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发展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0.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是创造性的()特征。A.变通性 B.独特性 C.新颖性 D.流畅性 21.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2.奥苏伯尔认为课堂中主要的学习形式应该是()
A.机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有意义学习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使用“身体适应测验”鉴别了不同人的认知风格,个体凭借自己的感知觉等作为内在参照,去获得知识、信息,称为()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24.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
A.教学监控 B.教学操作 C.教学设计 D.教学反思 2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整合
26.给你三个数字1、2、3,问你能够组合出多少个大于210的数,你找出三个数字的所有组合:123、132、213、231、312、321,以此作为根据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策略是()
A.类化策略 B.选择性搜索策略 C.算法策略 D.逆向推理策略 2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所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28.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 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3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3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3.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35.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B.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C.奖励或惩罚学生 D.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
1.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2.未成年人保护包括:()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3.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因是()
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B.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手段 C.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E.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4.下列哪些观点时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5.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始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技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7.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D.备课 E.批改作业 8.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9.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10.教师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相互尊重的关系
三、填空题
1.“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_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2.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_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4.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的差异。5.许多心理学家认为,___________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概念和___________。7.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自觉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韧性。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___________三种。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9.“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手脑都能用,才会有创造。”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___________性。
1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11.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定向性与顺序性、_________、差异性。12.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3.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
1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_________。
15.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16.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___________。
1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启发性原则 2.依法执教 3.自我意识 4.技能 5.班级授课制
五、简答题
1.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3.简述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变过程。4.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六、论述题
1.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素养之间的联系。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七、案例分析
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无聊,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就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本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老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样处理呢?
八、教育申论
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题目自拟。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第四篇:山香特岗内部试卷第4套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016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试卷
(四)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里。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习近平对在全党开展“ ”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A.三严三实 B.两学一做 C.四个全面 D.五大发展理念
2.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团队在核裂变反应堆堆芯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垄断,实现了()核裂变反应堆核心技术自主掌握。A.第四代 B.第三代 C.第二代 D.第五代 3.2016年4月24日是我国首个“ ”。A.中国无车日 B.中国航天日 C.中国环保日 D.中国低碳日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6.下列说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接近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拾级登梯;循阶而上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8.“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9.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
A.以学生为本 B.以教师为本 C.以教材为本 D.以课堂为本 11.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A.盲目 B.散漫 C.顽固 D.专断
12.做该做的哪怕不想做,不做不该做的哪怕想做。这是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A.错觉 B.联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14.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到交响乐时,在脑中产生与此相应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A.听觉 B.知觉 C.联觉 D.直觉 15.“一叶知秋”说明了知觉具有()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6.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受性 D.感应性
17.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A.对比 B.错觉 C.适应 D.感受性
19.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0.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1.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2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2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
25.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和第3小题各8分,共25分)
1.河南省淮滨县某乡教学点有一位刘老师,多年来,他一人承担着该教学点四个年级近30名学生(复试教学班)的教学工作。他既是校长,也是该教学点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既是炊事员,也是承担护送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安全工作的保安。30余年来,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无论是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还是冷风凄凄、阴雨绵绵,刘老师坚持用自己家里的小船摆渡学生到淮河南岸去上学。2015年6月,刘老师被推荐参加了感动中原“河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南省道德模范”的选拔,他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2.老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途”,小明的回答是“造房子、建学校、铺马路”,小芳的回答是“砌花坛、打狗、敲钉子”,小刚的回答是“当板凳、在地上画线”。(1)你更欣赏哪位学生的回答,为什么?
(2)请谈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
3.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把它带来。”
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 “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
“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数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栗子、枣、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核桃、葵花子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
“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急着争辩。“胡萝卜到底是不是果实?”我问大家。“是果实!” “不是果实!”全班同学几乎同时发言,立刻形成了“两派”。
“认为胡萝卜是果实的和认为胡萝卜不是果实的,能不能谈谈你们的理由?”我说。“胡萝卜能吃,所以是果实。”主张胡萝卜是果实的同学说。“能吃的不见得都是果实,鸡蛋糕也能吃。”另一同学反驳。“鸡蛋糕不是植物长出来的,胡萝卜是植物长出来的。”又一同学申辩。“植物长出来的不一定都是果实,芹菜、大白菜就不是果实。”又一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胡萝卜有营养,所以是果实。”一同学又提出另一条理由。“有营养的一定是果实吗?大白菜也有营养。”又一同学反驳。“胡萝卜是长在土里的,所以不是果实。”最先提出胡萝卜不是果实的那位同学说。“花生也是长在土里的,花生应该是果实吧。”又是一次反驳。„„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都忘了“举手发言”的常规,一来一往争辩着。“好,争论得很好”,我终于发言了,“说胡萝卜是果实或不是果实的理由,看来都说服不了对方。怎么办呢?现在,我教给大家一个研究的方法。”
此时,同学们的精神异常集中,都想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我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一件东西认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相类似的、拿得准的东西来跟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哪些不同的,就容易找出答案了。” “比如”,这时我拿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这个苹果和梨是不是果实呀?” “是。”同学们齐答。
“有说不是的吗?”没有人回答。
“看了都认为它们是果实,没有不同意见了,那么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苹果和梨吧。” „„
请问该案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老师教学的案例谈谈运用此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课堂教学中如何防止学生注意的分散?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以“余数的除法”为例,就如何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撰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段,并写出该片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要求:(1)数学设计片段的撰写要求层次,有条理;
(2)设计意图要写清楚每个环节中具体落实了哪些“四基”和“四能”目标。
2.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为这篇课文写一个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五、教育写作(本大题共40分)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外,未必有其他职业需要如此多的热忱„应当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每个孩子,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孩子的欢乐和苦恼。同情孩于,对孩于由衷地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
请结合以上材料给你的启示,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016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试卷
(四)答案
一、单选
1-5 BABBD 6-10 CCBDA 11-15 DDBCC 16-20 BDCAA 21-25 BCCDA
二、案例分析
1.(1)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模范。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案例中,刘老师一人承担着该教学点四个年级近30名学生的教学工作,而且坚持了30余年,既是炊事员,又是护送学生的保安,这反映了刘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体现。(2)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案例中,刘老师承担护送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工作,而且30余年来,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乱风下雨,无论是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还是冷风凄凄、阴雨绵绵,刘老师坚持用自己家里的小船摆渡学生到淮河南岸去上学,这体现了刘老师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2.(1)小芳和小刚的回答,思路更加开阔和宽广,更值得欣赏和鼓励,不只将砖头作为建筑材料,列举的砖头的用途方向更多,这样的回答更有创造性。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有: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④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3.(1)案例中的老师运用了讨论法。(2)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案例中的老师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果实,在上课时要求学生针对“带来的是不是果实”这一主题开展讨论,于是学生开始讨论;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由发言,针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并且老师针对讨论的进程进行了一定的指导。这些做法都符合讨论法的运用要求。
(3)唯一不妥的是,老师并没有对“胡萝卜到底是不是果实”进行回答或进一步的引导,而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苹果和梨”上面。如果该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那么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三、论述题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设计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1.1.答案要点: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2组分草莓图和2组分铅笔图,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简单的有余数除法。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师出示本单元(59页)节教材主题图——用小棒摆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信息,从而揭示课题。
(三)观察比较,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体。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一下9种情况)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四)交流反馈,发现关系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学生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提出自己的感受。
(五)巩固联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教材中的“做一做”。
2.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出一个五边形需要5跟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
3.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出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六)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指出计算余数除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2.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带领学生学习学科本课中的生字、生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环抱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带领学生聆听视频“资料袋”的介绍,请同学畅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并引出本课课题。(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对词语“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读音和意思有初步的理解。(3)精度课文,理解课文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患”。
重点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请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4)课堂小结,延伸拓展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如何相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并在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多、大量砍伐。治理:牧林为主、规划田地、修筑水利、防止水土流失。
五、写作
首先,从教师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着手,论述自己对苏姆林所基这句语的理解。其次,举例说明教师具备热爱学生这一职业道德素养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再次,举例说明教育教学实践中什么是真正的热爱学生,也即热爱学的要求。最后,进行总结点题,进一步点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热忱。
第五篇:2011年山香内部案例分析教案
E、应用:指对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是以识记、理解、分析F、创新: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处,探索教学方法,能够另辟蹊径。这是对各级能力融会贯通后形成的高级能力。案例基本常识
一、何谓案例? 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叙事的一般特征,它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方式和结果。包含着大量的理论成分和现实因素,具有很高的讨论价值。
二、二、何谓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与效果,包含着特有的教学理念、具体的处理方式,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特征:
1、在事件中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干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美国研究者: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 情在内的故事。
四、教学案例的主要形式
1、叙述型
2、片断型
3、比较型
4、图表、数据型
五、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策略
1、整体阅读、攫取信息
2、联系理论、对号入座
3、针对信息、具体分析
4、语言表述、全面准确
案例解答新理念:
教育改革新理念
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五种价值新取向)
1、在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下产生的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民主)
教育资源公平
公共资源公平。如:网络资源、地下石油、高考等
2、在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张力下产生的多元主
义教育价值观和谐(国际理解)
3、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下产生的主题教育观(回归生活)
科学是理性的,教育是人性的,所以教育必须是科学的个性教育。
4、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下产生的生态伦理观(关爱自然与生命)
海啸、地震、生命、生活、劳动、收获是美丽的
5、在个性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下产生的个性发展观(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的内涵:
个性是完整的,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等优秀品质的健全发展自然表现。
个性是独特的、具体的、特殊的。
个性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性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个性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晚上过程(终身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根本理念
关注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和灵魂。(以人为本的个性教育)
1、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
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一、教学观
(一)教材观
1、教材的素材化、均衡化、综合化: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对各方面知识加以综合(数学、学习理解)
2、主体性研究、单元学习(主体、主动)
(二)学生观
1、学生与课程: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学习的主动者,以体验感情、积极探索、自我建构为主
2、学生的地位(差生,新班主任接差班的案例)
① 学生是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平等、尊重(孔融让梨、小女孩吃苹果)
② 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③ 学生是人,是新人,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更大的潜能,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④ 赏识教育原则。
(三)教师观
1、教师与课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发展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决策者(生成者、开发者)
2、教师的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相像、创新)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3、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
4、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5、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
6、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
7、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8、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四)教学原则
1、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材施教)
2、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而教。(主动性)
3、在交流沟通中教学。
4、把学生的经验作为教学资源。(经验即资源)
5、把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师生关系原则:
1、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1)充分了解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三、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应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四、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重点)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接。
4、启发性原则(重点)要求:强调目的;抓住重难点;设置问题,启发思维;培养良好思维方法。
要求:目的性学习;抓关键;设置问题情境;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重点)
五、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
六、班级管理原则: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七、其他相关教育理论:
1、罗森塔尔效应(皮克玛丽翁效应)
2、最近发展区(蹦一蹦、摘果子)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4、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学习动机理论)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6、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评价)
7、建构主义理论学 2010年真题:
一老师上课,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学生说:我的同桌性格很活泼。老师说:非常好。另外一个学生说:湖波的水很活泼。老师说,水怎么是活泼的,这个造句不太
好,搭配用词不合适。学生狐疑地看了看老师,坐下来。
请根据此材料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评分要点: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
1、教学死板,注重过程。
2、不尊重学生,打击学生学习主动性。
3、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未得到发挥。
学生作答: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1、新课程强调要把学生当做人。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老师却严厉打击,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而案例中的教师却对学生严厉批评,不符合要求。
3、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新时代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唯书本教条为重,这样只能让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回答问题。建议作答方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而该案例中教师却对学生的个性发言给以打击批评,此做法是不妥当的,主要表现在:
1、新课程强调教师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不只是简单的照搬书本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学生用“活泼”来形容水,说明该学生认真思考、思维活跃,教师应该给予肯定,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批评指责。
2、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当把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成性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新理念教学强调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师不能只是教会学生是什么,还要教会为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当作成长的过程。该教师把学生拟人化的造句严厉批评,说明该教师只是单纯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过程。
4、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特、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对学生“活泼的水”这样别出心裁的造句进行表扬和鼓励,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性的想法和意见给以鼓励、积极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个主动性、生成性的课堂中学习,能力和潜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解 题 原 则
一、做题原则
1、读懂题干的意思,分清层次。
2、分清类别、正确归类:
个性差异类(因材施教、民主平等、赏识原则、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类(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快乐教学)
教师素养类(教师职业道德)
学习动机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素养类
家庭作业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突发事件类(教师的机智)
校园暴力类
教育体制类
教育法规类
3、依据教育原则进行分析论述
二、答题方式
1、直接列举
2、两句话法:第一句是属性界定,第二句是总的解决原则及评价
三、要点的构成方式
1、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教育原则
2、具体的教育原则和案例因果关系
3、联系实际写出结论
四、经典案例分析
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中睡觉,尤其在夏天的下午一二节。请用教育原则分析上课睡觉这一现象。(属性界定+总体解决方案)分析层次:需求、纽带、制度
1、新课程改革倡导愉快教育。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枯燥,没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主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感兴趣。
2、教育必须遵循迁移的原则。对于睡觉现象要进行积极关注,不宜提醒、批评、惩戒,教师不能把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学生睡觉的个别现象上,不能让学生产生与学习无关的兴奋。
3、教师对学生课堂必须尽到关注的义务。相关法律规定,6-13岁的儿童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尽到关注义务。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教师必须尽到关注义务。
4、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学管理)。如果因为生病而睡觉,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教师必须能正确地处理此类事件。
5、教育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责任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6、教育要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通过这次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给予鼓励,形成良好循环。
7、教育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下课后教师要对原因进行调查(睡眠质量、家庭原因、玩游戏)并采取相应解决办法。
8、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件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参与管理,共同探索解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关爱他人、积极主动,形成正确完全的人生 实际操练 案例一: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由你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不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1、请你从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出发谈谈这个教育问题。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当时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
1、教师的职业素养
2、师生关系内容及类型
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这样做:
表扬他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说明她学习主动性强,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而是经过自己主动思考、消化和吸收。
充分肯定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胆量,如果上课时间来不及时,就说:“这位同学的说法很有见解,我们下课后再好好讨论分析一下。”既保护学生自尊心,又维护学生的尊严。如果上课时间还比较充裕,可以在课堂上和全班学生在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机制,发扬民主平等精神,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关系和谐,倡导研究、讨论和质疑的良好班风学风。
案例二:
几个学生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班主任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着:“你又蹲下来,怎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
1、请用所学教育理论对教师行动做一评析。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办?
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过程中,许多考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回答到位而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其次,答题要全面。本题中即首先要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再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基本答题顺序:
1、明确结论
2、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案例
4、总结
理论要点:
1、学生的特点
2、教师的职业素养
3、师生关系类型
4、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做一评价”其实就是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和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老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是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着说;“您又不蹲下来,……”(教
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台”)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这样做:
我会面带笑容走过去,好奇地问问,了解他们的行动目的和原因,然后主动加入他们的观察活动,积极研究和讨论蚂蚁唱歌这一现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所看所想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并在第二天读给全班同学听,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然后,我会指导开展全班性的探索活动,自由分组,由原先的几位同学为组长,实施发现式学习,并将原先的观察日志上升为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体现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