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创政治有效课堂(周红)(推荐)

时间:2019-05-12 21: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教学设计,创政治有效课堂(周红)(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教学设计,创政治有效课堂(周红)(推荐)》。

第一篇:优化教学设计,创政治有效课堂(周红)(推荐)

优化教学设计 创政治有效课堂

周 红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教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生搬硬套“新理念”,教学设计不恰当。要实现政治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把握知识的科学性,同时按照教学规律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切合学生实际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教学常会遇到以下一系列的问题:滥用信息技术,内容繁杂毫无选择,教学重点内容不清晰,效果不如常规课;为了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课课都要组织学生活动,既耽误时间又影响效果;讨论流于形式,学生只是应付老师,个别学生浑水摸鱼,没有实际效果等等。出现以上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生搬硬套“新理念”,教学设计不恰当。要实现政治课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坚持把握知识的科学性,同时按照教学规律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切合学生实际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

《政治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政治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教学政治活动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政治课程标准》,具体在定位 “三维”教学目标时,必须从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入手。这里说明一下如何读懂课标。《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分级分类地界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分类目标、模块目标、具体内容目标,构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我们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必须通过学习研究把握好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新的课程标准的操作性较强。“内容目标”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既反映特定知识的要求(知识目标),注重思想政治观点的把握,更强调明确的价值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个框题。本框题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行为目标陈述的句式中,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预期表现。例如,描述(行为动词)几种消费心理(条件);比较(行为动词)消费行为的差异(条件);辨析(行为动词)消费观念的变化(条件),树立(行为动词)正确的消费观(预期表现)。

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完整、准确地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化设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办式,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等。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方式上,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积极主动按照课程标准去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合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内容。具体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符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认知规律,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安排教学内容。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或一般到特殊次序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也可以按生活逻辑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在对教学内容完整准确理清、把握的基础上,把重难点设计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问题,使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化,即通过问题来解决重点和难点。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堂课,吉凤玲老师通过设置“你买房是赞成攒钱买房还是贷款买房”这一疑问让同学们辩论,最终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归纳得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结论,既突破了难点又强调了重点。

三、在教学形式设计上:教师教学方式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地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过于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方式必须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

在教学形式设计时,无论学生采取什么学习方式,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做一项基础性工作,那就是进行“学情分析”。科学、客观的学情分析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据,是突出学生主体教学的前提。如在准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时,分析学情是这样的:“本课主要学习消费观。消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知,但熟知不一定真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既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常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问题讨论,又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消费观念对同一消费现象的认识,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教会学生进行消费观的合理选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此学情分析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三是以同伴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倡导下,教师常安排学生们合作学习。根据课堂研究中观察到的合作学习的层次与内容,西北师范大学王鉴教授把合作学习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层次为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如课堂中的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课余时间好朋友之间的合作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如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如班级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活动等)。[1]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常用和熟悉的。但熟知不等于真知,常用不等于会用,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误区:其一: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其二:自由放任,缺乏监控和指导。其三:合作学习的随意性;其四:“热闹”掩盖下的少数人学习,多数人休闲;[2]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庞国维的观点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异质性小组,即成员的构成应有“萝卜与牛肉” 的差异组合。具体要做到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上,在座位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高低,也要关注学生性格的差异;②明确的目标;③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即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④教师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 ⑤个体责任,即要求学生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⑥奖赏小组的成功; ⑦自我评价,即要求合作学习者定期评价合作学习的情况,检讨合作学习方法与效果; ⑧变化合作时间。

除了要正确地运用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以外,还应综合利用其它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我们课堂服务。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 因此,在教学形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吉凤玲老师综合利用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在教学总结上:理性思考,善于反思

“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课堂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课后反思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对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当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反思教学得失上,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 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关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志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8).[2] 汪霞.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J].教育科学研究,2002(12).

第二篇:优化教学结构打造有效课堂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南阳中心小学 黄盛松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对于一堂课而言,在确立了正确的课时教学目标之后,面临的就是如何通过科学施教完成教学目标的问题。而要绝大多数学生能有效地达到课时目标的要求,提高课时目标在全体学生中的达标率,须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向课堂要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才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标率。为此,我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比较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精心设计

一节课的教法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作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学生的心中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充分准备

(1)备教法: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善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引诱,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1 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备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调动其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课堂活动推向高潮。

(3)备教学环节: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过渡自然。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热情传授(1)重视第一分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这句话同样适合于上课。40分钟里的第一分钟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这当中大有学问。其基本原则是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教学参与者进入角色。例如用微笑法感染学生的情绪;用静候观察法收敛学生散乱的心情;用小测法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时空等等。我们留意到,许多时候我们往往被一两个学生的迟到行为所干扰。许多教师觉得这是“偶尔的”、“个别的”,或轻描淡写,或听之任之,以为“无关大局”而“大眼大过”。但有经验的课堂管理者却认为,在这一分钟里的“干扰波”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这种迟到行为直接干扰了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不用说,这是我们对迟到者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地,因为这种行为的存在,在教学时间上,40分钟的课堂变得不完整了;以此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教学目标的不完整„„从更深意义上说,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参与者的“生命价值”。

2(2)充分相信学生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主体性教学模式,而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一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不是见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可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且伴随着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实实在在的有力武器。说明白点,充分相信学生就是学生能够完成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够完成的事教师设置台阶让学生自己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关注以下一些问题:哪些知识应该可以让学生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应该设置台阶,设置多高的台阶;哪个环节上需点拨,点拨到什么火候;什么做法应推广,推广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方面应鼓励,鼓励他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哪些同学须表扬,表扬面够不够充分;哪个地方需纠正,用什么方式方法来纠正„„只有这样,学生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教学模式才是真正的主体性教学模式。

(3)加强方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认识水平,解决别的问题。先生的一席话,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实在的指导意义。从方法学习和掌握的角度来看,过去采用题海战术,无非是想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 3习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悟出相关的方法。这当中,教师的作用是教解题,而非指导方法,所以我们评价它是事倍功半的,不可取的方法。学和习是不同层面的特殊关系,学是为了习,丰富了知识、丰富了方法;习进步扩展了学的外延,结果是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学就更有兴趣,也学得更好。因此,判断学生学得怎样,不要简单地看学生做了多少道题,对了多少道题;而是要看他们学到了什么方法,会解决什么问题,多少问题。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生学和习的方法。

(四)耐心辅导、及时反馈

有人认为,如果始终要进行考试,就不可能搞真正的素质教育。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与考试并不矛盾,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任何一门技能的掌握,都是要经过考试才能看出效果的。我认为关键在于怎样考,教学进程告一段落之后,还是要出题对学生进行考察。等等这些,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目的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优化课堂结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应站在社会和时代的前沿,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让课堂最优化 让教学最有效

2012年商丘市语文参评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虞城县界沟镇一中 赵冬梅

主题思想:本文主要谈了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全面把握语文的含义,二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四要简化教学环节,五要选择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推进高效课堂教学。

自县教局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多次召开研讨会,看了好几位名师的优质课录像,听了好多节本校教师的示范课,下面简要谈谈我的肤浅认识:

一要全面把握语文的含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话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语文,一“语”二“文”。所谓“语”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释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其次,就是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所谓“文”,就是要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课堂上把文本阅读作为示范,既要学会“品读”,又要学会“积累”。“品读”包括:品字、品词、品句、品段,也是为了积淀写的基本知识。“积累”包括圈点、摘抄、熟记佳词、佳句、佳段,也是为了丰富写作

第 1 页 2012年商丘市语文参评论文

素材。另外,把品读的知识和积累的素材进行迁移应用,及时开展小 练笔活动,哪怕是仿写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落实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二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首先,让教师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其次,引导教师掌握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1)要把握语文课程标准。(2)要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3)要了解学生基础。教学目标过高,则造成教学中的“越位”,强人所难;教学目标过低,则造成教学中的“滞后”,低水平重复。我们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会,不必教;教了学生他也不会的,不能教。要把握核心目标,做到相对集中。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贪多求全,样样都要实现,其结果就是蜻蜓点水,样样都没有达成。若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他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需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事实上,很多语文实践活动游离了听说读写这个内核,缺少“语文味”,成了活动课、思品课等等。其原因是有些老师备课是为应付检查,没有读教材、第 2 页 2012年商丘市语文参评论文

研教材。那么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呢?我认为备课时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教学活动要紧扣语文教学目标

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就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比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教学目标,但部分学生仍然做不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朗读教学与系统训练,就是我们的老师自己对朗读教学也一知半解。更何况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与训练了。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设计专门的朗读训练活动。

二是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实效

(1)让学生学会思维。思维是最重要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学习一篇课文应该找到一个地方让学生有思维训练的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判断。教师设计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思维的容量与思考的空间,有挑战性的问题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而那些一问就懂的问题实质上是虚假问题,不具有教学意义;那些仅仅指向.课文思想内容而不指向课文言语智慧的问题,实质上也是缺乏思维深度的。

(2)让学生学会体验情感。任何教学活动唯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3)世界和心灵深处,具有情感的力量。情感的体验是在学生静思 默想中酝酿的,是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朗读中发生的。由此,教学活动宜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直面课文,潜心会文,教师做个“红娘”在第 3 页 2012年商丘市语文参评论文

学生情感体会不到的地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

(4)加强语言训练。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就是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①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要加强读的指导。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一边读一边想、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指导学生读得有感觉,有心得,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③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④习得法。即让学生学到方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习伙伴学习的方法、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等。

四要简化教学环节

要下决心改变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

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我校形成了“激兴导入、初读质疑、精读释疑、赏读迁移”四环节。(1)可用情景再现、激兴谈话法导入新课,也可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导入新课;

第 4 页 2012年商丘市语文参评论文

(2)学生个人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熟悉生词,把课文读正确,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内容方面的、语句方面的、表达方面的……;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本课教学重点,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指对重点部分的理解、品读,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或侧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掌握某一方面的学习方法;(4)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写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笔。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是应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

五要选择有效教学策略

什么叫高效课堂教学呢?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内涵是指关注全人发展。我们认为强调课堂教学效益就是追求40分钟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说白了就是追求40分钟内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知识和“听、说、读、写” 能力的最大化。要使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很重要。我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美的。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教师要给足学生探究的时

第 5 页 2012年商丘市语文参评论文

间、提供探究的机会,千万不要独霸课堂,因为,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知识、方法、情感比老师传授的要过硬的多。二是科学运用教法。选择教学方法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

三是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四是恰当借助教学资源。资源运用得好,能有效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泛用资源反而充断主题。因此,我们强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例、不同的课文适时选择课内生成资源、教具辅助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播放网络图片及视频资料,可用一些生字卡片,写字板等教具资源,效果都比较好。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指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指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语文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学更高效!

第 6 页

第四篇:让课堂最优化 让教学最有效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让课堂最优化

让教学最有效

开展“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活动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从“语文含义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环节的把握、教学策略的选择”等五个层面进行探究,先后召开十多次研讨会,看了二十多节名师的优质课,听了三十多节本校教师的示范课,人人写心得、谈感受,最后达成共识。下面简要谈谈我们的肤浅认识和作法:

一要全面把握语文的含义

关于语文的含义,正说纷纭、各抒己见,不无道理。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语文的含义及来历多次撰文说:什么叫语文?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话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语文,一“语”二“文”。所谓“语”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释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其次,就是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如:我们学校专门设计了“听说读写习惯养成表”。所谓“文”,就是要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课堂上把文本阅读作为示范,既要学会“品读”,又要学会“积累”。“品读”包括:品字、品词、品句、品段,也是为了积淀写的基本知识。“积累”包括圈点、摘抄、熟记佳词、佳句、佳段,也是为了丰富写的素材。另外,把品读的知识和积累的素材进行迁移应用,及时开展小练笔活动,哪怕是仿写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落实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二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首先,让教师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其次,引导教师掌握怎样确定教学目标。

(1)要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将课程目标体系化、具体化。这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长远的方向性目标,也是我们制订具体课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2)要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任何一篇课文既包括它的阅读价值,即课文的思想内容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导等,体现教材的人文性;还包括它的教学价值,即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语言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建立在教材的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基础之上。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践当中,我多次强调教师要关注课后练习及课堂练习册,从中发掘和提炼教材价值,确立教学目标。

(3)要了解学生基础。教学目标过高,则造成教学中的“越位”,强人所难;教学目标过低,则造成教学中的“滞后”,低水平重复。我们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会,不必教;教了学生他也不会的,不能教。二是把握核心目标,做到相对集中。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贪多求全,样样都要实现,其结果就是蜻蜓点水,样样都没有达成。事实上,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理论参照,而不能直接作为我们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简单套用会使目标模糊,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也难以有效达成。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个两个就可以了。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他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我们倡导的“一课一得”,就是强调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有明确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有所获、有所长进。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然需要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事实上,很多语文实践活动游离了听说读写这个内核,缺少“语文味”,成了活动课、思品课等等。其原因是有些老师备课是为应付检查,没有读教材、研教材。那么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呢?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教学活动要紧扣语文教学目标

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就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比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教学目标,从一年级开始就作为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几乎每篇课文,每堂阅读课都要安排朗读训练活动,但是直到六年级毕业,大部分学生仍然做不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朗读教学与系统训练,就是我们的老师自己对朗读教学也一知半解。更何况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与训练了。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设计专门的朗读训练活动。我校强调低年级一定要教读全文,贴近儿童生活的文章还要演读,高年级一定要范读,对话式文章还要分角色朗读的作法初见成效。

二是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实效

(1)让学生学会思维。创造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思维是最重要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学习一篇课文应该找到一个地方让学生有思维训练的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判断,也要体现一个阶段性,低中年级形象思维,中高年级理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继承性。教师设计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思维的容量与思考的空间,有挑战性的问题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而那些一问就懂的问题实质上是虚假问题,不具有教学意义;那些仅仅指向课文思想内容而不指向课文言语智慧的问题,实质上也是缺乏思维深度的。如《乡下人家》一文,仅仅提问:作者写了乡下人家哪几处景物?就未触及到教学价值,如果进而问: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方法与方式把他看到的乡下人家描述出来?学生的关注点自然落在作者的表达智慧上了,思维就聚焦在课文隐含着的教学价值上了。

(2)让学生学会体验情感。任何教学活动唯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深处,具有情感的力量。情感的体验是在学生静思默想中酝酿的,是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朗读中发生的。由此,教学活动宜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直面课文,潜心会文,教师做个“红娘”在学生情感体会不到的地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师问: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者也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份情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伤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五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这些地方足以看出志愿军也是朝鲜人民的亲人。

(3)加强语言训练。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就是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①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要加强读的指导。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一边读一边想、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指导学生读得有感觉,有心得,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③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④习得法。即让学生学到方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习伙伴学习的方法、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等。像《桂林山水》一课的排比句式表达方法、《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的首尾呼应写作手法、《赵洲桥》一文中的过渡句构段方法等等应让学生习得。

四要确实简化教学环节

要下决心改变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我校形成了“激兴导入、初读质疑、精读释疑、赏读迁移”四环节。(1)可用情景再现、激兴谈话法导入新课,也可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导入新课;(2)学生个人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熟悉生词,把课文读正确,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内容方面的、语句方面的、表达方面的„„;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本课教学重点,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指对重点部分的理解、品读,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或侧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掌握某一方面的学习方法;(4)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写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笔。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是应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

五要选择有效教学策略

什么叫有效教学呢?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内涵是指关注全人发展。我们认为强调课堂教学效益就是追求40分钟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说白了就是追求40分钟内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知识和“听、说、读、写” 能力的最大化。要使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很重要。我校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美的。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护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做到乐学、会学。其次,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第三,教师要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提供探究的机会,千万不要独霸课堂,因为,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知识、方法、情感比老师传授的要过硬的多。

二是科学运用教法。正如教研室瘳书记所讲到的:选择教学方法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他搜集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七类: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互动交流法等。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同伴教学法。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第六类方法:以内容辨析为主的方法,比较法,比喻法,类比法、比兴法等。第七类方法:以引进课外教学资源为需要的方法:想象法,联想法,情景再现法,潜意识体验法等,我们在听课、评课中就要看教师运用教法情况。

三是灵活选择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是有基本式的,我校的基本式是:低年级“读说结合—当堂训练式”、高年级“读写结合—当堂训练式”。但因文而异、因需而异也有很多的教学模式。如: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会“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四是恰当借助教学资源。资源运用得好,能有效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泛用资源反而充断主题。因此,我们强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例、不同的课文适时选择课内生成资源、教具辅助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富饶的西沙群岛》之类的课文,可播放网络图片及视频资料,低年级的归类识字课可用一些生字卡片,写字板等教具资源,效果都比较好。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指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指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语文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要找到静心诵读的“读味”、咬文嚼字的“品味”、摘抄仿写的“写味”。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学更有效!

第五篇:政治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多因素结合,多主体联动,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江西省安远县第二中学 廖章华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省的高中思想政治也已经实施新课改,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政治课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那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么样才能使政治课充满魅力呢?怎样才能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政治课的乐趣,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真正统一,是我们所有政治教师的理想追求。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话题。以下是笔者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多因结合主体联动 提升实效

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实现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位政治教师永恒的追求。本人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政治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与教师课前的有效备课、课堂中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采取有效的教法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多因素结合

1有效的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有效备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理解课标。课标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三维教学目标。②研究教材。新课改实行一纲多本,这对我们备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标对教材进行取舍,由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③熟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在课前充分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走进学生的心里,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④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案、课件等。可以这么说,能够备出这样的课,是学生能轻松掌握所授知识的前提和保证,也是追求最佳的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名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要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到事物或行动本身所引起的直接兴趣上。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宽松民主、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

重视课堂导入。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应简洁有力,提纲挈领,直奔中心,并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因此,就政治课教学而言,如果一堂课老师能设计出诸如小品导入、故事导入、设疑导入、新闻导入、讨论导入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则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精心设计提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都是问号。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这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思想政治课就会越上越活,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其更主动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3有效的教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老师的教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是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才能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喜欢自己,从而喜欢自己上的课等等。而更常用的是巧妙创设新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创设情景的方法也很多,如:创设问题悬念、角色扮演、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案例、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场景以及前沿科学中学生感兴趣的资料等等,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方法。不过,情景的创设不管多有趣、多新颖,但不能离开一个原则:要紧扣教学内容。

2、让政治课堂充满时政魅力

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政治课结合时政教育,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那么如何让时事政治与课堂巧妙地结合呢?

首先,.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以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开场白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讨论学习

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要去挖掘,不能完全靠教师,而主要是靠学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4.3要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重视:①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应明确分工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以达到相互启迪的效果。②精心选择合作、探究内容。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学生对这些问题可能会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则运用一般的方法难以奏效,这就需要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③加强对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要游离于学生之外,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二、多主体联动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能力。政治课程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其具有较强的时事性,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提高自身能力。首先,要加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能够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要备学生,即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方案。再次,应时刻注意时事热点,这也是与政治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的,政治内容相对来说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只是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死记硬背,只会事得其反,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充分关心时政,并能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第四,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借助于教学媒体及工具进行教学的技能,加强计算机与网络的学习,力求做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和资料,为做好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的。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方法,体验情感。因此,一堂政治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合理有效地开展了探究活动。近年来,政治教师们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观,自主、合作、探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虽然教师们尽力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想在新课程下的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但现实与设想往往是有距离的。

一、让政治课堂充满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它能反映一个教师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教师为学生所接纳,具有人格魅力,关键在于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与学生关系的好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

教师对待学生要真诚热情、宽容、富于同情心。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教师以诚待人,会在可以信赖的学生之间架起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学科的内容以理论为依据,道理深刻又抽象。因而很多人把政治当成教条,对政治老师更是敬而远之。其实诙谐幽默的笑话、寓意深刻的故事更为他们所陶醉,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首先要做到:风趣幽默,寓庄于谐。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让学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譬如: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时,可以利用傻瓜吃馒头的故事:傻瓜连吃了六个馒头不饱,吃完第七个饱了,恍然大悟:早知吃这个馒头会饱,何必浪费前面的六个呢?

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下自己知识权威者的架子,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引导下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师生间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巧妙地处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疑提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这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上,在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质疑思维,明辨是非,提高能力,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统一。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新的时期,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求“教师采用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可见,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一定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这就必然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合作精神,达到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组织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实践能力

1.开展研究性学习

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好评。

2.撰写小论文

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紧跟时代。“照本宣科”对政治学科而言是自掘坟墓,因此必须加强时事政策的教育。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看报刊杂志,阅读新闻,如《中国青年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然后结合课本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并将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课改并不是让教师从幕前退到幕后,使教学彻底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更不是让课堂教学一下子从“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流于表面上的热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我教育,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优化教学设计,创政治有效课堂(周红)(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教学设计,创政治有效课堂(周红)(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摘要】初中政治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

    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有特殊到一般,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又要在其中穿插数学领域的综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种种问题的关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

    优化教学设计拓展低语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 拓展低语课堂 连云港市赣榆县黑林小学 郑行成 摘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优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激......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魏琴霞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 【摘要】课堂教学效益是衡量数学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内涵发展的今天,高效......

    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七台河市逸夫中学 李爱丽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长期以来,初中音乐课在学校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被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点缀,长期得......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程红兵为第四届“启航杯”教学节作报告 2013年5月16日,以“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师生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启航杯”教......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实效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实效 内容提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逐渐得到更新,课堂教学也由“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