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问答题总结

时间:2019-05-12 03:4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医学问答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医学问答题总结》。

第一篇:社会医学问答题总结

社会医学大题

第一章

绪论

1、社会医学的内容

①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居民的生活条件、卫

生行为、卫生服务等。用流行病、统计学等方法,挖掘收集资料,分析社会卫生状况

及其规律,寻找到主要的社会医学问题、高危人群,做出诊断。

②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用描述、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社会

因素(制度、经济、文化、人口)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发现社会问题的原因。

③社会卫生政策与措施—针对社会医学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保护和

提高人群健康的水平的社会卫生政策与措施。

第二章

医学模式

1、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背景、内涵

①定义: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 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②背景:* 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不仅仅满足于疾病的防治,还要求合理的营养、安全的劳动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应对许多健康问题,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已无法解决,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综合社会化的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 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如对人的属性认识从生物自然人发展到社会

经济人,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认识从生物层次发展到社会层次等;

* 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

卫生服务;

* 卫生保健实践的启示—卫生保健实践显示,越早认识医学模式转变并主动促

成转变的国家,其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就越快,取得的成效也较显著。

③内涵:* 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从生物医学模式到该模式的演变,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也表明,医学模式发展的是动态的,也是渐进的。

* 更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该模式是在重视生物

医学的前提下肯定了社会与心理因素的价值生物医学的手段,将继续在新的模式指导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确立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模式既重视人的生

命活动的生理基础,又强调人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充分

肯定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类疾病,特别是对慢性病的重大影响; * 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认为的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幸福

完满状态,在重视生物因素,发展生物医学的前提下,去研究提高其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的策略。

2、现代医学对卫生(健康服务)影响

①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防治分家到防治结合,将医疗服务工作融入预

防工作中;重视强调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未发生时采取措施)、二级(疾病早

期做到早发现、诊断、治疗)、三级(患病后做好治疗和康复); 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在强调生理服务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心理

服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倡导扩大心理服务;

③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要求从传统的封闭式院内服务,逐步向院外扩

大。适应卫生服务的社会化要求;

④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医生除掌握医学知识外,还应学习加强人文科学知

识并具一定的科研、管理能力。

第三章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

1、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特点

①创新性: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源于医学思维与实践的创新;

②预见性: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对医学本质的看法,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

③实践性:社会医学观点和理论源于医疗卫生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④政策性:社会医学基本理论是对医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卫生政策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2、疾病的社会性

①定义: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不正常,偏离统计学意义上的标准,并引起疾病或残疾,或

者增加早死的机会。

②社会性:疾病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

* 病因的社会性: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占疾病、死亡因素的很大部分比例,只

有从社会角度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

施,达到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

* 疾病结果的社会性:除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外,疾病降低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减少

物质生产;早死减少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治疗疾病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造成患者本

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严重疾病的流行,破坏社会安定;

* 防治疾病的社会性:疾病防治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树立大卫生观,动员

全社会的力量。

3、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

研究表明,高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能够改善健康状况。

①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良好的社会网络中,居民相互间信任程度高,医务工作者开

展各种健康教育工作,都能够得到居民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②促进卫生服务的提供:医务人员能赢得居民的尊重和信任,切实为人们解决日常卫生

保健问题,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居民愿意与医生分享,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和卫生工作的高效开展。

③提高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社会资本存量较低的社会,由于经济分配上的不平

等、人们健康观念的谬误、人际关系的紧张,卫生保健的质量和可及性都较差。相反,社会资本存量高的社会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④提高疾病预防的效果:通过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人们能够获得并确信更多的信息、采取更好的建议和技术支持,如预防接种;还能通过改变和强化社会卫生规范来提高

人们的健康。

第四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1、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①选择课题:原则是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 ②设计研究方案:是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包括研究目的、问题、重点、方法、分工、步骤、周期等。调查抽样也在此阶段完成,常用的抽样有方便、定额、意图、雪球、空间抽样。

③实施研究方案:挑选和培训调查员,调查的组织措施,调查的质量控制(设计、资料

收集、整理、分析阶段都要);

④整理分析资料与解释结果:数据的计算机录入,资料的分组,资料的分析;

⑤研究总结及结果分发: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应用研究成果。

第六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

1、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健康

①经济发展与健康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仅为对人群健康产生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人类的健康又是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两者表现出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

②经济发展对健康改善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有利于增加卫生

投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济发展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健康。

③经济发展对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社

会负性事件的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人口流动的增加。

④健康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智力水平提高;减少资源消耗。

第七章

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1、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

①有利性:个体行为有益于吱声、他人的健康。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预防保健的观念;

②规律性:生活活动和劳动活动具有规律性,如定时饮食、查体;

③一致性:个体行为表现为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④和谐型:如果与环境发生冲突,有协调环境和调整自身的能力;

⑤适宜性:行为的强度具有理性的控制,健康行为符合机体的正常生理、心理需要。

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

1、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通常包括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一般性感觉等四个维度。

①身体状态:* 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于健康问题而受到的限制,包括三个层

次(活动受限、迁移受限、自我照料能力受限);

* 角色功能受限:主角活动种类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 * 体力适度: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中表现出的疲劳、乏力和虚弱感等。

②心理状态:* 情绪反应:是生命质量测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包括正/负性情绪; * 认知功能:并不是敏感指标,依研究目的和对象而决定放不放;

③社会功能状态:* 社会交往:有无能力满足社交需要是衡量能否正常活动的标准之一; * 社会支持: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接触可给予个人情感性或工具性支持;

④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健康自评和自我生活评价:对个体目前综合健康状态/生活满意

度的自我评价;

* 满意度与幸福感:前者用来测定病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后者测定病人生 命质量水平;

⑤针对特殊人群的评价内容:包括症状或其它健康问题。

2、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①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②疾病负担的评估:主要用于肿瘤、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反映患者的状况;

③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帮助医生判断具体治疗方案或预防康复措施会对病人今后的生

活产生多大影响;

④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评价老龄化、慢性病的生命治疗;

⑤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⑥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卫生决策者必须确定重点投入的领域,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群生命质量。

第十章 卫生服务研究

1、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

①人口数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人口多、老少妇女多,则量大;

②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良好的医疗工作质量、新的医疗质量、预防保健均降低之;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居住生活条件等;

④文化教育:受教育程度高,从短期看会增加服务需求,但从长期看会减少;

⑤气候地理条件:某些季节性疾病、地方病、城乡差异;

⑥家庭与婚姻:家庭人口多、和睦者,需要量少;

⑦行为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刺激及行为和生活方式均会促使疾病的发生,增加之;

⑧医疗保健制度:享受好的制度者,会发现潜在的需求,增加之。

2、卫生费用增长的原因

卫生费用增长是世界各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难点,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加速,且老年人患病率、就诊率、住院率高,卫生保健需求高,且大多为慢性病;

②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能源、运输材料及其他卫生用品价格上涨;

③人口增长:即使是人均费用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绝对数增长,费用也会上涨;

④高新技术的应用:卫生领域中的新设备、新药物不断增加,成本增加;

⑤疾病谱的明显变化:慢性病的病程长、难治愈、费用高;

⑥卫生保健需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⑦支付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供方诱导需求行为发生,费用增加。

3、卫生服务绩效评估

①概念:就是对组织所取得的结果,包括效率、效果、质量和公平性等进行整体价值 判断的过程。

②模型:* 卫生系统的四个基本功能:监督管理、筹资、提供服务和开发资源 * 卫生系统三个本质目标:改善人群健康、提高卫生服务的反应性、确保筹资 的公正性。

③卫生服务绩效评估与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的异同

* 评估是对卫生服务系统所产生成绩和效果所做的综合性评估,以结果主义为指导; * 以结构主义为指导,综合考虑供方、需方和管理方的关系,从卫生服务需要、资 源投入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第十一章 卫生政策分析

1、利益相关集团分析

①定义: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目标并试图对卫生政策施加影响的某些人、团体或机构。

②四个步骤

A.确定利益相关集团:与卫生政策相关的利益集团需要从某一政策有关的大量机构

和团体中寻找,如卫生行政部门、卫生服务提供者群体、卫生服务消费者、保险

公司等(谁得好处、坏处、容易受伤害的群体、支持者和反对者、团体间的关系)B.估计政策目标对利益相关集团的可能影响:某些潜在的利益难以发觉,需要做一些

深入的研究;

C.评价利益相关集团运用资源的能力:当政策与一个集团的利益冲突或符合时,会利

用他们自身的资源(经济或物质资源、社会地位或威望、接触或控制关键信息、合法性和强力)来反对或支持政策; D.判断各个利益相关集团的立场;

③意义:制订一个政策,实现政策的目标,一定要考虑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否则就会

导致政策目标的削弱或者失败。

第二篇:社会医学总结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或者说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

人口的社会属性:阶层、性别、家庭、情感 物质文明:国民收入水平、GDP精神文明:政治、法律、文化、风俗、伦 理、生活方式 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学研究范畴规范、文化、伦理、宗教、风俗、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人的社会化 社会阶层、婚姻家庭、社会互动、社会支持、社会资本

社会医学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是医学领域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一般归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更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生物属性。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既有生物学依据,又有社会学特征

研究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社会生理学、诊断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对象:群体 方法:社会调查 目的:开展社会“诊断” 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重点策略,对社会卫生问题做出社会医学的诊断,即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2)。

会病理学: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社的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 目的:研究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生活行为与心理因素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治疗: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社会施

病因学研究找出当前存在的主不仅要通过调查及社会要社会卫生问题以及严重程度(社会诊断),更重要地是针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社会处方)。即:研究促进人群健康相适应的政治、经

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概念:涵盖了卫生发展的方针、战略与策略、政策、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等。不是单纯指医疗卫生技术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组织卫生服务,保护人群健康的经济、法律、教育及组织措施等。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确定卫生工作重点 社会医学(一)基:掌握社会本任务 卫生状况,特别重视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发现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事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出改善社会卫状况即保护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与措施,为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管理及决策部门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事业监督和评价。

(基本任务二)现阶段,1、我国社会医学的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订社会卫生政策和策略

5、注重特殊人群(健康弱势)保健和防治社会病

原因

1、维护及促进人类健康的需要城市化--社会卫生问题--社会医学一般认为,社会医学产生于欧洲,这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2、社会医学实践对医学发展及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3动作用、著名社会医学专家的重要推

基本理论(观点)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 人:社会性、整体性、不可分割 疾病表现和疾病负担: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传统观念的转变:保健按摩4.关注高危人群&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多部门参与

1Medicine、预防医学(Preventive 医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社会医学是从预防预防医学侧重自然和生物环境致病因素及防治对策;社会医学侧重社会环境、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

而又超出(社会医学的社会卫 社会医学是起源于预防医学生服务等内容)了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学习目的

1、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医学面临的重要社会卫生问题;

3、学习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4、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的方法,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提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医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是对医学本质的概括。这种高度概括、抽象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既体现了医学的总体结构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每一种医学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医学家的共同信念,成为医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决定着人们对生理、病理、心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无一不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及认识论指导下进行的。

义医学模式1,经验医学时代 自然哲学医学模 神灵主式2实验医学时代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主要贡献:预防医学方面:人类在本世纪前几十年应用杀菌灭虫、预防接种和抗菌药物三项措施,极其有效地控制了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取得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胜利。基础医学方面:形成了各个医学基础科学,阐明和揭示了许多由生物因素造成的人类疾病,确定了生物病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效的防治。临床医学方面:克服了临床手术的疼痛、感染和失血三大难关,明显提

高了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极大地促进了外科学的进步。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借助于细胞病理学,在临床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生物医学模式违背了人体具有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忽视集体生命的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3整体(系统)医学时代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它认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质量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环境及由社会设计来应对疾病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因素),还应包括病人(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和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医疗服务因素)。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因此新医学模式又称恩格尔模式。健康是从原子、分子到社区、社会构成的自然系统,健康表现为系统内、系统间高水平的协调。

二、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产生背景

(一)基本内涵

1、恢复了社会、心理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的应有位置不否定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2、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生物因素是前提和基础,社会和心理因素通过生理因素发挥作用

3、全方位探索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健康离不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支持,是否把人置于社会关系中去考虑,是采取孤立的生物学措施还是在社会支持下使用生物学措施,是新、旧医学模式的分水岭。

(二)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并非偶然

1、疾病谱的变化人类疾病的构成正在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

2、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3透、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学科的不断分化从不同侧面揭示人体活动规律和人体与环境的联系。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高度综合4、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

5、医学的进一步社会化 卫生法规的颁布、行政措施、经济支持等促进社会健康的进一步发展。

三、新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影响与指导

(一)对临床工作的影响要求医生在了解疾病的同时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提高对病人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对预防工作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大卫生观念(社会事业、多部门参与、多影响因素)生物病因为主的预防保健综合预防策略和措施

(三)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反思:技术进步导致边际收益下降现代医学模式的策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疾病和痛苦 治疗疾病和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预防早死、提倡安详死亡

(四)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

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由传统的防治分家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贯穿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过程中,积极开展“三级预防”工作。

2、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临床医师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要指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身心健康的指导者,提高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

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医院要由传统的封闭式院内服务,逐步向院外开展社会服务。要对一定社区人群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综合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4、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改变过去的单纯采用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疾病,要运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手段,改变患者的认知活动,调动其积极性,以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五)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基础、临床和预防融合,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

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 WHO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一)消极的健康观 以传染病的发生、变化和转归为依据。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生物体之间发生的变化,是宿主、致病因素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人们患了传染病,便失去了健康,而当传染病治愈,人们又重新获得了健康。健康可定义为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没有疾病时的状态。(二)积极的健康观在疾

病谱和死因谱发生变化后,许多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以及某些退行性疾病逐渐增加,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要防治这些疾病不像防治传染病那么单一,而是要防治导致疾病发生的多种因素。

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泛影响性 泛影响性,是指作用的发散性,即一种社会因素可导致全身多

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变化

(二)恒常性与积累性 社会因素对人类产生稠密的和持久的作用,即为作用的恒常性。社会因素作用的积累是指社会因素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加及功能损害累

加或健康效应累加作用。

(三)交互作用 社会因素作用人类健康常常是以交互作用的方式产生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因果关系的多元性所决定的。一种社会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人群健康,也可以作为其它社会因素的中介,或以其它社会因素为中介作用于健康。

三、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与机制 1.满足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2.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界定疾病以及与疾病相对应的“健康”的确定,并不仅是依靠医学的科学发展作出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3.直接损害或保护健康4.影响卫生保健系统和求医行为宏观的社会因素,如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卫生保健系统建立、分布、运行机制、技术水平等起重要的决定作用,间接地对人群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求医行为”(health-seeking behaviorbehavior)或“患病行为”尚未确诊时,是寻求适当手段):发生在自觉有病但(illness 及早发现病患的行为措施。

(二)社会因素对个体健康的作用机制1.感知觉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2.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社会因素的中介3.中枢神经系统(脑)-----社会因素作用的控制器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促进人群健康经济发展是居民健康的物资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状况的提高。

(二)经济发

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1 变环境污染3.现代病的出现 2.生活方式的改4.心理健康问题 5.人口流动的增加

(三)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一定体力、智力、劳动技能的人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主要表现:提高期望寿命、智力水平和资源消耗减少。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阶层主要由个人受教育程度、工种和收入等因素来决定。研究社会阶层与健康的主要意义在于发现高危人群。

三、社会营养与健康

(一)营养状况与健康评价居民营养状况包括居民摄入的热量及食物的营养结构。前者

是衡量人群摄人的食物是否能

维持基本生命功能;后者则是

分析摄人食物中各种营养素比

例的合理性。

(二)社会营养

政策与健康1.粮食生产政策

与人群健康2.引导食物消费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健康社会制度对健康的影响:(-)

不同分配制度影响居民健康

(用

(三)社会制度影响人的行二)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作为

二、社会关系与健康(-)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帮助。支持是人的基本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互动过程。

(二)家庭与健康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处于完好状态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的健康。★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构成;★ 家庭结构的建立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标志;★ 常见最基本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扩展家

庭;★ 常见的家庭结构破坏及

缺陷有:离婚、丧偶、子女或

同胞死亡等。1.核心家庭是指

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和/或无子女家庭。丁克家庭:夫妇均在工作,且无子女的家庭2.扩展家庭由存在血

亲、姻亲或收养关系的两代以

上的亲人组成的家庭,包括主

干家庭(linear family)、联合家庭(composite family)、联合主干家庭(joint-stem family)。

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已婚夫妻

及其至少一位的父母或祖父

母,以及其他未婚亲属所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是指一对以

上的已婚兄弟姊妹所组成的家

庭。联合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已婚夫妻,至少一位夫或妻的父母或祖父母,至少一对夫或妻的已婚兄弟姊妹,及其他未婚亲属所组成。包括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同居家庭以及同性恋家庭等。特点:缺乏传统家庭应有的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不完善能获得家庭内外资源较少 其本身结构的不完善也被认为对家庭成员的健康与疾病的恢复均有不利的影响。家庭四大功能:生育 生产和消费 赡养 休息和娱乐(-)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卫生服务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即保健功能和社会功能。

(二)卫生资源与健康卫生资源的投 入量及其分布对人群健康影响极大。

(三)卫生服务的组织实施与健康 广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狭义文化有较为确切的范畴。

宗教是以神的崇拜和神旨意为核心的信仰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程的表现形式,分为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过和个性(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安定个性(人格): 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一般所谈的行为主要是指外显行为。

(一)促进健康的行为1.积极的休息与睡眠2.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3.积极的应付方式4.体育锻炼

(二)危害健康的行为1.不健康饮食2.规律吸烟5.冒险行为3.不健康饮酒 4.生活不第三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大体分为两类 1.又称社区干预试验指在人群现场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研究中,试行某种卫生措施,与对照人群进行对照,观察该措施对人们的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如农村健康保险试验研究、吸烟干预研究等,都属于现场试验研究。2.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主要任务是了解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及人群健康状况等,为制定卫生对策和

卫生规划,采取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选择研究课题恰当地选择课题是研究工作的首要环节;如果所选的课题具有创造性,并很好地进行了计划,结果就可能有科学价值;如果选择了一个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充分地进行了计划,结果会有实用价值二选择课题的依据①大量地查阅资料②学术交流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它包括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的统计设想和合理安排。调查设计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符合统计学要求的调查资料,得出预期的结论根据调查指标确定调查项目,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分析项目是直接用于计算调查指标以及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所必须的内容.备查项目是为了便于核查、填补和更正而设置的,通常不直接用于分析,如姓名、地址、编号等。

三、实施调查调查设计确定后,就要严格按照调查设计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及时复核、复查及补漏,以保证原始资料的完整与正确。

四、分析总结,解释结果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整理使得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按照课题设计的要求,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所研究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分析中,要对得出的结果作出解释,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对解决问题提供了哪些线索或科学依据。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问卷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①封面信②指导语③问题和答案④资料的登记

二、问卷的设计原则1.根据假设提出问题问卷的所有问题都必须依据研究目标来提出。研究目标是根据研究目的拟出的可以衡量的一系列项目。1.根据假设提出问题2.问题必须简明易懂3.答案设计必须考虑统计方法

三、问卷类根据问题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一)封闭式问卷 封闭式问卷是对提出的问题规定了答案,被调查者从给出的答案中进行选择。

(二)开放式问卷开 放式问卷只向被调查人提问,不提供预先给出的答案。

四、问卷问题的排列1.先排列容易回答的问题,敏感性问题、开放式问题一般宜放在问卷的后面部分23.问题排列要有一定逻辑顺序隔开来.用于检验的配对问题必须分.五、问题答案格式的设计封闭式问卷因为要提供问题的答案,回答格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进行封闭式问卷答案格式设计时,必须给出一切可能的答案,问题的回答方法应明确清晰。

六、问题表述中应注意的问题1.问题的语言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2用含糊不清的问题.避免带双重填答问题4.问题不3.不能带有诱导性5不宜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七、预试问卷设计出来之后,需要在小范围内作预试,大规模社会调查尤其要求预试,以检查问卷的实用性。预试是问卷形成的最后一步。对于初次从事问卷设计的人来说预试更为重要。

收集资料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分发问卷法、集合调查法、信访法及访谈法。

卫 生 服 务 研 究 服务:提供某种有偿或无偿的劳动满足他人的特殊需要。卫生服务:以满足人们健康需要为目的,使用卫生资源,由卫生相关部门向人们提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指导等一切卫生活动的总称。卫生服用研究: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过程。卫生服用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组织卫生事业,以有限的卫生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尽可能满足广大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从而保护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社会卫生状况。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分类

(一)卫生系统研究1.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投入,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及其联系。2.综合分析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是否满足,卫生资源配置是否适度,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是否充分、过度或不足。3.卫生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卫生工作研究1.工作开发研究探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2.目标评价研究了解计划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三)医疗预防效果评价1.临床试验疗效考核2.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3.预防措施效果评价。4.居民在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存在的差异评价。

(四)行为医学研究1.研究健康者与患者的行为心理特征。2.医务人员的行医行为。3.医患关系、医护关系研究。4.个人、家庭、社区和卫生机构之间的协调、利益分配。

三、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卫生系统的组织形式取决于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是决定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人群健康水平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和医疗保健制度对卫生服务需要量有重大影响。)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卫生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结合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卫生资源,包括卫生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和信息等。)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组织结构与功能是历史演变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系统的产物。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任务建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并不一定与新时期的总计划和总任务相适应,需要根据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新的任务进行改革。)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是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最终指标对单项卫生服务项目的评价,少数指标即可做出评价。对综合性卫生服务项目的评价,则需要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三)实验性研究

(四)理论研究

(五)系统分析法

(六)综合评价法

(七)投入产出法(-)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康宁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没有病和躯体的虚弱。卫生服务要求(health services 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want):反映居民要求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的。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是公众对政府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希望、要求和建议等。二是可以在专门组织的健康问询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量。卫生服务利用 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卫生服务利用指标1周就诊率=前两周内就诊人.门诊服务利用指标(1)两(次)数/调查人数X100%或1000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2)两周患者就诊率(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X100%(3)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 X 100%2.住院服务利用指标(1)住院率=前一年内总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X 100住院天数%或= 总住院天数1000‰(2/总住院)人均人(次)数(3)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 X100%3.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指标 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等。采取卫生机构登记报告和家庭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可通过比较居民实际接受的服务与按计划目标应提供的服务量进行测量与评价。卫生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卫生部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总称,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装备、设施、知识、技术、信息和药品等。卫生人力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卫生人力资源研究主要研究卫生人员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卫生人力规划是对未来卫生人力需要量、供应量以及拥有量进行预测。卫生人力供应不是临时准备可以得到,而是长期培养的结果,因此卫生人力规划显得更加重要。广义的卫生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以货币来计量。狭义的卫生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通常所指的卫生费用是指狭义的卫生费用,是卫生费用研究的主要对象。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卫生服务利用应以适度为佳。过度利用则造成浪费,利用不足又使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求)量得不到满足。卫生服务研究的目的不仅要了解居民利用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要研究卫生服务需要、卫生

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社会医学考试总结

《社会医学》第一章——第四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 2、医学模式3、社会因素4、心身疾病

5、健康6、心理应激 7、心理压力 8、行为 9、促进健康行为

10、危害健康行为

二、填空题

1、新的健康观超越了单纯的的范畴,还必须从和的角度认识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2、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和五个阶段。

4、影响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四大类,它们

是、、、。

5、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及特点有、、。

6、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有、、、、。

7、家庭的功能有、、、。

8、压力的不良后果有、、。

9、有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举例)、、、、。

三、选择题

1、社会医学是()

A医学的分支学科 B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C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D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E基础医学的分支学科

2、以下哪项内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内容?()

A社会卫生状况 B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C疾病的发生原因

D社会卫生策略 E卫生服务状况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3、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是()

A希波克拉底 B魏尔啸 C格罗蒂安 D诺尔曼 E盖林

4、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

A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

B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

D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E从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哪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很大()

A心理因素 B生物因素 C社会因素 D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E科学技术的发展

6、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提示我们()

A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 B人口发生了自然或机械性的构成变化

C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重新培训D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E必须重新评价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资料的质量

7、流行病学三角模式指的是()

A 细菌、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B 微生物、动物、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C 病原体、宿主、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D 细菌、病毒、人之间的动态平衡

四、简答题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是什么?

3、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有哪些?

4、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取决于哪些因素?

五、论述题

1、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动因是什么?

2、经济水平对健康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医学》第一章——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2、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3、社会因素: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人口、科学技术等; 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关系、文化、卫生保健等。

4、心身疾病:它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

5、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以及道德四方面健康。

6、心理应激:指人对外界有害物质、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知其将危害个人的生存和地位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

7、心理压力: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要求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身紧张或不适。

8、行为:是由意识、思想、判断、决定等心理活动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外显行为是由内在的行为转化而来的,或可说行为实际上是心理活动过程的延续及外化。

9、促进健康行为:个体或群体表现出来的在客观上促进或有利于健康的一组人群行为。

10、危害健康行为:个体或群体表现出来的在客观上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二、填空题

1、新的健康观超越了单纯的畴,还必须从和社会的角度认识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2、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和现代医学模式 五个阶段。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是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医学科学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影响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四大类,它们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5、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及特点有作用的广泛性、持久性与累积性

6、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有 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社会负性事件增多、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体健康、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流动人口增多。7、家庭的功能有生育、生产消费、赡养、休息和娱乐。

8、压力的不良后果有健康问题、工作问题、管理问题。

9、有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举例)吸烟酗酒、久坐电脑前、跟着广告盲目吃保健品、减肥、轻视早餐。

三、选择题

1、C2、C3、E4、B5、B6、A7、C

四、简答题

1、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探讨人群健康影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虽然强调生命活动在结构、功能和信息交换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却忽视了人的另外一个方面,即人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生物医学的这一缺点,限制了它的视野,也限制了

医学家对健康和疾病的全面认识。

3、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4、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取决于下列因素:(1)、个性特征

(2)、个人经历和经验

(3)、应激源的可预期性和可控性

(4)、如何解释应激源

(5)、社会支持系统

五、论述题

1、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动因是什么?P20

2、经济水平对健康的作用是什么?

DA:经济水平的底低下带来各种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对健康水平起到综

合的作用。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影响人们的收入和开支、营养状况、居住条件、接受科学知识和受教育的机会,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职业和婚姻状况等。

第四篇:社会医学 总结

社会医学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

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

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

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3.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

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

4.病例对照研究:指以患有研究疾病的病例与为患有该病的合适对照为研究对象,分别调

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子的情况,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5.现况研究:指应用某种手段获取某一特定时点/时段内某人群的疾病或某些特征及其相关

因素信息的研究方法。

6.开放式问题:只向调查者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答案,也不规定回答的范围,由被调查

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想法和态度填答。

7.封闭式问题:即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给出全部或几种主要的备选答案,让被调查者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

8.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

简答题、辨析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

传统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健康观

传统医学: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对疾病的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预防医学:现代医学模式推动了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的概念,即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三级预防策略

临床医学:应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思维和临床卫生实践,促进医学现代化和临床医学摆脱困境向更高层次发展。医学服务形势由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由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区转变;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开展患者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 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医生必须是五星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信息提供者、社区领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医学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革

卫生服务:四个扩大,由治疗向预防;由院内向院外、由生理向心理、由技术向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医学科学技术的可持续经济支持;可持续发展能改善生活条件,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保持个体身体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健康观:由健康即无病向健康与疾病共存向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与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

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意义

用于筛检疾病危险因素

作为有效健康教育工具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缺勤

能够降低医疗费用

可以降低伤残率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

可以评估和预测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等

可以用于健康管理,并成为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

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中医药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当医疗服务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具备六位一体的功能,六位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述综合连续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

1.健康人群

2.亚健康人群

3.高危人群:存在明显的对健康有害因素的人群

4.重点保健人群:如儿童、妇女、老年人、疾病康复期人群、残疾人等

5.患者

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选题、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设计阶段: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研究方案

3.实施阶段: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收集和积累研究资料

4.分析阶段:对调查实施阶段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5.总结阶段:包括研究阶段的总结和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明确性原则

3.逻辑性原则

4.便于整理分析原则

5.简短精炼原则

问卷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备选答案类别不能缺失

2.备选答案范围不能重叠或空缺

3.每一个问题只能表达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件

4.避免使用难理解的专业名词

5.不用双重否定

6.不超出被调查者能清楚记忆的范围

7.在被调查者能理解的范围内提问

8.避免暗示

9.避免空泛

10.避免引起被调查者不良情绪反应的问题

选择生命质量量表的考虑因素

1.设计者的测量主题和测量目的2.评价的层次

3.普适性量表与特异性量表

4.信度、效度及灵敏度

5.内容的文化适应性

6.研究结果的相互比较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步骤

1.收集资料

① 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资料

② 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

2.处理资料

①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② 计算组合危险因素

③ 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④ 计算评价年龄

⑤ 计算增长年龄

⑥ 计算危险降低程度

促进健康行为

1.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基本行为

2.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前与发生时正确处置的行为

3.保健行为: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

4.避开环境危险:主动的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

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危害的行为

5.接触不良嗜好:指戒除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各人偏好

社会医学的概念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

社会医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影响传染源

2.对传播途径作用明显

3.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预防接种最显著

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在人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怎样的作用

社会医学研究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

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

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医学模式的演变

1.经验医学时代

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②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2.①

3.实验医学时代 机械论的医学时代 生物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的社会性

1.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2.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3.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社会医学的研究类型

1.按获取资料的途径分类

① 问卷调查法

② 文献研究

③ 访谈法

④ 观察法

2.按研究时间分类

① 现况研究

② 病例对照研究

③ 前瞻性研究

3.按研究性质分类

① 理论研究

② 试验研究

4.按研究指标的的量化情况分类

① 定性研究

② 定量研究

抽样方法

1.概率抽样:常用的概率抽样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多阶段

抽样

2.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者以自己的方便和主观愿望任意选择研究对象作为样本的抽样方

法,常用的非概率方法

① 偶遇抽样

② 立意抽样:是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

本单位。如要研究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可选择普通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③ 配额抽样:将总体中的观察单位按一定的标识分类,再从每一类中按一定配额比例选取

样本单位

④ 雪球抽样:如吸毒人群,依靠少数对象提供的信息,寻找新的合格的调查对象

问卷设计

问卷的类型:访谈问卷、自填问卷

问卷的基本结构:标题、封面信、指导语、调查项目、结尾、备查项目和编码

问卷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1.备选答案类别不能缺失

12.备选法案范围不能重叠或空缺

13.每一个问题只能表达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件

14.避免使用难理解的专业名词

15.不用双重否定

16.不超出被调查者能清楚记忆的范围

17.在被调查者能理解的范围内提问

18.避免暗示

19.避免空泛

20.避免引起被调查者不良情绪反应的问题

第五篇:社会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社会医学 第一章

概论

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她的知识基础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在《全国医学监督体制》中提出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个人和公众健康的主张。

新世纪卫生策略: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增加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改进卫生公平;使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卫生系统和服务。

第二章

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科学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的特点:1社会性 2普遍性 3广泛性 4渐进性

希波克拉底 在《人与自然》一书中提到“四体液”学说

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

培根把医学的任务分为三个方面: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倡研究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笛卡尔和拉美特利《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

机械论医学模式的缺点:认为甚至连思想活动也是机械的,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总体,对人的观察具有片面性 机械性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1单因单果的线性医学模式 2强调生物对健康的作用 3重视部分 忽视整体 4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重视疾病,忽视病人 5难以理解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

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1确立了心理 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的位置 2更加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4建立以人为本的医疗体系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底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 或“灰色状态”。亚临床状态

第三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

社会医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和群体角度分析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 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三个方面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与累积性3交互作用

衡量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反应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1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3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3社会负性事件增多4现代社会病的产生5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

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障社会劳动力,延长劳动力的工作时间,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病伤缺勤损失,减少资源耗费,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使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更多的放在预防保健工作上,促进全社会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社会阶层 :是指由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社会阶层作为一项综合指标,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人群健康的影响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反文化: 是亚文化的特殊类型,是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人的某些思想行为,常常是某些对现实不满的人的心理爆发。

跨文化:由于文化背景的变化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如:移民文化、殖民地文化等

第五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社会医学相关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 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因素是客观存在的)2试验研究(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评价研究: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2生命质量评价3卫生服务评价

文献研究: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通过整理、综合、分析等手段,最终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方案设计:1技术路线2实施计划3资料整理与分析

概率抽样的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系统抽样4整群抽样 非概率抽样的方法:1方便抽样2定额抽样3立意抽样4雪球抽样

定性研究的特点:1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3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

问卷的一般结构:1标本2封面信3指导语4问题及答案5编码6结束语7备查项目 问卷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2明确性3逻辑性4便于整理分析5简短精炼

开放式问题:优点:可用于事先不知道问题答案有几种的情况,开放式问题可让回答者自由发挥,能收集到生动的资料,回答者之间的一些较细微的差异也可能反映出来,甚至得到意外发现。答案太多使人感到厌倦此时用开放式问题为好 缺点:要求回答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提议,思考答案,并表达出来,因而适用范围有限,自填式问卷通常不用开放式问题;需要花费回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统计和处理常常比较困难。

问题设计的注意问题:1避免使用不确切的词2避免提断定性的问题3避免引导性提问4避免令被访者难堪和禁忌的敏感问题5避免提笼统、抽象或不确切的问题6注意问题的排列顺序7封面信简单明了8避免一题多问

第七章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特点:1标准化(基础)2定量化(关键)3个体化4系统化5整体化

健康管理的定义:是以不同健康状态下的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过程。

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1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需要2人口老化和疾病谱的改变3危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4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5医疗服务系统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潜伏期长2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4广泛存在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健康危险因素测定从第一阶段开始

慢性病自然史的六个阶段:1无危险阶段2出现危险阶段3致病因素阶段4症状出现5体征出现6劳动力丧失(这个阶段主要措施是康复治疗)

危险分数:平均危险分数为1.0时,个体死于某病的概率相当于当地的平均死亡率;危险分数大于1.0时,个体的疾病死亡概率大于当地的平均死亡率,危险分数越高,死亡概率越大;反之,危险分数小于1.0时,个体发生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的平均死亡率。表格计算,自己看书P119 残疾管理将从雇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伤残程度人口的积极管理,使残疾造成的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的损失降到最小。

健康管理的应用:1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行业中的应用2健康管理在企业、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中的应用3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它以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整个社区人口为服务对象。

第八章

卫生服务研究

社会因素:1环境2人口3文明程度

卫生服务的分类:1卫生系统研究2卫生工作研究3防治效果评价4行为医学研究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是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最终指标。通过对单项的卫生服务项目评价,如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一般考核接种率、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等即可作出评价;但对综合性的卫生服务项目,如初级卫生保健、生殖健康服务、门诊工作等进行评价,情况要复杂的多,需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做出科学的评价。

综合评价法: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通过人群健康状况、医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利用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卫生服务的效益和效果,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用来研究卫生服务投入量(卫生资源)与产出量(卫生服务利用量)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卫生资源配置或使用的效益和效果 会识别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要求P145 反映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和疾病负担的指标主要由疾病发生的频率(度)指标和严重程度两类指标组成,通过需要通过调查方能得到,如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

“患病”的概念:1自觉身体不适曾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2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疗法3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也未采取任何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1天及以上者。

疾病严重程度指标:1两周卧床率2两周活动受限率3两周休工(学)率4两周患病天数5失能率6残障率7两周卧床天数、休工天数、休学天数。

预防保健服务包括:1计划免疫2健康教育3传染病控制4妇幼保健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1人口数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2社会经济因素3文化教育4卫生服务质量及设施5医疗保健制度6气候地理条件7行为心理8婚姻与家庭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最宝贵且具活力的一种资源,是制定与实现国家卫生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0.42 发达国家的医护比为1:2 我国高、中、初三级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约为1:1.7:1 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为1:3:1 卫生费用评价指标:1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2人均卫生费用3政府财政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4卫生事业费用占财政支出百分比5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6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7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的主要特征:1适宜程度2足够程度3进度4效率5效果6影响

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衡量健康生命损失的单位,用年表示,它是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指标,是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性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是一种个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全面考虑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把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相结合以时间为测量单位反应。初级卫生保健的对象:个人、家庭、群众与国家卫生系统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1合理布局2社区参与3预防为主4适宜技术5综合途径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1促进健康2预防3治疗4康复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要素: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2基本的环境卫生3妇幼保健,包括计划生育4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5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6目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7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8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

第十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

P204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选择题

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1健康人群2亚健康人群3高危人群4重点保护人群5病人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以健康为中心2以人群为对象3以家庭为单位4提供综合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1协同性2发展性3经济性4公平性

第十三章

社会病防治

社会病防治的特点:1广泛性2危害性3时代性4社会性5复杂性 自杀的分类:1自杀死亡2自杀未遂3自杀准备4自杀计划5自杀意念

自杀预防的一般措施

应该吧提高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预防自杀的第一个层次 6月26 国际禁毒日

吸毒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普通人群的预防;二级预防是针对易感人群的预防;三级预防是针对针对已经吸毒的人群

按伤害意图将伤害分为三类:1意外伤害 无目的无意识的伤害如道路交通事故、跌倒、烧伤烫伤、中毒等2自杀与自伤 对自己有意识的伤害如自杀、自虐和自残3暴力与他杀 他人有意识的加害而造成的伤害如家庭暴力、虐童、强奸、他杀、斗殴等

性传播疾病 STDs :是主要由性行为接触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疾病,过去称为性病

健康性观念和安全性行为是预防STDs最有效的措施

慢性病的特点:1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2症状复杂,变化多端,容易产生并发症3永久性的改变,会造成残障或功能障碍4需要长时间用药及其他治疗、护理及照顾5不能完全治愈,需要特殊的康复治疗、训练及护理6要病人改变生活方式或人生目标以适应疾病的变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环境危险因素2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预防:不仅仅是指阻止疾病的发生,还包括疾病发生后阻止或延缓其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

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 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目的: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手段: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二级预防 :又称发病前期的预防 目的:阻止疾病向临床阶段发展,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防止并发症 核心: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疾病的筛查);三级预防:是疾病的临床期阶段 手段:1住院治疗2社区家庭康复

筛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早起诊断病人

筛查试验不是诊断性的,仅是一个初步检查。

下载社会医学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医学问答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医学知识库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医学5则范文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

    社会医学学习心得

    社会医学学习心得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离开人的社会属性而单从人的自然属性去研究健康与疾病问题显然是片面的。 医学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的、心理的以及道德因素的......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简介social medicine 一、学时: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34学时;实践教学(社会卫生调查):14学时。学分数:3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社......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题目总结(最终版)

    社会医学 1.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和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

    社会医学小论文

    社会医学小论文 第一临床学院2010级全科医学班 人口与健康 摘要:中国目前总人口数量早已超过13亿,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而且有逼近14亿的趋势。人口的过快过多增长对于国家......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下列五项:①倡导积极的健康管理;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④制定......

    社会医学作业2

    《社会医学》作业2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说明:社会医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由4次记分作业和2次社会调查构成,其中要求作业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