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时间:2019-05-12 03:3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第一篇: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涉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两个领域,将会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解决好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下如何服务“三农”问题,是农行成功改革的关键。

中央确定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要求农业银行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为农行确立独具特色的市场定位战略指明了方向,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符合农行实际的。

一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作为惟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拥有全国最多的物理网点,最大的从业人员队伍,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功能全面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具有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农业银行坚持面向“三农”,为广大县域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县域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是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战略布局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国家金融战略布局来看,除农行外,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相当部分县域市场,主要为大城市、大客户和大项目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单个经营规模较小、市场较分散,系统服务能力相对较弱;政策性银行受服务功能限制,只能在特定领域开展业务。而农行拥有1万多个大中城市网点、1.4万多个县域网点和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金融服务网络,在国家金融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连接城乡金融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同时,农行能提供对公、对私、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四大系列230多种产品,代理 证券、保险、基金、黄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推出综合化、集成化、精细化和套餐化的新型金

融产品。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以县域为基础,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既可以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有助于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发挥农行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行以服务“三农” 为己任,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布局和鲜明的经营特色。2009年年底县域贷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农贷款共计1.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5%;农行60%的网点、51%的员工和42% 的存款也都分布在县域。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已全面涵盖各种经济成分和越来越多的产业,农村金融需求正在呈现出综合化、多样性的特征,客户价值链不断延长,农行在县域的有效发展空间也在日益拓宽。着眼于充分发挥在县域的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的市场,农行都应继续巩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地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确认识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建立县域业务新型经营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业银行发展县域业务已

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第二、第三产业日益繁荣,特色资源开发成为新亮点,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并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投资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预计到 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县域商业金融的潜力很大,农业银行大有可为。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村金融业务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依然高于城市业务。农行要解决好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矛盾,必须做到“三个统一”:

首先,要将服务“三农”与提升农行市场价值统一起来,重点支持县域有效金融需求。新时期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不是要走专业银行时代大包大揽的老路,而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按照风险管理和分类指导原则优选重点产业、行业和客户,提供本外币结合、境内外联动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一揽子金融服务,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和价值最大化,真正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其次,要将服务“三农”与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农业银行要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集中力量发展有坚实基础、有竞争能力、有市场需求的县域业务,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建设最大的服务“三农”的银行,最大的中小企业银行,最大的个人银行和最大的网络银行。近年来,农行很多规模大、效益好的分行在逐步确立县域市场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稳步拓展其他高端业务市场,形成了多元化市场相互促进、有机联结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全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是现阶段符合农行实际的发展战略。

第三,要将服务“三农”与推动组织、机制和流程创新统一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因地制宜、灵活高效、有机衔接的城乡双层经营体系。农行要用创新的思路推动县域业务有效发展,重点创新业务发展模式、风险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流程和产品服务体系。适应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点,改革控制与决策机制,构建有别于城市行、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县域机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高效率、有特色、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三农”服务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和改进县域农行的基础管理、资本管理、风险定价管理与合规管理,建立金融服务“三农”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倾斜政策,加大对县支行的投入力度。发挥城市业务在资金、管理、产品、信息等方面对县域业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加强县支行服务能力建设。

坚持商业运作,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时期,必须按照商业运作原则,合理确定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和服务重点,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服务、四个促进”:

一是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重点扶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千家万户的农户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积极介入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开发领域,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信贷投入,畅通城乡商品双向流动渠道。配合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农产品(18.88,-0.20,-1.05%)贸易和境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

二是服务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创新型、特色型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抓住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提高的机遇,制定实施对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服务方案,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为农村城镇化中的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科教文卫、通信传媒等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利用覆盖

全国所有县域的骨干金融服务网络,为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中央政府调控农村经济提供网络平台。

三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东部发达地区,积极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拓展市场提供创新服务,推动产业梯次转移和资本流动。在中西部地区,加大对重点县支行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着力培植一批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支柱企业。在西藏、青海、新疆兵团和其他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促进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

四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民增收。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内配套农户为重点,稳步增加农户贷款规模,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和提升消费结构。积极参加政策性贷款招标,努力提高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依托电子化服务网络和特色银行卡产品,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代发工资和汇兑服务。大力推广电子银行、银行卡、保险、基金以及个人 理财等金融新产品,为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提供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发展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批发性融资业务,增强其发放农户贷款的资金实力。

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农业银行如何在面向“三农”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这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不同层面存在一些争议,国内也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但

是,我们认为,农业银行有国家的信用基础,有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优势,有长期服务“三农”的品牌和信誉,已经具备了在这些地区开拓县域市场的坚实经营基础。同时,对于贫困地区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业务,也确实需要国家给予财政、货币和法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目前,农业银行正在全面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财务重组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公司治理建设,抓紧构建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积极稳妥地推动股份制改革进程。只要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到位,农业银行未来同样可以在服务“三农”中创造有吸引力的经营业绩和股东回报,维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

金融092班吴小宇

第二篇: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实证研究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效果实证研究:思路、结论与建议

2010-9-15

一、思路和方法

(一)意义

2004年到2009年中央连续6个一号文件都以“三农”问题为主题,这凸显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明了“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其中的核心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它们的可持续性。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服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中国农业银行作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金融机构,长期致力于服务“三农”的目标,在涉农金融服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宏观层面来看,农业银行在支持“三农”方面、特别是在发放涉农贷款方面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目前尚无系统研究。从微观层面来看,农业银行的“三农”业务是其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微观效果关系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也缺乏系统研究。

(二)研究对象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同样,“三农”对于银行服务需求最大的是贷款。而且,在我国,贷款的经营状况对于银行的经营成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课题研究的对象锁定为“涉农贷款”。通过它既可以考察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效果,又可以考察农业银行自身经营受到的影响,以及农业银行相应的经营行为调整。在时间段方面,根据数据可能获得的实际情况,确定为2003~2008年共6个年份。另外,由于数据方面的困难,涉农贷款实际收息率和涉农贷款成本分析等两项实证研究未能如愿。

在范围方面,确定为四川省。

考虑到课题进行的是实证研究,因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在宏观层面,运用四川省的县级面板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农业银行的涉农信贷投放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运用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的企业借款信息,采用线性概率模型和非线性Logit模型,运用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研究涉农贷款的资产质量。

(三)模型和变量

1.在宏观方面,我们假设农业生产符合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它的基本形式为:

(1)式中Q是总产值,At是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为了估计方程(1),等式两边取对数,方程(1)变为:

方程(2)中的系数O即为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度。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农业银行信贷投放对农业的贡献度,我们设定的基本实证模型为:

其中,是i县在t年的产出的对数,为了全面反映农业产出,我们选择的产出指标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Xit是我们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等变量。LnAgriLoanit是农业贷款数量,为了甄别出农业贷款对农业产出的贡献,我们将选用农业银行不同的信贷指标反映三农贷款的规模,包括农业贷款、农副产品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涉农总贷款等指标。Ci为县域内不可观测的变量,比如经济发展软环境、人口素质、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等变量,均不可观测。由于这些不可观测变量一般不会变化太快,所以我们假设Ci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Uit是模型中的残差项,表示模型不能解释的部分。

2.在微观方面,我们的基本模型设定为:

其中,Default为哑变量,当贷款为正常贷款时,取值为0,当贷款为不良贷款时,取值为1。Agriloan为涉农贷款,X为控制变量,u为残差项。

由于我们使用的数据中一个企业可能发生多笔贷款,因此根据企业贷款的笔数,将数据转化为一个面板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面板数据的方法估计涉农信贷对违约的影响。

式中i表示企业,t表示贷款的次数,fi表示不可观测的企业固定效应。我们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将可以剔除不可观测效应对估计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一致的估计量。考虑到信贷质量是一个离散的多值变量,我们也采用多项式响应模型和有序响应模型对方程进行估计。

根据数据中的信息,我们对涉农贷款有三种度量方式:第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标准界定的涉农贷款:第二,根据贷款投向行业分类的涉农贷款;第三,根据贷款投向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涉农贷款。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涉农信贷标准涵盖面较宽,也是目前银行业通用的标准,所以我们主要以该标准宋界定涉农贷款。为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我们也将后面两个标准界定涉农贷款,并进行稳健性分析。

二、实证结果

(一)宏观效果

统计数据表明,涉农贷款平均余额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均呈较快增长态势。但在考虑了不可观测效应的影响后,我们没有发现农业银行的涉农信贷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两个重要变量有显著影响。我们进一步估计了农业银行的涉农信贷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在最小二乘估计和随机效应模型中,发现涉农信贷对第二产业增加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固定效应模型中,涉农信贷对第二产业增加值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揭示的情况,可能与2000年以来农业银行将服务“三农”的范围扩展至“县域经济”有关。这种经营行为调整的动因,来自于涉农贷款的高风险性,它使涉农贷款的经营难以为继。

(二)资产质量

统计结果表明,在非农贷款中违约率为6.38%,在涉农贷款中违约率为11.60%,比例远远高于非农贷款。尤其是在五级分类中,涉农贷款的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占比分别为4.99,4.10;而非农贷款的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占比分别仅为2.72和1.33。在线性概率模型中,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也表明涉农信贷对贷款违约概率有显著影响。由于涉农贷款违约风险以致损失风险远远高于非农贷款,这就严重阻碍了涉农贷款的投放。

(三)影响质量的因素

我们将企业特征和贷款合约的主要特征予以控制后,进一步研究了影响涉农贷款违约率的因素,发现以下几点:(1)利息率变动与违约率密切相关,利息率上升违约率也上升,反之违约率下降。这表明涉农企业经营利润率较低,资金价格上升极易侵蚀掉利润进而违约。(2)涉农贷款一旦违约,将会加速向次级、可疑和损失等形态转移。这可能是涉农企业自有资金较少,抵抗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等因素造成的。(3)在企业规模方面,涉农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对违约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贷款期限方面,长期贷款和中期贷款都比短期贷款违约率高:从企业的性质来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的违约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治理结构有关。

三、政策建议

第一,采用财政转移手段,对涉农企业特别是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企业给予借款贴息扶持,既可以有助于农业增产,又可以有效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同时,减免涉农信贷经营的税收,用以充作涉农贷款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来源,增强涉农信贷服务“三农”的持续能力。

第二,监管当局对于涉农信贷的监管要不同于非农信贷监管。要根据“三农”的实际情况,给予涉农信贷经营适度宽松的监管环境。银行管理层对于涉农信贷经营要有适度宽松的风险容忍度,制定符合实际的涉农贷款风险管控考核标准,增强涉农信贷部门服务“三农”的信心。

第三,继续增强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它关系着我国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1)要以农业产业化为轴心,有效投放涉农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链条的建设,从而扩大价值创造能力。(2)要以服务农村生产规模化或者适度规模化为价值取向,有效利用信贷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尤其是农村种养殖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使农业资源产出效应得以有效提高。(3)要强化对农村流通市场的信贷支持,通过活跃农村流通市场,来扩大农业经济尤其是农副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程度和能力。(4)要以农村中小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市场经济主体和农村居民等为重点,强化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运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5)要结合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资本、特色资源价值开发进行信贷创新,适时地推出适合于新形势下农村市场主体需要的新产品和服务,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四,在“三农”事业部体制下,信贷资产质量提升有着很大空间。实证研究表明,农业贷款和非农贷款在信贷风险生成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信贷风险主要取决于借款人主体,因此,(1)要从思想上转变农业信贷风险高、非农业信贷风险低的观念。不能主观地认为农业贷款的风险来自于农业行业或者产业本身的高风险,进而对农业信贷投入进行控制。(2)和非农业信贷风险管理一样,农业信贷风险的防范管理重在对借款人的信用行为管理。(3)要将经济资本、绩效挂钩等激励制约机制,与县支行的经营决策管理权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其风险管控能力提升。

第五,加强风险早期预警,及时调整风险管控措施。实证研究表明,涉农贷款可能导致贷款形态由正常显著地向损失变迁。因此,加强早期风险预警,并及时调整风险管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并减少信贷资金损失。

作者: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来源:《西南金融》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郭建敏

第三篇:农业银行应加强服务意识助力“三农”

农业银行应加强服务意识助力“三农”

摘 要: “三农”是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体系中责无旁贷必须支持。从以往的情况来讲,支持的力度明显不足,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服务意识,也就是重视程度。我们应该加强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扶持农民,让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大力发展农业,建设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三农 农业银行 金融 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79-01

古人云:“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党和政府历来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今年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一、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 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面向“三农”是农行改革的基础导向,是检验农行改革能否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根本标准。而整体改制、商业运作和择机上市,则为农行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必要保障。

毫无疑问,“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面向“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行的历史使命。有为才有位,离开这一使命,农行没有前途和希望,不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面向“三农”的重要性。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标,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明显优势并有几十年服务经验的商业银行,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面向“三农”的社会责任,发挥在农村金融体系的主渠道作用,这是党和国家实现战略全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反映了国家资本意志。

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服务总体供给不足,结构性问题突出,金融产品单一,整体服务水平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的合力。而农行作为唯一一家几乎在全国所有县(市)都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农村金融市场上有明显优势并有多年服务经验的商业银行,应果敢地担当起面向“三农”的责任,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带着爱心,怀着真情,自觉地投身到服务“三农”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新农行与新农村同生存、共成长。

二、服务“三农”要从金融体制上进行改革

1.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2.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3.支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自从分产到户土地承包到个人之后,土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很难进行规模化生产。虽然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装备已经很发达了,但由于土地的分离而无法实现机械化。我们鼓励农村土地的再承包,给有能力的农民实行优惠贷款支持,让他们承包大量的土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而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转移做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

三、服务“三农”风险与机遇并存

随着农行A股和H股已相继成功上市,服务“三农”的政策环境优于以往任何时期,这是极好的机遇。不可否认,“三农”属弱势产业,高风险区域,与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有矛盾,但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发展将逐步呈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农业产业链势必向产前、产后和流通领域延伸,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各环节不断整合,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涉农产业与非农产业链接,城乡贯通,统筹发展,这为农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益空间。

李克强曾发表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文中开宗明义:“迄今为止,世界上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因此,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必须实行工业化。”随着农业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三农”的投资环境日趋合理、稳定,投资“三农”必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强化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对于促进“三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随着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的金融需求将迅速增长,农村金融服务的内涵将日益丰富。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农村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大大拓宽了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和商业运作的空间。只要抓住机遇,面向“三农”推进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行必将与“三农”同发展、共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克强.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1.3

[2]杨明生.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J],中国金融,2007.7

[3]肖彬.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探讨[J],金融研究,2009.4

[4]王日光,高连水.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中的五大合作机制构想[J],农村金融研究,2011.4

第四篇: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思考

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思考

作者赵双喜 黄海鹏 李忠清摘要 通过对江西武宁县农行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引发对县域农行如何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思考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金融服务要坚持以下几点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完善县城服务网络和配套机制;产品上要有新突破加快“三农”金融产品研发;服务上要有新突破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激励上要有新交破建议国家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

关键词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 的原则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县域农行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是目前农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最近我们对农行武宁县支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也引发了对县域农行如何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思考

一、武宁县“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武宁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地处赣鄂湘三省边陲全县总面积3507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辖8镇11乡、1个开发区和1个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和农民人均收入同步提高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8.42亿元第二产业16.64亿元第三产业7.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6.451.422.2结构日趋优化2007年财政收入2.66亿元占GDP的8.3%比上年增长20.7%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0.7%;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占8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15亿元占GDP的46.9%增长47.5%;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8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9.5%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增长6.9%

武宁县域经济具有四大特色①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钨、锑、大理石、瓷土等现有法人煤矿12户钨加工企业2户锑加工企业2户大理石厂34户②小水电资源丰沛至2007年底全县共建小型水电站97座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小时装机容量在5000千瓦小时的有2座年发电量达1.3亿度2008年4月份九江华宁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又在礼溪镇下坊村开工兴建装机容量3.6万千瓦、年发电量1.11亿度的下坊电站总投资3.6亿元③森林丰茂全县有林地面积373.5万亩森林覆盖率64.1%活立木蓄积量达773万立方米林权改革后林农护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林业发展大有前途④工业园区成果丰硕武宁县目前建有万福工业园属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民营科技园规划面积2万亩现已形成节能电器、医药胶囊、矿产化工、玻璃钻石、汽车配件、纺织服装为龙头的六大支柱产业到2007年底入园企业达106家其中投产企业84家;园区工业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38%;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增长39.6%;上缴税收4926.6万元增长90.7%;企业净利润2.35亿元;劳动用工达1.2

万人此外武宁县位于庐山西海全国风景名胜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现已成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县其旅游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武宁县农行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行武宁县支行在省、市分行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股份制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始终把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作为业务工作的重点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完善健全政策措施组织运用资金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城镇一体化建设强力助推“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为武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重提升到2008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47441万元比2005年末净增1734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1087万元其中2006年至2008年6月新放贷款7037万元特别是2008年以来武宁县农行加大了有效信贷投放至6月末已累放新贷款3716万元其中法人贷款1850万元个人贷款1866万元

该行2006年和2007年累计到期贷款4708万元全部收回收回率均为100%没有出现新的不良贷款2007年该行实现各项收入1282万元其中利息收入541万元、中间业务收入205万元账面盈余474万元该行还制定了3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计划2008-2010年净增贷款27400万元近期县农行支持“三农”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积极支持优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武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各家金融机构竞相争夺的重点市场武宁县农行按照县委、县政府“全民创业”、“工业强县”的战略措施实行因地制宜择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优质法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汇兑、银行卡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了AAA级民营企业九江市昂泰药用胶囊公司使之产、销、利同步提高成为江西省优秀民营企业2008年春县供电公司遭受冰雪灾害损失严重武宁县农行及时贷款300万元解决救灾资金困难使供电公司能及时恢复供电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好评

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武宁县农行抓住这个关键着力从结算、现金供应、信贷服务方面扶持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例如支持船滩镇剿丝厂改制为民营的武宁县凯丽丝业有限公司年收农民鲜茧25000担年产优质白丝140吨

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船滩、礼溪、东林、清江四个乡镇的农户种桑养蚕增加农民年收入达2500万元又如支持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生产节能灯取得良好效益带动工业园区引进节能灯企业12家人园资金23.83亿元吸纳农民工1580人增加农民工年收入2607万元

三是大力支持新型城镇一体化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定居于城镇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武宁县农行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拓展住房按揭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仅2008年1-6月就发放个人贷款1137万元同比增加1026万元其中发放住房按揭贷款526万元、个人生产经营贷款502万元、综合消费贷款109万元帮助农民工定居城镇、建设城镇从而有助于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

四是着力为各类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武宁县农行主动适应和引导县域金融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为各类法人和个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投资理财、电子银行、代收代付、消费贷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引领县域金融服务升级仅2007年以来至2008年6月该行发行金穗卡56249张销售各类基金、寿险产品2990万元代收各类电话费、水电费、学杂费等1721万元代付各类资金333万元开通电子银行3537户丰

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使县域广大客户感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的快捷方便巩固了农行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增加了农行业务收入

三、对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几点思考

1、解放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首先要增强机遇意识夺取发展先机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定江西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同时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明了农行改革的方向全行上下正在推进股份制改革“三农”金融业务的经营机制必将更加完善这些都为县域农行业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内外部环境农行县域支行必须抓住这些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乘势而上把业务做强做大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其次要增强竞争意识发挥农行自身优势随着WTO后过渡期结束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调整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都将进入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势必更加剧烈面对这种形势农行县域支行必须调整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网络、资金、产品、社会资源等优势大力拓展业务占领和农行地位相称的市场份额在县域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行经

营效益必须消除“支农吃亏论”的想法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随着建设新农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中部地区县域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旺盛的金融需求有着金融业务的巨大空间蕴藏着巨大盼潜在商业价值如果不率先发掘这一潜在市场县域农行将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分享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无限商机

2、园地制宜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农行在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特点构建有利于农行县域支行业务发展的管理机制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子做到因行施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县域农行要充分运用好现有县域服务网络资源深入分析县域机构撤并与续存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准确把握自己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有差别地设置县域机构网点对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不合理的要予以优化调整要改变把县域机构单纯当作吸存网点的做法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县域机构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产品的综合性营销平台在信贷管理体制方面要适应县域信贷业务特点推进县域农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对于风险控制水平高、业务市场广阔、有效信贷项目多的县支行应扩大信贷授权适当放宽基层分支机构的信贷投放自主权适当下放优质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精简业务流程加快办贷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建立

合理合规的权责机制在不违背一级法人原则、有利于风险防控的前提下既要落实信贷风险责任也要强化正面激励引导纠正一些领域权、责、利脱节的现象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开展信贷营销的积极性

3、不断创新产品上要有新突破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既是农行的职能也是农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县域农行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就必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个性化的、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这样业务才会得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行与客户“双赢”目前我省县域金融产品相对短缺尤其是贷款品种和中间业务品种较为单一难以完全满足“三农”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县域农行应根据县域客户特点和特定市场需求加快“三农”金融产品研发或根据我省县域经济特点对统一制式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保持在县域金融产品领域的领先和主导地位要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特色资源开发、农户生产生活消费信贷、提供公共金融配套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贷款产品;围绕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代理保险、代理基金、代理同业、个人理财等业务创新开发中间业务品种

4、强化定位服务上要有新突破一是要加大信贷服务力度农行今后通过财务重组、剥离不良贷款后要充分运用好相应的注入资金在缴足法定保证金、留足备用金后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从而提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农行自身经营效益二是要确保信贷业务质量县域农行要遵循金融业务规律强化内部控制严格风险管理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坚持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互补避免农行资金财政化;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补避免农行资金政策化;坚持扩大农行信贷投入与创新农行服务互补避免农行业务单一化;坚持农行业务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互补避免规模扩张无序化要切实抓好贷后服务、跟踪服务、上门服务按期收回贷款确保资产安全、有效、增值三是要做好非信贷服务工作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做大做强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非信贷金融服务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增加金融品种和服务手段积极适应县域广大客户新时期日益复杂而多层次的需求做到以金融营销为主导以客户有效需求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细分金融市场提供差别化、精品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要积极转变服务理念要消除消极等客上门的官商作风增强主动营销意识积极走出去了解客户需求听取客户意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寻找优质客户营销金融产品促进各

项业务持续、有效、健康发展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银监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相互通报信息加强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的有效路径

5、政策配套激励上要有新突破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是国家对农业银行的定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农业银行毕竟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将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必须实行商业化运作必须维护股东权利确保经营安全、盈利这就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可靠的政策法律作保障必须有一个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了调动县域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的积极性保证农行业务经营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建议国家对县域农行发放的支农贷款和在县域经营的营业收入应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对贷款给予贴息扶持或风险补偿;对农行发放大额有效的项目贷款地方政府可给予相应奖励对县域农行因政策、灾害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政府应通过置换、剥离、直接补亏等措施进行处置帮助县域农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支持“三农”应加大县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为县域金融培植更多的优良客户要依法合规办农村金融减少乃至杜绝不必要的行政干扰要尽快开办“三农”商业保险健全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并加强县域发展环境治理优化县域信用环境维护县域农行的合法权益真正建立和谐、互信的银政、银企、银农关系

第五篇:关于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思考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银行要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骨干作用,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国家对农业银行作出了“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最终抉择,其目的就是使其摆脱困境有效发展。如何发挥农行的核心竞争优势,怎样推动经营战略转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转变转型

商业银行有两种基本属性:首先是银行,在提供信用中介服务的同时承担着风险,为维护安全必须要管理好风险;其次是企业,其经营目的是为股东创造投资回报,必须要实现利润。与此同时,股东价值最大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结合和统一。为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银行必须要建立一整套机制和方法,以在目标与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路径,这是银行管理的基本内涵。

农行作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其存在的意义除了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外,还要为其所有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回报。尤其是在未来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成为公众公司以后,有效地管理好风险并为股东提供更多的投资回报是对银行的基本要求。

建立经济资本管理制度标志着农行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一次重大转变,其根本目的是完善内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绩效。具体而言,实施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转变增长方式,建立促。

。一是在网点撤并上要做到该撤的撤,该留的一定要保留,决不能一刀切、一撤到底;二是立即停止撤并网点场所,并对其尽快进行认真论证评估,科学划分,重新组建相应的高效网点;三是捡起银行“存贷取差”的老本行,不要只拿“三农”的存款而一点不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积极为“三农”提供联保、抵(质)押等应有的信贷支持。

三、关于内部机构改革(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及实施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银行一直具有行政性和半行政半企业性,其担负的主要职责就是货币和信贷资金投放与回笼的管理。因此,农业银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众多干部和员工,始终具有行政管理的身份,县级以上各级管理层及其部门,管理人员几乎占全行员工的50%以上。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银行的综合营运能力和水平,全行上下普遍推广了业务处理电子化,并将全行经营数据进行了大集中和上收;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全行各网点逐步升格为二级支行。也就是说农业银行各网点正逐步走向“独立”的经营单位,各网点的各项业务经营情况全部由计算机处理、核算和监控。但目前全行自上而下的经营管理层次和模式,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状态。譬如各级管理人员多达业务经营人员的一倍;有的行所配的行长比保留的网点多一倍还多;只留

一、两个网点了还保留着县支行全套机关和人马等等。一方面他们需要相当额度的非营业支出(各种行业管理费、地方摊派捐赠、吃喝招待、各种级别待遇支出等等,几乎占该行各项业务管理费的50%甚至更多);另一方面营业窗口的长队越来越长,经营贷款(包括清收)的人员越来越少,数十上百的客户只有一位主任充当客户经理,连发送收取对账单都跑不过来„„。因此,农业银行要想尽快走出困境,就必须自上而下精简机构、精简管理人员,集中亟待买断、内退的“剩余人员”和各级管理机构的行管人员,到已撤掉网点的发达乡(镇)、市场及其周边相连之地作好应有的宣传,为一线拥有成千上万客户的营业网点充实急需的客户(管、护)经理,进而做好贷款的管理、存款的维护甚至对账单的发送与收回。

四、网点进行全方位转型

从银行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今后客户和银行发生业务主要通过四种渠道:一是网点渠道,为客户提供现金或实物票据交易为主,如现金存取款、购买支票、开汇票等业务,同时也可提供客户咨询等温馨式服务;二是自助服务渠道,如银行提供的自助设备、自助通等电子化渠道,在银行的设备上为客户提供自助服务;三是自我服务,就是客户通过自己的设施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办理除现金业务以外的几乎所有银行业务,实现客户自我服务;四是被动式服务,是指银行员工主动到客户家里或客户的单位提供上门服务。在实施网点转型中要坚持“效益、效率、服务”原则。

(一)网点转型要抓功能区块转型。通过功能区块的划分,将小额现金业务引导到自助服务区,实现客户自助服务,对开户、咨询等业务引导到低柜服务区,方便柜员和客户间的交流和产品推荐,在贵宾区同时设置休息区,为高端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使转型后的网点成为一个功能区划明晰、客户服务分层,兼备自助服务的多功能网点。

(二)网点转型要抓服务观念转变。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柜员需要由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不仅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为客户提供理财、融资、咨询等相关的银行知识;同时客户到网点办理业务是柜员向客户营销产品的最佳时间,也是维护客户的最佳时机。

(三)网点转型要抓员工素质转型。需要对网点员工进行分层培训,除了留下适量操作技能型员工外,需要将更多的操作型员工通过培训和再学习,使其转变为营销人员或理财人员。员工在能力转型的同时也要从思想与理念上转轨,转变等客上门观念,增强服务和营销意识,从被动转向主动。

(四)网点转型要抓电子渠道投入。在网点内增加相应的电子服务渠道,将原来需要的机械式人工服务进行分流,将柜台的小额现金取款业务分流到取款机,将柜台的查询和打印等业务分流到自助终端上,将一般的转账等业务分流到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同时在网点内安装自助渠道产品。

(五)网点转型要抓管理转型。为了提高网点对市场与客户反应的灵敏度,建议将有条件、具备一定规模的分理处和储蓄网点升级为支行级网点,赋予其开办所有业务的功能,同时将原有支行管理职能剥离,将财务、审计、监督、检查、人事等所有管理职能全部上收到二级分行,减少支行的管理职能,将网点资源全部用于做业务、做营销和做服务,同时管理链条的缩短也使二级分行更具管理力和执行力。

(六)网点转型要抓产品定价转型。合理的产品定价是引导客户的有效手段。产品定价策略可以引导客户的产品应用习惯,在网点转型中,如果对网点柜台的小额存取款交易实行适量的小额收费定价,对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尤其是网上银行实行免费或半价策略,可以吸引和引导部分客户应用电子渠道,从而解放网点人力资源。

下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商标战略服务“三农”发展

    实施商标战略服务“三农”发展大冶市工商局陈柏家近几年来,大冶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商标监督管理职能,围绕发展农副产品商标,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不......

    服务三农[范文模版]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 农业、农村、农......

    新形势下农信社服务三农调研思考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对此我们通过走访、座谈等......

    农业银行3510战略

    农行提出“3510”新战略 2008年01月31日 项俊波指出,2008是农行股改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农行新的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 本报摄影记者/王恺本报从23日至25日召开的中国农业银行20......

    学习参考7——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永恒的主题

    学习参考七 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永恒的主题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项俊波 (2008年8月18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

    服务“三农”情况登记表

    信息化“远程教育”服务“三农” 古敢水族乡补掌小学富源县实施“远程教育”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平台,立足优质服务、发挥技术优......

    三农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的通知 各银监局: 现将《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实际贯彻执......

    浅谈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

    浅谈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工业化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