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会心态的认识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种形势下,积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总体状况
我们党十分重视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深刻分析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强调要树立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观念;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紧密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着力消除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等。这些重要文件,为我们科学认识和积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社会心态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开放意识、进取意识、包容意识、理性意识更加强烈。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社会心态,如仇官仇富、夸富炫富、悲观消极、寡德少信、患得患失、不思进取等等。这些消极、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科学把握影响当前社会心态的主要因素。社会心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部分社会成员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上产生了不稳定感,在生产环境、食品供给、社会治安等问题上产生了不安全感,而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容易让一些社会成员对公共权力产生不信任感。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心态的多元化是客观的、必然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会有多元的社会心态与之相对应,这是社会心态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我们应深刻分析社会心态产生的社会基础、发展的内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努力克服消极社会心态。
不断探索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有效途径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与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加快发展来调整和解决。只有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转变、调整、提升,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并分好,才能为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提供基本前提,才能有效避免社会成员因资源短缺、机会稀少而产生的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其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引导人们把个人价值追求和国家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领导干部接访走访等各项制度;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支持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正则社会心态平和、社会成员心理平衡;社会不公则往往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社会成员心气不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让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竞争。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类媒体都应始终坚持从事实出发,追求客观公正,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失实报道,也不能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心理而刊播低俗无聊的信息,更不能为煽动公众情绪而进行纯粹的情感宣泄。特别应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及时跟踪网络舆论,探索其形成与传播规律,有效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使新兴媒体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和减压阀,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二篇: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现在对责任感的重要性几乎无人怀疑,但对责任感的解释和说明则众说纷纭。也许正因为如此或许是难以定义,被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责任感这一反映人类最基本特性的词语竟然没有收录。倒是一些中小型词典收入了“责任感”一词,但释义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如“自觉做好分内事的心情”、“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和“想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等等。可能是因为《辞海》没有收入这一词语和上述释义的限制,学界其他对责任感的定义也往往词不达意,如有学者将责任感定义为:“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由于“分内事”、“分内之事”和“应该承担的事情”这类副词的限制,以及将责任感定义为一种“心情”,故目前无论相关工具书还是我国学界的其他论著对责任感这一词语的定义或解释均未反映其本质,没有说明“责任感”的内涵与外延。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会从各方面出问题:作为公民注定不会正确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工作者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业绩,作为经营者注定设法损人利己,作为家庭成员注定使这个家庭不幸福,作为朋友注定是个损友,作为同事注定不好共事,作为公共场所的一员或路人也注定会常常惹人厌、讨人嫌。没有责任感,甚至能使人发生异化,人的个性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不容,最后走向沉沦、颓废或者成为社会的异己力量,反社会、反人类直至毁灭。如果缺乏责任感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时,则这个社会无法凝聚力量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严重时甚至会使公平、公正、正义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崩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灾难。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真善美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就业上岗的必要条件。鉴于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成才、就业、服务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一.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二.从远大理想着眼,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励我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
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三.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也是单位招工用人的重要条件。诚信能够有效地督促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继而帮助大学生立足于社会。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
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集体主义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使社会责任感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为了明天的事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抓紧在校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本领,有责任,又有实干精神的人。
第三篇: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考试论文
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第3、4周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的实践,简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结合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实践 联系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马克思正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由此可以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为实践的社会观。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实践既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为社会的基础,也是人从动物分化出来形成人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制约着 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2.2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人类社会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系统研究方法是适用于各门社会科学研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地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辨证的方法论原则,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在吸收当代系统科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武器。
2.3从马克思的社会观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3.1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对于我国当前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类实践的对立面统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和谐的两个扇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实践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其次,社会和谐还应进行社会有机体内部的有效整合,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要素和谐统一起来,确保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历史的、能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在多元竞争的社会观理论中独树一帜,久盛不衰,并最终合理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发展问题,正确而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对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全面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并将它的理论精髓应用到人类实践,无疑是最终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崇高理想的正确道路和重要途径。
2.3.2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历史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和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任何社会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看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统中,我们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运行规律来把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正确说明和做到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系统论为我们正视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联系交互作用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机体的发展,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建立公平、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追求。“以‘和谐’为核心, 目标系统涵盖了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人之间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公平, 使用与分配自然资源的公平, 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从功能上看, 和谐社会是社会一种状态, 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整体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 不是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的而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 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 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 有序。从主体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按系统的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的结果, 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系统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石,同时,和谐社会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系统的完善、内部要素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努力使社会系统首先成为一个和谐体,这样中国社会也就演化成了和谐系统。中国社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会主义和谐系统应该是一个要素功能完全、系统结构合理、运行机制科学且系统负效应较小,能充分发挥1+1>2 的整体功能,同时不断优化不断向着更科学更有序方向发展的社会系统。
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3.1过程的含义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是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能永恒地存在。
3.2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两个现实性危机或者是挑战:一是职业倦怠;二是兴趣枯竭。前者是针对广大从业者而言,后者是就普遍的教育对象和受众而论。职业倦怠和兴趣枯竭共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双重困境:理论探讨浮光掠影、学术研究缺乏整体战略,学科发展后继乏人、学科建设裹足不前;教育实践对于扭转社会风习、思潮和伦理道德的力度欠佳、实效低迷、备受责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入推进。所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问题也要以过程思维来分析,运用客观的、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包括二点:其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时代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意义及其当代形式。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普遍真理,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思想精髓已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主线,它充满生命力地浸透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实际地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之中。因此,要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价值的历史必然性,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其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需要革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其次,过程思维要求我们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任何问题,也就是让我们以整体性的观点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这个整体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而且也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诸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上。每门科学都有分析与综合,有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有整体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过去主要是从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是很必要的,这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有关学科建设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论断也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在过去很长时期里,我们过于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它的整体性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2007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其根本要求是从整体上、从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其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有的学者仅仅从马克思主义某个方面、某个角度,游离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去把握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甚至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地步。有的人甚至进一步去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从整体上去研究和学习它。其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释实际问题。社会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回答这些复杂的问题。在研究问题时,可能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个方面,但不要忘记,这是整体中的重点。其三,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过去一直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政治理论课讲得很细、很专,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课区别不开,甚至变成了知识性课程,冲淡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只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五个二级学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基础性的学科,是贯穿于其他几个学科的一根红线。它是纲领,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展开,它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在世界上传播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创造性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理论成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始于毛,成于邓,以后各届中央领导集体都会为它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始终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在我国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国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一个应用学科。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去教育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培育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它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推动马克思主要理论学科的完善,必须以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推动二级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第四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摘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关键字: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引言: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正文: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分析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与经济矛盾的需要
众所周知,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它们的永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水资源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
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从而资源基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这些矛盾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警示:必须尽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制订了《中
国21世纪议程》,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存量相对人类发展的需求,相对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言,总是稀缺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了威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是相背的,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体经济目标。
中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内,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加以统帅,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实“五个统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的核心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在其承载能力之内,这就要求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综上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自然条件决定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前面的分析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国的国情,确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和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
1、确立节约资源的战略地位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以此为根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
2、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
自然资源无价或者价格偏低是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自然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水资源为例,黄河沿岸的一些地区,农民为灌溉用水1000立方米所付价格比买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很难诱发出节水灌溉方式,从而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和配置效率的无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逐步形成自然资源市场。
3、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扭转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并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4、将节约资源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并且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同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管理自然资源的经验,逐步完善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通过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
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第五篇:阳光心态 认识自我
阳光心态 认识自我如何塑造阳光心态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平时的态度,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一个人因为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不如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更严重。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文革时造成了一大堆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分子,文革后一平反,这些人又成了好人。态度变了,坏人就变好人了。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蚂蚁虽小,可以破坏大堤,一个人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事物就会改变。
举一个例子有两个人甲和乙,有两个儿子。甲的两个儿子很争气,都考到美国留学了,乙的两个儿子不争气,全都干了“的哥”,你们说甲、乙谁自豪?人们都羡慕甲,说你真好,两个儿子都考到美国留学了。但是遗憾的是,甲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是乙的两个儿子每逢节假日就开车看自己的母亲,接母亲出去玩,大事小情照顾得非常好,乙日子过得非常开心。甲非常羡慕乙,所以是好是坏不知道呢。也许你说,不要紧,甲移民到美国就行了,就能享受天伦之乐了。我告诉你,是好是坏不知道呢,你把一棵老树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它根本活不了。甲适应了杭州的社会、生态系统,到美国后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孤单,她总不能每天傻呼呼吸点儿空气,啥也不说吧,那不成了地下老鼠了吗?杭州是世界最佳的人居地方,你移民到美国干吗去?美国哪有西湖啊,有湖没人看,没人看的地方你看它干吗?你总不能每天对着水发傻吧,是好是坏不知道呢!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要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如何认识自我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观察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