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孩子天生是敏感的,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要明确的表达我们的爱。
记得小时候,我的叛逆期,一直纠结于我的妈 妈为什么不爱我,她为什么不像别的妈 妈,会在下雨天给我送伞,我想要的东西她一定不会给我买,我想做的事她也不让我做……我甚至怀疑她不是我的亲生妈 妈。其实妈 妈那一代就是在那样的教育中成长,她们勤俭、吃苦耐劳,又觉得孩子不能惯,所以,他们也会同样的对待我们。
深受其害的我,对儿子一直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儿子小的时候还不懂得回应,后来渐渐大了,总会神情的回应“我也爱你”。他知道我爱他,在我每天亲吻他脸蛋的时候,在我抱着他的时候,在我给他讲书的时候……因此,儿子的安全感越来越强,孩子在外面就会表现得很自信,在社交中也表现得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我在让他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会告诉他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他真的不同意,一般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所以,我家孩子一直是一个很懂事很绅士的孩子。注意,是“懂事”而不是“听话”,懂事代表他能够明白别人的意思,并自己做出判断,而听话只是单纯的顺从而已,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顺从,希望他有自己的想法,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我能做到这样,应该是很难得的了。我认为,只有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能快乐。快乐,已经是越来越稀缺的东西了……
我们如果能在快乐中工作、在快乐中生活,那么这得是多大的成功啊,并不是拥有财富才算成功的对吧。现在,二宝就快要来了,我依然会依照同样的教育原则来进行,让他们在爱中自由的生长。
第二篇: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小孩子最不容易感到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照料,比如你花大价钱为孩子择校,比如你衣食住行方面的精心,因为那是自他们出生后就有的,那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人们对任何习惯的东西都会看做当然性的而不加注意,所以他们“习惯了”、“不觉得”你们是在爱他,“养儿方知父母恩”那是后话。
小孩子最容易感受到不爱的是如下方面: 他想要你陪的时候你不在,经常不在; 他想要和你玩的时候,你不愿,或者他以为你不愿; 他想要的你不给; 他想做的你不许; 他觉得他的事情也是你说了算; 他想说的你不爱听,听了后批评他,谈后他觉得你不是一个好的谈话对象; 他太少得到你的真心称赞,要么是称赞太少,要么是你的称赞都暗含目的(比如鼓励他、要求他更好、改善你和他的关系等)他害怕你,你太严肃,或者太爱发脾气,或者对他的期望太高太强; 他感到你担心他,太多的担心,每一个担心都在关心之外搭配着不相信; 他犯错的时候,被你责怪,而不是被你体谅、被你帮助; 他失败的时候,被你贬低、问责或者被你催着做出保证,而不是被接纳和鼓励; 你希望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而不接纳和喜欢他本来的样子,比如性格,做事风格,喜好等; 他从你这里经常吸收到压力,很大的压力,有时候甚至能从你这里吸收到羞耻; …… 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孩子就无法相信你爱他,就会觉得你不爱他,如果他这么认为的话,无论你多么爱他,你的爱都没有发挥作用。太阳是颗恒星,他的灼热和明亮是恒定的,可是阴天的时候我们就感不到阳光,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冷,而有些植物也会因为见不到阳光而死亡,有些动物因为见不到阳光而生病。爱就像阳光,无论你心里的爱多么强多么大,如果孩子感觉不到,他就会觉得冷,就会处在阴暗中,就会不太健康,就会出状况。
我们看到无数的家庭和个人,无论是成年人的自杀、抑郁、恋爱困难、夫妻关系、性冷淡、人际交往障碍……,还是亲子领域的亲子关系不好、孩子过分叛逆、学业困难、适应困难、网络依赖、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其根源都是在“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 精髓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 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如何保护孩子的负性情绪
进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家三口。可爱的小女孩,两三岁的样子。我走进去站在里面,小女孩迅速移动到妈妈身后。我对小姑娘说:“你好,你几岁了?”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腿上,一声不响。妈妈低头对女儿说:“别不好意思,告诉阿姨你几岁了。”女儿躲藏得更深了。妈妈有点歉意地对我说:“她就是这么不大方,有点胆小。”旁边的爸爸也说:“快出来跟阿姨讲话呀!”直到他们离开,小女孩都没有开口。
10年前,我的德国老师西蒙教授在教学现场演示心理治疗。一位家长焦虑地向他求助:“我们7岁的女儿怕黑,不肯自己呆在房间里,怎么办?”老师的回答完全颠覆了我的理念:
“你的女儿很敏感,她很懂得保护自己。”然后,他翘起大拇指,对女孩子说:“你很棒!”本来缩在沙发上、紧张不安的小女孩子,脸色立即明朗起来,治疗结束时,居然兴高采烈的。我猜想是因为终于有人帮助她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她了。
西蒙所演示的,正是“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而电梯中的父母,以及我们通常所做的,则完全相反。我们常常批评、压制、否定、责备甚至呵斥那些表现出负性情绪的孩子。
其实,母亲在孩子刚刚降生的最初1年里,都做得非常好。当孩子哭闹时,母亲不是制止孩子哭,而是检查孩子是否饿了、冷了、尿了、受伤了。所有疑点都排除后,如果孩子还是不停地哭,母亲就会送孩子上医院—负性情绪提示我们,人正处在不良状态中,或者很不适应当时的环境。
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克制情绪或者压制情绪,而是去掉环境中不利的因素,或者积极主动地调整我们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遗憾的是,当孩子长大后,我们却常常简单、“粗暴”地遏制这些具有保护意义的负性情绪。
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它会保护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远离危险。电梯中的母亲,发现孩子的躲避行为后,可以立即把孩子抱起来,给她直接的安全感,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不认识这个阿姨,所以有些害怕。”然后,把孩子的情况和对方交流。当孩子观察到母亲可以轻松愉快地和这个“陌生人”交流时,她就会慢慢放松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情境安全感评估”后,孩子也许就敢尝试接近陌生人了。
学会用心理学安慰朋友
当朋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给你说过……” 其实,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
要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
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
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
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
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他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你的陪伴,也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过来的。
第三篇: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推荐)
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
对于班主任来说,如果有永恒的真理,那就是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这种真诚的师爱,会化作无形的力量,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
师爱是一种大爱,然而,这种大爱只有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学生才能感受得到,那或许是一个手势、几句问候、一种牵挂。
严格中有温情
我所带的班,有严格的纪律,但是,我们的严格纪律不是冰冷的,而是充满了温情,正因为严格中有温情,这样的纪律才能执行下去。
给力的颁奖词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卡耐基也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的鼓励。”
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启发,我模仿着给受奖的同学写了一些颁奖词,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颁奖词都是个性化的,每次我都会设计赏识鼓舞学生心灵的文字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象家信一样娓娓道来,淌入人心。
2012年2月27日《德育报》学习摘抄
第四篇:让孩子感受爱
让孩子感受爱、懂得爱
(文/牛妈彭小蹦 图片来自网络)
爱,这个人间最温暖的字眼,却是最复杂的,我们常说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但什么是无条件?我们也知道,给孩子溺爱的后果,那么什么又是溺爱?我们常说,母爱是无私的,但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我们爱着孩子的同时,孩子也爱着我们,那这么说是不是爱就不是无私的„„
爱孩子,究竟应该如何爱!
这是一个太过于庞大和深刻的话题,而今天,我们只是讨论,如何让孩子去感受爱、懂得爱。
为何要感受爱?因为感受不到爱,就不会懂得爱,不懂得爱的人,就会缺乏爱,从而陷入恶性的循环之中。只有拥有爱的人,才会去爱他人,懂得爱他人的人,终究会得到更多的爱。现在,多数孩子身边都围绕着太多的爱,他们习惯了索取,久而久之,就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必然的、应该如此的。一旦有有稍许不满意的地方,便脾气大发。没错,他们是得到了很多的爱,但他们却没学会去感受,他们拥有爱却完全不自治,更不懂得如何爱他人。
一、孩子有机会用心体会什么叫爱
有一次晚饭后,本想拿起遥控看一下新闻,小潘潘过来,跟我说:“妈妈,我想看一会动画片。”我和他爸爸在家都很少看电视,小潘潘还小的时候,只要他说要看,随时都可以打断爷爷奶奶在看的电视,老人家总是无条件的让着孩子,后来我们跟爷爷奶奶沟通,虽然他是孩子,但也不能让他认为,他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满足的。慢慢的,小潘潘从粗暴的抢夺人家遥控器,毫不在意他人在看电视随意掐断,学会了在看电视之前先询问他人意见,得到允许,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了。当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允许他看电视的时间内,我们也不能随意打断他。这一点,我们共同遵守着。
而今天,是我们几乎同时想看电视,小家伙看着我问能不能让他看一会,我并没有马上让步:
“妈妈也很想看,妈妈都很久没看过电视了,想看看新闻。” 小家伙有些失落的看着我说,“可我现在真的想看一会动画片,我今天还没看呢。”
我故意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好吧,虽然我今天也很想看,但是,还是让给你看吧。”
没想到的是,孩子拿过遥控器问:“妈妈,为什么你很想看,却让给了我呢?”
我回答说:“因为妈妈爱你啊,既然你这么想看,就让给你看吧。” 孩子回答说:“妈妈我也爱你,下次你想看的时候,我也会让给你的。”
第二天,我还记得这个话,在他想看的时候,过去表达我也想看看电视,孩子果然把遥控器大方的让给了我。我也就真的看了一会,然后再把遥控器还给了他。
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
1、孩子并非天生懂得爱,当你毫无条件就满足他一切要求的时候,他反而不知道你爱他,而当你要求他一样付出的时候,他反而知道了什么是爱。
2、在他知道你爱他之后,他也会同样的爱你,以同样的方式去关注你的感受,于是他懂得了如何爱。
二、为爱付出 潘潘的名字中有一个“予”字,牛妈一直认为,只有懂得付出的人,才能拥有更多,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懂得爱,必须要懂得付出!
周末的一天,小潘潘提出要和妈妈一起做蛋糕,我也很高兴的答应了,可因为有段时间没有亲手烘焙了,家里原材料短缺。加上那天也巧了,上午下了一上午的阵雨,下午又安排了其他事情,本约定好了晚饭后立即动工,结果晚饭后,小家伙因为没睡午觉睡着了。
牛妈知道,这个让孩子惦念了一天的事情,还是得去兑现承诺,于是在他小睡之时,出去把材料都买回来了。等我买回东西,孩子还没有睡醒(这个点,小潘潘一般会再次醒来的)。于是我先去洗了个澡,没想到的是,我还没洗完,他就醒来了,要求马上做蛋糕,可等我出来,却发现一副惊天动地的场面,孩子哇哇大哭,爸爸在那训斥他,奶奶在那道歉„„
问了一下,原来是正准备动工,却发现鸡蛋没有了,而这个时候菜市场关门,鸡蛋买不到了。先是小家伙大发脾气,又哭又闹,然后是奶奶在一旁“主动承认错误”,说是“奶奶的错,你打奶奶好了。”因为家里平时都是奶奶买菜,加上奶奶疼爱孙子的心情,道歉总是非常积极。大人一道歉,孩子更加认为自己哭闹,打骂是有道理的了。试想,这种情况下,叫他如何不发脾气,因为是你们没做该做的事情!
我走过去,孩子看见我来了,连忙抱着我,首先,我还是接纳了孩子的情绪,问他是不是因为想做蛋糕很久了,现在做不成很难过,他都一一点头并停止了哭泣,然后就是他一顿“控诉”,列出了这件事情中,奶奶、我和爸爸各自都“哪里做的不好”,“犯了哪些错误”,一共列出了五条,我没有打断他,静静的听完了。等他说完后,我询问了他说完没有,他又继续补充了三条,尽管很多是重复的,我还是耐心听完了。再继续问他,还有没有。直到他说她说完了。我才开始:
“妈妈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今天是谁想吃蛋糕啊?” 小潘潘回答:“是我。”
“为了你吃蛋糕,妈妈在你睡着的时候,尽管爸爸妈妈都和你一样有点困了,外面还下着雨,但我们仍然出去走了很远给你买了蛋糕粉回来,奶奶把做蛋糕的工具都洗干净了。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你一点都没有感谢我们,只是说我们做的不够好。那么,既然是你想吃蛋糕,你又做了什么呢?!”
小潘潘愣住了,愤怒从脸上消失了,有些吃惊。
然后,他还在边抽泣边说,“妈妈,好,我决定今天不吃了,但是明天一定要去买鸡蛋好吗?”停了一下,继续补充:“明天我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去买好鸡蛋。”
“孩子,请别人帮忙需要说请帮助我,而不是命令,尽管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乐意帮助你,但并不代表你大吼大叫的我也必须帮你。”
“那么,妈妈,请你明天一定要帮我买到鸡蛋好吗?” “当然,我们明天一定要做一个超级好吃的蛋糕哦!” 最后,破涕为笑,兴高采烈的结束了这一次的蛋糕**。我们常常以为,迁就孩子,一味的付出,孩子就会满足,但其实不然。奶奶每次都很积极的包揽责任,但换来的只是不接受、不理解,和更加无理的哭闹和抱怨,而当你引导孩子付出时,孩子却理解了你的付出,懂得了你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是如此的爱着自己的小生命们,虽不求回报,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被理解,可就这个小小的希望,在很多家庭中都无法实现。虽然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我们首先都要反省,我们让孩子学会感受爱了吗,懂得去关爱他人了吗?
第五篇:爱孩子,并让孩子体会到你的爱
爱孩子,并让孩子体会到你的爱—— 听陈大伟讲座心得
陶行之先生告诉我们:“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发现:师生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可见,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由于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的,因此,可以实现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的效果。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给老师的“你爱你的学生吗?”,另一个是给学生的“你觉得你的老师爱你吗?”老师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爱”,但是令人出乎预料的是学生的答案大多是“不知道”,或者“说不准”,甚至“不爱”。为什么老师的一片爱心换回的却是学生的否认呢?是老师说了慌还是学生说了谎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结果呢?
谈及老师,人们大多会这样评价,“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当人梯”等等。这是几千年来,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换来的,教师高尚的形象也早已深深烙刻在人们的心中。那么当代学生的不理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体会到教师的爱。
记得有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教师曾经说过,“一个老师是不是真的爱他(她)的学生,学生第一眼就已经看出来了,所以与其装作爱着他们,不如真正的去爱他们”。
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在其专业领域可能暂时领先于学生,可以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然而教师并非事事优秀,并非有如圣人般完美,所以每位教师不用刻意在学生面前摆架子,仿佛高高在上,须知这么做只会拉大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难以亲近,或许正是教师的一时冷漠让一个具有天分的学生对专业失去了兴趣。既然教师就是常人,有诸多不足,不如开始就让学生知道自己也会犯错,也会被问倒,也会有所不知,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可以和学生一起研究某些项目,甚至请教学生,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所缺,这样才能与学生交心,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教学相长。
把后进生和优等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没有人敢说后进生今后不能成为有用之才,事业上一定不如优等生,人生不如优等生灿烂。一样是教师的学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渴望教师青睐的目光,赞美的语言。因为成绩的落后,他们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他们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害怕被教师喊起。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他们只会与群体越来越远,自暴自弃,甚至在集体内部造成不良影响。既然同样坐在教师的课堂里,后进生就有权利享受和优等生一样的待遇:认可、赞扬、欣赏。优秀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跌倒的地方勇敢的站起来,挺直腰板。课堂上,群体中,教师应该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给后进生展示自我,鼓励他们有勇气站起来。努力发现后进生的优点、长处,哪怕只是些许都应该认真的、真诚的给予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可以和其他学生一道正常学习,主动学习,逐步培养学习兴趣,慢慢爱上学习,步入轨道。
平等的对待是教师爱学生的表现,而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平等是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的基础。仅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教师算不上真正优秀。爱学生吗?还是只能在知识上加以指点,为他们排忧解难?学生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吗? 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学生生涯的这段时期都会遇到很多困惑,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过来人为他们解开许多迎面而来的问题。所以真正爱学生的教师,不论在课上还是在课后均会把关心和爱心送到学生身边。
当一个学生向教师谈及自己生活中,心理上的困惑时,他(她)需要很大的勇气,同时表明他(她)对这个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学生渴望能够从教师处找到满意的答案,即使教师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学生希望教师至少重视,能够认真对待。很多教师会持有一种想法,自己对学生的义务只在课上,课后走出教室,学生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干。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说自己没有感觉到教师真正的爱,很可能原因不在课上这45分钟,而是在45分钟之外。
学生时代是心理波动巨大的时期,也是心理脆弱期,而教师很容易在课上发现学生行为举止与往日不同。曾经有个很喜欢上我课的学生,突然在一次课上无心听课,两节课从头至尾都趴在桌上,没有做一点笔记。课上发现这个现象之后,我在课间询问她原因,回答只是最近身体不舒服,而眉眼之间仿佛有事隐瞒,显然她有心事,想告诉我却很犹豫。照顾到她的自尊心,我悄悄问了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给我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她最近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常常说她不是,她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她前些天问我安眠药多少钱”。学生是很单纯的,他们渴望每个人都爱着他们,宠着他们,而正如之前所说没有哪个人十全十美,他们犯了错,家长肯定会说几句,有时言辞难免激烈一些,但是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学生一时钻了牛角尖,容易误解,甚至想不开了。了解到事情可能的严重性,我当即私下找了那个学生,倾听她诉说父母的误解,当她把一切事情说出来之后,我问她是不是真的恨父母,父母是不是真的不再爱她,她低头不语,显然她很犹豫。我问她在恼火时候讲话会不会讲究词句,有没有体会听者的感觉?她抬起头看着我,我告诉她即便是父母也会不挑词句,脱口而出一些可能伤害孩子的话,尤其是大为恼火的时候。很可能平息之后他们会为自己所说的话后悔,但碍着面子不好向孩子道歉,所以不用把人气头上过激的语言放在心头,甚至记恨讲话的人。那次讲了很多,后来那个学生说,当我单独找她谈话,认真听完她倾诉之后,她已经轻松了很多,当和我谈完之后根本没有轻生的念头了。
学生很年轻,他们激情洋溢,但也容易冲动过头,不顾后果。强力管制学生容易起到反效,不如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感受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教师的想法和看法,在不经意间指点他们不足之处,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爱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绝非不可能,正如前面所说学生很清楚教师是不是真心爱他们,关心他们,所以教师付出了真心总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正如唐朝诗人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春风化雨般的,学生总会体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