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时间:2019-05-12 04:1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第一篇: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

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13级电气本科三班

姓名:王凯歌 学号:04991303009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摘要:在65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要求,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领导者

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组织发动者、中流批柱和英明的领导者——这是抗日战争全过程所反映的事实。一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全面了解而又尊重历史事实的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都公认不疑。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发动、坚持和取得胜利的。在诸多合力中,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始终高举抗日大旗不动摇,始终站在抗战前列不后退,并以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精神和抗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全国人民的信赖和拥戴,成了中华民族的先锋、中国人民的脊梁,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宏观上、本质上和发展观点看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应该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能够代表民族利益,反映人民愿望,提出合乎时代潮流的政治主张,获得人民的信赖和响应;二是能够制定符合国情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推动历史前进,得到人民的拥护;三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得到人民的支持;四是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表率,得到人民的爱戴。

一、中国共产党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政治领导者。众所周知,日本侵略者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由此开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高举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旗帜,坚定地站 2

在抗日斗争的最前列,为推动全民族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表明,如果没有共产党“真心实意地出来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那就无人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人领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那就无从实行抗日。”同时表明,“在要不要抗战的问题上,蒋介石受了我们的领导,就是我们推动了他抗战。”从这个意义上讲,蒋介石接受了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是发展抗日力量,掀起抗日高潮的政治核心和战略指导者。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的分歧由要不要抗日转向怎样抗日的问题。由于两党代表的利益不同,参加抗战的原因和目的不同,因而一开始就提出了两条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和军事方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抗战局面。

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全民族抗日推向了高潮,并在实践上指导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取得节节胜利。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就威名天下扬,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振奋了全国民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此后不久,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收复大片国土,解放5千多万人民,建立大小10多个抗日根据地,抗击了近半数(约40万)侵华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迫使敌人占领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国民党战场的战略进攻,促进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历史证明,“敌人进攻,国民党败退,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的对敌反进攻,战略相持阶段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败局也必将更为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在抗战第一阶段,也是共产党对全国抗战起了政治核心和战略指导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和坚强堡垒。为了维护团结抗日的大局,共产党作出了重大牺牲,顶住了投降反共逆流,为全国人民的抗日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一方面及时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开展了声讨汪精卫集团叛国罪行的斗争,制止了蒋介石集团的投降活动。另一方面制定并坚持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以及高度克制、忍让的“自卫”斗争等政策、方针和原则,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战胜 3

敌人的三大法宝,向全国人民指明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方向。

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共产党“真心实意地出来维持抗日的大局,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危险倾向,那就会弄得一团糟。”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敌后战场,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中坚力量和主要战场。在长达6年左右的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军进攻的重点由国民党战场转向共产党战场,敌后战场成了抗战的重心,敌后军民成了坚持抗战的“脊梁”。

坚持抗战打败侵略者的历史重任落到了共产党肩上。这个时期,日本侵略者投入60%以上的侵华日军对敌后抗日军民进行反复的残酷“扫荡”、“蚕食”和“清乡”,乃至灭绝人性地实施“三光”政策和施放细菌、毒气。敌后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全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一是抗击了三分之二左右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减轻了国民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二是取得了“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打得敌人惊呼要对华北“再认识”,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三是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等多种斗争形式,用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蚕食”和“清乡”,保卫和发展了解放区。四是解放区开展了整风、大生产和练兵运动,战胜了严重困难,并为战略大反攻作了重要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五是1944年发动局部反攻和夏季攻势,对敌占城镇、交通要道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为转入全面反攻奠定了重要基础。

历史表明,“所谓相持阶段,实即解放区与敌人的相持。”其特点就是“敌人与解放区之长期反复的最残酷的战争。”如果没有敌后解放区战场与敌人相持的战争,并在最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下来,“那就不会有什么相持阶段,”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则始终认为,“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是同时的,不是民族革命过去之后,再来一个民主革命阶段”。抗日战争只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驱逐日本侵略者,而且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因而,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合作抗战的过程中,努力把改革国内政治、推动社会进步与坚持抗战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要不要建设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从理论上和 4

实践上进行了不懈探索。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看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2、中国党史出版社,2002年

3、李伯雍、廖开顺《中日战争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二篇:浅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浅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七七事变”事变后,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展开„„

抗战爆发时的国际形势: 1937年7 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非偶然,它是在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支配下、在新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国际国内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也是在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支配下发生的。

抗战爆发时中国国内的形势:抗战爆发时,国力衰弱、政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冲突激烈。这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军事力、经济力和组织力等各方面都大大的不如日本。

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国社会环境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积极争取民主,督促国民党推行政治民主化,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的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策略,不仅有效地遏制了国民党的***,而且使党的力量也获得迅速发展和巩固。

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在陕西洛川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领导人民军队挺进敌后,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有效地打击钳制和吸引了敌军。从战略上和具体战役上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正面战场的战斗。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主要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主要是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正面战场的战斗。同时,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开辟了很多抗日根据地, 广泛发展群众武装,使人民军队得到壮大。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领导人民军队进行艰苦的战斗的同时,还广泛地发动群众在敌后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组织广泛的群众运动,与国民党的投降派、妥协派作坚决的斗争。先后多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有理有节的方针,始终以民族大局为重,坚持独立自主的斗争原则,坚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

思想建设上, 中共党员解放思想, 破除教条, 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系统提出和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及其总路线, 还有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 提出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概括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 , 以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 三大作风”。中国共产党员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抗战的胜利。

抗战中, 我们党在政治、军事、党的建设、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全面展示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使得这场战争演变成为党为民族解放和幸福而前仆后继, 带领人民坚持抗战, 不屈不挠浴血奋斗, 最终取得胜利谱写的英雄交响曲, 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愈益紧密结合, 走向成熟并日益发展壮大, 实现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重大历史转折的新阶段和新篇章。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所预言的那样:“ 这样一场战争只有在最先进的革命领导之下才能获

胜。· · · , ·一旦人民真正大规模武装和组织起来, 共产党将尽一切可能来实现对日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但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政略、战略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失误,如抗战态度不够坚决彻底、战略战术运用不够得当、民众动员不够广泛等,从而迟滞了抗战胜利的进程。首先,国民党当局实行抗战,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形势和压力 ;其次,在抗战过程中尤其是相持阶段,国民党的抗战态度呈现出两面性。当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也认识到民众能否广泛动员,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国民党当局却奉行片面抗战路线,认为抗战主要是政府和军队的事。尤其是国民党在“一切服从军事”的前提下,往往置广大人民的生死于不顾。国民党的这些倒行逆施,不仅不能深入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抗战,相反大大摧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无数的事实说明,国民党在抗战后期已经完全丧失了民心,这为其日后在大陆的失败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的新的开始,它废除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洗刷了百年耻辱,实现了民族的解放,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可以说,在这场民族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不能掩盖和否认的。今天,我们应客观地、历史地反映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三篇: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三稿最新

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郑 雪 娟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战争。经过中华儿女长达八年的英勇奋斗,中国的革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在这辉煌的成果当中,妇女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为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她们通过宣传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方式,动员广大妇女参加抗战宣传活动,妇女们不辞辛劳,坚持生产、救济难民、进行战地服务、保育儿童等的伟大事务,在中国的史册上留下了无数光辉的足迹。

【关键词】救亡团体;抗战宣传;民主宪政;贡献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在这危机时刻,抗日救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随着全民抗战的兴起,妇女作为中华大家庭的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方基础,是抗战胜利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知识女性,还有广大的劳动妇女,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发出“爱国救国,匹夫有责”的呐喊,进行各种抗日救亡斗争,以不同的形式组织宜传、占地服务、生产建设、保育儿童等,为抗战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妇女在抗战中的作用作一探析。

一、创建抗日救亡团体,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一).各界妇女进行形式多样的抗日宣传活动

抗战爆发之后,全国各界妇女不分阶层、不分党派,团结一致进行抗日宣传工作,为抗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1.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发表演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长驱直人,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因此,宣传、动员、组织民众到抗战中来,就成了抗战初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大众的组织发动作为民众发动的重要方面, 作为妇女中的佼佼者,上层进步知识女性首先带头进行抗日工作的宣传,组织创办各种救国团体,发表演讲,呼吁广大妇女应该觉醒,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之中。

1937年7月22日,在何香凝、宋庆龄等知识妇女领袖的倡议下在上海成立了最早的全国性妇女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次日,她们在《告妇女书》中大声疾呼: “为了要对得起我国光荣的历史,我们的祖宗,以及和男子们共同负起平等的责任。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不分派别„„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奋斗

到底,而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能救护慰劳的就出来做救护慰劳工作。”[1]1491938年1月5日出版的《妇女生活》杂志上,邓颖超发表了《对于现阶段妇女运动的意见》,号召“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在同年的3月8日,何香凝在《纪念“三.八”节》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当前妇女运动的总方针,认为目前应加速妇女界统一战线的建立,“妇女运动,应该加速地在一定共同目标底下,统一起来”,“这一统一的口号,就应该是‘坚持抗战到底’”。[1]155

中国妇女慰劳将士抗战自慰总会是于1937年8在国民党领导下由宋美龄出面组织的妇女抗日团体。在妇慰会成立当天宋美龄发表讲话“我们要保护民族的生命,保全国家的完整,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御敌人的侵略。”[2]158并于当日在《致全国妇女同胞电》中郑重宣布:“妇女占国民之半数,对此天职,义不容辞,捐输服役,救伤慰劳,责无旁贷”。1938年5月20日,宋美龄以个人名义邀请各界、各党派知名妇女在庐山进行了会谈,同各界妇女就抗战建国问题进行深刻的商讨,大会制订了全国性妇女工作纲领,成立了全国性的妇女机构。并且提议将新生活妇女运动委员会作为动员领导妇女参加抗日建国的全国性组织,会议拟定并通过了《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大纲》,大纲就妇女在抗战建国中的任务进行了明确的提议和归纳,包括宣传、救济、儿童保育、占地服务、征募、从事生产等等,对动员妇女先决条件和的方法也作了详细的阐述。上层进步女性们的积极宣传和动员,对广大妇女们参加革命起到了很重要的倡导作用。

在进步女性们的影响和倡导以及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自身所拥有的强烈的爱国责任感的驱使,更多的妇女们积极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来。在文艺界工作的妇女随同各种救亡演出队、宣传队,奔波于前线和后方,以抗战文艺激励战士、鼓舞民众,各地的妇女抗日团体都把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在街头巷尾、村边场院演唱抗日歌曲、表演抗日戏剧,成为鼓舞广大群众抗日斗志的有力武器,在当年,一两首抗战歌曲,便会引起围观者强烈的共鸣,激发人们高昂的抗日斗志。

各界妇女不分老幼,从六七岁的小姑娘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积极从事抗日宣传。由中共地下党员薛世英、赵景云、彦云等组织的河南偃师县“老太婆剧团”的抗日宣传活动得到各界好评,薛世英曾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河南宜阳东赵堡的“老妇救国宣传队”也曾轰动一时,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当年活跃在全国的孩子剧团,知名的如上海孩子剧团、开封孩子剧团等;还有被毛泽东誉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带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活跃于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日前线军民演出。她们以相声、京剧、秦腔、大鼓、快板、等多种节目形式辗转10多个省,赢得了众多好评。她们表演的大鼓词《大战平型关》、快板《奇袭阳明堡》、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突击》;快板《奇袭阳明堡》等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同时一些爱国女演员也参加爱国救亡剧团,如当时著名女

演员王莹在抗战爆发后,本着“毁家纾难”的精神加入上海救亡剧团二队。辗转江、浙、鲁、豫、两广、两湖、等九省及京、沪香港、澳门四市,步行二万余里深入农村和前线演出。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回族人民也做出积极响应,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抗日宣传工作。甘、宁、青三省穆斯林115人,其中包括十几位妇女,于1938秋前往麦加朝觐。“在麦加,他们遇见了“华北朝觐团”在为日本侵华唱赞歌,联合当地爱国华人同那些民族败类进行了激烈的。他们的代表在一个15万人参加的国际穆斯林大会上发言,斥责日寇试图利用穆斯林感情搞欺骗的行径。他们回到重庆后还参加了抗日火炬游行,从而使宗教朝觐变成一次有力的民间组织的国际抗日宣传”。[3]330

女法学家韩幽桐表现得较为突出。“韩幽桐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第一位女研究生,也是回族第一位女研究生。毕业后,她回到祖国与张友渔一起并肩战斗,参加华北抗日救亡运动和左翼文化活动”[4]228-263。“韩幽桐1939年在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反攻》、《妇女生活》、《时事新报》等刊物上发表了《日寇对我东北经济榨取之强化》《在目前国际形势下,怎样取得抗战胜利》等大量宣传抗战的文章。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韩幽桐为香港《华商报》、《大众生活》、《世界知识》、《青年知识》等报刊撰写了《日本新阁的本质和动向》、《进一步准备战争》等许多重要的论文” [5]出版了《反法西斯的弱小民族问题》等论著,深刻揭示了蒋介石意图内战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行径;更为深刻的揭示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本质,号召全国人民人们团结起来,把抗日斗争进行到底;各族妇女的战地服务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军民抗战勇气及必胜决心。在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新四军中的女同志深人农村,她们“吸取民间形式,灌以抗战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妇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解放意识。

七.七事变后,各种妇女刊物如雨后春笋,知识女性们以宣传抗日,唤起广大妇女的觉醒为第一任务,运用出版报刊和通俗读物,动员妇女抗战,进行救亡宣传。如:妇指会编辑出版了《妇女新运》、《妇女新运通讯》、《妇女文化》、《妇女新运周刊》、《妇女新运双周刊》等五种较有影响的进步刊物。各地新运妇女工作委员会和其他妇女团体也争相创办妇女报刊,如甘肃省妇慰分会创办会刊《妇女旬刊》、《浙江战时儿童保育分会创办会刊》、《浙江妇女》等。在国统区内中共直接领导或影响的进步报刊有《妇女生活》、《战时妇女》、《抗战妇女》、《妇女之路》等。其中《战时妇女》旬刊,是当时全国公开发行的一种以积极宣传抗战为宗旨的进步期刊。该刊主要刊登论文、时事分析、工作经验谈、访问记、通讯、书报介绍等。力图“把散漫的妇女联系起来,组织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一支“能担负起天下兴亡的生力军”。《妇女生活》创刊于1935年,终刊于皖南事变,是国统区妇女刊物中坚持时间最长,旗帜最鲜明的进步刊物。

据统计,抗战八年间,各党派创办的妇女报刊约计130余种。其中1939年一年新创办的竟达40余种,[6]522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妇女报刊最活跃的局面 从上层知识女性到广大妇女们的踊跃参战,以及组织的各种救国团体和宣传队、创办各种妇女刊物,对全民参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对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很有利的前提基础。

2.进行后勤、战地服务,捐钱捐物

抗战初期, 全国各大战区活跃着许多妇女团体组织的战地服务团。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成立于1937年10月,由中国妇慰总会上海分会负责人何香凝发起组织,团长是胡兰畦,[6]254团员中绝大多数是上海的进步知识女性,该团转战苏、赣、浙、鄂等省,行程达近2万多里,妇女们进行战地救护抗日宣传,发放慰问物资等工作,直接的在前线为抗战将士服务。继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后,上海妇慰分会还组织家庭妇女成立缝纫服务团,仅十几天内,就完成了1000件棉被[1] 155心的缝制任务。并“在后方设立了二十六七个救护训练班,受训练妇女在1200余人”,[7]251充实到各个伤兵医院做护理工作。

妇女抗日武装是枪林弹雨的火线上的一大亮点,女学生是抗日的先锋力量。由130多名女生组成的广西女学生军不畏牺牲,活跃在鄂豫皖抗日阵地前沿。浙江绍兴妇女营坚持在钱塘江两岸打击日寇,受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的检阅和高度称赞。[7]155并鼓励她们“ 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7]549越东女儿争光。”除这两支正规妇女武装外,广州等地妇女自发组建女壮丁队,广西玉林等县则建有妇女抗日游击队。此外还有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女生大队、新四军军部直属教导总队女生队以及广东省第8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妇女干训所等不同系统的妇女军训组织。回族妇女先驱仝道云在武汉和重庆专事难民救济工作,她不畏艰辛地往返于战区与后方,在当时车辆船只奇缺、道路崎岖难行的不利条件下,她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各种交通工具,将一批批难民和妇孺安全地运送到后方;当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宛平县及北平市时,回族女英雄刘清扬等积极参加北平抗战,救护伤员,为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各族妇女们以高昂的抗日热忱直接参战,展现了现代“ 花木兰 ”的巾帼风采。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女性及进步广大妇女们把前方将士所需的单棉军装、军鞋、棉被、毛巾等物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她们献出珍藏的首饰、拿出薪水的一部分支援前线。1938年至1940年,妇指会与其他各妇女团体紧密携,为支援抗战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38年妇指会发动寒衣运动,为抗战将士赶制棉衣达10万件;1939年10月,发动全国妇女完成50万件寒衣;1940年春发动20万双军鞋运动,都取得很大成功。

各妇女团体还动员妇女开展献金爱国活动。1937年9月5日上海妇慰分会首先在全国发起“ 献金和购买国债”活动,在何香凝等领导人的带动下,上海各界

妇女踊跃献金,购买公债,一个月内,救国公债的的认购额就达到2.4亿元。[1]1591939年3月妇指会动员重庆妇女界在一个月内献金达63万余元,山西、山东等地妇女也踊跃捐款献金。“更有许多劳苦妇女(如徐州的一捡煤核老妪和许多纱厂女工)把自己的血汗积蓄所得,都捐助给伤兵难民。”[8]8截止1939年底,全国各妇女团体征募法币1300万元,加上药品与其他金银首饰,合计5千万元,为支持全民族的持久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回族中一批有爱国思想的上层人物在武汉发起成立了重要民间组织—“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该协会是回族全民抗战的重要领导机构,提出了全国回民反日统一战线、武装回民参加抗战等八项纲领。在抗战中,该协会发动群众,生产物资,提供抗战必需物资,还收容大批抗日家属和流亡妇女,并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签订条约合办手工场,以改制美国援华旧衣及缝制难胞衣服为中心工作,满足了抗战需要。

中华民族的危难,也深深地牵动了华侨妇女的心.她们认为“后方与前方”、“出钱与出力”同等重要。就菲律宾华侨妇女来说,她们顶寒冒暑,提着箱子挨家逐户进行募捐;同时,积极开展喜丧节约献金活动和捐献首饰活动。经过辛勤的奔波,所募物品“蔚为大观”,“俨然如一百货公司”。总计20个月来由妇女慰劳分会经手汇回祖国的捐款,约达菲50万元,折合国币百余万元。

不论在根据地、游击区,不论是广大妇女还是青年女学生;不论是国内爱国份子,还是海外华侨为抗战所作出的贡献,是战争胜利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

3.担负着保育儿童的神圣使命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整个抗战期间,由于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使得许多儿童流离失所,失去了温馨的家园,在伟大的母爱的驱使之下,中国妇女们主动地承担起了保育儿童身心健康的职责,为培养国家明日的栋梁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贡献。1938年3月10日,由部分中共秘密党员和知识妇女领袖在中共长江局妇委负责人邓颖超的全力支持和推动下在汉口创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妇女群众团—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保育会成立短短的几个月,各地就成立了20多个分会。邓颖超对保育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组织共产党员和进步妇女到战区抢救难童,赴各地创办办保育院。中共地下党员曹梦君、徐镜平、罗叔章、杜子明冯光灌等,先后率领工作人员奔赴台儿庄、徐州、郑州、开封、孝感、均县等各战区和危城抢救难童。她们在炮火硝烟中,在敌机的轰炸下,在抗日军队和群众已经撤离的衔头巷尾,抢救被遗下的难童,充分展示了中国妇女为抗日,为民族奋不顾身的伟大牺牲精神。与此同时,保育会在各地分会也积极行动,抢救难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先后建立了53个保育院,抚养着3万名儿童。

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也开办了许多儿童保育院、难童收容所、孤儿

院以及为难童服务的医院,她还呼吁外国友人“积极救助我们的战灾儿童。”[9]6保育儿童需要大量经费,主要依靠募捐。战时儿童保育会与妇指会儿童保育组等各界共同合作,先后在各地创建了53个保育院,共抢救保育了3万名难童。

各种有关战时儿童保育的组织团体的创立和教育方针出台对培育祖国未来的新主人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也是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一大贡献。

二、推动民主宪政建设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妇女参政这是社会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在传统封建的中国,“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似乎已深入人心,妇女们始终恪守着“男主外、主内女”的古训,整日围着锅台转,对于参政似乎从不敢奢望,最关键的是她们没有机会。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合力推动下,在国统区和陕甘宁等边区开始了建设民主文明的国家的伟大历史实践。

1.国统区的妇女宪政运动

在国统区首先开展起了宪政运动,在抗战烽火中,各党各派各团体的知识女性代表群体代表着广大妇女站到政治舞台的前沿,开启了妇女参政的新时代、新面貌。妇女们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以女性所独有的视角为抗战献计献策,她们也本着理性和执着的精神,追求“民族—国家”和妇女力量同步增强,争取能够在赢得民族解放的同时,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三届国民参政会上,共有19名女参政员,其中第一届10人(喻维华女士被刺身亡),第二届15人,第三届14人。主要是以广大的进步知识女性为代表,如邓颖超、吴贻芳、陶玄等三届会议都有参加,史良连、张肖梅等连续参加两届参政员。

女参政员们积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推动了宪政运动向纵深发展。在七次宪政座谈会中,知识界女精英们不仅提出了共同的民主要求,而且从女性视角争取自己的权利,提出了妇女在政治上的具体权益。女参政员积极参政议政,组织大会;会后,她们也努力参加实践工作,她们四处奔走,深入基层,奋笔呼号,为举国一致的抗战献计献策。在武汉会战发动之前的7月7号,恰逢“七七事变” 周年纪念,为唤起国民的抗日热情,女参政员配合政府积极为“七七献金运动”奔走忙碌,“当天参政员唐国桢、陈逸云和另外四位妇女界知名人士主持六座献金台揭幕典礼,号召民众积极为抗战做贡献”。[10]57-58女参政员“刘王立民把自己的手镯、钻戒都捐了出来”。[11]39此外,为增加政府抗战的财源,女参政员号召群众“购买公债即是巩固国家抗战的财源,亦即增加抗战的力量”。[12]22她们还号召妇女参加献机运动,高呼“盖献机运动为人民救国的责任,妇女岂可落他人之后”?[12]38每一次宣传、每一个行动多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根据参政会历次大会的会议记录,[13]186-1323统计三届大会共收到的提案约有 1400 件,其中女参政员领衔的提案约有75件,约占整个提案的5 %,提案的比例同女参政员人数的比例基本持平。尤为要提出的是,女参政员的提案多是来自实际调研。邓颖超说:“我不仅遵照决定出席参政会,去努力工作,我更愿意而且应该和需要在全国各界妇女同胞的帮助与督促下,以在参政会中,更好的进行工作与更努力的完成责任。”[14]67在调研的基础上,女参政员就政治、经济、教育、农业、交通、军事、外交、妇女、儿童、汉奸等社会重要问题积极献计献策提案的内容具有普遍性,但都是围绕抗战的主题不变。如在一届四次会议上,参政员史良领衔提出《请中央切实改进女子教育以适应抗战建国之需要案》,建议政府“ 拟具适合于抗建中之妇女教育计划”力求“知识女性之对于动员妇女之酵母作用”。[15]144 总之,提案关注基层社会的弱势群体,关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抗战建国意义深远的事情,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也许只有女性独有的视角方能捕捉到这些细节,恰恰验证了梁启超当年所言:“往往男子有不能穷之理,而妇人穷之;男子不能创之法,而妇人创之。”[16]38 2.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

国统区的知识妇女们的积极积极参政,争取妇女地位的上升的进步思想很快也传到了解放区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促进下,传统思想观念发受到极大的冲击,追求解放、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渐提高,尤其是陕甘宁边区成为了全国妇女运动的中心。

1937年5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二章《选举资格》第四条规定:“凡是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无论男女、民族、宗教、文化、老少、财产的区别,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17]10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有了选举和被选举权,取得了同男人同等的“话事权”。1937年7月,在举行的第一次民主选举时,妇女们就像过节一样,高高兴兴、穿红戴绿来到会场投票。广大妇女积极拥护和参加民主选举,有许多小脚妇女、老太婆,都觉得非到会不可,她们首次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权利。1939年1月,边区参议会首届会议在延安召开,高敏珍等19位女议员参加了会议。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第二届各级参议会选举。在这次选举中,各级妇联干部为发动妇女参选参政,使参加民主这件大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统计,全边区30%的女性参加了选举,清涧县达90%。选出乡级女参议员2005人,县级167人,边区一级17人,许多妇女荣任乡长、区长。[18]34

广大的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在取得话事权之后,突破了传统的束缚进入社会权力机构,参与政权,参加社会管理。1939年,在第一届在第一节参议会开始

时,就有19位女参政员出席,她们在大会上不但大胆的发表意见,并且为妇女切身利益的实现而提出了提案,还获得了全体参议员的一致通过。1941年第二届参议会议中,“妇女取得了和男子完全平等的参政权”,“当选的二十余位女参政员,和男参议员并肩起坐,共商国事。”[19]2其中,年仅24岁的绥德分区妇联主任邵清华当选为安塞县县长,成为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女县长。她当选后,“该县政府在她的主持下,一切均井井有条,成绩斐然,深受该县民众的欢迎。[20]23”妇女们在行政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不逊色于男子,这再次说明了妇女能够参加国家大事的管理,也只有妇女们才能够深入的解决妇女的切身问题。随着革命形式的不断深入,广大妇女在国家的各级政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妇女贡献

知识女性既负有组织妇女参加社会革命的崇高使命,又承担完成妇女解放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妇女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毛泽东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21]150。实践的发展也充分证明,抗战建国的大业,假使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积极参加,成功是不可能的。

首先,妇女们组织成立的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不但对于全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抗战后妇女界统一战线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次,妇女界统一战线组织,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带领广大妇女服务战地,参军参战,献金捐物,支援前线;抢救儿童,保育后代;抗日宣传,深入广泛;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都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一份贡献。最后,妇女们的积极参政不仅促进了国统区和边区民主政治的建设,也促进了党和边区政府工作的改进,为创造真的的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做出了贡献,更有利于男女地位的逐步平等,妇女们以其自身的性质和特有的优势,显示着她们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重要的力量,她们为抗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时时刻刻都激励着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鼓舞着人们更加积极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永.温乐群,汪云生.何香凝传 [ 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3.(专著文献)[2] 宋美玲.告中国妇女[ A ].蒋夫人言论集[ C ] .重庆:国民出版社,1939.(析出文献)[3]丁国勇.宁夏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专著文献)

[4]李树江:吴忠礼.宁夏当代著名人物传略[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析出文献)[5] 李安辉.试析回族妇女的抗日活动 [] 黑龙江:《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期刊论文)[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运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史[ 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专著文献)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 998.(专著文献)

[8] 邓颖超.我们对于战时工作的意见[A]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9] 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 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 3.(专著文献)[10] 陆茂清.武汉“七.七”献金运动[ J].炎黄春秋, 199 5.(期刊文献)

[1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 M ].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专著文献)

[12] 陈逸云.为献机运动勉全国妇女[ J ].妇女共鸣.19 41,10(2):(期刊文献)[13] 孟广涵.国民参政会纪实 [ M ] .重庆:重庆出版社19 85 .(专著文献)[14] 邓颖超.论女参政员的责任[ N ] .新华日报.1938.(报纸文献)

[15] 孟广涵.国民参政会纪实续编[ M ] .重庆.重庆出版社, 1 987.(专著文献)[1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 [ M ] .上海:中华书局,1936.(专著文献)[17]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N].解放日报,1942-3-8).(报纸文献)[18]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专题选编[N].解放日报1984.(报纸文献)[19]献给我们边区的女参议员[N].解放日报,1941-11-9(报纸文献)[20]三八节边区各界妇女分别举行纪念[N]解放日报1942-3-7(报纸文献)

[21]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一1945)[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专著文献)

第四篇: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1)论文题目: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

地位与作用

学 生 裘飞飞 指导教师 徐老师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072次 学 号 W330501072023 学习中心 浙江人才专修学院 工作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I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关系

基本保证必须

急需工作 II

目录

摘要...........................................................................................................II 1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4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4 2.1行政权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决定要依法行政........................4 2.2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决定必须依法行政............................4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5 3.1干部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6 3.2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手段不适应...................................................6 4当前依法行政急需作好的几项工作.......................................................6 4.1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6 4.2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7 4.3加强政府的行政监督检查职能......................................................7 4.4加强法制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8 4.5违法必纠,严肃政纪、法纪..........................................................8 后记.....................................................................................................9 参考文献.................................................................................................10

III 1 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因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不是靠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而主要是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又为依法行政创造了大环境和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大环境,就根本谈不上依法行政。但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因此,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

2.1 行政权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决定要依法行政

所谓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内政、外交的权力,即各级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行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力。它的管理对象是社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

2.2 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决定必须依法行政

由于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公共权力。因此,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自己的特征。一是行政权力是由法律设定和权力机关的授权。为了保证国家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不得不授予行政机关很大的权力,如行政立法权、管理权、处罚权和强制权等,而这些权力不受法律的约束,就有可能走向专横、滥用,甚至腐败。同时,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也是法律的执行机关,因此,必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和权力机关的意志,行政权的运用必须对权力机关负责,对人民负责,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不能越权。二是行政权力属于国家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和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只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作出各种行政行为,这些行政行为都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志表示,不需要与管理相对人协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行政管理相对人就具有服从的义务,其他国家机关就具有协助的职责,而且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如果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行政决定,行政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或强制执行,强迫其履行。三是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管理任务的繁重,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介入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国家刑事、民事问题。如有的国家出现了“行政刑罚”现象。在我国,象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构成刑事处罚的,由政府部门的劳动教养委员会批准劳动教养。行政司法、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合同等都在急剧增加。如果不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和制约,那么,行政权力必然要走向专横、独裁、滥用和腐败,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四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国家为了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性,赋予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和较宽幅度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措施,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存在着某种扩张性和随意性。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不仅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政,而且还要根据依法行政原则拓展到自由裁量领域,即依据法律精神和立法目的行政。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要符合立法目的,作出的处理决定要合情合理,不能畸轻畸重。由于上述行政权力的这些特点所决定,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只能依法行使,不能违法和越权。否则,就会侵犯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造成损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微观经济基础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地、过多地干预它。但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掌握着对经济要素的控制权、物资分配权、资金调拨权、人事任免权等。这些权力是与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的身份相适应的,如果没有这些权力,就无法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因此,企业办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强制措施等手段,对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行政事务进行集权式的管理。行政命令就是这种体制运行的准则和依据。不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那时也没有法律。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实行“人治”。现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些政府职能和干部的思想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1 干部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但在少数干部中,仍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概念束缚着思想和手脚,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思想反映在实践中,欲干怕犯错误,不干怕掉队,表现出瞻前顾后,左右观望。还有些干部对市场经济存在误解,认为市场经济是万能的,搞市场经济,政府什么都不要管了,一切都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大撒手”,该管的不管,该检查的不检查,放纵了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牟取暴利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思想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还是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没有认清。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的精辟的论断,已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因此,我们各级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3.2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手段不适应

现有的政府机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它适应的是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现在国家确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模式,那么,国家的管理职能、管理机构都必须转变,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规律。但目前的政府管理机构,远远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具体表现如下: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尤其是少数行政职能部门,运用手中的权力,以履行行政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甚至形成“行政垄断”。这与商品经济的高效率发展格格不入,严重地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以,国务院下决心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精干的政府领导机构,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与地方各级政府都进行了机构改革和精简人员。但在管理手段上,有些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仍习惯采用行政手段、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粗暴的管理,直接决定各种经济活动,不会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结果必然压制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依法行政急需作好的几项工作

4.1 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

人治与法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规范是靠人来制定、靠人来推行的,在形式上很难分开。但二者又截然对立。法治,就是指法律至高无上,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必须遵守,一切管理都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目前,我国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人治”思想。虽然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但人治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影响极深。解放后又没有进行彻底的批判,相反,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继续实行人治。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法治,认为那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无产阶级不能接受。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政命令、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所以人治思想在广大干部思想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艰苦探索,才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树立法律观、法治观,树立依法治理社会、依法管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观念,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作。当前要树立法治观念,必须首先树立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纠正权力支配法律的错误思想。封建社会是权力支配法律,“法由君出”,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国王就是法律,行政权力支配法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支配权力,“法律应该成为国王”。马克思主义主张实行权力制衡,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认为过分集中和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导致专断和腐败,这种制约机制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在国家各个生活领域中,法律应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各机关、各部门、各政党都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样才能做到法大于权,法律支配权力。

4.2 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强化法律意识,这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只有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作到依法行政。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公民来说,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在全民都有较强法律意识的大环境中,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能加以批评、抵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正违法行政。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知法、懂法、守法就更为重要和更为紧迫。只有领导干部增强了法律意识,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方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很难设想在一支没有法律知识的法盲干部队伍的带领和管理下,能建设法治国家。所以,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行政才能有保障,依法治国才有希望。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一重大契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削减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有条件地要集中进入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4.3 加强政府的行政监督检查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后,必须更新管理方式,各级政府由过去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加强宏观管理的力度,就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职能,加强行政处罚职能。对市场主体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或者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履行法定义务,都要通过行政监督检查来查证处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会出于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考虑,有可能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出现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欺诈、垄断、暴利或者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这就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的职能,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如行政处罚法,赋予了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权;行政监察法,赋予了行政机关监督监察权;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权;统计法,赋予统计机关统计监督权;会计法,赋予财会人员监督权。这些行政监督机关,都要认真负责地行使监督职权,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安、司法、工商、税务、商检、海关等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充实和加强行政监督检查队伍建设,以保证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的实现。

4.4 加强法制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加强法制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权力就必须有监督。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专门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及专项监督。这些监督从不同的渠道保证了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规范的正确实施,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错误,也有监督体制上的问题。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体系。一是从思想上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认识,充分认识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的权力,最终将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二是在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并完善监督程序。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改革为以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行政内部监督机关改为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加强立法监督,尽快制定监督法等。

4.5违法必纠,严肃政纪、法纪

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行政职权,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实施管理,其职务行为直接fwsou.com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实现。由于行政权的特点和执法人员的素质不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现象。甚至有个别人在执法中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严重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这些违法行为或者是犯罪行为,就必须予以严惩,决不能姑息迁就。违法必纠,这是法律本身的要求,也是有效地制止违法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此,国家颁布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来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规定了对违法行使职权,侵害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工作人员,必须进行追偿和追惩。既要追究经济责任,又要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通过追偿和追惩,一是教育他本人,今后不再违法,二是教育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遵纪守法。这样全国上下才能形成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局面。

在本文写作中,各位老师给予悉心指导,领导和同事提供了许多帮助!借此机会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那些对我写作有所启迪的作者。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理论概论》 2.《公共政策学》 3.《政治学概论》

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者:方世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行政法的新理念》。作者:张明杰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6.《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作者:张福森、刘一杰。人民出版社2002。7.《法治系统工程参考资料》。作者:常远。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1。8.《中国宪法教程》。作者:廉希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73页。10.《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1992。11.《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作者:刘作翔。[J]法学研究, 1996,(04)12.《依法行政与行政程序法》。作者:崔卓兰。[J]中国法学。1994,(04)

第五篇:怎样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知识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抗战初期,前一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日本对重庆加紧诱降,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很快发展,国民党的态度逆转。蒋介石这时谈话多次拿抗日、反共并列,甚至认为反共重于抗日。他要求美国给予军事经济援助时也把担心“国内中共之猖狂”作为重点。中国因此几度出现国共分裂内战、抗日战争中途夭折的严重危险。

下载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共五则范文)

    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是指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

    论广告创意在广告策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广告创意在广告策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 要 :广告创意与广告策划联系紧密。广告创意地位重要,是广告策划的灵魂。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本身构成广告策划的一部分、为广告策划彰......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 摘要: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有着重......

    论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振朝 【学科分类】公司法 【摘要】公司聘请法律顾问主要是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和化解法律风险,并由此产生公司法律顾问的两大基本职......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团队是一个局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搞好工作的基础,是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发挥效应的“前沿阵地”。团队建设的好坏,直接......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 关键词:......

    论艺术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工业 设计在许多国家都普遍受到关注和重视,如日本,从政府到 企业 都因为推行工业设计而尝到甜头,获得了可观的 经济 效益,提高了国力水平。他们看到工业设计的巨大潜能,因此将设......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张晓梅 文章出处:论文网 发布时间:2009-6-15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