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例误输入异型血患者抢救及护理体会
一例误输入异型血患者抢救及护理体会
李坤梅
临床资料:老年患者,男、68岁,因贫血收治入院,入院时Hb56g/L,给予支持治疗,拟定行输血治疗。由于我们是乡镇医院,没有血库,只能到上级医院进行交叉配血及取血。次日,抽好患者血标本送往县级医院进行交叉配血。约于12时取回红细胞混悬液400ml回到本院,由于中午只有一名护士值班,不能双人查对,暂时把血液放到冰箱保存。14:00,经由两名护士严格核对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均为A型,Rh(+),交叉配血单结果显示无凝集、无反应。床旁核对患者身份无误,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输入红细胞混悬液,调滴速约15滴/分,约2-3分钟,询问患者未诉不适。约过5分钟,询问患者:大爷,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回答:没有那里不适,只偶感骶尾部不适。由于患者身体虚弱,一直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也有骶尾部不适现象,但我仍接着询问:以前有这种现象么?回答:没有,这时才感到有点不舒服,我立即调慢滴数约5滴/分,此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约过2-3分钟,患者诉骶尾部不适感加重,其他无任何不适,呼吸平稳。我立即关闭输血通道,更换另一套输液装置输入生理盐水,同时通知医生,患者可能发生输血反应,约5分钟后,患者诉腰部胀痛,随之出现呼吸急促,面色潮红,大汗淋漓,血压80/50mmHg。立即展开抢救,同时急查血,结果患者实际血型B型,献血者A型,上级医院交叉配血误判。诊断:急性异型血溶血反应。经过即时抢救患者约20:00病情稳定,于次日7时转入县级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针对该患者我有如下护理体会: 1原因
1.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非常罕见,其发生机制:机体内血天然IgM血型抗体与误输的异型血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在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参与作用下使输入的红细胞溶解破裂,从而引发Ⅱ型超敏反应,反之早期大量红细胞聚集瘀滞于心肺等毛细血管处,造成心肌缺氧,肺小动脉痉挛,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氧合功能障碍,是输血死亡的主要原因
1.2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实行二次血样复检,且事前没有查血型,单纯靠上级医院的交叉配血记录单进行输血前查对
1.3县城到本院路途颠簸,且贮血设备简陋,血液制品易发生溶血,致输血发生反应。
1.4基层医院由于人员配备不足,某个时间段,工作量大,上班人员少。致发生突发事件,抢救人员配备不能及时到位。2抢救措施:
立即吸氧,地塞米松20mg iV,速尿20mg iV,碳酸氢钠250ml ivgtt 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佑旋糖酐40葡萄糖500ml ivgtt.3护理:
患者腰部疼痛,用热水袋热敷两侧腰部,安抚患者情绪,别太激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小便颜色变化。4结果:
由于发现及时,输入的异型血量少,患者1小时后排出约200ml酱油色小便,随后尿色逐渐变清,病情稳定,没有造成大的医疗事故,次日转入县级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事后随访,该患者贫血原因为白血病。5体会:
5.1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密切监测及正确分析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早期判断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5.2严格执行输血后床旁观察,不得擅离。5.3输血前15分钟严格控制输血速度。
5.4密切观察病人反应,随时询问病人感受,对病人的每一句回答都要仔细判断,对病人的任何不适反应都要仔细询问是新增加的还是原有的,并前后加以对比,快速做出判断,采取措施,针对该患者述说:偶感骶尾部轻微不适,容易与患者长期卧床致骶尾部不适相混淆。但患者主诉是这时才感觉到的,我立马警惕可能是输血导致的反应,随即采取措施,调慢滴数,致输入患者体内的异型血量减少,因为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程度取决于输入的异型血的量。
5.5该患者能在我们基层医院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因为发现及时,最终进入患者体内的异型血量仅约10ml。才没有酿成大的医疗事故。小结
从此以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每个病人我都会习惯性地对他们的特殊感受及症状,仔细询问,前后加以对比判断,从中捕捉到有用信息。从而为诊断病情提供了宝贵意见,也为许多抢救病例赢得了宝贵时机。对许多新入职本院低年资护士,我常以此事例作为岗前培训教材,加强护士责任心,告诫他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在操作中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和意见及时发现问题,从病人不经意的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以保证患者安全,从而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鼻饲患者防误吸的护理
鼻饲患者防误吸的护理
对于昏迷、病情危重、不能经口进食等患者常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以及供给药物,以利疾病的早日康复但鼻饲可因患者意识改变、臵管位臵不当、呕吐等因素引起误吸,旦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后果,并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天和住院费用,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预防误吸在鼻饲护理中尤重要。临床上误吸的预防从胃管入法,营养液供给方法、量、速度和温度及喂养时患者的体位等方面施行。
鼻饲患者易发生误吸的原因
胃排空延迟、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退和昏迷者较易发生误吸,通常在误吸48 h后就会形成肺炎,重要的致病物质是胃酸和食物等。各不利因素的影响都会增加误吸发生率,而且往往是多因素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报道,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臵肠内喂养管约为50%;气管插管约为50%~75%。
1.1 意识状态改变
处于昏睡、昏迷状态的患者,因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或无力吞咽使胃肠液反流至口腔,从而导致胃肠液体被吸入气管。在种情况下,误吸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都会大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吸入胃肠液的量和质有关。
1.2 胃管的影响
1.2.1 胃管移位
鼻饲喂养期间,导管位臵移动常见原因为脊髓损伤、鼻胃管滑脱需再放臵、换床单(或洗澡、更衣)、因诊断性检测和治疗而移动患者等因素,均可导致喂养管移位。
1.2.2 胃管留臵长度的测量
传统方法测量留臵胃管的长度,胃管插入深度为45~55 cm,通过抽出少量的胃液或仅能听到气过水声来证明胃管在胃内;按眉心至脐体表标志测量留臵胃管长度,插管深度为55~63 cm,可使胃管侧孔全部进入胃内。传统法体表留臵长度与实际胃管留臵长度有一定差距,而眉心至脐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胃管留臵长度接近。
1.2.3 留臵胃管对生理环境的改变
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鼻饲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一方面,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另一方面,胃管的留臵导致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和进一步减弱咽反射,使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而误吸入肺。所用导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亦相应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
1.3 呕吐
可从几途径产生误吸:(1)患者缺乏足够的反射来保护呼吸道,有突然、高压力的胃内容物反流到咽喉部;(2)呕吐常使胃管移位,甚至可使胃管末端进入食管。有学者分析,这主要与胃内容物过多、扩张或者与胃肠动力减弱有关。
1.4 持续输注与间断鼻饲喂养
输注的速度和容量明显影响胃内压力和胃食管反流。有些学者主张以持续滴注代替间断喂养,可减少胃残余量、降低胃内压和食管返流。滴注法匀速地将营养液输入胃肠道,使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吸收的时间,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地被胃肠道黏膜吸收,防止胃潴留,滴速一般为100~150 ml/h。
1.5 口腔卫生不良
因口插管刺激口腔及咽喉部黏液分泌,而口腔和牙齿又是致病菌的良好栖息地。而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执行口腔护理时比较困难,有气管内插管或导管松动之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误吸发生率。1.6 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是误吸和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时,由于咳嗽、上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咽肌萎缩、吞咽功能障碍等更易诱发误吸。另外,机械通气可增加腹压,也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的一个原因。有学者报道,患者机械通气支持每增加1天,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就会增加1%。预防和护理
2.1 留置胃管前的评估
2.1.1 评估患者颅内压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因置管过程刺激咽部喉上神经引起恶心、呕吐导致脑卒中患者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或呼吸骤停,掌握置管时机非常重要,采用降颅压措施后置管,在生命垂危、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避免置管。
2.1.2 评估患者呼吸道情况 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氧饱和度,听诊肺部的痰鸣音。先清理呼吸道,清除口鼻分泌物,吸尽口咽、气管内痰液,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的感染率。
2.2 胃管的选择 依患者的条件选择胃管的粗细、软硬度、型号,而且尽量使用能长时间放置的材料,以延长更换时间。据观察肥胖患者宜使用稍粗、前端质地较硬的胃管;鼻部畸形、炎症患者宜使用稍细的胃管,有导丝引导及管口塞,以提高置管成功率。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是21~30天,复尔凯鼻胃管患者耐受性良好,留置期可达90~180天。
2.3 胃管置入方法 在为患者插管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置管方法及技巧,以防误入气管或盘折在口腔及在食管内,对于舌后坠患者,徐亚金用侧位拉舌插管法;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方法避免昏迷患者舌后坠引起的插管困难及误吸;对于昏迷及吞咽困难者,邹萍取加大咽部通道弧度的方法,使饲管顺利插入胃内。
2.4 确保喂养管位置正确 放置胃管后需检查胃管位置。一些昏迷、咳嗽反射减弱的患者不一定有强烈反应,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区别胃管是置入了胃肠道还是呼吸道。X线摄片是确认胃管位置的最有效方法,传统检查胃管位置的方法有听诊、观察水下气泡、回抽胃内容物等。很多研究报道指出,如果导管较细或较软则不易抽出胃液,所以单独使用回抽胃内物方法并不可靠。单独使用听诊方法的准确率为84%,回抽胃内容物的准确率为50%,测pH值法的准确率为56%。传统床边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了解胃管的位置,但需要认真加以鉴别,防止判断错误。
2.5 留置胃管固定 常规固定法是用胶布固定鼻翼两侧及颊部。用宽3 M透明胶布撕成Y型,从鼻根至鼻尖处,粘贴鼻旁,另两端螺旋绕于胃管上,但胶布黏性易受气候、时间、患者活动度、胃管上的清洁度等因素影响。也可用绷带在患者鼻孔处的胃管上打2个外科结,形成一个“8”字形,两圈并拢,套在胃管上抽紧,牢固固定胃管,然后经耳廓上缘绕过枕后在面颊部打一个活结,松紧度能伸进两手指为宜。以鼻胃管刻度线为标准,观察滑脱情况,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2.6 管饲前准备 灌注营养液前应吸尽气道内痰液、分泌物,在鼻饲后1 h内尽量不吸痰,若需翻身、拍背及体位排痰者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因体位、吸痰及其他刺激引起反流及呕吐造成误吸。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放气应安排在管饲前15 min进行。操作前应洗手,鼻饲用具清洁消毒,鼻饲现备现用,预防肠道感染。
2.7 患者的体位 采取不同床头角度观察发现,床头角度<30°比床头角度≥30°~35°发生呛咳显著增高。证实床头角度≥30°~35°是安全顺利鼻饲的体位,此体位可以避免呛咳、呕吐等情况的发生,对预防误吸有重要意义。所以肠内营养时主张把床头抬高30°~40°角或取半坐卧位。灌注完毕后维持体位30~60 min,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情况,发现仰卧位患者肺炎的发生率为34%,比半卧位患者高出8%,仰卧的时间越长,误吸的发生率越高。研究发现,抬高床头30°~45°以减少误吸的危险是合理的,如果病情允许,应将患者床头抬高,这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
2.8 鼻胃管灌注护理 每次注食前应准确无误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每次灌注流质饮食前后用适量温开水冲洗管道。操作者调整好“四度”,即温度(38 ℃~40 ℃)、速度(30 ml/min)、浓度、床头高度(35°~40°),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置管后24 h用50 ml注射器灌注流质饮食,首先灌注约50 ml,如患者无不适感,则可2 h灌注1次,并逐渐增至200 ml左右。对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开始每天供给量为1000 ml,逐渐增加至2000~2500 ml,分4~6次平均灌入,每次30~60 min注完,灌注时应选择高蛋白、高糖、低脂肪、易消化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鱼汤、肉汤、新鲜果汁、菜汁等。也可采用肠内营养制剂,如用荷兰Nutricia公司的能全力,该制剂为全营养配方,其成分为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2.9 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误吸入气道的物质有3种:口咽细菌、微粒物质或酸性胃内容物。将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误吸入气道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对于预防肺炎十分必要。
2.10 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患者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单靠小容量喂饲或小管径喂饲并不能防止误吸,气管套管上气囊不要充气,套管气囊充气后刺激气管可引起剧烈呛咳。每次鼻饲前均需验证胃管位置正确,应定时吸引,保持呼吸通畅,吸痰管插入不宜过深,以防刺激气管发生呛咳,吸痰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刺激。情况允许时,可在停止鼻饲一段时间后再吸引。
2.11 及时发现误吸 大量胃内容物误吸可导致窒息,少量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呕吐、剧烈咳嗽后有呼吸加快,每分钟大于18次,胸部X线片示有新的渗出阴影,体温高于38 ℃。创伤后昏迷患者往往无咳嗽等症状,不易发现误吸。长期卧床患者根据情况鼓励或协助其做主动或被动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胃潴留;有胃潴留、恶心、呕吐者,停止喂养,胃负压引流,并酌情给予吗丁啉、灭吐灵等胃动力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管饲过程中或管饲后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或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加重者,应警惕误入气管的可能,一旦发生误吸,立即吸除气道内吸入物,同时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头部放低,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反流和肺吸入。采用多种方法判断误吸的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并尽早治疗。2.12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在放置鼻胃管之前先讲解放置的目的、方法、时间,在放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及后果、放置鼻胃管后的护理,使患者及家属对鼻胃管置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减少紧张、恐惧和不安,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合作意识。误吸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长期需要人照顾,亲属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顾及,因而有59.2%由非亲属照顾,受到照顾者的文化背景、整体素质、相关护理知识以及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对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和管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中应根据不同个体发生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教育和指导。
总之,重视对鼻饲患者发生误吸的研究,及时找出误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救护措施,对救治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医护人员近年来的努力,这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取得了较多成果,收到了积极效果,但由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误吸的原因及预防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需要作更多的研究,也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继续给予关注。
第三篇:血透患者内瘘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自我护理
罗进福建省南平市第九十二医院二病区35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透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存质量的好坏。在影响透析质量的多种因素中,透析血流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想获得理想的血流量就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的第二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把多年来我们对内瘘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相参,以造福病人。1.内瘘闭塞的原因
1.1 压迫因素 是引起内瘘闭塞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在50%以上。常见于透析后用压脉带止血时,压迫时间过长、过紧,血流缓慢或阻断,导致血栓形成。其次,病人睡眠时压迫内瘘侧肢体,影响血运,阻断血流。
1.2 护理操作因素 ①不适当的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正确的穿刺也是影响内瘘生存期限的重要因素,不适当的穿刺引起血肿及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活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移位至内膜,引起内膜增殖及其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使血管通路丧失功能。在同一点或小范围内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形成动脉瘤。②穿刺不成功,出现血肿而压迫血管。③无菌技术不严格,穿刺部位发生炎症。④新瘘使用太早。⑤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压时吻合口的血液流速减慢,透析时为达到一定的血流量血管被迫反复抽动,易造成血管壁损伤;而非透析时血流对血管压力减小,又易引起内瘘断流或血栓形成而致闭塞。
1.4 其他 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高凝高粘患者,血行相对缓慢,若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则透后易在穿刺针孔处形成血栓;再如无菌观念不强,造成内瘘感染,血栓形成造成。另外,平时内瘘上肢不锻炼,血管弹性差,充盈差以及高龄患者血管动脉硬化严重等均是易于引起内瘘闭塞的原因。总之,以上原因可以相互影响或共存,要多方防治才可避免内瘘闭塞。2.血液透析的自我护理
2.1
患者要注意保护自身内瘘,每天2~3次自我检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以免瘘管闭塞。如发现瘘管震颤或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2.2.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24h避免接触水。
2.3 内瘘管每次透析均需穿刺,两穿刺点间距离应在10cm左右,每次穿刺时应避开明显的疤痕,可选择靠近前一次穿刺点的部位,穿刺时要有计划地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轮换穿刺点,不在同一部位或接近部位反复穿刺,预防血管瘤的发生。
2.4
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透析后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特别注意压迫力度、压迫时间和压迫点。如果压迫力度太小或压迫时间太短,可能导致局部渗血,造成血管及其周围纤维化,从而影响血流量或导致血栓形成。压迫力度太大或压迫时间太长,则有可能阻断内瘘血流,导致内瘘阻塞。压力以穿刺点不出血且感到内瘘血管搏动或震颤为原则。同时,压迫点并非是内瘘皮肤的穿刺点,而应该是皮下内瘘血管的进针点。透析结束拔针后将一块3cm×3cm大小的纱布团在针眼处按压15~20min,再用弹力绷带缠绕,松紧适宜,以不渗血及能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2~3h后酌情去掉纱布。凝血机制差的患者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以解除压迫后针眼不渗血为宜。离开透析室后对穿刺处再观察30min,若纱布压球上有较多渗血并继续增多时,应再按压10min或与透析室人员联系给予适当处理。
2.5
透析次日,用温水湿敷或浸泡内瘘侧上肢20~30min,2次/d,同时可应用“喜疗妥”软膏涂穿刺点及内瘘口,以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穿刺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3 体会
通过上述护理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自觉依从行为和内瘘自护理能力,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减少了内瘘闭塞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了透析的充分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建立一个成功的血管通路,使之得以长期使用必须依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敌敌畏中毒抢救与护理体会
敌敌畏中毒抢救与护理体会
x摘要:目的 了解敌敌畏中毒患者抢救措施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最近5年收治的敌敌畏中毒患者抢救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敌敌畏中毒患者,治愈4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达93%,死亡率占7%。结论 对于敌敌畏中毒的患者,若能及早发现,及早清除毒源,合理应用解毒药物,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并维持剂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反跳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敌敌畏中毒;抢救;护理体会敌敌畏中毒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当中最具危险性也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如何迅速抢救患者生命,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敌敌畏中毒患者43例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9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敌敌畏中毒患者43例,其中男15例,女28例;年龄14岁~65岁;治愈40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是服毒量过大,时间过长,来我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3%,死亡率占7%。诊断依据:主要有农药(敌敌畏)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做出诊断[1]。
1.2抢救方法
1.2.1清除毒源①经皮肤吸收中毒者,应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禁用热水或酒精擦浴。②经口服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在洗胃插管时,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稍向后仰,清醒时指导患者作吞咽动作。导管应插入45~55cm为宜。在插管过程中,如患者有呛咳、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可能误插气管内,应立即拔出。片刻后再行插入。将导管开口端置于水中,水内无气泡,表明导管已插入胃内。洗胃时患者头偏向一侧,用300~500ml/次清水为宜,反复灌洗,直至无农药味为止。洗胃后再灌入50%硫酸镁60~80ml以导泻。重者给氧气吸入,导尿,同时开放经脉通道。
1.2.2合理应用解毒药物只要诊断明确,不论在何种情况,在洗胃的同时均应早期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并遵循早期足量及反复给药的原则。阿托品开始剂量宜大,尽快达到阿托品化。适量的阿托品维持可使中毒症状缓解,但过量和不足直接影响疗效。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合用有协调作用,但阿托品应减量使用,禁与碱性药物配伍。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脉搏、心率、呼吸、血压变化,详细记录呼吸道分泌物有无增多或减少,皮肤有无出汗,有无腹痛及尿潴留等。掌握阿托品化标准,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皮肤潮湿、高热、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等提示阿托品中毒。应及时给予减量或停用阿托品继续观察。个别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但突然出现呼吸增快、血压升高、出汗、散大瞳孔开始变小或胸闷气短,唾液明显增加,提示有反跳可能,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协助医生寻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1.2.3对症治疗以维持呼吸功能最为重要,敌敌畏中毒死因为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所致。治疗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吸氧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预防和控制感染。支持疗法及治疗相关基础疾病。
2护理体会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敌敌畏中毒病情变化快,若发现晚或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死亡。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瞳孔、血压脉搏、口鼻分泌物、肌颤、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在使用阿托品时应注意区分阿托品化和阿托品中毒现象。
2.2意识不清者肩下要垫高,保持颈部伸展,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解开紧身内外衣,减少呼吸运动障碍,如呼吸困难和分泌物过多,要及时吸氧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2.3开辟经脉输液途径敌敌畏中毒的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应纠正酸碱平衡。大多数患者有尿失禁或尿潴留现象,应给予留置导尿。记录24h出入量。
2.4预防感染对昏迷患者要做好口腔皮肤清洁护理,吸痰时要注意严格消毒,更换各种管道,避免交叉感染。高热者给予降温处理。
2.5防止意外发生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不配合者给予加强看护以防坠地摔伤。对卧床长时间者,应勤翻身以防褥疮发生。
2.6饮食护理凡经服毒洗胃的患者,对胃粘膜都有损伤,应禁食24h以上,此时患者已患上药物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若进食过早、过硬、过烫都可导致胃出血或穿孔的危险,所以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
2.7心理护理对有些服农药自杀的患者,往往不配合治疗,必须耐心了解患者自服农药的动机和原因,针对自杀者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摆脱厌世悲观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人生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总之,对于敌敌畏中毒的患者,若能及早发现,及早清除毒源,合理应用解毒药物,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并维持剂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反跳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豫北医学专科学校主编.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26.编辑/许言
第五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护理体会(定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方法 总结分析10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要点。结果 103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因入院时已经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强调心理护理,熟悉洗胃技术,合理应用阿托品,加强对中间型综合征的认识及观察,防止并发症,对抢救成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常见中毒之一,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侵入人体,引起中毒。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持续兴奋,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1]。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0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49例,女59例,年龄15~67岁。经口服,皮肤黏膜吸收中毒,口服量约50~300 ml,服毒1 h内急症的87例,6 h内急症的21例。大部分患者入院时即出现昏迷状态,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全身皮肤发绀,湿冷,肌颤,呼吸微弱,血胆碱酯酶显著下降,在56~660 u/L。其中5例患者入院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
1.2急救方法
1.2.1去除毒物早期迅速彻底清除毒物 皮肤中毒患者要迅速去除污染衣服、鞋袜,及时冲洗患者头发、皮肤、指甲,以阻止毒物从皮肤吸收。对口服农药者应彻底洗胃后保留胃管,持续引流胃液并多次少量液体洗胃,凡24 h内入院者一律洗胃,意识清且合作者可口服洗胃,意识不清或不合作者可插管洗
胃,防止毒物继续吸收,2~3 d后引流液无农药味时拔出胃管,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第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①胃皱襞内残留毒物随胃蠕动再次排入胃腔;②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使用大量阿托品,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腔扩张,肠道内酵解产生,压力增高,已进入肠内的有机磷(或肝肠循环进入肠道的有机磷)返流入胃;③某些有机磷农药如乐果进入人体内经氧化酶作用缓慢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氧化乐果,再分泌入胃内,这样造成有机磷体内的再吸收。所以,应提倡保留胃管反复洗胃,每次灌液不能太大,一般200~300 ml然后再抽吸,抽出量等于入量,如此间断灌洗直至引流液无农药味止。洗胃后灌入20甘露醇125~250 ml导泻,以促使肠道内毒物排出。
1.2.2特效解毒剂的应用阿托品是首选解毒剂,早期、足量、反复应用,以达到阿托品化,收到最大疗效而又避免过量中毒的原则[1]。同时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宜尽早给药,重复给药,首次给药足量。一般使用不超过3天。
1.2.3注意事项注意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防止感染。在呼吸肌出现麻痹时及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2]。
2抢救与护理体会
2.1 仔细询问病史了解近期生活事件。生活中多因误服、误用引起,也可因某种生活事件而服毒自杀。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家属交流,了解服毒时患者的情绪状态,有机磷农药的种类,服毒量与服毒时间。
2.2 阿托品化的观察 阿托品化的观察是医护人员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时必需掌握的。观察项目:瞳孔较前散大;腺体分泌减少、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心率加速, 120次/min左右;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轻度躁动;意识障碍减轻;体温轻度升高3 8℃左右。但在观察阿托品化是否达到时,还要结合个体差异、病程、病情,全面细致地观察综合分析判断。
2.3呼吸衰竭时阿托品化的观察 呼衰发生后,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心动过缓或过速,甚至昏迷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极易与阿托品应用不当相混淆,特别是中间综合征呼衰[1]。由于缺少常见呼衰所具有的呼吸频率增快、呼吸窘迫等典型临床表现,从而把改善症状的重点放在阿托品的调整上,由此常导致阿托品过量,甚至中毒。临床上如发现呼吸减慢、胸腹呼吸运动不协调、发音困难、不易解释的多汗、心动过速应及时做动脉血气检查,以尽早发现呼衰。非吸氧状况下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有利于此类呼衰的及时诊断,从而正确区别阿托品化。
2.4 迅速清除毒物(1)黏膜污染者应立即脱去衣裤,用清水及肥皂水冲洗污染部位,忌热水及乙醇清洗,以免加速吸收。(2)眼睛污染者,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以1%阿托品溶液滴眼。(3)头发污染者及时用肥皂水、清水反复冲洗至无味为止,然后吹干头发。(4)口服中毒者先洗胃后导泻。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本组病例用清水洗胃20000~80000 ml,直至洗出液清澈无味为止,再用20%甘露醇50~100 ml导泻,留置胃管12 h后再次用清水洗胃,可防止洗胃不彻底而导致的并发症。(5)本组5例病例入院时已心跳呼吸停止,先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然后采用新的洗胃插管法[3]。
2.5 一般护理(1)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皮肤湿冷度及体温的变化。(2)使用阿托品时观察阿托品化表现。
(3)详细记录出入量,包括液体量、洗胃液、呕吐物、大小便等,及时按医嘱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4)饮食护理,口服中毒者一般禁食2~3天,以后给予流质、半流质至正常饮食,忌油腻食物。(5)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2.6 病情观察每5~15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意识及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注意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可累及肢体近端肌肉、屈颈肌,部分脑神经支配肌,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3]。最早表现为面部及颈部肌群的无力,表现为眼睑上抬无力,表情淡漠,无笑容,甚至
咀嚼肌无力,平卧时不能抬头,继而出现四肢近端肌群的无力,患者上肢不能抬起,双下肢无力。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备好气管插管用物及呼吸机,一旦出现肌无力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病情再度恶化。
2.7 呼吸功能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主要的死亡原因[3],故对呼衰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给予输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深浅、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吸痰,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准备。发生呼吸肌麻痹时迅速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携氧正压通气,气管切开后切口纱布及内套管每日定时更换,局部抗生素滴注、超声雾化吸入,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意识不清的患者肩下垫高,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勤吸痰,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出现呼吸肌麻痹或呼吸中枢抑制现象及时行气管切开辅助呼吸。
2.8 防止并发症和意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三大并发症而死亡。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时提示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有意识障碍伴有头痛、呕吐、惊厥、抽搐等应考虑是否发生急性脑水肿;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改变应警惕发生呼吸衰竭。
2.9 使用解毒药物
2.9.1抗胆碱药阿托品的应用在洗胃同时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供静推阿托品,另一条静滴胆碱酯酶复能剂及其他药物。应用阿托品以早期、足量、反复应用,以达到阿托品化,受到最大疗效又避免过量中毒为原则。阿托品化后根据病情适量维持用药。阿托品化指征:瞳孔扩大,口干,颜面潮红,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增快达90~100次/min,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开始清醒,此时应逐渐减量,维持用药,直至毒蕈碱样症状体征基本消失24 h后再考虑停药。同时,应警惕阿托品中毒,其基本特征为瞳孔放
大、谵妄、躁动不安、抽搐、尿潴留,甚至昏迷不醒。一旦出现应按医嘱停药观察,严重者用毛果芸香碱解毒。如出现心慌、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唾液明显增多等症状时为中间综合征先兆,应立即进行抢救,抢救成功病情好转后,阿托品不能减量过快或骤然停药,防止病情再度恶化。
2.9.2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此类药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缓解烟碱样症状,消除肌纤维颤动,促使昏迷患者苏醒。常用的药物有碘解磷定、氯磷定,使用原则:早期给药,重复给药,首次足量。使用时应注意出现短暂眩晕、视力模糊、复视、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静滴时不可与碱性药物配伍,须稀释后缓慢静滴。
2.10 心理社会评估因职业因素或误服农药而发生中毒的患者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及怨恨不满的情绪,担心是否会留下后遗症,对那些口服自杀的患者,经抢救后转危为安,心理负担很重。护士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安慰和启发患者倾吐真情,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李改焕.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4.牟灵英,臧全玲,王林娟,等.机械通气患者洗胃插管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12.连改香,王建秀,任岚.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