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生产协调科全年工作总结.
钻井二公司
生产协调科201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生产协调科在公司、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钻井提速提效为目标,细化生产组织,全面落实从严管理年的各项活动,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公司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2014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所做主要工作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奠定精细化管理基础。今年以来,我们从规范管理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工作程序,尤其项目部解散以来,我们对科室的各项制度、管理办法重新进行了修订。一是从实际出发,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每道生产工序,把责任指标分解到人头,确保成本控制到位。二是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在认真总结之前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对《岗位职责汇编》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体系,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超前组织,细化衔接,生产保障坚强有力。今年以来高效组织内部井队拆搬安20余次,回收整套设备6套,搬迁速度比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平均搬迁速度由去年的10.5小时缩短至今年的9.42小时;搬迁及时率100%,搬迁就位准确率100%。为了赢得施工主动,生产组织 抢前抓早,积极与上级部门和各采油厂进行沟通协调,根据市场信息科学组织生产,确保全年生产正常运行。一是加强现场勘察力度和生产组织力度。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搬迁预案。自进入翻浆期和雨季以来,为准确掌握现场情况,现场人员每天都对搬家现场情况进行勘察,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组织钻机搬迁。对于泥泞路线和井场,采取提前垫路口、铺设钻杆排等方式,保证钻机搬迁。进入冬季,我们要求各井队提前做好设备的保温防冻工作,保证了钻机顺利搬迁。其中,40597队从胡114-1井搬迁至胡5-249,在新老井工农关系紧张、老井单行道长达6公里、又正值老乡浇地季节,在此路况极差的条件下,协调科迎难而上不气馁,找准问题想办法,一方面在新老井根据现场情况分别做了周密部署,针对单行道较长的问题,采取分段设卡,做到每段都有疏导协调人员,保障搬迁无阻碍;另一方面,严把安全关,现场指挥人员严格按照搬迁安规程在每一个关键环节对现场施工人员及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把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连夜完成了搬迁任务。值得一提的是60448队施工的方2井,前期井位勘查、定井位,为了扫清搬迁障碍,做了周密计划以保障搬迁安的顺利。由于60型架子设备较大,路上的限高限重都要在前期准备中考虑进去,又因庆祖至渠村乡修路,还需要绕道滑县、长垣,搬迁全程164公里,虽然搬迁过程下雨加之长距离搬迁困难重重,但由于提前计 划,周密组织协调,现场人员身负调度室是生产龙头的高度责任感,带头吃住在井场,最终搬、安、开仅用时2天22小时,创出了长途搬迁新指标。二是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协调沟通,相互配合,保证生产各道工序的有效衔接。我们严格执行生产例会制度,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召开搬迁讨论会,从井场布臵到搬迁每个环节的计划,从搬迁路途上的每一根绷绳到井场周边的环境情况,都作出了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争分夺秒抢搬抢安,调度合理调配,搬迁、安装、开钻,一环扣一环,使井队搬迁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井队的开钻赢得了时间。
(三)周密筹划,科学运作,为国内外部市场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在保障内部生产高效运行的同时,把目光盯紧外部市场,从信息收集到设备配套,从物资保障到现场协调,从调迁方案的制定到设备的安全抵达,圆满地完成了国内外部市场的设备调迁组织工作。发运整套设备7次,共计304车次;零星发运钻具48车次;零星发运泥浆罐、发电房、集装箱等配套设备3次,19车次;回收设备6套;协助外部项目搬迁7井次。春节前后,我们兵分两路,前往宝鸡、天津组织设备发运,与国际业务部人员迎风雪、战严寒、斗雾霾,在天津港完成了沙特45队70型钻机接货、验货、打包、登记、装船等工作,圆满完成公司安排的集港装船任务。由中 原发往四川涪陵的70171队,在指挥得力的情况下仅用时两天半就完成了大型设备装车发运工作。
(四)横向联系借鉴,不断提高搬迁时效。
各钻井队在百里油区开展工农共建活动,促进了井队搬迁时效的明显提高。重点采取了三点做法:一是加强与兄弟公司的联合沟通,定期座谈,在原则与观点问题上保持一致,形成统一意见、统一的赔偿标准,避免出现走弯路、多赔钱的现象,保证了生产的需要;二是与采油厂对外关系部常联系、常交流,相互配合支持,赢得了采油厂的大力支持,加快了搬迁速度,降低了成本,为公司生产经营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生产环境,杜绝了因工农关系影响搬迁进度现象。三是在油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真正为当地政府、地方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促进了油地关系的良性发展。
(五)细化管理,合理调派,努力降低运输支出。
根据上级部门外雇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实际,规范外雇车辆管理,加强车辆协调、审核、监督和考核,促进公司整体效益的提高。一是统筹安排公司所有外雇车辆,统一调派,减少不合理用车;二是实行动态管理,总体协调车辆,增加车辆调派的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车辆,解决临时用车问题,减少外雇;三是严格控制费用。对于每一次的设备调迁,我们都精心筹划配合招投,从设备的数量、吨位的核实、运行路线的选择、运费测算到最终价格的敲定,做到了细致认真,严格把关,为井队安全施工、正常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外部项目井队生产组织争取了时间,为公司市场正常运作降低了费用。
二、存在不足:
(一)科室新人业务和理论水平还有待提升,传帮带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重生产轻学习的现象还有,加之走出去学习机会少,创新能力急需全面提高。
三、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生产协调科将按照公司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基础管理,不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整章建制,全面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一是按照公司统一安排部署,强化部室内部管理和提高自身素质。从标准化、制度化、文本化建设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即管理手段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服务到位、监督考核到位,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和管理办法,提升科室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强化调度令的执行力,进一步规范生产信息流程,及时满足井队生产需求,发挥调度室生产指挥协调的纽带作用。
(二)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生产高效运行
一是强化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突出生产计划的 严肃性和执行力,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考核、兑现,奖优罚劣;二是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运行,密切工序衔接,努力缩短钻前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时效;三是加大市场开发和生产组织协调力度,充分发挥生产系统职能作用,靠前指挥、协调与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减少非生产因素等停时间,确保生产高效运行。
(三)抓思想重学习,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充分发挥科室职能,必须加强科室每一个员工的个人素质。一是利用政治理论学习日、党员学习等制度,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增强了科室员工的团结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发扬公司优良传统,将“传、帮、带”落到实处,让新入职员工迅速熟悉业务,力争人人都是精兵强将,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四)精细管理,努力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1、在土地控制上。继续加大与采油厂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力度,确保钻机搬迁及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占地管理,要求各单位加强本单位车辆在钻机搬迁和现场服务过程中的管理,采取搬家插旗确定车辆行走路线和施工现场围栏等方式,控制占地面积,并严格执行监督考核制度;施工结束后及时结合采油厂及地方政府,丈量井场及道路施工用地面积,保证土地赔偿准确真实;严格执行井场垫方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垫方井,在满足钻井施工的前 提下,尽量减少垫方井数量。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联合验收制度,保证施工质量。
2、在车辆管理上。准确把握各生产环节,根据生产实际,合理使用、调配和外雇车辆,既要保证生产需求又要节约运费成本。一是进一步提高各项目部生产组织工作的超前意识,提前与调度室做好用车计划,对非特殊原因临时调用车辆、影响公司车辆的总体运行计划的,按相关规定考核。二是控制外雇车辆调派、使用和路单签认环节,控制运费支出。
(五)加强现场规范化管理,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各级现场调度人员要加大现场监察力度,严格执行现场施工标准,井场平整、房屋摆放、泥浆池施工要达标,为井队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打好基础。加强井队日常管理和员工岗位责任心教育,强化日常交接班和巡回检查制度,保持和巩固现场规范化管理成果,做到绿色文明施工,为钻井生产安全平稳运行奠定基础,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为钻井生产保驾护航 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一是在汛期来临之前,编写防洪预案,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常备不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组织上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在防汛排涝抗灾工程建设和信息收集、传递等非工程建设中,立足于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准备工 作。二是针对搬家、安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我们不断总结归纳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分享,好的方法不断完善、有问题集思广益及时解决,变一家教训为大家财富,不断加强现场HSE监管力度,加强职工对特殊作业现场环境的认识,加强职工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全面降低安全风险。
生产协调科决心在公司、公司党委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全面调动积极因素,营造奋勇争先的氛围,为公司争做一流钻井公司助力。
生产协调科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二篇:2015年协调科工作总结
钻井二公司
生产协调科2015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生产协调科在公司、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公司2015年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深化从严管理,提高质量效益”这一目标,树立“全方位、总指挥、大协调”的工作意识,全面落实“一压两保三提升”的各项内容,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公司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2015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双拳出击,为内外部市场提供组织保障
在内部井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保持极高的市场灵敏度,积极与经营科一起关注内部市场动态,寻觅优质井位;另一方面做好全面准备,珍惜到手工作量。对于今年仅有的两口井赵4-3和刘44井,我们加强了现场精准勘察和生产组织协调力度,针对伏天多雨等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搬迁预案,突出了搬迁计划的执行力。组织人员靠前指挥,现场人员提前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组织钻机搬迁。对于单行道长和泥泞路线,采取提前垫路口、铺设钻杆排、专人看守及做道路指示牌等方式,保证钻机顺利搬迁。值得一提的是,刘44井在有效的现场协调下,搬迁人员顶着熊熊烈日,冒着近40°的高温,克服长距离、运输车辆少等困难,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搬迁及起井架的工作。
面对内部工作量锐减的局势,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发挥“大协调”的作用,生产指挥向外部延伸、组织协调向外部拓展。一方面时刻关注外部井队施工进度,保持与各项目部的沟通联系,了解市场动态,以便协助各项目勘查目标井位地形,做好投标前准备工作,中标后及时派遣精兵强将协调外部项目组织生产,加快搬迁安速度,保障生产无缝衔接,确保到手井位早日开钻;另一方面,在配套和发运设备过程中,我们及时与装备科联系,了解配套设备,合理调派车辆,制定可行的调迁方案,为外部项目占据市场先机提供设备保障。截至目前,我们向外部项目发运整套设备1套,零星钻具75车;回收整套设备4套;我们北上辽宁,组织20911队设备发运,三出陕北,协助井队设备搬迁,东到冀东,指挥设备装船发运,西到山西,协助项目新井位踏勘,真正发挥了我们协调科全方位、大协调的生产组织作用,得到了各项目的一致好评。
二、精细管理,努力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一)在车辆管理上。我们严把运输资质审查关,优选能力强、业绩好的运输队伍,保障运输服务质量,减少结算滞后现象。抓好零星运输业务管理,做好整体设备搬迁过程中车辆的综合利用。准确把握各生产环节,根据生产实际,合理使用、调配和外雇车辆,既保证生产需求又节约了运费成本。具体做法: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各项目部生产组织工作的超前意识,提前与调度室做好用车计划,对非特殊原因临时调用车辆、影响公司车辆的总体运行计划的,按相关规定考核;另一方面,在路单签认环节,认真测算车辆的吨位、距离严格控制运费支出。
(二)在土地控制上。我们持续加大与采油厂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力度,确保钻机搬迁及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占地管理,要求各单位加强本单位车辆在钻机搬迁和现场服务过程中的管理,采取搬家插旗确定车辆行走路线和施工现场围栏等方式,控制占地面积,并严格执行监督考核制度;施工结束后及时结合采油厂及地方政府,丈量井场及道路施工用地面积,保证土地赔偿准确真实。
三、从严从实,强化生产科室职能
一是按照公司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科室内部管理和提高自身素质。从标准化、制度化、文本化建设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即管理手段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服务到位、监督考核到位,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和管理办法,提升科室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强化调度令的执行力,进一步规范生产信息流程,做到生产信息及时准确上传下达,满足井队生产需求,发挥调度室生产指挥协调的纽带作用。
2016年的工作打算:
2016年,生产协调科将继续落实“全方位、总指挥、大协调”的战略目标,切实加强基础管理,不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生产高效运行
一是强化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突出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考核、兑现,奖优罚劣;二是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运行,密切工序衔接,努力缩短钻前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时效;三是加大市场开发和生产组织协调力度,充分发挥生产系统职能作用,靠前指挥、协调与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减少非生产因素等停时间,确保生产高效运行。
(二)加强车辆管理,力争生产运行成本最小化 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外雇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实际,规范外雇车辆管理,加强对车辆协调、审核、监督和考核,促进公司整体效益的提高。一是统筹安排公司所有外雇车辆,统一调派,减少不合理用车;二是实行动态管理,总体协调车辆,增加车辆调派的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车辆,解决临时用车问题,减少外雇;三是严格控制费用。对于每一次的设备调迁,从配合招投,到设备的数量、吨位的核实、运行路线的选择、运费测算再到最终价格的敲定,做到细致认真,严格把关。
(三)加强应急管理水平,为钻井生产保驾护航 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编写切实可行的防洪排涝和冬防保温预案,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常备不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组织上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并能有效各项目追踪落实效果,加以考核,必要时,督促实施应急演练。应急管理,不止是纸上谈兵,更需加强实战。
生产协调科决心在公司、公司党委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全面调动积极因素,营造奋勇争先的氛围,为公司争做一流钻井公司助力。
生产协调科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能源协调科年终工作总结
推荐点击:
一、计划用电工作
计划用电工作是能源协调科近几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随着红河州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用电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日用电负荷最高已达115万千瓦,日平均用电量在2200万千瓦时以上。而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加大了计划用电工作的难度。今年1-6月全州电量需求3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实际用电量25.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XX年年7-12月预计用电需求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全年全州电量需求71.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由于我州工业经济增长较快,电力的增长的速度远不能满足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在电力供应短缺时期,实行计划用电政策就十分必要,也是政府调控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为确保全州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源协调科按照“保居民生活用电、保重点、保增长、保效益和保行业整合”的计划用电原则,按省三电办下达我州的电量指标认真做好每季每月每周的计划用电方案、有序用电预案,做到有序供电和有序用电。对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淘汰类企业一律停止供电,对限制类企业、高耗能企业严格执行计划用电政策、加大限电力度;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实行峰谷、峰枯分时电价政策,用价格杠杆调节企业用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电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加强与红河供电局调度、营销部门间的联系,强化电力调度监管力度,协调解决计划用电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在确保重点、保增长、保效益用电的同时兼顾一般,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引导用电单位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设备用电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到节约用电,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计划用电工作,基本做到有序供电和有序用,既保证了我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又兼顾了一般,确保了全州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安全生产用电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安全生产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能源协调科根据全州工业的安全用电形势,从全州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分别以红经济[XX年]19号《关于对全州煤矿开展用电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红经济[XX年]20号《关于加强电力设施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红经济[XX年]58号《关于对煤矿、非煤矿井及易燃易爆企业用电资质进行检查的通知》等下发到各县市经(贸)济、电力公司和用电单位,并与州安监局和红河供电局组成安全生产检查小组深入到基层、企业进行安全用电等检查,一方面向企业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大政方针,安全无小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组查出的问题能及时向企业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促进用电企业加强了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三、节约用电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低水平扩张,能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能源供应紧张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汛期的结束,水电出力急剧下降、由于电煤供应严重短缺,火电出力不足,全省电力供应紧张,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另一方面用电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电动机、泵类、风机、空气压缩机、工业电炉等主要终端用电设备平均能效水平较低,用电管理粗放,企业、机关、居民都还存在很多不良消费习惯,节电潜力很大。必须高度重视节电工作,采取节电措施,提高电能利用效率,降低电力消耗。
一是加强节电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加强节电管理工作,在节能宣传周期间采用召开节能降耗座谈会、开展节能知识竞赛活动、在人群集中的社区、工厂粘贴宣传标语口号等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电成为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是大力调整用电结构,严格限制高耗电、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三是抓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电行业节电管理,加快节电技术改造,推广节电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回收部份能源。
四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完善峰谷、丰枯电价,加强负荷管理,努力转移高峰负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合理引导电力消费,提高终端设备电能利用效率。
电煤协调工作
红河州是云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XX年底有火电装机173.5万千瓦,到XX年年底火电装机达到253.5万千瓦,其中30万千瓦机组6台、10万千瓦机组6台、13.5万千瓦机组1台。随着红河州新建火电机组的建成投产,电煤需求量和电煤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去年富源煤矿11.25事故后,加剧了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去冬今春全省缺电煤500万吨,其中红河州缺400万吨,XX年年上半年红河州缺电煤300万吨。由于电煤日趋紧张,加大了电力的供需矛盾。红河虽是产煤大州之一,但按现有的产能也远远满足不了电煤增长的需要,为此省州政府多次召开了电煤协调工作会议,特别是去年省10.18日召开的电煤协调工作紧急会议,确定了小龙潭矿务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用非常规手段,加大煤炭的生产力度,经小龙潭矿务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XX年年平均每月生产原煤90万吨左右,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煤需要。同时给予红河州地方煤矿每年XX万元技改贴息支持,调整全州产煤结构和用煤结构,减轻小龙潭矿务局电煤供应压力。
预计XX年年全州可生产原煤1460万吨,同比增长37.6%,其中电煤993万吨,占总产量的68.0%(小龙潭矿务局电煤占全州煤炭产量的61%,山心村电煤占总产量的5.2%,其它煤矿供应电煤占总产量的1.8%)。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全年红河州仍缺口电煤500万吨左右。
XX年年根据省州有关电煤协调工作会议精神和州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了电煤协调相关工作。
一、电煤协调所做工作
(一)加强电煤生产供应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电煤生产及协调的领导工作,州政府专门成立了电煤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亲自任组长,并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大局意识,把电煤、电力供应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抓出成效。电煤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组织召开电煤协调工作会,解决电煤生产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促进了电煤的生产和供应。
(二)积极推进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工程
为切实推进小龙潭移民搬迁工作,州委、州政府把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技改扩建工程作为州重点产业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由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挂钩,开远市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小龙潭矿务局打破常规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五期扩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土方剥离进度。同时,按省政府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多产原煤,尽可能满足电厂电煤的需要。预计XX年年小龙潭矿务局可生产原煤1076万吨,其中电煤880万吨。
(三)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调整用煤结构
为减轻小龙潭矿务局电煤供应压力,调整全州用煤结构,州政府与开远、弥勒、泸西和建水四个主要产煤县、市签订了《原煤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电煤生产供应奖励办法,鼓励各产煤市县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要加大煤炭的生产力度,多产煤,多供煤。要求各重点产煤县市尽快进行技改扩能,努力提高原煤产量,缓解全州供煤不足的局面。
同时也要求各火电厂也主动积极寻找煤源,做好掺烧试验,加大小龙潭矿区以外煤种的掺烧量,争取多发电,多供电,为全省全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快地方煤矿扩能技改步伐
今年7月2日省经委召开电煤协调会议后,州经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又多次带领科室相关人员分别到开远、泸西、弥勒、建水等主要产煤市县调研,推动煤矿加快整合步伐,使我州有更多的煤矿符合省政府支持的政策,得到省级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技改扩能挖掘现有矿井潜力,并要求凡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及开工条件的煤矿要尽快验收和开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产煤量。
(五)建立电煤运输绿色通道
为保证大唐电厂、华电巡检司电厂、小龙潭电厂电煤运输畅通无阻,州经委与交通、交警、开远高速公路管理段等部门协调,建立了电煤运输绿色通道,由州电煤协调办专门为电煤运输车辆发放绿卡,确保了电煤公路运输的通畅。
二、电煤供应存在的问题
(一)红河州是云南省煤炭生产的大州,但同时也是煤炭的消费大州,州内自产的原煤均不够用,还需从州外购进部份原煤。其次,按省政府的要求,今年全州将关闭19对煤炭矿井,减少产能57万吨,将会使今冬明春红河州电煤及社会用煤供应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小龙潭矿务局目前月产煤已达90多万吨,由于五期技改扩建工程进展缓慢,如果明年超产能力下降,按省经委的发电计划安排,电煤与非电煤供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对全省以及红河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节能降耗工作
节能减排是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州电力、化工、有色、钢铁、建材等行业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头,有效遏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
按照省政府下达我州“十一五”末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7%,平均每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约为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25%,平均每年下降5.6%。红河州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结构以资源型、耗能型和初级产品型为主,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消耗规模逐渐扩大,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形势十分严峻。
一、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方针政策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布置,红河州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推进全州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云政发[XX年]113号)(云政发[XX年]141号)文件精神的要求,红河州成立了由州人民政府州长任组长,分管工业副州长任副组长,以州经委、州发展改革委、州环保局等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经委负责节能管理日常工作(其中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州环保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协调和督促,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全面落实责任
为确保节能降耗任务顺利完成,认真贯彻落实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的精神,我州在XX年年7月23日召开了红河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紧急会议,向我州10个涉及淘汰落后产能的县市传达了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对省下达我州XX年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0%,节约能量40万吨标准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电力10万千瓦、铁合金6.764万吨、水泥32万吨、黄磷2.1万吨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下达,要求各县市严格按照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装置,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实现我州XX年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红河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了《XX年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书》。红河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及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XX年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XX年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红河州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州全社会用能比重大,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又占到了全州工业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对gdp能耗影响较大,为此,以红经济[XX年]269号文印发了《关于下达红河州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的通知》,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政府及重点耗能企业,通过层层抓落实,确保节能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资金上对节能工作给予保证
我州财政每年安排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资金200万元和工业技改资金6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和技术改造。今年州财政在原预算的基础上又增加100万元工作经费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工作。政府对节能减排不断加大对资金的投入,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收到一定成绩。
(四)突出重点,以抓工业节能为突破口,确保全州节能目标的落实
针对红河州能源消耗总量的80%以上是工业企业消费的实际,我州以抓工业节能为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为全州节能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企业能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云锡集团公司冶炼分公司的锡粗炼车间的反射炉熔炼系统,经过近50年的超负荷运行,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锡金属回收率93%、热利用率仅为31.5%。引进澳斯麦特强化熔炼技术对粗炼系统进行了改造,以及通过节能、环保等自主创新,各项技术指标超过设计水平,直接金属回收率达96%以上。澳斯麦特炉不仅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可观,而且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与原反射炉相比每年节约燃煤11000多吨,热利用率提高到53.6%,提高了22.1个百分点,配套的6000kw余热发电机组充分利用余热,年发电量3500万kwh以上,年创效益1400多万元。
开远国资水泥公司根据国家提出的“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鼓励技改、淘汰落后”的发展方针,投资1.76亿元,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代替落后的湿法生产工艺,建成一条XX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时建成4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吨水泥综合能耗由191千克下降到142千克,下降51%,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XX年年1-9月节能量5220吨标准煤,节能环保效果十分明显。
小龙潭发电厂、巡检司发电厂用30万千瓦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取代老旧机组,每千瓦时发电煤耗大幅下降。以小龙潭电厂计算,原煤消耗下降了150克,年节约标煤就可达28.7万吨,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为全面推进我州的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我州已于XX年年6月初提前关闭巡检司电厂台2.5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68.3万吨,折合标准煤为29.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万吨;在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XX年年2月开远国资水泥公司提前关闭了两条湿法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24万吨;与此同时,今年还关闭了变压器装见容量小的黄磷炉装置7台(套),产能2.1万吨、淘汰能耗较高的铁合金炉19台(套),产能6.76万吨,年可节能约标准煤6.9万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2010年逐步关闭小龙潭电厂6台10万千瓦高耗能发电机组和滇能弥勒电厂13.5万千瓦机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水泥45万吨、钢铁7万吨、铁合金2.8万吨。
3、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节能减排。
延伸产业链,加快精深加工业的发展。红河州工业中重工比重较大,原料型的产品居多,产品耗能高,附加值低,高耗能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是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下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州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延长产业链的工作,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如云锡公司通过发展锡材、锡化工产品,蒙自矿冶公司通过建铜锌冶炼生产线,石屏前隆公司发展黄磷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单耗,取到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加强引导,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开发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方向。在红河州工业发展规划中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明确地提出要向节能型项目上倾斜,从导向上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引导。
针对我州工业能耗最大的是发电企业这一实际,我州积极鼓励企业发展3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联合循环机组;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在运火电机组,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实施“上大压小”淘汰能源消耗高的小火电机组,提高单机容量。同时,鼓励企业发展热电联产,综合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余气联产发电,回收部分能源,如开远国资水泥公司、红河钢铁厂、弥勒锦东化工厂、建水群星化工厂等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减少了原煤消耗,同时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
5、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竞赛活动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云政发[XX]120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节能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完成省政府下达红河州“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1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平均每年下降5.6%)的目标,结合红河州的实际,制定了《红河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竞赛活动方案》,通过开展活动,提高企业的节能意识。
6、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认真落实国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年耗能一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人员,加强对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上水平。
(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全州工业企业上水平上台阶
为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全州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加大淘汰力度。严格执行峰谷、丰枯电价和可中断电价补偿制度,对国家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节电设备,提高终端设备用电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认真严格地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促使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进行节能技术更新改造,降低产品单位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五)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节能意识
工业企业是我州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主要大户。我州从抓工业企业入手开展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积极组织年综合能耗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参加省节能中心举办的4次节能培训班。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节能管理和统计工作,今年10月24日,州经委和州统计局在蒙自共同组织了一期规模较大的节能统计培训班及节能降耗工作会,由省节能办和省统计局的老师授课,培训了全州经委系统、统计系统干部职工和全州17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人员300多人,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基础。12月4日组织召开红河州重点耗能县市经贸局、统计局、重点耗能企业参加的节能降耗工作会,进一步落实节能降耗目标。强化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和节能意识,今年内对列入全州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为广泛宣传节能降耗,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采取在工厂、社区等人群聚居地粘贴宣传标语,组织州内重点耗能企业召开节能降耗工作做座谈会,组织职工开展节能降耗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使节能减排活动深入人心。积极参加由省经委举办的《XX年年中国昆明国际节能新能源环保博览会》(XX年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从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污染减排等方面对近年来红河州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展示,宣传红河州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全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力度及未达标企业整改措施的落实
全州高耗能高污染10个重点行业的137户企业均严格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并且按照国家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了省、州XX年、XX年及XX年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再提高工程”及“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等考核验收。
(七)制定下发《红河州节能减排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云南省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我州制定并下发了《红河州节能减排实施意见》,加强对全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八)对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督查督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州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省人民政府下达我州XX年年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10月26日,州政府办以特急明传电报下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州节能降耗及工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按通知要求,六个督查组于10月30日分赴十三个县市对全州节能降耗工作及其它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有力地促进我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
目前州及各市县节能管理工作机构不健全或未建立,缺乏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人员;节能管理的核算系统尚不完善,不能对全州、全社会用能情况,特别是企业用能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大部分工业企业也无专门的节能机构和人员,节能措施难以落实。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红河州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不协调,轻工业发展缓慢,而高耗能的重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轻重工业的比重由XX年的39.9:60.1调整到XX年的25.2:74.8,轻工业比重下降了14.7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上升,而重工业中以高耗能产品居多。从目前红河州工业发展的态势和“十一五”期间的工业项目发展情况来看,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的比重还会进一步增加,能源消费的总量还将逐年上升,特别是由于重工业产品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难以大幅度降低,节能降耗工作困难较大。
(三)红河州作为全省重要的火力发电基地,在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加大了我州节能工作的压力。
我州火力发电量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消费的一次能源占全州能源消费比重较大,消耗的煤炭转换成电能后,一部份在本州内消耗,而一部份输出州外消费。由于火力发电总能耗及单耗较高,撑大了我州能源消耗总量,单位gdp能耗下降难度加大,使得我州的节能降耗任务加重,难以实现单位gdp能耗的大幅下降。
(四)部份企业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
由于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在发展思路上存在重生产、轻节约,重速度、轻质量的倾向,对节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意识不强。因此,在节能工作上普遍存在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节能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和公民的自觉行动。
(五)国家节能降耗政策不配套。
国家在对企业节能改造、节能设备研制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没有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对能耗指标较好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的用能奖励政策,对能耗超标的企业也没有较全面的处罚政策,没有建立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企业及广大群众的节能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
(六)资金投入不足,节能技术开发和应用不够。
节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企业普遍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不够,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难。
五、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尽快建立完善省、州、县三级节能统计核算体系。由于现在的节能统计核算体系不健全,统计指标单一,不能涵盖全社会用能情况,在计算gdp能耗指标时,州、县市对节能降耗情况不能及时进行监测和管理,使节能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并尽快完善省、州、县三级节能核算体系。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目前红河州的工业以资源型的重工业为主,电力、化工、有色冶金、黑色冶金和建材工业能源消费占到了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93.3%,能源消费不合理。从今年1-9月情况看,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电力11.23吨标准煤/万元(含水电)、化工17.88吨标准煤/万元、有色冶金1.47吨标准煤/万元、黑色冶金24.37吨标准煤/万元、建材15.91吨标准煤/万元,除有色冶金行业外,其它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高于全州3.75吨标准煤/万元的平均水平。因此,只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
(三)制定合理科学的用能鼓励和处罚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对用能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税收、用能方面的鼓励政策和对用能单位超单耗的处罚政策,利用经济杠杆,为节能工作的推动和实施从制度和政策上提供保证。
(四)加大政府贴息资金投入,改造现有生产工艺和装备。红河州的工业企业以高耗能企业为主,能源消费高,而企业在节能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较为困难,政府要加大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贴息的力度,使企业尽快使用现有的一些先进的节能设备,改造传统工艺和设备,降低工业企业的能耗,为全社会总的节能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证。
(五)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为进一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政府需要制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在新上项目、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从政策上为淘汰落后产能提供政策支持。
(六)制定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排方面积极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用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政府应对企业在申报项目、新上项目、技改贴息等方面将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从政策上为节能工作提供保证。
(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总量排放超过稳定限额的企业,强制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扶持清洁生产项目,突出对节能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绩效考核。
(八)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
(九)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加大淘汰力度。严格执行峰谷、丰枯电价和可中断电价补偿制度,对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促使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进行节能技术更新改造,降低产品单位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节电设备,提高终端设备用电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XX年年工作安排
1、加强重点行业、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我州重点耗能行业主要为电力、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学工业等。开远小龙潭电厂、解化集团、红磷公司、云锡公司,泸西伟洪吉宇公司和润鑫铝业公司是我州的重点耗能企业,其能耗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70%,因此,以上企业仍然是红河州节能降耗的重点企业,必须继续抓好节能管理工作。
2、按省的要求,继续组织州重点耗能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省节能中心举办的各类节能培训班学习,在红河州举办两期节能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节能岗位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积极组织各县市做好节能宣传周有关工作,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
3、按省里要求做好节能指标的分解落实,明确目标、明确责任,与各市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4、继续贯彻落实好省人民政府云政发[XX年]113号、云政发[XX年]141号文件精神,制定更加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确保“十一五”末期我州节能减目标任务的完成。
5、做好XX年年计划用电工作,做到有序用电。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人民生活、保效益、保重点、保增长、保行业整合”,保地方经济发展、保农特产品加工的原则,统筹兼顾,认真做好计划用电工作,做到用户不强超强用电力电量,不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到以人为本、生活用电不受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电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确保党政机关、市政公用、学校、新闻媒体、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煤矿、医院、供水、供油、电信、重要基础设施等重要单位的用电。
6、加强电煤协调工作,做好电煤和非电煤的协调平衡,确保电煤的有效供应,同时基本满足化工、制糖、建材以及居民生活等非电煤的需要,确保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对以上工作总结感兴趣的你,不妨继续关注我们好范文!
第四篇:协调科2010年工作总结
协调科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安装服务质量评价仪,完善电子监察手段
根据《柳州市行政审批办证服务质量评价暂行规定》(柳政办„2005‟106号)和《2010年柳州市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要求,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审批事项都要供服务对象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做到“一事一评”,从2010年4月1日起已完成对中心63个部门配置服务质量评价仪90余台完成评议率达98.88%,其中满意率达99.99%。有效的为我市绩效考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完成公共服务机构进驻中心
为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桂政发„2009‟15号)要求,完善我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经市政府同意,柳州市邮政局、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柳州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联通柳州分公司、移动柳州分公司等8个单位,于6月1日起统一进驻中心办理业务,为市民提供特快专递、报刊收订,收取水、电、气费,管道燃气报修报装,数字电视缴费,手机话费缴费,业务咨询等共计21项公共服务项目。
三、开展“七个提升年”服务重点项目主题活动
一是根据《柳州市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年”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制定服务重点工程工作方案,梳理出七个“提升年”中与行政审批有关的重点项目83项。
二是为加快推进“七个提升年”重点项目建设,让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得到更便利、快捷的政务服务,特别制作了服务“七个提升年”重大项目联系卡,为建设单位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根据项目业主需求,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形式,以召开工作协调会、进入并联审批流程、启动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多种工作形式,用优质的政务服务为实现“七个提升年”服务。
四是在11月份与市重点办、市发改委联合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月”活动,力争为一批重点项目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有条件开工的项目在年底前尽快开工,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目标。
四、重新梳理并联审批细则
为进一步扩大并联审批范围,降低并联审批门槛,扩大服务企业的范围,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变化以及各部门对审批事项的授权和下放情况,对有关并联审批细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新梳理后并联审批项目为9项,相比于承诺办理时限,建设项目压缩时限52%,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压缩时限69.20%,占用城市道路项目压缩时限37.50%,挖
掘城市道路项目压缩时限33.3%,旅馆业并联审批项目压缩时限72.20%,餐饮业并联审批项目压缩时限71.40%,。截至1-10月并联审批办件统计:743件,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办件统计302件。
五、加强窗口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一)对六县四城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关于自治区通用软件介绍、并联审批、《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办件制度等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本领。
(二)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强化信息化应用管理和电子监察,提高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配合自治区对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已完成培训人员全部取得合格证。
六、两分厅、四城区部署自治区电子监察及审批通用软件
(一)完成了对房产分厅、劳动分厅使用自治区审批通用软件的部署工作,并安装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实现对分厅办件业务的实时监管,解决分厅还是用旧系统或无审批系统的问题。
(二)由市工信委牵头,市政管办参加,对在四城区统一安装使用自治区政务服务和行政效能监察通用软件进行
了专题调研,并在4月30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及5月10日的柳州市四城区统一安装使用自治区政务服务和行政效能监察通用软件专题会议中作出明确安排,按时、按质完成与自治区的软件对接工作。现各项工作正按要求及规定时间进行中,按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部署,实现与自治区联网。
七、协调科其它工作
一是在工作中认真为群众协调解决问题总计350余项,相关群众表示满意。二是协调工商局企业年检在线受理、质监局窗口组织机构代码证年审,民政局涉外婚姻进驻中心等工作。三是配合柳州市工商局在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开通部分事项的网上审批工作,从7月6日起柳州市工商局已在网上受理审批事项276件,完成办件276件,办结率100%。四是配合办领导完成自治区现场会在柳顺利召开,现场会期间完成中心设备运行保障工作、排队系统维修及会场布置等工作。五是积极做好政务中心计算机网络维护,保证中心各部门窗口工作顺利进行。
2011年工作计划:
一、排队叫号系统立项
积极与发改委进行沟通,尽快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排队系统立项建设工作,并做好排队系统升级前期准备工作。
二、中心视频监察系统扩展与向分中心延伸
电子监察系统除对行政审批过程进行全程监察外,还需
要对政务中心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随时了解中心的情况,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我市政务中心现有监控摄像头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计划将在每层楼增加2-3枚摄像头,并建立效能监察监控中心,完善中心电子监察体系。
进一步落实自治区政府办、监察厅及市监察局等要求,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延伸至分中心,目前各分中心均配备有监控系统,但由于建设标准,设备型号不统一,无法与电子监察系统联网,下一步将通过中间服务器或国家认证的网络安全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分厅视频监控系统与自治区电子监察系统的联网。
三、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统一标准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触摸屏查询系统,在现阶段使用自治区通用软件的基础上,完善和充实触摸屏查询系统的功能。将自治区通用软件触摸屏系统平台嵌入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触摸屏查询系统中,实现政务中心办事指南、审批流程查询、各窗口表单及范本查询、审批情况的动态查询及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全面整合。实现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对外服务机构都设立触摸屏查询系统,既是对政府及政务中心工作的宣传又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以现有网站为基础,完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增加各单位信息公开资源的共享和发布;增设中介机构专栏,将中介机构各项收费标准信,机构誉度等信息发
布网上供投资者查询、参考;网站上开辟绿色通道,让重大项目的办理实现在网上提前预约受理等功能。
(三)规划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的网上审批系统架构,将信息化建设想基层延伸。
四、推进县区并联审批业务开展
随着我市第七轮审批事项清理结束,及审批制度的不断深化,很多事项将下放县区办理,2011年将积极开展推动县区开展并联审批业务项目。
第五篇:建管科2013全年工作总结
建管科2013工作总结,在上级建管部门的业务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积极支持和帮助下,我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的监管职责
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在招投标过程中,并与纪检、公正等相关部门配合对开标全过程进行监督,增加了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同时做好了工程招投标前期备案工作,规范招投标备制度,严把准入关,有利工程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截止10月份,工程招投标已完成45项,投资金额2.86亿,工程全部进入阿勒泰地区工程交易中心,应公开招标率为100%,没有出现规避招标、弄虚作假等现象。并及时对招投标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归纳与整理。按时完成投招标月报表工作,同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按法定的程序代理业务,发现违规问题停止招标活动予以纠正。
二、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严历查处违规行为 在建筑市场管理工作中,各项工程从招标工作开始,规范各方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有效的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于5月开始联合质监站、进行对建筑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发放建设工程违规整改通知单12份,共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8项,严格执行《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施工许可证的发放中严格审查,切实把好工程开工这道关,对于不符合法定开工条件的,一律不颁发施工许可。
三、2014年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对我县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开发建设项目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建设项目前期资料的备案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认真查处,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引导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是在今后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在招标过程中有串标及虚假招标的违规现象。更好的完善招投标监管制度,严格按照分级限额管理履行好监管职责。
三是为了加强对我县现有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查处和杜绝企业出现涂改、伪造、转让、出借《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现象。如发现企业有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今后为了更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质监、规划、城管等相关执法部门依据各自检查方式为重点,把日常监督和综合执法大检查相结合,在专业力量的配置和检查程序上进行互补,对现场的所有参建主体,建设程序、招投标、承发包、资质资格等内容进行不定期的大检查,疏堵结合,奖优罚劣,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守法诚信,社会信誉良好的的单位,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于违法失信,社会信誉较差的单位,依法进行严格审查,有力地打击和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建管科
2013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