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十堂哲学公开课-读书笔记与心得20161020[最终版]
四十堂哲学公开课20161020笔记
哲学的本质:引导我们像哲学家们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怀疑式的追问、探索及论证是哲学的核心!也是探知我们内在与外在世界及未来的核心!希波克拉底:人生短暂,艺术(医术)永存!
读这本书使我明晰与坚定了导引我人生现实与未来的这段话!RYD的座右铭——凡事皆有度!(事业、业绩、成长、共鸣、共振、共情、爱、视野、家庭、快乐、幸福、美好、体验、健康、读书、学习、团队、友谊、旅行、音乐、衣食住行!自由!智能化、激励、用心、甚至生与死!)提问的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我们一直自以为懂,其实我们并不懂;生活的美与圆满绝对不是你看到的那些!苏格拉底的智慧来自于他不断提问与寻觅!他未著作,他被指控教唆雅典青年为非作歹反抗权威而被大陪审团投票毒杀,宁死不肯沉默,宁死不肯停下来思考事物真正本质,喝毒芹酒而去,柏拉图写《对话录》让他活了下来,柏拉图以之精神培养出了大不相同的亚里士多德!什么万万结什么蛋蛋,竟然各有独特魅力的大家精彩!苏格拉底:我知之甚少,这就是我知道的一切!2真正的幸福——亚里士多德
一燕不成夏是他的名言;感触:一人不成圆满家庭;一事不成圆满人生!一才(产)不成强国、强企、强区域; 幸福不是短暂的快乐!真正的幸福需要长时间的生活!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是三代师承大师,前者是大演说家,中者优秀作家,后者兴趣于世间万物细节; 要知道猫是什么,你就必须观察真实的猫~ 人类的最佳生活就是运用人类理性的力量!他的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与清晰论证!
良好的行为模式就是美德,不良的行为模式则是恶德!
你是否幸福部分取决于好运气!培养正当的人品可以增加你获得幸福的机会!3 我们一无所知——庇罗(怀疑论哲学家与师祖,未写过一本著作)人们都一无所知——连这一点也不确定。
你不该相信被你认为真实的事物。你很可能犯错。你可以质疑一切,怀疑一切!
最好的办法是一直保持开放的头脑!不执著,你便不会失望!
他认为:你若想快乐,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别去关心事情的结果!如此一来,任何事情便不会影响你的头脑,儿那将是一种真正内心平静的状态!学园之路——伊壁鸠鲁——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毫不可怕!时刻想到自己必死,会使人们更努力地更好活着!
消除人生中的痛苦,增加快乐,就会使人生更幸福!最佳的生活方式就是非常简朴地生活着,善待周围的人,置身于朋友当中,欲望很少很简单很容易得到满足,如此你便有了时间与精力去享受更有意义的东西!他的墓志铭:我过去不存在;我存在过!我现在不存在了;我不介意!美好的回忆能止住痛苦!学会坚忍——埃皮克提图、西塞罗、塞内加——斯多葛派哲学观点重在心理调适 我们只应担心我们可以改变的事物;我们不必在意其他任何事物;
哪怕肉体北奴役,精神仍然可以试自由的!哪怕你拥有50亿元,你精神仍可能是贫困的!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此事,就不能让此事影响到我们!——集中营里那人; 我们的思想全由我们自己支配——埃皮克提图
不用试图去改变我们无法改变的事物,我们应最充分地利用好短暂的人生——西塞罗 问题不在于我们的人生何等短暂,而在于我们糟蹋了自己拥有的时光——塞内加 要最充分地利用好人生!努力去体验更多更有价值与更有意义的事情!最富有成果的生活方式就是研习哲学!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塞内加 6 谁拉着我们的线?——奥古斯丁
上帝给了我们自由意志!上帝让我们选择,道德之恶是我们选择的结果!7 哲学的慰藉——波伊提乌(罗马哲学家 480-524)
运气是偶然的,多变是运气的本质,命运之轮在不断旋转!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运气上!真正的幸福只能来自内心,来自人类能控制的事物!而不来自厄运摧毁的一切!没有可怕的事物,完全取决于你怎样看待事物!
幸福是内心的精神状态,不是外部世界的状态!财富权力荣誉都是毫无价值,它们都会来而复去!我们绝不该将幸福建立在如此脆弱的基础上!幸福来自不能被拿走的事物!
一切学问都是对既有思想的某种回忆!
上帝能一瞬间看清一切:过去、现在与未来!完美的岛屿——安塞姆和阿奎那(意大利俩圣教徒 1033-1109 1225-1274)上帝是最高的存在:最有力量最仁慈,无所不知!
各种结果皆有起因:如此回溯,永无穷尽!第一因必定是上帝!上帝是世间万物的无原因的原因!无限回溯起因,回到本与真!~ 9 狐狸和狮子——尼科洛·马基雅弗利(意大利历史学家与思想家 1469-1527)人本性自私!
强大的君主必须学会不做善人,要不择手段!君主必须具备勇敢!——《君主论》 我们的成败一半系于机会,另一半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机会偏偏有准备的人,那是他具备抓住机会并借势而成就成功的基础!
作为领袖,与其被人热爱,不如被人害怕!理想状态的爱加恨,这很难做到!领袖必须效法狐狸与狮子,精明判断趋势,勇敢抓住机会并消除潜在风险与威胁!相信任何人都会信守承诺,这是很危险!防人心必须!扮猪吃虎!肮脏、残忍和短命——托马斯·霍布斯(英国哲学家 1588-1679)91岁 人本性自私!
早产儿,他小时经常生病,是个健身迷,爬山迷,喜欢网球运动,唱歌以锻炼肺活力; 强大者治国、治企;自然状态可能惨死结局!
人体是最复杂的机器,保养它自然也是需要更系统的维护; 世间没有灵魂这种东西!你是在做梦吗?——勒内·笛卡尔(发过哲学家与数学家 1596-1650《沉思录》《方法论》)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有有思想!你的头脑与身体彼此分开并相互作用!弄清你自己能确知的事物,你一生中很值得如此尝试一次; 任何事物哪怕存在半点假的可能,便不应确认它是真的!感觉有时会欺骗我们!有些信念不属于怀疑论的怀疑对象!
此刻你是醒着或梦中在看那本书(做某件事)?!他认为你首先应否定在醒着做着这件事!(笛卡尔质疑法)即使在梦里,2加3也等于5!请你下注——布莱斯·帕斯卡(法国哲学家数学家 1623-1662《思想录》)人类为性欲所驱策,殊不可靠,易生烦恼!他先天体弱多病39岁疾痛中去世!他认为通过逻辑能证明上帝是存在!
聪明赌徒想方设法提升概率!前提是你可是否选错赌的标的!你赢了,便赢得一切!你输了,便输掉一切!——帕斯卡 选择里即命运,选择里就有得与失!磨透镜的人-----巴鲁赫·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与神学家 1632-1677《伦理学》)上帝就是世界!上帝或自然!他靠磨透镜挣钱为生,也早逝因于此!他是宿命论者!爱因斯坦相信他说所说的上帝!
发掘你因情感而产生行为的原因——更多发自内心而行,而非因外因被动而行!王子与鞋匠——约翰·洛克和托马斯·里德(英国与苏格兰哲学家 1632-1704 1710-1796《人类里结论》)老年的你可能是是婴儿时的你吗?请拿照片对比看看!!甚至青年时的你与中年的你不是一个人!使我们再岁月流逝中依然是一个人的是我们的意识!即我们对自我意识的记忆!同一身体里寄寓着不同的人,可能就会出现多重人格紊乱!失去那种自我意识的人可能就不是那个人啦!A等于B,B等于C,C不一定等于A;(乌镇美丽家园大寨)15 房间里的大象——乔治·贝克莱(和约翰·洛克)(爱尔兰哲学家与大主教1685-1753)一切不再被看见的事物便都不再存在;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贝克莱 世界及其中的一切只存在于人的头脑里,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即以他名字命名!——帝国之路取道向西!洛克说:你看到或想到的的一切仅仅是你头脑中的观念!可能最好的世界?——伏尔泰和莱布尼茨(法国哲学家与作家1694-1778《老实人》)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万物一定都有符合逻辑的解释!上帝造出如此世界一定有最充足理由!伏尔泰:我不赞同你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利!
《老实人》小说最后一句话,憨第德说“其他看法说法固然不错,还是种咱们的园子要紧!” 伏尔泰是自然神论的信仰者!:只要仰望星空,便能证明造物主的存在!17 想象的钟表匠——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与历史学家 1711-1776)看似事先设计好的事物,其实几乎一定是设计好的!上帝造万物!人们通常认为上帝具备三种特殊能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仁慈无边!作为奇迹的事情,必须违背某一条自然规律!
对发生过的事情,总会有听起来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生而自由——让-雅克·卢梭(法国哲学家与作家
1712-1778)真正的宗教来自心灵,无须宗教仪式!
人生而自由,却处处都在枷锁之中——《社会契约论》开篇之言!人类的天性是善良的!嫉妒与贪婪是人们共居城市造成的后果!
找出一种使一个人既享有像在社会以外一样的自有,又能遵守国家法律。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也许就是如此。遵守公共意志的前提是它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公共意志不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 唯有服从公共意志才可能获得真正自由,即使是被迫服从的!强迫别人做事情十另一种自由!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穿行于各国躲避迫害!康德就几乎没离开过他故乡的小城!尽管他的思想影响全欧洲!19 淡粉色的现实——伊曼纽尔·康德(1)(德国哲学家 1724=1805)
淡粉色的眼镜外的世界都带有一定淡粉色的事物;你通过自己的大脑滤镜在理解着这个世界!我们不能消除我们的大脑滤镜看世界,没有了它我们根本无法体验任何事物!
康德非常理性而规律得生活着,终生未婚,极多产作品,每天8来回的小城散步,他几乎成了小城的时间表; 我们本体界潜藏在我们体验到的一切事物后面,它是更深层次上的存在,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本体的完整图画~ 我们永远无法了解本体的某些方面!
依靠理性的力量,我们能揭示人类头脑的某些特征!20 人皆如此,后果如何?——伊曼纽尔·康德(2)道德与你做什么毫无关系,而与你为什么做有关!
你帮助那个年轻人,若是因为你懂得这是你的责任,你的行为便是道德的。你若是因为可怜他而帮则绝对不是道德的行为;你仅仅是出于感情而去做事,你的行为便根本不算良好!善良的意图并不足以使你做出道德的行为!
尊重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这是现代人权理论的核心。它是康德对道德哲学的巨大贡献!自己的行为是否道德的评判标准:人皆如此,后果如何?(你应当总问自己此言)一些行为无论结果如何都是错误的!
基于冷静的论证思考,不基于情感去判断是非,这种思想方法与亚里士多德的方法大不相同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有道德的人总是具有正当的情感,因而总是去做正当之事!康德认为感情完全可能蒙蔽人们的理性,使人们更难弄清一个人是真的在做正当之事,还是仅仅看似如此!——我想起那个杀人抢劫的西安登山救护队队长!我想起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我思考我帮人时候的更多是可怜人,而未将其看做自己的责任!切实的幸福——杰里米·边沁(英国哲学家、法学家,功利主义学说创立者
1748-1832)功利主义或最大幸福原则:一切能造成最多幸福的事,都应当去做;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你的感受!幸福可以量化!(它会持续多久、强度如何,是否引来更多幸福,减去这行为可能带来的痛苦数量,这就是此行为的幸福值!)
痛苦与快乐是伟大的向导,指引我们去过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活!
我们寻求快乐的体验,规避痛苦的体验!把快乐最大化,吧痛苦最小化!什么快乐之源?从能提高素质的活动(如读书听音乐做善事等)获得快乐,22 密涅瓦的猫头鹰——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1770-1831)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生活的时代直接相关;
离开了人类思想的历史背景,便不能充分理解人类的思想; 唯有哲学家才能理解人类历史的终极发展模式!
唯有依靠基督教才可能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基督教唤醒了对精神价值的认识!真正的自由只能来自组织良好的社会!
叔本华认为黑格尔根本不是哲学家,因为他的哲学研究缺少严肃态度与诚实之心。黑格尔的哲学全是胡说八道!黑格尔说叔本华是个既讨厌又无知的人!瞥见实体——阿尔图尔·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1788-1860《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生命是痛苦的,最好是从未出生!
只要我们能认识到现实的本质,我们就会大大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能避免陷入某些更阴暗的人类处境!
他更多汲取了东方哲学的一些营养而延伸形成自己的哲学观体系!但他有不同于康德与佛陀,他性情阴郁,难以相处,自负虚荣!他要求柏林大学将自己的课安排与黑格尔的同时,但几乎无学生到场听,黑格尔的却人满为患!他随后离开柏林大学,一生的剩余岁月全靠继承的财富生活着!
佛陀教导人们:终生皆苦,但从更深层次上说,并无自我这种东西;只要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便能开悟!
我们体验到的世界即表象的世界,表象世界的后面存在更深的本体世界!我们根本无法直接认识它,意志的世界有些像康德的本体世界,尽管二者存在一些重要区别!现实表现为意志与表象。意志是一种盲目的驱力,绝对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它是使植物与动物生长的能量,是使磁针指北的力,是使化合物生成晶体的力!我们能通过自己的行动,通过我们的艺术体验,瞥见那个意志的世界!十分靠近意志的世界!你若怀着恰当的情绪聆听贝多芬交响曲,就一定会激动心情,你正在瞥视实体的真正面貌!作曲家与音乐家热爱叔本华,他认为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
同情他人,他人不在我以外,关心别人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人也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都属于那个整体,这就是意志的世界!(他推到窗外高声老妇而被判终生供养,几年死他说,老妇死,负担去!矛盾吗?)他极讨厌噪音!
有些读者认为:叔本华的言论若是真心实意,他本会自杀!发展的空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功利主义学说创始人之一 1773-1836)严谨的思想与讨论能引发社会变革,造就更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会使更多人过上幸福满足的生活!
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就无童趣地跟随大师学习成长,3岁学古希腊文,6岁写出罗马史,7岁读懂原文柏拉图对话录,8岁学拉丁语,12岁透彻理解历史、经济学政治学,并能解负责数学方程,对科学怀有热烈而成熟的兴趣!神童!20多岁即成为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从未有过真正的童年生活!一生孤独,待人几分冷淡!边沁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确的行为总能带来最多的幸福——功利主义者!边沁认为唯有快乐的体验最重要!穆勒认为宁做满腹惆怅的人,也不做快乐的猪!(快乐是有高低级之分的!))这就更功利地计算快乐与幸福了!追求幸福的最大化!
给予每个人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组成社会的最佳方式!个人自由的日益增多,能比限制个人自由造就更多的幸福!
最重要的是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感受!他主张生活方式自由,人人都享有思想与言论自由是至关重要的!言论自由的尺度应当以不激起暴力为限!婚姻应该是两个平等者之间的友谊!怀有坚定观点者,无论多么不愿承认其观点可能有误,都应想到一点:无论它多么正确,若未经充分、频繁、无畏的讨论,都会被看做死教条,而非活真理!无须智能的设计——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生物学家与地质学家《物种起源》)地雀 他父亲断定他一定会成为浪子,成为家族之耻!因为他把大量时间用于猎杀老鼠!他年轻时先在爱丁堡大学学医,因无兴趣,又到剑桥大学学神学,打算日后做个牧师!课余热忱于收集植物与昆虫,但丝毫没显示他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很多年他好像迷失方向!他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物种会通过自然进化不断改变,不会永成不变!生命的牺牲——索伦·克尔恺郭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作家 1813-1855)不可怀疑上帝之言;
他爱上那姑娘却因担心自身忧郁心情与虔心宗教而无法与任何结婚,痛苦拒婚!唯美生活与道德生活之间的选择!信仰涉及冒险,信仰无理性!宗教是一种使心灵痛苦的选择!这几乎成了他短暂而多劫一生中所有作品的一切!他习惯于用虚构的故事阐发自己的思想!
像苏格拉底一样,他惹恼了周围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他的批评与尖锐言辞!在事先不存在指导方针的条件下作出选择的痛苦!
重于一切的是个人的主管见解,是个人作出选择的体验!马克思:依靠宗教获得拯救是毫无希望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卡尔·马克思(1818-1883 肺结核而死)他是平等主义者,人人应该平等;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着贫困的生活,不断迁移躲避迫害!全家常常生病、挨饿与受冻;三个孩子未成年而夭折!写了50多卷厚书,他的思想改变了千百万人的生活!
剩余价值!他的理想,创造一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通过阶级斗争革命实现!若是真的,又会怎样?——C.S.皮尔斯和威廉·詹姆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1842-1910)实用主义哲学注重实际的结果!即思想的现金价值!真理只是能产生实效的东西!真理就是有效的!
一个句子唯有能给相信它是真的人带来的益处,它才是真的!(上帝或圣诞老人是真的!)RYD观点—真理就是生死!真理就是生活!真理就是生命!真理就是生存!真理就是云飞过!对真理的认识,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会比其他时期更正确!没有哪个人的观点一贯正确!上帝之死——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哲学家 1844-1900)上帝死了——尼采!
RYD死了——RYD
超越善恶——尼采
他性情古怪,富余独创精神!教书不能适应巴塞尔大学成规而最终辞职,游历几国著书,活着无人读,死了却成了哲学名著与文学名著!后半生心理健康日益恶化而住进精神病院!他的思想大多四面袭来与短小支离。上帝死后,我们的道德失去根基,我们的生活观与价值观便失去清晰指导方针!康德崇尚理性,尼采总强调感情力量与非理性力量在人类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他认为古希腊权势贵族将生活建立在荣誉、耻辱与英勇作战的价值观上!而不是建立在人次、慷慨、悔过的价值观上!尼采十分赞同贵族价值观—赞美强大好战的英雄,不赞同基督教的价值观——同情弱者及人人价值平等,这阻碍了人类!他认为艺术的贝多芬与莎士比亚远远高于群氓!伪装的意念——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1856-1939)罗素与弗洛伊德都厌恶宗教,把宗教看做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人的大部分行为都受无意识的欲望驱策,这些无意识的欲望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组成方式!精神病患者病症的真正根源是某种令他们不安的记忆或欲望!我们人人都有无意识的欲望与记忆!
梦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是挖出潜藏意念的最佳途径之一!梦的潜在内容才是梦的真正意义!
我们梦见事物都是象征,它们代表隐藏在我们无意识思维中的种种欲望!如蛇伞剑梦往往是伪装的性梦!钱包与洞穴梦象征阴道!口误时会偶尔泄露我们并不知道的自己的欲念!内心渴望受保护与关怀而信仰上帝 31 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头?——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 1902-1994)不是人类消灭战争,就是战争消灭人类;他是和平主义者与反战主义者!贵族出身!他的教父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拯救人类绝不会是上帝,而是人类理性的力量!他随时准备为自己认为正义的事业而挺身战斗!上帝不存在,宗教造成的苦难几乎总是多于幸福!
他热爱逻辑学,研究论证的过程!罗素悖论:这句话是假的!不存在金山!哲学的一切领域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对语言的这种逻辑分析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早就认为,使用符号的能力乃是思想的根本要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皮尔斯应该是最早预言了“语言学转向”的一位哲学家。
语言转向:指哲学转向对语言的研究,这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折。罗素等哲学家认为,人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思想,语言是个人主体联系外部世界的主要桥梁,唯有语言才能描述与理解客观世界,因此哲学应当超越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视野,把哲学思考转向更便于沟通主客观世界的语言上。
嘘!/万岁!——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1989《语言、真理与逻辑》)他认为形而上学毫无用处与价值;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针对任何一个句子提出俩问题:1他的定义是真的吗?2它能被经验证实吗?(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推倒了自己)科学就是我们检验它们的最佳方式!谁能证明上帝存在或不存在!
自由的苦恼——让-保罗·萨特、西蒙妮·德·波伏瓦、阿尔贝·加缪 你是自由的,你应当独立做出选择!生存无意义,我们通过选择创造了意义!(希腊神话西绪福斯推山石到山顶即此理)萨特可以说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
被语言蛊惑——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 1889-1951《逻辑哲学论》)罗素评价维特根斯坦:他是个热情、深刻、情感强烈,能支配他人感情的人!语言把哲学家们引进各种混论!受了语言的蛊惑!
我当哲学家的目的就是为苍蝇飞出瓶子指路!——维特根斯坦
语言是公共的,必须用一种人人能用的方式去核对我们表达的意思!如说“疼痛”!35 不提问的人——汉娜·阿伦特(徳裔美籍历史学家
1906-1975)
艾希曼身上的罪恶的平庸!服从法律与执行杀死数百万犹太人!他只是寻找最好的方法去服从它们!康德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尊重人与人的尊严!
从错误中学习——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 科学家的工作是力图证明他们的理论是错误的!科学活动是具有创造性与富有想象力的一种活动!人皆必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必死!
失控的火车和不受欢迎的小提琴家——菲利帕·福特和朱迪丝·贾维斯·汤普森 思维实验的情境激发直觉,关注危机事件!
失控的火车分道口你站着,俩分道线上5人与1人,如何抉择!一个健康人,5个病人需器官,牺牲这个人吗?
1987年泽布吕赫海难中的索梯上那个挡道冻僵的年轻人!
用无知造就公平——约翰·罗尔斯(1921-2002 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正义论》畅销,读者包括哲学家、律师、政治家等)
我们必须想清楚如何共同生活,想清楚国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为使我们的生活尚可忍受,我们必须合作!我们设计更好社会时,不应当知道自己在那个社会中的地位与位置!在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结局下做出选择!这个正义理论基于两条原则:自由原则与平等原则!人人享受与不可剥夺!擅长某件事与理应多得报酬,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哲学应当全力研究人类应当怎样共同生活等深刻的难题!
哲学应当切实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不应仅仅改变我们讨论生活的方式!39 计算机能思考吗?——艾伦·图灵和约翰·希尔勒
图灵:计算机将能思考!人的思维可以嫁接到电脑上而继续活着!希尔勒:计算机不会真的理解或思考任何事物!
现代牛虻——彼得·辛格(最有影响、最具争议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精神!)
挨饿疾病中的非洲儿童与你目睹溺水的儿童并无多少不同!可为什么实际行为与潜意识的情感处理差别贼大呢!你几乎一定能真正影响其他人的生活!而且你应当这么做!
辛格赞同安乐死!那样状态生活着毫无意义!他们毫无获得快乐的能力与选择生命的能力!生命的质量!
能创造最佳结果的行动是最佳的行动!要获得最佳结果,就必须考虑什么是一切有关方面的最大利益,包括动物的利益!人类必须考虑到动物的痛苦!辛格是素食主义者!强烈反对将动物做于实验!辩论使哲学得以繁荣!哲学始于提出难以作答的问题和艰难的质疑; 作者简介:奈杰尔·沃伯顿(Nigel Warburton)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哲学教授。他从不同角度介绍西方哲学的多部入门著作一直畅销不衰:阐释西方哲学主要问题的《哲学的门槛:写给所有人的简明西方哲学》(Philosophy:The Basics)出版近20年来。不断再版重印;讲解27部西方哲学名著的《从(理想国)到(正义论)》(Philosophy:The Classics)--书已出版至第四版;介绍哲学思维方法的《从A想到2》(Thinking from A—Z)一书已出版第三版。他还编写了多部哲学教材:《哲学:基本读本》(Philosophy:BasicReadings),《政治哲学读本》(ReadingPolitical Philosophy),《哲学:学习指南》(Philosophy:The Essenf『af Study Guide)。
第二篇:《经济哲学》学习读书笔记(四)
《经济哲学》学习读书笔记
(四)在罗宾逊夫人看来,正统经济学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斯密本人的学说与正统经济学的斯密理论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从经济学的人文关怀上看,与其说罗宾逊夫人回归李嘉图,不如说回归了真正的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斯密理论。
罗宾逊夫人又不太看上斯密对剩余产品在利润和地租之间分配的讨论。在罗宾逊夫人看来,斯密的“自然价格”不太自然,应该是有了交换才有价格;有了专业分工才有交换;有了有组织社团才有专业化分工。“自然的”技术成本根本不能脱离组织生产的社会形态而独立地决定价格。因此,斯密根据原始条件下“自然的”劳动消费(时间)比对而产生的互利交换决定分工,显然不符合罗宾逊夫人对“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认识。
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说法充分体现出罗宾逊夫人对经济学的认识。罗宾孙夫人认为,经济学不是中性科学,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受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的驱动。从价值观念向效用概念的发展,就不仅仅反映出经济学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向边际效用论的演变和发展。
严格地说,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是一个循环论证上无解可击的形而上学概念。消费者带着收入进入市场购买效用。消费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经济学的最大化原则,将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1元钱的边际效用(预期从购买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效用增加)和节省1元钱的预期效用的边际效用均等化,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量的总效用。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1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
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2
读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此书特引人入胜。以往读哲学书籍,往往让人生厌,读了一点,常弃之不读了。而此书如一个巨大磁场,把我吸引了过去,爱不释手。我想应该是书的独特之处吧。它把传授哲学原则、哲学知识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它的首要目标是点燃读者对智慧的爱,引导读者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要问题。他精道的论述,平易的语言,仿佛让我看到了作者就是一个证人,证明哲学其实不是一个枯燥的东西,而是处处闪烁着智慧和思考的光芒。
读了此书,我感觉人生离不开哲学。人类天性都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一个人的喜悦。爱智慧,爱哲学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了。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高官显贵,统统都成了行尸走肉。
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第一回里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后,甑士隐随即和了一首,其最后两句是这样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都是为他人做嫁妆。”
说的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生在滚滚红尘,也就是“他乡”中,“乱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钱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因此,到头来,也只能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既然红尘是“他乡”,那我们的“故乡”在哪里呢?也就是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到这个红尘的呢?“故乡”显然在红尘以外。我们从“故乡”来,借助于父母的结合,给我们肉体凡胎。我们就用这肉体凡胎,到世间来走一遭,来体验人生、体验爱情,也体验痛苦。体验完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故乡”。
但有很多人在红尘的花花世界中经受不住种.种诱惑和考验,他们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名利场”、“官场”、“情场”或“赌场”,最后出卖了灵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乡”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们的灵魂也就是随着他们肉体客死在红尘这个“他乡”。
读此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学会哲学的思考人生,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的“回乡“路。人生不正如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让我们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软弱,得到心灵的自由。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3
人都有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而且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有什么价值?最近读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感觉它就能解读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作者傅佩荣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教授给我们,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哲学的精华,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我看过了这本书,更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
以下是我看过很有感触的一些句子,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我也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这是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终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活着是为了爱,为了亲人、爱人、朋友等这些我们深爱并深深爱着我的人,他们都是我活着的意义和动力,我可以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牵挂,所以我要好好活着。 “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
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为什么一定要独守自己的东西不与别人分享,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别人沟通呢?这样会错失了许多得到快乐的机会。分享不会使你失去什么,而会让你得到更多。与人分享之后,快乐就会加倍,而悲伤就会减半,何乐而不为呢?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愈加激剧,人们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来反思检查自己:“我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
我的人生的价值何在?”而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相当于到世上白走了一遭。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其意义是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很重要,哲学会教我们如何思考人生,如何得到心灵的自由。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用各种价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最珍惜哪些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但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长寿的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有意义的活着,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4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
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
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5
读了郭林生编著的《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一书,收获颇多,这本书共十讲,阐述了季羡林老先生安身立命、做人处世、治学态度、家庭伦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哲学思想,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安身立命,要从修养自身开始,做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他人要有恻隐之心,要始终将仁爱存于心间,要心存善念,勤奋好学,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要学会以礼待人,要遵守社会公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知之明、谦虚、仁爱、礼貌、善良、拼搏奋进等等这些良好的品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要学会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存世哲学。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也好,得到也罢,必须持有正确的处世态度,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要诚信做人,学会宽容,虚怀若谷,要从容镇定、处变不惊,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要善于听取逆耳忠言,要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学会适应环境。人只有学会了水的存世哲学,该曲折蜿蜒时就曲折蜿蜒,该坚持的时候就坚持,该后退的时候就后退,不能迁就的时候就奋起,那么人必能适应社会,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伟大宏图。
要在处处皆有剑影刀光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学会三缄其口、宠辱不惊,正确对待世态炎凉,正确看待得意与失意,谨防两面三刀的小人,有“难得糊涂”的情怀。做人都要经历人世间的各种磨难,要想没有事态变迁之快,有追之不及的感觉,若不想为之而无比痛苦,唯有“淡视”,才能为三界内匿藏的“剑影刀光”所不动。
要看清人生种种奢望,仿如镜花水月。人世间有名利、金钱、虚妄、缺憾等各种虚幻的镜像,要看清,不能深陷其中。要用旁观者的情怀做当局者,不为一时的表象迷惑;在生活中要克制贪欲,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对名利应该保持平常心,为学者应该遵守“吾日三省吾身”的谦恭与真诚;要正确看待人生的缺憾,淡看得失,珍惜短暂岁月,填补人生方圆的缺口;在自然万物中生存,要对自然表示尊重,适量索取,享受生活,安然度日。要走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迷惘之局,为自己找到一个理想之地,潇洒地活。
要有身似浮云心似海的坦荡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心似浮云,纤尘不染,身如大海,坦荡自然”的境界,是快乐之道。在做人上,有时忍耐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艺术;老马再无识途日,应变得须变;要潇洒看待当年勇,不受过去羁绊,恬淡自如生活,是勇者中的智者所为;在风风雨雨的人生中,心如明镜、意如止水的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在做事上,要做到尽人事,知天命,身似浮云无羁绊,心如大海宽无垠;长命百岁的不二法门是养身不如养心。
要学会珍惜时间。时间匆匆如流水,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又不尽相同。它的脚步从每一个人身边走过,千千万万的人却不曾注意过,然而回过头来再想挽留,却为时已晚。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一寸光阴不可轻”,才不致让弹指间的光阴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不能惶惶终日,要让每一天都充实起来,用尽全力,勿令手闲。多活一天,就一定要有所收获,把所得到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创造出更多价值,这才是一种最好的生死观。做人做事要懂得“留得青山春不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道理,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要懂得为自己负责。要懂得时间是宝贵的生命,是无法替代的至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用金钱买不来,只能靠自己争取。
应当将季老的人生八鉴引以为人生之鉴。实话实说,无须掩饰,言为心声,此乃谦;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物,此乃仁;不提风华,不畏老矣,闲且适之,此乃勇;事理广达,怀纳万物,厌弃自封,此乃容;不贪富贵,不屑逢迎,心明意净,此乃厚;不求沽名,不奢捷径,刚直不悔,此乃真;莫守成规,莫陷陋习,心存乾坤,此乃泰;孝顺恭敬,诚心正意,不求愚守,此乃德。通过学习以上人生八鉴,要掌握好谦虚与虚伪的距离,做到谦虚而不虚伪;要谨防绝顶聪明绝顶痴,留心赔了夫人又折兵;要留意阿谀奉承的小人和不齿曲意逢迎的君子;做人不沽名钓誉,做事不求终南捷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愤世嫉俗,也不要自我封闭或固步自封;要走出固执这个人生的围城,要学会区分道德中的“珍珠”和“糟粕”。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6
有时候并不是一本书有多好才能给读者心灵上的激荡,而是读者终于在对的时间读了它。因为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我们能否在最需要的时候被点拨。一本好书,可能会在最恰当的时候为人生点亮航程!读着这本书,我一直都有想写读书笔记的冲动。我将点拨我的语句都摘下来,写写体会,相信可以加深我对他们的理解。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
——摘自第一章
是呀,现在我19岁,如果没有这的经历,我相信我对书中的一些精辟的语句也只是不知所云,云里雾里罢了,根本就不会产生共鸣,更不要提对这种体验理解的更加深刻。怀特海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正如我们现在学的各种知识,为了考试而学习,考试之后不出半年,早已忘的一干二净。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为了考试不停地收集各种理论,记忆在脑中,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种种的理论究竟是为何而产生。所以我们什么都没学到,当课本丢掉,笔记烧掉,我们一无所有。同样,我现在的这些体会也需要我在体验中一一印证,才会最终留在我心中,成为我在人生中可以运用的智慧。
“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亦即,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 ”
“人活在世间最可惜的,就是变成乡愿。”
“人生经由不断地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指: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有一定的原则,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7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与之类似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大师,足矣令每一位专家汗颜。联系自身,虽然我的专业是热能,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一生与锅炉为伴,而不关注其他领域,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也许正是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开拓视野的原因所在吧!中国不缺专家,缺大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教育。
“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生活的考验,无论成败,它们都会成为一次次经验沉淀下来,而且,多数时候失败的经验更为深刻,更为宝贵。有的人经历某一次成功之后便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这种人是无知的;有的人经历一次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悲天悯人,这种人是无能的。对待人生,要有一种全局观念,一种正确看待成败的心态,甚至有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败,败也是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想问题,才能“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最后,我想说: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热爱哲学,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8
一个人的幸福和人生成就与自身的品德以及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的著作,给出了人类品德提升的方法和价值观。分享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下面举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虚荣心带来的痛苦
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第二:无私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老子用天地做比喻,天地因为无私所以才长久。这个道理其实以经证实了,很多伟人就是以群众的利义为第一,所以他就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会名垂千史。就算老百姓,一个尊重别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事情的人,人际关系就不会变坏。一个喜欢帮助人的人,自然也是受人喜爱的。
第三:去掉对物质过份追求,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和人生观,如果建立在以金钱数量衡量和物质享受上。就不容易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很容易变成那种如同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没有目标的人。还会因为自己的欲望,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很多的不和谐。这样就容易危及到自身的安危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应该建立在个人价值体现与社会贡献上面。有很多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追求是建立在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上面。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价值与人类发展这样的事情上面。这样的人,对于物质享受非常淡泊。他们创造了巨大的成就,也因此而名利双收。不仅仅科学家,就是一个职位不是很其眼的人,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的。物质享受这种东西是未不是本,不应本末倒置。
第四:不要从外表去衡量
被揭怀玉这一章里老子用圣人外面穿着粗布的衣服里面揣着宝玉这个比喻。 表达了人的行为和外表某些时候与内在本质不一样。好比一个在人群中喜欢哗众取宠的人,这样的人比较不可靠。一个太容易打动女人的男人,在感情方面往往是随便和不付责任的。一个太注重外表着装体面的人,内在有可能是空虚的。某些时候这样的人因为要掩饰内在的空虚和迂腐。所以说人不能看外表。现在人们往往会注重一个商品的包装,可是包装越好,性价比越低。
第五:稳重很重要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是说重是根本,静是主宰。一个人的言行举指。太过于轻浮,很容易丧失人格。没有人格的人对他人而言是没有威信的。如果一件事的大原则轻易改变,对这件事而言是不稳定的。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会失去信誉。失去信誉,就容易失去了做事的根本。
第六:懂得考虑全盘
道的思想其实很多就是从全盘来考虑事情。人们往往会过于重视一时的情况而忽略整体。有句话常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容易得到的利益带来的弊端就越大。进展的太快,就容易出不稳定。正所谓物极必反。图一时享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往往会很痛苦。第二层意思,是指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式上升的。就是每件事都有上升期和下降期。周而复始,从整体上看是上升的。有时候人们会受到感情和事业的挫折,却不知道这些挫折是为了上升又一个高度而存在的。好比夫妻吵架,从整体上看是增进感情,增加了解。事业不顺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正所谓一阴一阳为之道。
第四篇: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
《哲学与人生》—— 读书笔记
人都有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而且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有什么价值?最近读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感觉它就能解读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作者傅佩荣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教授给我们,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哲学的精华,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我看过了这本书,更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
以下是我看过很有感触的一些句子,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我也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这是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终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活着是为了爱,为了亲人、爱人、朋友等这些我们深爱并深深爱着我的人,他们都是我活着的意义和动力,我可以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牵挂,所以我要好好活着。
“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 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为什么一定要独守自己的东西不与别人分享,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别人沟通呢?这样会错失了许多得到快乐的机会。分享不会使你失去什么,而会让你得到更多。与人分享之后,快乐就会加倍,而悲伤就会减半,何乐而不为呢?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愈加激剧,人们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来反思检查自己:“我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的人生的价值何在?”而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相当于到世上白走了一遭。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其意义是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很重要,哲学会教我们如何思考人生,如何得到心灵的自由。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用各种价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最珍惜哪些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但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长寿的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有意义的活着,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
第五篇:哲学读书笔记
文艺与群众
文艺从群众中来,必须到群众中去。通俗地说,文化艺术由普通人创造,亦必须回到普通人中去充当积极的角色。这是一个我过去二十年不曾思考过的观点,但它确实是一个真理。
文艺为什么是从群众中来的呢?马克思主义者回答:人类的一切文化,包括艺术与文学,都是群众的劳动所创造的。确实,人类劳动创造了艺术。手本是劳动的器官,恩格斯却证明了手同样是劳动后进化的产物。正是有了劳动,我们的手才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诗歌、散文、戏剧、音乐……这一切的艺术形式无一例外来自群众的辛勤劳动。正是由于劳动,由于日益复杂的新的工作,人的手才达到了这种熟练的程度,以致它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毕加索的绘画,罗丹的思考者以及贝多芬的音乐。
鲁迅如是说: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应当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就是“杭育杭育派”。①
先生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向大家解释了文学为什么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群众的劳动。
猿猴为了生存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学会了劳动,然后学会了
直立行走,从而逐步进化为人类。有了劳动才造就了人类,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劳动才造就了人类的思维,才学会思考,学会了发明创造,才有了美的感受。难道这一切都不足以说明文艺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吗?
那艺术与人类的发展之史又是怎样的呢?
人类一开始的原始社会,尽管当时的人类并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创作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甲骨文、希腊神话……
原始社会的后来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然而艺术就此与劳动人民脱节了。社会分工出现的利弊,孰大孰小,我难以定论。马克思说:
由于分工,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因而广大群众的艺术天才受到压抑。②
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同时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野蛮的劳动,而使另一部分劳动者变为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却注定了劳动者的愚钝痴呆。③
有了社会分工后出现了专门的画家、雕塑家、音乐家、作家,就此,文学音乐画画离开了普通的劳动人民。众多的文艺形式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即使他们企及了也无法感受到那种的感觉。
文艺需要得到解放,得到解救。文艺本是从群众中来的,必须到群众中去。
现在,艺术不再被专家学者束之高阁,民工作家、平民歌手频频
出现,苏珊大妈、旭日阳刚就是其中代表。如今的文艺已经初步走进群众,尽管也许是快餐艺术,或是民间艺术,但毕竟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文艺永远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① 《鲁迅全集》,一九九三年版,第七十五页
② 《马恩列斯论文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零年版,第二十六页 ③ 《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第四十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