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得

时间:2019-05-12 23:2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哲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哲学心得》。

第一篇:哲学心得

学习《哲学专题研究》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111878009 潘娟

在我踏入人生的又一个征程,在我步入研究生学习的第一个学期,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哲学专题研究》这门学位课程,由黄旺生教授执教,通过黄老师一堂堂生动精彩课程的学习,我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哲学理论的启迪,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的认识。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上了黄教授的课我可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以下是我本学期学习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一、知识结构方面:系统而又全面地再一次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哲学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本学期,黄老师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这本教材为依据,主要讲授了十个方面的内容,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矛盾分析为核心的辩证法;革命、改革和创新的社会动力论;以先进生产力为标志的物质文明论;以先进文化为方向的精神文明论;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文明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关系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价值观等。这为我们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能够科学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黄教授知识渊博,为人师表,他始终以教学原则为指导,但他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他从来都是鼓励我们活学活用,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我们的个人的特长、专业和现实的情况,深入浅出地对我我们进行引导,他总是提出问题让我们思考,对我们精心点拨。他每一次课都布置一下下节课发言的课题,并且要求我们做到与社会时政热点的有机结合。黄老师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教学兢兢业业,时时刻刻都为我们着想,关心我们学生的切身利益,并且随时都不失时机宜地引导我们去关注社会时事,从而理性地看待社会、正确地对待人生,这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黄教授的悉心培养,这一切的一切将会为我们今后迈向成功,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个人能力培养方面: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发言中锻炼,使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学,不但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黄老师的《哲学专题研究》这门课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哲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敢说话,会说话的能力。这种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发言中锻炼出来的。其身正,不令而行!黄老师每次课都不厌其烦,耐心教诲,加上我们积极和充分的准备、认真的思考,在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在发言的内容和深度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进。我们克服了紧张和焦虑,我们的声音不但不再颤抖,反而更加自然了。这些都为我们今后踏上工作岗位,为公务员面试,求职面试不怯场,更从容的面对考官,打败竞争对手创造了时机。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在进步,我们的发言一次比一次好。我们的语言更加流畅了、表达更加清楚了,并且注意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课前,我们精心准备材料,收集资料通过对知识的交流、整理和整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课上,通过课堂发言,与其他同学的相互交流、讨论,再加上黄老师 独到的点评,启发大家思考,使我们擦出思想的火花。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扩大我们视野。黄老师启发式的教育增强了我们的认识,有利我们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扩大我们知识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黄老师的《哲学专题研究》这门课,真正意义上地锻炼了我们的口才,扩大我们的思维角度,训练、完善、创新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得不说是这门课的一大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老师的授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不拘一格。除了进行专题讨论外,还以专业为单位组织了一场以“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为主题的辩论赛。这场辩论赛的举行,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促使大家在激烈的争辩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获得进步,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点也不能不说是《哲学专题研究》这门课程的一大亮点。

三、对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黄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们所有人,对我今后生活的及就业、择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黄老师却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在黄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到了哲学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做学问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十分得益于黄老师把有效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黄老师教导我们,在研究生阶段要确定明确的目标,以学习为主,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黄教授在上课时总是能以教材的中心内容为依据,利用轻松、生动、幽默的语调和丰富的表情,把那些深奥的哲学原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我们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有时还会高歌一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黄老师对我的教导,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黄老师身上总是散发着智慧之光,他是渊博的教授,但他却是那么平易近人,没有半点架子。他治学严谨,从不迟到,有的时候为了赶着上课,他饭也赶不及吃上一口,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黄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们所有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十分注重提高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在每次总结的时候,他总是环环相扣,耐心讲解,清晰地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哲学的基本点,并介绍分析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框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哲学,重要的是学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寻找一种正确的方法,从日常琐事中发现规律,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发现矛盾,使它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发挥作用。哲学使人思考,思考使人明智,使人深刻。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人民教师的优良品质,帮助我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不像其他物质的东西,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是长久的。黄老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他用自己的双手打开了我们学生的思维之窗,放宽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想,开拓学生的思维。《哲学专题研究》这门课开拓了我的思维,激发了我的思考,对我今后生活的及就业、择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黄老师上的这门哲学课没有给我们讲什么玄乎的大道理,而是教会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处事。遇事不慌不乱,处变不惊。勇争第一,不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努力做到最优秀。这学期的《哲学专题研究》课程虽然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黄老师也是恋恋不舍,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今后我们一定会记得黄老师的教导并且用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姿。感谢的话怎么也说不完,仅仅以此表达一下我的真诚的谢意,我十分有幸与各位共同探讨之。

第二篇:教育哲学心得

观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后感

物理学院2011级地理1班

冯舒雯

2011944131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无论什么人群,无论哪个年纪,无论重看多少遍都会泪流满面的感动得一部优秀印度教育电影。是的,在我还没上大学之前我已经看过,那时候是作为一个学生。而如今,我选择了师范专业,也即将开启我的教师生涯,再次回味,我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

教育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社会最伟大也是最艰辛的一项任务,怎样的教育目标,教育政策,教育方法决定了社会人的各方面发展。现今,纵观全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似乎都被应试教育所束缚。社会越发展,教育理念本应越先进,但却被许多因素死死束缚了。我们的许多电影,比如《《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都表达了对应试教育的批评;我们的老师,也深知这种应试教育不科学,不符合人类的全面科学发展;但口号依然还只是口号,没有什么质的突破,这到底是为什么?

学生,指的是在学校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电影中的主角伊夏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孩子,他的世界充满色彩,他的想象超乎常人,他是有艺术天赋的儿童。但他有阅读障碍症,八九岁的孩子不会读写,被同学老师家人嫌弃,他努力与周围的世界作斗争却适得其反。这样的才华是多么的珍贵啊,传统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是韩国整容医院出来的一模一样,磨平了棱角,没有独特性,没有创造力,这样的学生只会竞争,仅仅是会工作的机器。这叫教育的悲哀,长久下去,一代一代,社会就会停止了进步,停在原地。

父母,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角色应当是,无论孩子作何决定,他们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加油的拥护者。当然,他们是过来人,他们无比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适者生存。父母努力工作供书教学,希望你能在学校能有骄人的成绩,考试都得A+,就像电影里伊夏的哥哥。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没有去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哥哥网球失败了,爸爸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一副求胜的心理,没有鼓励。爸爸妈妈也从来没走进伊夏的房间,去认真观察那些图画的美妙。尽管别人说自己孩子是智障的时候很不悦,但这只是顾及到他们的自尊罢了并不是对自己孩子的信任,只看到表现却从来不找原因。他们不懂得,父母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他们残忍的把伊夏送到寄宿学校,却没想到对于一个八九岁的从来没离开过家人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是抛弃、是孤独、是陌生、是恐惧。所以到了新学校,伊夏瞬间沉默不语,我实在是捏了一把汗,如果美术老师不出现,他就会一直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老师,灵魂的建筑师。但是现实中的老师并没那么伟大,能做到像电影中的美术老师也是少之又少的。一个班里的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美术老师是由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执导并参与演出,这一部影片跟同是他主演的《三傻大闯宝莱坞》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表达了对先进教育理念的追求。美术老师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任其发挥。及时发现伊夏不同于其他学生,并追根索底,与家长、校长沟通,并寻找治疗的方法。给学生爱与关心,鼓励与支持,做学生的朋友,开展走出教室的室外课堂,最后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改变了许多学生的命运。是的,现实中,我不敢说没有这样的老师,但就算有也是少数的。老师的创新教学首先得自身进行终身学习,善于发现生活。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尊重差异性。并要有一科勇于改革,勇于提出新思维的胆量。电影中的美术老师说服家长,说服校长,以举办美术比赛的形式让其他老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画画与掌声给予了伊夏鼓励。我们渴求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教育。

教育部一直创导教育改革,但遗憾的是都是换汤不换药。但细想似乎也没有什么方法能比应试教育更适合社会选拔人才。但我们作为家长、作为教师的,是可以在孩子的一生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去关注孩子的成长,不束缚,不强求,不比较。

我刚刚通过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我疑惑了。原本我理想中的教育创新都被上级领导、同事否决掉。我也只能跟从大众,布置跟多的作业,追求更高的分数。看完电影以后,我突然有了决心,我要像电影中的美术老师一样,要勇于改革,教育的未来靠我们新一代年轻教师争取。我要做一个爱学生,呵护具有独特性的学生快乐成长。

第三篇:高二哲学教学心得

高二哲学教学心得

我任教哲学这一学期以来,发现很多同学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反应出如下几种表现:1.哲学课好学好听,但过后做题时就是一片茫然;2.哲学课自我感觉学得不错,但在做题时就是不知道该用什么哲学原理来解题;3.在做哲学题的选择题时,觉得至少有两个或三个选项好像都有点类似,不知道倒底该选哪一个,结果选了一个自认为很对的却不对;4.在解答主观题时读了题之后大脑中是一片茫茫然,不知道该用什么哲理来解答,不晓得怎么来把相应的原理找出来。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经过反复地研究,实践,总结出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要学生熟悉课本。万丈高楼从地起,课本是基础,不熟悉课本一切都是空谈。课本的熟悉也有一个量化标准:能够把每一课时的内容归纳成知识点,能有条理地把该课时的知识梳理出来。最低的要达到能够说出一条哲学原理,而后面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也能写出来;其次是能懂得该哲理的寓意,结合书上的例子弄懂该哲理,为何会得出该方法论;最高要求要达到不但能弄懂哲理的寓意,为什么会得出该方法论,而且还要能做到举一返三,由书上的材料得到启发,这种哲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考,并能列举出相应的例子,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其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讲练结合,只讲不练是不行的。讲一千,道一万,不如让学生练一遍,要注重学生的练习,这也应作为一个重点,学生做的题一定要精讲,通过评讲练习题既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即实际运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能用于实践,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过手练习。否则就会陷入纸上谈兵,不懂得运用,学生的运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一定要注重练习,做到讲练结合,这对学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如何教学生看书与做题这两方面来谈我的心得,怎样指导学生怎样看书与解题。

一:如何指导学生看书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教会学生看书。指导学生如何看书:说到看书,这也要讲究一个方法问题,很多学生的反应是他都把书看了几遍了,你问他某个知识点,他能很熟练地说出来,但一落实到做题考该知识点时他就不知所云了,说读书就是简单地看,那就用不着老师了,只要会查字典的人都会看书识字,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看书,看了书之后能明白一些道理,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题,能灵活运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哲学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就是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结论即从大量事实中筛选基本事实而且是学行熟悉的,再对基本结论分析即分析基本概念,最后从基本结论到基本运用。也就是先举大量的事实来引出理论,以便于学生理解,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其正确性,让学生懂得,理解了再来得出与之相应的结论以及怎样运用。这就是哲学教材的编写思路。其中的大体框架就是:事实作引子,引出结论,再分析,再论证,再讲如何运用。而其中的大量的材料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帮助学生理解的辅助性材料,要求我们学生掌握的内容就是一个结论以及如何运用罢了。其次,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学生看书大部份人是把书浏览一遍了事,或者是浏览几遍,就算把书看了,没去多想过;而有很多人看书是看到看到就走神了,或者在打瞌睡,或者是在神游,从而导致学生的感觉是时间花了不少,就是没效果。而老师则认为给了时间给学生看书就对了,你自己不专心看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是缺乏自觉性的,自制能力是很弱的,我们应加强监控,同时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看书,学生是想看书,想学好的,只是不懂得方法,所以才会导致以上的各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要求学生看书的时候,一边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一边要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在要求学生看书前先把该课时的主体内容讲一遍,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知识点,讲课时再详细阐述该知识点,并辅以适当的生动的学生易懂的事例,再接合书上相应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书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的关系。最后就是涉及到实际运用的问题了,要把该知识点扩散开来,让学生知道与材料类似的事例都属于该知识点,能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看书的习惯,才能让学生懂得看书,如何看书,而不致于浪费时间。

(二).要让学生弄懂每一个概念。对于高中这种能力培养型的教学,考概念的背诵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同样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考概念。如“物质”这个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其中“客观实在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物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但同时它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种“客观存在”就有一定的抽象性,就要求学生把它弄懂,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世上万事万物的共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共性,然后举一些例子如石头,桌子,人,书,空气,我们的活动等等,这些事物的共性是什么?就是个“客观实在”,而且是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好恶为转移,这种“客观实在性”就是从这些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东西。那么总括起来物质就是我们人类能够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事物。弄懂了这一概念以后,就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出我们现实中能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否是物质。

(三).能够把相关的概念区分开来。比如“物质”与“意识”这两个概念。弄懂了物质概念之后,要知道与之相对应的意识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主观的东西,物质是客观的实在的东西,能够在做题与实践的现实中区分出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客观的。“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法规条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等”。

(四).要求学生能通过学习达到通过学习一些概念得出与之相应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然后来改造世界,那么我们学了相应的理论,就应得出与之相应的改造世界的办法即方法论(当然这一步是高要求,也只能是在复习时才能这样要求成绩好的,让其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学习,而不再是一般的死记硬背了)。如通过学习物质与意识概念,就应知道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客观的,是物质的,具有物质性,而我们就是要改造这个物质世界,而我们改造这个世界的行动又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经过人的大脑活动来指挥的也就是通过意识来指导我们的物质性的活动,即意识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从而使之发生具体的物质的形变这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们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有歪曲与正确之分,歪曲的意识指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已有很多的历史事实为证,那么与之相反的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而且是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事实也因为种种原因有可能要发生变化,以此为基本理论,我们学了第一课就应树立一种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因而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是从实际出发。

(五).要求学生重视书上理论的相关的材料,学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能做到举一反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运用这些材料对于相关理论的材料,要有深刻的印象,能做个归类,归纳出类似的例子,今后一看到类似的材料,就要想到与之相关的哲学原理。比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根据物质与意识的概念与关系,今后我们一看到类似的材料如:某一事实让某人或某一机构(或政党)得出了某种认识,通过这种认识来指导实践,实践得到了某种结果。我们就应首先想到:某一事实就是物质;而某种认识则是意识;通过这种认识来指导实践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再来看这种“某种结果”如果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则是成功的,说明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与之相反则说明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与之相应就应得出我们应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意识,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如何指导学生做题以期达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解题 “一个平庸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而一个好教师则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在解题时,我将之改成是“庸师告诉学生答案,良师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找出答案”。我们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仅仅将现成的结果告诉学生,而不教会或不会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找结果,则是不负责或无能的体现。我们教学过程中在讲解题时,要尽力教会学生自己如何做题,要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听讲解一个题之后,能在今后遇到类似题时能自己想法去解,而不会感到为难,这就讲究一个方法问题了。下面我就我所总结的一些解题方法细述如下:政治试题分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型,客观题是保持中等型的,而主观题则是拉差距的。而客观题又是最易得分的但同是也是最易失分的一类题,主观题则是综合能力的检测,所以政治要想得高分,客观题须引起高度重视才行,因为客观题得分易,你易别人也易,所以要尽量得高分才行,而主观题则是体现能力型的,得分不易,但也更能体现出差距,体现能力,一般人是不易得高分的,基本上就是得个平均分,所以首先要把客观题做好,尽量得高分。但主观题也不可轻视,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尽量与别人体现出差距,因为高考就是一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选拔性考试。那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最高分,不让学生在做题时不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呢?下面我从如何解客观题与主观题两个大的版块来讲解。

(一)如何解客观题。客观题因为量多,所以大部分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检测,还有的就是一些能力的考查,比例不大。所以首先必须熟悉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必须过关,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方法,否则一切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由于客观题的种类繁多,我仅归纳为以下几类介绍相应的方法如下,还有不足之处另待高明指点是幸!第一步是认真仔细读题,细心审题,注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要认真研读题干,把握好题干的主体意思,同时不放弃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如有的题前面写了一长串的语句,让你读得都已有点不耐烦了,结果最后来一句“请选出与上述意思„不符‟的选项”等类似的语句,结果有的人没耐心看下去,自以为已读懂了,就很轻易地选出了答案;有的选项是要求选联系或区别项,那么就要注意区分联系与区别之间的差异之所在了;有的试题是要求选相同或区别项,这就要求注意区分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有的题是只要求根据一些关键词句就可直接选出答案的如有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选择区分判别标准,要求学生常握,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矛盾主次方面与主次矛盾这两个原理的选择中,只要出现有“重点”,“关键”等这类词时,就直接选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如出现关于判断一件事的是非利弊得失关于性质等方面的,就应选矛盾主次方面。还有与之相应的一些成语,歇后语,俗语也要求能记得并能很好地与之相对应。第二步才谈得上分类来解题。1.基础知识如概念的检测:如一道关于物质意识概念的考查题如下: 以下选项都属于意识范畴的是()A.石头,书 B.人 大脑 C.心得体会 命令 D.心 想法解法:根据我们所学的物质与意识的概念,我们应对物质与意识有一个明显的区分方法就是:凡是要经过大脑(心理)活动后才能出现的东西就是意识范畴否则就是物质。本题不明考概念的背诵,但更胜于简单的背,而且还考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与比较。解析:A选项中的“石头”是不需要经过大脑或心理活动就客观地存在着的,这不容置疑地是物质;“书”容易让人误解成是书的内容是要经过人的大脑,而这儿则只仅仅是说“书”的这种客观形式,而不是说内容,这种形式应是客观的,是物质;B选项中的“人”属物质,能理解,“大脑”则易被人误解为大脑活动,这儿仅仅只代表大脑这种物质的器官而已,应属物质; 而C选项中的“心得体会”与“命令”则都是要经过大脑活动才会产生的,而不可能不经过人脑活动就客观存在了,所以应是所要求的答案;D选项中的“想法”属于意识,而“心”则仅仅是指这种物质器官,容易让人误解。这要求细心。2.常识性试题。有的试题的选项中,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这就需要同学自己博闻强识,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有一道题列举一大段材料,说我国航天事业在全球不断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仍在按计划进行,这就是说明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失败与成功可相互转化,而其中有一个选项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超过了美国”这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3.比较型归纳型试题。要求学生弄懂所要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来,这需要一些基本的概念的熟悉。比如规律与规则二者之间的比较,就须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董得规律是客观的,而规则是主观的,规律不可改,规则就可改,是人为的,规则必须符合规则。4.理解型试题。要考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能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理解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能把握好题干的侧重点之所在。如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因其表面有一层“蜡晶体”使其它物质离子不能附着。问题是:荷叶的“蜡晶体”使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说明什么。这就要求弄清问题的侧重点之所在了,问的是荷叶的蜡晶体“使”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什么,这就涉及到一个什么使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了,我们就应想到蜡晶体是荷叶自身具有的,是内部的,属内因,而淤泥是外在的,是外因,而问的是内因使怎么样,就应想到是内因的决定作用。

(二)如何解主观题主观题是最能体现出能力的一道题,也是拉开差距的一道题,所以主观题不仅要做,而且要尽力做好,而有很多同学却认为只要做好客观题就行了,主观题大部分是做不来的,不如不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客观题是大部份人都会做的题,结果只做选择题的就只能得个平均分,而做主观题做的好的人则能体现出与别人的差距之所在。很多人想做主观题,但就是在看了题之后找不到从哪儿下手,读了一篇材料之后不知所云,导致不敢做,想做而不能做,做了却得不到分,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人就来个干脆不做了。为此,我们须想法子让学生想做,敢做,能做,且能做好。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了。下面我就我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谈谈如何才能把主观题做好尽可能地让学生得高分。1.首先要求学生能做到用我前面所介绍的看书方法把书看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读材料,归纳出材料的主体意思,把材料与课本上相关的原理的材料相联系,看与哪类的原理的材料相同或相似,就用哪一类的原理。在答题时又须注意指点学生:要按步骤来答,基本步骤应是先把材料所体现的原理完整地表述出来,接着就是方法论,然后就是用所用的原理来分析材料,再接着就是上升到我们的认识,即我们该对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以下面一题为例来说明: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孟子幼时,其母为有利于他的成长,曾三次搬家,择邻而居。请接合有关哲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分析:对这道题,我们学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之后,只要一看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就应条件性反射地想到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哲学原理。这道题就要求我们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来解。解答如下: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材料的观点认识到了外因的重要作用,但又过份地夸大了外因的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是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内因,但同时也不忽视外因,坚持内因与外因相接合的观点。2.有的题是问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并结合材料说明,这就要求学生能首先学会看材料,从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上看出一些哲学原理,同时又能通读理解材料,归纳出一些整体的哲意。并能从材料中引用相关的语句来佐证。如以下题为例: 美国一些研究机构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白领工作,即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开始出现成规模向海外转移的趋势。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朱光耀认为,发达国家人才外流这一现象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则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结合材料说明。

解析: 这段材料中有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显著特点之一”,“新的机遇”之类,我们一看到“新阶级”这个词就应当想到我们所学的矛盾特殊性原理中的“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就应想到矛盾特殊性原理;一看到“机遇”一词我们就应想到“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这些都是一些特殊的词句,我们读材料时要能把它找出来。解答如下: 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事物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特点不一样。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特点由以前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变成流出。这下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自己的自力更生,但国外人才这些外部条件的利用却能对其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答哲学题不要求要用多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只要能把所要求的原理完整地表述出来就行,即使枯燥一点也无所谓!把所要求说明的问题目说清就行。以上就是我仅就在学习哲学时在看书,做题两方面的方法略谈一二,只能说是一管之见,其中还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望能得到大方之家的指教是幸!

第四篇:幸福哲学读书心得

《幸福哲学》读书心得

专号:2011524126名:XXXXXX 业:师范学院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么样才算幸福?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真正快乐的人又有多少?生活一直忙碌,到头来感受最深的却是空虚和苍白,这是怎么回事?生活中不断遇到的矛盾与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积极心理学》一书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它将帮助我们克服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有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关心人的积极主观体验,探讨人类的幸福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若是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就能够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过重的学习压力、时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习得性无助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重建学习信心,激发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并进一步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教室时常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如此突出,随意插嘴、不受约束、过度表现、影响课堂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压力的小学科而言,这些在课堂中过分活跃的学生,实在让老师觉得很头疼。往往一贯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课堂中对其进行点名批评、课后教育谈心,而实践效果却非常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某些学生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失败是永久的,是能力不是努力,一旦这样的“习得性无助”形成,学生就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那么,这些学生很难改变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否也是因为这样的习得性无助感的结果呢。或许,他们一开始的表现只是因为对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急于表现和参与其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影响课堂纪律的表现,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参与热情被泼了冷水,慢慢地,这些学生心中也许会认为老师并不欣赏他们的参与,这些举动会遭致批评,原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丧失,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成了目的。

积极心理教育技术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避免和控制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发生,就要在对学生内心想法的分析关注、对批评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分心思。要多想一想学生如此表现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根据规则和标准进行对错的判断和教育批评。积极心理

教育技术所倡导的“赞美式教学”的力量就是最好证明。对于学生的称赞虽然是无形的,但这股无形的力量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像经典的教育格言所说的那样“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信心,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赞扬与鼓励,不希望听到的总是批评与指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是需要获得称赞的“力量”,需要成功体验,以及对学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需要来自教师的肯定和期望,需要发现自身更多的闪光点,而不能被淹没在缺点中。真诚的称赞,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他们获得认错的勇气、改进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一句鼓励和称赞的话语远胜过数句批评和讲道理,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点燃上进的火花。

第五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中国哲学智慧》心得体会

11071107

冯剑波

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盛世,出现了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繁荣。三教包括:佛教、道教、儒教,九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

一、孔孟儒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我理解的知识分子积极入仕儒家思想的描写。

儒家主张率真、合礼、推己及人且不问后果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为的就是能金榜题名时,一施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国家兴利除弊。韦编三绝,积极去游说,宣传自己就是他们积极入仕治国的体现。他们一生中读圣贤书,闻天下事,谈到国家安危则忧之哀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达济天下”可以说是历朝来很多文人的人生信条。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的所有理想,忧国忧民、为国奉献是他们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对这种思想所产生的行为的很好诠释。

半部《论语》治天下,大部分封建集权统治独尊儒术,利用儒家思想来统治国家。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广大民众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多都形成了温顺善良的性格,不到最后一步绝不造反,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吧。

二、老庄道学

“宁生而曳宁尾涂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知识分子清静无欲,崇尚自然的另一种选择。

在封建时代,积极入仕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状况每朝可见,有时候性命都难保,更谈不上什么大展鸿图了。于是文人们隐居山林,玩弄花草虫鱼消磨自己的壮志,只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趣句。三国魏时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常集于山阳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这种超越自古的传统礼制,其实都是对礼法尊严的一大挑战。这或许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这种放浪形骸皆自然,鄙弃礼仪道德做性情中人的做法对后世乃至今世有很大的影响的作用。不管是从开始领悟自然即能逍遥,在无边虚无中体会有限存在,还是时代让他们感觉理想和现实差异很大,变的不愿留骨而光,但这种无拘无束融入自然的生活能够让人回归原始那份本性,回归豁达的率真。

这种与积极入仕对立的老庄思想无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条出路。进则儒,退则道;顺则孔孟,逆则老庄;进而得天下,退可居田园。这两种思想构成了知识分子主要的精神境界。

感悟:

中国哲学的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沉淀的结晶,无论是胸怀天下的儒家思想,还是追求中庸无为的道家思想,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瑰宝。

下载哲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哲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近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

    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法学1203 苏珊 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

    读《学哲学 用哲学》的几点心得

    读《学哲学 用哲学》的几点心得 “>读《学哲学 用哲学》的几点心得2007-02-16 10:38:25读《学哲学用哲学》的几点心得 我热烈祝贺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出版。瑞......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2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5篇范文]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孙爱芬 《学哲学用哲学》是本值得一读的书,是一本读了以后长见识、长知识、增智慧、添聪明的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心得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一班 李飞201230710110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心得 中国哲学经典是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与沉淀而留下的精华,内容海纳百千,包罗万象。而《中国哲学经典......

    大众哲学读书心得二

    《大众哲学》读书心得二 哲学并不神秘 提起哲学,有的人会想到旧社会大学校教室里的一种难懂的课程,也有的人会想到算命先生。许多人总以为哲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学问,或者是一种......

    【心得分享】《零售的哲学》学习心得

    【心得分享】《零售的哲学》学习心得《零售的哲学》一书通过日本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木自述自己40年的销售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之道以及零售业致胜的秘诀。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