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德国教育的一些感想
我对德国教育的一些感想
我从大一学习德语以来就盼望能到德国交流,通过学校的项目到德国三所精英大学之一的慕尼黑工大,真的非常幸运,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德国的五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五个月中没有清华的紧张学业和考试压力,没有了清晨骑车的严寒和测试体育的辛苦,随之而来的是在异国适应语言和环境、接受不同体系的教育、观察完全不同的社会。这些体验虽然暂时收益不大、甚至让我在专业课上比同学落下很多,但是我丝毫不后悔,因为这段经历会在更大的尺度上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
到慕尼黑工大我首先接触的学校,并且大多数活动也和学校有关,因此我对学校和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很多德国学生都不赶时间。与中国的学生从小要跳级、到了大学想要尽快进实验室、找到能够保研的老师、毕业了以后家长要催婚相比,德国学生好像很不着急。他们的休学不需要严格的审核,很尊重个人的意向。我身边就有24岁才本科毕业在读研究生的同学,和我上一门课,因为中间去服了兵役;另一个同学上到一半退学,重新在21岁开始学习另一门自己更喜欢的专业。退学和转学的体制是完善、成熟的,利用最初的结业考试成绩就可以重新申请其他学校或专业,这样能让最初选错了方向的同学还有机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重拾信心。相比较之下,他们没有因为退学而受到家长或同学歧视,而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收获了很多除了学习以外的经验。我很喜欢的一部叫做《过客》(Am Ende kommen Touristen)的德国电影中就讲了一个大学生到波兰帮助奥斯维辛幸存老人的故事。他收获的绝对不是在学校能够学到的任何东西,而他半年的时间也不是一种浪费,而是收获了更宽的视野、对历史和世界更深刻的概念。现在也不乏迷茫不知道方向的情况下,休学半年来参加兵役或者旅游的德国学生,他们的身后好像没有一只隐形的手推着,让他们一直前进,而是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动力。我认为这也是德国人科学技术仍然在世界上领先的原因之一:因为真正做到博士的学生都是真心喜欢并且不计金钱利益或者时间都要做研究的人,他们去企业明明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我觉得德国人能有“慢慢来”心态的原因一是社会贫富差距小,社会保障好,即使读不完大学也不会落到悲惨的境地;二是思想上非常尊重个人的喜好,而非金钱至上。这样的心态导致社会上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们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而非突然一下出现那么多大学生;并且每个人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能够做出成就,而不是只达到最低标准糊弄过关。毕竟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在于金钱,而是科学和文化的进步,因此我觉得这种心态是对社会进步有利的。相比之下,中国还在社会迅速发展,急需人才,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剧变,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并且传统的价值观与此也不吻合,因此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调整找到中国特色的方式。
另外让我惊异的是德国学生,或者说欧洲学生的独立。到了欧洲以后从小在北京长大上学、没有离开过家的我就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租房签合同、办理户口、买锅做饭解决自己的三餐、清理公用厨房等等问题。我住宿的地方在离学校45分钟车程的郊区,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去超市、思考晚上做什么饭、办各方各面的手续,因此真正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打折扣。而我的生活状态正是18岁以后大部分欧洲同学的状态。他们上大学就搬出来,很多人靠自己打工的钱上学、吃饭、旅游,平时需要照顾属于自己的小公寓、处理
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偶尔回家看望父母,看需求和喜好进行锻炼。对于他们来说独立是最基本的事情,也是从小已经习惯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而学习好坏不比独立重要。想象一下没有室友回家只面对书桌和床的生活,讨论问题或者倾诉苦恼都需要出去主动去做,如果自己不营造就没有学习的氛围就太容易颓废下去。因此我觉得独立、或者说是自控是在他们中间能够上大学孩子的共同点。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才是步入社会最首要的。
第三点我对于德国教育系统的务实有很深刻的印象。首先体现在上课内容。不管上的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老师都会把讲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DSP这门课是用德语上的,老师推公式的时候都能听懂,但是离开黑板讲真正实现时遇到的成本问题等就因为语言问题听不明白,感觉很可惜。同时感到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还有微机原理课的老师带我们去LRZ(Leibniz-Rechenzentrum),一个负责慕尼黑和周边大学、研究机构专网的大型计算中心参观。我觉得这一类让人感受到学科的实际作用的活动也非常难得。其次,对于不上大学的学生还有业余大学(Volkshochschule)和技校(Fachhochschule),给没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的机会,而技校往往两年半的课程大部分都在企业里面完成,直接给企业输送合适的人才。(网友指正:Fachhochschule 是应用技术大学,是在研究理论基础上更多的注重实践的大学,也被中国教育部认证为大学,跟国内的技校还是有区别的。另,德国给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提供的教育体系叫做duales System, 即双轨教学制度,可以叫做Berufsschule(也就是职业学校,可以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技校), 去Berufschuloe 里面做的是Ausbildung, 是一周上一两天课,然后其余时间相当于在企业或者工厂里上班实践。)这样的做法对于社会很有益处,为社会节省教育的成本,因为很多工作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只需要一种技术和相应的学习能力。最后,我觉得德国学校在提供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企业和学校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楼里面乱逛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企业招实习生的广告,并且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有专门搜索实习机会的端口。同时我还发现,同一个企业的网站德文版招聘部分的内容非常充实,而中文网页就相形见绌。比如罗德和施瓦茨公司给认为学校学习的东西太理论化的同学,提供了在公司进行实际培训、体验的机会,还特地写出会有专人提供详尽的辅导,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很多东西等等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我认识的一个研究生的本科论文就是在一家做飞机自动控制解决方案的公司写的。甚至我还看到了华为德国分公司在学校里面贴的广告,招本科毕业生做毕业设计。他们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对于这个企业有好的印象,使他们毕业以后愿意到公司去工作,也许这种用企业文化吸引毕业生的方法会比薪资更有效。我认识的几个低年级同学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是假期,在教授的研究所或者企业里面做与专业有关内容的工作,提供生活补助的同时得到了实际的锻炼。所以我总体感觉德国教育系统与实际结合紧密。
最后我想说说在德国课堂听课的一些细小体会。首先我觉得本科生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因为德国高中生的数理教育没有中国难,所以对于他们还是很难),因此导致讲课思路比较清晰,提纲挈领。有一些过于细节已经成熟的东西比如FFT就不会讲得很详细了,只是讲一个概念,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再看。另外选修课的数量相对于只有三年的德国本科教育来说非常多。整个电子系有40多个教授席位(Lehrstuhl),每人都有不同的方向和开设的课程,因此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具体的研究。比如上DSP课最后,教授就把自己带的五个博士生带来,让他们讲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便同学们了解在课上的基础知识之后还进行着什么样的研究,给大家以后的方向提供一种可能性。这样的机会让有些同学就很愿意去老师那里做毕设、读博等。当然这样不代表不深入,一旦选择了方向,研究还是很深入的。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相对于清
华的同学来说,德国本科生没有那么深刻的基础知识,但是知识体系更清楚,用到的时候也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自学。一方面,现在各个方向的知识越来越多,虽然老师很希望同学们掌握自己研究的内容,但是同学们的时间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了解多一点的研究方向可以开阔眼界,帮助确定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学习更深的知识可以锻炼思维的能力,以帮助以后的学习和研究,证据就是在那里的中国学生数理都很优秀。深和广这两者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可以。
在课堂上另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学生提问。老师讲到一个段落后总会停下来问有没有问题,学生在中间遇到不懂的时候也会直接举手提出,不管是推导粗心错误,还是对教学方式的质疑,不论难易,问题都会得到耐心的解答。即使课上没有时间,也会在课后约时间解答。老师很尊重每个学生的问题,同学之间也不会互相评价,这样导致大家都没有压力的提出自己的疑问,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我们课上有一名非常口吃的美国同学,但是老师总会耐心等待他把话说完,同学也不会有任何异样,这就是人性的社会吧!而从中我学到很重要的事情就是never judge anyone.不赶时间、学生的独立、教育务实、深度与广度的平衡,这些是我对德国教育的一些感想。
第二篇:德国教育
一、二战前德国教育的演进
1.帝国时期以前
在16世纪以前德国教育还比较落后,学校都由教会控制,以教堂学校为主。
16世纪后半期一些公国就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至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义务教育以后,德国各地几乎都实行了义务教育。1794年,普鲁士以法令形式把教育机构收归为国家机构,其他各公国也纷纷效法,使德国成了西方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回教育权的国家。
19世纪初,废除了骑士学院和武士学院等封建等级学校,从而基本上结束丁封建等级学校制度,形成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双轨制。19世纪60年代德国教育发展水平跃居世界首位,当时没有一个国家文盲率像德国那样低。
2.帝国时期(1871~1918)
1871年普法战争后,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网迅速扩大,确立了三种类型的普通学校:古典文科中学、文实中学、高级文科中学。在这种普通“补习教育学校”基础上创立了职业学校,并在各地迅速推广。职业学校师资的培训工作逐渐得到重视,有关的培训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这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
魏玛共和国于1920年4月28日通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学校法》,废除了贵族化的预备学校,建立了划一的初等教育机构--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增设了一种新型的九年制中学,名为德意志中学。在师范教育方面,《魏玛宪法》规定,所有国民学校教师都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这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型的高等专科学校随之出现。
4.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
1933年以后,德国陷入纳粹统治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学校管理制度,各类学校进行所谓的“种族教育”,这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中学几乎减少一半,高等学校的发展处于停顿状态。二、二战后德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战后初期的德国教育(1945~1949)
1949年5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颁布,承认了各州享有文化教育的立法权限。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教育发展与改革
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所有学校统一学年,即从每年的8月1日开始,于次年的7月31日结束。
(2)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每年6月30日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于当年8月1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
(3)统一学校名称。所有儿童接受共同教育的学校称为基础学校;基础学校之后是两年的促进阶段或观察阶段,其上是三类中学,即普通中学、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
(4)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语。
(5)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
(6)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进入一般大学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即从第五学年开始接受第一外语的教学,从第七学年开始学习第二外语,从第九学年开始学习第三外语。
1970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的改革方案,这是根本改革联邦德国教育制度的蓝图。《计划》具体建议:
(1)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称为“初步教育领域”。
(2)改组普通中学,让儿童提前一年入学,即儿童5周岁开始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称为“初等教育领域”。
(3)把中等教育称为“中等教育领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五到第十年级,毕业生可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第二阶段包括第十一年级到第十三年级,毕业生可获“中学毕业证书”。
(4)将上述三个教育领域,连同高等教育领域和继续教育领域一起组成一个水平的、分级的统一学校系统。
(5)改革中学毕业证书II阶段的教育,分别授予具有不同重点的专门知识,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扩充其教育内容,提供升入不同种类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
(6)针对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对职业教育准备不足的情况,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第十一年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向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宽泛的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
(7)改变传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按照学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的培养方法,今后按照教育领域的不同要求组织师范教育。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各大学纷纷进行内部改革,其中比较重要的措施有:
(1)由各个专业领域取代过去系的建制。
(2)由任期更长、权限更大的总长代替过去大学校长的职责。
(3)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过去以大学证教授为中心组成的教授会对大学实行自治管理,如今却改为由教授、助教、学生、职员等大学内部各方面人士的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学校的运营,即“集体合议制”。
一、教育行政
1.联邦水平的教育行政
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第30条的规定,只要基本法没有作出其他规定或允许有其他规定,那么,行使国家职权和完成国家任务就都是各州的事情。
1969年10月,为了行使更多的联邦职权,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联邦教育和科学部。其职责是对改革和发展教育提出规划,在促进超地区范围的重大科学研究方面与各州进行合作。
教育联邦主义使各州教育产生了很大差别,为了在教育政策上使各州取得最低限度的统一,联邦德国还建立了一系列协调机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这是德国各州之间协调文化政策最重要的机构,由各州负责教育、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事务的部长联合组成。
(2)联邦和各州教育规划和科研促进委员会。其任务是: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而制定共同的和原则性的长期发展规划及其相应的中期阶段性计划;为协调联邦和各州的计划提出建议;调查实现这些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并就如何筹措资金提供建议;拟订教育研究和教育规划的项目,为联邦和各州就某些跨地区的教育研究和教育规划项目签订协议做准备;促进国际范围内在教育规划方面的经验交流。
(3)大学校长会议。这是德国大学和高等学校自由联合的组织。
(4)科学委员会。其任务是: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总规划,协调联邦和各州的科学发展规划;每年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项计划;对联邦和各州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议;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而且要对这些建议产生的效果以及如何实现这些建议提出设想。
2.地方教育行政
州对学校的监督,首先是州议会,主要表现在立法和财政计划方面。其次,各州郡设立了文化教育部,这是州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部长由州长任命,由州议会批准。此外,由督学官员对学校工作实施直接监督。
二、学制结构及其特点
联邦德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它包括:基础教育,即3~6岁儿童接受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即由包括1~4年级的基础学校实施的小学教育(柏林例外,小学学制为6年);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在小学毕业时,或者至迟到第六年级定向阶段结束时,学生主要根据自己的成绩、特长、爱好以及学校和家长的意见,分流到三类不同的中学,即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第一阶段。还有一种综合上述三类学校的综合中学;中学第二阶段,即完全中学和综合中学的第十一至十三年级,通过考试而获得中学毕业证书II的学生就有资格上高等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是双元制职业培训,还有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各种不同的技术人才;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各种高等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可以满足各种年龄、各种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成年人参加继续教育的需要。这几个部分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形式灵活,途径多样,构成一个发达而完备的教育系统。
与其他国家相比,联邦德国学制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主要有:
(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模仿。
(3)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育管理的多中心,但是,通过州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商,又使全国教育在结构、内容和结业水平等基本方面较为一致;虽然教育的权限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分散的,但是在各州范围内又是明显的集中。
(4)联邦德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数量上是很次要的。各州都有专门的私立学校法,规定了私立学校得到批准和获得国家承认的条件,特别是私立学校同样要由国家补助。因此,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也不存在原则上的分歧。
(5)在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没有冲突,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如在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中开设宗教课。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宗教课虽是正式课程,但不是必修课。学生是否上宗教课,14岁以前由家长决定,14岁后由学生本人决定。不上宗教课,可以用哲学课来代替。
(6)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宿学校几乎没有。每年上课时间只有800小时。半日制学校一般在上午8点开始上课,通常到中午1点或2点就结束,下午也安排一些教学大纲以外的选修科目。工时半日制导致德国学制过长。
(7)与中小学相反,德国各地区的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问。
三、各级各类教育
1.学前教育
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有托儿所、幼儿园、学龄儿童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幼儿园等。德国的学前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目前德国的学前教育并没有按照《教育结构计划》的要求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绝大部分幼儿园是教会和慈善机构开办的。幼儿园的监督也由青年福利局来执行。
2.初等教育
德国的初等教育是由基础学校实施的,是6月30日满6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开始接受的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被视为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为儿童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的阶段,因此,德国初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学逐步取代游戏,使学生学会有关读、写、算方面的基础知识,促进智力发展,为今后的深造提高打好基础,并培养他们具有民主精神,爱国爱人民的品格和具有责任感。基础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德语、数学、常识课,此外,每周还有音乐、艺术、体育、劳作和宗教课等少量课时。
3.中等教育
(1)定向阶段的教育任务。使学生在定向阶段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了解今后要上的各类中学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和咨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作出更理想的选择;要尽可能排除性别和社会出身这些因素对学生选择今后学习道路的消极影响。在定向阶段,原则上要求对所有学生开设同样的课程和内容,对所有学生不带偏见地尽可能地给予智力上的促进。
(2)普通中学。普通中学也称主要学校,是出国民学校高级班发展而来,通常包括五~九年级,只有少数地区设有。普通中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德语、数学、外语、自然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社会科学(包括历史、地理和政治)、劳动课(包括技术、经济和家政)、音乐、艺术和纺织品艺术加工、体育、宗教课。
(3)实科中学。实科中学是1964年《汉堡协定》签订之后才在联邦范围内正式使用的,在此之前被称为“中间学校”,它的地位介于普通中学和完全中学之间,是初级中学的一种类型。实科中学的任务是,教授接近实际的和比较现代的基础知识,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使其毕业生能够在工商业、行政管理和社会部门承担起中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因此,其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以及现代外语等专业课程。
(4)完全中学。完全中学就是传统的文科中学。它在大多数州是一种包括定向阶段之上第七至第十三学级的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原先是为少数上层家庭子女升大学作准备的尖子学校。完全中学强调严格的学术教育,教育质量较高,尤其突出外语教学,每个完全中学毕业生至少掌握两门外语。
(5)综合中学。综合中学是德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把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这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使命。综合中学从组织结构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一体化综合中学,一种叫做合作式综合中学。
4.职业技术教育
(1)职业学校。这是一种为不再升学的初级中学毕业生(绝大多数为主体中学毕业生)提供职业义务教育的部分时间制学校。这种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联,组成一种所谓“双重训练制度”。一般是初级中学(即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毕业生通过一定途径在企业找到了训练位置,接受偏重实践的职业训练,并同时必须在职业学校接受基础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教育,学生学习三年左右后通过文化考核与职业实践获得毕业资格,就可以进入职业生活,或升入高一级的职业学校继续学习。
(2)职业专科学校。这是一种学习年限至少为一年的全时制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与职业学校相同。
(3)职业补习学校。这是一种具有进修性质,为受过一定职业教育或已完成职业义务教育的青年开设的职业学校,分部分时间制与全时制两种,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后者至少一年。
(4)专科高中。这是在1968~1969学中等专科学校(如工程师学校和中等经济专科学校)升级为高等专科学校时产生的一种职业学校类型。这类学校一般招收实科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修业年限为两年,学生毕业时将获得进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格。
(5)专科学校。这种学校一般招收受过一定职业训练或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青年入学,对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职业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这种学校分全时制和部分时间制两种,全时制修业年限至少为一年,部分时间制修业年限较长。
除了上述职业学校类型以外,德国还实行一种所谓“职业基础教育年”或“职业预备教育年”的制度,职业基础教育年或“职业预备教育年”为期一年。强调基础理论教育,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重训练制形式来完成。
5.高等教育
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其核心是强调“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意味着科研是教育的基础,高等学校的教育必须以学科的最新知识为基础。只有在知识前沿领域进行研究的人,才能作出什么是最新知识水平的判断,因此,只有直接从事科研的人,才能用语言和文字担负起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
大学是联邦德国高等学校体系的核心,通常都设有广泛的学科。著名的大学大多数都包括所有的专业领域(但一般不包括工程技术领域),规模庞大。它们具有授予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备选资格的权力。
根据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总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宗旨是使学生能够从事某些职业活动,并向学生传授必备知识、能力和方法,使学生具有科学工作能力和责任感。该法还规定,联邦德国的高等学校有权实行自我管理,但同时各州主管部门对其具有监督权。高等学校自我管理的原则是:高等学校的所有成员均有权利和义务,按照各自的资格和职位等级参与学校的管理。
联邦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第二级为博士学位,第三级是教授备选资格。
6.师范教育
德国的教师目前一律由高等学校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均需达到大学教育水平。师范教育的机构有高等师范学校与其他各种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正在消失。培养目标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按学校类型进行培养,即分别培养基础学校、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教师,另一种是按阶段进行培养,即分别培养初等教育阶段教师,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教师与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教师。
德国的师范教育多数州实行两个阶段训练制度。第一阶段为在高等学校学习阶段,师范生在学习阶段结束后,经第一次国家考试获得见习生资格;第二阶段为见习阶段,师范见习生在专设的见习师范习明纳完成见习训练,训练结束、经第二次国家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成为国家官员,这时如受学校聘请便可成为正式教师;如没有学校聘请、便成为失业者,前者终身享受教师待遇。
一、初等教育改革
初等教育改革措施主要有:
(1)加强学生的校外辅导,进一步发展校外辅导机构。
(2)为了充分发掘小学生的巨大学习潜力,打算把基础学校的合科教学改成分科教学,同时从现代社会的需要出发,准备在基础学校中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
(3)进一步加强因材施教,在教学组织中不仅进行内部分组教学,还进行外部分组教学,以利于各种儿童的智力发展。
(4)加强对外籍工人子女的个别化教学,使他们尽快适应德国文化,提高学习成绩。
二、建立州一级的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制度
为了保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入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把取得高中毕业文凭所需要的学习时间由13年缩短为12年,即除了基础学校4年之外,完全中学由9年缩短为8年。其次,对高中毕业文凭考试所包括的必修科目作出统一规定,至少应该包括德语、一门外语、数学以及一门自然科学科目(即生物、物理或化学)。第三,为了保证高中毕业文凭的质量,要改革大多数州由完全中学自己命题和考试的状况,在州一级实施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
三、改革高等教育
1.改革大学的学习
联邦政府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包括:
(1)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要制定学生入学阶段的学习指导计划和建立指导学生准备考试的指导咨询体系,以保证新的入学申请者能够及早地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早期专业定向。
(2)对于缺考或补考应该作出有期限的规定。
(3)在规定的学期内没有毕业的学生则应开始缴纳学费。
(4)高等学校应该承担定期地提出“教学质量报告”的责任。还要组织教学质量的比较评估。
(5)高等学校教师的服务权利应该根据“成绩”的观点来履行才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经过改革的博士学位阶段应该包括三种形式:
(1)在一个博士生导师的指导关心下进行的博士学位学习形式。
(2)在由高等院校设立的、特别是在大的学科专业里设立的博士学位授予点里进行的学习形式。
(3)在研究生部里进行的学习形式。
2.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
管理改革措施有:
(1)强化系主任在学习组织机构中、在教学上安排教师以及附加经费分配上的职责权限。
(2)应该确定作为对早期学习成绩考核检查的第一次中间考试的准备时间以及毕业考试的登记时间,还应该确定一个教程的基本教学津贴。
(3)提高对专业系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内外评估来增加专业成绩的透明度,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和竞争。
(4)通过对高等学校财政的整体预算和灵活安排来扩大高等学校的财政自主权。
(5)对教学人员、教学设备上的经费分配应该根据教学成绩进行。
3.赋予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同等的地位
联邦内阁批准的教育结构调整计划包括:
(1)在大学学习上,应该将职业能力的学习阶段和科研能力的博士学位学习阶段明确地区别开来。
(2)通过继续扩建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把部分大学经费转给高等专科学校的方式,把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能力至少提高40%。
(3)为了保证高等专科学校对教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应该改革高等学校教授的服务权利和工薪报酬权利。
(4)应该使为国家服务的大专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一样,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四、改革职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集中在课程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
(1)职业教育课程与教育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职业性关键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紧密配合,另一方面根据劳动市场的变化,在培训课程中引进跨职业领域的必备“关键性能力”的知识结构和训练内容,并且将职业教育内容与普通教育内容一体化,使二者相互融合。此外,学校职业教育或企业教育不只是传授,而是关心学生个性培养和职业性以外能力的培养,如责任感、合作精神及交往能力。
(2)在教育方法上,把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改变为习明纳和“自我设计”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自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
(3)在管理体制上,注重使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或学校学习与企业培训的管理更加合理,合作更加一体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德国统一和促进新联邦州重建为少长点的职业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于1994年又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点措施:
(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
(2)发展和拓宽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新形式,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3)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4)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
(5)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使学习困难的年轻人有机会参加那些就业前景的确有保障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德国各地几乎都实行了义务教育。
A.《教育总计划》
B.《魏玛宪法》
C.《乡村学校规程》
D.《基础学校法》 答案:C
()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的改革方案,这是根本改革联邦德国教育制度的蓝图。
A.1945
B.1968
C.1970
D.1973 答案:C
()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对高等学校的任务、教学与科研的原则、高等学校的人员等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A.1970
B.1972
C.1976
D.1990 答案:C
为了行使更多的联邦职权,德国在1969年10月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
A.联邦教育和科学部
B.文部省
C.教育部
D.联邦教育部 答案:A
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______创办下发展起来。
A.洪堡
B.福禄倍尔
C.蒙台梭利
D.费希特 答案:B
德意志帝国时期,凯兴斯泰纳在“补习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创立了______。
A.职业学校
B.文法学校
C.实科学校
D.文实中学 答案:A
帝国时期,德国的实科学校以______、______和______为主。
A.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
B.数学、自然科学、现代语
C.数学、自然科学、现代语及拉丁语
D.数学、自然科学、航海及簿记等实科科目 答案:B
德国师范教育的机构主要是:______。
A.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B.师范学院
C.大学
D.高等专科学校 答案:C
德国的学前教育是______性质的,其法律基础是______。
A.保育和社会、青少年福利法
B.教育、教育法
C.保育和社会、教育法
D.宗教和慈善、青少年福利法 答案:A
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计划______。
A.赋予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同等的地位
B.拉大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的距离
C.缩小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的差距
D.保持高等专科学校和大学的地位不变 答案:A
德国普通中学毕业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德语、数学和外语三门主课______成绩作出。
A.毕业会考
B.平时的闭卷课堂作业
C.平时闭卷考试
D.平时开卷考试 答案:B
德国大多数州法定普通义务教育为______年。
A.八
B.九
C.十
D.十二 答案:B
综合中学是德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把()、()和()这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使命。
A.主体中学
B.实科中学
C.完全中学
D.现代中学
E.文法中学 答案:ABC
联邦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第二级为(),第三级是()。
A.学士学位
B.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
C.博士学位
D.教授备选资格
E.哲学博士学位 答案:BCD
德国的综合中学 参考答案:综合中学是德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把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这三类中学
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使命。综合中学从组织结构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一体化综合中学,一种叫做合作式综合中学。综合中学的校舍多为新建的,设备比较现代化。由于它把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规模都很大,平行班很多,管理比较难。
《杜塞尔多夫协定》
参考答案:由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事实上承认了各州享有文化教育的立法权限,西
德州与州之间的教育统一和协调成为问题。于是1955年各州州长签订了《杜塞尔多夫协定》。该协定规定了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学期长短、考试认可、分数等级,规定学校依次为一至十三年级,达十年级的学校为中间学校,达十三年级的学校为完全中学,凡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均可升入大学。这是西德文化联邦主义的第一个协定,促进了学校制度的统一。
《教育结构计划》
参考答案:1970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的改革方案,这是根本改革联邦德
国教育制度的蓝图。该计划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各种问题。
其核心原则是教育制度应该是一个整体或一个统一体,即在年轻人的学习过程中,家庭、朋友、各种团体、各种俱乐部与学校一起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习的理解应该超越学校学习的时代,而包括继续教育这个学习过程,即终身学习观。
该计划强调:通过分科分组教学达到教育个别化;通过对儿童的早期促进来消除机会不均等;通过加强各类学校之间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来消除学生被限定在某一教育轨道上;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根据以上理念,《计划》具体提出七项建议。
《魏玛宪法》
参考答案:魏玛共和国于1919年通过了《魏玛宪法》,该宪法第142条至150条对国家统一
管理教育事业以及基础学校、中等学校和师范教育等作出了规定。
《基础学校法》
参考答案:魏玛共和国于1920年通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学校法》,废除了贵族化的预备
学校,建立了划一的初等教育机构--四年制 的基础学校,规定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均得入基础学校,毕业后经过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各类中学,其余继续上国民学校高级班。
《高等学校总纲法》
参考答案:1976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对高等学校的任务、教学与科研的原
则、高等学校的人员等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双元制
参考答案:是指企业和公立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在同一时间内培训同一批学徒。企业根据全国
统一的培训规章,培训学徒掌握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职业学校则主要是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促进和补充企业中的培训,加深和扩大普通教育知识。
学术自由
参考答案:这是高等学校办学理念之一,就是教学自由和科研自由。教学自由,对于教授们来
说,就是自由地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讲授他们想要讲的科目,自由发表自己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见解;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完全自由地听课,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修各种课程,可以自由地由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还可以自己决定何时参加考试和提交毕业论文。科研自由包括研究题目的提出、科研方法的选择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
简述德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参考答案:
(1)二战前德国教育的演进。
①帝国时期以前。宗教改革后,马丁·路德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主张;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义务教育以后,德国各地几乎都实行了义务教育;洪堡领导了改革,形成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双轨制。
②帝国时期(1871—1918)。德国的幼儿园在福禄培尔创办下发展起来,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网迅速扩大,义务教育得到较切实的贯彻;进一步巩固了双轨制。
③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1919年通过了《魏玛宪法》;1920年通过《基础学校法》。
④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中学几乎减少一半,高等学校的发展处于停顿状态。
(2)二战后德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①战后初期的德国教育(1945一1949)。1948年按照《波茨坦协定》对德国教育实行“非法西斯化”;1955年各州州长签订的《杜塞尔多夫协定》,促进了学校制度的统一。
②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教育发展与改革。1964年各州签订《汉堡协定》;1970年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结构计划》的改革方案;1976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1990年,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对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整合,从而形成了现行的学校制度。
德国双轨制是怎样形成的? 2.答:1806年普鲁士败于法国,并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这唤起了德意志要改革、要自强的思想。在教育方面,当时普鲁士内务部教育厅厅长洪堡领导了改革,废除了骑士学院和武士学院等封建等级学校,从而基本上结束了封建等级学校制度,形成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双轨制。其一轨是为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办的由预备学校或家庭教育、文科中学和大学组成的学术教育系统,另一轨是由国民学校与各种职业性教育机构组成的旨在训练平民子女成为守纪律、虔信上帝和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的学校系统。改革后的文科中学成了惟一与大学衔接的中等学校。
德国教育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第30条的规定,只要基本法没有作出其他规定或允许有其他规定,那么,行使国家职权和完成国家任务就都是各州的事情。有关教育和科学方面的方法和管理主要由各州负责。可见,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联邦主义,各州对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的所有问题,原则上都拥有立法和管理的职权,这就是所谓的各州的“文化主权”。各州拥有绝大部分教育职权还表现在分摊教育经费的负担方面。
但根据修改后的基本法,联邦政府权限有所扩大。因此,基本法的修改,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各州独立的文化主权的结束,发展成为一种共同协作的文化联邦制。
简述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参考答案: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第二阶段,被看做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才效率较高,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各州不一,主要的职业技术学校类型大致如下:①职业学校;②职业专科学校;③职业补习学校;④专科高中;⑤专科学校。
除了上述职业学校类型以外,德国还实行一种所谓“职业基础教育年”或“职业预备教育年”的制度,强调基础理论教育,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重训练制形式来完成。
德国往往将若干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建在一起,形成一个中心,以便更好地使用校舍、设备与师资力量。在办学方面充分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在训练中特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独立胜任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集中在课程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
(1)职业教育课程与教育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职业性关键能力”的培养。
(2)在教育方法上,把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改变为习明纳和“自我设计”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自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
(3)在管理体制上,注重使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或学校学习与企业培训的管理更加合理,合作更加一体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于1994年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点措施:
(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
(2)发展和拓宽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新形式,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3)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4)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
(5)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的机构、性质与宗旨。参考答案:
德国的学前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目前德国的学前教育并没有按照《教育结构计划》的要求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绝大部分幼儿园是教会和慈善机构开办的。
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有托儿所、幼儿园、学龄儿童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幼儿园等。
德国的幼儿园被认为是协助家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促进儿童个性发展,陶冶儿童情感,培养他们具有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相互信任、责任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集中注意能力和活动能力等等。幼儿园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教学,儿童以自由活动为主。
简述联邦德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和特点。参考答案:
各州郡设立文化教育部,这是州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部长由州长任命,由州议会批准。州文化教育部的职权是负责教育立法,代表国家组织、计划、领导与监督学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进程和教材等。一般情况下,州负责学校内部事务,如教学计划、课程表和分派任课教师等,而地方负责学校的地产、校舍和设备配置以及管理人员等。
督学官员对学校工作实施直接监督。一个督学要负责监督几所学校,督学是教师的公务上司,对教师的公务行为进行监督和鉴定,负责人事管理。督学要视察学校,亲自听课,以便写出公务鉴定。
如何理解德国师范教育实行的两个阶段训练制度? 参考答案:
德国的师范教育多数州实行两个阶段训练制度。第一阶段为在高等学校学习阶段,师范生在学习阶段结束后,经第一次国家考试获得见习生资格;第二阶段为见习阶段,师范见习生在专设的见习师范习明纳完成见习训练,训练结束,经第二次国家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成为国家官员,这时如受学校聘请便可成为正式教师;如没有学校聘请,便成为失业者,前者终身享受教师待遇。
在第一阶段训练中,课程一般有各种教育学科、执教学科及其教学论、学校实践;在第二阶段训练中,师范见习生除听课和试教外,进一步进行心理学和教学论等的理论学习和探讨。
简述双轨制的形成和发展。参考答案:
1806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失败,刺激了德意志代改革自强。当时在任普鲁士内务部教育总管洪堡领导下,废除了封建等级学校,形成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双轨制。
一轨是为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办得由预备学校或家庭教育、文科中学和大学组成的学术教育系通,另一轨是由国民学校与各种职业性教育机构组成的学校系统,旨在训练平民子女成为守纪律、虔敬上帝和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两轨互不沟通。
双轨制由于适应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时期的要求,以后在德国逐渐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很快在欧洲其他国家也盛行起来。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后,双轨制遭到人们的批评,一是因为它违反教育民主,二是因为它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提高工人普通文化素质的要求。因此双轨制已有所改变。
简述《汉堡协定》的内容与意义。参考答案:
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签订了该协定。该协定在《杜塞尔多夫协定》基础上,对联邦范围内学制的统一作出了新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所有学校统一学年。②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③统一学校名称。④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语。⑤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⑥完全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必须具备三门外语的条件。
该协定的颁布意味着联邦德国教育领域复兴巩固时期的结束和改革时期的真正开始,它对联邦德国境内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从而成为各州学校制度改革的基础。
简述《教育结构计划》。参考答案:
1970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的改革方案,这是根本改革联邦德国教育制度的蓝图。
该计划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各种原则、基本问题、教育的基本领域、教师培养、教育管理、教育财政等一系列教育问题。
其核心原则是教育制度应该是一个整体或一个统一体,即在年轻人的学习过程中,家庭、朋友、各种团体与学校一起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习应该超越学校学习的时代,树立终身教育观。
该计划强调:通过分科分组教学达到教育个别化;通过对儿童的早期促进来消除机会不均等;通过加强各类学校之间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来消除学生被限定在某一教育轨道上;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简述联邦德国教育协调机构及其职能。参考答案:
教育联邦主义使联邦德国各州教育产生了很大差别,为了在教育政策上使各州取得最低限度的统一,联邦德国建立了一系列协调机构,主要有:
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这是西德各州协调各州文化政策最重要的机构,由各州负责教育、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事务的部长联合组成。各州教育体制中教学组织和教学大纲的结构能够保持基本的一致,主要原因是以该会议的决议作为共同的基础。
②联邦和各州教育规划和科研促进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在联邦参与下协调各州之间教育政策的机构。其任务:制定长期和中期阶段性规划;为协调联邦和各州的计划提出建议;对有关资金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拟订教育研究和教育规划项目;促进经验交流。
③大学校长会议。这是德国大学和高等学校自由联合的组织。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大学校长会议上具有不同的投票权。在大学校长会议上,校长代表各高等学校就有关完成科研、教学和学习任务以及实现自治等问题开展广泛的合作。
④科学委员会。根据联邦和各州签订的一项管理协议而成立的机构。其任务是: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协调;每年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项计划;对联邦和各州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议;从内容和结构上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和设想。
简述联邦德国学制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
①当其它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
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
③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育管理的多中心,但通过州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商,有使全国教育在结构、内容和结业水平等基本方面较为一致;虽然教育权限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分散的,但在各州范围内又是明显的集中。
④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数量上是很次要的,但私立学校同样要由国家补助。公私立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也没有原则冲突。
⑤在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没有冲突,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学校有正式的宗教课程,但不是必修课。
⑥几乎所有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导致德国学制过长。
⑦与中小学相反,德国各地区的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同。
简述德国的学位制度。参考答案:
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第二级为博士学位,第三级为教授被选资格。
凡通过大学毕业考试者可获得学士学位,通过文科硕士考试者可取得硕士学位,二者属于同一个等级。
大学毕业成绩优异者,一般经过教授推荐,由大学聘为教学与科研助手,三年后可提出博士论文,参加博士学位考试,通过者获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在经过五年以上工作与进修,提出质量更高的论文,通过教授备选资格考试者,可得教授备选资格学位。
简述德国师范教育的两个阶段训练制度。参考答案:
德国大多数州的教师培养实行两个阶段训练的制度。
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或师范学院学习阶段,时间至少3年,除了专业课和专业教育法之外,还要学习教育学和社会学。学习结束时,要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者获得见习生资格。
第二阶段为见习阶段,时间2年,由各州文化部把见习生分派到专设的见习师范习明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际培训,同时还要参加一期培训班,再补充学习教育学和专业教育法的理论知识。训练结束,要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者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国家公务员资格。
这时如果受到学校聘请,就可成为正式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终身享受教师待遇;如果没有学校聘请,便成为失业者。
试论述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改革的措施。参考答案:
(1)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其核心是强调“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①学术自由就是教学自由和科研自由由。②教学自由,对于教授们来说,就是自由地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讲授他们想要讲的科目,自由地发表自己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见解;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完全自由地听课,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修各种课程,可以自由地由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也可以换系科与专业,还可以自己决定何时参加考试和提交毕业论文。③科研自由包括研究题目的提出、科研方法的选择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④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意味着科研是教育的基础,高等学校的教育必须以学科的最新知识为基础。
(2)德国的高等学校体系,形式多样,层次各异。高等学校有权实行自我管理,但同时各州主管部门对其具有监督权。高等学校自我管理的原则是:高等学校的所有成员均有权利和义务,按照各自的资格和职位等级参与学校的管理。
(3)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上根据各专业的考试要求来安排确定,通常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
(4)高等学校一般没有入学考试,凡是完全中学和综合中学高年级毕业,持有中学毕业文凭就有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资格。
(5)联邦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第二级为博士学位,第三级是教授备选资格。
(6)德国高等学校中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授课、练习、习明纳、实验、调查和实习等。其中,习明纳是一种很受重视的教学形式。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
(1)改革大学的学习。从联邦的角度,要力求通过改革大学的学习而实现降低大学里平均高达27%的淘汰率和缩短过长的大学学习时间这两个目标。大学学习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职业能力学习阶段和科研能力的博士学位学习阶段。
(2)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联邦和各州应该确定高等学校权利的根本原则和管理措施,以此激励和引导高等学校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促进高等学校之间激烈的竞争。
(3)赋予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同等的地位。明确区别职业能力的学习阶段和科研能力的博士学位学习阶段;提高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能力;保证高等专科学校对教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
试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改革趋势。参考答案: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并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才效率比较高,既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社会就业制度对具有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又能给新生劳动者职业培训以及在整个职业劳动中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职教的改革措施反映了这种德国职教的改革趋势。
80年代的职业教育改革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1)职业教育课程与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职业性关键能力”的培养。(2)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习明纳和“自我设计”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自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3)在管理体制上,注重使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的管理更加合理,合作更加一体化。
进入90年代,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又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要措施:(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2)发展和拓宽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新形式,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3)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4)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5)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
第三篇: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人口3.8亿左右,居民大多为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通用德语.德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就开始了宗教教育,8世纪建立了古典学校,14世纪开始设立大学。不仅如此,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德意志民族无论是在教育思想方面,还是在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人类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近代西方的教育督导,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制度、实科教育、师范教育等,大多源于德国。
一、德国的基本学制
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相似,德国现行学制仍带有双轨制性质,它大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分轨的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
在德国,小学一般为四年制。小学毕业后第一次分流,即小学四年级时,由学生家长向学校申请,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一类学校学习。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升入五年制初中或六年制初中,毕业后要接受职业培训2-4年,培训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或进入高中职业学校学习;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升入完全中学(共9年,相当于初中六年、高中三年)。完全中学的合格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目前,德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达到了12年。
二、德国的各级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由普通幼儿园和特殊幼儿园实施,3-5岁儿童可自愿入园。普通幼儿园一部分按年龄分班,而大部分则建立3-5岁儿童的混合班,以利于不同年龄的儿童相互学习。幼儿园通常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教学,儿童以自由活动为主,每个班设立一个活动室,室内布置了玩具角、图书角和生物角等。并且,大部分幼儿园为半日制。
(二)初等教育
德国儿童年满6岁可进入基础学校接受4年的初等教育。长期以来,德国基础学校的教育,一直重视传授读写算的知识与技能,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以便能为学生后来的深造打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此相适应,德国基础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德语、数学和常识等基础课,此外在一、二年级,还开设少量的宗教课、劳作课、音乐课与体育课;
三、四年级则开设乡土课、艺术教育课。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基础学校还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其语种主要是法语和英语。
德国基础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同时也采取了其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与组织形式。比如,目前大多数的基础学校都开始采用隐性或显性的分组教学(也称内部或外部分组教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由教师布置某个题目,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解并给出结论;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布置具有不同深浅度的练习题及作业;教师还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科的学习能力将学科进行分组,且这种小组课在每周课程安排中不少于2个课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都将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特别是鉴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往往组织教学游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于生动性,使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且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力、观察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三)中等教育
由于儿童在接受基础学校的初等教育之后,便面临着分流进入不同类型中学的选择,而
这种过早的选择难免会影响学生的潜力的发掘,并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有鉴于此,在德国,5-6学年被设定为统一的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共同的教育,这被称为“定向阶段”。经过这两年的观察期,学生便可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做出选择,分流进入各类中学学习。德国的中学主要有四种类型: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完全中学与综合中学。
主要学校作为德国中等教育的基本的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普通教育与职业预备教育的双重任务。主要学校曾为德国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大量的生源。因为,除了完成义务教育之外,主要学校还实施职业预备教育,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训练做好准备。通常,主要学校的毕业生可直接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然而近年来,主要学校的学生人数日趋减少,且生源质量较差,通常是经过完全中学与实科中学选拔后剩下的学生。因此,在社会上,人们称主要学校为“残剩的学校”。目前,为摆脱困境,主要学校纷纷进行改革以求得生存。
实科学校也称“中间学校”。目前,德国各州的实科学校修业年限不一。有的是6年制(5-10年级),有的是4年制(7-10年级),这种差别取决于实科学校是否附设定向阶段的教育。实科学校也承担着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与此相适应,实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多种多样,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出路。
在德国,具有最悠久传统的学校是完全中学。由于它是各类普通教育学校中唯一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5-10年级)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11-13年级)的一贯制学校,故称“完全中学”。其学制为9年制(5-13年级)与7年制(7-13年级)两种。
完全中学的培养目标是提供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因此完全中学的课程也主要是为了学生在将来的大学和高等研究部门的学术课程奠定基础,所以学术性较强。完全中学以强调严格的学术教育而著称,尤其突出外语教学,要求每个完全中学毕业生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完全中学以其良好的教育质量,优越的设备、师资等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此外,在德国还有一类中学,为综合中学,是德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因为它把主要中学、实科中学与完全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职能与使命,所与被称为综合中学。综合中学试图消除三类中学建的差距,给人人以均等的教育机会。目前,此类中学在德国所有中学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
(四)职业教育
德国从一个“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可以说与其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不无关系。早在1900年,德国的职业教育之父凯兴斯坦纳就曾指出,国民学校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劳动训练,或
1职业准备。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
才科学而高效,因此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其中尤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世人瞩目,并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15-18岁青年中大约有60%在职业教育系统接受培训。一般而言,德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教育两大系统。
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有部分时间制和全日制的各种职业教育学校组成。他们主要包括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实习学校、专科高中和专科学校等5种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其中,职业学校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于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系统的主体地位。
德国的职业学校是为不再升学的初级中学毕业生提供的职业义务教育的部分时间制学校。学习年限为3年,每周上课8-12小时。在办学形式上,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联,形成了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在德语中为“Dualsystem”,意指学员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1 刘国莉:《德国文化价值观念对教育的影响》,《德国研究》,1995年2期。
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其在教学组织方面,通常学员们每周在企业接受3天的培训,在职业学校里进行2天的理论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也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两大块。培训企业的培训内容以职业实践为主,严格按照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传授技能及与之相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使学生在成年人的环境中即在实际的职业工作过程中接受培训。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则除了传授与培训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政治(或宗教、伦理)、语文、体育、外语在内的普通文化知识,是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
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除了建有相当完善的学校系统外,还建立了相当出色的企业训练系统。企业训练系统包括直接在劳动岗位上的培训,也包括在手工劳动部门的“训练工厂”中的培训,在机器生产部门的“训练车间”中的培训和在某些事务部门的“训练办公室”中的培训等。在培训中主要强调培养实践能力和通过职业实践培养职业道德。
(五)高等教育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特别是“洪堡精神”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名人学子。如今,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与改革,德国的大学已从昔日的种类单
一、学科较少的“精英人才”摇篮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面向广大求学者的大型学术基地。当今德国大学主要分为以下七大类:普通大学、神学院、师范大学、艺术院校、综合大学、专业学院与高等管理学院。
在德国,高等学校一般没有入学考试,凡是完全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都有资格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绝大多数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学习年限至少为四年。事实上,由于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德国高校一律不收学费(后来的私立大学除外),且大学生因其身份甚至还能享受税收、交通、住宿及医疗保险等优惠,此外,德国高校还允许学生自由决定是否及何时参加考试,一些学生怕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便留在大学等待时机,这些原因导致了许多学生长期滞留学校而成为“职业学生”。故此,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学习年限都大大超过规定年限,往往达到14个学期之久。
德国高等学校的学业通常分为基础课程阶段与专业课程阶段。在基础课程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程结束时举行一次考试,成为前期文凭考试,学生通过若干门学科的考试获得有关考试的证明,再加上平时参加习明纳(即研讨课)的证明,便可获得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资格。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中,学生在通过若干门学科的考试并获得参加过若干次习明纳的证明,便被准予申请做毕业论文,参加毕业考试。在教学形式
3方面,主要有讲演、习明纳、练习、实习、试验和参观考察等。
在学位体系方面,由于德国企业界大量需要的是能够直接上岗的层次较高的应有型人才,故将大学本科与硕士阶段合二为一,只设两级学位,即文凭学位(文科直接称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前者完成大学毕业即可获得,被认为相当于美、英等国的硕士。在取得 第一个学位的基础上,如愿深造,可联系一位教授做其导师,与之商讨博士论文工作,如教授同意指导其论文,则学生就可注册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博士阶段的学习以科研为主。此外,受洪堡精神的影响,德国各大学仍然奉行学术自由原则并发扬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传统。据资料表明,目前德国90%的科研成果出自大学的科研部门。
三、德国现行教育的特点
1、教育联邦主义
德国在教育上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主义,各州文化教育部代表国家实施教育,制定教育法规;联邦政策仅提出纲领性的意见,并在各州共同协商下协调各州教育事宜,统一某些有2
张熙编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必要统一的有关规定。州政府在教育管理、经费、计划等方面有充分的自治权。
2、注意办教育的效率
办教育的效率主要表现在有一个较合理的学校教育结构与定向教育方面。目前德国仍然推行双轨制,这是因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这一传统学校制度更适合德国国情,具有更高的办学效率。
3、出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①以法律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
各州都规定对18岁以前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普通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等。
②重视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这种训练制度充分调动了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步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办学渠道,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教育经费,并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
③严格训练,注重实践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员在毕业时必须经过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在其他各类职业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建有实验室、实习车间或模拟操作室,学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毕业时都须进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才能具有某种职业资格。
四、德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德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德国的教育在发扬优良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变革,目前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在普通教育方面。由于中小学教育中日益强调教学的科学化,对许多学生而言,学习难度相对提高,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在中等教育阶段,由于主要学校的毕业生出路不理想,大多数家长特别不希望子女进入该类中学,因此这类中学的学生人数占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据统计,1991年这个比重在部分州已下降为2%。相反,大批学生开始涌入实科中学与完全中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仅使得两类学校人满为患,且引起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也造成了中等教育的混乱。
2、在职业教育方面。由于“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代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水平与特点,因此德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主要反映在双元制模式上。
(1)、缺乏新的激励机制,“双元制”培训位置供不应求。由于德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培训成本不断提高,尽管国家对企业有补助,许多企业仍以经费困难为由不愿接受培训学生。1994年仅原西德地区企业培训位置就减少了16%。目前德国中学毕业生人数正值高峰,企业提供的培训位置总数虽然还可以满足社会的最低要求,但已没有供学员选择的余地。事实上,供求系数已从1992年的1.22:1,降至1996年的1.02:1。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以企业培训为特色,企业里培训位置的供不应求实质上已经削弱了双元制实践性的优势。
(2)、培训职业过分专业化。德国双元制不是以职业学科专业来确定培训计划,而是以具体职业能力为目标。这种职业专门化的培训方式,固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显现出许多不足:其一,培训职业间缺乏兼容性。各培训职业间培训内容和方式的相互隔离,极不利于人们在职业间的跨越与迁移;其二,培训过程过于强调专业熟练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其职业培训观不符合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现代职业观要求从业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艺,而且
还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想象力、塑造力和创造力,后者代表一个人对革新的适应力和应付未来的能力。简言之,这种源于传统手工业师傅制度的行业划分极细的职业培训模式
4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显得落伍了。
(3)、职业教育对就业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差。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传统的针对生产领域的模式,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所占比例非常少。现在,随着第二产业的比例减少及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新型的职业培训是必要的,尤其是发展那些面向未来的工作职业,如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日益增加的高级第三
5产业的职业培训。
3、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大学新生逐年增加,大学无毕业时间规定和社会失业率逐年增高,导致学生滞缓毕业,在校学生严重超员、人满为患,造成教师、教室、实验室、宿舍紧缺;不少教师仍然遵循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严重脱离实际;教育经费不足,已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据德国《明镜》周刊1992年45/46期文章统计,从1980年到1991年,全德国大学生的人数增加1倍多,而联邦和各州的教育经费却仅由100.32马克增加到122.15马克。高等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每年对于各大学增加的那
6点钱,用柏林大学校长的话说,用来关门显得太多,用来办学则显得太少。总之,德国高
等教育的状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面对德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理智的德国人已经有条不紊地着手进行改革。洞察其改革的动向,不难发现德国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势。
1、改革中小学课程,培养新型人才
德国近年来针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以培养适应时代的新型人才。首先,课程改革理念发生了变化。如,巴伐利亚州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其次,教学内容也出现了革新。德国中小学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强调传授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外语教育力度;重视校企
7合作等方面。
2、改革主要学校
由于主要学校已成为“残剩的学校”,因此,许多州纷纷采取措施,改革主要学校,缓解矛盾。如萨尔州,取消了主要学校的设置,以综合中学取而代之;此外,有些学者还主张所有人都上十年制中学,以克服主要中学不受欢迎而造成的矛盾。总之,主要学校的取舍问题已成为改革中学建制的重要问题。
3、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建立更具活力,更开放、更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都在进行新轮的职业教育改革。面对德国职业教育今非昔比的现状,新的改革更加迫在眉睫。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表现在:
(1)、发掘职业学校的潜力。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学习地点──职业学校和企业,按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是以企业的实践教学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而展开的。这与当前新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和学习过程以行为为导向的整体性不相符合。因而,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加强职业学校的独立自主和责任感,是双元制学习地点改革的重点内容。职业学校应该发挥其教育优势,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和技术技能的整体性要求,更多地参与实践教学,以真正体现职业学校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配合企业实践教学的功能,成为双元制4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许英:《德国职业教育的危机及其改革》,《职教论坛》,2000年第11期。王德峰,邓和平:《战后德国教育与社会发展浅议》,《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李其龙,徐斌艳:《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与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4期。
职业教育中真正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2)、增加新的培训基地。一种做法是扩大培训企业名单,也就是吸收诸如部分时间制公司等新成员加入培训企业队伍;另一种做法是,建立企业培训联合体,亦即把那些培训条件有限的小型企业组成一个培训联合体,通过联合来提高它们的培训能力,从而发挥小企
8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3)、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4)、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助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以加强职业教育对青年的吸引力。
3、改革高教体制,使之适应国际发展。
(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1996年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高教领域的经费拨款总数比上一年减少了20亿马克,这实质上相当于关闭5至6所中型大学。经费不足已经给德国高教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
(2)、改革学位制度,与国际接轨;
(3)、扩大大学留学生招生比例和鼓励德国青年出外留学,使教育更具有国际开放性;
(4)、鼓励教材和课程设置创新,加强课程英语教学的力度,努力培养国际型的创新人才;
(5)、加强大学科研为企业进步创新服务的功能,让知识技术尽快产业化和转化为国民财富;
(6)通过对学习时间超过规定学时的学生采取收费措施,或在各州推行“学习券制”和“学习账户制”等办法,促进学生按常规学习时间完成学业,以缓解高校人满为患的现状,提高高校办学效益。8 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比较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6月。
第四篇:德国生活一周年感想
德国生活一周年感想
时间过的真快,不经意中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长,356天在人生的长河中也不算太短。想想这一年怎样过的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从刚到德国的期待、憧憬、新鲜、好奇,到现在的习惯、懒散、接受。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但是,不管怎样在德国生活的日子毕竟是我一生的一次经历,值得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好好回忆。为此信手涂抹几笔,还望海涵。
说实话,以前从未想过能到德国生活,只是偶尔想想等自己退休以后,有闲时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就足了。能到德国纯属偶然,当时我孩子在德国生活和学习多年,也到了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年龄。为了能更好的分担孩子在生活方面的困难,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也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经过努力终于如愿,来到德国生活。
初到德国,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好奇。对未来的一切及期盼又不安,语言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硬硬生生摆在我的面前。初去超市,面对写满德语的商品时,脑子一片空白,只能看着包装上的图片胡买一通,说实话,买些什么自己根本不知道,那种无奈和可笑是无法形容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几件事我慢慢感受到德国人的友好,善良。这种不安心里慢慢消失,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当走在空旷的马路,很少看见行人时,寂寞。无聊难免从心中升起,那时侯很怀念国内的热闹,生活的多彩。就连国内的“杂乱无章”也显得那样的美好了。
这些只是发发感慨而已,对德国的生活我还是比较满意和幸福的,毕竟全家都在德国,每隔几月还能团聚,还能体会到家庭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是最难得的,也是最珍贵的。
对德国的印象我不敢妄加评论,但德国的确有许多让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我也斗胆说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问 :
1.德国的交通非常发达,纵横交错的鉄路、道路、地铁、轻轨等把城市间,城乡间(这是我的叫法,德国根本没有明显的城乡区别)紧紧的链接在一起。并且有着科学发达的管理体系。在德国人是第一位的,当你走在人行横道时,车一定是让人先行。另外,这里没有交警,所有通行都靠指示灯,(所以就出现德国人在夜里没车,没人的情况下等绿灯的现象)。当然也很难看到明显的塞车现象,一切都那么的有条不紊。
2.德国的儿童非常的幸福,学前教育是一种违法行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快乐的玩耍。别认为他们是输在起泡线上,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一半是德国血统,都来自只有8200万的德国人中。
3.德国人给人的印象是严谨、傲慢、甚至有些死板,但正是他们所谓的死板创就了世界顶级的保时捷、宝马、奔驰等一系列汽车,给国家,给人类创造了财富。
4.德国人古板中带着浪漫,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年迈的老者夫妻手牵着手散步,或小声私语、或相互凝视,或并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太阳,那种风景真是好美。
5.德国的环保意识非常强,废去物品分类明确,所放垃圾都不同种类放置,很少看到垃圾外溢现象。
6.德国的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在德国到处可以看到公园,看到森林,根本看不到裸露的土地,整个国家非常干净,人们好像生活在绿色之洲中。
……
哈,我班门弄斧瞎说了那么多,一定有片面之处,只有见谅了。其实我本未曾想写这些,我根本没有勇气去评价我并不太熟悉的异国他乡,受姐姐的鼓励,也想给自己留点念想,才有了这份拙见,只要不太碍眼就凑乎着看吧。
我不知道我在德国还能生活多久,一切只能随缘了,要看4月份的签证情况(语言证明)。为了顺利签证,我参加了一期专为外国人办的德语学习班,又念了40多天的书。其实,或去或留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该做的我都做了。有时我都很佩服自己的勇气和毅力:班上共有20余人,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有8-9人,只有我是全勤。我虽听不懂老师讲课(用德语和英语教学),但我凭借自己的课后复习还是跟上了学习进度。我在想,凡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做,自己将来不后悔就行了。
2014.1.11
第五篇:谈谈我对新加坡小学教育的感想
我儿子刚刚结束在新加坡一所邻里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一年的时光,不算长,但从他的切身体会以及和其它家长,老师们的交流中,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新加坡小学教育的状况。和中国的小学教育相比较,我发现有几点问题:
一、课时安排不科学
不知是何缘故,新加坡小学都是上半天课,所以全部内容都压缩在半天的时间里。这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孩子都是不利的。我儿子是早上上课,我觉得他的课程表很恐怖。7:30 升旗
8:00-9:30 第一节课 通常是英语或华文
9:30-10:00 课间休息 可以去食堂买饭,吃东西。我儿子总是利用这难得的时间到操场玩。
10:00-13:30 第二节课 包括英语/华文/数学/音乐/艺术/公民教育„„
只换老师,孩子们不动。有时上华文/艺术之类的课程需要换教室,那走路的几分钟就是孩子们难得的休息时间。
13:30下课,孩子们就要去赶校车。到家已经14:00
那么小的孩子让他连着坐两、三个小时,即便不用手背后,也很累啊。
7、8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这么上课的效果令人怀疑。完全不符合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要求。
而且孩子的中午饭也被迫推迟,两点才能吃中午饭,晚饭又被迫推迟,还会影响睡觉。对身体发育不利。
二、缺乏体育锻炼
体育课(PE)每周3节,每节只有30分钟。在这里体育课被定义为玩。这里没有中国那种体校毕业的专业老师,只是由普通教师带课,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保安——看着他们防止出危险。就这样的一种课,还经常被任课老师随意侵占,孩子们上节课纪律不好,就被罚在教室坐着,不许去上体育课。
所以,他们的运动会就很单调,只是跑来跑去,跑来跑去。
三、师资力量不足
从师资上讲,新加坡的学校没有中国学校的老师那么专业。中国的老师即便教小学的,也都是师范大学毕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至少学习4年。而且每人只负责一个专科,数学就是数学,语文就是语文,美术就是美术„„
新加坡可能是老师太少的缘故,每人都教好几门。儿子的英文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教数学、美术、音乐和公民教育。要说这些新加坡老师个个都是全才,你信吗?反正我觉得儿子的音乐、美术都没什么起色,感觉还不如他在中国念幼儿园时会的多呢,成天净在这些课上叠飞机了。
四、学习以成绩为重,学生不得不补习
有人说新加坡的学生轻松,没什么作业,放了学就可以玩。我真想问问这些人,你说的是新加坡吗?
新加坡教育部提倡的是少教多学。谁来给我解释解释老师少教,孩子如何多学?在中国,孩子学习不好,老师给补课,追着孩子让他学。在新加坡,孩子学习不好,老师找家长,请给你的孩子找补习,成绩还不好?对不起,请去差班。
放学就去玩的只有两种学生,一种是天才,一种是家长不做要求,放任自流的孩子。这两种孩子放到中国也能放学就去玩,也一样轻松。
大部分学生放学后做什么?—— 补习!上补习学校,或请家教老师,或由家长亲自上阵辅导。老师是少教,都靠学生课下多学呢。于是,许多名校老师做家教挣外快。
五、新加坡小学淘汰太早
中国小学不许排名次,避免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会因为成绩不同而换班,大家都上同样的内容。第一次淘汰是在6年级小学毕业。
新加坡的小学每次考试都排名,孩子在班上的名次都清清楚楚写在成绩册上。每年期末考试结束都在全年级大排名,决定第二年上什么班。成绩好的上好班,配好老师,讲更多的内容;成绩差的上差班,讲尽可能少的内容,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小学二年级,孩子就已经开始被因“材”施教了!
这对那些比较调皮,开窍晚的学生,特别是男孩而言是很不公平的,当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的投入,还没开始扬帆起航的时候就已经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了。
六、双语教育名不符实
在这里,华文只是一门课程而已,学生的华文水平比国内差之千里,是真正的第二语言。如果家长不抓紧的话,那这里学生的华文水平就相当于国内同级学生的英文水平。虽然社会上华文还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语言,但支撑这种语言环境的都是4、50岁的人,他们很多是老华校的毕业生。能流利讲述华文的年轻人不多。他们结结巴巴的华语犹如中国人结结巴巴的英文。
当然,新加坡教育也有很好的地方:
其一,是英语大环境,不管它的发音如何,不管它是否有文化底蕴,至少它是英文教学,所以在英文的学习上比中国强很多。我敢说这里一年级的单词量已经超过中国4-5年级的单词量了。
第二个好处是,有利于天才。新加坡实行精英教育,从小学开始层层选拔,对于好学生,学校、社会都会倾注全力去培养。
新加坡有几所名校,都是家长挤破头想让孩子进去的。如果孩子有幸在一年级入读名校,那也不能松懈,一旦跟不上,就会被学校踢出去。
三年级有全国范围的高才班选拔,成绩好就可以入读名校高才班。名校每年也都会去邻里学校挑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孩子成绩好,就可能步步高升。各学校也每年排名,用最好的老师教最好的班级,努力培养,让他们为校争光。
第三,新加坡的最大好处是公平。不用权势和金钱,只要孩子成绩好,就可能进名校。虽然也有走后门的,但与中国相比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个轻松愉快的童年,能够放学就玩。应该去欧美。如果孩子无心向学,或家长没有足够的精力、财力加以辅导,应该到中国,让老师们教导他。
如果孩子有天分,爱学习,或家长有足够的精力给孩子辅导功课,或有足够的财力给孩子请家教,念补习。那可以选择到新加坡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