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黄金行业工作交流
全国黄金行业工作交流
2018第8期
(总第20 期)
中国黄金协会 2018年8月30日
【本期要目】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矿区环境解读 ◎发挥政工优势 助力企业和谐发展 ◎内蒙古矿业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绿色答卷 ◎金洲矿业 闯出困局创佳绩
◎互联网时代珠宝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矿区环境解读
2011~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分四批遴选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共661家,树立了一批绿色矿山建设的典范,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绿色开发利用、绿色和谐发展成为矿业行业的共识。“十二五”以来,黄金行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增大、技术创新取得新成就、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走出去”取得重要进展,逐步由大国向强国迈进。黄金行业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在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占76家,占全国比重11.5%。
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自此绿色矿山建设有了依据和标准,对于我国绿色矿业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规范将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是依据原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以及同时颁布的《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更加全面的诠释绿色矿山建设内涵,为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出了相关技术要求。本文将首先从矿区环境方面对规范进行解读。
规范要求绿色矿山在矿区环境方面从外观形象呈现出整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置矿容矿貌和矿区绿化2个 指标。
一、矿容矿貌
(1)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矿区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的规定,生产、生活、管理等功能区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矿区建筑物规划整齐合理、矿山建设布局与自然和谐,不提倡豪华建设。充分体现矿业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
(2)各配套设施齐全,标识规范。矿区地面运输、供水、供电、卫生、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在生产区应设置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标牌符合《标牌》(GB/T 13306—2011)的规定;在道路交叉口、井口、矿坑、生产车间等需警示安全的区域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符合《矿山安全标志》(GB 14161—2008)的规定。
(3)粉尘处置要达标。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喷雾、洒水、加设除尘器等措施处置粉尘,保持矿区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规定的粉尘容许浓度要求。
(4)固体废弃物运输。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外运时应采取防尘措施,氰渣外运时还应采取防雨及防渗(漏)等措施。
(5)降噪处理达标。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高 噪音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规定,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规定,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
二、矿区绿化
矿区绿化方面主要从矿区绿化覆盖率和土地复垦两方面设置标准条款。
(1)矿区绿化覆盖率。依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文,以下简称“4号文”),规定矿区绿化覆盖率应达到矿区范围内废石场、矿区工业广场、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可绿化面积的100%,且绿化植物搭配合理、长势良好。
(2)土地复垦。对已闭库的尾矿库及露天矿排土场等影响矿区容貌的部分,要求矿山进行复垦及绿化。下文对土地复垦做了更详尽的规定,此处不再对复垦率指标等做要求。矿区专用道路两侧因地制宜设置隔离绿化带。
综上,矿区环境是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矿山企业来说,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因此,矿山企业只有在矿区环境方面达到规范要求,才能进 一步开展其他方面绿色矿山建设,进而实现全面建成绿色矿山的目标。(中国黄金协会科技部)
发挥政工优势,助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近年来,招金集团深刻分析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和企业实际,以“抓队伍、强素质、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做表率”为主线,纵深推进了“四型”企业建设,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有了较大转变,企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具体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全员学习为抓手,抓队伍、强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招金集团认识到,学习是新一轮发展的基础所在、动力所在,只有全员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围绕全员学习,我们针对不同管理层级,提出了差异化的学习重点。一是针对高管学习,我们新出台了《招金集团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着重加强政治理论、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学习,旨在改变领导干部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学习方式为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为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每次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分散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人配备一本专门学习笔记,每月学习记录字数不少于3000字。与此同时,新组建了75人的高管学习微信群,定期推送优秀文章、分享心得体会等,提高学习效果。二是针对中层干部学习,新出台了《招金集团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每周五下午中层干部上讲台,讲授公司制度、国家政策法规等,营造全员学习氛围。三是针对员工学习,新制定了《招金集团员工对口交流学习制度》,面向全集团选拔优秀员工到复星集团、设计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对口交流学习;到市委、市政府、市组织部、市公检法等对口部门交流学习,通过外出交流学习,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复合型后备人才,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推动业务管理能力提升。
二、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树先锋、做表率,打造党建样板型企业。
2018年是招金集团“党建基础工作提升年”,集团上下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
一是融入中心,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把党建与经营管理、行政服务、信访稳定等工作有机结合,提升各项工作水平。要求全体党员佩戴党徽,在服务车辆上、工作岗位前摆放“共产党员红旗岗”标牌,把自己与普通群众区别开来,增强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每月组织党员开展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让党员不忘入党初心,从源头上破除消极思想,带头维护好企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班前会唱红歌”活动,唱响《招金之歌》、《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鼓舞士气,激发干劲。
二是突出创新,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把党建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以创新活动激发党建活力。一是发挥党小组带动作用。全集团上至总部部室、下至车间班组成立党小组,党小组除做好日常工作外,要负责教育好身边的党员,宣贯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形成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的战斗群体,影响带动身边群众做好工作。二是发挥党员参政议政作用。每一名党员均要参与部门、车间、班组等各项会议,发挥好监督和管理作用,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让每一名党员从内心感受到自豪感、尊重感和责任感。三是开展“夺红旗、比贡献、争先锋”活动。在部室、车间、班组等设立党员活动园地,悬挂“红旗岗、红旗班组、红旗车间、红旗部门”流动红旗,激发党员先锋模范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四是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当先进做表率”为主题演讲及征文活动,倡导“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激励全体党员立足岗位永葆先进本色。
三是选树典型,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对工作突出的党员和党支部评选“十大模范党员”“党员示范岗”“金牌党支部”,将表彰情况上电子屏、上报纸、上电视,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党员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待遇,工作上有干劲,扩大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影响力。
三、以铁的纪律和作风为保障,抓执行力,抓落实,打造纪律型企业。
以“严纪律、强规矩、转作风、促执行”为主题,切实解决部分员工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松弛涣散问题,提高执行力,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强化工作纪律。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全集团纪律工作的通知》,从请销假纪律、值班纪律、会议纪律、劳动纪律、保密纪律五个方面进行严格规范。针对值班纪律,集团公司总部成立7个值班督查组,由高管带队分上下半夜共查岗两次,查岗范围延伸到埠内所有企业,对督查出来的问题就地整改,并在集团范围内通报批评。针对劳动纪律,集团纪委牵头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巡查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方式,不定时进行巡视检查。
二是强化廉政建设。一是把廉政建设与参与经济活动相结合。下发了《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实施办法》,配备专(兼)职纪检人员74人,参与300万额度以上的各类经济活动30多起,签订《廉洁协议》120份,对企业的物资采购、招投标等经济活动进行参与和监督。二是畅通举报渠道,新开通了“董事长直通车”微信公众号,接受全社会、全员监督。
三是加大追责力度。一是新出台了《招金集团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规违纪人员,不仅要在党纪政纪方面进行处分,同时从经济方面进行经济处罚,强化了追责力度。二是开展庸懒散治理活动。要求集团全员带头做到不懒惰拖 拉、不推诿扯皮、不应付了事,对于交办工作必须做到高效办结,对于完不成工作任务、出现问题的员工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在追责的同时调离集团总部。
四是以打造服务型总部为着力点,抓调研,求实效,建设高效型企业。
每一名总部人员都是一面旗帜,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企业,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集团公司形象,公司要求每一名总部人员从自身做起,维护集团公司形象。
一是提升总部“三个形象”,强化服务能力。一是提升总部人员素质形象。要求总部员工统一着装、统一形象,从礼仪培训方面规范员工的服务用语和行为举止;对物品摆放实行定置摆放,做到规范整齐、文明整洁;二是提升总部服务形象。搭建了“招金惠”移动平台,为员工在购物、保险、就餐、住宿等方面提供优惠。三是提升总部社会形象。每周六下午定为“志愿者活动日”,总部全员均为志愿者,先后到驻地帮扶村、社区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卫生大清理活动”,树立了招金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二是举行干部就职宣誓和签署承诺书活动。春节复工后,集团总部组织20名新提拔干部,面对国旗进行宣誓,围绕服从大局、强化作风、恪尽职守、廉洁自律、责任担当五个方面签署承诺书,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忠诚履职、廉洁自律的责任意识和勤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招金矿业各子公司(矿)及办事处经营层也相继开展年度聘任履职宣誓和签署 承诺书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履职及责任意识。
三是开展全员军训、大合唱比赛活动。自3月3日开始,集团总部每周六上午进行军训,高管及全员全部参加,进行全员军训及会操比赛,同时,集团总部每月举行一次“招金之歌”大合唱比赛,评奖树优。通过军训及大合唱比赛,大大提振了队伍士气,转变了员工精神风貌,提升了集团总部形象,带动了各项工作水平提升。
四是开展好职工互助、爱心捐助、应急处置工作。大力推进“2018年十大民心工程”,以职工互助会为依托,救助69名困难会员,发放救助金76万元,联系保险公司设立“招金安康险”,做为医疗保险的附加保险,对职工进行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在爱心捐助方面,总部员工自觉从每笔奖金中拿出1%,捐入职工互助基金,用于帮扶困难职工。在应急处置方面,组建了95人的招远市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大队,强化森林救火、抢险救灾、日常维稳等应急救援能力。(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矿业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绿色答卷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时代命题,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要求,彰显了党和国家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决心,也昭示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称“乌山”),赋予绿色矿山以崭新的定义。肩负重任的乌山人用实际行动提交了一份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美丽发展的满意答卷。
一、树立牢固绿色信念
乌山在建立之初,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企业。
在这一牢固信念的引领下,乌山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硬性指标。在建设之初,公司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确保证照齐全,遵纪守法,在生产中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标准管理,依法缴纳税费,未受到 行政处罚、无环保和安全事件发生。
在规范管理方面,乌山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为首的绿色矿山管理机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保证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责任到位,并将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与资金规划列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以保证绿色矿山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矿山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二、高效开发低品位资源
在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乌山较好地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技术经济水平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行列。
目前,乌山采选能力达到7.5万吨/日,采用先进的SAB选矿流程和尾矿膏体输送新工艺、流程控制自动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减少了人员数量、降低了采选生产成本,使低品位资源得到了综合回收利用。储量估算和露天采矿设计采用surpac软件进行,为综合利用地质资源,在最终露天开采境界的优化设计时,打破传统的工业指标模式,降低矿石的入选品位,使平均品位铜0.25%、钼0.016%、总矿量15349万吨的低品位铜钼资源得以回收利用,最大限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的统一。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乌山采用高效率露天开采工艺,同时使用大型采矿设备,爆破上做到矿岩分爆,这样既降低了矿石的损失、贫化,同时又降低了采选成本和能耗。选矿工 艺流程由一段开路破碎、SAB碎磨工艺、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精矿浓密脱水-压滤、尾矿膏体浓密等组成。选矿产品为铜精矿和钼精矿,选矿铜回收率88%以上、选矿钼回收率72%以上。选矿回收率指标远远超过设计和规定指标。
乌山的资源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资源利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争做节能降耗先锋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确定了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目标。
在土地利用上,乌山从设计优化入手,科学布局,采用台阶式和平坡式相结合的方式集中采选工艺布局,节约用地达30%。
在节水方面,乌山在尾矿排放方式上选用了节水节能效果明显且高效安全的高浓度尾矿膏体排放技术,同时建立生产循环水管网,实行水循环综合利用,并建立了水处理车间,对选矿废水进行处理,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通过这些措施,极大节约了用水量;在国内创先利用城市中水进行工业选矿,有效节约自然水资源。
在节电方面,乌山采取变频、无功补偿等先进设备,有 效降低电网无功损耗,提高用电效率,经济效益显著。矿山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安全可靠的设备,尽可能提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对污染源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污染物治理措施先进、合理、可靠,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排放符合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了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安全因素。
四、打造生态矿山新亮点
乌山将环境保护作为矿山发展的生命线,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加大环保设施费用投入,保障项目建成后发挥最佳环保功能。
在不断创新理念的同时,乌山着力打造生态和谐的绿色矿山新亮点。项目粗碎工艺采用了具有防尘效果的一公里长封闭式皮带廊、国内最大的封闭式储矿堆场,使矿石破碎运输环节的扬尘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生产用水处理方面深锥浓密、隔膜泵站等大型环保配套项目保证了尾矿的膏体排放和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
主工艺流程采用了国内领先的SAB流程、大型变频电机、室内GIS系统220千伏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等技术措施来减少项目占地和能源消耗,配合利用高效湿式除尘器、污水处理系统,完成了对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切实实现了环保“三同时”要求。在生产现场环保上,对“跑、冒、滴、漏、扬”等现象,成立专项治理小组,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
五、建成北方花园式矿山
乌山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草原植被脆弱,80%的草原是沙石草,草原表层只有30厘米左右的腐植土做壳,一旦破坏了腐植土层,就会形成风蚀沙化。为了积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公司提出“在剥离中复垦,在建设中绿化”的环保理念,各项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工作与生产同步进行,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以促进企业与环境、社会的和谐。
乌山在矿区四周建设以草本为主体的草原生态恢复带,以实现矿区人工景观与外界草原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的协调过渡;矿山永久性使用的道路先于矿山建设,并进行硬化,路基护坡植被类型以区域典型草原的建群种克氏针茅和羊草为主;在采矿场边缘、排土场边缘、尾矿库边缘建设以灌木和草本为主体的水土保持防护带,在选矿厂等工业场地以园林绿化为目的,现已设计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群落,达到进行水土保持和绿化美化矿山的效果。
据了解,乌山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绿化和美化工程,建立了多处景观区、道路绿化带等一批典型意义的人文景观,几年来共计复垦面积达354公顷。在环境保护和取水工程上,累计投资4亿元,其中用于尾矿、除尘、污水、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投资1.65亿元。种植适宜树种6万余株,11公里长的公司厂区公路两旁栽种白杨树,加上盛开的格桑花,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风景线,真正成为山花烂漫的绿色矿山。(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金洲矿业
闯出困局创佳绩
山东金洲矿业集团于1970年4月建矿,近年来,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生产接续危机一直是困扰矿山长远发展的最大瓶颈难题。今年以来,随着上部资源消耗的加剧和地质品位的大幅下滑,黄金生产更是面临空前挑战。
困局面前,金洲矿业集团按照既定规划目标,以“领跑意识、超前意识、荣誉意识、自尊意识”为指引,发扬敢打敢拼、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全力保供矿、稳产量,为全年黄金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量化指标 责任到人
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金洲矿业老生产系统资源消耗殆尽,供矿能力大幅下滑,而用于弥补供矿缺口的残采矿,随着残采力度的加大,残采矿资源越来越少。
如何保障生产稳健接续?该公司领导班子从科学规划入手,于年初分头到各矿区进行调研摸底,详细了解资源储备、系统运行、计划编制等情况,对制约产能提升的因素制定破解措施,夯实全年生产的总基调。
科学分解指标计划。集团领导与各矿山逐级签订生产经营责任状,各矿山与车间、职能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 逐级负责、逐级联保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采出矿计划,再细化分解到具体坑口、中段和作业点,同时积极开展黄金产量上台阶、井口出矿量、井下工作面掘进、采矿效率、选矿处理量等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深挖各系统各环节各岗位的内在潜力,形成了全员保供矿保产量的浓厚氛围。
二、优化组织 科学布局
为优化组织管理,提高执行能力,金洲矿业按照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新设立了运营管理部,全面强化对生产计划的综合调度和考核管理。同时,针对井下生产布局扩大的实际,将原井下车间拆分为井下一车间和井下二车间,并重新划分管理范围,合理搭配人员,坚决杜绝尾大不掉现象,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力。
在井下现场管理上,通过创新作业人员组织方式,对井下作业地点、作业人员进行统筹安排,推行定人定点“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井下人员组织到位。严格落实领导下井带班、生产技术人员24小时跟班作业制度,做到问题发现在现场、解决在现场,努力提高井下作业效率。
为了缓解接续压力,在科学调整井下布局上下功夫。在老系统供矿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金洲矿业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将基建中段下移,将-825米、-865米中段提为生产中段,在缓解接续压力的同时,确保了新老系统的顺畅对接。
三、整合资源 挖掘潜能
由于深部地质条件的恶化,今年以来,金洲矿业地质品位大幅下降,降幅高达30%。面对地质品位下降造成的产量缺口,该公司将残矿探采作为保供矿、稳产量的重要举措,通过重新理顺原有地质资料,加大残矿资源的探矿工作力度。在具体残采上,在严格落实安技措施的情况下,开展残采矿出矿量和出矿品位“双竞赛”,确保残采矿颗粒归仓。上半年,金洲矿业累计残采产金159千克,有力地弥补了品位下降造成的产量缺口。
再就是科学调配选矿资源,进一步扩大选矿处理量。针对三甲矿区因停产扩能改造、选矿厂难以满负荷运转的实际,将金青顶矿区矿石,运送至三甲矿区选矿厂进行处理。上半年,利用三甲矿区选矿厂处理金青顶矿区矿石1万多吨,共增加黄金产量11.41千克。
针对部分矿区实施扩界扩能改造的实际,金洲矿业主动出击,积极与上级沟通,加快合规权证手续办理进度,西泊、胡八庄矿区均成功领取了扩界、扩能后的新采矿证并复产。对复工矿区,则对生产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开展劳动竞赛,提高采出能力,为产量指标的超计划推进提供了新的保障。(山东金洲矿业集团)
互联网时代珠宝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珠宝展已经成为珠宝行业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对于业内人,逛展可以采购货品,发现未来的潮流趋势;对于普通消费者,珠宝展收藏着各式各样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宝,参加展会可一次性将珍宝尽收眼底。不过,随着网购、手机支付、直播、海淘、无人零售等涌向各行各业,面对互联网、新零售、消费升级层叠影响,曾经辉煌的会展遇到了哪些挑战?
一、产品质量危机
尽管在现在的珠宝展中已经有很多质检机构介入,但仍还是有一些展会出现假货、以次充好、产品过度营销等问题。针对某些零售的珠宝展,为了吸引消费者前来,一些展商还推出了DIY原石打磨琥珀。消费者挑选好琥珀原石,并支付打磨机械使用费,便可以自己动手打磨琥珀。这些琥珀原石价格非常低廉,很多都是通过优化、烤色来冒充琥珀,例如用琥珀粉末或用某些树脂压缩制成,有的甚至是塑料制品。会展举行时间往往不到一周,短短的两三天,等消费者发现问题时展商早已消失不见,下次参加展会时,某些参展商已经“摇身一变”换了行头。
参加六月香港珠宝展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她们所销售的是“实验室生长出来的蓝宝石”。其原理是利用蓝宝石的 粉末在实验室再结晶生长而成,这种蓝宝石只需要6个月便可以长成,价格相比真正纯天然的蓝宝石低了不少,但质检机构出具的证书显示其为天然蓝宝石。近几年来内地客人购买的数量不断攀升,很多已经变成多年合作的老客户,一些零售商甚至在面向消费者时可以根据证书中显示的内容,直接说这是天然蓝宝石。这样的现象不禁令人唏嘘。
大大小小的展销会的举办固然给“守株待兔”式的企业经营销售模式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利润驱动的背后,真正值得人们冷静深思的是产品本身。虽然有些展会打出了“现场假货一律没收”牌子,有些展会主办方会邀请各大知名质检机构参展,但还是有部分消费者表示“形同虚设,主办方不懂珠宝真假,展位众多,他们不能详细监管各个展商具体销售什么,他们只注重招商收取摊位费。”
产品质量关乎着展会能够持续多久,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失去的必然是长远利益。
二、展览模式略显疲态
近几年,国内外大小珠宝展密集出现。展会作为行业、产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可直接反映当下市场的景气程度。令人眼花缭乱的珠宝展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国内很多珠宝玉石展基本是以卖货为主,参展商甚至是同一批人,只是参展的城市不同而已。有些零售品牌甚至连展位道具都不换,几年之内都使用同一套展具。”某位买手如是说。部分 展会最后成为了简单的卖货会,但销量也不尽如人意。过于频繁的卖货会降低了参展人士的新鲜感,一些展会在举办几次之后便人数寥寥。
在参展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品牌珠宝企业看来,这几年参加国内珠宝展可谓“劳民伤财”——精装展位的成本一般要几十万元,再加上人力物力成本高达百万元。辛苦的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物质回报和广告效应。“展会成本在上涨,人力成本在上涨,展会价值却在下降。现在参加珠宝展还不如自己举办新品发布会。”
三、破局之路引发思考
面对这样的窘境,展会主办方也力求突破,找寻解决方案。每年4月是珠宝市场的旺季,也是举办深圳国际黄金珠宝玉石展览会的时间。这次展会设立了“珠宝品牌创新馆”,为给业者展示全新的产品,以及自身品牌定位、技术升级等多维度转型的舞台,希望以全新的方式为行业寻求品牌转型和突破。展会还邀请到周大福、施华洛世奇等国内外知名的珠宝大牌,直播、无人零售等新型应用都在珠宝展上进行展示。
此次参展的很多机器设备商表示“这次收效甚微,前来参展的有效客户太少。”不会再参加以后的4月珠宝展。如此精心准备的展会,最后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而香港珠宝展作为东西方珠宝业交流的枢纽,参展人数 以及参展效果都比内地稍微好一些。但也同样面临着参展形式固化,展商、参展人员基本固定、创新乏力、吸引力下降的困境。
十年前,珠宝销售供不应求,制造为王,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可使供给方和需求方实现信息互换,将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有效联结起来。但在今天,随着珠宝市场日趋成熟,消费时代来临,品牌进入洗牌期,影响力较强的零售品牌已逐步稳定了自己的客户群体,在业内已是众所周知,他们不需要专门通过参展去获取新客户,也不会因参展而获取到较多的客户资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老凤祥一类的企业很少参加业内的珠宝展。会展的价值和作用需要产生新的突破。
会展服务的具体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会展”,例如“产业+会展”,就是主体产业后面加上会展,通过会展促进主体产业的发展。另外一类是“会展+”,是指会展内容的丰富化,例如“会展+旅游”“会展+文化”“会展+赛事”等等。对于珠宝行业的会展来说,需要引进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加快原有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才能推动珠宝产业不断升级。(中国黄金报)
第二篇:加强行业交流
加强行业交流,提升业务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的行业交流,全面提升我大队的监督业务能力,9月16日,应我大队邀请,长宁县卫生执法大队大队长邹亮一行等十余名卫生执法监督员到我区进行了参观交流。
交流团现场参观了我区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及生活饮用水等单位,就这些单位在卫生监督日常工作中的监督方法、监督内容及监督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邹亮大队长对我区的卫生监督日常工作非常赞赏,并与我们交流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工作经验,特别就怎么规范“五小行业”、怎样打造出卫生监督的亮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此次的参观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两区县卫生监督事业的交流发展,为探索出卫生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市司法局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工作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目标,确保律师队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有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多次在全国、全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先后荣获全国行业系统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一、做实“三招”,确保组织体系密而有质
一是行业党建体系建设出先招。
2002年全省率先成立协会党委,2018年成立行业党委,实施行政领导、协会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并完善“党委统领、行政主抓、协会配合”的管理格局。二是有形有效覆盖出真招。
做到“两同步”,即律所设立与党组织建立同步审批,党员律师执业申请与党组织关系同步接转,确保应建尽建、应转必转。实施党建示范点晋档升级工程,制定出台联合支部建设指导意见,推动全覆盖量变转质变。三是党员队伍发展出实招。
实施“双培”工程,连续7年举办青训营、领航班,全市律师队伍党员比例稳步提升,占比达43.3%。二、落实“三进”,确保组织管理实而有效
一是明确党建进章程,健全制度保障。
在全国率先实施“党建三进工程”,全市律所党建入章程100%。强化政治引领,仅2021年组织红色主题教育培训和各类活动超百场。二是突出书记进班子,健全组织保障。
全面推行“一肩挑”配齐配强支部书记,推动党员律师进入管理层。全市律所“一肩挑”比例达89%,合伙人以上担任书记达100%。三是推动经费进预算,健全基础保障。
党建经费全额保障、量需而出,以“一所一品”为载体,实现党建园地100%覆盖,行业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公益服务,去年全行业投入公益经费1000万元。三、抓实“三强”,确保行业发展坚而有力
一是强化监督执纪凸显引领力。
创新推动行业纪委实体化运作,出台律师行业纪委工作规则和关于加强纪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市5家律所党委均成立纪委,纪检委员在律所党组织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
实施“三名工程”,黄龙、钱江新城两个法律服务高地全省领航,天册、六和等本土律所不断壮大,北京大成、盈科等在杭分所融合发展,临安满江红、桐庐华茂等县域所党建品牌全国创优,汇聚起杭州法律服务业发展蓬勃力量。三是强化履职尽责提升服务力。
开展“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全覆盖”等活动,法助共富有抓手;组建亚组委法律顾问团、连续13年开展“律师进社区(村)”活动,法护平安有成效;连续7年实施中小微企业法律帮扶计划,积极参与“百所进园、千师进企”活动,法促稳企有作为。第四篇: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材料
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材料之一
深化体制改革 创新管理机制 大力推进陕西农村公路建养管协调发展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农村公路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五年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投资319.7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到2010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圆满的完成了农村公路部省共建任务,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油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农村公路是我省公路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省路网总里程的92%,惠及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三个服务”,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新路子,大力促进农村公路建养管协调发展。全省农村公路100%的里程列养,其中县、乡公路优良路率平均达到76%,通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56%,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下发后,省政府把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作为惠及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2006年出台了《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为
辖区范围小、农民居住集中、路网密集的地方,由县级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对农村公路统一养护;二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群众居住分散的地方,划片成立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工区,对农村公路实行切块养护;三是实行路基路面分离养护,路基养护按方便、就近的要求,由沿线农民领养,路面养护由养护公司专业队伍承担。四是对国省干线公路沿线的县乡公路,主要是县公路与干线公路一体化养护,实现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养护资源共享。
二、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国办文件要求,我省主要从三个渠道筹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省级财政按照县道每年每公里15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6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补助费,每年省上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5亿元以上;市、县两级财政足额预算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按县道每年每公里不少于7000元、乡道不少于3500元、村道不少于1000元的标准进行预算,每年安排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2.8亿元;县级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全省每年1.5亿多元。以上三个渠道每年安排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8.3亿多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财政投入机制基本形成。
在坚持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出让道路冠名权,公路沿线广告位出租,建立村道养护基金等方法,多元化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比如,宝鸡市
的工资;及时组织和动员群众对辖区内农村公路水毁进行抢修保通;按照“一事一议”,指导村民委员会筹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和动员农民群众开展季节性养护。
三是构建市级交通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指导责任体系。由市级交通局负责,对县区政府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的情况开展检查和考核,坚持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半年考核一次,年终考评一次;对县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落实情况、省补养护工程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和跟踪审计;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生产作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进行审核和上报;负责辖区内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
四、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综合示范县创建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我们从2009年开展了农村公路综合示范县创建活动。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下发了《开展农村公路综合示范县创建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创建农村公路综合示范县40个,示范县占全省县区的三分之一,以此引领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大提高。
综合示范县的主要标准是:县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主体全面落实,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农村公路的优良路率保持在80%以上,文明示范路段60%以上。
农村公路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收到明显成效,2010年有20个
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材料之二
寻求新路径 探索新模式 努力推进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遵循中央、省有关指示要求,我省交通运输系统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坚持将农村公共交通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村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服务环境初步形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交通为民,着力打造普遍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网络。针对农村路、站、运、渡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通达深度不够、衔接不畅、配套不足等突出问题,我省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建设是基础、运输是目的、渡口是延伸”的农村交通服务新理念,努力做到农村公路修到哪里、候车站点就建设到哪里、客运车辆就开通到哪里、管理服务就延伸到那里,让农民群众走上沥青水泥路,乘上安全方便车、过上平安放心渡,真正将农村公共交通打造成普遍服务的民生工程。
千湖之省,渡口总数、年渡运量位居全国第二。为解决农民群众过渡难的问题,我省按照 “渡口建管、乡村主导,坡岸硬化、设施配套,渡船适航、渡工持照,安全渡运、方便可靠”的农村渡运服务新理念,累计改造乡镇渡口2343处,实施渡改桥项目20163延米,全省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100%。
二、坚持务实利民,着力探索全面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体系。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等实际情况,我省坚持以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务实利民、各具特色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一是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城镇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我省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和鄂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示范,积极探索“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新模式,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有效衔接,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沿线的老百姓感慨说:过去进城是“三步曲”:步行出组,三轮车出村,客车进城,一趟下来得花大半天。如今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夙愿,半个小时就可进城,城乡客运一体化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惠。
二是在偏远山区、湖汊地区的乡村推行农村客运服务区域化。针对偏远山区、江河湖汊等地区居住人口分散、人员出行较少等实际情况,我省参照城市出租车运营方式,在乡镇范围内积极探索农村客运服务区域化新模式,改变传统班线客运管理“定点、《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养护管理资金,真正把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纳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范畴。截止2010年底,全省累计安排省级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9.25亿元,地方政府累计安排养护资金达6.3亿元。
二是建立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我省建立了农村客运发展专项导向资金,对符合规定要求、一定三年为乡镇村组提供连续服务的新增农村客运车辆,按每客座400元标准实施定额补助。“十一五”全省累计发放农村客运政策引导资金679万元,引导社会运力投资2.5亿元。同时,我厅按照农村候车亭每个补助1万元、招呼站每个补助500元的标准,继续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并探索了“谁用谁建谁管”、“以广告养站、租养结合”等农村客运站亭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公益渡口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我省以恩施州为试点,探索了“公益渡口,政府补助”的渡口管理模式。由恩施州政府对公益性渡口的渡工按每人每月54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按每年1500元、1000元、900元和500元的标准发放机动钢质渡船、机动木质渡船、非机动钢质渡船、非机动木质渡船维护费补助;利川市政府每年从财政经费中列支3.5万元,用于乘船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特别是作为“中国网事 感动2010”网络人物、湖北省2010年涌现的新闻人物,“信义渡工”万其珍三代“重义
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材料之三
加快农村交通发展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将我省加快农村交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做法及下一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浙江农村交通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交通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交通运输部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浙江交通“三大建设”的实际,努力培育和推广“嘉善经验”,按照建管养运一体化的原则,全面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运输,基本建立了农村公路网、安全保障网、养护管理网和运输服务网“四张网”,全省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完善交通网络,夯实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不断加大对城乡交通发展的资金投入,连续五年投资居全国首位,全省公路里程达到11万公里,覆盖全省、贯通省外的大路网基本完善。其中,农村公路达9.89万公里,占到公里总里程近90%。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力打好通村公路建设扫尾攻坚战,截至 2010年底,累计建设通村公路3.3万公里,全省所有具备建路条件的
率达到91.6%,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48.6%,全省等级公路客运站达到556个,港湾式停靠站达到2.1万个。
(四)探索发展农村物流,完善城乡货运配送体系。依托日渐完善的农村公路、水路网络和农村客运体系,引导物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小件快运、特色配送、货运专线等多种农村物流组织形式,逐步完善城乡货运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服务“三农”的能力。截至2010年,农村货运场站近300个,农村货运车辆25万辆、60多万吨位,其中专业配送的厢式货车4万余辆。在衢州,我们还试点由专业物流公司组建“城乡物流集结”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的乡镇客运站、货运站、交管站、邮政、供销社网点、烟草、医药、报刊配送网点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设立农村物流网点(简称“十网合一”),以自营、加盟形式构建农村物流网络,实行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布局、统一结算、统一运作、统一管理)。
(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城乡交通统筹水平。结合“大部制”改革,积极探索城乡交通统筹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2009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促进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省政府专门召开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工作会议,并下发《关于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了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步伐。各地也积极探索,譬如:嘉善县在全县各乡镇建立公路站;龙游等县将村道管理列
交通管理权限下移,探索建立镇(街道)交通综合管理站,建立县域“大交通”管理体制,探索综合执法模式,并以此为示范和标杆,以点带面地推进我省城乡交通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政策保障,对农村交通发展继续给予倾斜扶持,逐步统一对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财政补贴、税收、信贷支持、保险费率政策,努力破除城乡交通政策壁垒。
二是优化路网,促进集聚。以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的对接、行政村之间的衔接,形成城乡一体、干支衔接、畅通生态的县域公路网络。重点加强对全省200个中心镇、420个中心村的交通设施配套,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进程。新改建农村公路9000公里,其中县乡公路2000公里,加大对省级规划中的港站、物流、产业集聚区的重要集疏运公路和农村生态旅游重点骨干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建设农村联网公路7000公里。
三是健全机制,加强管养。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养护资金补助纳入政府一般预算,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快解决农村公路危险路段、病危桥梁整治和渡口渡船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5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2000座。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覆盖。
四是发展运输,服务民生。构建布局合理、节点联网、运营
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材料之四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示范经验 促进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贵州省铜仁地区交通运输局
铜仁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省东北角,下辖八县一市一特区,全区总人口415万。1934年,贺龙、任弼时、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欠发达、欠开发”是铜仁的基本区情。交通条件长期滞后,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盼路、修路、护路和用路的愿望十分强烈。
2008年,铜仁地区被交通运输部列入第三批农村公路示范工程单位后,我区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发扬“宁愿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的铜仁精神,千方百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建、管、养、运”一体化模式,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示范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示范工程项目:2009年、2010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843个5743公里,总投资5.9亿元,通达建制村893个;通村油路建设计划项目30个229.6公里,总投资9222万元,实现建制村通畅30个;通乡油路建设计划项目21个314公里,总投资2.1亿
设的透明度。
(二)因地制宜,明确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按照地委、行署“强基础、调结构、保增长、重民生”的工作要求,我们将通村公路建设与城乡建设、旅游公路、产业公路以及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确保省里下达我区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不变的情况下,将通乡油路的路面面层由沥青表处改为沥青碎石混合料,40%的通达工程项目实施镶边工程,使全区农村公路整体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下一步实施通畅工程、发展农村运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以管促建,以巡促廉”的工作方法,落实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监督等工作措施,并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不留死角”的原则,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通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进度进行巡查,保证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
(三)政府主导,上下联动,破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难题。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推行《铜仁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在全区各乡(镇、办事处)都成立了交通管理站,形成地、县、乡三级管养机构网络,探索出 “五抓五重五破解”的管养经验。一是抓机制,重长效,破解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不明确的难题;二是抓队伍,重素质,破解农村公路管养人员不到位的难题;三是抓投入,重保障,破解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不足的难题;四是抓管理,重督查,破解农村公路管养质量标准低的难题;五是抓宣传,重整治,1
监管职责。
三、主要成效
我区把农村公路示范工程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生工程”认真实施,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模式,使农村公路成为贫困山区的信心路、志气路和致富路,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破解了山区长期存在的出行困难,改善了农民朋友的出行条件,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2010年底全区发展清香型烤烟60万亩、生态茶 100亩、油茶100万亩、优质水稻200万亩、优质生猪500万头等,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82元,比2007年人均增加1073元。三是初步构建了农村公路网络,提高了通达通畅程度,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三年引资217.5亿元,项目涉及农产品开发、水电开发、文化旅游开发等主导产业。四是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协调推进,树立了党委政府的新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两年多来,尽管我们因地制宜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要倍加努力,更好地践行交通运输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第五篇: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材料
目录
1.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 …………………………………………1 2.把握重点 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 ………………………………7 3.实施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为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河南省人民政府…………13 4.开展特色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 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 5.强化培训管理 完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6 6.突出职业能力建设 扎实开展航天高技能人才培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2 7.有效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 持续给力新时期邮政转型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37 8.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引领吉利创新发展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2 9.突出办学特色 加快培养技能人才
成都市技师学院 ………………………………………47 10.开放办学兴职教 服务民生创特色
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52
0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坚持围绕支柱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努力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素质和技能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09年以来,组织各类职业培训173.4万人次,其中在职职工99.7万人,农村劳动力24.4万人,失业人员10.1万人,其他各类人员39.2万人,共有46.1万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截至目前,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26.9万人,比“十五”末增长31.2%,占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比例为26%。技能人才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完善培训促就业机制为重点,努力实现劳动者素质就业
实施“蓝领双证”培训工程。在企业中采取技能培训课程与高自考互认衔接的办法,使在职技术工人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实施范围由制造业扩大到现代服务业、由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
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
源,针对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调整培训考核标准,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实施再就业培训工程。对失业人员经过免费培训、就业指导仍未就业的,增加一次免费培训。
实施毕业生“双证”工程。将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由职业院校扩大到普通高校,使高校毕业生在获得相应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实施创业培训工程。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区域性的创业培训机构。免费创业培训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所有城乡劳动者。对成功创业的,可再享受一次“改善或扩大你的企业”免费培训,促进创业者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技能人才政策制度体系。围绕滨海新区发展定位、产业优化升级需要,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天津市职业培训补贴办法》等文件,出台了近20项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围绕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和要求,逐步形成政府推动、行业发动、企业行动以及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个人需求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
建立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我市建立了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加大了表彰和奖励力度。2004年将技师、高级技师职务津贴分别提高到100元和200元;2007年开始,对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每人5万元、1万元、5000元的一次性政府奖励。每三年评选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技师100名,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政府津贴,并且已有10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通过一系列的评选表彰活动,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得到进一步提高,激发了职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制定新的职业培训补贴办法。按照“需求引导培训、补贴对应等级”原则,建立了政府按社会需求程度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依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和职业资格等级,合理确定并每年调整培训补贴职业目录和补贴标准,有效调动了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形成。我市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分担,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入机制。明确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教育培训经费中应有60%以上用于技能劳动者培训,在此基础上,由市统筹安排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培训。我市职业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为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以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为重点,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的主体。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
业道德与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一是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模式。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索社会化考评、企业评价、院校认证、技能竞赛选拔等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模式。二是积极开展在企业生产一线鉴定的方式。在大型骨干企业打破标准化考核鉴定方式,根据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岗位特性需求,在企业生产一线开展鉴定,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考核。我们已在石油和海洋化工、机械装备、冶金、港口等行业的30多个职业实行生产过程鉴定的新办法,有效激发了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企业欢迎。三是破格选拔优秀技能人才。对掌握高超技能、工作业绩突出的在岗技能劳动者,打破年龄、工龄、身份、等级的限制,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让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四是每年选择50—60个通用性强、技术含量高、企业急需、就业容量大、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企业评价、院校考核、社会化鉴定和技能竞赛等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既提升了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又引导了广大技能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四、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为重点,深入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发展
全市职业院校按照“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层次、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经过资源整合后,全市共有独立设臵的高等职业院校26所,在校生14.5万人,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近40%;中等职业学校122所,其中技工院校30所。在校生近20万人,占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近50%。近几年,全市企业新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格局。
与此同时,在全市各类职业院校中普遍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2009年至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各类院校毕业生达15.5万人,占应鉴定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其中,取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占68%。涉及各类职业院校130所,覆盖职业(工种)121个。
五、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高标准建设公共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机遇,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照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兴建职业教育培训园区,规划总用地37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在建的职业教育培训园区一期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教学及公共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5.8万人,建成后将成为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基地。通过优化资源配臵、创新体制机制,争取到2013年使天津职业教育培训的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市积极创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市区两级公共技能实训中心,为全体劳动者提供以技能实训为主,兼顾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场所。
我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国家和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市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造就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坚持以促进技能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快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坚持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奠定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
把握重点
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要求,紧紧围绕贯彻《就业促进法》,以高技能人才工作为引领,以企业培训为重点,以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为依托,以鉴定评价为手段,着眼于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促进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能力就业。近年来,我省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0多万人次。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劳动者总量从2005年的20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82万人,增长了41%;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38.4%,比2005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从2005年的33.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57万人,增长了71%。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训与就业对接,提高政府补贴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难、企业岗位需求旺盛但招工难的双重难题,以企业在岗培训为重点,着力促进培训与就业对接。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
产业向内地转移速度的加快,工业园区用工需求旺盛,但由于技术工人总体水平低下,难以符合企业用工需求,“招工难”、“技工荒”等问题也同时出现,对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出台相关政策。吴新雄省长、熊盛文副省长专程到上高、高安等市县调研,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个台帐、四个对接”的就业培训工作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为中心;“两个合同”就是工业园区企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工业园区企业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就业培训合同;“三个台账”就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台账、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账以及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账;“四个对接”就是建立劳动用工对接机制、定向培训对接机制、资金资源及政策对接机制、就业培训绩效评估对接机制。
(二)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过去主要以招标方式委托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补贴培训,但由于培训与企业用工脱节,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在缓解企业“招工难”方面收效甚微,还引发了一些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全省推广了“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即由企业先招工,招工后由企业进行培训,结业后再上岗,培训费用由政府直接补贴给企业。这种“穿着工作服培训”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了招工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从2009年推广此模式以来,工业园区招工培训人数达到了68.44万人,有效缓解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
此外,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就业创业能力,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目前已培训了5100多人。这项工作在全国司法系统尚属首创,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加大投入,落实资金。近几年,我省加大了职业培训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职业培训资金支出比例。2008年以来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就已经达到了7.15亿元。2009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了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3亿元,占全省就业专项资金的16.4%;2010年增加到3.8亿元,占全省就业专项资金的24%。并安排了近3800万元资金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二、扶持与创新并举,加快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出台政策,形成抓手。一是实施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免费入读技校资助政策,对贫困生给予每人每学年2000元学费补贴,连续资助两年,资助名额从2009年的5000名增加到今年的1万名。
二是实施“江西省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紧缺技能人才给予每人2000元的政府培训补贴,对“首席技师”给予每人8000元的政府奖励,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完善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三是制定“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集中化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试点。对符合规
定的给予每人1600元的培训补贴以及不少于200元的鉴定补贴。培训结束后愿意继续入读技工院校的,可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直接就业的由培训学校推荐就业,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欢迎。目前已组织培训了1.6万人,2011年计划再组织1万人参加培训。
四是出台鼓励和引导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到省内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意见,提出了13项具体措施。落实了技工院校定向就业补贴政策,对到省内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技校毕业生给予2000—3000元的学费补贴,推进了校企合作,提高了技校毕业生服务工业园区企业的积极性。
(二)打造基地,优化载体。从加强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入手,为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载体。加大对技校的扶持力度,将部分优质技校认定为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基地,充分发挥技校综合培训基地作用。重点依托技师学院、高职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5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8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00所,其中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工学校20所、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5所;全省民办培训机构740多所;建立了赣西公共实训中心等一批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端引领、技工院校主体推动、公共实训基地有力补充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三)多元评价,质量为先。2006年制定出台了《江西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为全省规范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活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在高职
院校建立鉴定所(站),大力推行“双证制”。开展了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共549人参加了试点,其中288人通过评价后晋升为技师,49人晋升为高级技师,并享受每月200-800元的津贴。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四)竞赛表彰,营造氛围。每年开展各类技能竞赛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10多万人次。2010年集中力量举办了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第三届数控职业技能大赛等三项省级一类的职业技能竞赛,涌现了一大批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以“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奖和“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奖为主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制度。目前,全省有9名高技能人才获得“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称号,60人获得“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称号,95人获得“首席技师”称号,8名高技能人才享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将特别优秀、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纳入了省委直接联系人才的范围。
三、机制与制度共建,提升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效能
(一)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就业联席会议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综合规划、协调部署各类职业培训计划,基本形成了全省统一的职业培训联动机制。
(二)完善政策,夯实基础。建立起了以《江西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江西省就业促进条例》、《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核心,以就业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纲领性文件为主体,以培训就业工作的操作性文件为基础的具有江西特色的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2005年以来,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的培训就业工作政策文件就达到了2
211
个。政策体系的构建,为培训就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纳入民生,目标管理。近几年,省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城镇职工培训、创业培训、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院校等多项工作纳入了政府民生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锻造队伍,搭建平台。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院校教师的培训,“一体化”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加强对质量督导员、考评人员的培训,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的鉴定工作队伍;加强基层培训就业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平台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
我省将认真贯彻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尽快研究出台我省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借鉴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职业培训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出新的贡献。
实施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为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河南省人民政府
近年来,河南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河南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转变、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位臵,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计划,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前9个月,实施特别职业培训97.6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180多万人,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得到发挥,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02.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
一、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培训能力
(一)项目带动,着力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去年8月,河南省政府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签署《共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备忘录》,对强力推进河南人力资源开发、培育人力资源优势进行了科学规划。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对工程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创业培训和带动就业、技工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五个建设工程”,提出着力建设“六大示范基地”和“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规划了259个项目。今年启动开工建设项目29个,包括17个农村
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示范基地、7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实施职教攻坚项目86个。省财政投入项目引导资金2亿多元,带动项目建设计划投资近15亿元,有力推动了职业培训基础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突出重点,打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网络。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我们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人往哪里去的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在18个省辖市和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依托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形成以示范基地为龙头、定点培训机构为骨干、企业培训中心和各级各类培训教育机构积极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能力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使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年培训能力达到了200万人以上。
(三)高端引领,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形势变化,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引领全省技能人才培养。重点支持5所技师学院、30所高级技工学校和示范性职业院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在全省建设50个示范性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和20个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通过示范引领、网络覆盖、能力提升,建立起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突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特色,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二、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计划,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一)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教育、扶贫等部门的职能优势,面向农村劳动力全面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开展“百校百县”对接式技能培训,春节期间农民工集中“百日培训行动”,农村劳动力“一人一技”培训,特色劳务培训、农村“两后生”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和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300多万人。
(二)推进企业职工全员技能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围绕河南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引导各类企业开展职工全员培训,重点提升一线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能力、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扩大就业专项资金职业培训补贴的范围,鼓励支持暂时处于困难的企业开展在岗职工技能培训,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做好技能储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开展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进行补贴,今年前9个月企业职工培训达到40万人次。多形式、多层次实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对年轻失业人员实施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或新职业培训;对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岗位适应性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实现失业人员技能提升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今年前9个月培训失业人员44万人,实现就业38.1万人。
(三)推动能力促创业,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将创业培训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普遍开展创业培训,转变其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能力。不断充实创业项目资源库,优选并推介1000个创业项目,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技能、项目策划、经营管理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大力开展“SYB”国际创业模式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为创业培训合格人员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者优先提供创业培训。今年前9个月,全省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3亿元,完成创业培训45万人(含高校创业课程教育38万人),带动20.8万人就业。
三、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
(一)创新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按照省级支持引导、市县配套、学校自筹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我省计划筹措100亿元用于职教攻坚,筹措50亿元用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各级政府按不低于30%的比例,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不低于20%,建立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培训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资金使用效能。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建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职工培训的新机制。
(二)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在全省选择53家企业,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创新技能人才执行操作规程、解决技术难题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评价方式。积极推行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措施,开展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贯通新机制,明确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可审报技师、高级技师,高技能人才可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技工学校毕业生比照中等职业学校学历,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级工毕业生比照大专学历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
(三)创新技能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完善河南省技术能手奖励制度,将河南省技术能手由一次性奖励2000元提高到5000元。建立河南省优秀农民工和创业带头人奖励制度,纳入政府奖励序列,每2年省财政拿出100万元进行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开展企业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等奖励活动。
(四)创新技工院校发展。推动技工院校多元办学,利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模式,大力发展民办技工学校,鼓励企业办技工学校实行股份制改革,结合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职业培训需求,推动发展县办技工学校。依托优质技工院校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推动职业教育聚集、集约发展。改革技工院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以在校生规模为依据,对教职工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在重点技工院校选择不同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双百双向”培养计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企业实践制度,设立特岗,从企业特聘高技能人才到校任教或兼职授课。在技工院校开展教授级高级讲师评审。在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中开展“河南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选工作。
(五)创新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和服务企业发展,我省批准建立了30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和20个省级专业性技工教育集团,全省共有539所学校、888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加盟。集团化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技工院校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开展“百校千企”校企合作活动,探索招生、招工、培养、就业校企合作新途径,有力促进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我省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紧密结合河南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强力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和职教攻坚计划,围绕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为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开展特色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 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把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作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独具广西特色的职业培训模式,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至今,广西再就业培训17.9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31万多人,创业培训4.82万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21.4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75.24万名,2.09万名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
一、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培训促就业基础
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培训扩大就业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研究和部署加强培训工作、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措施和办法,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促进办法》、《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关
于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培训就业工作有效开展;为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工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广西工业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队伍的需求,从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入手,通过采取社会培训、学校培养、企业提升等方式,鼓励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壮大工业产业技能人才队伍,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素质,促进广西工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至2009年底,广西产业工人技能劳动者总量已增加到近230万人。
二、实施专项培训,以特色培训促就业
为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西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大力开展独具特色的专项培训,促进培训人员尽快实现创业就业。
(一)大力实施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工程,解决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当前,广西已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国际通道。加快广西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创业和就业,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国防意义。2009年开始,广西全面实施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工程,对0—20公里边境范围内的27.96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和创业扶持,引导和帮助他们就地就近创业或就业,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广西边境地区农户实现充分就业,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至2010
年9月,已经培训近10万人,大部分培训合格人员均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二)开展“广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帮助农村计生家庭实现充分就业和脱贫致富。为增强职业培训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关怀,从2010年开始,全区开展了“广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人员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和诚信计生户的家庭人员优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先给予就业指导和创业援助,受到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援助工作成果开始显现,许多农村计生家庭因此受益而脱贫致富。据统计,全区各地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农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支持度和满意率也有较大提高。
(三)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广西乡村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从2010年开始,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努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提供完善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就业服务,帮助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或稳定就业。活动开展以来,已经培训近8万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对促进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除开展上述专项培训外,广西还先后实施开展了水
库移民、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农林场归难侨、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等近十项专项培训活动,均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三、部门联动培训,形成培训促就业合力
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各部门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条件,共同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形成部门联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既有效整合了培训资源,又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009年联合开展了“广西农村党员技能培训大行动”,按照农村党员技能培训的愿望和就业需求,分期分批开展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就业创业和带领群众就业创业的能力,取得明显实效。截至2010年4月,广西共投入专项活动资金4816.9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8922期,培训农村党员35.98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8.07%,转移就业率达到87.63%。
(二)针对广大农民工就业素质偏低、劳动技能不强的情况,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总工会联手开展了“农民工援助行动”,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就业、创业、培训、维权和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目前已投入专项活动资金4670万元,培训农民工50万人。
(三)为帮助广大农村青年实现就业创业,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广西区委联合开展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对农村青年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目前已在610家企业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11788个,有7644名青年参加见习,联合8家银行实施“广西青年创业信贷扶持
计划”,共同授信267亿元扶持城乡青年创业。
(三)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自治区妇联联手开展了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根据妇女的就业需求和特点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取得明显成效。仅2009年,就举办妇女技能培训班2459期,培训妇女5.11万人,培训后获职业资格证书3.21万人,上岗就业3.62万人,自主创业5837人。打造出“八桂月嫂”、“青秀好管家”等全国、全区知名劳务品牌。
四、实施特别培训,以培训扩大就业
2008年下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采取非常政策和非常措施,加大对因金融危机而返乡的288.6万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力度,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一)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自治区安排10亿元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重点用于职业培训。同时,从自治区本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8000万元,从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中安排1.5亿元,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进城求职劳动者的创业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
(二)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将返乡农民工培训补贴标准调整为:A类1900元/人、B类1600元/人、C类1200元/人,每类补贴比过去分别提高了171.4%、220%、300%,帮助一大批返乡农民工免费参加汽车驾驶与维修、特种机械操作等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的职业(工种)培训,极大提升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三)引导农民工进技工学校学习。对愿意到技工学校学习的返乡农民工,由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中给予每人4000
元的培训补贴。通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既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减轻因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压力,又依托技工学校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实现职业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
(四)创新培训模式。送培训下乡,把培训直接办到企业和农民的家门前,努力实现“门口办班、就地培训、就地转移”和“进门学习、出门就业”。通过开展返乡农民工大培训活动,全区288.6万返乡农民工98%上重新实现就业,帮助8.3万返乡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创造约35万个就业岗位。
五、创新培训手段,提高培训促就业效率
(一)开展定向培训。根据广西优先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4大新兴产业,形成“14+4”的产业集群等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广西启动定向、订单培训项目,针对产业需求实行技能人才配套供给。如根据防城港炼油、核电等项目,将自愿参加职业培训的当地被征地农民集中送到技工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开展免费的职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又送回当地企业就业,既解决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二)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广西产业发展要求和劳动力供给等情况,广西充分发挥技工院校综合技能培训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到技工学校参加培训的学员给予免除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等优惠政策。培训结束后愿意继续在技工院校学习的,可优先选择专业,直接就业的由所在技工院校负责推荐就业。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开展,受到社会广泛欢迎,预计2010年全年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人员将
达3.6万人以上。
(三)实行学费资助。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入读技工院校实施免除学费政策的同时,除按每人每年1500元给予两年的助学金资助,对第三学年工学结合难以实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给予助学金资助。此举极大地促进了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为稳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了支持。
广西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研究出台广西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实现就业、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强化培训管理 完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加强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促进就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措施和有力保障。多年来,我区将职业培训作为实现劳动者素质就业、能力就业和体面就业的重大工程,列入民生计划和政府效能考核目标强推力促,并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要求,规范培训管理,完善培训措施,突出培训重点,提升培训水平,为宁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全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51万人,接近城镇从业人数的一半。其中初级工22.9万人、中级工20.8万人、高级工6.4万人、技师9854人、高级技师365人。
一、完善机制制度是抓好职业培训的有力保障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从机制制度层面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保障职业培训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一是实施民生计划力保培训。2007年开始,自治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工程培训、城镇职业能力培训等列入10项民生计划30件为民办实事之中,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和向社会公示承诺,集全区之力推进培训任务的落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民生计划宁夏行”活动,对职业技能培训等民生计划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二是强化目标考核力推培训。自治区成立了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20多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抓好包括职业培训等就业工作。自治区政府与五市政府建立目标责任制,年初以自治区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将创业培训、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农村贫困和城市零就业家庭援助培训等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年底进行考核,切实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任务、责任、要求和时限“四明确”、“四落实”。
三是完善政策制度力促培训。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规章,结合实际颁布实施了《宁夏创业与就业促进条例》等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这是继江西、河南、天津三省市之后,在全国出台的第四部促进就业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把创业作为基本内容予以明确的省级条例。自治区相关部门及各市、县(区)政府也及时制定下发相关文件,明确了培训重点、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培训标准和具体要求,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力扶培训。自治区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就业的,分别按每人300元和人均25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和鉴定补贴;对城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就业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分别按每人400元和人均25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城乡贫困及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参加援助工程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就业的,分别按人均1500元和
300元标准给予培训和鉴定补贴。
五是加强载体建设力助培训。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形成了初、中、高技能等级相互衔接、职业工种比较齐备并覆盖全区的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全区现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195家,其中技师学院6家,技工学校20家,就业训练中心27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42家,其中有2所技师学院和2家企业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年均教育培训12万人次。全区建立通用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53个,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30个,鉴定职业(工种)涉及20多个行业,共鉴定69.9万人次。
二、突出重点群体是抓好职业培训的关键所在
我区立足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围绕工业园区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城乡就业援助工程培训、创业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等,着力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为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业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我区初级以上技能的农民工每年以10%的比例增长,总数已超过常年外出务工总数的一半,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水平,这些农民工每年扣除在务工地的各种消费外,带回家的现金平均超过5000元。组织实施了世行贷款“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和赠款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宁夏贫困地区劳务产业的发展”子项目。2006-2009年,全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8万多人。
二是抓好就业援助工程培训。2006-2009年,全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城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人员及城镇失业人员11万多人,就业率超过90%,技能扶贫迈出了新路子。
三是抓好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宁夏将残疾人技术培训作为帮助残疾人脱贫的重中之重,五年来累计培训各类残疾人4.5万多人,其中3.3万名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有9.7万名残疾人通过集中安臵、分散按比例安排和个体就业等形式实现就业。
四是抓好城乡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我区确立23所定点学校(院)50多个培训专业,为服役期满正常退役,符合宁夏安臵政策的城乡退役士兵,提供3个月至1年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对培训合格的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切实帮助城乡退役士兵通过提升技能实现就业。
五是抓好创业培训。我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把技能培训“找饭碗”、岗位培训“保饭碗”与创业培训“造饭碗”有机结合,大力推行“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创业培训+基地见习”、“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网络创业”等“1+X”创业培训模式,初步建立了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后续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并贯穿于全民创业工作的始终。2008年至今,全区累计组织劳动者参加创业意识培训逾4万人,创业能力培训2.2万人,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40%以上。
三、创新方式方法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的根本保证 我区注重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的效果,在培训方式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是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坚持“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原则,以政府出资购买培训的方式,连续七年以自治区为单位,以目标责任制落实为保证,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城乡贫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通过购买培训提升就业水平。2006—2009年,全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外出务工)305万人次,连续4年转移就业人员占到农业劳动力的1/3左右。
二是建立培训机构和通用工种招投标制度。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培管分离、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地由政府牵头,指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承担职业培训任务的主管部门以及用工行业代表,通过招投标确定教学规范、设施完善、培训质量较高、就业效果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为承担政府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并向社会发布,保证了培训的规范有序。
三是建立培训资金项目管理制度。我区建立了以市、县(区)为单位,统一安排培训任务、下达培训计划、培训业绩考核评价、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审核上报数据的“五统一”项目管理制度,每年根据各地培训任务和人均标准,采取先预拨70%培训资金,另外30%的培训资金在年底考核验收后再予以兑付的办法推进培训任务的落实。对培训任务没有完成、就业率不高的地区,相应减少培训补贴资金。具体操作上,由自治区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考核的基础上,共同审核把关,再予以拨付,从而确保了培训补贴资金安全运行,有效防止了培训补贴资金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使专项资金真正花在“刀
刃”上。
四是建立创业培训新机制。我区较早开展创业师资及新项目培训和试验探索,培养了一批专职的高素质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成功研发了“宁夏SIYB创业培训管理系统”,将“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成熟的监督管理体系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搭建了一个多层级、多功能、实时化、桌面化的操作管理平台,保证了创业培训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创业培训管理成效。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出发,组织开展了“产生你的绿色企业”创业培训试点,逐步推展改善企业和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培训,创造出了创业培训结业会诊的新做法。目前,全区已基本实现创业培训机构、师资和对象的全覆盖。
我区在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面虽取得较好成效,但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兄弟省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就业的大局意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把质量作为培训的生命线,切实加强职业培训的管理,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宁夏新跨越和“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突出职业能力建设
扎实开展航天高技能人才培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战略型、高技术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着以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高新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几年来,集团公司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突出航天特色,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们拥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2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7名,“全国技术能手”78名,“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31名,形成了一支航天高技能人才队伍,为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航天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实
高技能人才是集团公司“双高”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航天自主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集团公司要担负起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要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就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技艺精湛、善打硬仗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就必须把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实。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增强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32
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始终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集团公司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创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模式,着眼产品保证能力,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思路,不断强化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将其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党组领导和各院党委主要领导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研究、着力推进,并深入一线,指导检查各单位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
二是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科学有效地开展。我们一方面注重理顺管理体制,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协调管理”的原则,根据科研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构建了具有航天特色的“集团公司、院(公司)、所(厂)”三级培训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统一协调、分工合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及时总结成熟做法和经验,相继制定了《集团公司技能人员培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科学确立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更好地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是完善激励措施,不断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条件。在加强航天“三大精神”教育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激励作用,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高技能人才,在薪酬待遇、培训学习、技能鉴定、班组命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实行了岗位系数工资制,薪酬向重点岗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部分单位还实行了高技能人才津贴政策;对按岗位聘任的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比照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住房、休假等
方面给予同等待遇;很多单位还开展了以高技能人才名字命名班组的活动。通过这些举措,有效调动了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突出能力建设,系统深入地开展航天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航天产品要满足以宇宙速度飞行,并在高真空、强辐射、冷热交变的空间环境中实现长寿命、高可靠运行,其工艺技术难度大、加工复杂程度高,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流的航天制造水平,必须拥有一批技艺精湛、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训首当其冲,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围绕航天科研生产,聚焦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扎实开展了多形式、多类型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5年来,集团公司累计培训高技能人才13余万人次。
一是实施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招代际传承计划。我们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优势,组织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按照不同工种,分批次举办绝技绝招培训,通过课堂面授、实例讲解、现场演示、学员实操以及专家点评等方式,分享学习高技能人才在生产中的宝贵实践经验,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解决加工难题的能力;同时,我们立足岗位实践,实施名师带徒计划,由实践经验丰富、掌握绝技绝招、技能水平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招收徒弟,进行一对一“传帮带”,促进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提升计划。针对技能人员理
论知识不足、学历层次偏低等情况,我们先后组织举办了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无线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本科学历提升班,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围绕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积极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四新”知识培训,有效提高技能人才的技术理论水平;实施班组长管理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按“分批次、分阶段、分步骤”的原则选派优秀生产类班组长参加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远程培训项目,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的企业基层管理者。
三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国际化培训计划。我们一方面积极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每年选派骨干技能人员赴俄罗斯、乌克兰、德国等国家进行焊接、数控加工、机械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近年来,共选派近300名技能骨干赴国外学习培训。另一方面,根据型号任务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聘请俄罗斯、德国等国际一流的装备制造领域专家、学者来华授课,传授技艺,解决航天产品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不断夯实基础,为航天高技能人才培训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注重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开展技能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在充分利用知名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优秀企业等外部培训资源的同时,积极打造集团公司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实训基地,分别在北京、西安、成都、上海等地建立了5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培养示范基地和1家实训基地,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完善办学条件,为高技能人才
培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技能培训教师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一支以工艺专家、职校教师和生产一线技能带头人为主,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针对一线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各院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技能论坛、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他们在专业理论方面的教学能力,以及在操作技能方面的传授能力;针对职校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定期选送他们进工厂锻炼,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同时也为他们及时了解生产一线技能人员的能力短板,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注重特色教材开发,不断提升技能培训教材的实用性。我们按照“资源共享、选编结合、突出特色、注重实用”的原则,组织编写了一批紧贴航天科研生产实践的培训教材。为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加工难题的能力,编写了《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招100例》,使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绝技绝招得以传承和推广;编写了《航天制造技术——高级技术工人四新知识培训教材》,以及生产、工艺、试验、管理等七个分册的质量培训系列教材,为高技能人才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和这次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加速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有效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 持续给力新时期邮政转型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作为网点遍布全国城乡的网络型企业,拥有80多万员工,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普遍服务义务,又肩负着经营发展重任。近年来,按照中央深化邮政体制改革的部署,我们完成了政企分开、分业经营,在加快邮政业务发展的同时,相继成立了邮储银行和速递物流股份公司,邮政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适应企业转型和业务发展的要求,提升员工能力素质就成为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我们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三个紧扣、三个打造”。
一、紧扣企业发展转型,打造职业培训长效机制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解决好员工能力素质不适应问题,是促进业务结构调整、加快邮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是坚持把提高员工队伍能力素质作为推进企业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作为肩负重要社会责任的大型国企,要把庞大的人员总量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帮助员工快速成长,最可行最管用的手段是实施大规模职业培训。为此,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推进企业发展
转型的重要环节来抓,连续几年召开全国邮政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全面实施“员工技能提升计划”、“岗位准入培训计划”等,使职业培训在全系统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
二是坚持把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作为激发员工参加职业培训的内在动力抓实抓好。我们积极探索和建立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将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职业资格津贴制度和技能竞赛奖励制度。对技师、高级技师实行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的津贴福利,对高技能人才创造的先进操作法给予命名并宣传推广,对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的优秀选手打通职业晋升“快车道”。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了各级企业重视职业培训、广大员工踊跃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把加大经费投入作为推动职业培训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抓实抓好。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将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从1.5%提高到2%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大规模职业培训的实施,全国用于培训的投入仅2009年就达4亿多。同时注重向一线员工倾斜,培训支出达到了经费总额的60%。我们还加大了对培训基础设施的投入,2006年以来投资2.5亿用于集团培训中心的综合能力建设。
二、紧扣业务发展需要,打造高技能的员工队伍 为适应邮政分业经营的新要求,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结合,岗位培训与专项培训结合,技能培训与素质提升结合,加强职业培训,员工年培训率近70%。
一是围绕业务结构调整,力求培训的实用性。为适应邮政
新业务的全面发展,我们注重提高职业培训的实用性。组织近9万人参加营销培训,以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组织15万人参加函件、账单等专项培训,以加快传统业务的发展转型;组织160多万人次的邮储银行全员拉网式轮训,以保证银行良好开局;组织电子商务速递、国际物流营销等重点业务培训,以适应速递物流专业化经营。
二是围绕岗位技能提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按照岗位要求实施职业培训是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的关键。对新入职员工,我们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同时,面向基层一线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预备制培训,从源头上保证了“准员工”质量。为有效解决企业结构性冗员和缺员的矛盾,对盘活出来的近5万名员工进行转岗培训,提升他们的“再上岗”能力。为增强基层营业网点的服务能力,组织了4.2万名支局长、支行长参加岗位技能提升轮训。
三是围绕员工职业发展,增强培训的主动性。我们坚持把职业培训与鉴定考评、技能竞赛、技术升级、业务推广相结合,采取达标培训、岗位练兵、网上竞赛、以师带徒等多种形式,在全国邮政掀起了学业务、练技术、长本领的高潮,促进员工主动参加培训,助力他们职业生涯发展。在全系统先后举办多次技能竞赛,参加人数超过15万。已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3人,“信息产业技术能手”40人,“全国邮政通信技术能手”44人。
三、紧扣人企共同发展,打造员工成长多维平台 我们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打造具有邮政
特色的职业培训多维平台,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一是一校带多“校”,构建了强大的集中培训平台。在邮电分营和教育体制改革中,我们把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留在了企业,转型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作为集团的培训中心。同时建立了以集团培训中心为龙头、各省培训中心为骨干、地市县局培训点为补充的一校带多“校”培训体系,建设了一批与生产环境一致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组建了近5000人的教师队伍,使职业培训有阵地、有资源、有能力,走出了一条“企业办学校、学校为企业”的成功之路。
二是一“网”托全网,构建了高效的远程培训网络。我们积极探索开展大规模培训的有效途径,于2005年建成了邮政远程培训网,今年又升级为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实现了从单一培训向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咨询交流等多功能的转变。目前已建成了由1个全国中心、31个省中心、6000多个学习点组成的远程培训网络,覆盖了邮政运营全网,网上注册人数达55万,访问量近1400万人次,在线课程突破8000课时。创造了员工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条件,成功破解了数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同时参加培训的难题,解决了工学矛盾和培训资源短缺问题。
三是一“点”牵多站,构建了规范的技能鉴定体系。利用技能人才评价试点企业的有利条件,我们构建了由集团鉴定指导中心、31个省鉴定中心、61个鉴定站组成的三级鉴定体系,做到了“一点(集团鉴定指导中心)牵多站”。按照邮政企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每年组织十多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
定。目前持有邮政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达41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近7万。
多年来,我们通过大规模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能力素质,适应了邮政的发展转型,实现了企业依靠员工科学发展,员工依托企业不断成长。邮政集团业务收入从2006年的64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535亿元。
今后,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精神,立足新起点、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推动中国邮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引领吉利创新发展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自创建之初,即确立并实施了人才培养战略,坚持汽车产业和职业教育事业并举,形成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具有吉利特色的内生型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吉利被授予了“全国汽车行业示范职教集团”、“全国汽车行业职业教育杰出贡献企业”两大荣誉称号。吉利汽车从一清二白,发展至今已拥有各种专利1600多项,发明专利10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20多项;全球独创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被列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目录;“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获得企业自主创新类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吉利成为获得该类奖项的唯一一家汽车企业。
一、创办培训基地
吉利于1997年进入汽车产业。当时,“民营”出身,使吉利很难招到大学生,即使招聘来了也很难留得住。人才匮乏制约着吉利的发展。面对这种困境,集团公司决心创办自己的学校,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懂业务、会动手、能吃苦的汽车专业人才。在创办汽车厂之初,吉利即在浙江临海办起了第一所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其后,相继投资创办了服务汽车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北京吉利大学、海南
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国内第一所培养汽车车辆工程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与此同时,吉利还投资建设了人才培训中心,推行标准化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汽车制造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现有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包括基础培训教室、多媒体培训教室、技能训练馆等,其中技能训练馆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品质等5个训练模块区域。每个训练区域都分为理论知识讲授区和实际操作区两大部分,实际操作区将工厂车间的设备、制造工艺经过提炼、模拟再造出来,供学员进行实际操作。这些院校和培训中心为吉利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截至2009年底,吉利生产一线约70%的操作、技术业务骨干来自于吉利旗下的院校;在吉利汽车研究院1600名科研人员中,吉利“自产”的人才占到40%。
二、推行“311”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和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吉利把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探索符合企业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创造出具有吉利特色的“311”人才培养模式。“311”分别是指3门职业基础课,1门“以人格本位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课,1个围绕岗位或职业而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即以终为始,缺什么,学什么。同时,利用吉利汽车产业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组织资源——生产基地、汽车研究院、国内海外销售公司、动力总成事业部等,为学院各专业学生提供优越的校外实习场所,形成了具有吉利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链——教育为产业提供智力资
源,产业为教育提供实践支持。
三、实施应用人才培养计划
为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2010年启动了“千名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培养高潜力后备人才的“熊猫”计划,培养中基层骨干人员的“金刚”计划,培养高效运营团队的“帝豪”计划,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全球鹰”计划。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领军人物,采用吉利院校导师、合作院校导师和内部管理者导师相结合的“三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生论文课题完全来自企业运营和技术创新中的难题,毕业与否以难题的解决程度做评判标准。计划注重“针对性”,培养过程体现“实战性”,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避免了脱离实践的弊端。今年吉利将招收第一个1000名研究生学员,以后每年增加1000名。
四、创新人才开发培养机制
吉利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建“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系列分享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学习动力,促进其成长。2008年以来,“知识分享”活动累计举行100余期,累计分享数万人次,人均课时30多小时,数百位集团内外讲师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同时,吉利还建立了20个岗位族群和68个岗位序列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为每一个吉利人提供了管理、专业、技能发展通道,让员工在纵向、横向发展通道中“自由”穿行,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个人发展地图。员工通过职业培
训,可以凭自己的业绩和能力、兴趣,在不同的岗位序列和发展通道中自由穿行,无论是外部招聘还是内部培养,只要业绩优秀,就有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五、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工作
吉利积极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吉利的培训教材,总结提炼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项目实施、专业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先后编印了《吉利汽车技术手册》等200多册、1000多万字的教材,组织专家编写了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品管五大工艺的技能培训多媒体教材,拍摄了四大工艺及品管5140多个视频标准化作业演示教学片段,形成了30余张标准化职业技能培训多媒体教学光盘,编写并出版了《职业技能培训基础知识》、《汽车装调工培训教程》等七套系列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丛书及试题库,积极承担了三项国家教材的编写任务,参与汽车行业特有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编审。此外,吉利还建立了一支200余人专兼职的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人员队伍和60余名技能培训师。
通过培养和实践锻炼,目前吉利已拥有1600余名高级技工以上高技能人才、1200余人中级技工。2007年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和2010年全国模具工职业技能大赛,吉利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30多家企业、院校中成为佼佼者,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20余名选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今天的吉利,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未来仍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吉利将发挥已有的职业教育和产业齐头并进的独特优势,继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打基础,练内功,把自
主创新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为“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培养优秀人才,为中国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突出办学特色 加快培养技能人才
成都市技师学院
成都市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近年来,学校立足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9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年开展各类培训近8000余人,为成都市经济发展和就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1+10”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2007年以来,成都市政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对职业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将成都市高级技工学校改建为成都市技师学院总院,并在各市(县、区)新建了10所技师分院,形成了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以点带面”为原则,以成都市技师学院为龙头的“1+10”集团化办学模式。
一是资源共享。在专业建设上,总院和分院采用专题研究、观摩学习等方式,共同就现有专业内涵建设、新专业开发、新课程体系建设、新教学方法实施推广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切磋和交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总院定期组织分院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总院在满足本校学生实习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也为分院学生提供实训服务,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是错位发展。为避免重复建设,总院和分院结合各自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努力实现“专业设臵错位”、“办学层次错位”和“服务区域错位”。“专业设臵错位”,即总院开设专业,主要满足市政府规划的六大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如电工、机加工等,分院则根据市政府统一规划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来设臵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办学层次错位”,即总院以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分院以培养中级技能人才为主。“服务区域错位”,即总院主要为大成都范围内各类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分院主要为当地企业输送中级技能人才。
三是以点带面。总院和分院采用多种形式联合办学,重点通过加强联办专业建设,带动分院地域特色专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个集团的办学质量。一方面,联合举办五年制高级技工班,总院和分院骨干教师共同开发联办专业的课程体系,推广新教学方法,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分院教改教研工作;另一方面,联合举办高级技工直升班,各分院在学生自愿基础上,从机电类专业二年级学生中择优选拔出一批学生,开展直接培养高级技工的实验班,总院提供教学指导和服务。
几年的实践证明,“1+10”集团化办学模式确实达到了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目标。
二、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学校与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引导企业介入学生培养过程,探索和实践
了多种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实现了校企共赢。
一是入厂办学模式。2006年,学校在成都市高新西区模具工业园租用近4万平方米厂房,将学校办进工业园区,建成了四川省首个高新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学校与成都市进出口加工区、模具园区的企业紧密结合、彼此倚重、共同发展,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需求变化,为企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急需的紧缺技能人才。
二是引厂入校模式。学校有偿提供场地和设备,将企业生产线迁至学校,利用企业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熟练的技工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共建教学工厂,给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2007年,学校与美国怡得乐公司合作共建生产车间,接收学校学生实习和顶岗实训,实现了生产车间与实训教室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学生不仅了解了企业文化,而且提升了技能水平。
三是定向培养模式。企业提前3至6个月到学校挑选学生组成定向班,由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企业专家承担学生的全部实训课程,把以往学生适应生产岗位的“磨合期”消化在学校,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零对接。学校先后与莫仕(成都)公司、美国铁姆肯公司等多家知名外企建立了定向培养关系,举办了多期企业冠名培训班,为企业定向培养和输送了上千名技能人才。
四是校企共建模式。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共同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世界前100强公司德国博世集团赠送学校6套先进数控设备,建成了数控专业培训基地。力士乐公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