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卷心得体会
阅卷心得体会
阅卷心得体会
由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年学业水平测试生物阅卷工作,下面就这一次阅卷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主要分析生物学科阅卷情况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今后在生物教学注意的问题和小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老师的阅卷情况
阅卷的速度差别很大,同样是改40题,研究生的速度要比我们这些抽调的老师快一倍,甚至更多,我在想,为什么研究生的速度会比我们这些一线老师的速度快?有些孩子的分数会不会被这样的快给埋没了?
我们同去的老师交流了意见,老师在改卷子时总会考虑在一些情况下,学生答得合理不合理,能不能给分等等,心里总害怕亏了孩子们;而研究生再阅卷时是不考虑这些的,他们只找关键点,看不到关键的字词他们是不给分的;有了关键字词,即使答案不完整,照样能满分。在阅卷组中,85%以上是研究生,他们的批改情况可以决定学生最终分数。
在改卷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总是不断的催,并且还说:“你们的错误率是可以忍受的,一定要速度速度速度。。。”。另外,在答案标准上有时也会和我们高中的教学有些出入,因为阅卷组长是大学教师,他们给的标准往往吧大学的知识考虑进去。比如,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但是组长说谢叶绿体也给分,这在高中教学中是强调不允许的;再比如,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反应场所在高中教学中强调必须是线粒体或者线粒体内膜,可是他们说回答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也可以。所以我认为阅卷组长给的答案标准也会对学生的最终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答题情况
平时我们改卷子至多是几千份,而这次批的是30万份,从大量的考生答卷情况分析得到的情况应该更具代表性,这里我主要分析学生答案存在的问题。
从自己的改卷和交流得来的几点信息,我总结学生的答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审题不清:这不仅仅是成绩一般的学生犯的错误,从答题情况来看,很多优生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题目上要求画出10度至30度的曲线变化,可他们画出的是从0度至30度的曲线。
2、错别字严重:试卷中出现几个关键的生物学术语,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比如类囊体写成内囊体;龙胆紫写成龙胆子;醋酸洋红写成醋酸杨红。
3、答题不严密:比如,37题最后一空的答案是C或G,但是好多学生写成C,G(C和G),表达出来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40题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剂,便于染色。学生在答题时只写了便于染色是拿不到分的,比较可惜。
4、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有欠缺:40题最后一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有的人虽然只简单的几行字,但把答题的思路和要点都列了出来。但是有的学生写了很多字,阅卷老师就是看不到关键点。
5、部分学生的字存在问题:这样重要的考试还有一些学生的字很潦草,也有些人的字写的太小,这都会影响卷面的分数。
三、应对策略
针对阅卷情况和学生答题情况,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死教书:有些重点的地方其实强调很多遍,比如类囊体的“类”字,平时就有好多人写成内,为什么再三强调还是有人写错。其实这里类是类似的意思,而学生理解为内外的“内”了,这就很可能是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解释好这个字的意义,而仅仅说叶绿体结构中有类囊体,学生理解错就很自然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掌握知识点。
2、更加强调学生审题答题的严密性:平时就要养成好习惯,平时小考也不要迁就学生,虽然评卷组长会考虑到答案的不唯一性,但是规范标准的答案肯定不会错。
3、指导学生答题要找要点:阅卷速度那么快,所以阅卷时老师往往只找要点,特别是语言叙述比较多时,阅卷者看到学生正确的部分后,即使错答了他也不会扣分。所以学生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当然答题时还要注意条理性。
4、答题的字一定要工整:第一印象很重要,学生字不认真写,阅卷者会认为这不是优生,放心大胆的扣分,因为这时不用考虑该考生能否得90分!研究生改卷时更是没有同情心,他们只会把分数打的向均分靠近,有些孩子就被亏了。另外字一定不要写小,即使很工整,老师也没这个耐心慢慢研究考生写什么,在改卷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心情。
以上是我这次阅卷的想法,有不到的地方请大家补充和指正。
第二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阅卷工作已经结束,在为期九天的作文阅卷过程中,我感触良多,经过总结反思沉淀,简单介绍一下阅卷的具体情况和我个人的一些阅卷体会,希望能利于以后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一、阅卷的相关情况
1、阅卷点:河北省将高考阅卷点设在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
2、阅卷人员组成:仅就高考语文而言,参加语文基础评卷的教师及师大研究生大约300人;参加作文评卷工作的教师大约有210人,其组成成员包括部分河北师大的文学院教师、抽调的高中语文教师。
3、阅卷方式:采取网上阅卷的方式,在网络评卷系统上均标有评卷老师的姓名、阅卷份数、速度及所提交的分数,系统还特意设计了放大功能,可以对考生的试题、字体进行放大,并能调整背景颜色,另外,认为自己所给分数不恰当,可以进行回评,为老师准确轻松的阅卷创造了优越的先绝条件。
4、阅卷流程:(1)培训、试评。
在正式评卷之前,要对教师进行大约为期两天的培训和试评,以统一评分标准。拿作文评卷而言,首先由评卷组组长,河北师大文学院资深教授分析作文材料,确定立意——①敬畏规则,反对投机取巧;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③学会变通;④挑战习惯做法;⑤打破常规,敢于创新;⑥超越胜负,合作共赢;⑦守成与创新;⑧出新意于法度之中;⑨竞争与合作。然后要求评分时按照“整体观照,分别给分”的原则赋分,接下来又出示8篇范文讲解,如何按内容、表达、发展三个方面给分。在试评的最开始,大家给出的分数相差得还是很悬殊的,有时候,同样的一篇作文,最低的给20多分,最高的却给了40多分,但是经过具体分析、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经过激烈讨论后,慢慢地阅卷老师就会基本上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到了后来,分数就比较接近了,基本都靠近平均的给分率,大家心里上基本有一个总体的评分标准了!(2)正评阶段。接下来,进入正评阶段后,全省40万左右的考生(还有2万多对口考生),一评二评三评加起来80多万份的卷子要求6天全部判完,平均每人每天要判约650份试卷,所以,阅卷速度是很快的。大多数人评卷的速度是每份约40秒。评卷时间安排:我们的评卷工作时间是上午:7:30点到11点30,下午:2点30到6点30分,200多人在河北师大微机教室里一呆就是一个礼拜,噼噼啪啪一刻不停地敲着键盘,挥动着鼠标,眼睛干涩(每人发一瓶眼药水),腰酸背痛,可以说这是项很枯燥很辛苦的工作。(3)正评程序。
正评的程序是这样的,一份卷纸最少要经过两评,如果一评和二评的分数接近,分值相差小于6分,则取平均分,如一评是48分,二评是46分,则该名考生的作文分数折衷为47分;如果一评和二评的分数差距较大,分值相差大于6分,如一评是50分,二评是40分,则还要进行三评,三评教师给的倘若是48分,靠近一评50分的分数,则取二者的平均值,那此份卷纸的作文分数即是49分;三评教师给的倘若是38分,靠近二评40分的分数,则该名考生的作文分数是二者的平均值39分;如果三评教师给的分数和一评、二评的差距都很大,比如给了30分,那么这份卷纸要被归为仲裁卷,由专家进行商讨后,再定分数。
二、写作时应注意的细节
1、字的问题。写字的工整程度、字迹的清晰程度是一篇作文想拿高分的先绝条件,也是第一要素!阅作文卷时在电脑屏幕里看到的的作文是没有方格的,看到的只是一排排光溜溜的字,所以有针对性地练练字,要尽量写的横平竖直,整齐匀称一些,主要是清晰、立正、整齐、和谐,标准的楷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2、错别字。规定是3个错别字才扣一分,最多扣3分,但是如果考生把一些常见字都写错了,会给评卷老师留下很恶劣的印象,本来是2类文,很可能就归为3类文。
3、字数。作文的字数一定要写够并且要适当。判卷要求是少50个字扣一分,最多扣5分,诗歌按行计算。
4、议论文文体的问题。现在议论文的写作的现状不好,不知所谓的题目,写还不如不写的题记,雷打不动的排比段,贴标签式的排比段,内容素材上幼稚,无材可用,或是胡用,亦或是你用我用大家用,比如今年高考又把往年高考的历史名人司马迁、鲁迅、史铁生、贝多芬,体育名人林丹、李宗伟、刘翔、姚明,商界名人马云、乔布斯、比尔盖茨,俞敏洪,董明珠,最美系列搬过来,有的材料过于牵强,有的材料则没有新意,罗列事例多,论证方法少,这些问题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应该予以关注。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抓好作文的主题、中心思想、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选材的思维训练,选材要准确,材料和观点吻合; 语言表达上要逻辑顺序,什么该先讲,什么该后讲,要有条理、顺序。
5、除上述问题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要关注。①缺题目者扣2分,只有标题的给2分;②标点符号错3-5处扣1分,6处以上口分,③作文与材料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即文不对题,10分以下给分,直接记入内容项;④没有自己的构思,只扩写原材料即套作,基础等级在三等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⑤主体未写出或300字以内,10分以下给分。
总之,这次 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工作,它无疑将会成为我人生当中一份最为宝贵的财富,永远驻存在我的记忆最深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好的成绩。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闫继兵 2014-06-20
第三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万人关注的高考考试结束后,我受学校的委派,有幸参加了我省2015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今年的阅卷地点仍然是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6月10日,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阅卷地点。此次,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这是一次机会,一种经历,更是一种成长。在这紧张有序的八天中,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次我参加的是物理压轴题25题的批阅。下面谈谈阅卷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阅卷流程
1、阅卷培训:首先是整个理综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就在阅卷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要求。然后是分组培训,每一个学科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培训。小组培训主要是统一答案。先是试评。试评卷也是今年考生的答卷。目的是在试评过程中掌握考生不同的表述。然后再统一答案,哪些表述是可以得分,哪些表述是不能得分的。这样答案标准会更加统一。试评完了以后才转入正评。
2、评价尺度。网上阅卷明显比纸上阅卷更公正、公平、高效。因为所有试卷都是双评,双评要求0误差,即两名阅卷员在每个得分点给的分值相同,差距不在预知范围内的(每小题不超过1分)便实行三评,如果三评还不能达到0误差,就得仲裁评阅。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因阅卷老师的失误而使考生失分。另外小组长和领导小组的检查员随机抽查阅卷情况,并及时反馈意见。所以整体来说,评卷误差很小,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
3、阅卷给分原则
评分的给分原则是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并非只是高考参考答案,还有补充说明。这些评分补充说明是在培训和试评时,根据题长和本组评卷教师试评的千余份学生的答题情况,经过了充分讨论而进行的扩充。应该说覆盖面比较广,基本可以做到不宽不严,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
二、阅卷体会
详细说一下25题,本题是物理的压轴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今年的压轴题一反往年的常态,今年是力学综合。题目貌似熟悉,容易着手,但是,本题过程多,对象多,解决本题需要有清晰地思路,扎实的功底,得分也却是不一。
阅卷中学生答题失分的情况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是思维混乱,审题不清。答题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就匆忙作答,丢三落四,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对,划去再写,卷面乱七八糟。致使阅卷老师评分时找不全得分点出现评分遗漏,一些考生将一些不相关的,甚至是错误的公式胡乱堆积上去,虽然写满试卷,但是得分甚少。二是书写不规范。主要是物理量的符号没有按题目要求书写,有的是只有公式没有文字说明,有的是只有文字没有公式。
三是数学计算能力太差,差得让人无语。粗心大意,低级错误频出。
最后针对这些情况对同学们有以下建议,希望对以后参加高考的同学起到作用。
一、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要适中。字体太小,太细,太粗,放大都很难辨认,不会给分。
二、解题要规范。步骤一定分步写,先写“原始方程” “基本方程”。高考网上阅卷我们的评分宗旨:先看结果,结果对了给满分;结果不对,看过程,找小分,即找得分点。原始方程就是一个得分点,一般为2分。同学们一定要谨记着这一点,不要盲目写综合式,答案不对一分都不得。
三、答题格式要规范。写成“诗行式”,以便阅卷员更快寻找得分点。答题卷面一般不用竖线隔开,分左右两部分来用,最好按上下顺序来写,评卷老师看的更清楚,不容易遗漏。在落笔作答时最好先大体规划一下书写的版面,要保证答在规定区域内。
四、实在不会做的,也一定要写出相关联的方程,这也是得分点。如,本题有一部分学生只写原始方程,就能得到5、6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定不要忽视。
五、结论要规范。解题得出的“结论”肯定是得分点,一定要单独列出并作出说明。如果引用了新字母,一定要用文字解释清楚其物理意义。
总的说来,高三学生备考时要注意答题得分点的训练,不在于写多,而在于写出对题目有用的表达式,表达要简练,并按题目要求解答。
第四篇:新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网上阅卷的心得体会
今年的六月十日至十九日,我第一次参加了安徽省高考数学网上阅卷工作,下面就把我这次参加阅卷工作的体会和收获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一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阅卷程序简介
今年的阅卷教师由三部分人员组成: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中学教师。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确保了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原则。每个阅卷人员都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凭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登入后每个阅卷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的监控中,比如说你离线几分几秒,你阅卷的总量,平均速度,有效度,仲裁率等各项指标在电脑里都有实时跟踪,这增加了阅卷的透明度。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双评),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而是电脑随机派送,若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2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果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误差超过3分),由第三个人重新评阅(仲裁),也就是由小组长裁定,最后给定分数。而仲裁分数与评卷分数差,将记录第一次评卷的两个老师的有效率,如果误差太大,将记为“恶评”,作为考评阅卷老师的重要依据,对恶评率高的老师领导会跟他们进行
谈话,严重的予以解聘。这样,就可以避免较大失误,相对来说,评分更加公正准确。当然,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但误差已经降到最低,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情分数的出现。
二、阅卷给分原则
数学学科阅卷评分的原则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叫做“分段得分”或“踩点得分”即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的多就多得分,上下过程是不受牵连的。我这次批改的是文科立体几何题,下面我就以这题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评分原则。
本题立体几何题有两问,第一问是证明线线平行共7分,第二问是求四棱锥的体积共5分。在第一问中如果证明出了面BOC与面DEF平行就可以得到两分。如果再进一步说明这两个面与第三个平面的交线分别是直线BC和直线EF,进而得到直线BC和直线EF平行,即使不会证明或者想不到证明B、O、E、D四点共面这个重要过程也可以得到三分。证明B、O、E、D四点共面得4分。在第二问中,底面积求对得2分,四棱锥的高作、证并求出得2分,代入体积公式得1分。
三、学生答卷的教学建议
由于数学学科阅卷评分的原则是“分段得分”,所以要求学生: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争取多得分。对大
多数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通过‘分段得分’拿到宝贵的分数。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把三种得分技巧灌输给我们的学生:
第一种为缺步解答。如果考生遇到一个很难的问题,可以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是多少,能演算几步是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步骤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解答不圆满也力求多写两步,这叫“不求全对,但求得分“。
第二种为跳步答题。按部就班解题是正确的,但解题中会经常卡在某一环节上,这时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就当你已经做了),跳过去,继续往后做。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但第二问却有思路可以把第一问当“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第三种为退步解答。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整体退到部分,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启发。一般情况的计算量都很大,但特殊情况的值满足一般,所以从特殊出发去推一般就会轻松很多。
四、对以后教学的建议
1.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教学。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很熟练的前提下,即使遇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从已知出发得到一些相关结论,这样就抓住了得分点,同时也可能为解决本题找到一个突破口。
2.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板书。老师要给学生做好示范,板书要工整、规范、踩好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叙述繁冗或单薄都会导致失分,叙述以踩点、清晰、简洁、工整为佳。(同时要求学生卷面书写要干净整洁,简明扼要,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各个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行了,另外,书写只要能看得清就行,对于那些写得比较差的同学,也不要过分担心,当然,还是书写的清楚了好,那样一定不会吃亏,如果写的太乱,即使做对了也可能得不到满分。)
3.在平时批阅学生试卷时要倍加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尤其是在批改立体几何题时,要看清学生的踩点情况,要给足点子分,而不是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导向,鼓励学生在做题时能走多远是多远,让学生确实体会到一个题目做对了却得不到满分和此题最后的结果虽不对却得到了80%—90%的分数的事实。要让学生明白最后的结果错了并不一定可怕,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思路不清,踩点不好。
4.对于解题方法,不要做过多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运用正确就可得分,有时课本上没有的结论也可以使用。如本题中,文科学生也有少数采用了向量法,只有对照样得分。还有的学生通过证明面BOC与面DEF平行且相似得到直线BC和直线EF平行这种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方法,阅卷时给了四分。
总之,通过这次阅卷工作,我充分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如何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同时对高考评分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也充满了信心,只有我们做好充分准备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第五篇:2011高考英语阅卷心得体会
2011高考英语阅卷心得体会
2011年山东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题继承了2010年写作题的特点,体裁仍旧是电子邮件,题材还是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流。考生对该话题非常熟悉,写起来可以说是有话可说,得心应手。题目提供的信息非常充足,涉及到的词汇也非常简单。下面就阅卷中的几点体会谈一下。
一、今年阅卷仍旧是实行双评。
如果英语写作二人评分相差6分以上,电脑自动交给第三人评阅(也就是所谓的三评),然后取相差在6分以内二人有效分的平均分。阅卷标准与去年变化不大,考生得优秀分(26分以上)较难,但对于中下游学生来讲,得17分左右较容易,因为这个档次的标准相对宽泛。只要能看出考生写的什么,就可得这个档次的分,对出现的错误也相当宽容。
二、对内容也就是写作的主题要求较严。
该题共3个大要点。很多考生丢掉了最后一个大要点,扣分相当多。另外,很多考生对个别小的内容要点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下列情况都是要降档或扣分的:
1.将7月份到北京看望Tom,错误的表达为到美国,甚至个别到英格兰,都是按丢掉一个要点扣分。
2.将即将举行的演讲比赛错误的表达为一般过去时,也就是比赛已经完成的。3.将赛后去看Tom,错误的表达为赛前去看Tom的。4.忽略了文章要求的李华的困难(搜集资料和语言运用),而写成其他的内容。
三、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宽严结合。
对小错如个别词的拼写、个别词的搭配,如pay a visit to.., meet with, drop in on等比较宽容,一般不会因此而扣分。但对于大错或者是常用句式出错扣分相当明显,如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若漏掉it,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形式错误,就按大错扣分。
四、关于书写和字数
在字数方面只要看上去,不是明显字数不足,就不会扣分。但个别考生,因字数看上去明显不足,而降档或丢分太多。书写方面尽管阅卷组长不断强调不能以书写去打分,但书写规范、书写优美的考生能多得1-2分的印象分是相当正常的。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平常训练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对常用的重要句式、词汇记牢,不能有任何的错误出现。
2.平时严抓审题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尤其是细节方面,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可以说,审不好题不动笔。
3.平时认真抓好卷面规范和书写训练,在考试中作文要做到卷面整洁、文字美观、段落布局合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尽可能搏得老师的好感,拿下较高的印象分。
4.阅读表达今年的题型变化较大,个别题目的分值也有了变化。也就是说6+x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平时备考时都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