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源古文明 感受华夏历史
感受源古文明 探寻红山文化 ——访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
导语:“2011年1月23日,美丽的厦门岛传出一条令福建收藏界振奋的新闻:福建第一家私人投资的博物馆——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而这家私人博物馆的投资者就是我们泉港人——陈斌。”
(字幕):2011年1月23日 厦门五缘湾畔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开馆现场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现场致辞
【解说】眼前这位中年人就是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陈斌,泉港山腰街道奎壁村人,这座私人博物馆是他花了20年时间,倾毕生精力和财力建造的。博物馆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几千件之多。一楼展厅主要展出馆藏的大量精美文物,包括泛红山系列文化、齐家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的玉器、陶器、石器等,二楼展厅主要展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花梨家具和民俗用具,毛主席像章等红色文化藏品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石雕等。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谈收藏起缘
【解说】作为福建省第一家收藏、展示、交流泛红山系列文化文物的民间博物馆,源古博物馆内收藏的大量精美文物,特别是泛红山系列文化的玉器、陶器、石器等文物,也令前来参观的考古学家、我国著名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郭大顺啧啧称奇。考古学家、红山文化研究专家 郭大顺访谈
【解说】郭大顺认为,红山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根文化,在海峡两岸最前沿的厦门展出这些高端文化,将对两岸加强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谈博物馆的意义
【解说】(央视资料)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耕文化,它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源古历史博物馆这些藏品糅合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特征,以玉、龙、凤、最为精华,这为长年研究中国龙文化的源头的馆长陈斌提供了很多有力的物证和研究科考价值。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谈中华龙起源与馆藏文物 【解说】这个几千年前的龙纹罐咋一看朴实无华,细看之下,你会发现其上面绘有鸟、兽、鱼、龟等9种动物,陈斌说这是他的镇馆之宝。因为在陈斌认为,就是这9个动物,演化成了今天的龙。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谈中华龙起源与陶罐动物的演化 【解说】以收藏触摸历史,以收藏揭示华夏文明的传承之谜。这正是陈斌致力于收藏的重要因素,而在收藏、保护文物的同时,陈斌更致力的是环保理念的倡行和提升民众保护古文化的意识。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谈保护
【解说】“与自然、与历史共生共荣和谐相处;与文化、与祖先相依相伴感受心灵”(字幕加——陈斌)。这是源古历史博物馆所倡导的核心理念。馆内陈设秉持了环保的理念,除了必要的水、电、空调、安保设施外,所有的建筑材料均来源于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古老的建筑材料。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谈环保的体现、陈嘉庚石板路
【解说】除了展现位于北方的红山文化,源古历史博物馆内外都凸显着鲜明的闽南风格。博物馆的大门就是典型的闽南式家庙大门,展馆一楼的大厅地面是闽南随处可见的花岗岩大石砖,二楼地面是闽南民居常见的红砖。展厅内的隔离木柱和围绕的隔离绳索,是闽南渔船上使用过的系缆柱和缆绳,而展台则是用废弃的旧船改造而成;博物馆内所有的门扇、屏风、窗棂、廊、柱等,都是从闽南民间收藏得来。这些原本被人们遗弃的闽南民间老物件在这里都变废为宝。
福建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 陈斌谈泉港海边旧船、缆绳废物利用也是保护 编后:“作为一名藏家,陈斌更注重的是文化的传承、推广与保护,所以,从一名商人到一名藏家,再到一名厦大客座教授,陈斌身份角色的转变也如他的藏品一样隐透着传奇色彩。下周《家泉港》,我们继续感触历史,品读收藏家陈斌的收藏故事。”
第二篇:走进历史,感受文化的积淀
走进历史,感受文化的积淀
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就像是桂林山水连绵不断,又像是敦煌莫高窟的图案灿烂无比,历史,记载了我国从盘古开天地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再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灭亡;历史,记录着国家发展的足迹,留下一抹永不逝去的记忆。历史的波涛在人们心中翻涌,历史的天空仍在人们心中澄清,渐渐析出湛蓝,从而成了一片蓝色的天空。
我们一起走进初中班的历史课堂,看那一页澎湃的历史留下的足印。初中班的历史课主要是由同学自己做主题演讲,今天的主角是Troy(沈含昊),他的演讲主题是: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Troy自己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做成PPT向大家展示,通过他的讲解和老师的补充,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充分的了解。
我们中学班坚持走国际化教育道路,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根,所以让同学们了解历史知识是我们的坚持。英国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历史是智慧的传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学习历史,知道自己的根源,才能走的更远。
第三篇:走进文化遗产,感悟华夏文明
多学博见,和而不同
走进文化遗产,感悟华夏文明
——游览天坛有感
天坛(Temple of Heaven)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典范。
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看到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五千年历史的祖国是何等的伟大啊!不论从它建筑造型还是庙宇文化都反映出我们前辈的聪明才智。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它是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录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但如今的天坛有了新的意义象征,它正在以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宝贵的科学艺术价值以及优美的园林景观获得了世人更广泛的认识和关注,成为各界游客参观游览的旅游胜地。
沿着“中轴”从北往南参观,进入祈年殿,看着三层圆形的木顶,多学博见,和而不同
满”的基本想法。
天坛的每一个建筑都十分的精美细致,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凝结着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个屋宇都是一部史书,每一块铺地大理石的斑斑伤痕都记录着岁月的辛酸,每一棵翠柏和小草都在向行人述说着过去的历史,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是有着生命力的。看着他们好像是一座座雕像,其实他们活着的思想却已经传承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它将在这里依然肩负着这样的任务,传达着属于华夏人自己的文明。
天坛不仅向游客展现了中国古代宏伟的建筑风格、精巧的手工艺,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向人们展示了他数百年经历的风雨历程。过去的辉煌我们不会忘记,希望发展中的天坛以它独特的华夏文明让更多的人敬仰。
第四篇:走进名园感受名园
走进名园感受名园
——“国培”学员参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2011年12月20日上午,“国培计划(2011)”——湖南省幼儿园园本培训骨干教师华中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此次观摩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环境创设”与“教学展示”。
华科大附属幼儿园的环境呈现出“美化、趣化、儿童化”的特点。走进幼儿园,学员们立即被精巧的环境布置深深地吸引。门厅、走廊、墙面、区角都被老师们充分地利用起来。她们对空间的利用,对色彩的把握以及无限的创意,让老师们感叹不已。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照相机,留下了一张张美好的画面。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分园,学员们观摩了两个精彩的教学活动。两位执教老师精湛的教学和孩子们灵动的表现赢得了全场的阵阵喝彩声。学员们也感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强大的师资。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员依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此次观摩活动,不仅让学员们领略了名园的风采,也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更激发了我们扎根幼教的决心。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借鉴、不断创新,共同为孩子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第五篇:走进清华 感受清华(推荐)
走进清华 感受清华
-----参加清华大学领导干部行政能力与公共管理研修班学习有感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总队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举办的《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系统领导干部行政能力与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研修班的学习课程是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根据总队的要求精心安排的,聘请了多位资深的学者教授给我们授课,通过一周的紧张听课,聆听了各位教授名师主讲的《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素质》、《压力管理》、《领导力塑造与执行力提升》、《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公共管理与创新》、《领导者语言表达艺术》、《组织行为学》等主要专题讲座。几天的学习时间,短暂而又紧张,在听课中使我们听得有味,学的轻松,开阔了视野,感触很多,体会很深,此次学习,永志不忘,受益终生。
一、在理论层面上开阔了视野。参加调查队系统组织的专业理论学习一直是我个人较强烈的愿望。此次研修班的学习内容广博,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同时又渗透到以上各个方面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实际问题。此次研修班的师资一流,每个教授讲课时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站在较高的角度,博览古今,举一反三,综合分析,系统研究,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对于一些长期存疑的问题有了明朗清晰的解读。
二、在学养结构上提升了层次。学养结构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反映。思维是一个人学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动 的先导。思维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思维判断的正确与否。通过走进清华,看到清华校园的种种创意和校园的人文环境,让我真实感受到一流学府的教育气息,直接领略到清华建校以来知名校长及教授的大家风范和人格魅力,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对“严谨、求实、谦和”的清华校风、对“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目标上更加明确。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无愧于党和人民群众的重托。要把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到的新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培养应对各种事务的处理和应变能力,不断适应调查工作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