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学校的历史
《走进学校的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能按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加工。
2.理解事物之间的发展关系。
3.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增强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实践方式:调查访问、信息的整合分工。
方法:使用表格对信息进行整理,采访提纲的范例,录音拍照等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学校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学校是最值得我们回忆的地方,走进二校,你看到的是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的花园果园校园为一体的学校,走进二校,你听到的是书声琅琅,歌曲飞扬的书香校园。正如我们校歌里唱的,让我们一起唱一次校歌吧《美丽的五校》。通过唱校歌,引出你们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吗?(学生汇报采访结果)
是啊,她是我们学校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曾经写得,这首歌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与赞美。同学们你们在学校里生活了五年,学校的一草一木陪你成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你的足迹,作为二校的学生,你们对学校的发展有多少了解呢?带着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实践调查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对我们的学校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把大家调查的结果互相交流展示一下吧。
二、汇报交流
(一)展示活动资料
在活动中,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在先以小组整理你们的资料,5分钟后一起交流。
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收获
组采访的是校长,他们了解到学校的创办时的规模,历任校长的情况,创办学校的时间,学校所获得的荣誉,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的发展方向。表格展示介绍,播放一段校长录音,幻灯片展示 学校创建史的研究 研究的问题 答案记录 信息来源 学校创建的时间
学校创建的规模 历任校长的情况
组完成了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实物投影表格展示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 建校时 现在 班级数 学生数 教师数 建筑物名称 建筑物用途 有哪些专用教室
将意楠组调查的是优秀人物,利用表格及口头介绍展示,并配有照片。
学校优秀人物查访记录 人物姓名
在学校工作(学校)时间 基本情况 优秀事迹访谈记录
其他各组对学校各室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了解,依次汇报。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照片。
(二)讲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学校的发展和辉煌的今天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无私付出,在采访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让我们一起听听吧。(学生们讲述感人故事)。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无数的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学校,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做为二校人应该感到骄傲。
三、谈活动感受,展望未来
活动即将结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学生积极参与,动脑筋想办法,也许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我相信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接下来大家就谈谈这次活动你的感受吧。
让我们永记学校的历史,让我们祝愿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接下来,大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祝福与赞美吧!
学生们以诗歌,绘画,快板等形式表达对学校的热爱与赞美、感激之情。
《走进学校的历史》活动过程记录评价表
学校名称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填表时间 评价项目 完成情况 评价标记(√)校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会查找档案,并把找到的资料整理成简明的文字材料 按照查找的资料进行抄录 不知道从哪里去查找资料 开展访谈的情况
能自然地和他人交流,从中获得需要的资料
交流还不够熟练,但完成了访谈任务,记录了有关信息 校史图文资料制作
参与了图文资料的设计工作,并分担了制作任务 按照要求参与了图文资料的制作
第二篇: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
走进世博会
□ 吴建中
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享有
“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博览会起源于欧洲早期的集市。从15世纪起,欧洲诸国举办过多次有影响的大型
博览会。18世纪中后期,伴随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
似但只展不卖的博览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法国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
博览会,以此推动本国工业生产技术,宣传新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博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
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博览会。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是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世博
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展期通
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世博会的组织机构是国际展览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简称BIE,总
部设在巴黎。国际展览局属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作用包括组织考察申办国的申办工作,协调博览会的日期,保证博览会的质量,规范博览会的活动等。国际展览局目前有1
54个成员国(统计截至2008年7月1日)。
一、人类文明的盛会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1851年创立的世博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
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反映了世博会这一特定活动形式的指导思想以及区别于其
他博览会的特性,体现了世博会组织机构、主办方以及参与方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
识。
1.进步——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
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
后来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刻影响,“进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观念。“进步”意味着
人类社会和生活与时俱进。早在1851年,水晶宫的创始人就高高地举起“进步”这面旗
帜,为世博会以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150多年来,世博会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从首届伦敦世博会一直到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可以看出“进步”这一核心
价值理念贯穿于世博会的全部历史之中。正如美国前总统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
所说,“世博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进步历程。它激发了人类的活力、进
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的聪明才智的发展。”(阿尔弗雷德·海勒著《文明的进程:世
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
“进步”这一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工业与艺术的结合。在当时欧洲,世博会是体现国家实力的一种表现方式。看一个
国家发达与否,主要看制造业和艺术的卓越程度,两者相辅相成,一方卓越必然会影响
另一方。因此,世博会在创立之初,特别强调工业与艺术的结合。如1851年世博会的分
类法中,艺术就已经成为展示体系的四大部分之一。1862年,伦敦世博会官方标题就是
“伦敦国际工业与艺术博览会”。1867年巴黎世博会也展示了从石器时代到1800年的人
类进化史,并把艺术放在分类体系中的第一大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艺术馆一直
是世博会园区中比较醒目的展馆。
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博会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1904年圣路
易斯世博会以人为中心,分别按“地球的人”、“生产的人”、“经济的人”进行分
类。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题为“人类与世界”,把主题进而划分成若干副主题,即“人类——探索者”、“人类——生产者”、“人类——创造者”、“人类——社
区”、“人类——自身健康”、“人类——供给者”等。在世博会发展的进程中,“以
人为本”始终处于突出的位置。
世界和平。经历了战争以后,人类更加珍视和平。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首次举办的博览会,该博览会以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主题。对过去互为敌
对的国家而言,这是一次彼此交流和沟通的极好机会。各参展国家展示了各自对世界科
学、技术、政治和文化的贡献。实践证明,世博会是推动世界和平、促进文化融和的盛
会。
可持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举办的几届世博会形成了对“进步”再思考的一
条主线。人们针对工业化、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滥用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进行反
思,因此期望现代发展不再服务于经济和政治竞争,而应该提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可
能性,并夯实世界和平的基石。这些世博会更加突出对进步的反思和“以人为本”的理
念,如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科学、文明和人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人
类与世界”与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人类的进步与和谐”等。同时,这一时期人们开始
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1974年在斯波坎举办名为“国际环境博览会”的世博会,第一次明确以环境为主题。从1992年联合国颁布《21世纪议程》以来,1998年里斯本世博
会、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以及2010年上海
世博会都延续了“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
综上所述,“进步”在每一个时期或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方式。“进步”
作为世博会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世博会的历史之中并始终与时俱进。可以肯定,“进步”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仍将主导并影响未来的世博会。
2.创新——反映世博会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世博会是展示发现和创新的舞台,并以诸多“世界第一”而闻名。“创新”这一追
求卓越的价值观是体现“进步”这一主线的理想方式。“创新”是一种姿态,它激励人
们去探索历史、自然以及大千世界的未解之谜;“创新”是一种方法,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在世博会早期主要体现在竞争上,后来重心逐渐地
转移到对未来的探索和思考上。
世博会一开始激励竞争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评奖。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一直到20世
纪中期,每届世博会都有奖项,一般都有几千个,1900年巴黎世博会获奖数达到4590
5个。从1851年首届世博会后一个多世纪里,评奖成为体现成就的最重要的标志。后来人
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加剧国与国之间产品竞争的方式逐渐背离了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与世博会重心由展示产品和技术向展示理念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因此,1966
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展区总代表团决定放弃评奖比赛。以后直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为
止,世博会对展品的评奖中止了近半个世纪。
1851年伦敦世博会第一座由金属与玻璃预制板建成的大型建筑,1876年费城世博
会的贝尔电话、留声机和爱迪生电报以及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的柯达彩色胶卷等成就,在当时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世博会是展示发现、激励创新的舞台,人们都希望利用世博
会这一平台来发布最新的技术产品或研究成果。很多创意都在世博会后广泛地应用于社
会,造福于人类。从今天常见于图书馆的等级体系分类表,到国际化大都市不可缺少的主题公园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等,都曾首创于世博会。“创新”反映了世博会的追求,也
是推动世博会向前发展的不竭源泉。威廉·麦金莱说得好:“每一届世博会无论规模大
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总是能给人以启迪,使人类的大脑更充实、双手更灵活。接踵而来的是友好的竞争,它是产业进步的动力,是发明
创造及人类活动各领域所作努力的灵感源泉。”(阿尔弗雷德·海勒著《文明的进程:
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
3.交流——体现世博会作为场所存在的价值
世博会是世界的缩影,人们通过世博会认识和了解世界。150多年前,世博会的主
办者希望将整个世界全面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采用百科全书式的展示体系,让参
观者可以在园区内体验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和产品。后来,随着世博展示的重心向理念和
文化转移,传统的展示方式让位于能深刻反映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的主题展示体系。进
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发达的大众传媒技术为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于是,有
人开始怀疑世博会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和挖
掘世博会作为场所的价值。
世博会走过了150多个春秋,它之所以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人们在发掘世博会生存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世博会提供了文化交流的舞台。文化没有强弱之分、贫富之分、新旧之分,大小之
分,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博会提供了一种平台,以展示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特有的文化传统、科学发现和创新精神。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
要性。正如1970年大阪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者阿瑟·埃里克松(Arthur Erickson)所说的,世博会满足了人类本性深处隐藏着的一种“欢庆节日”的愿望。在当今这个机械的世界,社会的内在冲动已经丧失了价值,不为人所看重;但仍有那么一些事情,特别是
这样一种颂扬人类成就与愿望的庆典,仍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阿尔弗雷德·海勒著
《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世博会正是
满足人们这种节庆愿望的最佳场所。为了丰富世博会的活动,世博会将娱乐活动纳入了
自己的活动范围。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娱乐活动将有2万场之多。
世博会提供了思想交流的论坛。从19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在努力促使博览会从技术
竞争的平台转向思想交流的平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全球未来的共同探讨上。世博会本
身就是一个论坛,它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各种观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独
一无二的方式。这就是世博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从1873年世博会开始,论坛逐渐成为
世博会不可缺少的主体活动之一。上海世博会的论坛活动将分为三个层次:公众论坛、主题论坛和高峰论坛。
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世博会之所以保持了始终如一的办会理念,就是因为世
博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文化的而不是商业的博览会,从一开始就确立起有别于其
他任何博览会的文化性格。更为重要的是,世博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
心价值体系。正是这种崇尚进步、激励创新、促进交流的价值观,推动着世博会不断地
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二、中国与世博
1.结缘——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当早期世博会在欧美举办时,当时的中国人把世博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是大
清帝国对世博会的一种理解,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还未能从把技术看做是“奇技淫巧”的认识中摆脱出来,更不用说深入思索这些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人的价值观
-31-的冲击等问题,以至于最终忽略了能密切接触首届世博会的机会。1866年,清政府总理
衙门首度应邀参加法国巴黎博览会,但对于博览会免除参展出口税的惯例产生疑虑,担心免税将发生走私偷漏,因而仍然未能以官方名义答应参加1867年巴黎世博会。直到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才有了以官方名义正式参与世博会的记录,但那一时期世博
会的具体组织基本上是由外国人代办的。
(1)世博中国第一人
1850年,英国向全世界宣布,将于次年举办首届伦敦世博会,维多利亚女王盛情
邀请各国政府届时参加。当时在华的英国官方机构和洋行竭力向中国官员和商人们游
说,希望他们参加在伦敦举办的世博会,但由于当时的中国人并无此意识,因此首届世
博会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然而极具商业机敏和智慧的商人徐荣村获悉后深知这是
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很快命人精选了12包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紧急船运到伦敦。
最初,由于包装上的粗糙,“荣记湖丝”遭到了冷遇。但好在世博会长达数月,经过反
复比较,“荣记湖丝”的各种优点逐渐显现出来,受到了众人的青睐。最终,“荣记
湖丝”在首届伦敦世博会上获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奖牌和奖状。这一珍贵的历史记载使徐荣村成为“世博中国第一人”。徐荣村,名瑞珩,字德琼,广东香山人,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商人,在英商“宝顺洋行”(Dent & Co.)担任买办。
当时的上海,群商云集,良莠杂糅,而徐荣村则以“货则上品,售之则上价”为经商之
道,在沪经营丝绸、茶叶、蜚声商界。
另据一幅由英国画家塞鲁斯画的油画显示,当时中国船“耆英”号上的一位广东人
(人称“希生广东老爷”)也参加了首届伦敦世博会。“耆英”号上有不少中国的工艺
品,因此在纽约和伦敦吸引了不少当地人士上船参观。英国女王以及狄更斯等名人都曾
参观过“耆英”号。由于在首届伦敦世博会上有中国展品参展,所以希生作为嘉宾被邀
请出席了伦敦世博会的开幕式。1851年5月22日《匹茨菲尔德太阳报》对油画上的这一
情节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希生与其他外国使节站在一起。当唱诗班唱起亨德尔的《弥赛
亚》哈利路亚合唱曲时,希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突然从外国使节、达官贵人中走到
女王前,优雅地向女王行了礼。当时一些英国媒体报道说伦敦世博会吸引了中国等2
5个国家的参与。油画之所以把中国人排列在突出的位置,完全是为了突出中国的参与。
(2)官方首次受邀,民间代表参博
1866年,清政府首次被邀请参加法国巴黎世博会,由于“轻商”观念严重,当时的清政府并无意参加世博会,因此也没有派出官方人员参加,而是一些民间商人以私人身
份参加了此届世博会并获得了一些奖项。当时身在海外的中国文人王韬,以游客身份参
观了1867年巴黎世博会并以文字形式记述了这次盛会。
王韬是晚清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1849年进入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墨海书馆翻译中国
典籍,深得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赏识。1867年,理雅各返国,邀王韬同行,由
此开始他在欧洲两年多的生活。王韬在自己的著作《漫游随录》中记述了1867年他在法
国参观巴黎世博会的见闻,其中除了介绍世博会的情况之外,还专门记载了一个广东戏
班在世博会上演出的情景,这是首次见诸中国人笔墨的世博会印象。
寄旅伦敦的王韬还有幸见识了已搬至伦敦郊区的首届世博会的“水晶宫”。王韬笔
下的“水晶宫”是这样的:“……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
丈。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莹。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
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
1869—1872年,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通航,缩短了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航程;1871年上海与伦敦之间又接通了海底电缆,沟通的便利为中国参与世博会打开了
方便之门。
从19世纪60年代,中国就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866年总理衙门首度受邀参
加法国巴黎博览会起,至1911年清朝覆亡为止,在短短的46年期间,中国共计收到超过
80次以上的邀请。但是,清朝总理衙门均因对世博会不甚了解,而以拖延敷衍推辞。
(3)洋人代办中国参展活动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政府第一次由官方派代表出席。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
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人们安于现状,甚少与外界交流,有
能力办理外交,参与国际性活动的人才寥寥无几。同时财政短缺,缺乏参展所需的大笔
经费。由于海关主要是负责进出口贸易和各国之间的商业往来等事务,所以总理衙门便
授权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司、被称为“中国通”的赫德负责选送展品和参展等事项。以赫
德为代表的海关人员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首先是展品方面,包括筹备海关展览品以及在各口岸向民间征集展品,并对展品的收集、编排和运送等环节作了详尽的指示。其次,为了展示中国的港口和国际贸易状况,赫德决定将中国部分口岸的对外贸易情况展示于
世界各国面前,包括中国各个口岸进出口商业贸易的样品、航运情况图表和货物的进出
口数据等。此外,上海税务司还根据各司的材料编写了海关第一本十年贸易统计报告。
海关总署对各海关税务司采取了激励机制以鼓励他们更好地完成收集展品、统计数据等
工作,这也最终保证了世博会筹办工作的顺利完成,显示了当时海关的实力。由于维也
纳世博会展览的成功,中国政府陆续参加了之后的世博会,但是,也由此形成了清王朝
委托懂得外交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承办世博会这项国际性事务的惯例。
1876年,美国为庆祝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名为“美国独立百年展览”的世
博会。中国早期参加世博会均是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操办的,代表中国参加的也
多是在海关任职的外国人。但这一次在海关随员中有一位是当时的浙江文书李圭,因此
1876年费城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代表中国参加的世博会。李圭是由中国东海关
税务司德璀琳推荐给赫德被派去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的,他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将会内
情形并举行所闻所见者详细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在世博会上,李圭亲眼目睹
了外国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并由此产生了诸多感触,写下了《环游地球新录》
一书,记录了这次世博会。李圭详细记述了在世博会上所见的各国展品情况。他意识到
参与世博会展览比赛的“皆为有用之品,可以增识见,得实益,非若玩好仅图悦目者
也”。对于像费城那样大型的展览会,不少人认为那只是在白白浪费钱财,而李圭却明
确指出:“其志在联交谊,奖人才,广物产,并借以通有无,是有益于国而不徒费。”
这样的闻识在当时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胸怀。
(4)清政府正式组团参展
由洋人操办中国参展世博会的现象,直到20世纪初始有所改变。1904年,清政府
派出由溥伦贝子和黄开甲分任正副团长的正式代表团,中国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作为代表
参与世博会。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中国代表团的主席虽然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担
任,但实际负责在列日参展事务的是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杨兆,他被清政府任命为“黎
业斯赛会大臣”(列日世博会大臣)。1906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负责中国参展事务的是商务部头等顾问官张謇,由他提出建议,首次依照清政府刚刚颁行的《出洋赛会通行
简章》20条,由官方和民间联合自行参加国际赛会。自此,中国终于初步摆脱了由海关
洋员把持世博会事务的旧格局。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清政府派出了由溥伦贝子领衔的中国代表团参会,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民正式参加的世博会。慈禧太后亲自召见了传达邀
请的世博会委员,并向他询问了有关世博会事宜。在由溥伦贝子领衔的委员会宣告成立后,副监督黄开甲及其随从随即被派往美国,他也成为到达圣路易斯的第一位外国
专员。黄开甲,广东镇平人,晚清中国首批留美幼童之一,曾在耶鲁大学留学。他精通
英语,熟悉美国办事方式。一到美国,他就开始行使他的职责。立即着手建造展馆,用
6000多块精美手工木雕镶拼成了京城王府模样的中国馆。中国由此成为继英国之后在这
届世博会上第二个举行展馆奠基仪式的国家。
(5)20世纪初期中国的参展
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中国代表团的主席虽然是英国人赫德,但实际负责参展
事务的是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杨兆。
1906年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负责中国参展事务的是商务部头等顾问官张謇,由他
提议,首次依照清政府刚刚颁布的《出洋赛会通行简章》二十条,由官方和民间联合自
行参加世博会。中国终于初步摆脱了由海关洋员把持世博会的旧格局,使筹办世博会朝
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在1911年意大利都灵世博会上,清政府决意由外务部、农工商部等联合负责,下令
各省会具体筹备参展,以上海为世博会品物总理处,订出“参赛办法”,出版“赛会须
知”,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严令“神主魂幡”、“小脚绣鞋”之类反映“近世颓
俗”的物品一律禁赛,使筹办世博会朝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了一大步,在行政管理方面,为以后中国参加世博会奠定了基础。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在美国的旧金山举行,此届世博会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正式
通航。1914年美国正式向中国政府发出邀请,希望中国组团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
此时的中国刚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国内振兴中国实业的呼声很高,参与世
博会这样的活动则格外引起人们的重视。刚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也希望通过参加此次世
博会重塑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形象,故格外重视,做好了充分准备前往美国参展。
为纪念美利坚合众国对英宣布独立150周年,192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博会。此
届世博会上,除了东道主美国外,中国和日本是当时的参展大家。恽震作为政府官员,参加了此次世博会并写了一本《费城赛会观感录》。书中除了详细记载了此届盛会的特
色、不足和中国参展的情形外,由于他还是此届世博会五人高级评审团的成员之一,故
恽震对此特别留意,还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评奖规则,特地附录了中国在此届世博会上的全部获奖名单。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的世博会,并向各国广发邀
请。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接受美国政府的邀请,决定参加这次博览会。“行政院”通过
预算,成立了一个“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全面负责参展事务。参
展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并将征集的展品都运往上海。当时上海市
政府为此召开了数次会议,要求各机构拿出最好的展品参加世博会。就在筹办活动进行
得如火如荼之时,“行政院”以国难日深、经费困难为由突然下令停止参加芝加哥世博
会,但实际原因是国民党内部派系分明,矛盾重重。此时离世博会开幕仅两个多月的时
间了,各省运来的展品也已集中在上海装箱待运。就在这紧急关头,有关人士召开紧急
会议,决定由出品人自行组织协会参加世博会,不以国家名义参展,由此组成了一个中
国参展代表团赴美。因此,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是一次没有政府官员参与,完全由民间
自己组织力量参与的一届世博会,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中国馆也如期在芝加哥世博会开
馆。
(6)新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程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逐渐融入世界。从198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到2008年西班牙萨拉
戈萨世博会,中国共参加了12届世博会,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对于世博会是相当重视的。
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是新中国建国后首次参加的世博会,当时的美国人很少了
解中国,因此
[1][2][3]下一页
第三篇:《走进历史》教学设计
《走进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索,提倡课程的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人人参与。
2、教材中的内容起着“导”的作用,若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点滴内容,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应鼔励学生去阅读一些合适的课外书籍,如《二十四史》、《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丰富历史的知识,同时更突显本书的导向作用。
3、《历史与社会》教材中设计有大量的让学生进行即时表演的活动情景。如“理发师的儿子”、“商鞅立木取信”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表演经历,但只局限于部分学生。4.以故事为点,以串词为线,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脉落。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由学生自愿组合,每组约4-6人,并确定要表演的故事,分配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2)根据故事情节写好台词,商定角色应有的表情、动作对故事进行排练,熟悉故事的过程。(3)推选主持人,由主持人写好并熟悉串词。(4)各组准备相关道具。
2.教师准备
(1)对学生确定要表演的故事进行选择,主要是看是否适宜学生进行表演。(2)指导主持人写好串词,注意准确简洁和连贯性。
(3)指导学生写好台词,注意要体现故事主旨和易于表演。
(4)参与学生的排练,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肢体语言来传达人物的情感。(5)根据故事发生的顺序做好多媒体课件。
3、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选择故事的问题。借助于课本或课外书籍中易于表演的片断,经小组协商后确定。(2)所选故事与他组重合。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节,提供参考意见。
(3)准备过程中同组成员不够配合。一般由本组成员间进行沟通,或与老师交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
(4)台词记不住。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熟记台词,若实在有困难,可写在小卡片上放在手心。
三、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一
教师:各位同学,我们已经学完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上册,我们也在课外看了不少的历史书籍,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历史,走进历史。有请主持人──王桢、李垚同学
2、教学活动二 活动1 王桢:通过学习《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知道了史前时代的原始先民,知道了文明起源时代的四大文明古国,知道了农耕文明时代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更知道了农耕时代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今天,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走近历史,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演绎历史,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亲密接触,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所留给后人的深刻的意义。李垚:历史是一条流淌的长河。我们今天所演绎的只是这条长河中的几点几滴。让我们凝神静气,穿过那时间的隧道去看曾经的人和曾经的故事。
王桢:首先,我们来到春秋时期,去领略一位闻名遐迩的名医到底神在何处?请看《神医扁鹊》
(刘桥滨、何少华等五位同学进行表演)
评注:故事表演的虽然不是很生动,但五位同学都很尽力,使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了扁鹊高超的医学技术。
活动2 李垚:看了五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们领教了扁鹊高超的医学技术。扁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医学名著《黄帝八十一难经》。
王桢:穿过春秋,我们又到了战火纷飞、群雄四起的战国时代。为了城池,为了宝物,为了霸权,为了人才,各诸侯国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请看唐睢是如何不辱使命,保住安陵;蔺相如又是如何的完璧归赵。
(马琳、金将柳、吴军、郎吴晓四位同学表演唐睢不辱使命。他们准备了剑等道具。金将柳扮演秦王,马琳扮演唐睢,吴军扮演安陵君,旁白是郎吴晓)表演过程如下:
旁白:战国后期,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对于安陵,秦国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第一场景
秦王高高在上,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语气傲慢)安陵君拱手相告:“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小的安陵,这样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不卑不亢的语气)旁白:听了安陵君的话,秦王很生气,拂袖而去。
安陵君面露为难之色。不久,安陵君派唐睢出使秦国,面见秦王。第二场景
秦王一脸傲气坐在上方,唐睢站在下方。唐睢:参见秦王(行礼)
秦王:(不屑一顾)免礼,免礼。(起身走于唐睢面前对他表示藐视之意)唐睢:(毫不在意,只是淡然一笑)
秦王: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你小小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我秦国现已灭掉韩魏两国,而安陵君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是因为我看安陵君是长者,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敢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拍案,怒气冲冲)
唐睢:(拱手行礼)秦王,您别生气,并不是像您说的那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土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五百里呢?(面不改色)秦王:(勃然大怒)大胆唐睢,你别以为我想换你安陵你就可以如此放肆,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气势高傲,甩袖转身)唐睢:(淡淡一笑)那么大王你听说过平民的发怒吗?
秦王:平民发怒,哼,真是好笑,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甩袖)。唐睢:(一脸正色,不卑不亢),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士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慧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老鹰在殿堂上搏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现在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迅速拔出宝剑,将剑搁在秦王脖子上)。秦王:(脸色大变,挺身跪起)先生请坐!哪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只是因为有您唐睢先生在啊!
评注:金将柳和马琳两位同学经过了充分准备,台词说得比较流畅,肢体语言比较丰富。所表达的情感也比较到位,从他们的表演中能让人感受到秦王的自大、威严和唐睢的凛然和机智。(唐淑倩、汪丽君、邵明华等同学表演完璧归赵)
评注:汪丽君扮演赵王。此角色虽然言语不多,但汪丽君同学很努力,她说话的口气、走的步子,反背的双手,似乎都流露出一个王者的气质。她的表演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邵明华扮演的蔺相如也比较好地体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和无畏的精神。活动3 李垚:二百多年动荡不安的战国结束了,曾经的英雄、霸主都已成烟云。经历了“扫六合,挥剑击浮云”的秦始皇建立的秦朝的短期统一后,我们驻足在公元前206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关中之地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项羽决心要杀掉刘邦,自己一统天下,于是,设下了鸿门宴。
(李垚、王桢、邵华江等同学进行表演)
评注:几位同学很努力,很认真地进行表演,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活动4 王桢:“鸿门宴”之后,项羽攻占咸阳,火烧秦宫。但是后来,项羽在垓下被刘邦打败,在乌江岸边拔剑自刎,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已成过去。
李垚: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中国进入了新的大一统朝代。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史学家历尽千辛万苦,倾尽全部生命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请看《司马迁著史记》的故事。
(洪雯、徐鹏超、郎玲芳、王静等同学进行扮演,郎玲芳扮演司马迁)评注:郎玲芳对司马迁这个人物的表演还是比较充分的,她用比较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了司马迁面对逆境时的那种犹豫、彷徨和奋起。活动5 王桢:被鲁讯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诞生了。我们可以不知道汉武帝时的那些高官大臣,却不能不知道这小小的太史令──司马迁,是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如何面对挫折和困境的榜样,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个名字。
李垚:西汉结束了,历史的车轮又到了东汉末年。豪强并起,群雄割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桃园三结义”、“隆中对”等故事。
(汪欢、周永华、金剑等同学表演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评注:金剑同学扮演张飞。虽然金剑个子不高,但说话时中气十足,举手投足有板有眼。汪欢平常看起来文质彬彬,扮演的关羽倒也有一些气宇轩昂,英雄豪气,真让人感到有点惊奇。(王涛、何雷彬、缪李静等表演隆中对的故事)
评注:何雷彬扮演的诸葛亮一出场便受到了同学的欢迎。手执羽扇、端坐桌前,面对地图,与刘备共商三分天下之计,很有诸葛亮的感觉。)活动6 李垚:刘备在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下,实力渐渐增强,后建立蜀国,与曹丕的魏、孙权的吴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王桢:三国之后,中国经历了西晋的短期统一后,又陷入了长达250多年之久的分裂之中,直到589年隋朝统一。在隋统一的基础上,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唐朝。作为一代明主的唐太宗正和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请看孙瑛玲、金立强、黄素丹等同学的表演。评注:孙瑛玲扮演魏征。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魏征直言自己的看法,真不愧为一代谏臣。活动7 李垚:创业难,守业也难。唐太宗明白这个道理。他在位时,采用各种政策和措施,如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从而使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
王桢:唐代之后,中国再次陷入了分裂,历经了五代十国后,中国的南方建立了北宋政权。宋太祖赵匡胤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坐稳皇帝位子,便有了这样一个故事《杯酒释杯权》。(钟子依、邵增辉、吴仙君等5位同学进行)
评注:吴仙君扮演赵匡胤。虽说平时吴仙君同学平时话不多,但看她端坐在桌前,一字一句地说着台词,还真是不错!活动8 李垚:北宋之后,中国的南北方有西夏、金、南宋政权的建立。1276年,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最终统一了中国,开创了600多年统一的局面。
王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悄然翻过,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索。
合:我们今天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对于历史的学习和探索却不会结束。“读史使人明智”,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了解历史,借鉴历史,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3、教学活动三
教师:正如两位主持人所言,活动虽已结束,但对历史的学习却不会结束。希望同学们以史为镜,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同学们在今天的表现都很不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简洁的语言来评价自己的表现或其他同学的表现。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班级交流
何雷彬:我认为自己的表现还可以。在其他同学中,我认为汪丽君同学的表现最好。金杭飞:我认为自己的表现一般。我认为马琳的表现也很不错。
王静:我认为我们组郎玲芳的表现也很好,胆子很大,声音说得很响亮。
四、教学反思
1、本案例的成功之处:
(1)本教学设计独特新颖,一改以往复习课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开放,通过营建民主、互助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了自主参与,展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全班同学均参与了表演),通过对学生潜在的表演能力的挖掘,一方面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社会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意共鸣中沟通,在学习中明了待人处事的道理,以真正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3)参与表演的同学,基本上达成了预先设计的要求,尤其是两位主持人,情感丰富,串词精彩,使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得到了自然的呈现,知识点在“无形”中得到了落实,这也是本堂课的成败之关键,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
(4)在学生开展的整个活动过程中,结合各个故事场景,运用多媒体同时同步地呈现出相应的一些动画、图片或背景音乐,有效地刻划出故事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起到良好地烘染作用,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2、本案例的不足之处
(1)因时间仓促,准备得还不够充分,所以学生的表演还是过于粗糙,表现在:一是活动放不开,自信不足;第二经验不足,表演能力不强,没能很好的把握故事人物的特征。(2)学生的“评价”不够深入。学生过于重视对自我表现的评价(即对外因的评价),而对故事本身所蕴含的道理挖掘不够(即对内因的评价),使评价的主题得不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四篇:走进历史,感悟人生
走进历史,感悟人生
——浅述历史剧表演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主题词:
学校教育 历史剧表演 收获
论文内容摘要:历史剧表演是学校教育的有益途径和组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应尝试进行历史剧表演,历史剧剧本需要认真筛选和彩排。通过历史剧表演,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剧表演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一、渊源:历史剧表演——学校教育的有益途径和方式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曾说:“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还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人格修养的手段,乃至作为人格完成(“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从一定意义上看,历史剧也应被视为艺术教育的一类。因为历史剧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器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对参与者的训练是多方位的,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多重的效果。
历史剧的独特教育功能。许多发达国家早已看到,也早已把历史剧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以立国才200多年的美国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生为了解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便在课外时间志愿组织了戏剧团体,满足学生文艺爱好。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校开始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实验把历史剧纳入其中。例如格勒逊在《活动与课程》一文中说:“青少年俱乐部、合唱团、管弦乐队、戏剧、辩论都正稳步接近课程的地位”。50年代,曾长期被称为课外活动的历史剧等,课程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今天的美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演出过莎士比亚和其他历史题材的作品。
现代历史剧教育走入中国校园,则始于上海。19世纪末上海圣约翰书院、徐汇公学等教会学校经常向学生介绍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剧作家的作品,还组织学生用外语排演宗教故事和其他一些历史短剧。1899年圣诞节圣约翰大学学生演出了自己编排的以“官场丑史”为内容的新戏,以后南洋公学、徐汇公学、育才学堂、民立中学等也相继演出反映戊戌六君子、义和团、八国联军进北京等内容的“时事新戏”。学生凭着一颗赤诚的心,自编自演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的历史剧,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推动了戏剧改良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戏剧近代化的标志——文明新戏的先驱。在“五四”运动的反帝浪潮中,在北伐战争的滚滚硝烟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学生们纷纷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时装剧、街头剧、活报剧、化妆演讲也成为抗争黑暗、唤起民众的一支熊熊火炬,照耀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舞台上。其中许多人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老一辈革命家中如周恩来、邓颖超、萧楚女、廖承志,以及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如欧阳予倩、曹禺等等,都是当时学生戏剧队的积极分子……欣赏历史剧,不仅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也是一种人文素质的反映,没有一定的文化涵养,是体会不到其深沉的蕴含的。将历史剧纳入教育渠道,让戏剧到青少年中去,是现代教育的趋势。
在运用戏剧这种形式进行学校教育方面,历史学科的优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厚重悠远的史实积淀、丰富多彩的事件人物、浓郁多采的人文气息、简单明显的可操作性和强大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都给以历史题材进行戏剧表演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条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学科观念、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高中历史课程都开始发生很大变化: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程度。这些变化也给我们以启示:除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外,我们应当尝试开发历史课程的课外功能,以历史学科内容为主体,以活泼多样的形式为载体,组织学生学习、体验历史。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我的主要目的概括起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二:进行历史情感和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
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其中,第一和第二个目的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也是历史学科的课余活动所特有的功能。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组织了全校范围的历史剧表演比赛活动。
二、尝试:进行历史剧表演-----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社会
历史剧引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笔者重点把握了以下两个环节。
(一)准备好的历史剧剧本。活动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准备一个或两个以历史题材的小品、短剧或其他形式的作品,要求内容真实健康,情节紧凑,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思想意义,具体内容和故事情节都由学生自己设计。由于没有现成的历史剧本,学生们必须自己编写,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因为他们没有了思想条框,从而主动琢磨自己的兴趣点,充分驰骋自己的创造力去演绎历史的场景和情感。剧本完成后,由老师、学生共同修改。在剧本的编写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准备历史剧本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上相关历史知识的正确感知及深刻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深入接触到了许多他们感兴趣、但有不是很了解的历史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情感。例如在历史剧《八百壮士守四行》的编写过程中,装备精良、人数巨大的日军不敢于嚣张进攻地理位置特殊的四行仓库;女中学生杨惠敏将青天白日旗偷送到阵地,租界中华洋群众掌声雷动的两个场景给创作的学生以深刻印象,这两个他们很陌生的场景之所以发生,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社会环境,通过了解历史、编写剧本,学生深化了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二)、认真筛选和彩排。经过紧张的准备和组织,全校报上来20左右个剧目,经过验收和彩排,最后定下10个优秀剧目。这些剧目,题材广泛,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风格各异,有荒诞诙谐的,也有严肃悲愤的;充分展现了高中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诠释能力、合作意识,展示了学生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感悟。从拟定的题目就可以略见一斑:《黄河大合唱》《新编历史剧——孔雀东南飞》、《荆轲刺秦王》《南京条约》的签定、《秋瑾就义》《杨白劳》、《大危机》、《南京大屠杀》、《八百壮士守四行》、历史相声《洋奴才》等。在彩排中,为了充分展示历史情境,学生们发动脑筋,准备和制作了主题鲜明、形式美观的道具与布景。有的同学从电影厂借来现场效果出色的军服、枪支;有的同学动手制作了粗糙而真实的服饰、道具。在音响效果上也花了不少功夫:一是根据剧情需要,下载剪录了协调的配音和配乐,如慷慨激扬的古琴乐、凄婉动人的协奏曲和真实、嘈杂的战场声响等;二是学生在具体剧目上,自己根据剧情的发展,进行独白配音,烘托出强烈的场景气氛。
三、收获:感悟人生与社会——播下了情感与思维之种。
最终,历史剧表演比赛获得了圆满成功。总结收获,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历史剧表演,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和思维能力。笔者个人始终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思维习惯远比记住许多基本史实重要的多。通过历史剧表演,我发现学生中实际蕴藏着对历史课程浓厚的兴趣,从报名和准备过程中看,学生们体现出很高的热情和主动参与性,自己定剧目题材、找演员、自己花钱买道具、不厌其烦地彩排、事后刻录光盘留做纪念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并非不喜欢历史,而是不喜欢那种枯燥、说教、缺乏活生生的人和事的历史;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诠释能力并非教师所想象的那么差,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和再现、对于历史人物的把握和刻画,有的学生非常精确、传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大危机》中的自信而沉稳的罗斯福总统和狂妄而富有煽动性的战争狂人希特勒,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用大家的话说就是演活了!总的来讲,高三文科班的学生显然胜出一筹。这些现象说明,学生很好地把握了历史人物的心态,理解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这就进一步证明: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思维能力绝不是没有,而是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挖掘、诱导。而历史剧表演,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二)通过历史剧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数不少的学生把历史理解为教师讲授、学生背书,考试得到高分就是好学生,但是在历史剧表演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一种唯一正确的固定模式,没有一种唯一正确的评价标准,而是需要他们结合所学,合理地整合各种资源,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历史剧作品。在具体运作中,通过他们查阅各种历史资料、选取历史剧主题、准备台词道具、进行排练表演等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做事模式,培养了他们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行动的能力。例如《南京大屠杀》的创作和表演,几个高一的学生可以说几易其稿,大胆取舍,最后设计出比较紧凑、生动的情节,在细节的处理上有独到的创造之处。尽管某些历史剧难免还夸张,有的道具还稚嫩,有的主题不够鲜明,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历史剧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通过历史剧表演,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演出一台戏,光*少数人不行,需要个性相异和能力不同的同学们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有表演天赋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有美术功底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或口技的,就整理配乐和伴奏;文字功力深的,就撰写或改编剧本------组织一次大型的历史题材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和力量的整合,通过同学们各扬所长、相互配合,同学间、师生间、学校部门间各种关系的协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荆轲刺秦王》的表演过程中,学生准备的刀剑撞击配音和秦宫背景音乐由于电脑故障不能正常播放,表演的几个同学出现短时骚动,互相埋怨,但是他们能够迅速调整心态,以更饱满的情态投入表演,效果非常突出,这不是对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一个最好的培养吗?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剧表演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五篇:走进特殊教育学校
“走进银川市穆斯林孤儿院”活动策划书
本着回报社会和表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和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志愿者精神,为传递大学生的爱心,让大学生在那些儿童中间感受他们那发自内心的快乐,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人文学院学生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优良美德,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面貌。人文学院团委决定于2010年12 月4 日举行由人文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组织和实施的“大手牵小手,快乐一起走”的走进银川市穆斯林孤儿院,心与心的沟通活动。
一、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快乐一起走”。
二、活动时间:2010年 12月4 日。
三、活动地点:银川市穆斯林孤儿院。
四、活动目的:
1、弘扬志愿者精神,以培养大学生热心奉献为目的。
2、传递温暖和爱心,为扶贫助弱贡献一份力量。
3、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素养,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加社会阅历,在实践中收获刻苦学习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4、让大学生走进孤儿院,提供彼此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们有所感悟。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开前期筹备动员会议,制定出去孤儿院的具体时间,提前前去和孤儿院方面负责人商议,并说明来意,协商一个稳妥的前去时间。
(2)、与银川市的企业、公司等协商取得赞助,希望他们能有一定的支持,解决我们的宣传、乘车以及为特校的孩子们买些礼物等所需的费用。
(3)、前期宣传,采用张贴海报和在我们学院进班宣传两种,主要是招募20名志愿者和宣传本次活动。制作三张彩喷海报,分别张贴于文科楼、B区兰竹苑餐厅门口以及C区餐厅门口。制作四条横幅,天桥悬挂一条,募捐现场一条,B区南门林荫道悬挂两条。
(4)、征集物资,在提前与学校保卫科沟通和前期宣传了具体的募捐时间、地点之后。于11月 29日、30日在B区兰竹苑餐厅门口设立募捐点,以书籍,文具,玩具为主要征集对象,同时展开募捐活动。用谈好的赞助去购买些爱心物品,比如文具、体育用品、生活用品等。为了更好的宣传我们的这次活动,让同学们知道这次活动以及募捐的时间和地点。于11 月28 日我们将进班宣传,并组织人文学院各班班长,团支书召开会议,是为了让班委动员全班同学积极配合我们这次活动。
(5)、确定前往孤儿院的方式,提前去与学校有关负责人商议,并通知各分管负责人。
2、活动过程:
(1)、小型见面会议:由他方负责人致辞,并由我方负责人致辞,说明来意,并赠送交接所募捐的物资。
(2)、联欢活动:
a、歌曲献爱,通过志愿者所唱的歌曲表达对儿童的关爱,并可与孩子一起参与,营造欢愉气氛。
b、励志故事,讲述励志故事,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倾听特校孩子对于生活追求的那坚强的心声,和他们那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也给他们讲一些健康的、爱国的故事。
c、游戏升温,通过一些跳大绳、老鹰捉小鸡、猜谜语、踢毽子等游戏,进一步培养同孩子的友谊。活动中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
(3)、常规活动:待联欢活动举办后,志愿者需参加打扫特校卫生,整理孩子床铺,为孤儿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环节中,志愿者需要一名孩子作为搭档,两人共同承担一份工作,志愿者被随机分为几组,采取比赛方式,先完成工作者获得奖励。
(4)、告别仪式:与工作人员、全体小朋友合影留念。
六、后期工作:收集活动摄影摄像资料并做成宣传资料,后期展出。做好工作总结。
七、人员安排:
总 负 责:李 琼王 静
物资管理:王思思
前期宣传:马姗姗虎晓琴宣传部
募捐:社会实践部成员志愿者
摄 影、摄 像:蒋凯徐俊忱制表:刘利宁
信息联络:刘利宁王庆 信息联络部
机动组:杨登仁冯向辉
八、活动经费:
前期宣传(制作横幅、海报):300元
爱心物品:900元
文体用品:600元
其他未尽事宜:200元
总计:2000元
九、活动注意事项:
1、参加活动人员必须准时在指定地点集合,必须服从安排。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者需提前通知负责人。
2、活动中志愿者需心平气和,态度诚恳,积极友善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得涉及忌讳话题和出现对孤儿院孩子身心伤害的情况。
3、活动中注意孩子们和志愿者自身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
4、其他注意事项将视具体情况随时进行增补。
人文学院团委
社会实践部2010年11月7日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团委走进孤儿院
“大手牵小手,快乐一起走”
活 动 策 划 书主办:人文学院团委承办:社会实践部 2010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