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历史,感受文化的积淀
走进历史,感受文化的积淀
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就像是桂林山水连绵不断,又像是敦煌莫高窟的图案灿烂无比,历史,记载了我国从盘古开天地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再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灭亡;历史,记录着国家发展的足迹,留下一抹永不逝去的记忆。历史的波涛在人们心中翻涌,历史的天空仍在人们心中澄清,渐渐析出湛蓝,从而成了一片蓝色的天空。
我们一起走进初中班的历史课堂,看那一页澎湃的历史留下的足印。初中班的历史课主要是由同学自己做主题演讲,今天的主角是Troy(沈含昊),他的演讲主题是: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Troy自己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做成PPT向大家展示,通过他的讲解和老师的补充,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充分的了解。
我们中学班坚持走国际化教育道路,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根,所以让同学们了解历史知识是我们的坚持。英国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历史是智慧的传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学习历史,知道自己的根源,才能走的更远。
第二篇:走进企业感受文化
走进企业感受文化
经过了两天的地铁服务,我们学会了微笑服务的含义。为了丰富我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内容,锻炼自身的素质。xx年7月15日星期六我们开始了进企业调研的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事项。
今天天气不错,没有骄阳似火的味道,有着轻微的凉风。早上我们“成职青年进地铁”服务队第二组的成员带着快乐、激动的心情乘坐公交车来到了进企业的地方—金威啤酒。经过了与公司保安的简单交流,说明了我们的拜访目的和要进行的内容,得到了公司保安的允许后我们进入金威啤酒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金威啤酒集团建立了以“诚信、廉洁、和谐、效率”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人人爱岗敬业,人人全情投入,人人全情创新,人人身心愉悦”的优良的企业人文生态环境。金威啤酒关注民生,以“酿造老百姓最喜欢的啤酒”为企业的追求。金威以诚信为纽带,与广大供应商、经销商建立起了全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开承诺不索拿供应商、经销商一分钱,不拖欠供应商、经销商一分钱。当讲解人员给我们讲解这些的时候,我们也联想到了我们自身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注意的问题。不管对待谁或者什么工作,我们都有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做到了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与合作。
从他们的工作态度上也为我们以后的职业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做一份工作,我们都应该“爱岗、敬岗、悦岗”,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在下午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集在地铁志愿服务的资料。
第三篇:文化积淀五千年
文化积淀五千年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二21班史正阳
悠悠民族情,积淀五千年。翻开那万千历史书卷,领略多少天骄文墨的壮志豪情;赏阅天下风景篇章,品味多少山山水水的天然之美;倾听华夏品格乐曲,感受多少民族精神的震撼力量。这些文化正如金子一般熠熠闪光。
五千年积淀,汇聚文学之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向往“仁”“恕”,一本《论语》,精辟凝练,流传千古哲思,使我们领悟到众多人生智慧、处世哲学。一千多年前的唐宋,唐诗宋词成为盛世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怎样的豪迈奔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怎样的娴静空远;“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怎样的积极进取;“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婉约凄凉。恐怕只有经过漫长的历史,才可积淀下如此经典的篇章。忧伤的笔触,豪迈的文风,均是心绪的汇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典文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陶醉,更是我们奋发进取的动力,要“不废江河万古流”。
五千年积淀,汇聚风光之美。风景亦是一种文化,有人不解。我认为,自然之美本是天成,历史的抹彩,就增添了人文的魅力,因而风景赏来别有韵味。祖国大地,有千丈飞瀑、绿水青山、大漠孤烟、碧波万顷。西北宜是悲鸿点点,江南则是碧水白桥;西北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江南则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烟雨蒙蒙,杨柳依依,点点碎阳,袅袅炊烟,都令人陶醉。历史为风光抹彩,风光为文化,增添几抹别情。
五千年积淀,汇聚品格之美。民族文化,溶于炎黄子孙的精神。吉鸿昌将军在美国,戴着“我是中国人”的小木牌,昂首走在大街上,是民族自尊的表现;敢与美国抗衡,同甘共苦,研制两弹一星,打破核垄断,是民族自信的表现;九八抗洪,汶川抗震,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是民族自强的表现。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是民族责任的表现。我们困难面前要坚忍不拔,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民族文化留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文学之美,风光之美,品格之美,一朵朵奇葩,组成了民族文化这个大花园。至今,它仍散发着芬芳,感染着我们的心灵。
第四篇:画艺网:远去的风景:感受历史积淀
远去的风景:感受历史积淀
近三十年,风景画在中国绘画中的位置和份量越来越重,而风景画自身也同时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风景画(包括山水画)中的自然与人文历史的关联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在观看罗朗的油画风景时,觉得他的许多作品既包含着画家个人的心绪,也渗透了地域文化的历史风雨。“远去的风景”是罗朗一组风景画的题目,我以此为观察理解他艺术的钥匙,感受画家对自然所蕴含的人文历史积淀。罗朗的风景画,在轻快洒脱的笔意和淡雅沉着的色调之下,显示出一种“重量感”。这不全是因颜料和色层的“重”,有些油画表层白颜料堆得很厚但仍然剔透而明快,像印象画派的风景作品便是如此。
当然这“重”的感觉也不是罗朗画面灰色主调,以灰色调为主而仍显优雅和轻松的作品很多,经典的如印象派画家德加的作品芭蕾舞女,更有美国画家惠斯勒的灰色调的运用,画面朦胧的灰色氛围就如木管乐器吹奏出的悠长柔和有如歌唱般的乐音。罗朗画中的“厚重感”来自一种与情感有关但又投射到现实的思考。这不是一般的写生风景,画面看不到通常写生画的即性激情,而是冷静的分析和控制。尽管看上去用笔讲究富有表现性,有临场的生动性,但显示的是一种与对象保持的距离感。
那些地域特征明显但细节朦胧的风景,也不是“想象中”的风景,不像为了历史与宗教的理由而去寻找风景中隐含的象征符号,以此“制造”风景的浪漫主义绘画。也不像德国画家基弗的风景,将历史碎片拼贴入画面,以提供对历史的反思轨迹。罗朗画中风景是为人们熟悉的风物,当然不是地理学上的“景观”。罗朗要画的是人们感情和心理上的地域,那些地标,建筑,不仅仅是地图上的记号,也不是编码序列,而是具体的生活与文化环境。这是人们生活其中的场所,生命的气息由此传播,人为适应生存而在劳碌,草木溪流都印上人的痕迹。
罗朗画布上的风景再也不是日常所见的一片树林,一栋茅屋,一座城市的剪影,或者山峦间的民居„„而是曾经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所留的痕迹,他们曾经的喜怒哀乐,曾经的大大小小事件,都在此凝聚,散发者持久浓郁的感情气息。这种印痕在有一些风景写生画中表现得十分直接和明确,标题为“远去的风景——”系列中人世的沧桑和苦涩充满画内,那些树木、山石、房屋都有一种被侵蚀的质感,那些笔触就像被削刮的树皮或布片或劈砍后的碎柴片。将这些笔触“碎片”为远处山影,为树木,为房屋,为眼前泥石路。这些碎片在草中,在池塘,在水的倒影里,在一切可以被叫做物体的对象。于是笔触作为形式本身在视觉上有“远去”的感觉,成就凝重的感情。当这种笔触触及一切画中之物,画中之景皆由此生,他不再依赖文献和碎片拼贴,可以用已有的绘画方式来讲述历史的在场。
相对于他的那些更具有设计性的风景,这种无处不在的触感,表达了结实的存在,那些和笔触变化互为一体的结构线,那些方向线的聚集和分离,人物、桥梁、倒影的位置,都显示了互相连接无法剥离的有机性。那就是我们感知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真实”。正是在这里,我感受到杜甫“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的怀古咏叹。罗朗近年描写老上海景色的作品,有不少细节显然来自老照片和老画报中的图象,也有他再次写生后与那些留存照片的整合提炼。这部分作品与那些描绘安徽乡村的风景不同,描写老上海景色的画面呈现的情感记忆角度更多元,有去个性化的努力。他要尽量“客观”和不动声色地表现那个时期的上海特定氛围,老照片象征褪了色的在过去活着的生活,如果没有被人再次唤醒,那只是沉默的往事而已。如果唤醒的方式突兀,是强制性插入,那是截取某些片段,挖取一些沉渣,作为拼贴,但难以激起沉睡的感情,因为感情的被唤醒需要联动触觉、视觉、味觉等多器官的回应,否则难以提示“过去再回来”的情景。而他想显示的“客观”老上海恰好是通过一种主观的选择才能完成,因为摄影记者的角度和一位画家的角度在多大程度上能重合值得商榷。他考虑到了摄影记者眼中的上海,通过仔细研究那些老照片来倾听他们选择的理由,由此也就倾听自己内心的选择,这种选择更多基于情感的因素。
因而,作为一种看似多元和非个性的角度,事实上是以个体对历史场景的判断而生成,也就是他已经被历史唤醒,是从情感的被唤醒开始的。个体生命因其短暂,才相映于历史的长度,因其脆弱才显示历史的凝重。所以,风景画题材要从个人的角度反映历史的厚度,就需要来自有关文化记忆,来自于对历史想象,并在想象中介入情感的导火索,引燃自己也照亮历史。
第五篇:走进重庆,感受红岩文化
走进重庆,感受红岩文化
---赴重庆70周年寻根学习心得体会
暖阳十月,秋意盎然。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带着对红岩文化的向往,在市委会郑冰副主委带领下,我们民建会员一行40余人浩浩荡荡来到了这座山城——重庆。这里是美丽的山城,有别有韵味的夜景、文明深邃的人文,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我们当代青年、当代党派成员的敬仰高地、英雄之城。
这座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城,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非常浓郁,踏足这片土地,您不能不想到江姐、叶挺、张学良,还有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让我们敬佩不已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他们的英勇事迹无不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主题课程学习,我们听取了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万光碧教授的《重庆与民主党派》辅导课和中国红岩文化的研究专家厉华教授为我们的主讲《红岩魂——信仰的力量》。现场教学主要参观了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和白公馆、渣滓洞、红岩村,短短4天,却是收获满盈。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郊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1939 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监所。监狱背靠歌乐山,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狱内有牢房20间。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白公馆的烈士遗书——红岩“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白公馆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其历史意义在于缅怀那些为追求民主和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会员们纷纷表示,这浸透着先烈思想和鲜血的“狱中八条”时下的意义丝毫不逊于当时,应把它作为反腐倡廉的的生动教材。
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是一个煤洞,1939年,国民党蒋介石派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该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有16间男牢,2间女牢。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还,细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等标语。参观过程中会员们始终保持着对革命烈士敬仰、尊重和对反动派愤恨、唾弃的心情。脑海中浮现的是革命先烈们在民族大义和个人生死面前毅然决然、慷慨赴死的壮烈场景,心中充满的是对为自由平等、和平稳定的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崇敬和缅怀。
畅游其中,身心皆醉,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这次参观渣滓洞和白公馆,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关押在这里的政治犯大都是出自经济条件丰厚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中有的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法学院、金陵大学、黄埔军校、社会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国民党中央警官学院等当时知名的学府。他们年龄多在三十岁左右,被大家称为江姐的江竹筠不过二十九岁。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这群革命先烈,并不是生活在旧中国“水深火热”的社会底层平民,可是他们目睹了劳苦大众的苦难,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昏庸,他们有着常人不可理解的信仰、意志和追求。他们的思想轨迹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极其强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即“君子谋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宋绮云烈士有四句名言:“我绝不能弯下了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云霄。”表达了先烈们不屈不挠,甘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如今,提起富家子弟的时候,人们总习惯把他们同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花钱大手大脚等联系起来,并且称他们为“富二代”,多少含有贬义之味。其实“富二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的今天和明天,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高档车辆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越来越密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更需用这样的红色文化凝聚时代精神。在人来人往的白公馆、渣滓洞,有着许许多多正在参观的年轻人和小孩,也正说明对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学习,已成为这个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