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为什么缺乏体验幸福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缺乏体验幸福的能力
■演讲 周海宏 整理 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
不久前,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一项在线课程中,做了题为《走进音乐的世界》的演讲。
很多家长和孩子都问过周海宏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艺术?在演讲中,周海宏这样回答——让孩子学艺术,是为了培养孩子体验幸福的能力。
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首先要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要高得多。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素质低下的民族。中国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都与审美有关。
“要想幸福,热爱艺术”。我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让艺术和科学一样,成为振兴中华的基石。
——周海宏(图片由混沌研习社提供)
赢在起跑线,却输在终点线
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与问别人“为什么要喝茶”的性质是一样的。茶、咖啡、酒都不是生存必需品,完全可以没有。但是我们能够想象生活中没有茶、没有咖啡、没有酒吗?
为什么在中国要特别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艺术在中国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在中国的中小学里,如果要停课的话先停什么课?一定是音乐、体育、美术这三门。
现在很多家长要求孩子每天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做。凡是和考试、加分无关的事,一律被看作是“浪费时间”。有的家长在网上秀自己的育儿经: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满满的,而这其中,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一切和升学无关的东西都没有。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把它叫作“结构失衡”——影响人一生幸福的很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让孩子们学,却让他们学了大量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是“程序失当”。人的素质发展有关键期,在这一时间段内受到的教育会影响终身;而错过这个时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很多家长让孩子的童年过早地被理性的、知识性的东西填满。当他们在进行所谓的“早教”、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其实他们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线”——他们剥夺了孩子艺术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机会。
体验幸福需要感性素质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种是理性的,一种是感性的。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与艺术,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学习科学,可以了解世界;学习艺术,可以美化世界。
如果从小不重视孩子艺术素质发展的话,会使孩子的一生缺少幸福感。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不只是要完成某一件工作或是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还要拥有体验幸福的能力。我称其为感性素质。
比如,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而乏味?因为这个人的感性素质低,往往就忽略和放弃了对环境对生活的要求。
再比如,一对夫妻吵架,导火索是他们想买一台洗衣机,妻子想买好看的,丈夫认为不需要为此多花200块钱。表面上看,这是夫妻之间有分歧,实际原因就在于双方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同,双方的感性素质有高低。感性素质高的人,往往更愿意为美、为享受付出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夫妻在装修新居的时候特别容易吵架的原因。
我有一次坐游轮去桂林旅游。在游轮上看见有两位乘客,从头到尾整整3个小时一直在睡大觉。有些人旅游就是这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大家出去旅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和这些感性素质低的人搭伴——他们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是睡觉就是打牌。
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首先要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要高得多。感觉麻木,使很多人失去了本来能够体验到的幸福生活。
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
谈幸福可能比较玄乎,那么我们来谈一谈感性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在当下的重要性。
过去曾有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产品相比发达国家的产品,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外观平平,工艺粗糙,使用不人性化。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这些产品的设计者感性素质低。
其实,产品的品质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功能,要实用。一个杯子只要能把水喝进嘴里,功能就算满足了。二是审美。实用与审美相加,才构成一个产品的品质。
从能喝水的普通杯子,到有一点设计的杯子,再到设计感很强的杯子,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的不是功能,而是审美,是感性的质量。由此,产品价格随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也随之增加。
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家,可能由于自身的感性素质不高,一到产品升级换代的时候,就到了瓶颈,始终突破不了。他们搞了很多新功能,却忽略了审美的提升,不舍得在外观上增加成本。最后产品换了代,但是并没有升级。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区别并不在于功能的不同,而是体验不一样。苹果靠什么征服了世界?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技术变成了艺术,让产品成为作品。它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感性的智慧。
我甚至觉得,未来是人的感性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
对企业来说,提高员工的感性素质,生死攸关。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大家还记得一款叫做波导的手机吗?当年,波导手机曾经投入几个亿的巨额广告资金,但是由于外观难看、使用不人性化,惨遭淘汰。
过去几年,我几乎每年都去华为公司。一次我给华为研发团队做讲座,华为的一位管理人员回忆说:华为当年出一款手机,小样打出来时才发现,手机的长度比设计长4毫米,厚度也比设计厚2毫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企业员工都没有把外观审美当作硬性要求。华为的员工中97%都是理工科出身,而中国的理工科教育严重缺乏审美和艺术教育。所以后来,华为决定把他们的产品设计中心放在法国,把质检中心放在日本。
前两年,我发现华为的一款新手机上没有品牌的标识,立刻打电话去问。华为的一位高管解释说,这种金属拉丝表面印图案特别不好看,就没有印。能够为了美观而不印商标,可见他们把审美放在了怎样的高度。
让爱美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要提升国民的感性素质,出路在哪里?
毫无疑问,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们要让“爱美”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素质低下的民族。中国古代文人的四技是什么?琴棋书画,都与审美有关。
我一直认为,中国当下普遍缺乏审美意识的原因,和我们长期以来压制人们对美的追求、不重视艺术教育有关。
其实,对艺术的审美是人类的天然本能。我们的每种感觉器官,都有对美的感官愉悦、感官享受的需要。国民的感性素质是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化创新的基本保证,是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柱。
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而缺少艺术审美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人生,缺少审美追求的社会是野蛮生长的社会。
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感性素质形成的关键期在童年,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偏好的关键形成期是在童年。
我经常回忆起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比如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米老鼠和唐老鸭》《花仙子》《蓝精灵》等等。而现在的孩子们看的又是些什么呢?当孩子们在看制作拙劣、桥段恶俗,甚至包含大量错误价值观的动画片时,你能指望他们长大以后拥有良好的审美品位?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句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通俗易懂,迅速传播。它让我们重视了科学,重视了理性。今天,我也斗胆提出一句话——“要想幸福,热爱艺术”。我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让艺术和科学一样,成为振兴中华的基石。
第二篇: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
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
时间:2005-11-21 10:46:59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曾经听北大物理系的赵凯华教授说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名牌大学的一个尖子学生留学美国,刚到的时候,指导教授和他见了一面,问了问情况就让他回去了,之后两三个星期也没有再理会他。正在他心感不解时,他的导师已经通知学校将其除名、退回,原因是这位学生没有自主进行科研的意识,不知研究从何入手,应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等老师布置。
这虽是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个别现象,以致美国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王芳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等教授布置题目,虽然也能完成得很好,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
虽然能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大赛上获得佳绩,但中国学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识、不善于提问题、研究能力薄弱,这大概已经得到了公认。
对此结论我国的教育界也颇为赞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结果,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科技的发展。但有学者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是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埋下了,问题只是到大学、研究生时才反映出来。我们的创新教育应从幼儿园抓起!”
学龄前是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
“一个人的智能发展不是一条平稳的直线,而是先快后慢的曲线。有研究表明,人脑中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也就是形成神经网络的状况,是从出生后逐渐增多,到6岁时网络密度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少。这是人类大脑关键期存在的重要组织学依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博士长期从事人类大脑功能的研究,特别关注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曾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际性大脑科研项目,他向记者解释了有关人的智能发展关键期的问题。
尹文刚告诉记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总结了有关的研究资源,得出结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能作为100%%的话,那么,1岁时的智能发展完成了20%%,4岁时就达到了智能的一半,即50%%,8岁时则完成了80%%,13岁时,已经到了92%%。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智能的发展主要是在学龄前完成的。因此,就发展而言,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的智能发展最快,是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开发智力,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错过这个时期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狼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错过了关键期,就无法挽回人类应该具有的正常智力。”
尹文刚博士认为,创新能力教育也是如此。“其实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的萌芽很小就会有所表现,这需要特殊的关注和培养。如果不能在关键期抓住培养环节,这种能力就会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退化掉。”尹文刚说,有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与人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宽阔的知识面分不开的,而这些能力都应从小就注意培养。
“别太在意我们的脏衣服!”给孩子的好奇探究一份宽容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认为:探究创造部分地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一种好奇心驱使的心理倾向。大多数的儿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那又是如何啦?然而,如果成人对他们不厌其烦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认为那不过是一些幼稚可笑或无聊的问题,儿童就会丧失这种好奇心。
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勒德曼说,科学家是有好奇心的人。另一位科学家哥培尼克博士说,科学家只是长大了的孩子。由此可见,保有儿时的好奇心是保持创新能力的一个诀窍。布鲁斯·阿尔伯兹在记述他自己的成长时说:“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教育经历全都与我致力于应对那些激起我兴趣和主动投入的挑战有关。”
而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又做得如何呢?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太过于限制孩子的好奇探索,总是拘泥于所谓的行为‘得体’、衣着干净整洁这些小节,而将孩童那份宝贵的好奇心扼杀了!”以“妈妈办幼儿园”而享有很大名气的北京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王甘博士,经过6年的办园实践后,对现时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有了很深的体会。“在我们幼儿园给家长的说明手册上明确注明,我们会有很多的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对自然的好奇探索,希望家长配合,不要对孩子玩沙子、玩水、玩虫子加以限制,对孩子的脏衣服持宽容态度。”
“那家长的态度怎样呢?”
“开始时,有些家长不赞同我们的做法,他们愿意孩子学琴学画,有教养,不能容忍孩子脏兮兮的。我们就向他们解释,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保护那份难得的好奇心。逐渐地家长也能理解了。”
“这个过程很困难吗?”
“不太容易。”王老师苦笑了一下:“毕竟这种教育不像琴棋书画那样‘成果显著’,让家长脸上增光。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功利的。”
“让我们多一些童言无忌!”给孩子的想像力一个飞翔的空间
老师给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看基本构图一样的两幅图画。一幅是在阳光下,彩色的;一幅是在月光下,黑白的。老师问孩子两幅画的不同,一个孩子说:“一个是醒着的,一个是睡着的。”多么有创意的答案!然而,老师则纠正:“应该说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框框!而这些框框又有太多成人的、不科学的限定,但恰恰缺少培养孩子如何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科学严谨研究的能力。”邢立达,一个从幼儿园起就痴迷于恐龙,并一直保有这种“狂热”,最终在高一时建起了中国目前最大最全的恐龙专题网站的商学院毕业生,在网上回答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种观点。
今年从大学毕业的邢立达,现在已经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科普工作者了,他的中国恐龙网也在创办7年后整合了数个兄弟网站,改组为中国古生物网,终究成为古生物类别的门户网站,今年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的称号。这一切都源自儿时读到的一本科普读物《恐龙的故事》。
邢立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可以培养一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因为这是他一生对事物评判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接受了错误的训练,会是很大的不幸,长大后会很容易被一些蛊惑人心的言论、千奇百怪的伪科学所虏获。”
至于具体的做法应如何,邢立达认为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方说一个简单的科学原理,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们结论,而是组织大家一起想办法,让他们自己找出这个结论,孩子们天马行空随便想象,老师最后给出一个判断正确性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找出哪个想法更正确。”
他举了一个例子:“2004年我应邀去美国犹他州古生物博物馆(MuseumofAncientLife)考察。在博物馆大厅就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动手区,博物馆用扁条箱围起一个个沙坑,坑边摆放着一具具恐龙模型,有剑龙,角鼻龙等,与这些恐龙对应的沙坑中都‘埋藏’着相关骨骼,一大群小朋友戴着黄色安全帽,拿着地质锤、小毛刷,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古生物学家的瘾!旁边有指导老师在演示正确的挖掘方法,这就是科学训练,在游戏中得到正确的知识,至少,他们以后看到中国辽宁一窝蜂的盗挖,就知道这是错误的,是令人心痛的破坏性的挖掘。”
创新能力差与我们的学习方式有关
朱时清教授在谈到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时认为,中国的教育追求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这样导致学生要上的课程越来越多,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本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正是我国学科教育上的‘系统’的分科学习,让我们的孩子缺少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训练,导致了创新能力的薄弱。而能够打通各学科界限,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科学课在我国并没有受到重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素告诉记者:“国外都非常重视科学课教育,是与母语、数学并列的三大核心课程,不仅列有专门的学时,也有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专门师资。与此对照,我国的科学课只是副科中的副科,学时少不说,师资也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的,而理工科背景的只占40%%。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学生重视动脑、轻视动手、不知如何做研究的后果。”
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受注重知识的文化传统和前苏联科学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高度强调所渭“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这种注重“双基”的科学课程观是很不全面的,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科学知识的获得。
这种做法的后果造成,尽管我国中小学用于科学教育的时间投入比许多发达国家学校多,而在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从整体来说我国公众却比发达国家公众少,而且具备科学素养的中国公众比美国公众少得多。
王素老师也认为我国科学教育基本上仍然属分科教学的形式,缺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面对生活实际时表现为缺乏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而我国的科技活动往往只有少数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著名科学专家赵红州对这样的科学教育有非常中肯的批评,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都很能考试,但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竞争力。真正的现代教育不是靠背书本,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倡导“创新、求实、献身”的科学精神,应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髓。
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勒温早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考察就指出:“中国学校的科学课程有以下特点:l.分科教学,注重物质科学。2.学生的实际活动少,注重内容而忽视过程技能,教材的理论性强而不注重应用。”而到了1996年,美国学者迈耶在与我国科学教育学者合作的一篇论文里写道:“勒温的研究将近10年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大多数方面依然如故。”
现在又过了10年,我们状况如何了呢?似乎依然不容乐观!
■新闻缘起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就会被再一次点燃。而十月二十三日,杨振宁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中的惊人之语———“我相信„„二十年内,中国大
陆学者有望问鼎诺贝尔奖。”将这种热情再次加热升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杨大师一样如此信心爆棚,尤其在他自己指出获诺奖的必要条件———勤奋聪明的青年人方面。有学者指出: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第三篇:体验幸福
体 验 幸 福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富阳市南津辅导小学五(2)班胡敏燕
假期,我又去读了以前学的《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又有了新的感受。《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村子里有口喷泉,已经不喷水了,三个牧童见了主动去清理,经过他们的努力,老喷泉又重新喷上了水。这时智慧姑娘出现了,她喝了三口水,并祝他们幸福。三个牧童问她,幸福是什么?智慧姑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牧童自己去体会,约定十年后相见。十年过去了,他们说出了什么是幸福,后来,智慧姑娘说出了幸福的真谛。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可以赚很多的钱”。有人说:“幸福是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有人说:“幸福是可以拥有千千万万的朋友”„„我觉得幸福是炎夏吹来的凉风;幸福是对生活的理解和包容;幸福是朋友的关爱和牵挂;幸福是一生拥有的一份真爱。只要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珍惜身边所有的人,给予别人帮助,自己感到快乐,这就是幸福。
幸福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它在我们的心中,只要你因某件事情而感到满足和开心的时候,你的脸上或心里就会浮现幸福的痕迹:当妈妈亲吻你的额头时,你的脸上开心满足的表情就是幸福的痕迹;你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别人夸奖时,你脸上高兴的笑容就是幸福的痕迹;当你因帮助别人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美时,你心里甜滋滋的味道就是幸福的感觉;当你因吃了一顿丰富的饭菜而感到满足时,你已尝到了幸福的味道;当你生病需要人照顾时,父母亲的一声声询问,一个个细微的动作都会让你感到幸福无比„„
幸福会走吗?不会。它在每个人的心里睡着了,它正在等待着我们去把它唤醒,好好儿让它玩耍一番。
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去唤醒沉睡的幸福吧!让它永远也不要睡着!让这个美丽的世界多一些爱和幸福!
等我!幸福!
第四篇:谁为我们的幸福埋单?
谁为我们的幸福埋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首熟悉的旋律,你是否还记得?从小我们就听着这首红歌长大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于我们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推翻的真理了。的确,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离不开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党,就真的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么?到底是谁为我们的幸福埋单呢?
自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以来,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开始了新的生活,民族独立了,社会稳定了,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也跟着越来越幸福了〃〃〃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近10%,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幸福的来源,说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必须要时时感谢中国共产党,这个论点似乎根本没有人会怀疑。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在获得所有的社会福利,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感谢中国共产党吗?是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的幸福埋单吗?
我们作为一名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经济的发展应该更为了解,知道经济的重要作
用。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的观点: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都知道,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级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资本论》第3卷,第891—89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所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经济发展才是我们幸福的来源。正如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经济的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又是谁的功劳呢?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首先创造了物质财富,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发展;同时,人民群众还创造了精神财富,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来实现的。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革命所取得的光辉灿烂的成就,无不是平民群众所争得,劳动群众始终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回顾我们中国的历史,更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力的主力军和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旧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比中国其他任何阶级都要沉重,并且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保持着天然的联系。这种阶级地位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必须将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劳动群众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解放一切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作为解放自己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理所当然地要反映和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每一个党员和干部也理所当然地要把实现和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任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话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是相通的,此中道理警示无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是一个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必须正确认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是鱼水关系。人民群众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又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生存之本。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实践中,有的同志到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能够巧用天时、发挥地利、促进人和,犹如鱼之得水,迅速开创工作新局面;而有的同志却难以打开局面,一件事还没干起来,就“后院起火”,于是就埋怨群众不听话;甚至有的同志官气十足,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干起工作来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主要表现为知民情,通民理,办民事,解民忧。只有这样,党与人民群众才能鱼水相依,休戚相关。因此,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将其自觉地作为一种信念,作为党性锻炼的第一追求。二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所谓结合,就是各级干部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在感情上与群众相通,在生活上与群众相融,把自己置于普通群众的一员;就是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
群众,把党的意图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开创生气勃勃的工作局面。三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摆正主仆位置,处理好主仆关系,是保证不变质的关键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切实履行好公仆的职责,就必须做到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思考“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掌权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搞假政绩;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创业。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本质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的最大危险。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实现了人民的意愿,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的利益,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执政经验,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关键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克服轻视群众、脱离群众、少数人关起门来冷冷清清办事情的错误倾向。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决策、办事情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群众利益,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好大喜功、急于求成。要关心群众疾苦,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群众为我们中国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无法计算的,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我们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还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但是我们只听说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来没有听说过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说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党总是高于一切,我们的一切都是当党给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时时感谢中国共产党。但是,难道我们的幸福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吗?在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最应该感谢的难道不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吗?我们任何人都不是独立生活的,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努力之下,因为我们所享受到的所有社会福利以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因此,我们所有的幸福都是人民群众为我们埋单的,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所以,我们在获得众多社会福利,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不但要感谢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应该要感谢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最终为我们的幸福埋单的人。
第五篇:我们是否缺乏罗文精神?
我们是否缺乏罗文精神?
中国企业最缺的是什么?是开拓精神?不。是好的思路?不。是执行力!什么是执行力?就是在统一的价值指导下,上下一致、全力以赴地做事。为此,我们提出罗文精神,意在使我们更深入地反思,同时更准确地切入。
什么是“罗文精神”?
100多年前,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无法带信给他,怎么办?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后,又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的地址,没有问寻找加西亚将军的途径,甚至没有要路费盘缠,因为可能问了也没用,谁也不知道加西亚在哪儿?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活着?他只怀揣着一个任务、一个目标——把信送给加西亚,就上路了。罗文的事迹通过一本小册子——《致加西亚的信》传遍了全世界,到1915年作者逝世时,《致加西亚的信》的印数高达4000万册,创造了一个作家在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它的广为传颂,表明人们崇尚罗文那恪守信义,不辱使命的精神品格。“罗文精神”也就成为了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这其中,孕育着学习与创业的道理。
电脑真的就那么难学吗?
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董事长刘维志曾痛心地谈到:公司的许多元老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层次、素质都无法跟进。为了ERP上线,他说服了一批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提前退休。这些人对使用电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产生了很强的抵触情绪,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事情到这一步,老板只好挥泪斩马谡了。
从表面上看,这个事件是企业元老抗拒接受新知识,但深层的原因是什么?电脑真的就那么难学吗?如果让这些老员工去学开汽车,他们会有这么强的抵触情绪吗?学开汽车与学操作电脑究竟哪一个更难?许多有两方面经验的人一定会选择前者。其实,操作电脑(开关、上网、查寻资料、收发文件等等)是一件学习10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对于抗拒学习电脑的人而言,最大的障碍不在技术方面,而在心理方面!我们的思维里,往往习惯于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一些条件,比如学电脑,要懂计算机常识,要懂英文,要认得许多英文符号,可能还要会一点儿高等数学。还没开始学习电脑,自己就已经假设了一大堆条件,若有一条不达标,自己就先泄了气了。
困难都解决了要我们干什么?
目前,不少公司的总裁、CEO们,他们对实干家情有独钟,坚持不懈地寻找“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那种不问缘由只知道忠实执行任务的“能人”。2002年4月,在广州天河东路光华大厦的一间大会议室里,一家营销公司正在开会。
这家公司销售的是一种高科技净水产品,其产品已铺进广百、新大新、友谊、天河城等中心百货商场,但销量一直连续几个月徘徊不前,20多个业务骨干纷纷发表见解:
1.产品一时不被消费害认识,需要时间说服;
2.广告没有力度,宣传不够;
3.价位偏高,市场不接受;
4.回扣过低,业务推广难度大;
5.进场费太高,铺货不全面;
6.返利不大,经销商热情不高;
7.产品质量有问题,常有漏水现象。
26.通讯、交通费低,业务员联系业务受影响。
当时,销售公司的老总一语不发,逐条记下了大家的意见,共计26条,等到大家提完种种困难后,这位总经理只问了一句:如果这26条困难都解决了,公司还请我们来做什么?!
作为一名员工,一名管理者,在完成一件工作之前,最好不要向上提出过多条件,这种工作习惯会加大公司的运作成本,会降低公司的运营效率。
找理由很容易,可管用吗?
我们一定要记住:做事之前,不要讲条件;事未做成,不要解释原因。行,你就做;不行:就换人!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干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也许有人会问:缺少条件,如何做得成事情?这里有一个深层的理念被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因为一大堆做成的事而构成的一个结果;而是因为有一群人向同一个方向不停地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职业经理人作为决策层的执行者,当企业没有给你提供你做事所需要的条件时,十有八九是因为企业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希望情你来另辟路径,找到通向成功的另一条路。每一个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困难,也正是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你不去解决,企业也要另派人去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职业经理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克服自己眼前的困难,千万不要找理由,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很轻易地为任何一件事找出种种无懈可击的理由。找理由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但是“市场不相信眼泪”,重要的是Just Do It——先干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