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若干制度的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若干制度的意
见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防范和破解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换届后的各级领导班子下移工作重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锤炼新作风、展现新面貌、树立新形象,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奋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四化两型”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湖南,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若干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
(一)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特别要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深入了解民情、真诚倾听民声、广泛集中民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建立调查研究长效机制。省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省直各单位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45天;市州及直属单位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县市区及直属单位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90天。市州、县市区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开展1次以上集体调研。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撰写1-2篇与实际工作有密切联系、有实情、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并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
(三)改进调查研究工作作风。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不事先踩点,不层层陪同,不迎来送往,做到亲民不扰民。
二、建立健全干部住村(社区)入户等制度
(一)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干部住村(社区)入户。全省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把组织干部住村(社区)入户作为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服务基层的积极举措、转变作风的有效途径,坚持和完善住村(社区)开展建设扶贫、选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组、选派科学发展指导员、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实行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等做法,进一步组织党员干部住村(社区),确保每个村(社区)都有干部驻点联系、入户走访。没有承担建设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办点任务的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选择本地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基层单位特别是矛盾多发的村(社区)和比较困难的企业作为联系点,分批次安排干部驻点联系。干部住村(社区)入户和联系基层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帮助基层解难题、促发展。
(二)创新基层群众工作机制。认真总结各地搭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平台、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推广在乡镇(街道)设立群众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组等做法,选派县市区直机关干部和乡镇(街道)干部定期驻群众工作站、组直接开展群众工作,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服务。
(三)建立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因地制宜,多形式、分批次组织干部到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促进干部了解基层实际、增进对群众的感情。
(四)改进方式方法,确保取得实效。干部住村(社区)入户和联系基层单位要带着问题下去、解决问题上来,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促使基层单位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注意宣讲政策、体察民情、化解矛盾,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自觉遵守相关纪律,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三、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制度
(一)把结对帮扶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深化和拓展“双联”帮扶、社区结对共建、农村定点帮扶、系统对口帮扶、干部结对帮扶等工作,广泛开展机关与基层单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与群众交朋友,坚持不懈,落到实处。
(二)创新和拓展结对帮扶方式。每个机关和事业单位原则上结对帮扶一个村、社区、困难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原则上每人结对帮扶一名困难群众。承担了建设扶贫等办点任务的单位可不再确立新的帮扶对象,其他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党员干部的帮扶对象,原则上从所在单位结对帮扶的基层单位中选择确定;也可在其工作和生活居住区域内、出生或成长地,与困难群众建立帮扶关系。
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接访下访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接访下访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举措,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推动接访下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接访下访。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接访工作,同时,要深入到矛盾纠纷比较多的地方开展下访。市州党政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安排1次下访,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两个月至少安排1次下访,县市区其他党政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安排1次下访。
(三)接访下访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要带着责任和感情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和思想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着重解决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责任主体难落实、工作难度大的复杂问题,涉及政策层面、需要完善相关规定的重大利益矛盾和突出问题,注意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五、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民情台账制度
(一)所有乡镇(街道)都要建立健全民情台账制度。通过建立这一制度,促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随时掌握社情民意、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每名乡镇(街道)干部都要向所联系村(社区)的每家每户发放联系卡告知本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服务承诺等,方便群众进行联系,每年要对联系村(社区)的多数农户(居民)特别是困难农户(居民)进行走访,并坚持记民情日记,随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意见和诉求。对干部联系走访掌握的情况,乡镇(街道)党(工)委要纳入民情台账,定期分析、及时处理、动态更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抓好任务分解与责任落实。
(二)注重跟踪问效,确保制度落实。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民情台账、乡镇(街道)干部记民情日记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民情台账制度成为乡镇(街道)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意义,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分类指导,针对省市县乡不同的层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不同层面,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部门、系统或行业,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增强贯彻落实意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要把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每年组织开展的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与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促进本地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建立健全群众评议考核制度,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标准,并把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创先争优活动考核重要内容,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及时宣传各地各单位在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促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二篇:多措并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多措并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九十年建党理论和实践表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然而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各种矛盾的产生。虽然广大基层干部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如意的地方。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党群干群关系认识不够深刻,眼光仅仅停留在表面;二是一些基层组织与群众互动不够,基层群众缺乏诉求反映的渠道;三是有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主动,没有切实深入到基层去。
基层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处于联系人民群众第一线,在传承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传家宝中,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转变基层干部传统认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党群干群关系应该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问题时,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找准关键点,以实事求是为抓手,不断创新,正确面对各种新老问题。对处理过程中的老问题要不断总结好方法,尝试新思路。对突发的新问题要敢于开拓创新,积极处理。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畅通群众述求通道。广大群众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在涉及个人根本利益的事件上,必然会有想法,有述求。基层组织要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开通主要负责人信箱,并落实专人收集、呈报群众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催办、反馈办结落实情况,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群众。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和“大接访、大下访、大回访”制度。要坚持政策征询意见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政务信息要向群众提供,极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到基层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为群众办好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支持。要坚持“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要切实落实县委“进五村、访五户、解五难”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基层群众中去,认真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和诉求反映。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三项制度”: 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庆探索[推荐]
“三项制度”: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庆探索
相比30年前,时下的农村正经历重大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与农村相关的人口、土地、农业、教育、感情等都出现了诸多变化。随之改变的还有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层却越来越少;电话越来越多,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干部脱离群众倾向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我党执政基础。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将社会管理创新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从2008年开始,重庆率先探索建立“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答复”三项制度,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基层干部的刚性职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随着探索步入“深水区”,2009年,重庆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普遍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党性作风实践锻炼;2010年,全面开展“三项治理”工作,以期从制度层面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三项制度”、“三进三同”、“三项治理”,看似举措各有不同,但落脚点是一致的。市委党校有关专家认为,“三个三”层层递进,意在根治干部脱离群众的病症,加强干部党性作风建设。“三项制度”推动基层党建“落地生根”
家住南岸区上新街马鞍山片区的市民尝到了“三项制度”的甜头。得益于社区书记现场办公,该片区曾经遍布垃圾的社区公共活动场所,从今年开始变得干净整洁,许多社区居民都在这里休憩、打球。“过去遇到这种问题,不知道该找谁解决。”不少市民这样抱怨。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基层生产组织由高度集中向多元分散转化,做好群众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市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正是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出现裂痕,特别是一些地方少数基层干部粗暴的工作态度、简单的工作方法和存在的腐败现象,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威信,以致群众信远不信近、信高层不信基层、找大官不找小官。
2008年以来,重庆实施以“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为内容的“三项制度”,被寄予了突破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重新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的厚望。
“建立书记接待制度,就是为了畅通渠道听民声。”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士说。与之相配套,党组织班子成员一家一户访民情,在“蹲点守摊”之余,主动出击,化 解部分困难群众的思想疙瘩和怨气,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建立答复反馈机制,则与前两者互为前提,如果“有求不应”,群众就会对党组织失去信赖。
“三项制度”看似简单,却是对基层干部理念的剧烈碰撞、工作方式的根本变革。市社科院专家认为,“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基层干部的 刚性职责,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也破解了基层干部考核难题。”“三项制度”实施后,从过去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转变为“群众动嘴、干部跑 腿”,使基层党组织赢得了群众,提高了威信。市委书记***认为,此举看起来是个“笨办法”,其实是“真功夫”。为推动落实,市委全会先后两次作出决定,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全市“十大民生大事”之一,强力推行。
目前,我市已在8605个村、2308个社区党组织建立落实“三项制度”。三年来,全市共接待群众476.6万人次,走访群众4622万户次,覆盖 97.8%的城乡居民户;撰写民情日志4168页,建立民情档案21.6万册;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366.4万件,帮助解决308万件;群众满意度达 96.5%。
30万∶430万 “三进三同”“结穷亲”的撬动效应
仅仅解决基层干部的干事态度、倾听群众声音,是不够的,更多深层次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2008年底,我市启动了大规模的10万市级机关干部“大下访”活动,对积难信访案件从根本上“釜底抽薪”。
与此同时,“大下访”也让重庆摸清了“家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仍会不断出现,届时,仅靠“大下访”清理积案,不过是“见火扑火”,无法根治。
市委市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农村的贫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市委党校一位专家说,沉下去,才能了解突破口面前的难题;住进去,才能听见老百姓的心声。“三进三同”、“结穷亲”成为破题之举。2011年5月20日,武隆县桐梓镇繁荣村,日头正烈,繁荣村路口的坡地上一片忙碌。点播玉米、淋大粪„„这些农村“老把式”的活,一群年轻人干起来一点都不含糊。这30名来自我市司法系统的机关干部,从5月9日踏进繁荣村开始,就脱下 西装、皮鞋,在农田里扎了根。不断有村民过来招呼:“快坐下歇歇哟,这样的活,连我们自己的孩子都没干过„„”70岁的老支书李世荣感慨地说:“同吃同住 同劳动,让我们群众感到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繁荣村是贫困村,位于武隆目前最贫穷的桐梓山片区,全村484户1868人,主要靠 种烤烟为生。情况从2009年开始好转,繁荣村成为市司法系统“三进三同”、“结穷亲”的“根据地”后,两年多时间,繁荣村基础设施迅速发展,金银花、生 猪、辣椒、糯玉米等产业渐成规模。去年,仅生猪养殖就户户增收2000多元。繁荣村的变化,不过是重庆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以来的一个缩影。
从2009年开始,我市在全体机关干部中普遍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党性作风实践锻炼。“三进三同”,要求各级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 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穷亲”,按市领导每人3户、市管干部每人2户、区县管理干部每人1户、一般干部每个支部1户确定结对帮扶对象,做到机 关全覆盖,干部全参与。
两年来,全市机关干部近30万人次下到基层。从刚下村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入不惯厕,到后来与群众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盅茶、同饮一碗酒,很多机关干部的思想行动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少机关干部表示,这是“补经历、补能力、补感情”的课堂,是“思想上的第二次入党”。
干部党性作风在基层得到锤炼的同时,“三进三同”、“结穷亲”的内涵不断丰富。
“三进三同”、“结穷亲”不但创设了干部群众相融相通的新平台,也成为各级机关干部围绕“五个重庆”、“民生十条”、“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缩小“三大差距”等中心任务,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的新推手。
从两年的实践来看,重庆探索了一个经得起检验的“不等式”,近30万人次的机关干部俯下身子,用脚步丈量民情,受益的是430多万基层群众。30万∶430万,以“三进三同”、“结穷亲”为支点,重庆机关干部撬起了沉甸甸的民意。
据统计,两年来,全市机关干部为入住农户送去致富项目21.1万个,帮扶钱物18亿元,解决具体困难83.4万个。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7.83%。
“三项治理”纠不正之风 凝聚人心
广大干部走进基层沾地气,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但无法杜绝少数干部在办事过程中收受“红包”,吃拿卡要。如何从制度上约束机关干部及基层干部的行为,让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成为决策层关注的课题。
在“三进三同”、“结穷亲”实施一年后,2010年,重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项治理”工作,意图从制度层面管好干部手中的权力。“三项治理”内容包含治理公务人员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简称“红包”)和领导干部超标准使用公务车、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绷紧了党员干部预防腐败的“弦”。
但究其本质,仍不离其宗:通过及时纠正治理不正之风,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现象广受诟病。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婚丧嫁娶、新居落成等大肆收送“红包”,助长“人情风”、“关系网”;有的直接以权力、资金 入股经商办企业,为配偶子女、特定关系人违规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与民争利;有的讲排场、比阔气,违反规定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车,奢侈浪费现象严重。“这些现象,都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市纪委相关人士说,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深恶痛绝,如果不从严纠正和治理,就有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的危险。
对此,我市划定时间表,宽严相济:凡是在2010年6月10日前主动上交“红包”的,6月10日前自查自纠违规使用超标公务车的,9月30日前主动整改违规经商办企业的,一律从宽处理,否则一律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巴南区一位干部主动上交了“红包”,在案发后得到了宽大处理,他深有感触,“是‘三项治理’挽救了我。”
与此同时,我市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办典型案件,并强化标本兼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规定》,从收支两条线、国库 集中支付、现金提取使用、会计管理和报销审核、审计、公示、责任追究等7个方面加强公款管理,从源头上铲除用公款送“红包”的土壤和条件。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市公务人员主动上交“红包”8603万元;清理超标车6327辆,其中经审批作为过渡性用车5302辆,调剂为专用公务车 921辆,拍卖104辆;4.6万名领导干部填报配偶、子女从业情况,其中1252人申报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纠正违规违纪问题255件。
第四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干
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2007年4月26日)
为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巩固和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培养和造就一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村干部队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广大村干部克服各种困难,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视基层,加强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关全局,至关重要。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着眼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村干部队伍,为加强“三农”工作、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通过五年努力,村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村干部队伍的结构进一步改善。力争每村有1名30岁左右的干部,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中,30岁左右的人数应有所增加;每村至少有1名女干部。村干部后备力量按1:1的比例配备。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45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逐步实现每村有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二是村干部队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具备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三是村干部队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充满活力的村干部选任、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四是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村干部的基本补贴与奖励相结合的待遇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村干部补贴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营造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干部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选拔农村优秀人才,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
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那些靠得住、有文化、有本事、群众公认、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按照精干高效原则,从严控制村干部职数。
改革和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村民委员会换届中推行的“四提倡一注重”选举村干部的做法,保障党员和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进一步拓宽选任渠道,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村干部。结合乡镇机构改革,鼓励乡镇干部按程序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按程序担任村干部,市州、县市区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其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管理,并将他们作为将来补充乡镇干部的重要来源。对本地一时没有合适村干部人选的村,可从县、乡选派干部按程序担任村干部,也可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县市区委、乡镇党委要逐村建立一支素质较好、相对稳定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尤其要选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后备人选。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条件成熟的按党章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担任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要把发展党员、选拔后备干部、培养实用人才和村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在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
注重组织形式创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按照党章和有关法律规定,积极试点,探索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组织领导班子“三位一体”、主要负责人由一人兼任、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形式,改善队伍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增强领导班子活力。
四、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大对村干部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使广大村干部增强素质,提升能力。
构建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培训体系。从2007年开始,省里每年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200名左右。各市州、县市区要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培训力度。其他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由乡镇党委每年组织培训一次。
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市州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巩固和完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增强基地培训功能,提升基地管理水平。要把培训村干部与培训农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争每名党员干部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作用。实现村村建立远程教育站点。每个站点每月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不少于2次,经常开展个性化学习,确保学出效果,用出效益。发挥“红星”网辅助教学平台作用,依托有关院校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教育,为农村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每个村级领导班子中有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干部培训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各地留存党费适当补充,确保培训经费到位。培训村干部不得收取任何培训费用,不得增加村级组织和农民负担。
五、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对村干部的管理
建立村干部备案管理制度。县市区委组织部对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实行备案管理,结合村干部队伍的特点,积极探索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督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经常性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32号)精神,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帐目。在确保村级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村账乡镇监管。坚持和完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凡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村党组织的工作事项,除国家秘密外,都要向党员和群众公开。重点公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干部选拔任用、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等内容。
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目标管理制度。乡镇党委应指导和督促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任期工作目标和工作目标,明确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制定具体考核办法,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绩效与报酬、奖惩挂钩。
健全村干部年终考评制度。每年年底,乡镇党委应对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等村干部进行年终考评。年终考评一般先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向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并述职,然后组织党员群众对村干部进行评议,乡镇党委依据个人述职、民主评议等情况,对村干部作出组织评定。组织评定的结果,作为村干部奖惩和领取报酬的重要依据。
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会计离任前,要实行任期财务清理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工作由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村民主理财小组共同负责,审计结果必须向村民公示。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村民主理财小组还应搞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
六、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待遇
完善村干部误工报酬保障制度。从2007年起,对村干部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200元的误工基本补贴,由县市区按村规模大小,每村核定3—5名村干部职数,将补贴落实到人。现行补贴标准高于此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现行补贴标准低于此标准的,按此标准执行。建立奖励制度。奖励标准由各村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状况和村规模、人口数量、集体经济收入等情况,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提出,报乡镇政府审定。对其他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的误工补贴,由村视财力状况适当确定。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离职补偿制度。
建立离任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生活困难补助制度。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正常卸职、离任且现年龄在60周岁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村民平均水平的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按每人每月不少于3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困难补助,由县市区、乡镇核定补助对象,直接发放到人。现行生活困难补助标准高于此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现行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低于此标准的,按此标准执行。对生活困难的其他离任村干部,县市区、乡镇党委要关心照顾,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应列为低保对象。
村干部误工基本补贴和离任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生活困难补助,原则上从财政对村的转移支付资金中统筹解决,省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村的转移支付,确保各项补贴和补助到位,并形成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市州、县市区可结合各地实际,根据财政情况适当给予补贴和补助。
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具体办法和途径。注重从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从2007年开始,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公务员编制,面向年富力强、实绩突出、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定向考试,择优录用。对受到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奖励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切实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每个村要有一个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的场所。2007年,着重抓好已列入全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6823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其他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由县市区财政扶持,逐步建设好。同时,抓好已有活动场所的维护和管理。
建立健全定期表彰村干部制度。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三级联创”表彰活动,对优秀村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要将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落实领导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制定工作规划,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
县市区、乡镇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机构改革、村组合并等工作统筹考虑,制定总体规划和计划。县市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调研,抓部署,抓检查,抓落实。乡镇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的精力抓村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选派优秀干部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共同做好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与培养年轻干部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和健全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整合组织资源,健全省、市州、县市区党委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强工作力量,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关涉农部门和教育、财政、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形成抓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努力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大力精减会议和文件,切实减轻村干部负担。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组织报告团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农村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的时代精神和高尚情操,积极宣传农村基层干部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努力形成重视、关注、支持农村工作的舆论氛围,营造关心、尊重、支持、爱护村干部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发〔2008〕6号 【发布日期】2008-06-27 【生效日期】2008-06-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意见
(湘发〔2008〕6号 2008年6月2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见中发〔1998〕16号)颁布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我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适应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发〔1998〕1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见中发〔2008〕9号)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反腐倡廉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性制度,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法规形式明确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在实践中形成了责任机制,产生了领导合力;巩固了制约机制,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党内外监督机制,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整体效能。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能够推动全局工作的好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上来。要坚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龙头工作,以责任制的落实带动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全局工作。
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落实
(一)做好责任分解。各地各单位要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办法》(见湘发〔1999〕15号),进一步分解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各市州党委、政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参照省委、省政府的做法,明确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进一步规范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科学进行责任分解。市州党委书记责任为:对全市州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市州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同级人大、政府、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市州长责任为:对全市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本级政府领导班子及成员和直接分管部门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市州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责任为:对全市州主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直接负责的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分管部门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市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分别对本市州人大、政协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省直机关单位、省属高等院校、省管企业党组(党委)书记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各地各单位在明确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时,要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做到责任到人,任务量化,措施具体,时限清楚,便于检查和考核。各市州和省直各单位制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方案,要上报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落实报告制度。各地各单位要继续按照《关于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具体办法》(见湘办发〔2000〕29号)的要求,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特别是综合情况报告工作。各市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由各市州党委综合上报省委。省直机关单位、省属高等院校、省管企业党组(党委)都须向省委作出综合报告。综合报告一年一次,每年12月31日前交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向省委报告综合情况的同时,其领导班子成员还须报告个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遵守党纪政纪、廉洁自律的情况。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报告情况通报制度,对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的予以批评。
(三)强化责任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省纪委、省监察厅负责组织实施。省纪委、省监察厅成立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组织实施和结果评定工作。考核中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实效、奖罚分明的原则。
对市州党委、政府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考核,由省纪委、省监察厅派出考核组实地考核,采取听取市州党委和政府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民主测评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对驻有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的省直单位的考核,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直接组织实施。对未派驻(出)机构的省直机关单位、省属高等院校、省管企业的考核,由省纪委委托省直纪工委、省教育纪工委、省国资委纪委组织实施。
考核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一般于当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单位,通过适当形式予以通报表彰,颁发“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先进单位”奖牌。对被评为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其党政领导班子当年评先资格,其党政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公务员考核中应评为不称职;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的单位,其党政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须进行组织调整。
(四)严格责任追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行为,必须依照规定追究责任,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责任追究的重点为:没有履行好职责导致本地区、本部门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的;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该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获取非法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职责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以致发生大案要案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用人失察的等等。
三、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到领导班子成员和责任部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在带头搞好廉洁自律的同时,按照职责分工,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领导责任,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件大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不断引向深入。主要领导干部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各级领导干部既要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理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又要强化“一岗双责”意识,把管事与管人、抓业务工作与抓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重大责任。要加强宣传教育,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入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履行工作职能。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的落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重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建设,明确工作人员,保障办公经费。
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动抓好责任制工作的落实;要建立健全落实责任制的各项具体措施和办法,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附件: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张春贤(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范围:对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省委、省人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省人民政府、省政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正职,市州党委书记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省人民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副职,市州人大、市州人民政府、市州政协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主持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所规定的省委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七项领导责任的落实。
2.抓好省委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班子成员廉洁从政,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并协助组织搞好调查处理。
3.负责省委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每年3月底前将省委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报党中央、中央纪委。
4.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主持抓好选拔任用省管领导干部工作,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5.领导和协调全省反腐败斗争中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
6.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腐败问题的,认真组织调查处理。
7.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周强(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分管的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编办领导班子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对市州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主持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所规定的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七项领导责任的落实。
2.加强政府廉政和反腐败制度建设,强化治本抓源头预防腐败工作,推进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3.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和省委,并协助组织搞好调查处理。
4.负责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5.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发现有腐败问题的,坚决支持调查处理。
6.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7.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梅克保(省委副书记)
责任范围:对全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负总责;对受省委书记委托负责的有关工作中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协助省委书记处理的日常事务中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牵头抓好全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2.协助省委书记抓好省委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班子成员有腐败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协助省委书记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协助省委书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5.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黄建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组织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委组织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组织系统其他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主持抓好省委组织部的党风廉政建设。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防止考察失真、“带病提拔”等问题。
4.督促主管工作范围内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5.严格教育、管理、监督省管领导干部和省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6.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许云昭(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责任范围:对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领导责任;对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巡视机构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省纪委派驻省直单位纪检组组长和市州纪委书记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主持抓好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对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抓好对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考核工作。
4.主持抓好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任务落实。
5.严格教育、管理、监督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巡视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省纪委派驻省直单位纪检组组长和市州纪委书记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进行严肃查处。
6.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江(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范围:对全省政法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政法系统其他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正职(副省级单位为常务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职责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牵头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的配置,健全司法机关监督制度,规范司法行为,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督促主管工作范围内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4.严格教育、管理、监督政法系统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法违纪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5.协助搞好全省反腐败斗争中大案要案查处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6.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于来山(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发展改革、重点工程、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交通、税务、统计、粮食、物价、法制、应急管理、老龄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厅、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粮食局、省物价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参事室(省文史馆)、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编委、省老龄委领导班子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主管及协管工作范围内有关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协助省长抓好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副省长有腐败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蒋建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宣传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委宣传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宣传系统其他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格局,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宣传教育力度。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主持抓好主管工作范围内有关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督促所分管的责任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4.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5.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徐宪平(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国土资源、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金融、证券、保险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地方金融证券办、省人防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主持抓好主管工作范围内各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副省长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杨泰波(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党委办公厅(室)、政研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委办公厅、省直机关工委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省委政研室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主持抓好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直机关工委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主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杨忠民(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按军队系统的规定执行。
陈润儿(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责任范围:对长沙市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长沙市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的正职,所属县市区党委书记和开发区工委书记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副职,所属县市区人大、人民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主持抓好长沙市的党风廉政建设。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主持抓好选拔任用长沙市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的工作,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4.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组织或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5.领导和协调长沙市反腐败斗争中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
6.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微微(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统战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委统战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对统战系统其他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主持抓好省委统战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督促所主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委常委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省委常委有腐败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甘霖(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内外贸易、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人口和计划生育、旅游、经济技术协作、口岸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商务厅(省招商合作局)、省人口计生委、省旅游局、省贸促会、省经济技术协作办、省政府新闻办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所分管的省直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班子成员有腐败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郭开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教育、科技、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卫生、广播电视、体育、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新闻出版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外事侨务办、省台办、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知识产权局、省社科院、省档案局、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侨联、省科协、省作协、省红十字会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所分管省直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领导班子成员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陈肇雄(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工业、信息化、国有资产监管、民营经济、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经委、省信息产业厅、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办、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省机械设备成套局、省煤炭工业局、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省有色总公司、省工商联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所分管省直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班子成员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刘力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民族宗教、政法、交通安全、信访、消防、保密、环保、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民委、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省司法厅、省环保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信访局、省宗教局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所分管省直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分管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领导班子成员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徐明华(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范围:对全省农业、农村、供销、移民、乡镇企业、扶贫、县域经济工作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对省农办、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供销社、省农科院、省移民局、省残联领导班子的正职和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责任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抓好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所分管的责任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发现班子成员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或省委书记、省长。
3.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责任范围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防止发生腐败问题。发现有不廉洁问题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纠正;对于严重违法违纪的,支持或协助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
4.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其利用自己的职权、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若有变动,其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自然相应变动,原则上不另行文。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