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为学习感想
华为学习心得
声明:
※、以下所讲的话仅仅是在深圳华为原三位高管所讲,不能代表华为;
※、以下所讲仅靠个人记忆和笔记,不一定准确、全面,甚至有个人理解偏差; ※、以下只谈华为,不作为企业今后管理政策和措施,只作为学习和借鉴;
企业特征:
高科技产业;
高利润;
产业单一;
期权激励;
高薪;
人员密度大、知识要求高;
产品更新换代快,颠覆性随时发生,危机感强;
工作节奏反应速度要快。
一、管理灵魂: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企业管理。
二、管理定位:思想权和企业文化是最大的管理权。
三、企业价值观: 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确保企业持续发展。任何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利他性,有利他性才有存活下去的理由。否则企业不能长期存活。
企业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为本,长期艰苦奋斗,自我批判;
①狼性企业文化; ②倒逼机制; ③一票否决; ④ 淘汰制;
管理的核心是:计划与控制。效率和效果为衡量标准
(向前看,不看历史);
(企业是一个公立组织,不是同患难共富贵);
①员工态度和行为; ②客户态度和行为; ③商业成果;
原因:
①知识只能认识世界;
②技术只能改变世界; ③文化却能适用世界;
④很多人有知识而没文化,所有很难成功,反而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 更容易成功;
⑤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客户要求来完善自己的各项管理(如若站在自己的角度就是吃力不讨好)。
⑥员工满意度结果;
A、舒服的过程,有舒服的结果。„„不可能!
B、舒服的过程,不舒服的结果。„„不能接受!
C、不舒服的过程,舒服的结果。„„可以接受!⑦员工价值观:对奋斗者的认同就是最大的公平,以奋斗者为本。
A、成功的背后都是苦难。
B、以结果为标准,而不是尽力。
⑧员工奋斗特点:员工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来,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到企业购买期权;
A、让员工投入所有精力和时间;
B、让员工思考、学习、信息都是工作相关的;
C、让员工在拼搏中产生附价值;
D、让员工在奋斗中得到提高和肯定。
⑨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钱。⑩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好人好事。
11看问题一分为三。○
文化抄不来,文化买不来,文化想不来
文化说不来;
资源是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四、激励机制:是超出贡献,不是分享成本;
①鼓励大多数人,孤立小部分人; ②生存是最大考核;
③狼性文化,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胜利举杯共庆,败则拼死相博!④欲望越大,机会越多,企业发展越快。
⑤高管每年向全体公司员工宣誓,接受员工监督,保证收入合法。⑥奖励很大部分是采取即有经济价值,更有荣誉感,方式:一般不直接发现金;
⑦上一年度在第二年中期发放,辞职的奖金减半。⑧使命感与责任感、内驱力是最高的激励方法
五、干部队伍管理理念:放在明天的需求上。
干部的使命:A、担负起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传承;
B、洞察商户需求和商业机会;
C、带领团队实现目标;
D、有清晰的主攻方向和主要矛盾;
E、站在全局改进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
F、开展组织建设,帮助下属成长。
干部四力:
A、高层干部决断力;
B、中层理解力;
C、基层执行力;
D、全员与人连接力。
不武断评估品德:只看关键事情;长期的保持品质:才是真品质
狼狈组织:
一把手要狼性,二把手要“狈”;
矩阵式组织架构,10个人九个板凳;
公司的最底线目标是活下去,最终目标是商业成功。
①高层要有使命感和危险感,基层要有饥饿感,不过分强调组织认同。决策是拍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②干部能上能下,薪酬随岗而动;
③人才培养顺序是:选人、用人、留人、育人;
④不给任何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承诺;你能战领多大江山,就做多大官。⑤将军是打出来的,只有通过实战得到经验、证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没有通过新项目、或者没有去过困难地方工作的员工,一律不予提拔; ⑥保持人才密度,具备扭转败局的能力,才可以考虑做高管资格; ⑦品德是底线,不是选择人才标准,任何人碰到底线全部归零; ⑧360度测评不予承认,老好人就是不敢认真的结果。结果不好的不一定是坏人;
⑨衡量领导干部的业绩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效益来评估;
⑩干部试用期为6一9个月,试用期间职级、薪酬是原岗位不变,试用期满合理才任命、提薪酬;
11衡量领导力的方式是:洞察力、连接力、决断力、执行力。使企业时刻○保持具有敏锐捕捉机会的能力,为团队生存创造生存条件;
12人才发展理念是:选拔制和淘汰制,而不是培养制; ○13发挥人的长处,弥补人的短处,但不去培训完善短处; ○14提拔人才和推荐人才,使用后不能胜任负连带责任; ○15把企业当成部队,把员工培训成士兵,能吃苦耐劳、能冲锋陷阵,纪律○严明、步伐一致,具有高度的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必胜的信心、决心和斗志;
16中层干部重点考察理解能力、执行能力,业绩上等的人选(业绩不一定○
是最好的);
17组织和人员要不断折腾,保持企业活力。人挪活,树挪死。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
18不派人出去学习,只请进来培训; ○19各级领导每年有授课任务,未授或少授课严惩; ○20忠诚、听话、长期即无功又无明显业绩的干部不留; ○21愿意奋斗,接受企业价值观、希望晋升和发展的,写出承诺:奉献加班,○接受组织安排到任何地方„„
六、业务管理理念:开放、合作、创新
客户满意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深掏滩、高围堰。(业务降低成本、财务人力资源防风险)①学习日本的低成本,②学习德国的高品质,③学习美国的先进性;
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快速高效。
⑤任何一种商品都有可能变成一种服务,访问权大于所有权。⑥制度流程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不是为了管理而设置。流程只解决90%的问题,而不是为解决100%的问题而设。
⑦社会上证书企业不予置评,用业绩、技术能力、发明、创新为荣誉。⑧案例学习是最好教材,收集、整理、总结、编写教材是领导干部来实施。
七、其它:员工社区(企业内部网络平台)
①给员工一个内部交流平台。
②给员工一个发泄不公平、不合理的平台。
③给一个监督、投诉平台。
④给员工提高各种建议的平台。
第二篇:学习华为的感想
学习《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有感
集团这此对学习《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以董事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在集团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给集团的所有干部员工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作农牧行业的“华为”;我们学习夕日的华为,虽然还暂时渺小却有作世界巨头的雄心;学习今日的华为,虽已获得成功,却能勇于自我批判。
在这次学习《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时印象最深的是田教授的一句话:集团所有管理的立足点都是为顾客服务。
我们作为集团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其实经常会和基层管理人员发生管理观念上冲突:我们审计人员重视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基层管理人员强调经营管理的灵活性;我们审计人员力争避免管理和内控的风险,基层管理人员却希望操作上更简单便捷;我们审计人员更多立足于对董事会负责,基层管理人员更多立足于满足市场和顾客需求;虽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过程和手段却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我们审计人员应该怎样作好我们的审计工作,为集团的发展和创造利润作出自己的贡献呢?通过这几天的思考,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作得更好:
第一、在集团每项制度纪律出台后自己率先执行,既是作好榜样模范作用,更是为制度纪律执行时带来的不便寻找解决方案和措施,为制度和纪律赢得全员的支持而努力。
第二、我们一定要多到生产经营现场,多与基层工作人员交流沟通,要更多的了解基层现状,更多地思考和解决经营管理难题,让我们的审计工作既能促使集团经营管理规范化,又能提高集团的人均工作效率。
第三、加强学习和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审计工作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作得更细,为集团的发展壮大、实现董事长的宏伟蓝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华为大学培训感想
华为大学培训感想
在华为大学一周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第一天报道入住在非常漂亮的百草园单身公寓,4人间,室友们都非常友好和团结。第二天在人力资源部带领和解说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华为的多功能展厅,对华为深圳总部进行概貌性了解。解说员结合华为的发展道路,展示了华为现有的产品和未来的技术发展道路。如华为未来面向城乡、家庭的Single-RAN网络解决方案,视讯会议演示系统,3D电视传输系统,智能终端产品等等。在华为大学培训中心,外面是曲径通幽的环境,里面则是如火如荼的学习和培训。班上有259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大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武汉、青岛、黑龙江,云南等等,还有一位来自非洲的国际友人;有海归的学子,有来自国内知名学府的硕士博士,有工作十几年的职场精英,有带着几十人团队加入的高管,有刚毕业的职场新鲜人,培训后都将奔向全球不同的岗位,真是人才济济。涉及岗位有全球技术支持,研发,销售,财经,法律,采购,制造,管理等。涉及通信,无线,互联网,云计算,视讯,新能源,终端等行业。每天有团队晨练,白天老师授课,晚上自习,看电影。班主任非常认真负责,也很幽默。班干部也很乐于为大家服务,整个过程非常欢快友好。培训期间主要讲授了以下内容: 1.华为公司介绍 2.华为核心价值观 3.团队体验活动
4.看电影《那人那山那狗》 5.人力资源制度
6.职业责任与商业行为准则 7.优秀员工座谈 8.领导座谈
9.学习总结与反馈
10.签劳动合同,发工资卡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如下:
1.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2.艰苦奋斗:我们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以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我们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3.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4.开放进取: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我们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5.至诚守信:我们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诚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6.团队合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不仅是跨文化的群体协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门墙、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这二十四字核心方针是华为能走到今天的制胜法宝。
谈一点我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1.任总说:物质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信息产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要想企业发展,保持基业常青,唯有靠文化,靠制度,靠创造。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作为保障,不可能走得长远。前些年叱咤风云的企业,像波导,UT斯达康,柯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慢慢的落后消失了。他们不能说没有企业文化,但可能更加缺乏的是一种凝聚力,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吧。
2.欲速则不达。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通信高度发达,交通便利,但有些东西不能太快。如一味的追求高速度,不兼顾质量就会带来问题。中国高铁7.23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为了追求高速,不顾质量不顾安全,搞大跃进式的建设,是对人民的极度不负责任。大到国家的自强,企业的发展,小到个人的进步,都要循序渐进,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华为产品走的路线是小交换机-局端交换机-万门交换机-核心网,软交换等,走的是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发展道路,市场的开拓也是从农村到城市,再到海外。可以说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靠的是步步为营,领导层的运筹帷幄,员工的团结一致和持续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成就。
3.对客户的高度负责。为了按时按质量给客户交付高质量的产品,一代又一代华为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有的常年在海外与亲人得不到团聚,研发人员则是日以继夜的赶时间,加快进度,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透支了体力。正是由于有这种对客户的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在国际通信巨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赢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当然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也有许多让人困惑的地方,如他是以奋斗者为本,不是以人为本,成就客户和开放创新有矛盾。正如人无完人,也没有完美的企业。华为能走到今天,与他的持续的管理变革(每年投入销售的3%,2011年为60亿),强大的研发投入(目前14万人有46%从事研发工作),领导的影响力(任总的魅力),强大的执行力,不断开拓进度,不断自我批判,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能吸纳全球许多优秀的人才是分不开的。公司对员工提倡三个一,有一项爱好,做一项运动,交一个朋友,再加上读一些好书。优秀员工的座谈上让我看到一个普通的员工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的低调,务实,坚持,开放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是我将来在工作学习中必须学习的。他送给我们一句话,大意是:永远把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看作是生命中的一种礼赞。因为只有经历过喜怒哀乐的人生才是丰富的。郭平副总的座谈,让我看到领导的平和,大气,将领的风范。任总说,当一个人老的时候有往事可回首时,他就是幸福的。
短短的一周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成长了很多,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祝愿自己在华为这个优秀的企业里,可以做的更加优秀,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和未来。
百草园
杨维先
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食堂饭菜
华为大学课堂
工卡
第四篇:如何向华为学习
《华为基本法》起草小组组长谈如何向华为学习!
最近一次在与任总交流时,我问任总华为的成功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任总回答:“傻!”认准方向傻干、傻付出、傻投入,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学华为也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走形式、耍花架子,一定要考虑两个问题:务实的理念和发展的远见。我认为,这两个方面的特质也是我们很多企业所欠缺的。
文/彭剑锋(《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小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96年年初受任正非先生的邀请,我与包政、黄卫伟、吴春波等人大六君子进入华为,参与《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草拟工作。如同任正非先生在其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当时的华为既面临发展方向选择的迷惘,又面临高速成长中管理链条被撕裂、组织乏力、管理体系与人才队伍跟不上发展等诸多问题。
《华为公司基本法》帮助任正非及高层管理团队完成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确立了华为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关键驱动要素和管理规则体系,使华为上下对未来的发展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力出一孔,走出混沌。同时,它也开启了华为全面管理体系建设的步伐。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再看华为的成长奇迹: 1992年华为的销售收入1亿元,1999年突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1 000亿元达到1 250亿元,2015年达到3900亿元,2018年将步入千亿级美元行列。
华为在中国经济步入下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身陷成长困境之时,从华为的成长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成长不是波浪式,而是连续挺拔而均衡的,这在世界企业的成长史上都是独特而与众不同的。华为为什么能不断突破企业成长的瓶颈,不断跨越企业成功的陷阱,让竞争对手由“轻视”华为到“平视”华为,最后到重视华为,畏惧华为,最终到尊重华为?这是全球企业家和学者都想探究的。
市场只承认成功者,作为成功者的华为已然成为中国甚至全球企业最优实践的学习标杆,学习、模仿华为的管理已成为一种现象,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标志着中国企业不仅为全球GDP的增长在做贡献,也在为世界的管理思想和最优实践在做贡献。
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其实相当短暂,我们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理解也有一个慢慢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华为、联想、海尔可以称为第一批,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鲜明的中国时代特征和企业家个性风格:它们都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其文化都烙上了企业家的个性特点,它们都在探索前行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当然也都走过各式各样的弯路。它们坚持到现在,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企业,可谓九死一生。如果它们的经营管理经验不值得借鉴,那还有什么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呢?
人们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还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企业经营者应当具备的心智视野。进一步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习华为,“他山之石”怎样才能为我所用?在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与华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华为的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化管理平台及人才厚度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当然不能拿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跟华为比,要求这样的企业一分不差地照猫画虎学华为,那当然都是离题万里。
最近一次在与任总交流时,我问任总华为的成功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任总回答:“傻!”认准方向傻干、傻付出、傻投入,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学华为也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走形式、耍花架子,一定要考虑两个问题:务实的理念和发展的远见。我认为,这两个方面的特质也是我们很多企业所欠缺的。华为是很务实的,一直以来华为倡导的是艰苦奋斗精神,要有危机感,努力地“活下去”,这些理念很实际、很质朴。企业经营管理容不得花架子,市场竞争靠的是真刀实枪。务实是什么?务实是尊重实际、克服不足,是不断地补足短板、修炼内功,最终真真切切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用务实的态度去经营企业,就要想到企业的成长发展不能依靠投机,不能有侥幸心理,要踏踏实实地依据自身的企业环境、经营条件做好基础管理和业务建设,要持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基础管理水平和业务成长能力。反观一些企业,基本管理体系很不规范、业务运行没有保障、人员管理水平很差,经营过程中各种“低级问题”一而再地产生,这样的企业经不起风吹浪打,依赖一时机会的成功也常常会昙花一现。
当然,光靠务实也不行,经营者还要有远见。我这里所说的远见不是说你要看到未来的社会经济图景,企业家不是预测未来的超人,也不需要当这样的超人。我说的远见,是有意识地为未来做准备。现在有人总结说,华为的成功有两个凭力之处:一是管理,二是技术。华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搞管理体系建设,然后日复一日地不断完善,其实这既是务实的选择,也是抓到根本的、有远见的举措;说到技术,华为就更是如此了,世人皆知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是很舍得投入的。现在看华为的领导班子布局问题,也是如此。真正的远见是从企业的发展出发,抓住核心发展驱动要素,为未来谋划,为变化做好准备。
务实和远见这两者在逻辑上本身没有冲突,但是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常常会成为一个矛盾问题。有的企业只看到眼下的收益,过于沉迷于当下的问题或者成就,对未来的投入不足;有的企业好高骛远,还没跑起来就想飞。这两种情况当然都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要平衡现在和未来,企业既要把基础夯实,练好基本功,也要有投入的眼光和远见。
客观地说,华为很难学,但也要学,这是对多数企业过去多年里粗放发展的补课。《华为你学不会》一书,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的视角,是读者们学习华为的一个窗口。受邀为此书作序,借此也表达了我自己的观点,希望对读者朋友们有益!
第五篇:学习华为
学习华为
体系的学习方法(1)组织方式:“资源在哪里,怎么整合”。等。人财物,无形的知识技术、信息、市场与客户群体、群体的创造力等都是资源。每一个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首先要盘点自己的资源,然后再创造性地发展资源的整合方式。今日,华为的组织模式已经演变为一个崭新的模式——一个基于主动开发、全面开放的组织:对外,它是一个被集成组织;对内,它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组织。这其中的经营智慧、胆识和视界,值得管理者们认真品味。学习领会: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任正非曾慨叹道,“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然而,在刚刚创立华为公司时,如何组织起千军万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在企业组织方式上,无论是等级管理还是人本管理,都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因时因地而异,和企业经营战略、企业规模、技术特征(行业技术变革的速度)、管理体制(企业决策形成和传递的形式)都有关系。随着企业发展环境变迁和业务发展,企业组织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华为目前的强矩阵型项目组织模式,就是以项目经理为主导的。为了辅助强矩阵型项目组织模式的推行,华为也发展了一套完整的组织哲学。这套组织哲学由五个鲜明的主张构成,即开放式组织理念、使命驱动、系统整合、学习型文化、自我批判。
开放式组织理念(被集成组织,不轻易涉足他人业务领域,通过建立多种伙伴群,通过伙伴群将产品卖给客户群。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多进行思想碰撞,与竞争对手合作,守弱,同时成为强者的支持者、合作者,在守弱中发展自己。)使命驱动:华为在《华为公司基本法》中将企业使命定位为:“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华为坚持着独特的服务原则:普遍客户与贴身服务原则。这是华为在客户使命驱动下总结出的两大工作原则。
在人们热议“互联网”这个词汇时,任正非亦说道:“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并不重要,华为的精神是不是互联网精神也不重要,这种精神能否使我们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系统整合:垂直整合,是指企业围绕着自身供应链条的上下游关系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既可包括供应商,也可包括自己的用户群。内部整合是在现有资本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内部资源(包括人员调配、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渠道等)的方式,来创造和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这种调整的核心是调节企业的产品结构、经营模式或组织的行为状态。所谓企业文化,也是为了匹配和促进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和调整。
从内外部系统整合来看,被整合对象可以分为三大类别:流程、资源和人员。流程
IBM顾问团队在1999年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华为的供应管理水平与领先的跨国公司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仅为50%,而同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为3.6次/年,而跨国公司平均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而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约为10天。IBM顾问总结道,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效率仅仅实现了20%,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显然,朗风的供应链水平也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IBM顾问团队在经过长期调研后特别强调,华为供应链管理效率极为低下,仅仅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关注“端对端的整合力”,即:从原料采购、产品输出到客户管理等各价值环节中,借助自身独特的竞竞争优势,来重新整合资源(如原材料、制造、渠道、品牌等),重新设计作业流程。
管理者必须重视流程。同时,管理者也必须重新确立看待流程的方式:一些人仅仅把流程看作工作的程序——一种确保工作无误的程序性或规则保障,这种观点极其狭隘;流程的本质是资源整合的途径和管道,资源(人、财、物)必然通过流程流动起来,而流程是否合理,从根本上影响的是资源的经济效用。
华为在北非所配备的人力资源远没有国内齐备,常常需要一人多能。客户通常需要对问题有个综合的快速判断和结论,需要华为在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和交付使用方案。客户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接触客户的一线员工都是多面手。由客户经理、问题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使用专家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可以就任何涉及工程合同的问题,现场拍板作出决定。【辅助阅读】人员整合的三种常用形式
人员整合的实践是基于职能实现而发生的。有效的人员整合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专项工作小组。专项工作小组是围绕某个业务单元开展单一项目的工作人员的集合。专项工作小组组建更强调小组成员的专项业务能力。契合的专业业务能力更有助于实现整个业务单元的职能。诸如“××研发项目小组”命名等,都属于专项工作小组的范畴。
②职能协作小组。职能协作小组通常是由职能或能力互补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小范围团体(一般6人左右,最多不超过10人)。这类小组的最大特征是互补性,这种互补有助于达成整体目标;并且,他们补充彼此的能力短板,能够在彼此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③跨职能部门联合。跨职能部门联合是指不同职能部门或岗位之间,通过灵活的联合、协调、沟通完成某项任务。从功能上来说,跨职能部门联合相当于职能协调小组的规模放大。
学习型文化
内部管理变革会使组织的核心运作机制能够持续强化;创新性投入则可强化内部管理和成果研发,从而逐步强化企业组织的成长能力;而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为了建立有助于企业成长的企业氛围。
闭。华为在开放合作方面的成长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国内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第二,扩大与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子、摩托罗拉、高通、惠普、IBM等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生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通过开放合作,华为增强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加快了自己的成长速度。华为的管理变革,主要经过了自主优化、引进复制、创新发展三个阶段。
(1)自主优化阶段。
华为的自主优化阶段从1988年一直持续到1998年,这一阶段的主要变革工作包括:《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QC品质圈实实施、ISO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各职能优化。在这一阶段中,华为的管理变革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为主要任务。比如研发管理变革,主要强调把握战略机会点、集中优势能力,这在华为发展初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引进复制西方管理体系阶段从1998年开始,直至2008年。在这个阶段里,华为陆续与IBM、Hay、Mercer、德勤、盖洛普、Oracle等诸多国际型公司合作,并对华为公司实施了六个方面的变革,内容包括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客户满意度等。在这一阶段里,华为为自己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一个包括研发、销售和核心制造的高技术企业。同时,华为还确立了“建立流程化组织”的目标。此外,华为还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华为将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的流程科学纳入信息系统,有效实现了电子化流程管理和业务信息数据化管理。这样一来,华为便建立了从客户端(需求)到客户端(供应)的规范的信息化控制(3)创新发展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可以称得上是中西管理模式的分水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从新的角度去评价西方管理模式的优势和弊端。因此,基于之前引进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行动,一时间成为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新型特征。华为将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工作设定为:以一线作战需求为中心,来进行组织与流程变革。
为了对各地区部、代表处、产品线、后方平台等的一线作战模式进行行之有效的落实,华为公司在本阶段主要推行了两件大事:一是,确定一线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是“以代表处系统部‘铁三角’为基础,轻装及能力综合化”;二是,借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组织模式,提出了片区的改革方案。
“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概念最初源自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含义为:面临变化剧烈的外部环境,企业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能熟练地创造、获得和传递知识;同时,组织内部成员终身学习,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改善和提高整体的能力,维持企业的竞争力。
自我批判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评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慷慨将激昂地陈述道。此,任正非在《为什么自我批判》一文中写道:“我们处在IT业变化极快的十倍速时代,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稍有迟疑,就失之千里。故步自封,拒绝批评,忸忸怩怩,就不只千里了。我们是为面子而走向失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任正非认为,不断地自我批判才能够让人抛开面子,直达问题本质。
“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我批判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想起在晶点曾给技术人员讲过一课,最后一条就是自我批判,一个公司从零到一,又从一到零重新出发的过程,就是自我批判,但是当时的晶点人只会向人开炮,不会向自己开炮,不开放的心态以及内心的自卑,一定会走向死亡。)
华为的民主生活会主要有两个主题:批判和自我批判。其中,自我批判的比重很高。华为的员工甚至被要求在每季度的例会上都要做一次自我批判,他们不是在领导的办公室里,而是在众人面前。刚开始很多员工有些难为情,但还是参与并坚持下来,从而得到了成长和进步。还是参与并坚持下来,从而得到了成长和进步。任正非说:“华为自我批判的前提是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的,绝不能走偏,走偏一点再扭回来。”核心价值观的魂就那几句话:你是否以客户为中心?是否坚持艰苦奋斗不动摇?管理者对团队的评价是否以奋斗者为本?20多年的自我批判绕来绕去就这几条,所以它只能强化战斗力,而不是削弱。
华为公司顾问田涛和吴春波在其著作《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介绍过,“蓝军参谋部”的主要职责包括:①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观察公司的战略与技术发展情况,进行逆向思维模式的思考,审视并论证“红军”战略/产品/解决方案中可能存在的漏洞;③建立“红蓝军”的对抗体制和运作平台,采用辩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对当前的战略思想进行逆向分析讨论和批判性辩论,在技术层面上深入探索差异化的颠覆性技术和产品。
在制度层面上,华为对“蓝军”以及“蓝军”所代表的反对声音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按照华为规定,华为的“红军”司令要从“蓝军”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出来。在任正非看来,“连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的发展已到天花板了。” “我们在华为内部要创造一种保护机制,一定要让‘蓝军’有地位。‘蓝军’可能胡说八道,有一些疯子,敢想敢说敢干,博弈之后要给他们一些宽容,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呢?”任正非在会议上引用法国马其诺防线失守的典故称“防不胜防,一定要以攻为主”。而“攻”,强调的就是发挥蓝军的作用,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的决策或行为;当然,即便最终无法否定,在此过程中蓝军仍然是要开动脑筋的。
(2)战略管理:解决“朝哪个方向走、做什么”的问题。把各种不同的零件组装成一辆车并能够高速运转起来是组织问题,车往何处走,走哪条路,这条路上的沟沟坎坎怎么跨过,则是战略问题。华为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它始终坚持自己的战略理念,包括管道战略、系统的规划、创新发展等。华为不是不犯错,但基本发展战略一脉相承,并在策略上不断补充和修正。
战略定力:我们收窄战略面,在针尖领域,踩不着别人的脚。我们在主航道上是针尖战略。针尖战略就是冲到最前面,不与别人产生利益冲突。我们要从战略格局构建我们未来的基本技术理论和思想。主航道是什么?
企业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市场,便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或成本领先的方法,来设定集中型战略。也就是说,采用集中型战略的公司,往往可以将其归为:特殊的差别化或特殊的成本领先公司。
华为未来聚焦“管道”,即聚焦所有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而绝不会涉及信息或内容,华为未来业务将一如既往地围绕管道战略展开。如何聚焦主航道战略?如何抢占战略制高点?任正非指出,华为要集中力量,进行战略聚焦。形象地说,当华为发起攻击后发觉某个区域难以攻克时,便要将队伍调配到能够攻克的地方去。而华为的目标是:只要能够占领世界的一部分区域即可,而不奢望将自己的市场覆盖至全世界范围。平衡现在与未来。为什么一个企业要区分长期战略和短期战略呢?从战略的作用来说,长期战略能够在大方向上为企业提供行动指引,而短期战略则是为了企业更现实的生存需要。这是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之间的明显差异。
总体上说,短期战略的模式是“跟随”战略——复制和抄袭,这意味着基于短期战略的企业组织是不太支持创新的,这使企业价值观难以呈现。而长期战略的优势表现在品牌和创新上的超越。当围绕品牌塑造和创新能力提升进行战略布局时,企业会考虑外部环境情况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然后再去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也将成为企业战略的根本出发点。
未来5~10年,公司将致力于行政改革,努力将公司从一个中央集权的公司,通过将责任与权力前移,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如此便可以推动机关从管控型,向服务、支持型转变,形成一个适应现代需求的现代化管理 谋定后动,“先瞄准目标,再开枪”:《天道酬勤》中这样说道:面对国际的残酷竞争,我们必须提升对未来客户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前瞻力,未雨绸缪,从根本上扭转我们作为行业的后进入者所面临的被动挨打局面;我们必须提升对客户需求理解的准确性,提高打中靶心的成功率,减少无谓的消耗;我们还要加强前端需求的管理,理性承诺,为后端交付争取宝贵的作业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急行军;我们要提升在策划、技术、交付等各方面的基础积累,提升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的响应效率。
何为市场竞争的最佳状态?对竞争残酷性的认知,华为要比其他公司早很多。任正非曾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市场经济的过剩就像绞杀战一样。我们可以将这场绞杀战比作拧毛巾,这毛巾如果还能拧出水来,说明市场中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必将将宣告结束;只有将毛巾拧干而又未断,这才是最佳的状态。“三化管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两大管理循环的结合: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与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行动)的结合。(目前,朗风只有PDCA,还没有SDCA,尚处在初创期的摸索阶段);
在拿来主义战略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拿来主义,是因为还稚嫩,要像小学生一样俯下身子学习,躲过急流险滩,缩小差距。但没有创新,不可能会超越。创新有风险,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过去是资本雇佣劳动,即资本在价值创造的要素中占据支配地位;而现在却是知识雇佣资本。当知识产权和技术诀窍的价值和支配力超过了资本时,资本唯有借助知识,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标。”
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不能领先太多,而只能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
当技术创新远远领先客户实际需求时,它不仅很难给企业带来价值,反而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进行。对于非主航道的业务,要认真的向成功的公司学习,坚持稳定可靠的运行模式,保持合理有效、尽可能简单的管理体系。“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这是一年内,我的一个深刻的领会。原本对于线下渠道销售的弊端看的多,却没有看到它的优势,一味的创新是不现实的,奇正结合的战略创新才更符合情况。)
微创新,更多的指围绕用户体验进行敏捷创新。
颠覆性创新,企业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华为大多数产品一如既往地重视延续性创新,同时允许有一小部分新生力量去进行颠覆性创新,但是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
华为提出:创新必须以降低客户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从采购到后期使用维护的总成本,总体拥有成本)为目标,以提高网络质量为标准。(真正为客户着想。朗风的创新,也必须是提升呼吸健康以及空气体验水平为目标)
为客户创造价值
帮助提升客户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就等于为自己拿下了订单。提升服务含金量的工具:ADP模型。
这个模型是用来研究影响客户交易达成因素的模型。A(attitude态度),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D(distribution,分配分销),营销渠道,指客户获得产品的难易程度,包括分销度、终端表现、渠道满意度等;P(price,价格),指客户获得产品的代价。ADP模型表述:
全年销售额=客户态度*渠道状态*价格指数*当量单位(su,该产品市场容量大小系数)何为需求响应
需求响应是获得客户满意的核心环节,是指企业在捕捉到客户需求后,要快速予以反馈或满足。
“三统一”服务体系:服务与业务双领先的客服战略。统一服务规范(执行标准)、统一服务接入(受理,客户管理系统CMS)、统一服务监控(过程质量控制,回访确认满意度)以利润为导向:必须坚持依据战略贡献来选拔优秀干部,能使所在部门盈利。
效益管理:基本效益观是对效益管理的方向引导,制度是效益管理的保障。
企业效益观: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三足鼎立,支撑起公司的生存发展。单纯的销售额增长是不顾一切的疯狂,单纯地追求利润会透支未来,不考核现金流将导致只有账面利润。华为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尺度。规模和效益是一对矛盾。2006年,全面效率化管理。制度管理及作用: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各项事务的正常开展而设计的文件规程,具有指导性、激励性、规范性三大特征。
效益管理原则:通过高投入来获得高效益 三高政策:高工资、高压力、搞效率。
(3)领导体制:解决“怎么指挥与协调”的问题。一个企业可能有非常好的组织方式,也可能有明确的战略方向,但是如果领导体制不佳,它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反之,强有力的领导群体,则是推动战略发展的巨大力量。现在我们都看到了,华为很重视领导体制建设,干部能上能下、轮值主席制度等都是领导体制建设的前沿探索。华为在领导体制的建设上是有前瞻性的。从根本上来说,华为领导体制的建设立足点是解决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激发领导层的活力(包括能力),二是聚合群体的心智力量。为什么立足于这两点?在历史上,无论是企业管理历史,还是政治历史,我们见到过弱领导层的危害,我们也见识过独断主义的危险。前者使组织混乱、分离,后者使组织盲目、丧失理性、压制创造力。“既强也不独断”的追求正是领导体制要关心领导群体活力和聚合群体心智力的关键原因所在。深刻认识华为这些举措的原因及其背景,我们也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企业可以做些什么或应该做些什么。价值观领导,要回答以下问题:
价值观,是指对企业活动的根本看法和对工作的根本态度。如《华为基本法》(1)愿景:为什么。创造绿色呼吸健康环境
(2)使命:界定是什么。专业的空气生态服务运营商(3)战略:如何做。实现愿景和完成使命的途径和安排。
战略出发点,战略动力,战略保证,战略伙伴 共享性价值观,而非牺牲性价值观
价值共同体: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人才任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断清零的人才观”,打破现有任职资格体系,人员全部下岗,重新竞聘。领导干部签订个人绩效承诺书,已督促主管言必信,行必果,主动去承担工作。
年初根据上年实际完成的各项指标制定新一年的工作指标,个人根据公司指标的分配情况,对自己负责的部门计划完成的指标立“军令状”。承诺内容根据目标的高低,分为持平、达标、挑战三个等级。
按贡献定报酬、凭责任定待遇。不排资论辈,不投机取巧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 发展客户能力、发展组织能力和发展个人能力(1)发展客户能力:关注客户,建立伙伴关系。
(2)发展组织能力:团队领导力、塑造组织能力和跨部门合作。团队领导力,是通过激励和授权等方式,来促使团队成员关注重点事物、鼓舞团队成员积极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团队智慧领导团队
(3)发展个人能力。理解他人、组织承诺、战略思维和成就导向。
灰度管理:部分管理内容可以量化固化,如KPI,不能量化固化的部分,需要灰度管理。华为灰度管理的两大核心思想:适度放松和宽容。
(4)管理科学: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如何衡量员工绩效,如何进行项目推进,如何进行岗位责任划分,如何协调各个不同的组织单元„„这些问题是在组织、战略和领导层面之下的微观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注重科学规范并兼顾灵活适应力。
华为如何平衡授权与控制的关系,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如何发展激励性质的牵引机制等。如果说组织、战略、领导方面的问题是上层建筑的话,管理科学则是组织各个不同的群体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的具体规则。没有科学的管理,组织总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导致组织群体混乱无序、无所适从。
平衡授权和控制之间的关系,要以结果为导向,人才选育用留
授权,管理者将决策权转移给员工,只授予权利,但不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特别工作小组——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铁三角的精髓:为了目标而打破功能壁垒,形成一套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运作模式。
2009年,华为采用铁三角新型分权管理模式,决策权根据授权规则授予一线团队,而后方仅起到监督和保障作用。授权四大原则:授权大小合适。契合员工承受能力;是任务轻重、业务性质授权。授权可控;带责授权(如集中指挥权、组织目标确定、经济预算审批等,不会轻易授权)。动态考量。过程的可控性。过程控制方法:目标管理卡。AAR管理(after action review 行动后反思)。制度文化的基本特点:一个企业的制度精髓可以被转化为文化,而文化中的内涵又以制度的形式呈现出来。
(1)从组织的根本性需求出发,事关组织生存的问题(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规范。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对人呈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一切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上。
(2)制度应事先利益平衡和制约。
形式公正、内容公正,使制度约束下的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制度建设一要公平公开,而要无歧义,对规则的理解要一致。人才管理
在华为,践行价值观一定要有一群带头人。人才不是按管辖面来评价待遇体系,一定要按贡献和责任结果,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上的奋斗精神。公平竞争,不唯学历,注重实际才干。人才管理包括六项人力资源服务:聘用与安置、领导力发展、继任、绩效管理、培训和教育、保留。
自律誓言:承诺载人期间,决不允许亲属与公司发生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绝不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掺杂自私的动机。
“混沌中充满了希望,希望又从现实走向了新的混沌。”人力的历史是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自由王国里,又会在更新台阶上处于必然王国。对于有志者来说,永远都有机会。任何时间晚了的悲叹,都是无为者的自我解嘲。任正非:“不管遭遇什么,其实我们拥有的,永远比失去的多。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危机和挑战,懂得欣赏生命中平凡的美丽与快乐,懂得学会庆祝和鼓励。” 牵引机制:促使企业人朝某个目标作出努力的管理模式。
没有压力,无法牵引。忽略压力差的构建,照顾所谓哥们义气,绩效管理采取大锅饭,会伤害真正努力工作的员工。
华为,薪酬差距压力差。干好两件事:分活,分钱
公司经营的绩效牵引策略最终是利润。利益牵引、文化牵引
(5)工作方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工作成效的差异,绝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工作方法差异的缘故。故。优秀的企业负有为员工提供恰当工作方法的责任,特别是企业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的时候,发展全员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全员的工作能力,无疑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你可以看到大量的企业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持续努力,这有时候被理解为“执行力建设”的一部分,是过去多年里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无论如何,我们要知晓的是,员工群体的成长事实上也是企业成长的一部部分,所以企业负有促进员工成长的责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将用一章的篇幅系统地考察华为是如何实践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注重员工培训,注重工作总结与员工指导,华为的实践可以在这方面给我们更开阔的视野。
工作方法,实际上是让员工如何精通业务,提升效率,自我管理。真正的专家源于一线。实践后经过归纳总结,才会有飞跃的提高。
通过识别自己最薄弱的环节,专门攻克该领域,知道熟练掌握所需技能为止。
流程优化: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图,每一次能去掉一个多余的环节,就少了一个工作延误的可能,就意味着大量时间的节省。
崔西定律:任何工作的困难度都与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
关注并投入时间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上,可以使“重要又紧急”的事变少。减少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件上所花的时间。任正非:做要事而不做急事。标准化管理的价值
(1)指导: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协调:将工作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合理组织起来
(3)监督:管理者可以按照既定标准,对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纠偏。(4)稳定:不同的人、不同时间的工作成果保持相同的状态。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老员工将工作过程、技巧和方法等加以总结,形成文本保留下来,并在新员工入职后全面系统地传授于他。如果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会带出不同的徒弟。大野耐一:应该以使用时间最短的那次或工作完成数量最多的那次作为标准,是因为那一次采用了最正确的工作方法。
任正非:前人已经做了错事,走了那么多弯路,认识到今天的真理,我们不去利用,却要去重新实践,自然就浪费了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
做到管理者每天打高尔夫,公司也依然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