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甘南、陇南灾区有感
让爱,远行
——赴甘南、陇南灾区有感
回来了!
如果说我不到那边去,我会愧疚终生,我会良心不安!虽然过去感觉什么都没做,或许,甚至,我所做的根本微不足道,但我很知足!
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面,一双双日夜期盼的眼神,一个个精疲力竭的战士…来来回回奔跑的工兵、解放军、武警、交警、志愿者…都是如此可爱!邱少云部队以及开山斧工兵团的车辆、装载机、挖掘机响个不停,他们在日夜奋战!好多的场面,真的惨不忍睹,从废墟经过的时候,我有些恐惧,甚至想退却,但是,我知道,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前进,更何况那个时候,谁还能顾得一个大好人呢?我知道,脚下面还有好多遇难者,因为踩到的那是三楼甚至更高层!记得很清楚,一栋楼房,一层在这里,二层在前面一点点,三层、四层…不见了。还有,三层以下在淤泥里,以上漂到河的另一边。听别人讲一路的故事,真的感觉在做梦,根本不可能!
一路上,很感恩,很顺利的到达、返回!尽管没有直达车,但有便车,我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在里面与其他队友合作很好,特别怀念,尽管吃泡面、睡楼道,可是这已经够好了!离开舟曲,去了成县黄渚镇,那里的灾情比起舟曲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因为那边山比较小,石头比较少,植被多,被水冲下来的大多是树木,破坏性不大,上面有一些房屋一楼被淤泥填满,街道下面还可以,只不过好多道路是断了的,车辆只能绕着行走。只是那种艰难,好多人体会不到的!
这一生第一次当志愿者,毕竟经验没有,跟我的队友们有过意见上的不统一,争执、偏见,我还是很感恩,让我们更加齐心协力!我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灾区那种需要,还有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渺小,人根本无法想象!
回来了!忘不了,永远忘不了,舟曲--第二故乡,曾经,和那里的人们打成一片,曾经,寄居那里。忘不了,忘不了那一声声隆隆的机器声,那铁锹的巨响,那泡面,那干的方便面,一提提矿泉水,楼道里一个个疲惫的志愿者的身影,还有那一堆堆志愿者们的行李包;忘不了,忘不了一股股扑鼻的味道;忘不了,忘不了那泥泞的道路,开便车拉我们的司机师傅,给我们耐心诉说灾情的不同人士,还有那位为群众军民服务(修鞋子、包伤口...)晚上却连个褥子也没有就待楼道的大叔;忘不了,忘不了半夜在雨中行进的央视一台工作人员,背着帐篷、摄像机…在雨中“远行”了;忘不了,忘不了那个挖自家人却挖不出来就啜泣的大伯;忘不了,忘不了中午倾斜的楼房拐角处啃面的那若干名解放军;忘不了,忘不了去成县的途中那一条条被毁坏的道路;也忘不了,忘不了风景宜人的腊子口、官鹅沟等,忘不了返回时敲诈我们高额车费的售票员...太多了,一个多月了,历历在目,犹如昨日重现。
回来了!鞋子袜子全是泥,洗了n次还是那个样,唯一的办法就是扔了,不过我扔的甘心乐意!头发乱的不像样子了,也顾不得收拾就赶紧填饱肚子!回来了!那一顿晚餐,不知吃多少才吃饱,那一顿美觉,不知睡到何时才清醒!去的时候是阳历8月15,如今是阴历8月15,明月悬高空,孩儿很思念你,舟曲—第二故乡,遥望天际,试问:您的儿女回家过节了吗?请明月,代问候!一切仿佛在梦境中了,至今,未醒!
有机会,再进舟曲,去看望那些可爱的人们!即使见不到他们,也好使我怀念他们!太值得去记忆了,或许,去那边,去当志愿者,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很感恩,没有连累灾区人民,很庆幸有那么多的好心人!爱心接力在此传递,希望它越传越远,希望它永无止息!
传递真情,爱心永恒,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份!
于2010年农历8月15日晚
第二篇:关于打好甘南陇南扶贫攻坚战的调查报告
关于打好甘南陇南扶贫攻坚战的调查报告
按照省政协常委会工作部署,7月25日至8月5日,由德哇仓、李永军、黄选平副主席带队,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和省扶贫办、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就甘南州、陇南市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前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扶贫工作和扶持“两州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和政策规定,听取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委、省扶贫办等部门负责同志的有关情况介绍。调研中,深入整村推进、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等示范点和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广泛听取乡村干部和群众意见。先后召开8次座谈会,与两市州及所到8个县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总结扶贫工作经验,了解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问题,讨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精神,立足省情,开拓创新,科学决策、强力推动,走出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有力推动了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甘南州、陇南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整村推进和片带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为举措,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甘南州、陇南市始终把增加农牧民收入、降低贫困面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两市州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面不断降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抽样监测数据,陇南市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89.7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61.45万人,减少28.25万人,贫困面由38.66%下降到24.9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53元增加到2299元,增长69.92%。甘南州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23.58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5.22万人,减少8.36万人,贫困面由58.5%下降到27.4%,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514元增加到2689元,增长77.6%。特别是甘南州玛曲县2010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35元,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陇南市、甘南州始终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摆在扶贫开发的首位,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等项目,完成了一大批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建设项目,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到2010年底,陇南市乡镇通路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3.53%。止2009年底,甘南州公路通车里程达6362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达93.56公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98个百分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贫困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陇南市、甘南州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全面推进农牧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步伐,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批支撑农民增收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到2010年底,陇南市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累计种植面积达868万亩,其种植规模和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均占有较大份额。甘南州在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肉制品、乳制品等加工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暖棚养殖、牛羊繁育育肥、优质牧草种植等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五年来新建牲畜标准化暖棚4617座,发展牛羊育肥户2085户,种植优质牧草10.5万亩,带动了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四是劳动力培训输转稳步发展,劳务收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两市州全力实施“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项目,积极培训输转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收入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甘南州五年来共完成贫困农牧民劳务技能培训5.85万人次,培训“两后生”6597人(次),输转劳务71万人(次),完成劳务移民6107户25041人,创收劳务收入16.86亿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21.5%。
五是社会帮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两市州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帮扶机制,积极协调争取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发达地区和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帮扶工作,投入到扶贫事业中的力量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甘南州坚持“四到五定”不脱贫不脱钩的帮扶责任制,主动加强与3个国家级、21个省级、113个州级、408个县级帮扶单位的联系协调,到2010年全州累计争取落实帮扶款物9.25亿元。陇南市积极协调各级对口帮扶单位,定点帮扶2007年后尚未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实现了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力量的全覆盖,为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是贫困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农牧民生产生活积极性高涨。调研所到之处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一排排新建的农牧民新居,一条条宽阔的通村道路无不展现着当地快速发展的勃勃生机;各级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明确、态度积极、责任感强,对党和国家现有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表示肯定,对打好扶贫攻坚战信心十足。贫困地区农牧民对党的惠民政策十分感激,生产生活积极性普遍高涨,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这为打赢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不竭动力。
两市州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主要是:只有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整合资源,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群众的贫困问题;只有坚持抓主抓重,始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才能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把整村推进和集中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项目和资金合力攻坚,扶贫开发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坚持把落实普惠政策与特殊扶持政策相统一,把政府扶持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相结合,才能增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活力和动力。
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陇南市和甘南州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历史、自然、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脱贫致富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是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根据“两项制度”衔接汇总结果显示,2010年底,甘南州贫困人口达38.7万人,占全州农牧民总人口的70%;陇南市实际贫困人口达152.4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66%。虽然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由于其标准低、底子薄,一遇灾害极易返贫。据调查,正常年景下每年约有10%以上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其中因灾、因病、因子女上高中大学、建房和婚丧嫁娶是导致返贫的主要方面。
二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落后。陇南市和甘南州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深山区、林缘区、高寒阴湿山区和灾害高发区等自然条件严酷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仍然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陇南市15400个自然村中,还有5819个自然村不通公路,2719个自然村的人畜安全饮水尚未解决,还有375个自然村不通电。甘南州80%以上的耕地在海拔2500米以上,90%以上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尤为突出,至今尚有17024户牧民仍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三是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两市州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程度低,直接影响到农牧户家庭经营的水平和收入,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牧户收入低而不稳。2010年,陇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7%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9%。甘南州自实行草畜双承包以来,高度分散、各自为政的农牧户只能进入初级市场,交易难度大、成本高,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四是扶贫投入标准低,无法满足当地需要。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地方的扶贫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调研中了解到,实施同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甘南州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原材料成本高出一倍以上,如一些偏僻山区砖的单价高达1.2元以上,而每块砖的产地价只有0.5元,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差价更高。据甘南州测算,在农牧户家庭支出方面,牧区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农区1886元;在生产性支出方面,牧区比农区支出高387.85元。近年来由于频繁受到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陇南市税源严重受损,2010年陇南市的财政自给率仅为18.8%,最低的宕昌县为12.9%。资金投入量较大的整村推进项目,陇南市目前只完成了756个,占2433个贫困村总数的31%。
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欠缺。两市州相当一部分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青壮年文盲率高。甘南州农牧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2年,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3年和4.3年,低收入人口中藏族文盲率高达26.8%,如按汉语文计算,青壮年文盲率高达70%。陇南市在现有的95.75万特困灾区劳动力中,文盲率达24%。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很难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保健的需求。陇南市还有409个行政村没有医疗卫生设施。据有关方面调查,甘南州农牧民20%死于乙肝,孕产妇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8倍。劳务输出层次过低的现象在贫困乡村仍很普遍,政策性收入仍然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自我发展能力弱。
六是生态保护任务重,发展矛盾突出。陇南市和甘南州分别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水土保持的前沿区,在保持流域生态平衡、确保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把甘南州定位为限制开发类主体功能区,同时把国土面积的2/3划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地面积多达2200万亩。一方面国家实施限制开发的措施已经实施,但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还未出台,资源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刚性限制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
七是对贫困片区倾斜力度不够,部分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扶贫政策在两市州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扶贫投入标准上,与其他地区同等对待,没有考虑像甘南州、陇南市等特殊贫困片区的实际情况,影响了一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效果,使一些惠民政策的效应在这些特殊地区难以发挥。比如:省上在下达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时,以人口基数核定建设规模,没有考虑到卫生行业的建设标准和功能需求。一些偏远贫困山区乡镇人口在2000-3000人左右,按人口基数核定建设规模只有300平方米,事实上一所乡镇卫生院要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至少需要800-1000平方米,才能确保项目的可行性。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或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比如:国家关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按规划至2010年底应落实国家投资18.95亿元,而实际上仅落实了5.335亿元,仅占计划总数的28.15%,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实施,项目效益难以有效发挥。
三、打好扶贫攻坚战的意见建议
甘南是列入国家扶贫计划重点的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区,陇南是列入国家扶贫计划重点的秦巴山区甘肃省连片特困区。“两州两市”是全省扶贫攻坚最后剩下的难度最大、成本最高、任务最艰巨的地方,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所在,需要举全省之力推动“两州两市”的加快发展,力求2020年顺利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确立大扶贫工作理念,全力推动“两州两市”跨越式发展
1、深化对“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两州两市”是我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区。“两州两市”的脱贫问题事关全省工作的大局,没有“两州两市”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全省的跨越式发展,没有“两州两市”的小康,就不能说甘肃省实现全面小康。“两州两市”的整体脱贫致富,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打好“两州两市”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现贫困地区小康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真正使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相一致,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相符合,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呼应。“两州两市”的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加快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中力量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困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树立大扶贫工作理念。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甘南州的贫困面为70%,陇南市的贫困面为66%,贫困面相当高。这说明,“两州两市”的贫困是区域性的整体贫困,实质是“两州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集中反映。由此可见,要解决“两州两市”的贫困问题,仅靠当地干部群众和扶贫部门的努力难以达到目标,需要动员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大扶贫的格局,举全省之力打好“两州两市”的扶贫攻坚战。省上应确立大扶贫工作理念,把开展扶贫攻坚与促进“两州两市”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省上各部门各单位应着眼全局,倾心倾力支持“两州两市”的发展,各部门的资金、项目应优先向“两州两市”安排,并积极帮助论证申报符合国家投资政策的好项目、大项目。
3、制定“两州两市”扶贫攻坚专门规划。规划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衔接,明确“两州两市”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将“两州两市”作为一个特殊的扶贫开发区域报请国家给予重点倾斜扶持。省上相关厅局应出台与“两州两市”扶贫规划相配套的具体扶持措施,并据此安排相应的资金、项目。要通过强有力的支持,使“两州两市”在“十二五”期间GDP的增幅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达到15%左右,努力实现全省同步奔小康目标。
4、调整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思路。要把打好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战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举措。我省的贫困群众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贫困片带上,最为集中的就是“两州两市”。当前,国家已将扶贫开发的重点转向集中打好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战,这完全符合我省实际。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集中力量打好以“两州两市”为主战场的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战。要把整村推进与集中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整村推进投资标准,并将整村推进连片布局。同时应将新农村建设等有关农村建设发展的项目与整村推进配套实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一个片带的贫困问题。
(二)坚持抓主抓重,集中力量解决制约“两州两市”发展突出问题
5、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基础设施始终是决定和影响我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必须更加重视生活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坚持不懈地加强道路交通、基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两州两市”的农村交通问题要整体规划,优先安排,分年实施,争取“十二五”末8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自然村基本通砂石路。抓住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机遇,坚持大、中、小水利工程并举,提高利用率,扩大覆盖面,力争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人均达到1亩水地;抓好特困片带的人饮工程建设,确保“十二五”末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切实抓好梯田建设,凡是适宜于修建梯田的地方,在“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高标准梯田化,稳步提高粮食产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改变全省同一投资标准、同一配套要求、同一扶持模式的做法,省上安排的项目,要核定”两州两市”的实际投资需求,足额拨付。
6、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两州两市”提升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突出扶持最具优势的畜牧产业、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旅游业和油橄榄、核桃、花椒、民族特需用品、清真食品等特色产品;集中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品牌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竞争力,使其真正成为能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对“两州两市”的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省直有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扶持措施,使其做大做强,帮助当地群众稳定脱贫。要重视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高商品化程度,增加农民的产业收入比重,促进规模化经营,同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向两市州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启动,应论证建设连接陇南亚热带自然风景区、甘南、陇南民族风情区等旅游景点的高速通道,着力打造一批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点,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积极谋划,全力推介,使甘南、陇南尽早融入青藏、川西北藏文化旅游圈和陕西汉中、宝鸡旅游圈,发展大旅游产业。
7、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教育真正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对两市州城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要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普及“双语”教育,提高办学的开放度,推进“民汉”合校。继续实施对口支援和招生协作计划,省内重点职业院校要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接受教育和实训。适当降低贫困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提高“两州两市”高考招生比例,争取在今后十年内高考升学率达到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把文化建设作为智力扶贫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两州两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项目和资金。重点推进“两州两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县、乡、村级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医疗和救助能力,争取到“十二五”末县级医院达到“二甲”标准,乡级医院能做一般性手术和基础性的检查化验、有1名全科医生,村村建起卫生室。重视乡村两级卫技人员培养,强化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降低多发病、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特困家庭大病患者统筹报销比例,农村救助资金要重点向特别困难家庭和大病患者倾斜,到“十二五”末,基本不出现群众因病返贫的问题。
8、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劳务输出的层次和规模。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两后生”培训组织的作用,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培训经费支持,扩大培训规模。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两州两市”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广泛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一半以上劳务人员有一技之长。增加劳务收入,提高稳定就业率。
(三)加大落实力度,切实发挥好各项扶持政策的效应。
9、进一步落实现有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及配套法规对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有许多具体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对扶持“两州两市”发展有明确要求,省上也相继出台了支持两个民族自治州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如取消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等地方配套资金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项目仍然要求配套,有些虽然取消了配套,但核定的投资标准低,实际工作中如果不配套就无法完成项目任务。要在按规定取消“两州两市”基础设施、社会公益和民生项目地方资金配套的同时,按实际需要核定项目资金,积极加大项目扶持的力度,确保民族贫困地区的有关项目不因资金配套的取消而减少,不因投资标准过低而延缓。
10、进一步完善支持“两州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针对“两州两市”的许多优惠政策比较笼统、比较原则,缺乏具体操作办法和约束机制,往往落实不到实际工作中。省上应将优惠扶持政策分解到有关部门,并责成各部门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加快推进扶贫政策和惠农政策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简捷的农村低保和贫困人口识别办法和动态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针对我省农村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金融政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扩大信贷规模,完善小额信贷便民办法,建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实现滚动发展。研究以农村合作组织互助资金建立民间信贷机构,解决农村小额信贷渠道过少的问题。建议报请国家批准设立甘肃农村银行,引进国内外资金,以股份制形式组建,重点解决省内贫困地区投资需要。
11、加大惠民政策倾斜扶持力度。“两州两市”在全国主体功能划分中基本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全省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区域。应将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特殊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和帮扶政策,优先在两市州得到充分体现。加大各项惠民政策的扶持力度,切实把有限的惠民政策资金用在最困难的群众身上和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帮助这些地方大力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积极争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增加退耕还林任务,并根据粮价上涨的实际提高补助标准。争取国家在我省陇南甘南优先实施生态移民的各项优惠政策,人口向城镇和牧民定居点集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一部分牧民和生态脆弱区农民转化为生态管护人员,稳定解决其生活来源问题。农村危房改造要优先解决好连片特困地区的五保对象、智残致残家庭和其他特困家庭,并根据实际提高资金补助额度。
(四)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科学化水平
12、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十二五”期间,要全力争取中央对我省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省市各级确定扶贫资金,要根据财政收入情况核定比例,并逐年递增;按照国家要求逐步达到省上对扶贫资金配套的比例,以保证扶贫资金实际增加和落实到位。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政策,集中财力推进“两州两市”的扶贫开发,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由省上统一编制规划,优化整合全省扶贫资金,项目随规划走,资金随项目走。按照扶贫开发和支持“两州两市”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大“两州两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幅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危房改造等与扶贫开发直接相关的投资,增幅应高于其他地区10%以上。
13、不断健全社会帮扶机制。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强对社会帮扶工作的协调,建议省扶贫办依据省上部门特点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定点扶贫、对口扶贫工作适当进行双向调整,尽量把一些扶贫能力较强的帮扶单位安排到“ 两州两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真正提高帮扶的成效。省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帮扶情况,每年检查通报一次,并作为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省属骨干企业支持扶贫开发的办法,增强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企业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优势,为“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主动地联系、协调、组织好中央、国家机关和外省市的帮扶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民营工商企业家参与扶贫开发,并在税收和其它方面落实国家、省上的有关优惠政策。
14、不断完善扶贫攻坚的工作机制。搞好扶贫工作,领导是关键。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把扶贫开发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来抓;扶贫开发的各项规划目标和任务要逐级分解到市县、部门和单位,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考核。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各级班子建设,通过挂职、培训、交流等办法加强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重点抓好乡村两级班子,选好配好村支部书记。完善乡镇职能和干部岗位设置,使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从市县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干部到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乡镇任职,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按照实际需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在提高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好想干和会干两个基本问题。教育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树立自力更生、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克服片面依赖国家的观念。
(五)发挥工业优势,支持陇南率先脱贫致富
15、进一步加大支持陇南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的力度。陇南地区处于我国重要的多金属存矿带,不仅有丰富的铅锌、黄金资源,还有铜、锑等多种有色金属。据推测,铅锌金属储量超过1500万吨,铜金属储量在20万吨左右,还有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这些矿藏成矿条件好,资源前景好,开发利用价值大。有色金属开发是陇南最具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不仅对加快陇南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陇南脱贫致富步伐。省上应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重点研究建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在夯实资源保障的基础上,立足境内外资源开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铅、锌、铜等有色资源深加工的大项目,努力把陇南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16、进一步加快陇南黄金产业开发的步伐。陇南黄金资源丰富,推测的黄金储量在800吨左右,并且遍布各县,远景储量乐观,开发前景广阔。省上应从陇南黄金资源的实际出发,制定有关扶持政策,在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大中小项目建设并举,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并举,加大黄金资源勘探力度,加快黄金资源开发,发展黄金加工产业,把黄金产业培育为“十二五”期间陇南工业发展的增长点,使其成为推动陇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7、进一步研究对陇南的电力支持。目前陇南全社会用电量为28.8亿千瓦时,已建成水电站104个,装机容量83.4万千瓦,每年可提供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在建水电站64个,装机容量43.9万千瓦,预计在“十二五”期间,陇南每年会有20亿千瓦时的剩余电量。省上有关部门应从扶贫攻坚出发,积极争取国家优惠电价支持,通过向电网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过网费,使陇南多余的水能发电能够在陇南境内封闭使用,主要用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钛合金产业。
(供稿: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张强)
第三篇:读甘南现象有感
学习“甘南现象”有感
按照区委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甘南县“为民工程”典型经验。甘南县深入实施“为民工程”,让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情结、群众视野、群众标准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轨道上,放到“为民务实清廉”的车厢里,“甘南现象”博得掌声阵阵。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甘南县通过实施“为民工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把组织的需要、群众的需要转化成干部的需要,各级干部做到了眼睛向下、身子下沉、主动为群众服务,让好的作风聚集起发展正能量。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甘南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紧把握“首先解决干部的问题,然后通过解决干部的问题去解决群众的问题,进而解决发展的问题”这一工作思路,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机制,调动了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干部考核使用机制,才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必须把群众的公论和群众的评价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把评价、选拔和使用干部更多地交给基层群众,使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密切联系群众,从而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做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深刻学习,努力工作,深入领悟上级精神,把群众工作做好,把教育工作做好。为此,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教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最受群众关注的民心工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群众工作最好的诠释。所以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长,每一位教职工,都应该热情地对待,耐心地讲解,要有奉献精神,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把全体教职工、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
其次,要多深入家长,深入班级,深入教职工中。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随时了解教职工的述求,了解学生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多交流,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第三,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剖析自己。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的安排,重视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只有不断的学习,正确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师生,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我们还应该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在工作上,我积极加强与全体教职工互相协作,虚心请教,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作为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也更重要。
总之,通过学习“甘南现象”,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负责,注重细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师生、家长关注的问题做起,甘于付出和奉献,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第四篇: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
2006年3月21日,地委组织部组织了百人考察团,到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进行学习考察,我们**乡一行6人参加了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学习考察活动安排的比较细致,既有参观又有交流,使我们对兴十四村既有感官认识又对他们发家致富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所感悟,既学得了经验又看到了差距,也对做好我们加北乡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充满了信心。
一、兴十四村的基本情况
学习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兴十四村的展览馆、花园别墅区、富华集团酸厂、农机基地和新工业园区。通过解说员的介绍,才知兴十四村原是1956年山东移民到此地所创建的新村,全村190多户,955口人。近半个世纪来,兴十四村在国家、省市县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带领村民们在这块曾经十分贫脊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实现生态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依托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生物工程、精细化工企业,实现了大的飞跃——把一个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建设成为拥有8.7亿资产、33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年产值近8个亿,利税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省富华集团,其中控股的华冠科技股份公司成为全省第一个农业板块上市公司。2004年集团各业总产值实现6.36亿元,利税总额38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32万元,“被称作是东北地区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成功模式”的兴十四村在全国率先步入小康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的称号,2004年富华集团被国家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4年7月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首批工农业生态游示范点。2004年12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评为成员单位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靠机械化多开荒地。买农机没钱。付华廷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人养了2000只羊,靠卖羊毛攒了几万元的家底。硬是自己组装了两台拖拉机,这两台拖拉机一年就开垦了六千余亩荒地,效率提高了50多倍。1979年,兴十四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种地用不了多少人。付华廷开始考虑农业基本建设。
当时,全村就两眼井。付华廷领着全村人一口气打了383口井。使全村1万多亩耕地又全部实现了电喷灌溉。有了水浇地,兴十四的粮食年产量以每年200万斤的速度递增。
兴十四村的耕地过去全是沙土地,漏水跑肥。付华廷带领全村青壮劳力,经过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为了挡住风沙,30多年以来,付华廷带领村民坚持植树造林,累计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2。万亩人造林不仅成为万顷良田的保护屏障,而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据估算,兴十四的林木储值已超过2亿元。
2005年5月,兴十四村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冠名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兴企办厂增加农民收入。吃饱肚子并没有使他们满足。他们意识到,靠种地最多是个温饱.兴十四要想富就得办企业挣钱。
70年代末,村子里办个罐头厂,把当地产的水果加工成罐头。之后又办起了酒厂、油厂、米面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小企业。这些小企业每年都能挣个几十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他们开始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办企之路。
1985年,建起了一座日处理19吨鲜奶的乳品厂,这是当年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尝到办企业的甜头后,1988年,建立了甜蜜素厂,用玉米生产取代糖精的甜味添加剂。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1994年,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在兴十四村落成。现在他们生产的柠檬酸产品已畅销日、美等国家。
1996年兴十四又利用柠檬酸厂的废渣和作物秸秆,建起年产5万吨的饲料厂;之后又建成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5家企业,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其中有6项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由于龙头企业的拉动,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民长期面临的卖粮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兴十四村和周边村屯的玉米,富华集团以每公斤高出国家收购价2分钱的价格全部包销。
兴十四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都分别占到38和57。
三是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办的企业越来越多,付华廷和村党支部成员清醒的认识到,靠村里人的文化基础,已无法把握现
第五篇: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
2006年3月21日,地委组织部组织了百人考察团,到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进行学习考察,我们**乡一行6人参加了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学习考察活动安排的比较细致,既有参观又有交流,使我们对兴十四村既有感官认识又对他们发家致富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所感悟,既
学得了经验又看到了差距,也对做好我们加北乡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充满了信心。
一、兴十四村的基本情况
学习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兴十四村的展览馆、花园别墅区、富华集团酸厂、农机基地和新工业园区。通过解说员的介绍,才知兴十四村原是1956年山东移民到此地所创建的新村,全村190多户,955口人。近半个世纪来,兴十四村在国家、省市县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带领村民们在这块曾经十分贫脊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实现生态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依托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生物工程、精细化工企业,实现了大的飞跃——把一个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建设成为拥有8.7亿资产、33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年产值近8个亿,利税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省富华集团,其中控股的华冠科技股份公司成为全省第一个农业板块上市公司。2004年集团各业总产值实现6.36亿元,利税总额38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32万元,“被称作是东北地区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成功模式”的兴十四村在全国率先步入小康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的称号,2004年富华集团被国家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4年7月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首批工农业生态游示范点。2004年12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评为成员单位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靠机械化多开荒地。买农机没钱。付华廷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人养了2000只羊,靠卖羊毛攒了几万元的家底。硬是自己组装了两台拖拉机,这两台拖拉机一年就开垦了六千余亩荒地,效率提高了50多倍。1979年,兴十四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种地用不了多少人。付华廷开始考虑农业基本建设。
当时,全村就两眼井。付华廷领着全村人一口气打了383口井。使全村1万多亩耕地又全部实现了电喷灌溉。有了水浇地,兴十四的粮食年产量以每年200万斤的速度递增。
兴十四村的耕地过去全是沙土地,漏水跑肥。付华廷带领全村青壮劳力,经过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为了挡住风沙,30多年以来,付华廷带领村民坚持植树造林,累计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2。万亩人造林不仅成为万顷良田的保护屏障,而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据估算,兴十四的林木储值已超过2亿元。
2005年5月,兴十四村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冠名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兴企办厂增加农民收入。吃饱肚子并没有使他们满足。他们意识到,靠种地最多是个温饱.兴十四要想富就得办企业挣钱。
70年代末,村子里办个罐头厂,把当地产的水果加工成罐头。之后又办起了酒厂、油厂、米面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小企业。这些小企业每年都能挣个几十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他们开始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办企之路。
1985年,建起了一座日处理19吨鲜奶的乳品厂,这是当年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尝到办企业的甜头后,1988年,建立了甜蜜素厂,用玉米生产取代糖精的甜味添加剂。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1994年,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在兴十四村落成。现在他们生产的柠檬酸产品已畅销日、美等国家。
1996年兴十四又利用柠檬酸厂的废渣和作物秸秆,建起年产5万吨的饲料厂;之后又建成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5家企业,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其中有6项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由于龙头企业的拉动,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民长期面临的卖粮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兴十四村和周边村屯的玉米,富华集团以每公斤高出国家收购价2分钱的价格全部包销。
兴十四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都分别占到38和57。
三是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办的企业越来越多,付华廷和村党支部成员清醒的认识到,靠村里人的文化基础,已无法把握现代
企业的管理和市场的变化发展,必须借助“外脑”。兴十四以10万到20万的年薪从哈尔滨、上海、浙江等地聘请了26位专家作科技顾问,投资6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两座小别墅,供专家居住,使兴十四村办企业形成以生物工程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系列,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富华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富华集
团还拿出上百万元,选派几十人到大专院校培训进修。现在在富华集团工作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有60多人。
四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现在兴十四已经实现了“四化”:农业产业化。35家企业多以玉米精深加工为主;农区工业化,全村98农民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农村住宅别墅化,80农民住上了20多万的别墅;多数农民非农化。98农民不种地,2004年,兴十四全体村民实现了农转非。兴十四村富了,仅有2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他人员均在村办企业工作。全村116户村民都住进了花园别墅,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100。村民实行退休制和公费医疗,60岁以上的老人供给200斤大米,100斤白面,另外每月还享受80元的生活补贴。
三、下步打算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们感觉到兴十四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坚持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探索出了一条农副产品就地转化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破解了三农难题。兴十四村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学习考察的经验和我们加北乡的实际,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抓队伍,建设一只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队伍。继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艺术水平,开展向付华廷学习活动,培育一批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强四强式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批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甘于吃亏、甘于为群众谋利益的带头人。
——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农业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压缩秋菜面积,增加春夏菜保护地面积,加速结构调整的步伐,种植适应各村特点的时令蔬菜品种,发展商品薯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保证绿色种植面积。对低产田进行改造,实施节水灌溉工程,达到雨天能排水,旱天能浇地,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二是畜牧业方面。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场资源,积极为畜牧养殖专业大户协调专项贷款和发展资金,使全乡的畜牧发展逐渐成规模。发展特色养殖业,在五一村建一处100头梅花鹿厂。三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培育财源,壮大集体经济。结合**乡实际,依托城区优势,兴办净菜加工项目,满足城市人餐桌;依托养鱼池和棚室小区,兴办休闲农业项目,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体验农村生活,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去处;依托农村独有的笨字号产品,兴办禽畜精加工项目,对禽畜的各部位进行加工,形成品牌进入市场;依托加漠公路,兴办农副产品批发时常,成为各林业局的蔬菜集散地。四是土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采取转包等形式在**村进行试点进行集约化生产,总结经验后在全乡推揩。
——抓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加北乡被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乡,重点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乡村;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开展“学比帮”活动,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村级路37公里、农田路36公里、自来水入户率100/100、住房改造1100户、建老年公寓、休闲广场等,经过努力把加北乡建设为“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个性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