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5.4第七届语文素养大赛观摩七彩心得体会(推荐)
观摩“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心得体会
落别乡索考小学教师 马贤菊
2017年5月5日至8日,我有幸到南京参加“七彩语文杯”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观摩大赛。能有这样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能与优秀语文教师一起学习与交流,我倍感荣幸。这次大赛由31位选手为现场7000余位观摩教师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群英荟萃的语文教育教学视觉及听觉盛宴。由于人数较多,共分为两个会场,我是在南京林业大学会场观摩这次比赛活动,这次观摩活动令我思绪万千,感触良多。
此次大赛,分为讲演故事、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几个环节,每个选手在比赛环节中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他们的自信和课堂教学的独有魅力。
讲演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号选手的《船长》,她用舒缓低沉的声音及表演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在危急关头,船长镇定自若指挥船上人员有序疏散,脱离危险。最后船长葬身于大海的感人故事,四号选手的讲演真的是动人心弦。另外八号选手的《父亲的背》,选手用他独特的语言魅力给我们讲演了:“父亲虽然是驼背,但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坚毅的”,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在赛场上为父亲留下真挚的眼泪,让我们心情也随之沉重。15位选手用他们不同的讲演方式给我们诠释了他们对文本的的理解。
在这次比赛中,我有幸聆听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对我们在作讲演比赛时的一些技巧及几点建议:
一、讲是语言,讲演时,语言要自然,不能矫情做作,声音要适中,控制语言节奏,语速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
二、讲演时,穿着得体,服装与背景应相差大一些。
三、选材,要么感人,要么有趣。讲故事应准备两个选题,避免重复。听了鞠萍姐姐的话,真的是令我茅塞顿开,获益颇丰。而接下来各位选手的书写展示、才艺表演,令我不得不自叹弗如,选手们的多才多艺,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作为一名好教师,写一手漂亮美观的字非常有必要,它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自己率先给学生做好示范,学生的字才会工整漂亮;另外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造诣,对琴、棋、书、画都应该有所掌握,这样,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得到发展这句话才不是句空话。
毋庸置疑,在课堂教学这最后一个环节中,各省的选手们给我们带来的就是语文的魅力,也是全体语文人的魅力!由于不能提前见学生,学生不知道学习内容,老师不知道学生情况,在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只能讲第一课时的内容。整体来看教学设计大同小异:都是导课--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精读课文部分内容--品读,感情升华。相同的结构,却有不一样的精彩。课堂的出彩点在于生成,有的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语言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引导,有的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有的老师语言功底厚实,运用得那么自然,毫无卖弄之感,也有的课堂比较一般。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在台30分钟,展示的可是他平时教学经验的积淀,是长时间实践与思考的全部,是所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其中《三个儿子》这一课,我尤其喜欢,教师范读是对低年级学生有效的朗读指导,选手首先示范读课文,再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学生读等不同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宝宝,通过多种记忆方法,引导学生用换偏旁部首、做动作、分一分等方法识记“拎”、“聪”两个生字,另外教师让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学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的的特点,让学生模仿妈妈,有声有色地朗读出来。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总之,这几天的观摩学习,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提升了我对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及语文素养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2017年5月10日
第二篇:观摩第五届七彩杯全国语文素养大赛有感
内外兼修,厚积薄发
——观摩第五届七彩杯全国语文素养大赛有感
在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六朝故都,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都汇聚在这里,参加并观摩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盛会。在校长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有幸跟随我区18位语文教师来到了南京,观摩了这次素养大赛。11月8日—10日,我们坐在了第四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第一会场——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进行了观摩。这是一次小语界隆重而热烈的聚会,这是一场激情与智慧碰撞的饕餮盛宴!我有幸与七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语人一起,置身于火热的比赛现场中,徜徉在美轮美奂的语文世界里„„本届大赛,一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名选手参赛。比赛分两组进行,我们所观摩的是南京林业大学分会场比赛盛况。台上,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台下,专家妙语连珠,轻松点评,令人如沐春风,眼界大开。短短三天的观摩活动,我看着、听着、思考着、收获着,感到精神十分富足,不虚此行!诵读——生动悦耳
参赛选手的诵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选手依次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朗读技巧,《中国结》、《天窗》、《猴王出世》等十六篇作品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选手们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带给听众美的享受。他们有的表情自然,仪态大方,动作协调舒展;有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表达流畅,神采飞扬;有的从容自然,舒缓有致,娓娓道来;有的语音纯正,声音甜美,活泼俏皮......他们鲜活了人物,立体了景物,深刻了道理,浓厚了真情,感动着自己,也感染着他人。书写——功力深厚
书写展示考验了选手的粉笔字功底及心理素质,现场抽题、现场展示,高低立现。伴着悠扬的乐声,参赛选手在3分钟之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自己扎实的粉笔字功底。他们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观众的凝神翘首。粉笔字展示要求选手在三分钟内完成四个成语的书写,内容现场抽定。书写的四条成语是:“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横眉冷对”、“浩气长存”。选手们都沉着镇定,全神贯注,尽情挥洒手中的粉笔,一蹴而就。
我正在教一年级,正是汉字书写的起步时期。新修订的课标指出,语文课上每天要有10分钟的书写练习的要求。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力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书写指导过程,实现书写规范和美观的效果。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华中师大教授雷实老师对参赛的教师粉笔字作品做了逐一点评。还就汉字书写美观的要诀,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作了阐述。的确,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就是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底气,是语文教师的骄傲,也是学生的福气。每一个语文老师上课时都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板书,日积月累,才能精益求精。才艺——异彩纷呈
才艺表演全方位展示了选手的个人风采。激情的朗诵、灵动的舞姿、动听的歌声、精妙的书法、悠扬的琴声将每一位听课教师带进一个个多彩的世界。令人赞叹的是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多数都展示了自身多面的特长。有的将影视配音和语文素养结合起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艺术;有的将绘画、书法及舞蹈串烧在一起,集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一人演示多角,展现自身的表演艺术......一场亮剑电视剧的配音演说,选手以语言魅力与情感的宣发,激起了全场教师的爱国热情,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热烈的掌声。14号选手表演的课本剧《鸭妈妈找蛋》,可谓是绝妙有趣。一人饰演5个角色,声音的变换,神情的处理,无不让人拍手较好。最后该节目获得了全场才艺表演的最高分。精彩纷呈的表演“比春晚还热闹”!让全场观众不禁啧啧赞叹!掌声雷动!这哪里是小学老师的展示,说是艺术家们的表演也不为过!于是各自的才艺表演成为了之后各位选手的代名词。当真是“艺多不压身”啊!教学——各具特色
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大赛最精彩的环节,三十分钟,三十个学生,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这一环节是选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储备、现场应对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展示的一个部分。在这一环节中,各位选手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课堂。尽管面对的是素昧平生、未经磨合的学生,但是他们抓住教学切入点,设计匠心独运,在执教过程中诠释的理念和迸发的智慧也可圈可点,从细微处彰显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在这最真实的课堂上以生为本、鼓励探究等教学理念的实践,读写结合、注重感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播种了一颗颗热爱语文的种子。课堂教学展示是比赛最重要的环节,当然也是占分比重最大的环节。16位选手都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理解准确深刻。
给我印象深刻的王林波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精美语句,展开品词析句,课结之时将文本情感推向高潮。北京的张聪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呈现了学生自主品读的方法指导。教师将文本分作三个部分,逐一拼读分析,指导学生以读感悟,以读触情,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其氛围中,与此同时能在课堂中穿插自学方法的指导,可谓是一节有效而丰富的课堂。
知识素养——储备丰富
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所甄选题目博古通今,涉猎广泛,内容涵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技能,难度相当大。这个环节分为两部分: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验选手知识的储备,主观题则是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思维反映、语言组织和教学理论运用等的能力。每人要答四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共计15分。内容既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音乐、美术、法律、时事等公共知识,又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课标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非常广泛。确实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更考验每一位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赛场上,选手回答得精彩,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应用学系佟乐泉教授风度翩翩、睿智谦和、旁征博引,以及他那与时俱进的理念思想,让人打心底里敬佩!他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教好语文绝非易事,我们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苦练内功,内外兼修,厚积薄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反思中取得收获,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老师们午餐的空档时间,大会安排高林生老师讲了一个题为《谈谈老师读书》的小讲座。他讲到教师读书是一种生存的价值,职业决定老师必须读书。重点讲了老师读什么书?怎么读?他认为读书无禁区,多多益善,他建议老师读五类书。第一类是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的本分,是师生展开活动的第一凭借,是全面的最准确的知识;第二类是专业书,主要是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工具书。老师读专业书一定要读懂、读会;第三类是资料书:教育教学知识、文学常识、语言文字运用知识还有其他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资料书要记得住,用得出,经常用。第四类是文化书,文化书可以滋养心灵,包括:(1)诸子百家
(2)古今中外的哲学书(3)修身、养性励志书(4)丰富生活内容的情感书(5)名人名家传记 ;第五类是资讯书包括期刊杂志、报纸,为的是能保持经常联系实际。听了高林生老师的讲座,我心里想今后一定要坚持读书不枉为语文老师。
两天半的观摩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艺术的殿堂里畅游,欣赏,感动,深思。活动中零距离地领略到了全国各地教育精英们的精彩表演,聆听到了现场专家们的精辟点评,内心深受震动。特别是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应用学系佟乐泉教授,儒雅、温和,每次选手们答题完毕,他都会迈着稳健的步伐上台点评,这一刻大家都满怀期待,因为在他幽默风趣的话语背后,总是隐含着深深的哲理,给人启迪,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好好咀嚼。还有高林生教授,激情洋溢,语言精辟,给我们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和重点。我会以这些大赛的同行们做镜子,苦修内功,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篇:观摩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观摩“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4月21日我有幸观摩了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大赛”从笔试、朗读、书写、现场背诗和讲课五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考察,所有项目均现场打分。来自各个学校的优秀教师给我们奉上了一道精彩“视听盛宴”,过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让我心里打翻了五味瓶:
一、苦——观赏完各位选手各具特色的讲课,被老师们的出色表现所折服的同时,心里苦苦的,那是因为自知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教师的语言睿智,教法灵活多样,能有效激励导引学生。从参赛选手的教学过程来看,他们大多数正是落实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把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口语交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他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不论是研读教材、品词析句、诵读感悟,整堂课的教学都不离文字,每个教学细节紧紧围绕文本语言形成波澜,使课堂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凸显小语的“小”。他们能把握主线,使教学主线清晰、内容丰满。他们重视写字,他们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在学文进行品读感悟的同时,重视写作方法的渗透,已经开始了美丽的转身。
二、辣——观看涵盖广泛的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惊叹各位选手丰厚积累的同时,心里辣辣的。选手心理素质较高,思路清晰,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强。现场答辩,对各位选手的考验比较大,由于现场竞争激烈,有的选手没有抓住要点,有的选手表述地不够完整,有的选手表达能力欠佳,这一切除了要有丰厚的积淀,还需要较高的心理素质,各位选手实属不易!
三、咸——综合这次学习,心里咸咸的,为各位参赛选手,为各位观摩学习的同仁,为给位台前幕后的工作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各位选手为了这次大赛一定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他们在赛场外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台上的精彩纷呈,今天台上的妙语连珠,今天台上的镇静自若,他们的成功告诉我——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各位观摩学习的同仁,不抱怨座椅的不舒服,为的是什么?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对孩子的无限喜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他们一定也感悟到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各位台前幕后的工作者们默默工作着,他们辛勤努力着,他们各司其职——我们佩服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为我们指点迷津。
四、甜——酒愈酿愈香,这次的学习会让我受益终身,回味无穷,激励自己不断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经常告诉自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
第四篇:观摩全省语文素养大赛心得体会(陈婷)
观摩湖南省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赫山实验学校
陈婷
5月16日我有幸前往长沙市中南大学观摩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大赛”从朗读、书写、才艺、知识素养和上课五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考察,所有项目均现场打分。两天的时间,来自全省10多个县市的16位参赛选手给与会教师奉上了一道精彩“视听盛宴”,过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此次长沙之行让我心里打翻了五味瓶:
一、酸——欣赏了各位选手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被节目所陶醉的同时,心里酸酸的,那是因为相形见绌,自感自身才疏学浅。
场上的16位选手或歌或舞,或书或画,或演奏或朗诵,或讲故事或说相声,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其中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来自湖南省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的陈迎老师带来了让人捧腹大笑的情景剧表演《猴子吃西瓜》;来自湘西的田芳老师表演的《鼓舞》让人振奋,让人惊叹,让人沉醉在祖国的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之中;株洲市的谭晶老师化身“花木兰”,着戎装、舞长剑、吟诗歌,诠释了英姿飒爽女英雄形象;南县的夏顺老师表演的魔术构思巧妙,让人惊叹„„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让台下的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技不压身”,同时也让原本平时自信满满的我渐渐有了些许自卑。
二、苦——观赏完各位选手各具特色的课堂,被老师们的出色表现所折服的同时,心里苦苦的,那是因为自知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教师的语言睿智,教法灵活多样,能有效激励导引学生。
从参赛选手的说课来看,他们大多数正是落实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把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他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不论是研读教材、品词析句、诵读感悟,整堂课的教学都不离文字,每个教学细节紧紧围绕文本语言形成波澜,使课堂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凸显小语的“小”。他们能把握主线,使教学主线清晰、内容丰满。
纵观这16位老师的课堂,他们重视写字,他们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在进行品读感悟的同时,重视写作方法的渗透。
三、辣——综合这次学习,心里火辣辣的,为各位参赛选手,为各位观摩学习的同仁,为各位台前幕后的工作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各位选手为了这次大赛一定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他们在赛场外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台上的精彩纷呈,今天台上的妙语连珠,今天台上的镇静自若,他们的成功告诉我——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各位台前幕后的工作者们默默工作着,他们辛勤努力着,他们各司其职——我们佩服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惊叹于主持人的睿智,及时为现场调节气氛;他们一定也领略到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五、甜——酒愈酿愈香,这次的学习会让我受益终身,回味无穷,激励自己不断鞭策自己。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经常告诉自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
第五篇:观摩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观摩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10月22、23日,阿克苏地区教师素养大赛在我校拉开帷幕。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大赛从理论测试、微课、教育叙事、粉笔字展示等方面对老师的专业素质综合考查,所有项目均是现场打分。来自各县、市的19位优秀数学老师奉上了一道精彩的“视听盛宴”,他们精彩纷呈的微课和教育叙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获益匪浅。
所有参赛老师的微课《圆的周长》、《植树问题》,以及他们别具一格的教育叙事、粉笔字都非常精彩。个别老师数学微课思路非常清晰,教育叙事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这些项目都展示了参赛老师的风采。他们对数学的教育教学有着自己的思考,对教材的把握有着自己的分析,对课堂的设计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不同寻常的高见,处处体现了参赛老师具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数学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参赛老师能参加这样的比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非得有常年的积淀不可。教师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悟、内化、升华。除了赞叹这些数学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我还非常欣赏一些老师良好的比赛心态和机智的临场应变能力。他们从容淡定,轻松自如,把比赛当做是好的学习机会。
我感觉自己与参赛教师的水平相差甚远。小学数学教学,说难不难,说易也并不容易。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不断地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所有学生理解知识,懂得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相关问题?每当看到学生遇到数学题不知该如何下手,或是做出来的结果千差万别时,我总是在想,怎样才能把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吸引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呢?这些参赛老师的拼搏精神给了我一些启示。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发掘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都与老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数学文化底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我不禁对自己说,对于教学理论的学习可是真的紧迫啊!我想,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仅课堂上要展示个人的魅力风采,还真真正正地需要深入学习新课标,扎实研究教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虽然观摩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半,但对我而言,却有着太多太多的触动和思考!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为我爱的数学教学事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