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波德莱尔《应和》的鉴赏与感想
对于波德莱尔《应和》的鉴赏与感想
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自然中。
我们耳中插着有着白白的长线的耳机,背上背着卡布奇诺颜色的挎包,随意地行走在有着钴蓝色的天空、奶白色的云朵、翠绿色的繁盛香樟的街头。
---题记
《应和》作者,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他认为,诗人是通过想象看到了宇宙间事物的交感,洞察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感应”,从而达到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创作出一种抛弃浪漫主义纵情吟叹的诗歌,使之成为对人的悲剧命运的抒情体。其代表作有诗集《恶之花》,评论集《美学管窥》、《浪漫主义艺术》,散文诗集《人工天国》、《巴黎的忧郁》等。
《应和》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主题:人和自然关系。在象征主义者看来,自然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都充满了丰富的关联。
正如诗第一节所呈现出的想像:“自然”的庙堂之中,每一根柱子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它们用神秘的方式──“模糊隐约的语音”──相互交流着,形成一座“象征的森林”。实际上,“象征的森林”本身就是宇宙、人生的一个象征,在不同事物的相互呼应中,所有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人的感官、人的内心之中,就深深藏着这个“整体”的秩序和奥秘,即诗中所言:“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协”。而对于通感手法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如:“香味,颜色和声音都相互呼应”。嗅觉、视觉、听觉乃至触觉,本来是不同的感官,感受不同的刺激,但诗人也让它们发生了“应和”。请试着想像:为什么“香味”会“新鲜如儿童的肌肤”“柔和如洞箫”“翠绿如草场”呢?当颜色、触觉、气味与乐音,错综在一起,同时唤醒读者的各种感官。至此,诗人继续渲染出一个无限扩张的“香味世界”。许许多多的古怪的“香味”,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歌唱性灵和官感的狂欢”。这首诗只有十四行,容量却很大,不仅形象地阐发了象征主义的理念,而且也提供了一个“通感”写作的范例。它就像一只化学烧瓶,让观念与经验、以及不同的感官,在其中剧烈地发生“化合”作用。
当我轻轻放下手里单薄的语文课本,当我离开泛着荧光的电脑屏幕,当我旋转着逃离虚拟的、劳累的世界时,我整个身体都是轻盈的。然而当蹁跹着、喜悦着来到真实的自然世界中时,我的身体与我的心却更加沉重并沉痛着。
原本蓝得澄澈的苍穹不再洁净,原本飘逸深邃的海洋不再万里无垠,原本五颜六色的草木幽芳不再绚烂,原本莺歌燕语的鸟兽不再鸣唱,原本成片的苍松虬木消失成为一片荒漠,原本交替出现的星辰明月艳阳被乌云所掩埋,原本静寂的世界吵闹喧嚣的没了原形„„你会不会想到这也是自然与我们的另一种应和?
你可以信手地剥夺一只动物的生命,是的,你可以。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向广袤的深海里呕吐你的了色,是的,你可以。但,若干年后,自然也可以愤懑地、自由地将你毁灭于股掌,是的,她,也可以。
德莱尔的《应和》,集中阐发了象征主义诗学的“契合”观念,在不同感官之间建立联系的“通感”手法也得到了应用。庞德的《刘彻》,改写自一首中国古诗,为古典诗境增添了意象派的色彩,其中“意象并置”的手法在帕斯的《朦胧中所见生活》也得到了使用,在意象的相互推进中,诗歌的内在隐喻被巧妙地呈现。另外,现代派诗歌在语言运用上也与众不同,为了增加语言的跨度和新奇感,诗人经常打破正常的逻辑和语法,将不同性质、差距较远的形象与词汇,强行组织在一起。领略一下现代诗歌的晦涩,也不失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
第二篇:中国美术鉴赏感想
中国美术鉴赏感想
“美术”一词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美术,以我个人的理解指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思想上的享受,当然这指得是好的美术作品。我就来说说对美术鉴赏课的感想:当初,我一开始想选美术鉴赏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让我很舒心,我一下子对这个课堂产生了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美术鉴赏在我个人认为理解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理解了,你就会沉迷于画中。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以及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回想起我高中学习美术时,记得老师说过任何一个画面都是美术,美术随处可见,在上课时需要画的也只是几个不同的假水果一快背景布所组成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到美术的气息,一张桌子、悬挂的衣服等等。学了美术鉴赏课,真让我受益匪浅,平常对生活粗略地观察也变得细心起来了。我渐渐地发现原来生活那么美好。
美术,也可以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一般人们都只了解一幅画的表面含义,如果想了解得更深,就要更深层次地了解美术了。美术,更进一步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当然美术不仅仅是画,美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泛。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还有一些作品表现出了某一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现象,蕴涵着社会矛盾,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也有一些作品是人们无法了解的只能凭感性去认识画家的意图,这些通常具有宝贵的文化和研究价值,例如凡篙晚年的作品,他晚年精神失常,画的一些画总是让人匪夷所思,而如今他的画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美术鉴赏课让我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在欣赏古代绘画时。欣赏古代绘画,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欣赏,而要结合历史,讲究意境。中国古代绘画有其发展历程。
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美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美术与古代美术有着本质的差别,现代的美术更多的带有现代的气息,现代画也十分地简明、易懂;而古代美术却让我们很难理解,以现代人的眼光,我认为古画看上去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必须与历史结合起来,才有所体会。古画也并不讲究进大远小的规律,以人物画为例,重点人物通常占的比例较大,次要部分占的比例较小。
学了美术鉴赏,让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常识,让我时刻观察生活中的美,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短短的课堂让我学到可如此多的知识。在这课堂上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气息。
第三篇:音乐鉴赏感想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可以用来倾听天籁之音,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欣赏音乐的格式。有人爱节奏激昂爆破般那种,执意在某一刻冲击着某根神经,认为那就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好曲;有人喜欢缠绵之乐,如微风细雨中的江南水乡里绽开的梨花,蛰伏着一种清雅温情馨香,让人心有灵犀去感悟。”
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专业,像我这样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
但经过了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好想对这种所谓的音乐有了新的感触。虽然不能说自己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能还只能从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中体会到情绪的变化,而不能真正把握音乐家想表达的主题。但是在音乐的广度方面,在这一学期中,我真的领略了很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音乐之旅,享受了一次音乐的盛宴。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在课堂上老师在讲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给我们播放了几部有关音乐、舞蹈、歌剧等的经典的电影。如《中央舞台》、《芭蕾舞剧》、《猫》、《鼠来宝》等。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央舞台》。
影片描述了一帮年轻的舞蹈学生,为了实现自己在竞争激烈的专业舞蹈界出人头地、成为明星的希望和梦想而互助友爱、刻苦学习和奋斗的过程。这是一群富有朝气、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们不惜牺牲常人生活中的乐趣,与奥林匹克运动员一同进行严格的训练,把自己奉献给所钟爱的舞蹈艺术。虽然也同样经历着年轻人常有的喜悦和伤悲、爱情和冲突,但这些奋发向上的年轻舞蹈家们却为进入一个录取标准异常严格的专业舞蹈公司而不懈努力着。
我喜欢这样的画面:阳光投入舞蹈室里,钢琴声中(或无声)少男少女或小孩静静地压腿、跳着芭蕾......一直觉得芭蕾是高雅艺术,遥不可及的那种!光鲜亮丽的舞台表演,赞美声,鲜花,羡慕欣赏的眼光,可退下舞台,脱下舞鞋,露出的是一只只长满血泡的脚。任何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都是默默的付出,在这背后都有着巨大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可以没有天资,但是一定要努力!电影看完后,我就觉得吧,芭蕾舞者更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小美人鱼。难道不是么?
(这是一次个性与传统的碰撞,一群个性鲜明的年轻人与墨守成规的老一辈的人之间的一次对话。片中的舞蹈指导代表了新锐派芭蕾革新者,他把现代舞的一些元素融入芭蕾之中,创立了与学院派截然不同的风格,他的舞蹈写实性强,并活力四射,很有现代的动感。新的芭蕾舞风格也在这次演出中获得了成功。朱迪也借此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并放弃了留下来愿望,从新的起点开始,跟随着舞蹈指导开辟新舞者的自由天地。而且,朱迪也由此获得了新生,陷入了新的爱情,她明白了自己的需要和成长路经,由一只可怜的丑小鸭蜕变成一只聪慧美丽的天鹅。)
之后的课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乐器。让我对音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的也认识到了音乐的深奥。一个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不同的乐器又各具特色,也反映出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不同。
至于音乐还能表现什么,可能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可能觉得音乐可以表达一切。但我觉得音乐不能充分的对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而美术又恰好充当了音乐从单纯的音响到情感抒发这一飞跃的纽带和桥梁。我们通过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想象而获得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进而引发出相应的情感与情绪,这时候,几乎人的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使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而不再是仅仅由旋律、节奏等机械组合出来的音响。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配上富有表现力的动画,确实有助于我们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
我想很多人在被要求描述音乐的起伏时都会自然而然地用线条的起伏来描述吧,这也再次证明了音乐与美术是互通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每当我在作画创作时都要带上耳机,找到我当时心情相符的有音乐,无限播放。
音乐不只是单纯的旋律而已,它透着作者的情绪,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寄托着作者的希望。鉴赏也不是简单机械地用耳朵听而已,我们要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总之,音乐作为人身的必修课,值得我们一生去揣摩感悟。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或许,有时候我们可以把音乐当做生活的调节剂,让我们更好地体味生活,享受生活。那么,我应当感谢音乐,感谢音乐伴我成长,感谢音乐帮我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四篇:陶瓷鉴赏感想
陶瓷鉴赏感想
这学期学习了陶瓷鉴赏课,起初还以为这门课和考古通论的性质差不多,学习了之后才发现陶瓷鉴赏课比考古通论的性质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陶瓷的发展历程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在破碎的瓷片上找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记忆。可以了解当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可以做成这些让后人感叹的旷世之作。
对于陶瓷我们可以将它分为陶类和瓷类。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接触更多是瓷器。我们可以透过瓷器看到它那个年代的故事。当然我不仅认识了很多精妙绝伦的瓷器,还了解到中国古代窑厂有官窑和民窑之分。瓷器一直是中国的代表,也只有瓷器可以这么毫无争议的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繁荣兴衰。是通过对陶瓷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瓷器上的花纹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变化,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看到了我们祖先烧制陶瓷的高超技术,每一件瓷器上的图案都栩栩如生每次看到瓷器上的图案都会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让人觉得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灵魂的,仿佛它们在告诉我们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几千年来中国发生的事。
通过陶瓷鉴赏我了解到中国许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么多朝代,这么多位帝王,这么多的传世珍品。每一件都是我们祖先呕心沥血之作。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要好好守护这些珍品,这些祖先辛勤劳动的成果,让中国陶瓷的辉煌永世流传。
第五篇: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后感想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后感想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然pb10206209
记得在大一下学期我们可以选选修课的时候,自己便选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这门课,可是最后抽签的时候运气不好,没抽上,为此还抱憾了好一段时间。这学期开始选的时候,我又选了这门课,想着要又抽不上的话,我就下学期再选,再抽,反正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抽中这门课,呵呵。结果到要抽签的时候,看着那么多选这门课的人,心里又没了底,都不敢去抽了,最后还是我的一个同学帮我去抽的签。当他告诉我抽上了的时候,真的高兴得快疯了,想着终于可以上这门课了(结果到自己去陶艺中心做陶瓷的时候才发现没选这门课其实也可以跟着上的,Orz~~)。可能也是因为好不容易选上的课吧,所以非常珍惜这门课,想好好汲取点东西,不仅仅是知识,更多还是想多多加强下自身的文化底蕴吧。记得第一节课汤老师走进来的时候,带着一副眼镜,不怎么笑,但是给人感觉气质很儒雅,脾气是比较温和的那种,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老师的字肯定写得超好,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呵呵(老师可以当我在拍马屁啦,但是我说的是真的)。接着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中国陶瓷文化的诞生和初步发展,还带了几块古代的陶片给我们观赏,这也是自己第一次亲身触摸古代的东西,特别是陶片上的远古人的指纹还清晰印在上面。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陶片上的指纹,就像握住了他们的手一样,心中涌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觉得离我们的祖先好近,脑海中也在幻想这个陶片是属于哪个器皿,是打水用的水罐,还是做饭用的陶锅,亦或是用来观赏的艺术品„„一块小小的陶片,从远古传到现在,看遍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是我们的老祖先证明他们存在过的最好的凭证,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华夏灿烂文化的载体!
后来,汤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个阿婆羊拜亮的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觉得这门技艺能传承下来真的很神奇,因为随着历史朝代的变更,人们的文化生活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中国很多古老的东西就是这样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当中了。而且羊阿婆的制陶技艺又是从新石器时代便有的,能得以完好留存至今日真的非常不容易。视频里的阿婆瘦瘦的,和她身边那些大大的陶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小村庄里,在那里,依然有着制陶技艺传男不传女的风俗(这是远古母系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她不懂什么叫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知道自己手中用来养家糊口的陶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收藏。于是她也像她的祖祖辈辈一样,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开始将这门技艺传给自己的孙媳妇。阿婆制陶,依然用的是最简单的工具,例如木杆、木臼及竹刀、蚌壳等【1】,这可能也是由于新石器时代的条件比较落后,无法提供更精巧的工具的原因。其中蚌壳这个工具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开始觉得这个和制陶扯不上什么关系,后来猛然想起以前学历史的时候老师说过新石器时代人们已有了爱美意识,当时的历史书上还配有由一串动物牙齿串成的项链的图片,就想着这个蚌壳或许是用来给陶器添加美丽的纹路用的吧。在当时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依然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实用又不缺乏美感的陶制品,真的从心里佩服他们。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讲了傣族玉勐老妈妈的慢轮制陶工艺。这门工艺也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在盘筑法制陶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来。这又一次体现了我们老祖先不断寻求创新突破,不断追求美的品格。我看这段视频的时候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在这个什么都要快,什么都讲求效率和利益的快餐时代,慢轮制陶早已被更易操作的快轮制陶技术所取代了,因此玉勐妈妈还掌握着这个技艺并依然对其满怀着高度的热情已着实不易。不仅如此,玉勐妈妈还要面对土地被征用建高楼,制陶的土越来越少以及没有找到可以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人的困境。但即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减退玉勐妈妈对慢轮制陶的热情,视频中的她显得那么豁达,那么开朗,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此向玉勐妈妈致敬!
后来我们去陶艺中心上课做陶,由于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小时候由于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剧烈运动,所以爸爸妈妈都不让我单独出去玩,更不要说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疯耍了。因此,大家小时候玩过的像跳绳,踢毽子,玩泥巴这些游戏我基本上都没玩过,好像只玩过过家家吧,呵呵。有时候觉得自己童年少了好多乐趣,心里不免有点遗憾。所以很期待去做陶瓷,可以了一下小时候的心愿,但又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出来,因此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了。
可能是羊阿婆的视频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吧,记得第一次自己做陶的时候便是将黏土搓成条状,想用将其慢慢绕出一个水罐的形状。看着视频里阿婆搓条那么驾轻就熟,以为会比较简单,结果当自己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现实有多么的“残酷”。我搓条的时候本想搓一个长点的,均匀一些的泥条,结果由于自己手的力道掌握不好,老是将条搓断,后来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才慢慢搓出了相对长一点的泥条。接着我又准备将泥条盘起来,但是盘着盘着就发现已经盘好的泥条老裂,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觉得应该是缺水造成的,于是我用教室里的塑料杯接了一些水,用手抹了一些水在裂开的地方将其抹匀。但是由于自己思考的深度不够,忽略了层与层之间泥条的黏合度已经泥条的柔软度,使得在我盘到快到水罐颈部的时候,底下整个盘好的部分都坍塌了,心里真的非常沮丧失望,好不容易盘好的结果却塌了。看着周围同学做的陶那么美丽漂亮,心里就更加难过了,只能用自惭形秽来形容了吧!
可是我不能让自己的第一次做陶就这么不愉快地结束,于是我又开始搓泥条,在汲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之后,我将水罐的体积减小了,并在盘的时候不断抹上点水加强黏合度,再询问了指导老师后,为了让盘好的泥条不再坍塌,我又找来了报纸填充进去,这次果然好很多了,直到自己将水罐盘好后,才发现陶艺中心只剩下几个人了。虽然最后做出来的水罐还是歪歪扭扭,样子也不美观,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做的陶,意义非凡。
后来,为了让自己能有模型去做,我便想在网上搜集一些陶器图片想照着图片做,却听到汤老师说做陶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就做自己想做的就可以了,做出来的陶要能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开始自己思考到底自己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陶。最后,我想到了自己经历过的那次5·12汶川地震,可以说这是每个四川人都忘不了的事情,特别是当时还在重灾区的自己,印象更是尤为深刻。在那次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太多——美好的家园、富饶的土地、安定的生活、勤劳的人民。在那一瞬间,无数个辛苦劳作的日夜所建立起来的功勋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是一片荒凉的废墟与无尽的泪水。可是,再怎样的不幸,也不会把我们华夏儿女的精神所打挎。我们团结在一起努力重建家园,力图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我便萌发了做一个汶川地震中那个永远停留在14点28分的钟的想法,由于自己暑假的时候恰好去汶川看过那个钟,印象很深刻,所以凭借着脑海中的样子,做了那个钟。做的过程中,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当时那种惨烈的场面,心里非常难受,但还是努力把它做完了,算是对汶川地震中去世的同胞的一种缅怀吧,相信我们灾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后面,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陶瓷上的花纹图案的深层含义,还特意给我们讲了民间剪纸。当时真的被老师课件上的剪纸图案给震撼到了,令人眼花
缭乱的图案,在剪纸老人手中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顿时对这些民间工艺大师膜拜到五体投地。后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毕加索画画的视频后,我觉得毕加索在画一个抽象画的大致线条的时候和我们剪纸老人剪出的图案感觉很像,给人一种很流畅舒服的感觉,就像是汤老师给我们看的陶罐上的水波纹路一样的感觉。我觉得这些剪纸老人就如汤老师所说的,他们都是中国的“毕加索”,甚至在对图案的处理上面,略胜于毕加索。所以毕加索没来中国真的好遗憾啊。最后做瓷的时候,自己对那个釉很感兴趣,还亲自去上了一次釉,呵呵,不过弄了些在手上,感觉釉很顺滑,比水稠,除去颜色不说,那个感觉有点像刷墙壁用的面漆。
总的来说,这学期的陶瓷课还是“不虚此课”的啊!不仅让我获得了更广泛的知识,还让我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老师给我们介绍的那些陶瓷,不仅仅是用于来做器具,也是用于观赏的,这让我懂得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并且,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追求美与艺术,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有将美融于生活之中,做到雅俗共赏,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还有汤老师给我们讲的那些人,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却又不完全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着精湛到令人称奇的高超技艺,对艺术有着非常执着的热情。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又那么的低调普通,并不因为自己有着与众不同的技艺而得意洋洋,这更告诉了我一个道理——真正的高手是宠辱不惊的!
还记得刚上课的时候汤老师就说过,用手思考是人类素质教育的起点。觉得这句话很精辟,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实践过,动过手,用过脑,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得到这其中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气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天被关在象牙塔中,可以自己创新实践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我们学校又是理工科学校,对艺术这方面的熏陶更加少了,所以还是希望学校可以考虑多开一些像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这类既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细胞又能锻炼我们的想象动手能力的课吧!
附注:文中出现的Orz,请老师从左往右看,会有点像一个人五体投地在膜拜的样子,这也是我的一个同学发现的,也算是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吧,希望老师不会介意出现这个词,谢谢!
参考文献
【1】 《传女不传男 羊拜亮与黎族原始陶艺》 ——中国网 ——时间: 2009-05-25
【2】 其余事件均来自于老师上课所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