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暑期工作总结及体教结合工作安排2[推荐]
2011年暑期训练工作总结和
体教结合工作安排
各位校长、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校长、各位办训单位的领导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体教结合工作例会,今天的体教结合会议是年度规模最大的一个工作例会,我们布局学校的校长、分管领导以及各办训单位领导都来了,充分体现大家我们对体教结合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们教育局唐局、体育局施局对此项工作也非常重视,在百忙之中亲自参加今天的会议。按着会议议程,我代表体教结合办公室将暑期相关工作情况做一个小结,就下半年体教结合工作进行简单的部署。最后,主要请我们唐局、施局给大家提要求。
一、暑期训练、参赛工作总结
暑期训练是青少年训练的黄金时期,6月17日,我们召开暑期训练工作部署,各单位按部署会的要求,认真地抓了暑期训练的训练和参赛工作,确保了暑期训练工作顺利圆满。回顾今年的暑期训练、参赛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级领导比较重视,工作开展顺利
暑期训练开始前专题召开了工作部署会,我们体教结合领导在会上提出要求,在训练过程当中,我们体教结合领导多次亲临训练一线指导各项目训练比赛,我们体教结合服务指导小组也多次到各训练点检查指导,8月11日,体育局张局、刘局,教育局唐局、陆科一行专门到阳光学校、训练中心、少体校、超越俱乐部、弘文学校等单位慰问参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每一名运动员送上防暑期降温品。在8月6日组织奉贤区第三届跆拳道锦标赛上,区体育局局长张惠康、副局长刘伟红,区教育局副局长施文龙以及上海市拳跆中心书记、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程克强等领导出席了开赛仪式。整个暑期训练、比赛工作,在各级领导重视下,在在座的各位校长和老师的努力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安全、圆满。
(二)、训练多、集训多、赛事多、休息少。(三多一少)
2合培养运动员一个里程碑,也是奉贤竞技体育发展的里程碑,并为中国队争得2012年奥运会入场券,二、关于下半年体教结合的几项工作。
1、关于布局项目申报和的评估问题。
根据工作安排,体教结合办公室将在今年年底对全区体教结合项目进行申报评估认定,这是我们体教结合下半年以及今后的一个重要工作。
我们将根据《奉贤区体教结合学校管理办法》讨论试行稿要求,对体教结合学校进行年度考评和命名,作为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一个措施和抓手,市里下半年也将召开全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估记有新的措施出台。我们各项目布局学校作为区体教结合骨干力量,是我们申报主要对象。请各学校根据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申报。
学校申报开展体教结合学校创建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申报项目符合我区体教结合项目设点布局要求。二是学校具备(含租用)符合训练要求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三是所申报项目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基本完整,已正常开展训练不少于2个月。
有关申报将在本学期内完成,请各单位及时填写申报表,于11月底前交体教结合办公室,我们体教结合办公室会专门组织人员进行评估,进行体教结合新一轮授牌。
2、关于如何推进项目布局学校项目发展问题
我们项目布局学校关于如何推进项目发展问题,我想应该从二个方面入手,一是项目的普及,学校作为项目布局,首先要有一定的普及面,象华亭的射击、育秀学校的网球、弘文跆拳道、附小的游泳,还有实验小学的国际象棋普及工作都做得不错,有的还作为校本课程来推进,这是项目发展的一个基础,是项目提高的必要前提。经过十多年发展,我们射击项目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是在普及发展的结果。象我们射击、射箭项目,今年参加训练的青少年近200人,这也是全区面上的一个普及,今年我们组织第一届射击锦标赛,100多人参加,华亭学校取得团体第一,这是抓普及结果;我们育秀学校参加上海市十项
567-
第二篇:体教结合工作总结
让读书人运动好 让运动员读好书
——七中走体教结合之路发展学校体育经验总结
2008年,桥东区委区政府投入巨资兴建七中新校区,全新的塑胶田径场,人造草坪足球场,多功能训练馆一应俱全。这一年对七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七中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更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七中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新校区硬件设施优势,联合市体育局、市足协等单位,敞开校门,资源共享,逐步组建起以学校为主体的体育运动队,并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屡创佳绩。与此同时,优异的体育竞赛成绩也为校园里营造出乐享运动的氛围,带动了七中3000多名师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向阳光的热情。体教结合的思路促进了七中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一、以教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吸引优秀体育人才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理念,加深“新课标”学习,提升教学研究水平,以教研促教学,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优秀的体育教师师资水平为体育日常教学和体育业余训练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多方合作,共享资源
学校积极与周边企事业单位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及资源优势,实现学校与社会双向交流,形成学校、社会和谐
发展的新局面。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开放,即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开放。人力资源对社会开放,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师资潜力,合理安排教师,拿出少量时间和部分精力与合作单位合作科研、兼授课程等;而物力资源的开放,就是要学校敞开大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设施共享。2011年6月七中训练馆对市业余体校开放,市体育局斥资25万元对训练馆进行专业装修作为跆拳道、柔道、举重、散打等项目的训练场所,在方便体校训练的同时,也对以上运动项目在七中的开展与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便利的条件。
三、加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阳光体育系列活动。
1、连续多年举办学校运动会,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顽强意识。在运动会中参赛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观看的同学们也热情高涨,加油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为运动员尽情地鼓掌和呐喊,大家充分展现出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了七中学生运动、健康、快乐的风采!
2、全市领先开设游泳课程。立足校情,积极利用学校周边体育设施,在我市首创开发了以游泳为内容的校本课程。通过参加游泳课程的学习,不仅增强了学
生肢体协调能力,还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使肌肉线条流畅,使全身的线条流畅,优美,显绅士风度,展淑女气质。
3、学校深入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合理科学的利用每天上午10:00——10:20的大课间时间,在全校统一安排广播操和励志跑操等活动,使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快乐体育的成功和愉悦。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普及了相关体育运动项目在我校的开展,发现了大量体育优秀人才。
四、努力创设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的校园文化
在七中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不仅可以尽情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还可以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你看那篮球场上腾地跃起的“飞人”;那操场上整齐划一的队列;或是那推动球案上飞舞小球的“运动员”,快乐洋溢在孩子的脸上。在七中工作是幸福的,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免费健身大厅;拥有工会为教师量身打造的各类教职工比赛;拥有每年以校组队参加我市足球联赛的机会。七中人正在用行动勾勒出一幅体教结合和谐发展的画面:一群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大孩子带领着一群阳光少年,享受着学习、享受着运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七中今天取得的成绩,是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发展,走体教结合之路的第一步,相信在七中人的不断努力下,在体育局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七中体育教学工作定将成为我市体教结合成功的典范。
第三篇: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大力培养足球人才2
积极推进“教体”结合,大力培养足球人才
——重庆市青少年足球教体结合人才培养情况介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钟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就重庆市教委在开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与校园足球活动方面的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作简要汇报。
重庆市是全国足球重点城市之一,足球运动在重庆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重庆曾培养出魏新、姚夏、马明宇等足球名将。直辖以来,重庆市教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每年坚持举办大学生、中学生足球比赛。在2009-2010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重庆赛区)比赛中参赛队伍达到了48支,中学生足球比赛也呈现出参赛队伍逐年增加、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市教委、市体育局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从组织领导、条件建设、工作措施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在我市1
大中小学的广泛开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领导,市体育局、市教委共同成立了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由市体育局、市教委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由市教委体卫艺处、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各区县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也积极按照市教委、市体育局的部署安排,广泛开展辖区内的校园足球活动。如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充分保障青少年足球比赛经费、训练经费、奖励经费,督促指导学校积极创办足球校本教材、足球操和足球体育课,使辖区内形成了不少以足球运动为特色的中小学校。
二、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学校足球场地的建设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前提和基础。2008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健康重庆”建设,大力实施1000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建设工程。截至2010年12月15日,全市已累计投资15.1亿,建成了1084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每个区县都至少建成了一个标准的足球运动场。另外,全市高校有近70个标准足球场,如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各有标准场地5个。在我委的统筹安排下,高校运动
场均对中小学生开放。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的建设为校园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一)共同命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学校
按照全国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的规定,市教委、市体育局于2009年10月共同举办了重庆市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仪式。同时,命名重庆市大田湾小学等91所学校为校园足球活动学校,并与学校签订了《重庆市校园足球活动学校承诺书》。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学校的管理,市教委、市体育局对申报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进行了检查评估,重新命名了84所市级足球活动学校。
(二)共同命名重庆市足球重点学校
足球重点学校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骨干力量。为提高我市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市教委、市体育局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足球重点学校建设。市教委、市体育局对50所申报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最后命名重庆七中等26所中小学校为2008-2010年重庆市足球重点学校,并在招生政策、经费补贴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三)共同举办足球赛事
市体育局、市教委坚持每年共同举办U9—U19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和校园足球比赛。青少年锦标赛参赛队伍达140余支,比赛场次达到560场。84所学校的142支队伍参加了校园足球比赛的各个级别比赛,比赛场次达762场。
通过大量的赛事,提高了中小学学生足球竞技水平,发现了大批有足球天赋的后备人才,锻炼了裁判员队伍。为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体育局、市教委均共同颁发以上赛事的比赛奖牌、获奖证书。市教委还把获奖情况纳入到对学校及教师的相关考核评估之中。
(四)共同举办教练员、裁判员培训
市教委、市体育局坚持每年举办教练员培训班3期,受训教师达150余人次;举办裁判员培训班2期,受训教师达100余人次。参训教师经考核合格后,均发放继续教育学分。
(五)共同评选、表彰先进
为总结经验,鼓励先进,市教委体卫艺处、市足管中心坚持每年召开校园足球活动工作总结会,表彰一批开展足球活动的先进学校和个人,总结校园足球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研讨推进校园足球的思路和办法。
“体教结合”是培养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提升重庆市足球竞技水平的必由之路。我委将进一步督促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充分认识“体教结合”对发展足球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体教结合”,积极传播足球文化,塑造体育精神,努力为重庆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足球高水平人才,为建设“健康重庆”做出因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体教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面贯彻落实全省“体教结合”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构筑优秀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协调快速发展,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体教结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体教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2年,中共中央、xx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中明确提出:“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资源而实施的重要人才培养战略,体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我市体育、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各有关学校在教学、训练、人才的选拔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各级体育、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这方面工作的经验,以贯彻落实全省“体教结合”会议精神为契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研究措施,加大相互配合的工作力度,努力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资源合理配置,使用和成果共享等方面走出新路子,拿出新举措,共创淮北“体教结合”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体教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成果共用”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适应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优秀后备人才。
发展目标: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现有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中学等专业学校和高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积极开展体育特色学校(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创建工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2—3所体育特色学校,4—6个体育特色班;基本形成以体育中学为龙头,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班)为龙身,各级中小学为龙尾的一条龙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三、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内配齐体育教师。按课程计划开足体育课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逐步配齐体育设施。要开足体育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积极组建~队,开展经常性课余锻炼和竞赛活动,为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打好基础。
加大对市体育中学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建好校舍,充实教学和管理人员,努力提高办学档次,积极筹办与省体育学院接轨的大专班,使之真正成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龙头”。
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要整合资源,使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根据本区域内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在项目设置、年龄结构、选材标准和训练、竞赛机制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
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创办体育特色学校(班)。各级主管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好项目,配好师资,重点抓好田径、篮球、足球、手球、排球、乒乓球、棋类、跆拳道等项目的青少年训练。省、市级示范中学必须组建特色校运动队,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并积极参加体育竞赛。鼓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组建高水平运动队。
创新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体教结合”氛围。根据我市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情况,建立特色学校(班)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班)工作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市体育局、教育局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
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招收、管理。适当放宽体育特长生进入各级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入学、转学条件,做到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在当年招生计划中不少于5%的比例。市属各类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对于特殊体育人才,经测试可采取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要求录取入学。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要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办法,为~员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确保体育特长生能够坚持系统的体育训练,防止出现“轻体重文”的现象。学校运动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的成绩列入对学校工作综合考核的内容。
充分发挥市体育中学和各类青少年体校的骨干作用。拓宽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将我市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俱乐部纳入“体教结合”工作的大盘子,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更大的效能。
改革和完善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以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原则,建立我市青少年训练竞赛管理制度。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技术评聘、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上的倾斜。体育教师从事学生课余训练可计入其工作量。鼓励体育系统的教练员到学校开展青少年专项训练,并给予适当补贴。
创新、健全和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校体育经费,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体教结合”工作的投入,为“体教结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切实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的领导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把“体教结合”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的领导。市成立“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体育局、教育局及财政、人事、规划、土地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建立检查评估机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相关部门就“体教结合”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和总结。
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体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细则,更好地发挥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
市财政、计划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对“体教结合”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推进我市“体教结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篇:暑期工作安排
关于对迎检学校暑期准备工作的安排
为顺利通过2014年标准化学校验收,对有任务的9所学校暑期做以下工作安排:
(一)开展自查制定计划。
各校要对照《中小学标准化学校评估细则》,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7月18日前)
整改计划要按照《保定市中小学标准化学校评估细则》及教育局安排的时间节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致分工,指定专人,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谋划校园文化特色,修订校本教材,明确室内外布置内容(7月31日前将定稿内容交普教股)
校园文化要结合本校实际,挖掘特色资源,注重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体现互动、渗透、传承的特性。室内布置内容充实,教室布置有特色,功能室布置有特点,与校园整体特色文化相统一。
(三)档案整理(7月31日前)
加强档案管理,档案建设规范化。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及目录,完善档案种类,充实档案内容,统一档案标签,实行档案专人管理。
(四)教学仪器配备,实验室及图书室布置(7月31日前)
各室仪器及图书按评估标准中要求配备,完善各室布置。仪器、图书有专人管理,并做好相关使用记录。新购图书及时建立台账,贴签上架,借阅记录健全规范。
(五)开辟教具制作室,完成室内外布置(8月20日)教具制作室为我县迎检工作亮点,室内布置整洁有序,内容充实,体现专用教室功能特点,物品摆放规范,取用方便,账物相符。
(六)撰写汇报要求
标题为《XXX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情况汇报》(居中,字体为:二号,方正小标宋,不加粗),另起一行括号内注明年月日(居中,字体为:三号,仿宋,不加粗)。
正文顶格称谓:尊敬的各位领导。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介绍本校基本情况地址、布局、环境建设、规模(轨制、师生数等情况)、招生范围、占地、体育场、绿化、劳动实践用地等。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内容对照《保定市标准化初中评估细则(试行)》、《保定市标准化小学评估细则(试行)》。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介绍重视情况、主要做法、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可以写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依法治校、教学改革、教研工作、后勤工作等)等方面,除这些内容外可自由添加。
四、办学特色、成绩及其他事项。
五、简单提一下问题不足及努力方向。轻问题重谋划或不谈问题只讲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尾简
短客气。最后注明日期。(正文字体为:三号,仿宋,不加粗。一级标题为:三号,黑体,不加粗。二级标题为:三号、楷体、加粗。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页码为:四号。全文行间距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