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国的和平崛起daying
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国的和平崛起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在一定生产方式、一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趋向的总和。”[1] “和平崛起”是“特指从1978年底中共11届3中全会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通过改革开放,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中,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及其他所坚持的发展道路。”[2]
近代国际关系历史表明: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转换,利益重新分配,以至于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引发与原有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甚至引发大战。大英帝国的建立和维护依靠其数百年的殖民征战和掠夺,德日的崛起曾引发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被视为高度文明的美国的崛起,同样挥舞着“大棒”,离不开“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外交作风,在海外频繁采取政治和军事干涉,更为世人指责。正是依据历史经验,国外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国际秩序,这也是“中国威胁论”之所以甚嚣尘上的客观原因。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新理念,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在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增长和发展。
从政治文化视角来探讨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崛起战略之所以非常必要,是因为这样的分析角度和视野,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上或者更深入的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是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然而,当今国际语境下某些言论如“中国威胁论”却混淆视听。众所周知,判断国家利益以及实现和扩大国家利益,深受一国决策者及其国民观念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些观念因素中,源于该国该民族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的政治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从国家层面上看,由于各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比较稳定的政治文化价值体系,并以这些价值体系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3]和平崛起这一战略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的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我国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反对霸道、实施王道的和平主义”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和平,追求大同世界既是传统中国外交思想的深层结构,也是传统中国外交实践行动的指南。“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先进科学文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文化。”[4]“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外交战略制定的传统思想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和平发展的思想是中国外交战略的直接思想依据和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作为价值体系,它影响到人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以及怎样看待本国与他国的关系。“仁、义”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深深影响着中国对自己和对其他民族、国家的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政治在理解国与国关系时更强调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责任,大国保天下,小国保家园,两者相互依存。这是一种将大国利益与小国利益视为一体的天下整体观。譬如,历史上的中国曾处于东亚朝贡体制的中心,一度是万国朝拜的对象。然而在国际关系中,中国更多地是强调国家间的友好、大小国家平等的道义原则。对来中国的朝贡者,中国往往回馈以更多的赠礼,从未因其比自己弱小而心生鄙视之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最近它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是因为中国提出了 “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国际反响。“为了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有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全面、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秩序和大国的关系,为中国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改善与邻国的双边关系,在保证地区安全方面“有所作为”,为中国崛起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还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5]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国际语境下提出的。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在《文明冲突论》中,讲了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之间不可避免将要到来的摩擦与冲突,甚至有意设计了让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相互发生碰撞的形态,以此作为对西方决策者控制全球文明冲突的主要决策之一。由此可见,政治文化的差异是引起国家间对立和冲突的深层文化根源。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我们如何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从文化的视角上,对我国外交上倡导的多极化需要详细的阐释,与此相关的我国实行多边外交,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渗透于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中国人倡导的多极化,并不是一味以反对现存秩序为目标,而是要在认清和平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姿态,对现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以渐进的改革。”[6]这在实现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也许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诸如“中国威胁论”。如果我们想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下倡导多极化,就不应该简单将“多极”解释为一种力量的对峙状态,而应当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国际关系格局。总之,“多极化”的实质,是国际关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而非世界列强之间权力的再分配。”[7]“多极化”战略的提出,体现了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中国人所具备的政治智慧,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前瞻远嘱。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不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成为其他国家的威胁,反而会增强世界的和平力量,令周边地区和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繁荣与稳定。这在我国外交成果中,屡次得到证明,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连续出台几个对华长期战略,表现出了新崛起的东方巨人的看重„„东盟近些年来一直渴望与中国就南海行为规范达成共识甚至协议,因为这个以东南亚中小国家为主体的区域性组织非常明白,没有中国的人可及参与,任何涉及南海的安全措施和集体协定都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的变革与壮大,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变化。这也是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这个国家书写人类历史、贡献国际发展的基础。
美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基·欧汉教授:“所谓多边主义,指的是多个国家组成的集团内部,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协调各国政策的一种实践。二战之后,多边主义在世界政治中逐渐变得重要,它不仅表现为日益增多的多边会议和议题,也体现在多边性的国际组织之数量的扩展上。”中国是一个在全球安全领域负有重要责任的大国,它对于本身所处地区的安全和世界格局的稳定有着日趋重要的意义。比如,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唯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不支持美国反导系统的合法化,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在这些事件中,中国运用包括多边外交在内的各种形式,或中介斡旋,或间接协调,或直接干预,与周边邻国和世界主要大国进行了沟通合作,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强我国在各种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保持谦虚谨慎的外交风格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实施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中国的经济外交十分活跃,在亚洲多边合作中表现得抢眼。一方面,中国积极为东亚地区更紧密的区域合作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中国采取切实步骤,强化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实力的扩大,凸显了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中国给东亚提供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在东亚合作中首先起到了稳定大局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正是东亚合作近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近几年的东亚领导人的有关会议上,中国提出了20多项关于加强东亚合作的建议。正是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在朝建立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协议加强落实,温家宝总理2003年11月初在中国与东盟峰会上说,中国计划在2005年把中国和东盟的全年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的7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2003年10月初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发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就今后三国的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中国实施的“振兴东北”战略为三国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中日韩三国的携手,预示着东北亚合作进程即将启动,将对促进该地区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8] 中国的和平崛起正是一种有大国风范的外交表现。在王逸舟先生的《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一书中,对大国风范有如下的定义:首先,“有大国风范的外交,并不简单等同于现实里的强权政治。” [9]观之美国的外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反面教材,它毫无疑问是一个超级大国,但是它的单边霸权行为充满了强权政治的气息,受到广泛的批评,在伊拉克问题上表现尤为严重。其次,“真正的大国风范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性,是一种建立在充分的自信心之上的气度,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机制、综合而超群的国家实力与外部享有广泛声望等要素之间互动形成的风格。”[10] 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建集体对话机制,减免了 31个非洲国家对华债务 105 亿元人民币,展现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有责任、有道义的外交风范。[11]对待周边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譬如中国免除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斯里兰卡全部到期的政府债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出一种大同文化,这种政治文化重视全球的共同利益和双赢结局,注意发掘合作的潜力和抑制麻烦的产生,是一种真正求同存异的哲学。
中国的和平崛起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崛起的过程将是和平地进行的,或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从政治文化视角分析中,可以发现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要素不仅直接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整体维护,还直接作用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利益的海外拓展,关系着崛起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所以从政治文化视角上对外交战略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1] 詹玲
《构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政治文化》
[2] 郑必坚
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圆桌会上的发言,“中国和平崛起与亚太地区的机遇”
[3] 亢升
《政治文化与外交之相关性探析》 [4] 彭春艳
《政治文化差异与中日外交》 [5][8] 源于网上文摘
[6] [7] [9] [10] 王逸舟
《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 世界知识出版社 [11] 黄泽全
中非合作论坛 后续行动成果显著
人民日报,2003-11-19
第二篇:从大国崛起看中国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
——观《大国崛起》有感
纵观历史长河,想美国、英国、荷兰和日本等大国,无不是因为生存而发展,因为发展而称霸。相比而言,如今21世纪的中国,也算得上是东方大国了,但为何影片没有将中国列入世界大国之内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狼图腾》中曾提到:农耕社会使汉族人天生就养成了“羊”的性格,恐怕连山羊都不是,属于绵羊。曾记否,当成吉思汗骑马奔驰于广袤草原间,用炮火横扫亚欧大陆时,那是何等的豪迈,可将目光转至明清时代时,英国入侵者只用小小的鸦片就占足了我们的便宜,八国联军在皇家园林圆明园放火放纵时,作为国家的守护者——清军,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于去阻挡。这一系列惨痛的历史无不告诉这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从古至今就世代相传着以和为贵的美德,但是,这一美德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的失去了它的本意,人们开始变得懦弱,总想着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这样的民族,失去了称霸天下的雄心,沉迷于一时的繁荣昌盛中,是不会有出息的。
中国人为何会变得懦弱,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
首先,是中国人流传多年的科举制。从古代的八股文选人到如今激烈的高考,中国人的教育永远只局限于学校与书本,缺少了对新一代青年的兴趣培养,试想一下,将你整日整夜的关在学校里,对着几十本书本死记硬背,不停地做练习,你的将来还会有希望吗?不,一定不会。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也正是因为对一代代青少年失败的教育,是中国的发展逐渐与世界脱节,再然后就是落后。
其次,是中国的法制落后。食品出了巨大的问题,才想起要制定《食品安全法》,校车事故频频出问题,才想起要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没有完善的法律体制,让那些小人将国家玩弄于鼓掌之间,人民有苦却无处诉,于是失去了对国家的信心。有的人,看到了国家的腐朽,勇于向统治者提出,但迂腐的统治者看不到,他的心已经迷茫了,所以一怒将其抹杀;而有的人,正是因为看到了无论如何进谏,都无法是统治者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所以宁愿在桃园中享受人生,也不愿再出来为国效力了。没有了这些能够为国家发展提出宝贵建议的人,国家怎能发展?
再者,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开始消失。现在,还有多少年轻的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感兴趣?还有多少人聊天时能够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进行讨论?寥寥无几。在中国的大学,语文不是必修的科目,而英语确实必修的科目,每一年,有多少的大学生为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而拼尽全力,你们有听说过大学生要为语文考试如此煞费心机吗?没有!曾经有人这么说过:当一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国家。连本国的文化都遗忘的国家,还有什么资格谈得上去发展,去称霸世界?
观看《大国崛起》,一方面让我们有了警觉,另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差距。中国如今是在发展,但何时能够踏上世界大国的行列,这将是一个蛮长的过程。
第三篇: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模版)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
自古以来,中国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中国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有梦想就有未来,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中国人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其实都是靠梦想在支撑着。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在我眼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好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是一个宽阔的范围。
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意味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漫漫路上,文化一定要伴其同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就了现在的中国,璀璨的华夏文明影响着龙的传人,中国梦正是他们的体现和延续。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民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化意识,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因为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所以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会有它的历史,我们一起见证了祖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在世界处于佼佼者。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结晶,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对于养育自己的中国文化进行详尽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部门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中国素以四大发明饮誉世界。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的技术成就,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中国古代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制度之完备,史家之杰出,理论之精善,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历史传统的民族。
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因的动力。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质疑,它经历了3000多年的没有中断的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伦理道德是中欧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质疑。即使在今天,经过批判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智慧,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中华人民遭受的不仅是经济的屈辱,精神的屈辱,更是文化的屈辱,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要挨打,生存必须自强。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名族,不仅拥有着庞大的人口,而且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我们名族的灵魂、精神。从政治文化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梦是超越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国家意识形态理解上的差异。至于文化领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充满争议,始终就如何在具体的机制、体制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上缺乏共识。
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而它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理想,这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国家放渗透力,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安全保障。西方国家一直将文化放在和政治、经济、军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利用文化强大的渗透力,向世界宣扬本国的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教育,还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高人才来源。国家一直将科教兴国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只有不断发展教育,丰富文化内容,给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足够的后备军,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砖瓦。
中国梦是华夏民族共同的梦,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我们对此有着浓厚的深情。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意味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强国之梦,是富民之梦,也是世界的稳定之梦。无论还有多远,我坚信习总书记的话,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第四篇: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祭祖文化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祭祖文化
甲
一、绪言
夫天地悠悠、岁月轮转,吾中华大国延续千年不绝者,乃祖宗高明广博之大德、大智、大行庇荫也,而此大德、大智、大行能沿传不息者,则赖于子孙崇孝重祭之功也。祖宗述经典彝伦,有圣德,行天道;是故悠久护佑子孙,中华民族得以万世隆昌。子孙崇孝道、重祭祀,代尊祖宗教诲,谨守祖训家道,方致辈有圣贤,英才代出。师父上人于讲席中开示,恢复祠堂,以复家庭教育;恢复城隍庙,以兴因果教育;恢复孔庙,以弘传统教育。三者恢复,中华复兴指日可待也。万事以孝为本,而祭祀乃行孝之要务,是故中华民族所以繁荣昌盛者,祭祖之功大矣哉。
甲
二、祭祖略述(分五)
乙
一、祭祀简述(分二)
丙
一、释礼
昔在三皇,以道而治,天下大同。迄于周,周公摄政,制礼作乐以为治国化民之用,万邦得以协和、君臣得以相安。礼之用大哉。
礼有多种,祭为之本,亦为之先。《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礼有五经,吉礼,祭祀之礼;凶礼,丧吊救荒之礼;军礼,军制征伐之礼;宾礼,待宾朝见之礼;嘉礼,食射婚贺之礼。诸礼之中,莫重于祭(吉礼),故礼字从「示」,从示表祭祀,「豊」者乃盛放祭品、行礼之器也,「履」言礼乃人之所依也。「行礼」,乃人祭祀祖先神灵以求吉祥福慧,故曰所以事神致福也。此「礼」字之本义。
《说文解字》之中,凡从「示」之字多关乎祭祀。如:祓(音福),除恶祭也;禳,磔禳祀,除疠殃也;禬(音贵),会福祭也;禅,祭天也;禂(音祷),祷牲马祭也;禖(音媒),祭也(求子祭)。上言祭祀之种类。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礿(音越),夏祭也。以上言祭祀之时也。
斋,戒,洁也;禋(音因),洁祀也。以上言祭祀之诚心。
禷(音类),以事类祭天神;祡(音柴),烧祡焚燎以祭天神。以上言祭祀之方法。
禧,礼吉也;禛(音真),以真受福也;祯(音真),祥也;祺,吉也。以上言祭祀而得吉祥也。
以礼字之说解,可知礼最初为祭祀也。综上述,可知祭祀乃古人日用而不可离者也。而后,礼之种类渐而增多,乃至于《中庸》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者也,然皆源于祭祀耳。
丙
二、释祭祀
《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之字形,指后人祭祀时以手持肉(祭品)以祭也,故为一切祭祀之称。《说文》,「祀,祭无已也。」祭无已,言祭祀沿传不止之谓也。统言之,祭、祀皆言祭祀;析言之,祭乃当时、当世之祭祀,祀乃指后世之祭祀,代传不绝之祭祀也。
祭祀必有文辞,以告祖先神灵也。《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乃指祭祀时读告词之主祭人也。此祝字之本义。祭祀之对象有多类,今述其要。《荀子.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是故历代多有供奉「天地君亲师」者也。此外,祭祀之对象有日月星辰、列星风雨、山林川泽、社稷城隍诸神灵等,所含广而博,乃古人对天地万物之敬重也。祭祀之由,有求子、求雨、求平安、祈福等事。观上可知,古人逢大事必祭祀也。此释祭祀。
乙
二、祭祖略述(分二)
丙
一、释祖
《说文》,「祖,始庙也。从示、且(音居)声。」始庙言供奉始祖之大庙也,祖之古文为且,其形如立于台上之祖宗牌位也。由始祖引申为一切先祖、列祖列宗。「宗,尊祖庙也。从宀(音棉)从示。」段玉裁注云:「《传》曰:宗,尊也。」凡尊者谓之「宗」。尊之则曰「宗之」。尊莫尊于祖庙,故谓之「宗庙」。宗,从宀从示,示谓神也,宀谓屋也。后引申为凡所尊皆曰「宗」;所尊皆重要,故又引申为主旨、纲要。「庙,尊先祖皃(貌)也。」段玉裁注曰:「尊其先祖而以是仪皃之。故曰宗庙。诸书皆曰:庙,皃也。」《祭法》注云:「庙之言皃也。宗庙者,先祖之尊皃也。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
丙
二、释祭祖
祭祖者,祭祀祖先也。《礼记.祭义》云:「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古者祭祖必于庙,《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自君王以至于庶民,皆以祭祀为重,君臣崇孝道,重祭祀,民德自然归厚,国家自然太平也。
乙
三、祭祖意义略述(分三)
丙
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孔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当春秋时,礼教衰微,民多薄于其亲,故曾子讽在位者,但能慎终追远,民自知感厉,亦归于厚也。《礼记.坊记》云:「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又《祭统》云:「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与。」 「言君者,以曾子言民德,民是对君之称,盖化民成俗,必由在上者有以导之也。」
丙
二、子孙昌盛,祭祀不辍
《道德经》五十四章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言子孙能重孝道,重孝道则重祭祀,重祭祀则能行先祖之教,守先祖之道,如此则能使后裔延续不衰,故曰子孙以祭祀不辍也。于此可知,中华民族能延绵五千余年者,乃历代子孙祭祀不辍之功也。
丙
三、祭为礼本,唯贤能任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净空老法师重视祭祖,讲席中屡屡提及此事,蒙老法师及有识之士多方护持,近年于香港等地多次举行祭祖法会,盛况空前,国家、社会皆受其益,参会大众因此而学孝道、复祭祖者多矣。贤公上人每年无论事之忙闲,路之远近,定回乡祭祖,此贤公现身说法,示大众应重视祭祀也。综上述,可知祭祀之有无,关乎国家之兴衰、民族之存亡也。有志之士,当效法古人,崇孝重祭,虔敬行之也。
乙
四、祭祖方法略述(分六)
祭祀之仪程含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嘏(音古)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祭祀之方法、祭器之规制、祭品之种类,皆毕载典籍,此不赘述。若能依古,固善;若无所依,则因时因地因人,或从俗、或从简,或请示通人,若秉承于善,无违于恶,可斟酌用之。以下述其概要。
丙
一、祭前斋戒,以净身心。
凡祭祀,内心当诚敬洁净,祭前应斋戒净心。《礼记.祭义》云:「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宫室既修,墙屋既设,百官既备,夫妇齐(同斋)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如将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与!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进之,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慌惚以与神明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孝子之志也。」
《礼记.祭统》云:「及时将祭,君子乃齐(斋)。齐(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zhāi。不齐(斋)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其将齐(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斋)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齐(斋)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斋)七日以定之,致齐(斋)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斋)。齐(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能竭诚以祭,斋戒净心,则能通于神明,蒙获福慧也。
丙
二、体仪端肃,容貌和缓
凡祭祀,当具足威仪,体态端正严肃,容貌和缓,方能以礼化心,以礼正身也。《礼记.祭仪》云:「孝子将祭祀,必有齐(斋)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是故,悫(音确)善不违身,耳目不违心,思虑不违亲。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孝子之志也。」其此之谓乎。
丙
三、祭则如在,身亲莅之
祭祖不可请人替代,祭祖之时,当如祖在己前,如此则祖宗之教自记,谦恭之心自现也。《礼记.祭义》曰:「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论语.八佾第三》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此言夫子祭祀之诚意,不使人摄祭,不然,则肃敬之心无由而发也。
丙
四、不数不疏,依于中庸
《礼记.祭义》曰:「祭不欲数(音硕),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凡祭祀,不宜过于频繁,不然,则心烦而不敬,有违于祭祀之虔敬之心矣。然亦不宜过少,少则怠慢而忘祖矣。是故圣人制礼,合乎中庸之道。《礼记.祭义》又曰:「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此四时之祭,后演变为「春节、清明、七月之望、十月之朔」,祭祖之期遂成定例,沿传至今也。
丙
五、心存诚敬,以祭为尊
凡祭祀,心当至诚至敬,祭器祭品当取洁净无染,为己最尊贵者。《礼记.曲礼下》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可知宗庙贵与居室,祭器贵与众器,宁贫不卖祭器,宁寒不穿祭服,此古人重祀之谓也。
丙
六、谨言慎行,完善道德。
夫祭祀,不仅行之于祭祀之时,要在平日积功累德,谨言慎行,使己之烦恼习气日有所减,乃至于无;德行智慧日有所增,乃至于全,则可谓为真孝子,真祭祀也。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是故,完善德行,立身行道,存希圣希贤之心,效大圣大贤之行,则能使祖宗、己身得大利益也。
乙
五、佛弟子祭祖方法略述(分三)
丙
一、积德累功,念佛回向
印祖云:「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若能令慈亲与己,并及家眷,同出娑婆,同生安养,同证无量光寿,同享寂灭法乐,同作弥陀法王子,同为人天大导师。方可尽其孝慈之心,与夫教育之谊。」念佛之功德利益,备载佛经祖论,师父上人时时开示,不须赘述,若能虔诚念佛修德回向,祖先必能获福无量、得真实之利也。
丙
二、祭品用素,勿用肉祭
印祖示曰:「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彼讥诮而已。」又云:「仁人祭祖,尚求仁者之粟,今求屠刽之肉,是焉得为诚敬乎。由是言之,杀生以祭天地,是逆天地好生之德,天神地祇,岂以此诸秽物为香洁,而歆飨之乎。盖祭者,欲藉此以食其祭品耳。至于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当思有益于祖宗、父母、宾客,方为合理。今以极惨酷之杀业,为我致诚敬之表示,令祖宗、父母、宾客同膺杀祸,此之诚敬,是祸害,非诚敬也。而况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加救济,反为表我之诚而加杀害乎。」
「爱惜物命,不享肉食之祭。凡用素者,则锡之福祉。若用荤者,即示以祸殃。」
「世人只知现世,不知过去未来,故杀彼之身,充我之腹,以为理所应当。若知其生生世世,互相酬偿,及我与此诸物类,互为父母、兄弟、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互杀。勿道不敢自食,即祭天地、祖宗、奉父母、待宾客,亦不敢用肉。以肉乃精血所成之物,谓天地神祇飨此,何异诬人食污。祭祖、奉亲、待客,何异杀过去祖宗、父母、宾客,奉现在祖宗、父母、宾客,又令祖宗、父母、宾客,永劫常受杀报乎。且勿谓人畜轮回,渺茫难稽,史鉴所载,多难胜数。即就近见闻,亦复不少。固当深信,勿造杀业,以既造杀业,必受杀报。」
「余姚周善昌,自归依后,不食荤腥。以明年值办二十九世祖柳庵公祭,向之祭品,均有定例,不许改革。彼预与其族叔祖楚瑺公,议其办法。瑺公,乃明理通人,极为赞成。遂于冬至日,聚合族通过,从明年起,以后祭祖,概用素品,不用荤腥,大家通皆允许,永为定例。」
丙
三、大事从佛教,小事从常道
印祖云:「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又云:「锡箔亦不可废,亦不必一定要烧多少。须知此济孤所用,佛菩萨,及往生之人,了无所用。亦当以佛力、法力、心力,变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纵数千万万,也不能遍及,以孤魂与鬼神遍满虚空故也。若知变少成多之义,则济孤之心亦尽,而且无暴殄之过。是在人各至诚以将,则心力周遍,冥资亦随之而周遍矣。」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言语异声,风俗莫同,难于尽归于一。若祭祀之法之程无害仁善,无违因果,毫无所过者,从当时当地之风俗可矣。
甲
三、结语
当今之世,习主席大倡传统文化于上,官员民众落实于下,师父上人教化于四方,仁人志士辐辏而应之,社会大众群起而效之。仁君善政,高僧化民,大众向善,举世皆崇孝道,重祭祖,坚信吾中华泱泱大国必能协同世界走向和谐,习主席中国梦之理想必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必能实现伟大复兴,而吾炎黄子孙亦必能福慧昌隆、永续不息也。
第五篇:从效率视角看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数据库】经济类2007年四季度
【文献号】1602
【原文出处】财会与审计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20074
【原刊页号】23~28
【分 类 号】MF1
【分 类 名】体制改革
【复印期号】200710
【标 题】从效率视角看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作 者】李娅/刘慧
【作者简介】李娅,刘慧,山东经济学院。
【摘 要 题】“三农”问题
【正 文】
中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刚刚公布的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依赖于高效率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基于效率视角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是建设新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现代农业的理论综述
理论界一般认为,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石器、木质工具为主要农业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以农民传统的直接经验和技术为基础,社会化程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下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机械化、科技化、商品化、知识化、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
我国理论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有许多综合的论述。(1)卢良恕提出“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2)曹林奎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以及大量辅助能量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3)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研究课题组认为“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含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又包含有现代制度,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4)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作了如下概括:“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5)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现代农业定义为“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原始农业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我国的现代农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现代农业是一种高效率的农业,需要通过最先进的物质装备,结合现代科技,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的竞争力。(2)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它强调农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3)现代农业是注重人力资本的农业。需要通过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4)现代农业是用可持续发展观引领的农业。通过运用生物科技,实现耗能少、污染少、再循环的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二、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做法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许多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韩国、以色列,其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这些国家许多有益的做法,比如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通过财政支持加强农业投入;制订向农业倾斜的贷款和税收优惠;注重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美国
虽然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5%,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号称“农业世界冠军”,美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做法主要有:
第一,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美国在建立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发展规模化经营模式:人少地多的农业资源结构成为规模化经营的先天条件,规模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产生了规模效应,从根本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化经营模式: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化特征有两个,一是以生物工程为主的科技化。这些生物工程在驱虫去病、保护生态、提高效益上充分显示了传统农业增产增收方法无与伦比的威力。二是以卫星定位遥感技术为主的信息化。从农场到市场、从农村到国家中央信息处理中心已普遍使用了卫星定位技术。
第二,重视农业直接补贴和保险补贴。在直接补贴方面,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其种类主要有:生产灵活性合同补贴、农业灾害补贴、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等。直接补贴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了农民利益,使美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了持久的竞争力。在保险补贴方面,美国政府制定了许多针对农业风险保障问题的法律,不断加大保险费补贴。2006年6月通过《农业风险防范法案》,对农作物保险费的补贴幅度大大提高。美国对农作物保险的补贴主要包括:农户保险费的补贴,其中巨灾的农业保险赔偿完全由政府补贴;业务费用补贴,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向承办政府农作物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提供20%到25%的业务费用。
第三,出台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在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制定了旨在减少市场波动的农业政策,政府还通过休耕计划、农作物保障计划等来稳定和保护农业,通过建立健全法制、执法机构,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政府每隔五年就出台一个“农业法案”计划,该法案用作今后五年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应财政预算的依据。另外美国农业科技研究局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制定六年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与农业法案相衔接。
第四,发展农业销售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小生产者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发挥了组织协调、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工农融合等积极作用。销售合作社主要活跃在流通及农产品初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在美国的家庭农场和农资、农技、农产品销售市场之间,构建起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增强了农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二)韩国
韩国在19世纪60年代崛起,农业现代化是其社会全面转型的保证,其发展农业的有效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政府在资金和贷款、税收方面给予资金支持。1990年,韩国颁布了《农村振兴特别法》。此后,韩国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惠农促农。韩国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
投入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并以“直付制”形式,大幅增加预算以保障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的持续提高,支援农村开发与福利改善。贷款支持:制订向购买农业机械倾斜的贷款政策,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只要首付20%—30%的资金,其余可全部采用抵押方式贷款,贷款期限5—8年,贷款利息一般为4.5%,而其他非农行业贷款利息一般在6.5%以上。税收优惠:农业机械农田作业用油,只需支付无税基本价(40%),而税收加价部分则全部免除。第二,重视新技术,构筑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注重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加快成果转化;注重提高各种竞争力的技术开发与普及以促进农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注重廉价高效的机械化技术开发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同时,建立农产品标准,开发并普及了各品种的标准检测技术;建立全国性的农业信息网,随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动向,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构筑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构筑咨询服务体系,开展流动式现场咨询活动,并为实现远程务农咨询而提供援助。
第三,培育农业专业人才。韩国道农业技术院和郡农业技术中心和一些大型的农业机械企业都设有专门为农民进行培训的职能机构,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务农现场教育,培训面广泛涉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同时,通过国际务农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各国间的研究与实验,举行国际学术会议,派遣研究人员前往国际机构观摩学习,以在核心领域培育专业人才。
三、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业经营规模小。我国目前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原始的小农小本耕作经营,2.4亿农户,每户平均经营0.5公顷的土地,属于“超小型”农户经济。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营,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瓶颈”。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多地少”的格局,随着十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失现象严重,耕地面积由19.5亿亩下降为18.3亿亩,由于在科技进步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持续走低和农村劳动力人数绝对增加,再加上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迟滞,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在日益短缺的土地上,妨碍农村土地形成适度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流转进展十分缓慢,土地不能按照市场效益原则进行合理流转与优化组合,使家庭小规模承包经营的格局长期化与凝固化,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作业也受到阻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工业、营销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产结构层次较低,农工商一体化进程缓慢,是比较典型的分割型产业结构。由于产业化程度低,不能通过产业链条将农民与市场联合起来,农产品就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这是农业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症结。为此,必须遵循产业一体化的规律,由生产服务向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方位拓展,着力农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套,建立联动型产业结构。
(三)农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我国是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发展农业经济的,为了集中资源实现工业化目标,政府最初的行为选择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农民利益。虽然近年来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增加农业投入的方针,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总投入也是不断增加的,但是,支农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6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幅为14.2%。但是,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9.2%下降为8.8%,支援农业支出与行政管理费的支出形成巨大的反差,反映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极不对称的现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不仅要看增量与总量,更重要的是要看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能否同步增加。农业支出滞后,造成农村劳动生产率长期停滞不前,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使农业发展严重受阻,农业基础地位得不到真正地巩固。投资水平低导致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功能老化,配套不全,大江、大河的防洪、防汛经费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下降。统计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都呈明显增大趋势。90年代与80年代前半期相比,农业的受灾面积扩大了34%,成灾面积扩大了41%,成灾率提高了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的问题显露无遗。
(四)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科技转化率低。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投资不足(投入总量一般维持在农业生产总值的0.2%左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0.5%、发达国家2%的平均水平),并且投入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我国的科研院校所、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农业科研人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服务功能发挥不到位,使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受阻碍。我国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研究出来的成果约有60%以上得不到推广和应用,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国外80%—85%)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
(五)农村教育落后,农业科研人才短缺。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8亿多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造成农民技能单一,粗放经营。制约着生产方式和观念更新。同时,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起重要作用的农业科研人才大量短缺,成为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竞争力提高制约因素。
(六)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完善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可以能够在针对农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反应、处置和监控。它是确保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变的重要保障,是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加快农业发展的途径,也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国现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起步晚,目前处于摸索和初期发展阶段,在风险防范体系的政策安排、制度设计、覆盖面以及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四、基于效率视角看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经营规模,即以机械为主的作业替代以人畜力为主的作业。扩大经营规模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为前提。第一,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耕作土地的不断流失,加上多余劳动力不能被工业吸纳,滞留在土地上,是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首先,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结构,实现向产中深化和产后延伸,可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再次,以工业化为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些努力都可以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目前我国对规范土地的流转和收益分配已经有了一些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第十六条要求:“各级政府要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首先,要明晰土地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这样可以使农民合法的处分土地、承包土地、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或抵押取得非农产业的经营资本,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机制。再次,要规范土地流转和补偿。政府应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权的管理,并对放弃土地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同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增强社会保障覆盖面,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在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市场选择、培育一批核心农户,使核心农户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家庭农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可以根据农户经营的面积给予税费减免或者在补贴、融资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技术信息扶持,使农业生产呈现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补贴越多,优惠政策越多的局面。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规模经营,实现效率化的现代农业。
(二)推广产业化经营方式。农业产业部门应该突破生产结构的局限,将生产与加工、销售环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优化内部结构,完善产业组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形成高效优质的农业产业体系。第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联动的过程,是一个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将农产品深加工以提高综合效益的过程。当前,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建立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优化产业经营结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结构从单一粮食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从以增量为主的品种结构向以优质、高效为主的品种结构转变,适应加工业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要求,对农业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创立自己的品牌,采用多种营销方法把产品推向市场。第三,以农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实践表明,农业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是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架起农民之间、农民与加工流通企业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桥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农民需要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处理和企业的关系,协调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维护自己的权益,争取更多的利益。应该因地制宜的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社,可以是供销社吸收农户入股,可以是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可以是一些协会、研究会吸收农民入股,也可以是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发展合作社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并提供财政、税收、信贷方式的支持。第四,产业化过程中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要调动龙头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加快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并在信贷、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联动式经营方式,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行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带动农民走向市场,增加城乡就业和财政收入,是现代农业值得推广的经营形式。
(三)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应该以政府作为主体。固然现代农业的一部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可以依靠农民,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以及根据WTO规定的“绿箱政策”为农业提供必要的补贴,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资金投入应该以政府作为主体。资金投入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低的特点,政府应当成为其投资主体,基础设施投资应该把重点放在我国薄弱的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高产粮田建设,以及对优质农产品开发具有示范作用的建设项目。同时继续扩大沃土工程投入,改善耕地质量,全面提高地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农作物持续增产的后劲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实现和保持农业高产稳产,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有效保证。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调整的内容包括:单一粮食向主粮和副产品转化以及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产业带的划分。国家财政应该在品种改良、土地耕作、技术指导、市场销路等方面加大投入。以通过产品深加工,开拓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农业科研投入。农产品产量的提高,需要走一条集约化的道路,这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因此要求农业财政支出中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比重,保持绝对数量和比例的增长。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四)发展政策性金融,建立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第一,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属于财政手段的延伸,是财政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国际经验证明,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进行战略性调整所需的资金投入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扶持与推动。其支农手段包括以优惠方式向农业项目提供的中长期贷款,包括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技术推广、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储备、农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绿色农业、扶贫、西部开发等,应属于WTO规定的“绿箱补贴”范畴。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载体,可以是解决了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的农村信用社和改造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第二,建立现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现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农业保险方面有了起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的方式、品种和比例。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建立现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健全政府风险预防服务体系。政府应提供现代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现代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服务以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成本和市场风险。②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制定农业保险法作为政策依据,探索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探索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③建立现代农业风险基金。巨灾保险不符合人众法则,因此不能单纯依靠保险公司来化解。巨灾风险基金可以对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补偿,维系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五)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第一,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重点是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重视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同时,不可忽视生物技术的应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生物技术是建立良性循环现代农业生产链的基础,生物技术可以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缓解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实现循环利用,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只有在进入市场后,其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因此农业科研、推广和管理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组织开发、研究和推广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同时,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且要将政府部门的行政力、财政金融部门的财力、科技人员的智力、投资部门的物力、农民的劳动力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六)培育农业人力资本。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建设新农村和有效率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把农业发展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者在掌握农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市场经营、基础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开展农民教育的内容应涉及: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现代农业专业知识培训;有利于合法高效经营的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贴近市场、开拓眼界的实地参观考察。培训的具体形式可以包括发动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直接把农业技术送入田间地头;选择设施完备的学校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采用卫星网络系统进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等,建立现场指导、课堂面授、远程教育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将起到核心作用,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实行合理的薪酬制度、表彰奖励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