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和平文化
中国和平文化
2000年8月28—31日,联合国召开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宗教领袖共同参与的“宗教和灵性领袖千年世界和平高峰会议”,会议发表的《为全球的和平而奋斗》的宣言,表示各宗教团体应当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气氛下,为和平、公正、消除极度贫困、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团结而共同奋斗。紧接着,9月8日联合国又召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各国政府首脑聚会,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通过“千年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团结、宽容、尊重大自然以及共同责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决心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环境。2000—201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和平文化年。对这样的全球共识,中国的和平文化无疑会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88年12月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时代特征这一科学论断,强调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障。江泽民同志近年来进一步强调,世界多极化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初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两大主题,推进和平与发展事业不仅有利于摆脱冷战时代的影响,也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我们正处在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伟大时代,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和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英国哲学家罗素作为有先见之明的西方学者,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注:转引自汤恩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演员报》2000年7月14日,第2版。)。当然,西方世界确实也有极个别人一直在竭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美国资深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威胁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声称: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主要的冲突将不再是武装力量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联合将是西方世界的主要对手。事实上,持东西方文明对立这类观点绝非始自亨廷顿。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Kipling,1865—
1936)就说过:“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永远不会有融合的时候”(注:转引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亨廷顿的论调只不过是重复、延伸吉卜林的观点而已。有些即使不持“中国威胁论”的西方人,对中国强大起来之后究竟将扮演“和平者”还是“威胁者”的角色,也心存疑虑。事实上,这种忧虑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将用中国和平文化的史实,对他们的观点加以反驳。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道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也就是说,和平文化深入于中国文化的骨髓。
江泽民1991年5月在莫斯科访问时,就引用过墨子的名言“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了中国的和平文化。近年来,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发起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的工程,此工程得到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副主席程思远和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高度赞扬。但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和平文化,宣传中国和平论,宣传中国扮演的是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及维护者的角色,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还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和平论的主题。
一、先秦诸子的和平思想
首先说儒家。儒家文化是一种秩序的和平论,表现在儒家的修齐论、和谐论、中庸论、仁爱论、大同论等一系列理论中。
修齐论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构架,即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关键。《礼记》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修身要求人人都能树立起家国一体的观念,为国家的稳定、从而也为天下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和谐论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诗经·商颂·那》倡导“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说的虽是音调的和谐,但也包括了其他方面的和谐。和谐论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孔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和谐论的集中表述;《中庸》甚至把“和”看作“天下之达道”。天人和谐在儒家思想系统里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提倡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之间是相通、相类、统一的关系,应当一以贯之。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述而》)人不应该“欺天”(《论语·子罕》),应该“畏天命”(《论语·季氏》)、“知天命”(《论语·为政》)。《易传》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孟子提出“仁者无不爱”(《孟子·尽心上》),《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汉代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受儒家影响写成字书《急就篇》,描绘了汉初的和平盛况:“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风雨时节,莫不滋荣。灾蝗不起,五谷孰成。”(注:转引自王应鳞编:《玉海》,清光绪十年成都志古堂刊本。)许慎也重视中和之道,在《说文》中提出:“中,和也。”董仲舒强调天人和谐,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并把天人合一向天人相类发展,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人如果得罪了自然,自然就要发出警告,甚至降下灾祸以报复。为了不受自然的报复,程颢要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遗书》卷2),王阳明要求人与鸟兽、草木、瓦石“皆为一体”,做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一体之仁”(注:参见《王阳明全集·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天人和谐了,宇宙和谐才有可能。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的核心是儒家的纲纪学说。陈寅恪先生在《悼王国维先生挽词并序》中说:“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注:《悼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13页。)。季羡林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这里实际上讲的是处理九个方面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诸父、族人、兄弟、诸舅、师长、朋友,也可以解释成国家与人民、父母与子女、夫妻、父亲的兄弟姐妹、族人、自己的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师长、朋友。这九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使这九对关系都能相互照应、相互尊重,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像在儒家思想那里只强调单方面的服从关系,就可以保证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社会和谐安定是和平的基础,而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庸》引《诗》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中庸·第十五章》)中国俗语说“家和万事兴”,曾国藩解释说:“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注:《曾国藩全集》第12册,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7133、7357页。)又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注:《曾国藩全集》第12册,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7133、7357页。)所以,曾国藩坚持“和气致祥”的观点,认为“凡一家之中,……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注:《曾国藩全集》第12册,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7133、7357页。)。
中庸论是实现和谐论的方法论。中庸也可叫中行、中道,其核心含义是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恰倒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完善、社会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中庸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强调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认为天地万物只有各得其“中”,才能相互依存:“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上古之世,尧治理社会“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盘庚》);周公倡行“中德”(《尚书·酒诰》),用刑力求“中正”(《尚书·吕刑》,这些都是中庸方法的具体运用。有了中庸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和谐的目的,所以《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仁爱论是和谐论的出发点。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是“爱人”(《论语·颜渊》),具体就是“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启发下,子夏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的著名论断。他的继承人孟子则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不光是爱自己和自家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就可以收到“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的回报。由此出发,进一步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样,由爱亲人而爱百姓,由爱百姓而爱万物,就可以实现仁政。仁政实现了,天下自然安定和平。宋代张载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挥成“民胞物与”的命题:“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提倡“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仁爱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成为中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仁爱常被儒家学者尊为“全德”,可以延伸到忠恕、孝悌、克己以及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美德,也可以延伸到仁政、德治。
大同论是儒家社会思想的理想境界。儒家社会大同思想始萌于《尚书》和《诗经》。《尚书·洪范》提出了“王道”,就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反映出反对剥削、反对罪恶战争、向往乐土的思想。孔子也主张大同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孟子把仁政思想和大同思想结合起来,认为通过行仁政,“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儒家最集中论述大同思想的是《礼记·礼运》篇:“大道之
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不闭。是谓大同。”该篇还说:“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这种大同社会的特点
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财产公有即财物不必藏于己;各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即出
力不必为己;进行社会分工,使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实行民主,讲究信用,选贤举能,消除私有观念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社会安定没有各种
刑事犯罪。这种大同社会的蓝图正是一片和平景象。
汉代董仲舒所提倡的“大一统”和公羊派所提倡的公羊三世说,实际上也都是大同思想。不仅是儒家,其他思想家也有很多人提倡大同思想。研究者把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划分成五种类型:
一、依托远古,向往原始社会,勾画出大同社会的美妙蓝图,如儒家的大同论,道家的“小国寡民”、“至德之世”都属这种类型;
二、人间的社会追求采取了非人间的境界,如佛教的“净土”、“极乐世界”,道教的“仙境”;
三、用形象的语言塑造出大同社会的意境,如小说家和诗人的作品:陶渊明的“桃花源”、康与之的“西山隐处”(《昨梦录》)、李汝珍的“君子国”(《镜花缘》)等等;
四、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对社会方案的制定,如先秦孟子、战国农家许行的“君臣并耕”、东汉何休、北宋张载的井田制、魏晋鲍敬言的“无君无臣”论;
五、属于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实验,如东汉张鲁举办的“义舍”、明代何心隐创立的“聚合堂”以及禅宗的“禅门规式”等。
综上所述,可以说儒家的思想学说是一种秩序的和平学说。作为这种和平学说的补充,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孟子提倡“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指斥“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的不义战争。当然儒家并不是无原则地反对一切战争,对于正义战争,儒家是不反对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儒家还不得不参加一些抵抗侵略的战争。这正如中国的其他和平文化也不是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反对不义战争一样。
中国近代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对以儒家为主的中国和平文化进行了继承,认为这种和平文化是一种王道文化,讲的是仁义道德,在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时,反对不讲公理的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他在《民族主义》的讲演中一再指出:“中国人更有一种好的道德,是爱和平”,“中国人才是世界中最爱和平的人”,反复指出“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国人“不但是很爱和平的民族,并且是很文明的民族”(注:本段均引自《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0—247页。)。他本人就是按照这种王道文化的方针处理国际关系和国内民族关系的。
儒家的和平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世界和平思想,就是在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大同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世界和平的思想。其世界和平的思想包括:和平奋斗救中国,以国民会议来实现中国的政治和平统一,建设新国家;以中国的王道文化即和平的方法来联合世界上受压迫的民族,共同反对欧美列强的侵略压迫,由民族主义达到世界主义,实现世界和平。
墨家的和平思想也是非常明确的。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深谙战争,但他提出的尚同、非攻、兼爱更执着地追求友爱与和平。墨子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懂得战争对于维护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为“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国之自守也”(《墨子·七患》)。治理国家不能没有工具,这个工具就是食、兵、城,“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墨子·辞过》)。由此出发,墨子十分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把它提到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但是,墨子更痛恨战争,认为战争兴师征伐,祸国殃民,荒废农时,毁人城郭,割人庄稼,伐人树木,抢人牲畜,烧人宗庙,杀人百姓,灭人老弱,夺民之用,废民之力,涂炭生灵,所以兵器是罪恶之物,战争是凶险之事。他主张消除战乱,制止战争,实现和平,而实现此举只能靠兼爱,因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到这一天,均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使“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墨子·兼爱中》)。值得肯定的是,墨家不仅提倡和平文化,而且实践和平文化,墨子本人身体力行,有过止楚攻宋的实践。楚惠王时期,楚越之间在长江进行水战,楚国请公输盘造“钩”和“镶”两种舟战用的武器,打败了越军。约在公元前444年前后,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之后,急忙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脚底磨破了,流血不止,用撕下的衣裳把脚裹住,日夜兼程,赶到楚国都城郢,力图说服公输盘、说服楚王,但他们仍坚持用云梯攻打宋国。公输盘多次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多次把它瓦解;公输盘用尽了全部攻城器械,墨子仍坚守有余。最后,公输盘要杀死墨子,墨子说:“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楚国终于放弃了攻宋的企图,避免了一场战争。公元前405年前后,齐国要进攻鲁国,这时墨子约74岁。鲁国君请求墨子解救。墨子来到齐国,对齐王说:“今有刀于此,试人之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齐王说:“利。”墨子说:“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齐王说:“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墨子说:“并国覆军,贼敖百姓,就将受其不祥。”齐王终于悟到是自己将受其不祥,放弃了攻打鲁国的计划(《墨子·鲁问》)。在墨子大约80岁时,鲁国要攻打郑国。墨子反复劝说鲁阳文君,说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财货都属于不义之举,终于打消了鲁阳文君攻打郑国念头(《墨子·鲁问》)。墨子一生中,为了反对诸侯之间的攻伐战争,以大无畏的精神奔走于诸侯国之间,阻止了多次战争,为正义的和平事业立下丰功伟绩,以行动谱写了和平文化的光辉篇章。
道家的无为、无争和贵柔、守雌,既表现出一种宗教情怀,亦是非常典型的和平思想。老子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这是一种原始的村落社会:它是自然的,而不是文明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强权的;是自给自足的,而不是交易互利的;是静止的,而不是活跃的;是小规模的,而不是大规模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老子》一书有多处是讲兵法的,其中一条基本兵法是:“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第六十九章)还有一条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第六十八章)老子提倡“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老子》第三十章)老子说:“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十一章)老子还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老子》第七十六章)。庄子则主张万物一齐的思想,提倡万物平等和谐相处。这些思想都是来自老子对大自然的领悟而得出的大智慧,可以称为取法自然的和平论。
兵家是以战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他们对战争的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谋攻》)。但是在孙武看来,战争不是目的,和平才是目的,作战即使百战百胜,也是不足称道的,值得称道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他所说的“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兵法·谋攻》)。《孙膑兵法》虽然研究了许多战术原则,但也贯彻了不得已而用兵的思想,孙膑说:“乐兵者亡。”(《孙膑兵法·见威王》)又说:“穷兵者亡。”(《孙膑兵法·威王问》)这样看来,中国的兵家也是主张和平的。这使我们回忆起辜鸿铭的一段话,他在回答欧洲人民到哪里去寻找取代军国主义的新的道德力量时说:“我相信,欧洲人民会在中国——在中国的文明里找到它。中国文明中的这种使军国主义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便是‘良民宗教’。可是,人们会问我:‘在中国不也存在战争吗?’的确,在中国是存在战争的,不过自从2500年以前孔子的时代开始,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发生过像今天在欧洲所看到的那种军国主义。在中国,战争是一种意外事故(accident),可是在欧洲,战争则是一种必需(necessity)。我们中国人是会打仗的,但是我们并不指望生活在战争中。”(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中国的兵家确实以战争为研究对象,但是他们也是热爱和平的。
第二篇:和平文化
第一单元
我们呼唤和平
第一课
和平阳光下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和平文化,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和平文化,感受家乡的和平文化带来的幸福生活。2. 让学生了解芷江是和平名城,并初步了解什么是和平文化。3. 明白只有在和平的阳光下才有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家乡的和平文化。
2.和平文化和幸福生活的联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家乡有特色的文化建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平是什么意思吗?(没有战争、非暴力),那和平文化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觉得家乡最有名的和平文化是什么?(20世纪闻名中外的芷江受降,奠定了芷江和平文化的基石)
(二)切入正题,了解和平文化与幸福生活的关系
1、同学们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吗?与抗日战争相比,这些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关键词:和平、吃穿住行、生活环境)
2、翻开书本第二页,看看书上来自不同大洲的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享受幸福的生活,这些幸福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和平的生活环境、社会的保护、父母及亲人的关爱、友爱的同学朋友„„)
(三)了解和平名城----芷江
1、了解芷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2、了解芷江的和平建筑----受降馆
3、阅读书上关于侗族女孩杨瑶的故事
4、听、说宋庆龄奶奶关于保护儿童的博大爱心
(四)请同学们互相畅谈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儿童的生活现状。
第二课
拒绝战争与恐怖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与恐怖活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2.知道许多无辜的儿童在战争中丧生或失去亲人及家园 3.树立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战争与恐怖活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2.树立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信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世界战争的一些图片(主要是关于对儿童的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发生过哪些战争吗?(世界大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伊拉克战争等等)
(二)切入正题,了解战争与恐怖活动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危害
1、翻开书本第五页,看看书上关于战争中儿童们的生活状况,你有什么话想说。(战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2、向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关于世界战争的图片
3、总结战争和恐怖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战争与恐怖活动是人类的梦魇,给我们儿童带来了极大地摧残,许多无辜的儿童就是在战争中丧生或失去亲人及家园的)
(三)了解芷江受降馆的来历及文化意义
1、了解受降馆
2、受降馆与抗日战争的关系
3、受降馆与和平文化的联系
(四)阅读书上的的延伸阅读《哭泣的小孩》
1、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树立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信念
(五)了解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六)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使用毒气等化学武器,今天仍有后遗症,留下了大量的畸形儿童,你知道这些情况吗?(向同学展示图片)
(七)本课总结
(八)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关于书上巴基斯坦女孩塔拉的情况,弄清巴基斯坦难民营是怎么回事,她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拿着手中的钥匙打开家门。
第三课
少年儿童是和平的重要力量
【教学目标】: 1. 了解少年儿童是和平的重要力量 2. 少年儿童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做出的贡献 3. 为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少年儿童是和平的重要力量
2.少年儿童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做出的贡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世界儿童维护和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少小的儿童在维护世界和平上可以有所建树吗?(少年儿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二)切入正题,少年儿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翻开书本第八页,看看书上关于儿童们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你有什么话想说。
(儿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儿童们的勇敢、坚强)
2、想一想,为什么说儿童是呼唤和平的重要力量?
(儿童有一颗热爱和平的心,积极为和平事业奔走)
3、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儿童维护世界和平的例子
(中国、墨西哥、巴西都有很好的例子)
(三)阅读延伸阅读《张艺译致信潘基文、布朗,呼吁世界和平》
1、知道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内容
2、了解芷江女孩张艺译为和平所作出的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应该向她学习这种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
3、领悟“世界的未来在儿童,今天的儿童是未来世界和平的希望。”这句话。
(四)齐读第十页《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1、感悟儿童对世界和平的憧憬
2、明白儿童们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决心
3、想想我们自己能为世界和平做什么?
(五)总结本课
(六)布置作业
从书上和网上查询了解古今中外在呼唤和追求和平方面有哪些突出的儿童典型。
第二单元
人类和平愿景
第四课
和平鸽与橄榄枝
【教学目标】:
1.知道和平鸽与橄榄枝象征和平。2.了解联合国徽章的由来。
3.从趣味故事中理解和平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和平鸽与橄榄枝象征和平。
2、了解联合国徽章的由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平鸽与橄榄枝吗?看到它们你会想到什么?(和平),在所有人的心中,不管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将来,不管是我们的祖先还是我们自己,都有一个关于和平的梦想。而和平鸽与橄榄枝正是和平的象征,代表。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和平鸽与橄榄枝。
(二)切入正题,和平鸽与橄榄枝 PPT展示和平鸽与橄榄枝的图片
1、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2、1946年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启用联合国徽章,这个徽章外围用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3、1950年,毕加索为纪念华沙世界和平大会,画着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从此全世界的人们公认白鸽是世界和平使者。
4、阅读故事,诺亚造方舟,你明白了什么?
(三)延伸阅读
阅读故事《毕加索与和平鸽》
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四)畅所欲言
1、讲讲你所知道的和平鸽的小故事。
2、假如你是一只小白鸽,你最愿意栖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五)游戏
小组玩和平鸽手影游戏,比比看谁飞的更优美。
(六)布置作业
回家找找关于和平鸽的小故事。
第五课
梦想桃花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桃花源。
2.桃花源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是什么。3.了解古人的和平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什么是桃花源。
2.桃花源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是什么。3.了解古人的和平理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桃花源吗?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二)切入正题,了解什么是梦想桃花源。
1、了解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社会平等,人们幸福快乐。
2、欣赏一组桃花源的图片
3、齐读故事《桃花源记》
(三)延伸阅读
1、阅读故事墨子救宋,你懂得了什么?
2、你有什么话想对墨子说?
(四)了解孔子的社会理想 1、1、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2、2、阅读孔子的大同社会 3、3、结合你知道的孔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与“和平”有关的成语。
(六)想想,如果自己生活在桃花源里是什么样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写写你的社会理想
第六课
侗族和平女神
【教学目标】:
1.知道侗族的和平女神——萨玛。2.了解侗族人民的和平文化。
3.知道了解古老的侗族人们崇尚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侗族的和平女神——萨玛。2.了解侗族人民的和平文化。
3.知道了解古老的侗族人们崇尚和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有关萨玛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女神吗? 那你知道我们侗族的女神是谁吗?(萨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侗族的女神——萨玛。
(二)切入正题,认识萨玛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女神,而我们侗族的女神是萨玛。
2、欣赏一组有关萨玛的图片
3、自由阅读有关萨玛的故事。
4、萨玛是“大祖母”的意思,人们认为她能给族人带来平安吉祥,给社会带来和平安定,侗族人民尊她为侗族的和平女神。
(三)阅读延伸阅读《海上和平女神——妈祖》
1、知道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内容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妈祖和我们的萨玛有什么相同点?
(四)了解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族
1、古代的侗族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没有国王
3、你想说什么?
(五)找一找侗族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
(六)听歌谈感想
听“蝉之歌”谈谈你的感想。
(七)布置作业
从书上和网上查询了解有关萨玛的资料
第三单元
和平交往
第七课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认识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互传了哪些物品,感受国际和平交往带来的幸福生活。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丝绸之路,并初步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3、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认识到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4、明白国家只有在和平交往下才能富强昌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2、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七)创设情景导入
上个世纪末,中共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同学们知道西部大开发都包括哪些省份吗?(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陕西、贵州十个省市自治区。)
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丝绸之路”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二)切入正题,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丝绸的故乡在哪里吗?(中国)是由谁开辟的?(张骞)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它途中还经过哪些地方?(起点:长安(今西安);终点:中亚,西亚;途经甘肃,新疆等地)
(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互传了哪些物品?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物品和技术传入了西方?
4、通过丝绸之路,中亚有哪些农作物传入了中国?
5、通过丝绸之路,罗马有哪些手工业品传入了中国?
6、通过丝绸之路,印度的什么传入了中国?
(四)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丝绸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
第八课
玄奘西游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玄奘的简介。
2、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崇敬为中印友好交流和睦邻关系做出贡献的人物。
3、体验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7、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
8、理解玄奘西游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玄奘西游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神话小说中的西天取经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你最喜欢里面的谁?
2、师:《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它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描写得出神入化、玄妙至极。其实历史上也真的有唐僧西天取经这件事儿,(板书:唐僧)你们知道历史上的唐僧是谁吗?
3、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神话小说中虚构的,而唐僧确有其人,他就是唐代著名的高僧,让我们再一次说出他的名字——玄奘(板书:玄奘)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二、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的玄奘西游
1、(出示“玄奘西行图”)你知道历史上玄奘西游的时间、线路、原因吗? 师:为了到古代西天佛国——古印度研究佛学,公元629年,玄奘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到达天竺,即古代印度游学。
2、对于历史我们不仅要了解,还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结合图,再读读补充的文字。思考:这是一次怎样的西行取经?
师:玄奘西游在中国的佛教、文学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因为玄奘对印度历史的贡献,玄奘的名字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印度中学的教科书中有玄奘西游的故事,印度还建有玄奘纪念堂。
3、玄奘西行印度取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知道吗?在玄奘西行之前,1900年前,中印之间已经有了文化上的交流。
4、玄奘是以什么样的人?
三、玄奘西游的意义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佛教教义中有哪些和平思想?
第九课
芷江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
1.了解芷江的历史,认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之一,感受芷江民族融合带来的幸福生活。
2.让学生了解芷江历史悠久,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主要为侗族。3.明白只有在民族融合的环境下,境内各族人民才有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芷江民族融合的情况。2.明白民族融合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芷江的特色民族风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芷江的历史吗?谁能来说说?
(二)切入正题,了解芷江民族融合的情况
4、芷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之一,它主要包括哪些民族?
(侗族,汉族,苗族等21个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5.8%)
5、翻开书本第29页,阅读芷江的侗族,了解芷江侗族的历史,你还知道更多关于芷江侗族的历史吗?
(三)民族融合的意义
4、了解芷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5、阅读书上关于芷江部分姓氏的来源。
6、观看合拢宴图片,从习俗想象各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7、芷江民族融合的意义。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你是土生土长的芷江人吗?请教长辈或查阅《族谱》,查查你姓氏的来源及祖籍地。
第四单元
和平使者
第十课
和平使者王昭君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朝是在什么情况下,与匈奴和亲。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和亲,并初步了解和亲的意义。
3.通过和亲的作用,认识到和亲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明白国家只有在和平交往下才能富强昌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2.如何理解和亲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资料、文献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和亲吗?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
你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和亲昭君出塞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昭君出塞的背景和昭君的贡献吧!
(二)切入正题,了解“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昭君出塞的主人公是谁吗?(王昭君)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我们一起来了解王昭君吧。介绍昭君、她所在朝代的背景、她所做的贡献及“昭君出塞”的意义。
3、了解文成公主所在朝代的背景及她所做的贡献。
(三)进一步了解和亲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昭君出塞”,匈奴和汉朝是怎样相处的?
2、通过“昭君出塞”,有什么意义?
3、通过“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为藏族人民和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
4、通过“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知道和亲的作用和意义?
(四)温故知新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想象一下在古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从长安(今西安)千里迢迢到匈奴的一路艰辛。
(五)本课总结
(六)作业
查一查,找一找中国历史上的和亲公主还有哪些。
第十一课
和平斗士曼德拉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平斗士曼德拉所做的贡献。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种族平等,并初步了解种族平等的意义。3.明白国家只有在种族平等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曼德拉的壮举。
2.理解种族平等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曼德拉和吉米·卡特的历史资料、文献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种族吗?(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你知道哪个种族的人在历史上曾经被人歧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吧!
(二)切入正题,了解和平斗士曼德拉。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我们一起来了解曼德拉吧。介绍曼德拉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和平主张。出示曼德拉为黑人做的贡献的图片的资料。
2.介绍曼德拉废除南非种族歧视的重大意义。3.介绍诺贝尔和平奖。
(三)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和平奖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曼德拉的事迹,了解废除南非种族歧视的重要性。
2.通过曼德拉的事迹,了解为什么他会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3.了解吉米·卡特所为和平事业做的贡献。4.通过曼德拉和吉米·卡特的事迹,了解设置诺贝尔和平奖的必要性。
(四)探究发现
观看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影像资料。想一想,说说有哪些国际友好人士曾经到过芷江。
(五)本课总结
(六)课后作业
查一查,找一找,了解历届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第十二课
飞虎将军陈纳德 【教学目标】:
1.了解飞虎将军陈纳德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2.了解飞虎队创建的必要性,并了解飞虎队创建的时代意义。
3.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陈纳德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2.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陈纳德和芷江机场的历史资料、文献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观过飞虎队纪念馆吗?你们知道飞虎将军是谁吗?克莱尔·李·陈纳德,美国空军中将,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937年至1945年期间与中国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入侵。
(二)切入正题,了解飞虎将军陈纳德的事迹。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8页,我们一起来了解飞虎将军吧。介绍陈纳德的职务及他所做的伟大贡献。
2.介绍飞虎队。
3.介绍飞虎队的重大意义。
(三)进一步飞虎队为中国的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意义。1.通过陈纳德的事迹,了解创建飞虎队的重要性。
2.了解飞虎队的历史
3.通过陈纳德的事迹,了解他为中国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
4.了解芷江机场的历史。
(四)了解历史
参观飞虎队纪念馆,了解抗战时期飞虎队在芷江机场的历史。看看战争影片,想象战火纷飞年代人们的生活。
(五)本课总结
(六)课后作业
找找资料,了解芷江保卫战。
第五单元 为和平而战 第十三课
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背景、大致经过、重要战役等知识。
2.让学生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相关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故事主人公的可贵精神并以此为榜样。
3.让学生理解为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世界各国人民联合反抗法西斯侵略。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反抗法西斯侵略重要事件的学习。
2.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和世界无战争、和平的美好。
3.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人人有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故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吗?(20世纪30年代末)“法西斯”指的是哪些国家?
(二)切入正题,了解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背景和大致经过以及重要事件。
1、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背景和大致经过。
2、翻开书本第四十二页,边听老师讲边可以看看书上的图片。
3、了解苏联红军攻占柏林事件和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役
(三)史海拾贝 卓娅和舒拉故事阅读。
(一)1、学生课上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2、学生在班上分享自己课前搜到的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详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四课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背景、重要战役等知识。
2.图片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带给中国人痛苦和血泪,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中国人顽强,不屈不挠的一面。
3.理解为什么近代中国会受到列强的侵略。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人反抗侵略者所体现的顽强、不屈不挠精神的理解。
2.让学生认真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受到列强的侵略?
3.感受到和平的珍贵与美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图片、故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逼近。
(二)切入正题,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背景、重要战役。
1.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背景、重要战役。2.翻开书本第四十五页,边听老师讲边可以看看书上的图片。3.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受到列强的侵略?
(三)史海拾贝 为和平而战 1.学生齐读《抗战诗选》。
2.畅谈读后的感想,班上交流。
3.学生在班上分享自己课前搜到的故事。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重温《王二小》的故事,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更多或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故事。
第十五课
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
【教学目标】:
1.知道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2.了解芷江受降。
3.知道芷江与和平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2.了解芷江受降。
3.知道芷江与和平文化的关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有关芷江受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芷江是以什么而著名的吗? 你知道哪些有关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 知道我们受降馆的来历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
(二)切入正题,了解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
1、出示抗战时期,芷江的地图
芷江自古为西南门户,黔楚咽喉,是重要的战略位置。
2、展示图片,芷江军民与以飞虎队为代表的援华战士共同顽强地抵御日本侵略者。
3、谈谈你的体会。
(三)阅读延伸阅读《芷江受降》
1、知道什么是芷江受降。
2、谈谈你知道的受降坊。
3、参观了受降坊后,你当时有什么感想?
(四)自由阅读故事《今井武夫终于耷拉下了脑袋》
1、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2、观察一组图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想说什么?
(五)了解飞虎队与之江人民维护和平的故事。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再次参观受降纪念坊,写写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第三篇: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国的和平崛起daying
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国的和平崛起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在一定生产方式、一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趋向的总和。”[1] “和平崛起”是“特指从1978年底中共11届3中全会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通过改革开放,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中,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及其他所坚持的发展道路。”[2]
近代国际关系历史表明: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转换,利益重新分配,以至于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引发与原有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甚至引发大战。大英帝国的建立和维护依靠其数百年的殖民征战和掠夺,德日的崛起曾引发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被视为高度文明的美国的崛起,同样挥舞着“大棒”,离不开“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外交作风,在海外频繁采取政治和军事干涉,更为世人指责。正是依据历史经验,国外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国际秩序,这也是“中国威胁论”之所以甚嚣尘上的客观原因。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新理念,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在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增长和发展。
从政治文化视角来探讨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崛起战略之所以非常必要,是因为这样的分析角度和视野,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上或者更深入的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是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然而,当今国际语境下某些言论如“中国威胁论”却混淆视听。众所周知,判断国家利益以及实现和扩大国家利益,深受一国决策者及其国民观念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些观念因素中,源于该国该民族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的政治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从国家层面上看,由于各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比较稳定的政治文化价值体系,并以这些价值体系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3]和平崛起这一战略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的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我国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反对霸道、实施王道的和平主义”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和平,追求大同世界既是传统中国外交思想的深层结构,也是传统中国外交实践行动的指南。“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先进科学文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文化。”[4]“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外交战略制定的传统思想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和平发展的思想是中国外交战略的直接思想依据和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作为价值体系,它影响到人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以及怎样看待本国与他国的关系。“仁、义”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深深影响着中国对自己和对其他民族、国家的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政治在理解国与国关系时更强调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责任,大国保天下,小国保家园,两者相互依存。这是一种将大国利益与小国利益视为一体的天下整体观。譬如,历史上的中国曾处于东亚朝贡体制的中心,一度是万国朝拜的对象。然而在国际关系中,中国更多地是强调国家间的友好、大小国家平等的道义原则。对来中国的朝贡者,中国往往回馈以更多的赠礼,从未因其比自己弱小而心生鄙视之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最近它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是因为中国提出了 “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国际反响。“为了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有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全面、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秩序和大国的关系,为中国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改善与邻国的双边关系,在保证地区安全方面“有所作为”,为中国崛起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还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5]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国际语境下提出的。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在《文明冲突论》中,讲了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之间不可避免将要到来的摩擦与冲突,甚至有意设计了让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相互发生碰撞的形态,以此作为对西方决策者控制全球文明冲突的主要决策之一。由此可见,政治文化的差异是引起国家间对立和冲突的深层文化根源。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我们如何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从文化的视角上,对我国外交上倡导的多极化需要详细的阐释,与此相关的我国实行多边外交,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渗透于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中国人倡导的多极化,并不是一味以反对现存秩序为目标,而是要在认清和平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姿态,对现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以渐进的改革。”[6]这在实现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也许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诸如“中国威胁论”。如果我们想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下倡导多极化,就不应该简单将“多极”解释为一种力量的对峙状态,而应当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国际关系格局。总之,“多极化”的实质,是国际关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而非世界列强之间权力的再分配。”[7]“多极化”战略的提出,体现了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中国人所具备的政治智慧,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前瞻远嘱。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不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成为其他国家的威胁,反而会增强世界的和平力量,令周边地区和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繁荣与稳定。这在我国外交成果中,屡次得到证明,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连续出台几个对华长期战略,表现出了新崛起的东方巨人的看重„„东盟近些年来一直渴望与中国就南海行为规范达成共识甚至协议,因为这个以东南亚中小国家为主体的区域性组织非常明白,没有中国的人可及参与,任何涉及南海的安全措施和集体协定都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的变革与壮大,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变化。这也是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这个国家书写人类历史、贡献国际发展的基础。
美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基·欧汉教授:“所谓多边主义,指的是多个国家组成的集团内部,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协调各国政策的一种实践。二战之后,多边主义在世界政治中逐渐变得重要,它不仅表现为日益增多的多边会议和议题,也体现在多边性的国际组织之数量的扩展上。”中国是一个在全球安全领域负有重要责任的大国,它对于本身所处地区的安全和世界格局的稳定有着日趋重要的意义。比如,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唯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不支持美国反导系统的合法化,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在这些事件中,中国运用包括多边外交在内的各种形式,或中介斡旋,或间接协调,或直接干预,与周边邻国和世界主要大国进行了沟通合作,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强我国在各种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保持谦虚谨慎的外交风格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实施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中国的经济外交十分活跃,在亚洲多边合作中表现得抢眼。一方面,中国积极为东亚地区更紧密的区域合作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中国采取切实步骤,强化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实力的扩大,凸显了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中国给东亚提供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在东亚合作中首先起到了稳定大局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正是东亚合作近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近几年的东亚领导人的有关会议上,中国提出了20多项关于加强东亚合作的建议。正是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在朝建立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协议加强落实,温家宝总理2003年11月初在中国与东盟峰会上说,中国计划在2005年把中国和东盟的全年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的7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2003年10月初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发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就今后三国的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中国实施的“振兴东北”战略为三国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中日韩三国的携手,预示着东北亚合作进程即将启动,将对促进该地区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8] 中国的和平崛起正是一种有大国风范的外交表现。在王逸舟先生的《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一书中,对大国风范有如下的定义:首先,“有大国风范的外交,并不简单等同于现实里的强权政治。” [9]观之美国的外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反面教材,它毫无疑问是一个超级大国,但是它的单边霸权行为充满了强权政治的气息,受到广泛的批评,在伊拉克问题上表现尤为严重。其次,“真正的大国风范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性,是一种建立在充分的自信心之上的气度,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机制、综合而超群的国家实力与外部享有广泛声望等要素之间互动形成的风格。”[10] 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建集体对话机制,减免了 31个非洲国家对华债务 105 亿元人民币,展现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有责任、有道义的外交风范。[11]对待周边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譬如中国免除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斯里兰卡全部到期的政府债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出一种大同文化,这种政治文化重视全球的共同利益和双赢结局,注意发掘合作的潜力和抑制麻烦的产生,是一种真正求同存异的哲学。
中国的和平崛起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崛起的过程将是和平地进行的,或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从政治文化视角分析中,可以发现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要素不仅直接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整体维护,还直接作用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利益的海外拓展,关系着崛起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所以从政治文化视角上对外交战略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1] 詹玲
《构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政治文化》
[2] 郑必坚
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圆桌会上的发言,“中国和平崛起与亚太地区的机遇”
[3] 亢升
《政治文化与外交之相关性探析》 [4] 彭春艳
《政治文化差异与中日外交》 [5][8] 源于网上文摘
[6] [7] [9] [10] 王逸舟
《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 世界知识出版社 [11] 黄泽全
中非合作论坛 后续行动成果显著
人民日报,2003-11-19
第四篇:申论: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助推器
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助推器
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正在崛起为负责任大国。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学习汉语人数快速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学习汉语热潮。因此,有人乐观的认为汉语现在成为“强势的语言”。其实,汉语还远不是强势语言,更多是经济发展带动汉语热,汉语仍然是内忧外患,汉语国际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语言是文化载体,汉语国际化实际是中国文化推广,是一个国家软实力体现。文化软实力提升有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助推器。
软实力提升,有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实现国家和谐发展。小平同志强调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一不可。软实力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在中国崛起新形式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提升软实力,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道德观念,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有助于解决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诚信缺失、道德观念淡化,人情冷漠的社会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软实力提升,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国家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文化等软实力上。各国都非常重视软实力培植,积极推动文化国际化,努力提升自身软实力。美国是公认的最具竞争力国家,美国依靠强大软实力,把文化连同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行销世界,从而提高了自身影响力,占据世界霸主地位。可见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竞争力提升,影响力扩大起着重要作用。
软实力提升,有助于中国解决快速崛起中的现实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环境,日渐严重的发展难题。这些发展中问题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核心价值理念,对于解决工业文明困境问题具有深刻启迪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目前,中国倡导科学发展观,以人文本,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正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消除发展带来的疑虑。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很多猜疑和误解,很多国家担心中国快速强大会带来威胁,甚至别有用心的国家抛出了“中国威胁论”,想以此遏制中国崛起。通过文化的国际化推广,不断提高软实力,为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创造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和”,和而不同正是国家之间相处的发则,中国一直认为世界时一个多元化世界,提倡文化多样性,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和谐的多极化世界,更公平的国际环境,和平崛起。软实力的提升,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理念,会更理性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崛起,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从而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良好国际环境。
软实力提升,不仅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更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建设,部署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国际环境的改善,中国必将和平崛起于世界之林。
第五篇:中国竹文化
中国竹文化浅析 李世东 颜 容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二)竹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三)中国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二、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号。竹笋、竹制书写工具、工艺品、乐器、舞蹈道具、日用器物、生产工具、建筑、交通工具等是构成器物的物质材料,文化内涵的显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规范,它能显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此为竹文化景观。而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为竹文化符号。
(一)竹文化景观
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竹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的景象。竹文化景观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
衣——竹服饰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一。从服饰方面看,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饰器,震惊中外的马王堆出土文物,发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现在运用高科技还可以将竹纤维与纯棉、真丝合成纤维或交织制成服装、毛巾和床上用品等。
食——竹饮食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二。从饮食方面看,根据《诗经》、《禹贡》等文献记载,竹笋在西周时期已成为餐上佳肴,此后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笋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仅可以充饥裹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生长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格外厚爱的感情。
住——竹建筑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三。从住宅方面看,竹被中华民族用作房屋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国竹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俭归朴的生活情趣、优美和谐和空灵飘逸的审美理想。
行——竹交通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四。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营造材料,人们用竹来开路架桥、制舟做车。在需要与条件制约之下发明创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代代承传,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质点。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禁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态。
用——竹生产生活用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五。竹制生活器物。竹材被中华民族大量用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副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烈理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情趣。
竹制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产业都有竹制生产工具。在中国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显示着中华文化对待自然因地制宜、轻视永恒、肯定已然的现实精神。
竹制书写用具。中国的书写工具别具一格,书写材料亦颇有特色并富创造性,而竹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竹笔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书写工具,作为创作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工具,历久不衰,宣笔、湖笔、湘笔等名笔的笔杆均由竹制成。早在中华文化的发轫时期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书写材料——竹简。至春秋时期,竹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材料。直至南朝时期,流行了约两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才被纸所完全取代。然而,竹与书写材料的密切联系并未由此中断,竹不再作为直接的书写材料,但至迟在唐朝中叶却作为书写材料之上品竹纸的加工原料而成为书写材料的重要因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尤其是竹制书写工具是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而形成书法艺术,以及形成中国画画法的一个重要动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
娱——竹娱乐品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六。工艺品是器物由实用走向审美、人类精神需求增加的结果,兼具实用与审美两种功能,既是物质生产技能的集中体现,又显现出文化性格与审美追求。这两方面的表现均需借助于其构成物质材料的形状、色彩、造型的变化,因而体悟与分析工艺品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不能忽视其构造材料。在蔚为大观的中国艺术品中,竹制工艺品是颇具特色且种类繁多的一类,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趣味。
竹制乐器。竹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竹制乐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协调”的态度,亦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简明、灵活的特征。
竹生活环境。从人类的生活环境看,竹子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子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其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备受人们的青睐,古今人们都用其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二)竹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用于较稳固地象征某种特定意义的事象。竹被中华文化赋予象征宗教观念和理想人格、表现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功能,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观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征与表现,因而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
竹宗教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一。中华文化在战国时期开始把竹神圣化和非凡化,对之加以崇拜。天师道把竹视为具有送子和延寿神秘力量的“灵草”,人们常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长,以驱病延寿。彝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视竹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进行祭祀,竹成为一种图腾。竹宗教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虔诚的宗教情感、对现实的态度及对未来的热望。
竹民俗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二。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游乐活动和民间习俗;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竹诗歌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三。早在远古时期,竹就被当作原始歌谣的描绘内容,其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先秦两汉的文学作品对竹和竹制器物均有大量描绘,但竹或竹制器物仅只是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尚未成为中心意象。至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代表就是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吟咏不断,创造出大量咏竹文学作品。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诗怀,并借以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构成情志依附于竹意象、情志贯注于竹意象、情志超越于竹意象几种文学符号类型,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
竹书画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四。中国绘画画竹始于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画的重要一科——墨竹画已问世,北宋文同、苏轼等人开始大量画竹,完善了画竹艺术。清朝涌现出倾毕生精力于竹的画家——郑燮,他不仅留给我们大量写竹画,而且在画竹艺术上多有创新、理论上颇多总结。从正直、高洁、孤傲、坚贞、抗争到直爽达观、体恤民情等,画家们都借画竹得以象征与表现,并构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
竹造景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五。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从上林苑、辋川别业到寿山艮岳,都有竹子景观的记载。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留园的“碧梧栖凤”、个园的“春山”等等。竹子造景可通过题咏、匾额、楹联、名人故居、雕塑以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竹人格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六。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和道家设计出两种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德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标准构成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系统,竹人格符号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意指着中国传统人格的整个结构和系统。
三、中国竹文化的核心及特征
(一)中国竹文化的核心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拟人化,如人们极易由竹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由竹的清风瘦骨联想到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发生契合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都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或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泪更是使竹成为女子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写照。享有诗佛之誉的王维最擅长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生产生活的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再到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变标示出人们对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终极关照。
(二)中国竹文化的特征
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学和美学、宗教和民俗、生活和乡土气息特点。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又有理想爱情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禅宗禅趣的载体。
中国竹文化具有突出的伦理主义特征。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丛,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光彩,竹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正是中华文化伦理性的反映。竹文化渗透的领域之所以如此广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因为竹的某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异质同构性”,竹文化兼收并蓄地融合了中国古代诸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伦理精神对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则使竹与人及其文化相结合。
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识。无论是竹文化的构筑材料、形制特征还是它所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无论是竹文化的能指还是它所象征与表现的意指,均能非常鲜明而突出地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华内涵。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桥,一根竹笛,一把竹丝扇,一只竹管毛笔,一首咏竹诗,一副墨竹画,一句“无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无不弥漫着迥异于欧洲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华文化的浓郁气息:竹筷是中餐别于西餐的标记,筒车是中国古人独有的运输工具,竹丝扇是中国能工巧匠的杰作,竹管毛笔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竹笛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咏竹诗是中国咏物诗的一类,墨竹画代表着中国画,借竹喻人格只为中国哲人所道出„„不必诠释,无需标签,人们自会睹物思人,见景生情。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是通过竹及其他文化事象得以显现,从而与其他文化判然相别。
四、中国竹文化的源流与现状
(一)中国竹文化的源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竹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诸多方面。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实,原始时期中国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北到黄河流域北部,东至台湾,南及海南岛。中华文化发源的两大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态区域之内。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正是在这种竹生态环境下产生和演进的。竹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生产、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毫不逊于石器、金属,以致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竹文化。
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研究表明,我国商代就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
早在九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一千年。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在生活中更是大展身手,与人们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二)中国竹文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丰富的竹资源为我国古代用竹、种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中国竹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中国对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六千多年历史。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竹子的优良特性和开发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树木无法比拟的多重特点和优势,发展竹资源、开发竹产业能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竹子公园、竹子博物馆。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位于安吉县竹种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展馆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竹子专题博物馆。
中国竹业的盛典——199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首届十大“中国竹子之乡”的评选,为我国竹文化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1997年11月,总部设在北京的第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的正式成立,更是世界竹业的一大盛事。
对竹文化进行研究的组织机构、科研成果、专著论文等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神奇朴实的中国竹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留下了深长的历史投影。它正以倔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传统对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实现同现代文化的综合,以形成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和品格。
七、展示了中国“竹”文化之美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大概自魏晋“竹林七贤”以来,竹子就与中国文人、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过它、书写过它,以它来标榜自己,它被誉为“ 花中君子”之一,已成为了中国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影片中不但那段经典的打斗场面是在竹林进行,还有一个场景展现了竹子之美,即李慕白与秀莲途经竹林的一座小屋,在小屋歇脚时的那段。镜头先是刻画了竹林与小屋的相互映衬之美(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世说新语》记载,王献之曾暂居一空宅,也要种竹,人问其故,答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可见竹子与古代文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房舍就要有竹子,竹能使简陋之屋成为高士之庐),然后便是李慕白站在小屋的一个很大的方形窗口前,窗外的竹子填满了整个窗口,看上去就像镶在墙上的一幅画。不知导演是否有意用竹子来映衬李慕白这位侠士的高洁品质,还是仅仅只为表现竹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