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时间:2019-05-12 07:5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第一篇: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摘 要】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不明确,该病的治疗一直没有特效的方案,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可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作者对孤独症患儿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减轻家庭负担,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护理干预 体会

儿童孤独症常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疾病,也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类型。目前,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发病率位居儿童精神类疾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儿童孤独症患儿多为男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及语言障碍。患儿经常出现行为刻板,兴趣狭窄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在儿童孤独症患儿中,占76%会出现精神发育迟缓,部分患儿会表现为智力落后,但是其他方面存在较好能力情况。目前,针对儿童孤独症尚无确切治疗药物,目前较有效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语言、社交和行为等方面的缺陷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其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下几点护理干预措施:人际交往的干预护理

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方面存在着障碍。患儿在婴儿期主动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对人情感淡漠,儿童期仍然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倾向,喜欢独自活动。在康复训练中要指导患儿在说话时注意注视对方眼部及眼睛,引导患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及意愿,表达心理信息。通过不断训练,让患儿能够理解常见语言的含义。经照片、实际动作及镜子训练方法,帮助患儿理解肢体动作、表情的意义。在患儿正确回答问题时,需要予以鼓励,通过模仿他人动作,促使其可以了解他人存在。后期可通过游戏、情景教学等方法进行人际交往及互动的训练,促使其能活学活用。语言能力的干预护理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往往滞后。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思维局限,开阔患儿的生活范围,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就需要我们与孤独症患儿交流时,尽量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融入患儿生活中去加强语言训练,锻炼他们说话能力。可鼓励患儿进行传话训练,主动与他人建立交往的能力及关系。在训练时,需要以患儿感兴趣事物作为切入点,要患儿在愉悦的、轻松的心态下接受语言交往训练。护士要把握时机的进行引导,多鼓励患儿讲话,紧密联合患儿的生活及周边事情的语言,促使患儿可以一边说一边作,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学到的沟通交往技巧得到更好的泛化,同时也对孤独症儿童的健康心态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行为的干预护理

临床上常用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行为的干预可以帮助孤独症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患儿刻板行为及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性。行为的训练要随时随地的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护理人员需要多陪伴及关心患儿,了解患儿喜好及相关需要,取得患儿信任,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注意强化物的选择和强化的时机,将正向的行为及时加以保持与巩固,逐渐将不良行为进行淡化。生活能力的干预护理

生活能力对患儿今后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可将基础的生活技巧分为小单元,从简单到困难,循环渐进的执行。在训练过程中,锻炼患儿进行每一个动作,直接感受每个动作的肌肉运动,从最开始帮助患儿执行动作,逐渐减少帮助,由患儿独立执行。逐渐训练患儿的生活技巧,建立正常的生活习惯。感觉统合的干预护理

孤独症患儿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我们可通过:滑板、平衡木、羊角球、袋鼠跳、蹦蹦床、圆筒、拍球、跳绳等运动,逐步改善和提高患儿控制身体肌肉的能力,同时也可减少负性行为。通过临床实践,感统训练对患儿的情绪、运动协调、注意力、认知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心理的干预护理

患儿到康复中心来训练,面对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缺乏安全感,会出现退行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等。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温馨的、放松的环境,多与患儿沟通,尽量满足他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尽快使患儿适应医院环境,增强其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建立与护士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干预护理

孤独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康复训练家长起着主导作用。家长们在经济、健康、心理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护士要帮助他们从否认、愤怒、抑郁到接受的初始阶段;经过急于求成、期望过高,压抑沉闷和缺乏自信,过于依赖和过分顺从的中级阶段;再到达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掌握对患儿的基本护理的最佳阶段。使家长能有效配合及主动学习训练的技能,记录观察患儿的日常行为改变,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治疗得到更显著的效果。

综合上述,儿童孤独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庭照顾者,采取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以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提高患儿的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能力,对减轻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洁.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8月第6卷第24期

[2] 陶国泰.孤独症的诊断和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6):365

作者简介

谭昱霖(1975.6.25-)-女,籍贯湖北,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医院

殷淑兰(1963.9.7)女,籍贯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医院

第二篇:孤独症儿童

“走进心灵,启发智慧”——关爱“星星儿童”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根据2010年团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湖北省青少年思想文化建设调研督办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我院就开展共青团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背景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关爱儿童,是青少年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思想观念。

二、活动内容及流程:

㈠ 2010年9月,与相关机构(如启明儿童之家自闭症训练机构、武汉梨园医院幼儿园、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等)进行联系,最后确定与启明儿童之家自闭症训练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规划相关活动。

㈡ 2010年10月进行宣传,在学校招募志愿者,确定活动参与人员名单。㈢ 2010年11月上旬聘请启明儿童之家的心理教育学家为我院同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大学生了解相关心理专业知识,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㈣ 2010年11月中旬,带领志愿者队去启明儿童之家,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表演。并取得该单位工作人员的集体好评,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去喂孩子们无偿提供服务,如协助老师教导孩子们学习、做游戏、进行户外运动练习。

㈤ 2010年11月下旬,派志愿者代表将活动照片送给儿童,留作纪念。㈥ 2010年12,根据组织相关材料进行大力宣传,校内以宣传板和宣传单为主,主要在于引起大嘘声对自身心理的关注,健康成长,同时唤起大学生对孤独症儿童的关爱,倡议大学生奉献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爱心。

㈦ 安排活动参与这些的文章,择优投稿,借助报纸媒体进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注】⑷中活动具体安排:

(1)启明之家老师代表给大学生志愿者讲解有关心理学知识,以了 自闭症相关知识为主。(30分钟——60分钟)

(2)带领儿童玩简单的游戏,放松心情(120分钟——150分钟)

① 寻宝游戏:每个志愿者带领一个小朋友寻找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礼物,找到的礼物归该小朋友所有

② 画我的脸,认我的五官,增强小朋友的自我认识能力

③ 气球爆炸:首先由志愿者示范吹气球,爆破气球,然后引导小朋友一起玩(气球吹的不宜过大,以免吓到小朋友)④ 吹泡泡、玩橡皮泥、丢手绢、捉迷藏

(3)拍照留念:活动完成后,将照片洗出来寄给小朋友做纪念(4)进行广大宣传,宣传形式以校内宣传为主。

三、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方面从理论上教导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心理卫生的关注,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在同孤独症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培养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精神,领悟到“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真谛。此次活动参与人数约70人,辐射青年人数约2000人,社会影响主要通过报纸宣传。

四、活动创新

星星儿童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我们希望用我们的行动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为孩子们构建一片爱的天空,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大学生在关爱这些孩子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道德素质修养。真正做到“一起快乐,共同成长”。

五、活动评价:

第三篇:ICU护理风险干预体会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科icu应运而生,医疗、护理风险呈现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icu医、护、患三方面存在的护理风险,归纳总结了减少护理风险的措施及体会,结合目前的医疗环境与体制进行讨论,希望完善专科icu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风险,对建立安全的护理工作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icu;护理风险;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60-0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专科icu应运而生,造成现代医疗、护理的日趋专科化、精细化。我院icu于2011年建立,它集中了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全院危重病人的集中之地。护士在完成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护理风险。如何提高icu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我院icu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框架的防范风险的管理模式,现总结如下:

icu存在的护理风险

1.1 护士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欠缺:随着护理队伍的普遍年轻化,虽然icu护士是经过各方面严格考核、培训、挑选而产生的,但均未系统学习过相关法律知识,如《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等。然而长期以来,医护习惯处于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1]。医护人员预见护理风险的能力较差,出现护理风险后不能预测其后果,更不知怎样取证,不懂得保护自己及维护医院的利益。

1.2 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和工作技能:icu是危重病人密集、急救知识密集、高超医护技术密集、现代化医疗技术和设备密集之地。工作量大,对护士要求的标准高,护理队伍却存在某些技术操作不熟练、不了解专科护理发展动态、对新的仪器设备使用不熟练、对遇到的问题不求甚解等,护理难度和复杂性的增加,增加了护理风险发生的机率,护士整体素质和医疗发展及患者的期望不匹配。

1.3 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及发生变化的不可预见性:icu收治的多为大型手术后患者和老年患者,多伴有多脏器的疾患,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和演变而使不幸常发生在瞬间,致使患者家属不能接受突然的变化而被误认为发生了医疗事故。

1.4 医、护、患的沟通:icu是全封闭式的管理,家属探视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同时未设置家属等候区,这样在与家属的交流、沟通上就有一些不够方便的地方,家属因不能随时观察到病人病情的变化使不信任感增加。疾病的严重性与患者家属的高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同时部分护士沟通能力欠缺,语言生、冷、硬、简单,解释不够耐心、细心,这样就造成对医护人员的误会加深。

1.5 医院硬件设施的影响因素:icu配有大量高端且精密的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故障,如果护士未能及时检查、测试这些仪器设备,报有侥幸心理,就会在工作和抢救中出现意外,造成纠纷。

1.6 护理人员紧缺、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患者的逐渐提高的保健要求也是发生纠纷的间接因素之一。icu收治的多为卧床、昏迷、气管插管或切开、二便失禁,合并较多基础病的老年患者,而床、护比例达不到标准要求,加之本不应属于护士做的工作,如记帐、催款等非护理工作要完成,护理人员的工作就更加繁重了[2]。轮班频繁、过渡疲劳,工作超负荷,压力过大,均带来不同的护理风险。

1.7 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文书中存在一定问题,如入院接诊粗疏,病史采集不准确;缺乏专科护理特点,针对性不强;不能真实反映病情的变化过程;医生、护士的记录不一致;页面存在涂改及缺损等,这些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护理风险。

1.8 风险预案及工作流程不完善: 众所周知,制度是保证病人、医护人员安全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它可使护士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现有的各种预案与工作流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没有细化。

干预措施

2.1 及时更新观念、增强维权意识、防患于未然:由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人,首先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切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3]。因此,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护士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与护理行为相关的《护士管理办法》、《侵权责任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监护室护士职责等,并请有经验的护士长讲课,要求每个人记笔记并进行小测验。

2.2 搭建沟通桥梁,加快知识更新,端正服务态度: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有:①每日护士与医师共同查房。②坚持每周二次业务学习,护士长随时抽查并提问相关内容。③规范护士长查房内容。④采用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模式。⑤落实“三四三”,即三心:护士耐心、病人安心、医院放心;四勤:手勤、脚勤、嘴勤、眼勤;三满意:医护人员满意、病人及家属满意、医院满意。

2.3 加快制度跟进与创新,为护理安全保驾护航:邀请科主任参加科室的全体护士会,制定具有科室特色的工作制度、预案和流程,规范护士言行,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特异性的风险及纠纷。

2.4 护理记录及时、真实、准确:患者有权利复印护理记录,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我们不但确保每一班护士准确、如实记录已完成的护理工作,护士长更应每天抽查记录单的记录情况,可有效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2.5 建立科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人为主体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各司其职,确保护理安全。鼓励护理人员大胆谈经验、勇于揭短亮丑,以便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小结

3.1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明显规范了护士的言行及护理操作行为,使“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口号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

3.2 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责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识,改善和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3.3 护理风险的有效评估和积极防范,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的机率,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第四篇:洛瓦斯讲座ABA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ABA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讲座人:洛瓦斯教授 时间:2003年3月14日

(根据现场口译后的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文中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ABA--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

今天介绍的方法(行为分析训练法,即ABA--编者注)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美国东海岸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松道夫(音译--编者注)教授,后来在哈佛大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ABA是有很好的基础科学理念的。ABA工作的价值--平等权利的确体现

我知道,若一个家庭有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时,家长会非常伤心,压力也很大,他们尝试着各种努力。对此我深表同情,希望我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希望和帮助。我所介绍的训练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是在1805年法国的伊唐(音译--编者注)曾对这些孩子做过研究并出了很多的书。他是初创者,但不是科学家。当时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都非常关注教育,注重给人以平等的机会。今天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是为了让孤独症的孩子在社会上有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最新发展--关于ABA教学法的新书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出自于我手上的之本教育界手册(书名为“Teaching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Basic Intervention Techniques”--编者注)是我多年研究是成果。我花了四年的时间把它写出来,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读一读。我希望教师和家长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我会把它留给田惠平。孤独症孩子的分类

孤独症人被大家看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中的一类孩子在教育时进步发展非常快,可以理解别人的语言,也可以表达自己,我们将他们称作“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另一类孩子不能模仿语言,也不能表达,但可以通过形像语言,比如阅读和写作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

让家长参与--教孤独症孩子的重要原则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对孤独症儿童进行集中的早期干预的方法。在针对年龄小的孩子进行教育时,会发现孩子能模仿家长或老师的一些语言。如果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孩子的进步非常快,告诉家长也许在需要

一、两年的训练就可以了;对于另一些进步不是很快的孩子,仅告诉家长还要有长期的训练这一点并不够,我们还要告诉他,孩子将来会有怎么样的变化。我们在教孩子要学的东西,也是家长要学习的东西。我们要与父母合作,因为教孩子时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要陪伴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是孩子的导师,是在孩子的生活中起阗非常重要作用的人物。

认识孤独症--行为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孤独症孩子的行为特征。

首先是延迟性行为:当一个孤独症孩子被带到你面前时,从哪些迹像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呢?

A.语言--最被关注的是语言方面:

B.玩耍--除了不说话以外,还不喜欢玩玩具,别人玩的时候他会躲到一边,不会参与进去: C.漠视--其它的迹象表明,他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关心:

D.感情表达--当亲人离开他时,他是否会哭?你会发现,你越是给他关注,他就越要躲避。当你要亲昵他时,他会抵抗,尤其是皮肤性接触; E.生活能力--看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如能否独立吃饭、上厕所、穿衣服、睡觉以及行走时否知道危险;

F.模仿能力--看一下孩子是否具有模仿能力,如在语言和行为方面;

G.智力--可能孤独症的孩子都无法做智商测验(一般智力发育滞后的标准是65),观察他是否有智力落后的现像;

H.异常行为--看孩子是否有过激表现,如发脾气、攻击他人、自伤等(教授播放了一段”自伤“表现的录像)。我们会注意到,大一点的孩子攻击性更强,在12-16岁之间,对整个家庭会构成潜在的威胁,13-15岁或更大的孩子会有更加暴躁性的攻击性行为,甚至会把父母当成人质关在家里。专业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考虑是否应告诉家长,当孤独症到一定年龄时,他可能会对家庭有危险。如果告诉了,会引起母亲更多的忧虑;若你注意到母亲的伤心和忧虑,就要告诉她:我会长期在这里帮助你,我会把你介绍给其他的专家,他们仍然会给你提供帮助。孤独症孩子中会有很多怪异行为,而且会持续存在。但观察他们的走路和跑步时,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什么是最重要的障碍?

在前面列举的行为当中,大家会认为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人说注意力很关键。比如,伊唐认为注意力最重要,在美国的早期调查中,也有人这们认为。但如果有智力低下问题,他们是不可能向同龄人那样学习东西的。另外,布瑞尼认为情感表达是最关键的因素,但目前不管哪个更重要都不可能概括出孤独的基本症状。诊断

不同的孩子,滞后/障碍的表现也不同。若孩子在生活自理、行为等方面都有滞后的现像,我们称之为全面发育障碍,而不是简单的称为孤独症。在列举的诸多行为中,不同组合,会得出不同的诊断结果,这可能要比单单诊断为孤独症更好。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上述列举的行为就可以诊断为孤独症。病因与治疗

在60年代后的今天,仍不能找到孤独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但仍要强调的是孤独症。这并不是用非常好的前提假设构造出来的。此外,轻重的衡量也有问题。如果是刚刚进入领域的人,他要具备敏感的分析能力,否则无法取得进展。

对于孤独症的治疗,要从行为入手。如注意力、问题行为、语言等。如通过语言入手可以衡量他的理解力、接受力和表达力;或是从问题行为入手;也可以从注意力入手(帮助他关注更多在周围发生的事情)。在美国,这些都是免费的,如果是获得几项综合治疗也可以是免费的。

如果方法适当,你会发现孩子愿意和你呆在一起,有情感的交流。智商测试(在美国也可以是免费的)的作用是其结果反映出教育训练的成果。如果构建好的环境,智商测试也会有所提高。通过测试反映出孩子的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快于他的生长环境。不要忘记测试的分数高低反映出他的生长环境,而非他的实际智商。不久前,在美国有人提到,非洲黑人智商底。之所以这样说,是基督徒找他们做奴隶的借口,如果智商似乎就应该做低等的工作,付很低的工资。所以对于刚开始与孤独症进行交流的人,很多事情还一无所知,对于我们的挑战是:通过努力使得这些人把他们的包袱打掉。

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钓鱼?如果你有经验,在挪威捕捞三文鱼是非常刺激的。如果在六、七月份,河水不多,鱼可以在河里进行繁殖,等到八到十月份在河里钓鱼是最好的时机。十到十一月份,水份很高很冷,加上化学成分的影响,三文鱼无法繁殖成功。河流中水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即使是在合适的时间繁殖也不会成功。但是在不利于繁殖的时间,通过干预改变河水的状况,三文鱼也会存活下去正如我们生存的社会一样,只要通过努力,它就会改变。我们看到,虽然孤独症不是在最佳时期来到的人,但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梵高就像是六、七月份的三文鱼,而孤独症孩子是十一、十二月份的三文鱼。但孤独症的存在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贡献--虽然起点低,也超出了原来的目标。孤独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在这个时间(左图中十、十一坐标区)来的三文鱼,没有病,没有受到损害和能力丧失,属于事物自然顺序中的一个点。这个时间(六、七月份)是为社会做大贡献的人,如梵高,但他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很差,以至于在某段时间不得不到医院去就诊。梵高有一些自残行为,他曾把耳朵割下来送给女友,但这样是无法赢得女友的欢心的。所以他没有朋友,只拥有更高的自我,这样可以更好的对色彩进行组合搭配,创作出许多艺术品,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果当初给他做治疗,结果会如何呢?是否要教他如何去约会女朋友,赢得女友的欢心?那么治疗可能会使这样的艺术家不得知复存在。所以对那些人做治疗一定要小心谨慎,区别对待。爱因斯坦是十一月份的三文鱼,他花了一生的时间整天与公式打交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美国加州大学一些在生物、物理领域很成功的人走路的步态、笑的时候很奇怪。他们唯一生存的机会就是娶个很好的女人做妻子。曾有个诺贝尔奖者,穿着绿色的衬衫、黄色的领带去出席宴会,妻子会告诉他,这样的搭配是不合适的。

所以不要把孤独症看作是有障碍的人,而把他们看作是区别于一般人的另一类人。通过特殊的教育对孤独症人进行治疗,通过环境的改变使孤独症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家里接受治疗要有很好的环境,对于一般的孩子,只要醒着就一直在学习,周末、假日也在学习。所以要对孤独症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构造,使他有更多”?quot;着的时间。要简化教学环境,使孤独症孩子取得成功。如果成功了,他是忧伤还是高兴呢?

如果她(指身边的Helen小姐)是孤独症,大人让她坐她不坐(和Helen表演),现在我就教她坐,帮她坐下来,如果坐了我会给他最喜欢的东西。我用两腿夹住凳子她不会跑掉;如果她喜欢跑掉,给她这样的机会就不好。(与Helen换角色)如果Helen是个妈妈,把学习过程简单化(坐下),妈妈很容易掌握。现在她可以控制我了,她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

我是来自斯堪地那维亚的人(络瓦斯教授的原籍是挪威--编者)在那里有很多人看上去像孤独症,他们被称为“单身汉”,在此之前,他们来自地中海地区,更早也许是来自非洲。他们想在地中海居住,因为那里的气候好,食品充实裕。后来,来地中海的人越来越多,还有法国、希腊等地的人,人们发现很难应付社交问题。后来从德国又有很多人来到地中海,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受不了,就往斯堪地那维亚半岛迁移。前年,我和太太去佛罗伦萨,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式的交往方式,在佛罗伦萨星期六晚上举行活动,人很多,大家在聊天。我太太就对我说:“洛瓦斯,我受不了了,我们回宾馆吧。”我想这就是要应付的社会压力,以前人没那么多,压力也没那么大。在北欧人们发现一个农场的人生活很孤独,瑞典、芬兰了民是如此。在美国,人感到不舒服时就到阿拉斯加去你会发现有些人喜欢独处,有些人喜欢刺激性的活动。如果你去挪威,与挪威人问好时,他会用手插在兜里摸着什么,两眼看着地,两脚不安地踢来踢去,这是他们不安的一种自我表现。如果发生战争,人们会发现斯堪地那维亚、阿拉斯加、还有中国北部的人会活下来。如果是按照这个图这样分布的情况生存的话,人的存活机率会很小。这样孤独症的教育会更有价值,对孤独症的孩子会开发出更多的技能。

问题行为的处理

右图中的这个孩子的问题行为看起来非常吓人。如自己打自己,嗑肩,甚至打别人,看起来非常不正常。这里有一个调查,这个孩子十年来大部分时间手脚被束缚,突然解除束缚后,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情况做了观察。这里是观察到的反应,是一个15分钟内的记录: 第一天,刚开始自己打自己,线是往上走,后来停息; 第二天,带到屋子里来,一直没有出现自伤行为;

第三天,带到房间里来,一开始自己打自己怕来就好了,做了一些被认为是适当的事情。

当时的理论认为,如果妈妈拒绝孩子的切求,则认为妈妈不称职,因为她不喜欢他,妈妈不想要他,所以孩子就打他妈妈。在1965年时,人们是怎样处理问题行为的呢?如果一个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当时会把他抱在怀里,让他知道我们喜欢他。这样孩子会很长时间没有自伤行为,但以后还会多次出现自伤行为,而每当这时妈妈就亲他,于是机率上涨了20倍。

第四天,带入房间,自伤行为出现时没有给予关爱,该行为减少;

第五天,带入房间,给予关爱,15分钟内,自伤行为比原来增加了20倍; 第六天,后来自伤行为出现时不给予关爱,该行为出现的比率又开始下降; 第七天,无自伤行为出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

1.通过对此问题行为的记录,可以对自伤行为进行精确的测量;

2.在60、70年代以前对自伤行为提出的安抚性的处理方式--给予孩子以关爱,是一个错误的处理方法。

右图记录的是孩子八天来行为消退的过程:

第一天,孩子的自伤行为出现时,想要搂抱他是很自然的反应,但这样做效果不会好的。孩子10分钟内会打320次,一天中要打好几次,加起来有几千下。

第二天,线越陡表示自伤的次数越多,但经过一段时间自伤行为会减少。如果自己坚持不 住的话,可以找朋友来帮忙;如果实在不行,自己就走开吧,让别人来。第三天,间隔5分钟自伤行为才开始。

第四天,又重新来过,孩子的自伤有所增加。

第五天,有改变,15分钟的时间内,孩子没有出现自伤的行为。第六天,次数在降低。第七天,次数越来越低。

第八天,1个多小时,孩子没有出现自伤行为。

三种不同的自伤行为的处理方式:

1.正面强化:孩子自伤是为了得到关爱、关注和安慰。如果当孩子有自伤时就会得到关爱,则会强化了这种行为,这称为正面强化。

2.摆脱别人:孩子自伤是为了不想让别人关心他。这种情况下,你要关心他,反尔也不能有好的效果。

3.自我刺激行为:例如,盲、聋哑人会有打自己,咬手等自我刺激行为。佛罗里达的一个学者发现,有些人会咬自己的手腕,并且会咬下肉。他想了解,这是不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行为。为了调查,曾把胶布贴在手腕上,他们也会去咬,咬掉后也会去嚼,但不是咬肉的感觉。孤独症人的看天、抖动身体、跑动等,是不是一种感官的刺激呢?实际上是他们的神经系统需要这些刺激,否则他们不能维持下来,以动物为例进行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独自生活的动物不如群体辞海的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发育健全。

换个角度看自伤行为,我们会发现,有时一些想自杀的人,在有些情况下,若我们想救他,他往往可能真会自杀。所以孤独症的自伤行为特点和自杀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我曾在西亚图的一个基金会工作过,这里只有20个客户,其中就有3、4个自杀了。他们为什么自杀呢?经研究发现,心理学家发现病人有自杀企图,会给病人采取保护措施,我们发现自杀都发生在这个医生上班时,因为他很急于关爱客户。我说这些,是为了说明孤独症群体并不是很独特的群体,他们身上有的东西我们常人身上也有一些。

孤独症的自我刺激行为 观察我们周围的人,都会有一些自我刺激行为,从每天清晨开始就持续不断的存在。比如我就会不断抠鼻子,幸运的是我有一贯耐心的太太。抠鼻子是个低层次的自我刺激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分两类:一类是低层次的,它与身体行为有关;另一类是高层次的,它与生活活动、周围的安排有关。

观察孤独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搭积木时会把一样形状的放在一起,在把方形的放在一块儿,把三角形的放在一块儿后,孩子会有一种非常开心的感觉。孩子也会按照顺序摆放,强调的是对应匹配的关系,就象宾馆里拜访餐具一样。就象我们打高尔夫球,挥一杆进一个洞。投篮球也是一个好例子,观众花钱去看,如球进篮,观众会鼓掌。这些实际上都是自我刺激行为。另外,一般球队的拉拉队长会是个漂亮的女孩,当球进时为他们欢呼加油。换句话说,孤独症孩子的表现也有他们生理、生物学上的合理性。运用ABA教孩子--科学研究的结果

1973年,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它们是: 1.自我刺激 2.鹦鹉学舌

3.适当语言或语调 4.社会性的非语言 5.适当玩耍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和接受过训练的家长带的孩子进行比较。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孩子们是在诊所里接受训练,后续实验是把一些孩子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有能力的人管理运做的医院);另一些孩子送给接受过训练的家长带。后来再将孩子带来时发现,家长带的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比例下降了,后面的四项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个结果和我们一般人的想法非常不同,一般人认为的是让家长带孩子会更严重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说,用科学的态度看问题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 行为训练的优点是:

1.复杂的行为,比如说语言是可以通过训练学会的; 2.孩子的不当行为,包括自伤行为可以大幅度减少; 3.训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4.普通人,包括家长和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学会当老师;

仅出专业人士进行每周20-40小时的教学不可行,因为首先费用就太高。比较好的方法是培养一些学生,让他们跟多年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学习,学生会非常高兴。通过接受培训,他们可以带个案。我们进行了调查,看哪些人愿意来,结果我们发现有很多大学生都愿意来做这份工作,而且人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知道今天的大学生与50年代的学生不同,我做学生时,整天想的都是玩,而现在的学生愿意更早与社会有接触和交流,更早融入到社会。

行为训练的弱点是:

1.因为反应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每一个行为都必须有针对的去训练。如果一种做法对孩子没有帮助,那我们就要作出改变。

2.因为环境特点不同,所以训练必须在所有的环境里进行。我们的训练是在诊所里进行的,慢慢地有诊所改为家里,再到所有的环境中训练。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离开诊所后会是什么样子。

3.训练的成果是会反复的。如果我们的孩子四、五年没有反复的话,他还会倒退到原来的状态中去。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建立好的环境,从三、四岁到七、八岁,在到成年人,否则我们的孩子学到的东西会丢失掉。4.训练对孩子的影响很不一样,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1971年时,我们发现,接受训练的孩子进步很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可能跟神经学有关。年纪轻点的孩子的神经系统比年纪大点的孩子的神经系统学习的接受能力要强。另外一种说法,存在机遇之门。年轻点的神经系统产生的神经机构比老的神经系统要强,要多。我们已经有神经系统方面的很研究数据支持此观点。

ABA--目前唯一有研究数据证明其训练有效性的方法

在1987后的研究中,我们把孩子们分成三个组:实验组、控制组I、控制组II。实验组的孩子要接受每星期40个小时的密集型训练; 控制组I的孩子每星期接受10小时的ABA训练; 控制组II的孩子无训练。

孩子们刚进来时,智商测试都在65-107之间。在这张数据表上,N代表人数,MIQ代表平均智商,RANGE代表智商的范围。从左往右看,第一列数据代表孩子上常规学校的人数,第二列代表的是上语言障碍学校的人数,第三列代表是上智障或孤独症学校的人数。对于在座的年轻专业人士,应该把重点放在最后一组上,因为这些孩子很需要帮助,而且做这项工作有一个好处是:容易发现问题。从上面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孩子最初的情况差不多,经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不同强度的训练,以后的情况却大不相同。语言能力与训练效果

以语言和模仿来说,有的语言能力欠缺的孩子经过训练后智商可以超过10或更高。在以下(见左幻灯片)这张表上对两类孩子进行了对比:一类是表现不好的,能力呈下降趋势,达到有障碍的程度;一类是有最好结果的,孩子的整体能力比他的语言能力高。孩子表现方面的能力超出他们的语言能力。不同训练强度和方法的效果比较

以下的两张幻灯片列出了将在加州大学(洛瓦斯教授所在的大学)所进行的高强度训练和低强度训练与结构化教学三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了三个方面:与人交流、生活自立能力和社会交往。训练与评估

训练之后的评估体系很重要。表一是一份评估表,它通过13种不同的方法了解孩子不同的情况,在入班时、12个月、24个月和6岁时进行测试。表中的第二项是ELM,即早期学习情况的评估,它在训练四个月后进行,对孩子在语言学习、表达、接受、理解、模仿等方面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训练是否有效。就像癌症病人要先去医院检查,然后接受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去复查的程序一样,我们也需要对孩子的训练情况进行测试。最后一次测试是在孩子六周岁的时候进行的。在这个表中,最后一项--家用长的满意度,这一点非常重要。每周,我们的训练小组成员都会和家长有一次相互交流的时间,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有所进展,下一步的训练计划;另一方面让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威斯康星测试有优越的成绩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2和洛夏克测试正常 有意识到他人心理状况的证据

MMPI(美国常用的标准方法)跟踪调查发现,最好的孤独症人进入社会后,他们当中很多人过着正常的生活,已没有什么孤独症症状的表现

第五篇:孤独症儿童训练计划

孤独症儿童训练方案

孤独症是起病于童年早期的广泛脑功能发育障碍,致残率很高,而且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对本症的治疗也主要是减轻患儿的症状,保持社会功能,保持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争取回归主流。孤独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问题。当代世界的治疗集中在三大方面:特教培训;行为矫正;药物治疗。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特教培训目前是治疗孤独症的最主要方法。

目前在我校平均每班有一至两名孤独症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给我校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平时这些孤独症学生在班级里进行集体教学,但是我校也有专业的孤独症教育康复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训练,使他们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更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我们把这些孤独症学生按照各方面能力分成低、中、高三组,其各组主要表现如下:

低功能组:无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声音;身体发育正常,协调能力尚可,能进行简单的大运动练习,但精细动作能力极差;不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多动或者极度安静,不能配合老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并扰乱课堂秩序,给教学带来困扰。

中功能组:有语言,但只能重复词语或句子末尾的几个词,不能正常表达和沟通;身体发育正常,协调能力良好,能在引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但精细动作能力差,有严重的重复刻板行为;在集体教学时注意力保持能力差,给教学带来许多不便。

高功能组:语言能力较好,能正确和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身体发育良好,能在指导下参加许多项目的活动;精细动作能力较好,能在指导下完成一些任务;重复刻板行为严重,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纠正,但过段时间还会出现新的刻板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较好,能独立穿衣、穿鞋或者洗碗等;能参加集体教学,但课上有问题行为出现。这些还需加强教育训练。

这些孤独症学生有些还具有特殊才能,如何恒宇有记地图的能力,他能将无锡所有的公交车线路图画下来,也会画中国地图,并标出每个省的省会;他还会被说明书,只要看一眼就能将说明书丝毫不差地写下来。如孙兴国有记日子的功能,随便说一个日子,他便能说出这个日子是星期几,他还善于记书本的页码。如朱俊逸,他对音乐和舞蹈比较感兴趣,会唱许多儿歌和流行歌曲。但是他们的这些特殊才能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我校根据这些孤独症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制定了相应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标准量表。我校老师按照这一量表对孤独症学生进行教育康复,用心记录,仔细评估。

此表如下:

下载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孤独症儿童的护理干预及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孤独症儿童倡议书

    携手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关爱孤独症儿童倡议书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亲爱的朋友们:您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眼睛明亮,却不与你对视;他们虽有言语,却不与你交流;他们听得声响,却......

    儿童孤独症学习小结

    培训小结 2014年10月6号至9号,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香港孤独症结构化教学基础课程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是由香港协康会主办,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儿童预防接种的全程护理干预(全文5篇)

    儿童预防接种的全程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全程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 。方法:在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中实施相应心理护理方法,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安全有效的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高血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者......

    儿童感冒护理体会(5篇)

    儿童感冒护理体会 孩子感冒发烧时,前两非常重要,前两天护理好了,感冒就好一半了。 首先要到正规医院去让医生看看,化验血常规确定该吃的药。 其次是回来后的护理: 白天时每半小时......

    【免费版】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年级______ 以下有一些你孩子平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请仔细阅读每一项,根据你孩子的实际情况,......

    孤独症儿童的模仿活动

    孤独症儿童的模仿活动 模仿是一种有意识的仿效别人的行为,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孩子先天没有自动模仿的能力,因为他们大多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差,但......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 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