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李克强:扩大内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均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合理布局指明了方向。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平台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常住人口已有7.3亿。过去30多年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从地理空间看,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一头沉”的不平衡状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相对滞后,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从城镇化率上看,东部地区已经超过60%,而中部尚不足50%、西部只有45%左右,中西部平均比东部地区低14~17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整体加速,连续几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是任重道远。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城镇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形成后又会加速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发展新的城市群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由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梯次推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提升中西部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平台。《报告》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二、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总的方向是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现在,中西部不少地区城市发展有一定基础,有的已形成了城市群,但总体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城市群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中小城市潜力难以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应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硬件”、“软件”上增强这些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纳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铸造新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那些区位优势明显、有较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如哈长地区、江淮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滇中地区、黔中地区、呼包鄂榆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宁夏沿黄地区、藏中南地区等,要在这些地方培育发展若干个城市相对密集的城市群。
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变成市民,是改善我国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它不但可以降低人口转移成本、优化生产力布局,还可以减轻大城市压力、缓解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聚集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人口和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同时结合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设一批边境口岸城镇。
三、推进中西部发展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键
中西部地区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往往是因为交通闭塞、水利失修、信息不灵,被欠缺的基础设施扼住了咽喉。基础设施欠账一旦弥补上,就能打破束缚发展的枷锁,拉近这些地区与东部沿海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发挥出资源优势,激发出要素活力,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也将获得勃勃生机。
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为例,由于前两年启动了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流经市区的这条河流从垃圾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风景区,不但改变了市容市貌,也提升了当地发展环境。加上合九、宁西、沪汉蓉、阜六4条铁路相继开通、6条高速公路已建在建,多年落后封闭的六安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最近几年,六安市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速,工业增加值3年实现翻番,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6%提升到2013年的40%以上。这块土地的发展轨迹再次证明,中西部地区抓住重大项目、走基础设施先行的路子,就有可能不断创造出腾飞超越的新亮点。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向中西部倾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达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累计投入达8900亿元。2013年中央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其投资额占全国铁路建设投资总额的70%以上。下一步,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会摆到突出位置,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线、输电通道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发挥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产业是城镇化的“火车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承接好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产业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没有充分产业支撑的城市,犹如缺乏水和营养的小苗,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即使有暂时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尤其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呈加快向外转移之势,这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升的重大机遇,不可错失。利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转移的目的地既可能是中西部地区,也可能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利用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带来的机遇,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努力促成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承接转移中发挥本地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经济。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产业的兴盛,才能催生充足的人财物集聚,为当地群众带来就近就业、创业机会,开辟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新通道,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固本培元。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绿色、低碳、环保。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是我国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务必保护好耕地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
第二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陈锡文
2015年12月07日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也面对许多重大挑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没有先例可循,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握好方向,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已进城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在此基础上,提高全体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任务之一。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类型城镇落户的政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本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迁移登记制度,建成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城镇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公共政策等提供依据。分类指导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积分落户制度,为公平有序落户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户籍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自愿,就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不搞强迫命令“逼”农民进城,不能让农业转移人口“被落户”“被上楼”,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分类,就是从顶层设计上作出整体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因地制宜作出具体政策安排,由各地根据不同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完善细化落户标准,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镇落户条件,形成明确、稳定的定居预期。有序,就是优先解决存量、合理引导增量,优先解决本地区已进城常住人口落户问题,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问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有序,不刮风、不冒进、不搞运动。
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建立居住证制度是人口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常住在城镇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城镇产业工人的主体,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仍未能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和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城镇内部依然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矛盾。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到2020年要努力解决1亿左右已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落户问题,其他已进城但未落户的人口则要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来解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居住证制度,是在现阶段不同城镇分类落户的条件下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限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是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实行居住证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持证人提供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特别是为那些已经在城镇就业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解决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各级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让更多流动人口能够融入城镇,使他们对居住的城镇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在我国国情下,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74亿,约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5,但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地与常住地大多并不一致,这使得现有的财政支出预算体制与各地常住人口的现状不相吻合。实现在常住地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的目标,需要首先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这无疑需要庞大的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应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实现财政转移支付测算分配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将现有主要针对城镇户籍居民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支持和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到已进入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尽快研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的财政补助和支持力度。在调整省以下收入划分时,要考虑农业转移人口的因素,以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多的城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督促地方建立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要考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带来的增支因素,分配专项转移支付要逐步按照常住人口口径计算,切实缓解一些城镇因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而增加的财政支出压力。三是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支出成本的科学测算。完善有关统计分析工作,为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体制机制提供依据。此外,还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汇聚社会力量,开拓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通道,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分担公共服务支出,协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对于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积极性、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的“三权”保障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三权”。
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抓紧出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办法,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和确保如期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构建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的基础体系。加强规范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及服务体系,健全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今年,中央已经部署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明确提出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尽快研究制定缩小征地范围的具体办法,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特别是注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被征收时得到公平合理补偿,禁止剥夺进城落户农民获得征地补偿的合法权利。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保障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稳步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各项试点必须严格限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防止侵蚀集体经济和农民利益。引导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探索农户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既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也要着力改善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当前,各类棚户区群众住房简陋,环境较差,安全隐患多;农村困难群众对住上安全住房的诉求强烈。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棚户区改造等保障安居工程不但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棚户区改造和城乡居民危房改造也是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既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也发挥了带动消费、扩大投资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也应看到,这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在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积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第一,加强城镇棚户区改造。要切实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缩短安置周期、节省安置费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第二,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要积极做好省级补助资金落实工作,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确保改造后的住房符合建设及安全标准。同时,要加强农房风貌引导和管理。第三,积极完善棚改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努力实现配套设施与棚改区的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第四,大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要在统筹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管理办法,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不断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形成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第三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的“3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
第四篇:诸城市以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城镇化
诸城市以“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城镇化
诸城市依托农村社区平台,围绕“人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平台,统筹整合资源要素,优化城镇发展布局,着力构建基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拉起了以1个中心城区龙头带动,3个城市副中心协调推动,10个重点镇、30个生态小区全面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走出一条“诸城路径”。
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引导农民聚合居住
农民进城,农民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工作的核心和难点。诸城市将聚合居住区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立足以人为核心的和谐社区建设理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型农村生活共同体,有效改善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诸城市合理布局社区聚合居住区、养殖区和大型农机具存放点,科学设计户型,提升聚合居住区建设水平,增强吸纳功能。
规范工作程序。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做到“六公开”、“五通过”、“四要件”、“三申请”。“六公开”:公开规划布局、安置户型、评估折价、拆迁补助、施工和监理单位招投标、回迁安置;“五通过”:建设方案必须举行听证、论证,分别由镇街党委政府联席会、社区党委会、全体党员会、居民代表会、全体居民会通过;“四要件”:每户一封明白信,签订搬迁同意协议,签订评估后的正式搬迁合同,签订安置入住后义务权利承诺书;“三申请”:社区向镇街农居整治办提出申请,镇街农居整治办向市农居整治办提出申请,市农居整治办向市农居整治领导小组提出申请,促进聚合居住工作稳妥有序进行。
引导农民聚合居住。创新四种建设模式,加快聚合居住步伐。“增减挂钩”模式: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中心村规划建设聚合居住区,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推动周边村庄农民向“中心村”聚集。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模式:结合旧城改造,广泛吸引社会资源介入,对城中村、城边村进行整体拆迁、整合改造,变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变农民为市民。镇街驻地建设提升模式:坚持镇域化带动,修订完善镇域规划,高起点规划设计聚合居住区,吸引周边居民入住,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依托工业园区、大企业,规划建设聚合居住区,引导居民到园区、企业周边集中居住,使更多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完善配套设施。按照现代化城镇的标准,配套完善聚合居住区基础设施,以推进城乡供水、供气、供热、环卫一体化为突破口,实行与主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目前,聚合居住区全部达到“五化”“八通”标准。
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平台,管理实现“全覆盖”
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根本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诸城市将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室,把政府公共服务送到农民身边,让广大农民近距离享受到与城市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有效整合了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确保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加强综合服务。在社区综合服务厅设立社区志愿服务联络站,党务事务及群团组织服务,为社区群众直接办理或代理劳动保障、环境卫生、农业技术、社会保障救助等方面服务事项。建立健全社区综合服务厅与市、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联网运行机制,对三级为民服务厅实行分层、分类、分级管理,引导社区群众就近就地办理服务事项,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政府管”。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在每个社区建设一处标准化的农村社区卫生室,建立涵盖所有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在所有农村社区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设立新农合报销点,实行即时报销,农村社区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到50%,新农合报销的重大疾病病种增加到57种,封顶线提高到30万元。
提升社区就业保障水平。社区服务窗口与市人力资源市场、镇街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实现网络连接,实现农民求职与企业招工的有效对接,使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了解到企业招工信息;依托社区日用品超市设立慈善超市,困难群众可直接持卡到超市选取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统筹推进社区教育。在每个农村社区建设1所标准化幼儿园,同时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努力实现就近就学。在每个社区成立社区教学站,面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进行专业培训。
完善群众工作网络。在每个社区建立群众工作站,形成市、镇街、社区、居民小组四级群众工作网络体系,组织全市1.4万干部职工与全市31万城乡居户结对,每季度至少一次上门联系服务,及时掌握群众需求诉求。
三、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推动农民家门口就业
诸城市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规划建设社区特色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承接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壮大社区经济,引导原来局限于一村范围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社区内周边村辐射延伸,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修订完善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型、商贸服务业型、现代农业型、文化旅游型等特色产业社区。全市已培育起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社区112个,占农村社区总数的53.8%。
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统筹整合社区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规划建设社区特色产业园区,承接市镇产业延伸和转移。目前,全市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229家,15万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48%,土地流转面积35.7万亩,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统筹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土地流转,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广泛推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社区居民”、“社区+合作社+社员”等经营模式,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2012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92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9个,高效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在撤行政村建社区的基础上,把原行政村的集体资产转换为成立经济联合社, 在不改变原行政村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受益权的前提下,由经济联合社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联合社内选举设立社管会和社监会,原来的村民成为“社员”。推进社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
四、创新社区管理,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在社区管理上,诸城市积极构建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加快农民聚集融合步伐,改进了传统农村生活方式,提高了综合管理效能,推动了全市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
增强镇街管理服务功能。将108项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镇街,增强了镇街、社区管理服务功能;调整市镇财政分配体制,市镇财政每年投入5100多万元逐月发放农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报酬,投入730万元作为社区工作运转经费。将城镇建设、社区化发展列入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制定出台鼓励科学发展暂行办法,从税费、土地、信贷等方面,加大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充分调动镇街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施行网格化管理。以社区为单元确立管理网格,每个自然村、驻区单位作为二级网格,各设1名网格长,30户左右为一格,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工作沉到社区、纳入网格,实现了基层社会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划分235个社区单元网格,设立了1738个网、8736个格,建立起10468人的信息联络员队伍。
强化党支部带动作用。组织社区服务型党支部与城市社区、企业、市直部门单位跨区域建立城乡联建党组织244个,引导20多个城市社区、100多家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社区,实现组织联建、经济联合、以城带乡。社区党委(总支)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200多个,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经济合作组织480多个,按“有偿、微利”原则,为农民及企业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等服务,年实现服务创收980多万元。
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数据中心,建立集行政审批、综治维稳、民生保障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应用系统,实现市、镇街(部门)、社区三级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大大提高了社区管理效率。
第五篇:李克强强调: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李克强强调: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14年09月16日 22:56:32 来源:新华网
李克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改革创新 试点先行 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 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座谈会。
会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安徽省及云南红河州、福建晋江市、山东桓台县马桥镇负责人汇报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做法和建议。李克强对各地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他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动能。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规律,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李克强指出,我国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国家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确定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所有试点都要以改革为统领,按照中央统筹规划、地方为主、综合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紧紧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形成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同时鼓励未列入试点地区主动有为,共同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作贡献。
李克强说,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要公布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探索实行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允许地方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要科学规划,创新保障房投融资机制和土地使用政策,更多吸引社会资金,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向中西部倾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东部产业园区在中西部开展共建、托管等连锁经营,以“业”兴“城”,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升人口承载能力,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李克强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抓在手上,干在实处,奋发有为、抓出实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多给支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造福广大城乡群众。
国务委员杨晶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