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体验真情 珍爱生命》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体验真情 珍爱生命》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高洁
一:教学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我自己依据《斑羚飞渡》课文,创新改编一节作文指导课。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第六单元“关注动物、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为主题的一篇文章。求生的欲望,牺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擎天撼地的人性美,悲壮美,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在以往的教课中,老师们就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新课改中,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不只是把原文中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更应创造的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使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内心的健康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有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充分调动感官,细心体验,感受真情,学会改写文章。如何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情感目标与价值观(心理健康渗透点):
1.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品质(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对生的渴求等)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3.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用心体验别人的情感,更好的关爱他人,关爱动物。
(三)过程与方法:在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自主学习,独立思索,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精神。从而更好的解决以上两个目标。
教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设置情境把自己当成斑羚们,把自己置身于紧张情境之感受动物真情),自主合作式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心理描写的句子如:惊恐,害怕等描写句子。收集关爱动物的名言等。
(四)重点:调动各种感观,仔细观察,细心体验。运用好心理描写,更好的体现换位思索。
(五)难点: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三:学情分析:
年龄特点:我任教的是初一学生,全班共六十人,男、女生各三十人。大多十三、四岁,这个年龄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进取,活泼好动,正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期,也是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能力时期。
学生需求:无论在生理特点上,还是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看,学生们都渴望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这就要老师有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
学生基础: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是作文教学。好多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文假大空,原因之一,有些学生不会调动感官,调动情绪,调动自己有过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悲伤,恐惧,绝望,激动,失望,彷徨等心理)来写作文。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有爱心,学会换位思索,理解尊重关爱别人
(2)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改变以往的重过程轻体验的理念。本次作文重在体验的理念。体现了积极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体验。
(4)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5)能体现新课标中要求的,学生能用联想和想象,借助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改写。
(二)设计意图:
我创新的把此文改编成一个作文指导课:改写《斑羚飞渡》,就是想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斑羚,用自己的心理情绪体会斑羚的心理,这样可以教会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体谅别人,这样就可以用一颗真挚的爱心来尊重别人,尊重世间的所有生命。这样除了达到“关爱动物”这个情感目标之外,更好的延伸了《斑》情感态度价值这个目标。这节作文课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多媒体课指导写作;第二节写作实践课。五.教学资源:用多媒体教学(动画片,自作幻灯课件),班德瑞音乐。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同学们在学习语文中最为难是什么?引出是作文。学生们写不好原因之一,是缺乏真情实感,今天老师教你一招,学会体验,真情流露。再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说出原因?导入新课。师:在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动物常常演绎出神奇壮美的故事,衰老的母鹿为了整个鹿群的生存,主动殉身于金钱豹的爪下。母狐为了营救在捕兽夹下挣扎的幼狐,朝猎人下跪作揖;野金雕被关进铁笼后绝食身亡。。那么,一群被逼到绝境的斑羚,在危急时刻,它们会进行怎样生死抉择呢?请同学们观看动画,聆听这群斑羚在伤心崖上“吟唱”了一曲怎样的荡气回肠的生命的颂歌。
(二):播放动画给学生看(设置情境,亲身感受)
1.让学生主动说,这个动画片讲述了一个什么的故事。(找一个学生说,如果说不完整,再让其他学生说。相互补充完整。)
2.请再看一遍。此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认真听音乐,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仔细观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的地点在哪?主要情节是什么?结果如何?(老师可以在此时,加入自己对动画片解释。)
(三):师生共练习(引导学生如何用心理感受词来形容斑羚感觉):感人的故事展示了动物的聪慧,动物的也有人性,同学们肯定激情在胸,欲语为快。请同学们前后位自动结组,合作叙述这个凄美的故事。(第一个幻灯片:美丽家园
被逼绝境)
请同学形容一下,自己被坏人追赶时心情如何?再进而想象一下斑羚听到了枪声后,拼命逃跑的心情如何?(此处,老师详细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学生把心理感受写下积累本上)
(四)自选图片合作探究:同学们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片断,把自己当成斑羚,设身处地的想像当时斑羚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请用恰当的词语,用你的真心真情来体验,想象出它们当时在伤心崖上的话。
(展示幻灯片:第二个:惊惶而逃
艰难选择。第三个:斑羚飞渡
获救重生,第四个幻灯片:傲然回视
走向彩虹)
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写下自己的内心体验,然后在分组回答。再评选出最佳写作小组。
1.学生自选图片内容,用恰当的语句描写。这样可以照顾到表述能力稍弱的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如惊惶而逃 比较简单,可用害怕,恐慌,恐惧等词语来形容)
此时提问的同学,多照顾到全班中,表达能力,感受领悟能力弱的同学。2.难一些的画面让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回答。(比如:傲然回视,要能想象出头羊的傲视,对人类的轻蔑,嘲笑等心理)此时的提问,是可以让那些表达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更好的发挥。
3.师生共评最佳小组:要求这个组每个同学,回答问题参与人员多,而且上片断描写有文采,表达通畅。4.老师小结,同时第放第五个幻灯片
戛洛山的伤心崖上,那一道道双双划出的矫健身影,那一声声空谷回荡的死亡之音,种群延续的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个体牺牲的如此高尚的利他行为,交织成了一曲生离死别,惊天动地的千古绝唱,面对这凄美壮烈的一幕,万物之灵的人类只有目瞪口呆。
(五):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们多角度多层次来挖掘本文所体现的动物精神品质)
同学们说的真好,优美的语言流露心中真情。动物也有思想,也有智慧,也有人的情感。看了这个动画片后,同学们肯定会有很深的感触,从动物身上可折射出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引导学生感受到:斑羚对生的渴望,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等。
镰刀头羊的英雄本色,它富于智慧,沉稳果断。斑羚面临种群灭绝时,表现出来的群体意识,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人类在危难时更应发扬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本文给人类敲响了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的警钟,深深感到人类应善待生灵,关爱一切生命。(六):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师:斗转星移,物种的灭绝与出现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之一。可是当人类参与到大自然的活动中后,特种灭绝的时间大提前了。300亿年前地球上约有25亿个特种,至 今只剩下1亿个,在已灭绝的24个物种中,有60%的是本纪灭绝的。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现在仅存的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2年灭绝1种,兽类每1年就消灭了1种。提问:动物的命运堪忧,请同学们简单谈谈我们要如何做?
(七):结束语:(幻灯)在瑰丽的蓝天、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神奇的深邃的大海以及杳无人烟的荒漠,你是否已触摸到动物们“人性化”的一面?这些充满无穷魅力的 动物生活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些朋友!真真切切去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生活空间!与它们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生读)
送大家一句名言:“每种生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同样完美,卓尔不凡各具魅力,都是这个星球上独具内在价值和天赋的,具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创造物。--------(美)珍妮。古道尔。”(幻灯同学们一起朗读)
(八):作业:任选一个
1。你就是这群斑中的一员,或是镰刀头羊,或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或是勇于献身的老羊。。。请以斑羚的口吻写下这个故事,要求体会出他们的恐惧,惊慌,沉着冷静。多用心理描写,动作,景物描写等。
2. 假如你是那头即将飞渡的老斑羚,此时会想些什么?会对那些年轻的斑羚说什么?(尽量用心理描写)
3.当镰刀头羊成功的指挥了那群斑羚集体飞渡成功后,孤零零的站在山峰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的翅膀,写一则百字作文片断,展示它复杂的内心世界。
4.写下上这课的内心感受,注意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是什么?心理感受是什么?
(九)教学反思:这节课上的很成功,课堂活跃,学生在情境之中,感受真情。实现了预设目标(见教学目标)。但也有个别同学上课时不敢当众发言,词语积累不够,以后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积累。
七、预期效果
1.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用一颗真挚的爱心来尊重别人,尊重世间的所有生命。所有学生都能感到动物对生的渴望,学习它们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等等。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让所有的学生,学会并利用换位思索。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学生尊重别人的感受,培养很好的与人交往能力。
3、让90%的学生能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学会把自己的情绪融于情节之中,真切的用自己的情绪去体会别人的内心情感,这样就可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4.能有50%的同学,能把作文写成佳作。
八、教学特色
1.很有创新性。把一篇课文,抓住让人震憾的情感力量,改编成一节作文课,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延伸了原文所体现的情感教育。而且能从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技能。
2.符合新课标中的理念,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创新改编,恰当的挖掘出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升华了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目标。
3、课课堂环节设计合理科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能抓住中学生心理特点,来设计这节作文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别人的情感,学会了将心比心,调动自己所有的人生体会,人生经历,去体验真情。这样就是学会了换位思索。
5.老师自做课件,课件制作精心合理,图文并茂,条理清晰,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情绪体验,充份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情绪,把学生带到情境中,使学生的内心感受与作文指导完美结合。
第二篇: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认识 4 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 累好词佳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 导“我”的话。
.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 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
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 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 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渎自悟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教师制作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 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 们就一同走入 14 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 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 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 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 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 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 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 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 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 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 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 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 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 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
辞。
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 商场一下订购了 40 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
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 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 流了出来。
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
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 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 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 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 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 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 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 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 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五、拓展实践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 2025 年,这个时 候同学们已经 30 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 也许还深处逆境。当 2 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 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 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 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 们的人生上了宝贵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 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 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 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七、尝试运用
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 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
第三篇: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广西桂平市垌心乡王举小学
蒙丽娟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5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3、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德国的奇丽风景,背诵、积累优美语句;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德国奇丽风景、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2、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习惯。
三、教法:读议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资源
1、学生课前了解德国有关习俗等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花吗?你们的花会养在什么地方呢?
2、今天我们就随著名学者季羡林爷爷,一起踏上德国这片美丽的土地,欣赏这里独特的风光,领略他们独特的养花习俗。(板书课题,齐读)(强调: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先检查一下词语的预习情况。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学生接读)
3、了解中心句:
(1)季羡林爷爷曾在德国留学十年,他对德国的评价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说,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指导读: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注意标点。
(2)季爷爷是怎样描写这样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三、深入感受:
(一)感受景色之奇丽。
1、出示自学提示: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划计句中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
2、赏析:
语段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理解词语:读这段话时,哪个词语最先跳入你的视线?
a.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生读句子,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侧重写花的形态。师用双手合拢花绽开状,这是一朵,一簇应是怎样?来呀,这个同学加一朵(生也靠手)还单薄了一点,再来„„
b.这些花(指课件)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读出“姹紫嫣红”的味道),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c.“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暇”是什么意思?(空闲,没有时间。“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应接应接不暇”呢?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的又想看(远处的),看了怒放的又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这就叫——应接不暇。
d、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会“应接不暇”?指名说。(2)描写景色奇丽的词语还有很多,还有哪些,再找找(3)朗读感悟
①这里的花如此美丽,让我们“应接不暇”,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吧!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②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闭上眼睛静静的听老师读,并想象画面。(师配乐朗读)
③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说画面。
④大家说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欣赏这奇丽的景色。边看边解说。(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4)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用朗读来表达一下吧。
(二)体会风情之奇特。
1、走在美丽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自然会让人想到这奇丽的景色背后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文中的哪一句话呢?
2、课件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人人”体现在哪?
4、生汇报
5、品读理解。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境界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去仔细体会。让我们再一次从他们养花与赏花的过程中品味这种境界。
(2)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接读(他们的花„„花的脊梁。)
(3)人人为我,他们收获美,自己在街上又看到别人的花,生接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4)原来德国有如此奇丽的景色,是因为他们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呀,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5)多么崇高的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6)我们应先想着为别人做贡献,才能换来人人为你做贡献。你们能在这八个字中用上一组关联词语,使意思不变吗?教师提醒你们:前后四个字的顺序可以变换。
6、联系生活实际例子谈谈对主题的理解。(轮流值日搞卫生,捐书建立图书角,为贫困孩子献爱心捐款活动)
四、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德国——(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被德国人民——(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祟高境界所感染;学习了课文,我们会由衷地赞叹德国——(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更应学习德国人民——(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心灵;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课文的结尾写到了四五十年后,当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奇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学生多德国人某些特点进行了了解的基础上,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提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想象,欣赏感受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理解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由所收获。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首先要感动自己。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架起了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这节课总体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录像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课文,抓重点句;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
1、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理解读,学生发现,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
第三,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紧扣文中的主题,反复吟诵,升华主题,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在品味“景色奇丽”时应该先让学生想象德国街头的景色,之后马上让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有了切实的感受再来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好。然而在本堂课中,课件出了一点问题,打断了学生的理解思路。虽然学生也理解到了,也读了,但总是感觉欠缺那么一点点。另外,在读写结合这方面点得还不够透,学生理解不够到位,说话的表达仍需坚持训练。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总要回头想想,简单反思一下,正视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在经历中成长„„
第四篇:语文学科心理渗透课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心理渗透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有着健全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榜样示范、情感感染、耐心疏导、实践锻炼等多种办法,使学生及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又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语文教学主要运用三种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节课我就在综合性活动中采用情感感染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心理渗透。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活动)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渲染气氛,然后对话导入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故事赏析,爱的含义解析。
三、小组活动展示:
(一)讲爱心故事
方法指导(投影显示)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二)表演生活场景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献爱心
情景一:聆听离异子女的心声 情景二: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渴望
情景三:通过图片讨论怎样关注社会角落的需要救助者
六、小结: 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也不要对他们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这样的爱才值得提倡,才是高尚的、纯洁的。只要人人都拥有这样的爱心,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八拓展
1.小组讨论并制定一次献爱心活动方案。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第五篇: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高洁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的补充教材,是一篇选读课文,要求学生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童话美的熏陶,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给予人生的启迪。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在悟。
2、设计多种方式,放飞学生想像的翅膀,培养其思维的空间。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人性,激扬灵性服务。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体会情感、受到思想启迪。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边唱边做动作。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快速浏览的办法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书。
3、汇报交流,结合评价。
(指名三位学生回答)。故事中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师小结评价:同学们阅读概括能力很不错,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很好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
三、独立阅读重点感悟
1、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学生边读边画。
2、填补空白,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第()位青年通过()感受到了幸福。
3、小组交流后汇报。
4、想象他们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5、老师小结归纳:“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本是拉芳洗发水广告的一句话,却是一句至理名言。不是吗?就像课文中,第一个青年当医生救了很多人,所以他幸福;第二个青年到处流浪,但他为人们做出了贡献,所以他也幸福;第三个青年做农民,他种的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也非常幸福。他们三个人幸福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让别人幸福,别人幸福他们自己就幸福。所以,一个人幸福不是真的幸福,大家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四、体会身边的幸福,联系生活延伸教育。
1.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时间,终于弄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想问同学们,假如第一个和第二个青年不到外面工作,他们能不能找到幸福?
2.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么?(有)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那时的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幸福了么?(学生简要说四五自然段内容)
3.师小结: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的。那么,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欣赏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一首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下课!
板书设计 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当医生
做好多工作
当农民
给病人治病 对别人有用
劳动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