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唱论文-新的
无伴奏合唱声音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摘要:如何把握歌唱的状态,如何把握用耳朵聆听的正确声音概念及声音控制,歌唱的纵向呼气与吐字咬字的密切关系,如何把握状态呼吸的方法,如何把握吐字咬字和触音及音韵的归属,如何把握声音的走向、气息的对抗及声音的支点,如何解决真假声的混合。
关键词:合唱; 声音共性;呼吸的对抗;真假声的结合;触音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艺术、群体的艺术、综合性的艺术,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声音多样、丰满,富有多层次声音表现的空间和氛围,可以利用循环呼吸延长音乐的时值,并且没有任何声区转换的痕迹,它的力度起伏可以是独唱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通过多声部、多层次的表现手段和处理方法,达到高度谐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合唱给人们带来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变化的艺术享受,合唱声音的协和、和声的多彩变化,飘渺空灵圣洁,歌唱与表演的结合,作品的多样化,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和艺术享受。无伴奏合唱在合唱音乐艺术中更是一门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合唱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不与任何乐器组合,只单用人声作为表现的工具。当代无伴奏合唱已经发展到演唱者可以利用声线模仿各种(特别是乐器)声音,其中以模仿敲击乐器、吹管乐器、电结他甚至其他乐器的音色,有的在音响技术的协助下,这些由人声模仿出来的声音往往几可乱真!无伴奏合唱即有它的难度也有它的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一个合唱团艺术水平的高低,从演唱无伴奏合唱曲目中可以窥见这个团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并且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马革顺先生曾这样形容合唱:“合唱首先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特殊的精致的要求……它不仅仅等同于群众歌咏,它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无伴奏合唱的声音训练尤其严格并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演唱者的音乐综合素质、修养要求更高,以下是合唱声音训练的方法与探讨,仅供参考。
一、如何统一合唱声音的共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合唱也是个体声音与群体声音相互统一的艺术,合唱声音各个声部的每一瞬间,音色、音量、强弱及纵横关系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统一的声音又与合唱队员的歌唱状态、站立姿势、吐字咬字、正确的触音、呼吸的对抗、声音的共鸣位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状态越积极,声音的焦点就越集中,呼吸和咬字越统一声音就越纵向、越立体,如果每一个队员都能做到把个性的声音痕迹融汇与集体统一的共性之中的,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学会聆听和融入其它声部,用耳朵敏锐的听力融合自己的音量、音色、音准与合唱队之中,并利用其它声部寻找自己声部的旋律线,学会控制,相互配合,相互靠拢,协调控制声音的强弱力度,协调各个器官积极的作用。这个合唱队的音色就是协调的、统一的,共性的。
二、歌唱的状态:合唱队员在训练时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即积极的歌唱状态。指挥家杨红年教授曾这样说到,歌唱状态:“是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同时我个人也认为状态是歌唱声音通道贯通的基本条件,它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和音色。歌唱时要做到:
A、面部腔体的膨胀,张开鼻翼,也可以称之为“面带微笑的哭泣”,或是“哭泣中的微笑”。
B、口腔、胸腔、腹腔有一定的张力和对抗。
C、硬口盖要前伸、上张,(就像鳄鱼嘴),像肯苹果状态,上腭前伸是为了起到阻气的作用,和气息的不流失。
D、脖子以下的锁骨一定要打开,想象放在双肩上,而双肩和脖子一定要放松。
E、呼吸在状态里和状态同步,要求每个队员歌唱时用积极的状态去调整声音相互靠拢,使自己的声音适应与集体的和声音响效果及协和的声音美之中。
F、要做到相对的松弛和紧张,口腔状态是积极的,呼吸的支点是对抗的,站立的姿势是顶天立地的,而身体的肌肉是放松的,如双肩的下沉,胸骨的打开。肌肉太紧张,声音就发紧、发僵,会缺乏连贯及柔和,但如果浑身呆滞、松垮,声音就会发散,不集中,没有穿透力,随之声音就没有了张力,那么听力就会有所偏离,你的声音下意识的就会不断偏低,并直接影响声音位置及音高、音准、音色、质感,直接影响作品的完美性、统一性。
所以,歌唱器官只有在整体肌肉的高度兴奋和相对的松弛状态下,声音才能通畅、灵活、均衡、自如,从而也可以起到保护嗓音的作用。
三、呼吸的对抗性和统一性: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古人讲:“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可见气息对歌唱是本,没有气息支撑,歌唱发声也就无从谈起。由于无伴奏合唱对于音准要求极高,没有气息支撑就无法达到绝对的音准和音高,所以气息的控制极为重要。呼吸只有在产生对抗的情况下,声音才会有的支点,而正确声音的支点不是在喉咙里,而是在腹腔的底部,即“丹田”,有了积极地状态,呼吸才能沉下去。合唱队员要学会用状态呼吸,叹着气呼吸,呼吸和状态一定是同步的,我们可以想象,把呼吸的力量转移到身体的尾骨上,拉长后背的颈椎,头盖向上顶,尾骨向下拽,气吸走下,声走上,并吐干净上一口气,方能吸深下一口气。要学会用呼吸控制各种音量的变化,要有呼吸、吐字、音色的一致性;还要有声部各种对比的默契感。用纵向呼吸(即硬口盖打开的瞬间)、前后呼吸的感觉去找到对抗的支撑点,我们还要学会把生活中本能的呼吸变为有节奏、有控制、有目的呼吸,以此达到呼吸的对抗性和统一性。无论是缓吸、急吸都要和指挥的手势相统一。好的合唱队每一个呼吸气口都会做的毫无痕迹,均匀、连贯、自然。
四、正确的歌唱站立姿势及对抗支点:站立的对抗是支撑气息和声音的一个“助力器”,我们要求合唱队员尽量找到对抗的支点,我们把对抗总结为以下几点:站立时脚抓地头顶天;腰部后顶,背向前,音在高位气沉低点;气声流动上下循环;叹气触音打开牙关;笑肌上提;字声一线;臀腹收紧;打开双肩;尾骨向下;颈椎伸展;吐净上句;深吸下句;上下对抗;立地顶天;足不过撑;深不过满;气息点地声音点天。生活中的很多力量来自于身体的对抗,而这种无意识的对抗所产生的反作用,也正是我们歌唱时要有意识可以利用的方法。
五、正确的吐字咬字及的歌唱触音:合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是语言美化和夸张的艺术。总结中国汉字发音的特殊性,如何使声音在发声的瞬间完成生母与韵母的完美结合,我们不妨把汉字生母中的“喉、舌、齿、牙、唇”五音和“开、齐、撮、合”四呼,简单的归类,我们把它分为宽窄、横竖、园扁、前后、上、下。总结以下:
1.宽母音窄唱,如:啊、花、妈、沙、他、搭、扎等,2.窄母音宽唱,如:
一、七、吉、滴、踢、米、毕等,3.横母音竖唱,如:、征、生、藤、横、铿、耕等
4.扁母音园唱,如:延、免、编、千、爱、派、态等,5.后母音前唱,如:我、国、魔、说、多、坡、摸等,6.前母音后唱,如:姿、辞、思、赛、菜、擦、咱等,7.高音向下唱、低音向上唱,即利用相反的作用喉头放松,声音通畅。
指挥家马格顺曾讲:“咬字是单字生母的形成,吐字是韵母送出的着力处,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歌唱时一定要把子音的歌唱状态,保持在母音的进行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瞬间的变化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和过度,及时的调节口腔的状态,做到“笑掐母音”“哭吐子音”,做到生母 点字头要紧、准,韵母拖音长、润,收音时做到速、齐、清,字越正腔越圆,触音是字头推向字符、字尾的第一步骤,关系到咬字吐字的圆润和规范程度,我们不妨把它比作“穿针引线”,或者是想象中的点“纳米”,点音越精确,面积越小,声音就越集中,一旦触音到位,永远保持口腔和面部及身体的全方位积极状态,不许松垮,并随着音符的时值长短维持到下一个音的开始,并保持在充足的歌唱状态中,直至收音。
六、正确的合唱声音观念及音色审美的统一: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声”意思是:丝弦不如竹笛和笙箫,而竹笛笙箫又不如人声。可见人声是最美的声音,而人声的音色又受到生理器官的控制,声音的音质不在于大小,也不在于强弱、而在于声与气结合控制的自如融洽、吐字的规范、声音的走向、共鸣的位置、声道的通畅。当代的无伴奏合唱与传统的合唱有所不同,在声音派别上种类很多,如:理发店派、古典派、当代流行乐派、街角牌、学院派、福音派、地方音乐派等,它的共同点都是以直声为基础的。所谓直声即声音不需要过多的声带颤抖,不需力量很大、很强,是用耳朵聆听着,以气息支撑着,有张力的、有弹性的、有控制的、喝着、含着的声音,并且充分打开额窦、蝶窦及硬口盖,上齿向前、向上呈啃状,通过气息的对抗和上口盖的张力、阻力,把声音送出去,好比过滤的水,纯净而流畅。好的合唱一定是音色相互靠拢,让声部与声部之间产生在共振相融的音色里,而音色与个人的听力审美、内心感觉及艺术修养深浅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由于时代的不同,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的不同,声音的色彩和对作品的解释也不同,声音是基础,但决不是全部,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要有其它方面的综合修养,才能使合唱声音达到更完美。在歌唱的方法上,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美通、民通、古典、原生态,无论是任何派别,只要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只要能给观众带来审美的艺术享受,都是好的声音。
七、真假声的结合: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都会遇到真假声“脱节”和“打架”的问题,如何解决它们的结合,直接关系到声带的闭合、气息和声道的通畅问题,其实在歌唱中,没有绝对的真声,也没有绝对的假声,大多用的是真假混声,如何达到正确的混声,声乐教育家吴秀之老师曾多年潜心研究 “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我们不要丢掉以气息为支点的真声根基,以低气高位共鸣的办法解决声音和气息脱节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想象把生活中的“哭”变成歌唱中的“笑”,即“哭”和“笑”兼并有之的兴奋状态去完成真假声的结合,使之天衣无缝。真声是根基,假声是在根基上找到声带的闭合而完成的,没有根基,声音就虚掉了,就等于失去气息的支撑,为什么有很多不是科班出身而被称之为“原生态” 的地方业余歌手,声音会如此有“张力”、“金属音”和 声音的“磁性”?是与他们没有丢掉真声的根基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对抗”气息的“支点”乃是歌唱声音的“根”,也是真声与假声相接的最好的基点。以上是个人对合唱声音训练的一些浅谈和体会,仅供参考。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影响着国民素质和一代代的音乐指挥家。面对现代化的未来,更需要民众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李岚清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的人民假若能多方面发展艺术才能就能在经济上比其他国家占更优越的地位……。”综观合唱发展的历史,她对社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估量的。匈牙利的音乐家柯达伊说过这样一段话:“英国社会的无比团结与它六百年的合唱历史分不开,因为它培养了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人际关系所应有的修养和全面素质,而且使你能恰当地处理自己的位置。所以,合唱所体现的音乐精神,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缩影,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同时合唱也是一门科学,并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培养当代社会人的全面综合素质。
第二篇:合唱论文
影视音乐欣赏论文
— 我们的合唱,我们的歌
专业:轮机管理姓名:王圣伟学号:课时:星期二(2220100293
9-10)
我们的合唱,我们的歌
2011年12月22日晚,我校大学生合唱团为我们奉上一场题为《“我们的歌”新年合唱音乐会》的大型演出。节目非常精彩且形式多样,优美的旋律,动情的演唱,可谓“绕梁三日”,使我们在聆听精彩演唱的同时,深深的体会到了音乐世界中大合唱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敬爱的亲爱的老们,和可爱的合唱团的同学们的努力和汗水。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合唱将许多人分成几个声部,同时演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称为“合唱”。常见的合唱形式有:混声二部合唱(由男女声混合组成),混声四部合唱(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同声合唱(分男声、女声、童声的二部、三部合唱)等形式。合唱一般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但也有不用乐器伴奏的,称为“无伴奏合唱”。合唱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讲究整体音响的谐和与协调,要求各声部的音色相应统一,音量相应平衡,各声部的出现有层次。另外,对各声部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近年来,我国群众性的合唱活动很活跃,合唱技术艺术水平提高迅速。在这种形势下,单声部的齐唱已远远不能适应要求。
随着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普及,人们对合唱一词的理解和认同也越来越宽泛了。所以也可以广义的说: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和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的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合唱既可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群众性歌唱活动,又可以是一种要求较为严格,技巧较丰富的高级声乐艺术,它能够培养人们的音乐听觉和素养,提高声乐演唱技巧,严格演奏与和声观念,更是加强集体协作能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合唱艺术这个艺术门类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目前,合唱艺术空前繁荣,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各种大赛的举行,合唱艺术的表演已经不是停留在早期的概念,在声音观念、表演形式、评判标准等方面已融入了新的内涵和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合唱的协调必须具备音量、音色和音准三种因素。
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混声合唱一般为男女声部混合,如女高音SOPRANO,女低音AITO,男高音TENORE,男低音BASSO。女高音:明朗、轻柔、柔和。女低音:充沛、坚实而圆润。男高音:柔和、明朗、清晰、坚实。男低音:坚实、有力、充沛而宽厚。
合唱根据作品分类,分为29大类,这包括宗教组、非宗教组。宗教组分宗教音乐、教会音乐、黑人灵歌或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非宗教组分表演唱、民谣、有伴奏、无伴奏等很多样式。根据体裁分:有伴奏、无伴奏。宗教性:分清唱剧、安魂曲、圣咏、经文歌、弥撒曲。非宗教性:抒情的、副调乐曲、卡农曲、民歌合唱、歌剧合唱。这些合唱也分无伴奏、有伴奏。
歌剧中的合唱往往能够造成戏剧高潮,烘托出宏伟的热烈的气氛,并与细腻抒情的独唱造成对比效果。有些歌剧中的合唱曲成为音乐会上重要的曲目。歌剧表现群众场面的歌唱形式、有抒情性合唱曲如《蝴蝶夫人》中的“遥望合唱”。也有雄伟的戏剧性合唱如《图兰多特》中的尾声合唱等等。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Soprano,简称S)、女低音声部(Alto,简称A)、男高音声部(Tenor,简称T)和男低音声部(Bass,简称B)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每个基本声部又可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声部(甚至更多),如女高音声部(第一女高音声部S1,第二女高音声部S2)、女低音声部(第一女低音声部A1,第二女低音声部A2)、男高音声部(第一男高音声部T1,第二男高音声部T2)、男低音声部(第一男低音声部B1,第二男低音B2)。其中第一女高音为谱面上的最高声部,第二男低音为谱面上的最低声部。
《红河谷》这首已流传了一个多世纪的歌曲,人们对它的曲调是十分的熟悉。也许都能哼上几句。我们称它为《加拿大民歌》,这在我国好像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但美、加两国对它的“习惯”却颇多争议。美国人认为这是一首美国的民歌,歌中唱的“红河”是指德克萨斯州的那条红河。所以1941年拍摄的与歌曲同名的影片《红河谷》,就是以德克萨斯州的红河为外景,并且把《红河谷》的曲调作为主旋律贯串于整部影片。而加拿大人认为这首《红河谷》是加拿大民歌,理由是曲调的风格更接近北美洲的北部地区,歌中的红河指的是流经加拿大中部的曼尼托巴省首府温尼伯市,再流入温尼佩格湖的那条红河(Red River)。我更相信这歌是加拿大民歌,也许是因为喜欢加拿大的枫叶。红河两岸有大片的枫树林,一到秋天,漫天盖地的红色枫叶,将河流映得通红通红,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红河。
我校新春合唱音乐会中,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演唱了这首曲调优美的歌曲,唯美的歌词,悠扬且熟悉的旋律,演唱者倾情的演唱,顿时让听者随着动人的旋律穿越时空,带到那风景如画的红河谷中,使人心临其境。
《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由王洛宾改编的塔塔尔族民歌,取名为《在金色的沙滩上》,未经王洛宾同意,后来被人冠以《在银色的月光下》。歌词富于想象,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并充满诗情画意。旋律优美动听并随歌词内容的发展起伏而变化。
歌曲为三段式的结构形式。第一段在钢琴清淡的和弦,琶音的陪衬下,引出了悠扬而深沉的旋律。通过“金色的沙滩,银白的月光,迷茫的往事”等等一系列诗情画意的描写,表现出了多情的塔塔尔民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第二段音乐从降E调转为降D调,这一段虽然有小调色彩的感觉,但从情感表达上看应比前一段稍激动,较强烈的表现出主人公从内心的彷徨、迷惘之中幡然醒悟过来,四处寻找那背弃他而躲藏起来的姑娘,表达出塔塔尔民族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大小调形成鲜明的对比,阴暗色彩的小调,揭示了小伙子失去姑娘后的内心痛苦。;第三段钢琴通过七小节的引导,进一步强调主题,音乐转回降E调,速度还原,再现第一段旋律,把我们带进一个小伙子飞马寻找远去的姑娘的意境之中,给听众留下无限的遐想。
我校合唱音乐会中采用男生合唱的形式,将这首歌曲演绎的非常动听,在银色的月光下,如月色朦胧的寒辉,又如一首浪漫的诗篇,邀你一起追忆那美好的时光。
《茉莉花》是一首曲牌改编的歌曲,曲调婉转流畅,节奏赋予变化,歌词朗朗上口,因此为大众所喜欢,广为流传,并演绎出很多版本,现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的,出世以来久经传唱,并成为经典。
我校合唱音乐会中采用女生合唱的形式,再次将这曲经典的《茉莉花》展现在听者眼前,他们用温婉优美的女声,将《茉莉花》演绎的十分优美,闭上眼睛脑海中那位美丽的江南女子信手捏花的情景若隐若现。
《南屏晚钟》这首歌曲是著名词人陈蝶衣的经典作品之一,由王福龄作曲。该歌曲的大意是描写一妙龄少女游湖于林,巧遇一中意男子,情窦初开,充满爱的情意,刚想上前答话,突然天降无情大雨,男子失去踪影。可这相思的种子已潜滋暗长,挥之不去。再也见不到他的踪影,好生失望!最后,听那南屏晚钟的回音迭起,催醒了她的相思梦,走出了丛丛森林,看到了夕阳红!作曲也充分体现了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是一首美妙的歌曲!
我校合唱音乐会中,用男生合唱的形式再次将这首经典歌曲完美演绎,使听者为之一振,一种赏心悦目,清新脱俗的感觉由然而生。
《青春舞曲》是由王洛宾改编一首维吾尔族民歌,全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 流畅。
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人们: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歌曲结构短小,旋律优美,其小附点和切分节奏体现了浓郁的新疆音乐情绪和风格。代表了典型的新疆民族音乐文化。
《友谊地久天长》原是一首诗。作者:苏格兰人罗伯特·彭斯(1759-1796)后来电影《魂断蓝桥》选用它作为主题歌,由邓映易翻译的歌词最为国人所喜爱。在很多西方国家,这首歌通常会在除夕夜演唱,象征送走旧年而迎接新年的来临,它的主调并没有中文版本那样感伤,而这首歌在很多亚洲地区的学校毕业典礼一般作为主题曲,象征着告别或结束的情感,音乐与曲调都很独特,往往催人泪下,使经历过的人终生难忘。
我校合唱音乐会在第五幕中,用混音合唱的形式演唱了这首经典的歌曲。随着熟悉的旋律,我们的思绪也随着优美的音符“翩翩起舞”,同时此歌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更寓意深远,让广大同学更加珍惜思念的大学时光,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真挚温暖的同窗之情。
整场合唱音乐会在一首《我们的歌》的旋律中,落下帷幕,随着动听的旋律,悠扬的歌声,我们不禁有种意犹未尽之情。这场音乐会是合唱团的同学们在年尾为全校师生献上的一场丰厚的“饕餮盛宴”,让广大师生进一步的了解了合唱的美丽,同时也更喜爱音乐,更热爱生活。
我们的合唱,我们的歌,唱出激情,唱出梦想,唱出你我,唱出生活。
第三篇:合唱课论文
合唱课论文
课程周二7-8节
学号2220090103
姓名 陈京京
大连海事大学合唱团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合唱团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获得诸多荣誉。2001年获得辽宁省大学生庆祝我党成立80周年文艺汇演合唱比赛一等奖;
2002年获得辽宁省电视台合唱大赛金奖;
2004年参加大连海事大学“211本科评估”演出,并取得骄人成绩 2009年参加国庆六十周年系列演出和百年校庆专场演出 2010年参加辽宁省金奖邀请赛
2011年参加大连市“永远跟党走”高校红歌表演 2观后感
2011年12月22日晚6:30分,在一首合唱《迎风飘扬的旗》中,大连海事大学合唱团新年音乐会《我们的歌》拉开了帷幕,经历了140名团员和汪美斐老师辛勤排练近一个学期反而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讲述委婉爱情的《红河谷》到歌剧《自由射手》里的《猎人合唱》,从洋溢着激情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再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友谊地久天长》,从婉转优美的《在银色的月光下》到饱含深情的《东方之珠》,从《青春舞曲》到有着第二国歌之称的《茉莉花》精彩的表演背后是团员和老师们辛勤的汗水,男声部的高亢激越,女声部的楚楚动人,每一个音符都演绎的恰到好处,每一个曲目都演唱的绕梁三日,那些歌曲真的是天籁,仿佛能碰触人类的心灵,似是教堂里那种唱诗班的音乐,令人仅仅听一瞬间仿佛就会流下泪来。所以这次去听音乐会前,我真的是很激动,毕竟现场听的感觉是和电视里听的是不一样的,氛围也完全不同,相信认真爱过音乐的人都能体会。
亚当斯密曾说:富裕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内心的平静。那合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人声和情感的高度的和谐统一。在这里我们仿佛置身音乐的海洋,思绪随着歌声不断的飞扬。在音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和所有的团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将我们深深的感动。我们为自己能欣赏这样一场高水平的演出而感到无比幸福。
2011年即将过去,我们绝不会遗忘这样一个有意义的2011,因为,有音乐为伴。
第四篇:合唱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
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国内外合唱团风起云涌,合唱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合唱交流的机会也不断增多,第六届世界合唱节,也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圆满落下帷幕。多声部尤其合唱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所重视。申请本研究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针对教学班孩子们的声音条件、乐感,兼顾他们的兴趣爱好,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技能的训练隐藏于课堂情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中,采用快乐地、易学易练的方法、合理地利用时间,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进入合唱的殿堂。为此我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有效性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现将我课题实施情况向大家作阶段小结:
一在调查中分析原因
题号与题目
最高选项
比率
1.你知道什么是合唱吗?
知道
91% 2.除了在课堂上,你还会在课外欣赏合唱作品吗?
偶尔
75% 3.你喜欢教材中的合唱歌曲吗?
一般
54% 4.你喜欢演唱合唱歌曲中的哪个声部?
高声部
85% 5.你认为唱好合唱歌曲最重要的是什么?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93% 6.你在合唱表演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不能控制自我声音、音准
46% 7.你能和伙伴们唱好几首教材中的合唱歌曲呢?
1—2首
48% 8.除教材中的合唱歌曲,你还能唱几首合唱歌曲?
1—2首
42% 9.你在参与合唱训练时感受到了快乐吗?
偶尔
49% 10.学习合唱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反反复复地练唱
58%
归结以上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需要的是“快乐愉悦”的合唱体验,他们厌烦一遍遍的练唱;而老师误解“快乐教学”的内涵,一味迎合,忽视合唱教学中的基本训练;或是更多的追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即要求达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这一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机械反复练唱。渴望合唱教学的愉悦体验和合唱教学的有效现已成为合唱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致使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合唱教学改革走入两难的境地,达到合唱教学愉悦性与有效性有机统一才是改革的目的。二在课堂中稳步提升
(一)从欣赏入手找学习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适时让学生欣赏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赏合唱歌曲前作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前者的表现力较后者更加丰富,声音显得更加饱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1.首先从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入手,培养学生对多声部合唱的兴趣。给学生播放优秀、经典的合唱作品(最好是浅显、旋律动听、有特色的作品),观看著名合唱团的演出,甚至可以把我校合唱团同学和我本人在参加的爱乐教师合唱团现场演出的视频给学生观看,用身边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表演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中尽情感受多声部效果,建立和声概念,了解合唱歌曲比齐唱歌曲增添了和声要素,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作用和情韵。
2.在欣赏中营造多声部氛围,培养学生多层次的“立体”听觉习惯。敏锐的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前提。多声部合唱时,“耳朵”比“嘴巴”更有用,“耳朵”就是自己歌唱的“向导”。
(二)多维度教学促学习兴趣 1.轻松愉快的基础训练
可把合唱队里的一些常规训练放入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合唱队站好两队之后,后面的同学依次给前面的同学从头颈、背到腰进行“按摩”,并随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姿态有趣的“体操”,这种活动的目的是放松精神。老师带领学生两腿分立,用力喊出声音,或学习小狗“汪汪”叫,其目的是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在音乐课堂上,这两个练习是课前做。既可以使学生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进团结与协作意识,既新鲜又有趣。学生颈部、胸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胸舒展,精神愉快。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使他们感觉既是在学习,又是在娱乐。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用“咬苹果”、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2.多样化练唱方式
刚接触二声部歌曲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练唱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可能事倍功半。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展开班级合唱有效教学。(1)“并驾齐驱”
对于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可以把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来学习,让学生平行地学唱两个声部,然后让学生分声部合起来,以形成合唱。可以先将齐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与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合起来教唱,好象就是一首歌曲,唱熟后,再练习接唱第二声部,也像是一首歌曲那样学习,重点练习由齐唱进入合唱时第二声部的旋律衔接。等“这两首歌曲”都学会,并练熟后,这时让学生合唱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教法能较容易收效的重要原因是首先让学生绕开了“合唱难唱”“第二声部难唱”等思想障碍,当进入合唱时,他们发现一切都已掌握了,合起来很顺利,一听到自己的新鲜音响效果,信心与兴趣俱增。(2)“先入为主”
学生对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第二声部的旋律,也最怕唱第二声部,因为第一声部本身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首先要打破学生对二声部的“恐惧感”,在备课的过程中设计“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之初就暂把第一声部放在旁,直接教第二声部,也或者可以把二声部先拿出来让学生模唱或做发声练习,待学生对第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一声部。这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唱好合唱。(3)听唱结合
在合唱练习中,学会各声部旋律后,就不宜再过多的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亦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学生练习合唱时,老师亦可以运用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让学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水平。(4)发挥重唱优势
两声部歌曲在每一声部由一个人演唱,称为“二重唱”。二重唱的形式与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较后者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个人练习机会,让部分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步练习二重唱,以示范和带动唱的方式,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5)用轮唱做过渡
轮唱是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轮唱的前提是学生学会唱好歌曲旋律,音高、节奏准确。轮唱中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无论是那种演唱方式进行合唱,都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整齐,声部的音量要均衡,和谐,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切忌争相盖过另一声部而大声喊叫、抢拍、超赶速度。
(三)多形式辅助提学习效率 1.利用器乐辅助教学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送别》二声部歌曲时,因为旋律节奏较为简单,就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如竖笛、口琴等),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如没有这些小乐器的学习,也可以由教师用钢琴担任一个声部,进行合唱辅助教学。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可以比较有效地得到解决。
2.教师与不同声部合作辅助教学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可以先由老师奏或唱第二声部,与担任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逐渐放开声音地跟自己一起唱,当感觉到第二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随机地大声变为小声,完整地变为要在某些音“搀扶”一下,待达到“火候”时,再让学生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一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第二声部合作。3.利用分角色演唱辅助教学
多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用以创设独特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轻松学习歌唱。4.通过适当增减难度辅助教学
有些多声部歌曲有一些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可以把每句的第一个音的三度改为同度,相对降低难度,让学生比较容易的进入学习。5.运用柯达依手势辅助教学
柯达依手势在三年级教歌谱时同时和我们见面的。到四年级教学歌谱时,孩子们有时视谱反映不过来时只要你一个手势,孩子们就知道了,这时你就会发现他的手势是多么的有用和用。在合唱中,教师用柯达依手势法引导,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找准音程的音高,以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
(四)愿“细水长流”成“滴水穿石”
在平常的教学中,每节课设计一些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曲,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由自我学唱,到小组合作,或让校合唱团成员或是在班级中音乐方面相对突出的学生带领,自主完成各声部的初步学唱,比一比哪组唱得又快又准又好,再让孩子们一起合唱,体会和声的和谐之美。注重在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渗透,希望能够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三在摸索中探寻规律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合唱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是等到中高年级开始合唱教学时才进行,它需要一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长期培养过程,当孩子第一天走进音乐课堂,这种能力的积累就已经开始。同时,我们也不能让这种能力的提高陷入枯燥的技术操练中,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实施中,我们应注重活动的情境性、方法趣味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提倡遵循“在持之以恒中循序渐进、在音乐实践中交织互补、在丰富趣味中悄然提升” 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合唱基本技能。规律一:在持之以恒中循序渐进 正所谓“贵在坚持”,尤其是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任何技能的掌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长期不懈的对学生音乐能力进行培养。
在进行培养时,我们遵循合唱训练的科学原则,丰富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增强参与合唱训练的趣味和愉悦性。比如:帮助学生和声概念的建立,教师在学生已具有较好的音准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在每堂课中利用一小段时间,结合教学情境,有意识的开展一些丰富的技能训练活动,最初可开展“单个音程碰碰练”、“音程连接找朋友”的游戏。然后,进入单个和弦及和弦连接的音乐活动,再次,进行简单的卡农、填充式二部合唱乐段方面的尝试,这样由易到难分层式渐进,使学生在长期有效的音乐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规律二:在音乐实践中交织互补
“在音乐实践中交织互补”的规律有两成含义:其一,强调学生的任何音乐能力,都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及提高;其二,指在以任何一个音乐教学领域为主的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能力的培养交织在一起进行,各教学领域相互补充。如:唱歌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唱歌表现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审美能力、识谱能力、演奏能力等都可以在这一教学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又如:教师除在合唱教学时培养学生演唱的合作能力之外,在进行单声部歌曲教学时,也应对学生个人演唱能力进行培养,采用丰富有趣、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歌唱教学主要目标。因为合唱所需的声部协和,是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努力完成的,任何一名学生的演唱技能都十分重要,良好的个人演唱技能必定会促进学生在合唱中自信的树立与愉悦的体验,它是合唱时演唱合作技能逐步提高的前提。规律三:在丰富趣味中悄然提升 “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则是这一规律的主要宗旨。它强调的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及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是否体验到了快乐、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机械化”的技能训练。如:在《数鸭子》一课中,提出了巩固和复习二分、四分,八分和全音符及时值的知识技能要求。那么,教师应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融入到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可设计“找音符朋友”即用课前教师准备好的音乐卡片,找到与卡片上时值相等的另一位持卡片的同学作为好朋友。还可以设计“玩跷跷板”的游戏,通过平衡的原理,找到时值相等的筹码为游戏规则,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让这些多声部训练活 动都具有情境性和趣味性,让枯燥的声部练习融入到丰富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和声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合唱综合能力。四在实施中再找问题
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还是存在不少: l 关注音乐上的“弱势群体”:这些学生往往有声音特殊、性格内向、缺乏自信、音乐素养较弱等的问题。
l 关注合唱中的“南郭先生”: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行为,导致一些缺乏自信、音乐素养较弱的学生在集体中当起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l 关注教师中“弱势群体”:那就是兼职教师。(1)他们往往没有专职教师对音乐课的专注度,因为他们的重心往往在自己的主要学科上。(2)他们自身的音乐技能、素养有限,使得音乐教学能力受限,他们有心无力。
这些原因都让课题的实施存在一定影响。如何让“弱势群体”更强势,如何让“南郭先生” 更自信,如何让“业余选手”更专业,成为摆在我面前的新难题。我想,作为教师应充满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他们,在课内课外应多关注他们,尽自己的能力教会孩子们合作的方法,树立孩子们合唱的自信心,用爱和心灵的交流唤回他们对合唱的喜爱。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合唱。将“一个也不能少”的宗旨进行到底。在这里和大家共享,和大家探讨在课题实施这一阶段我们为班级合唱所做的努力,或许结果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许离大家的期待还有距离,希望通过我和我们教研团队的点滴付出,不懈努力,能最终欣喜地看到: l 低段孩子饶有兴趣听合唱。l 中段孩子蹒跚走路学合唱。l 高段孩子喜笑颜开唱合唱。当然,班级合唱教学仍是困难重重,举步艰难,就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班级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与审美教育的完美有效结合!
让天籁之声飘进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合唱魅力融进孩子的每个心灵!
第五篇:小学童声合唱论文
浅谈小学生童声合唱技巧
一、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
童声合唱发声训练最佳的位置就是“头腔共鸣”,即:位置高,音色明亮、优美、流畅。高位置是指声音在头腔中的振动感觉要尽量位置高,仿佛歌声是在鼻子上方,即闻花香的“印堂”处,声音走向是靠前的上方。在歌唱中有一种遥远感。如果让学生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必须要形象地去形容、帮助学生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课前我让学生做寻找“头腔共鸣”的辅助动作:(1)扬眉;(2)微笑;(3)提颊。变被动的“要我唱”为主动的“我要唱”。声音是高山流水的感觉,从上往下走。
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科学歌唱方法的获得,依赖于正确的呼吸,呼吸应是平稳、自然、连贯的,要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获得。如①静坐练习:坐正、嘴轻轻闭上,将两手贴在肋下,当他们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这才向他们说明歌唱时吸气的正确位置。②用“闻花香”做深呼吸练习,然后将气息保持住,然后发出短促的“咝、咝”声。③像小鸟张开翅膀去做深呼吸发长音“嘶———”,将气吐尽。
三、声部的和谐与音准的协调
合唱的和谐是指集体音响在音高关系上这能否准确、谐调而言。这就要坚持培养合唱队员听音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1.音阶的练习。让学生了解音阶的结构和形成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变化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练习中更好地把握每个音的音准。2.多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音乐是进行音准训练的重要途径。3.多奏。借助口风琴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表现技能。
四、准确的节奏感和唱谱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在同节奏的二声部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唱名不同,比较容易区分,而唱歌词时只有音高上的区别,词完全一样,学生易混淆。如果不认真地教唱谱,或马马虎虎的教谱,甚至直接教学歌词,势必会事倍功半。
五、正确的咬字、吐字
在歌唱当中,语言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歌词,同时歌词也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歌词的语言本身就具有艺术特点,每个字都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咬字吐字也是歌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对歌曲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要让观众听明白自己唱的是什么。具体做法就是采用高位置朗诵和哼鸣熟悉歌词,做到抓住字头准确,掌握字腹丰满,字尾轻收的规律,强调字头、字腹、字尾的相互关系和比例。求得字与声的统一,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当然,要想把课堂合唱教学继续深入,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分析、复调、作品分析及律学等,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行们的指导,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