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虫文化与欣赏学习心得范文
昆虫文化与欣赏学习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昆虫文化与欣赏”课的学习以及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对昆虫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刻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几乎分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昆虫世界的自然之美,它的精彩神奇令人陶醉。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在一般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似乎是两条不着边际的平行线,很少会有人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然而,昆虫与文化却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谓之为“昆虫文化”。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小小的昆虫能有什么样的文化,能对我们人类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都可以看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文字、昆虫节日等等。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有些昆虫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我国养蚕历史悠久,在古代“丝绸之路”中,丝绸有着很好的美誉,这得益于蚕丝的运用。在现实社会中,昆虫不仅还可以用作食物,还可以用做医药,许多药如:僵蚕,九香虫,蜜蜂,冬虫夏草等既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还可以对人生体进行滋补。蜂蜜在很多人群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不仅是因为它的滋润爽口,也缘于它的滋补作用,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
昆虫不仅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为文学艺术创作充当素材,也出现在传说中,寄予着美好的期望。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唐代王维所写的。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等等。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因此人们常以蝴蝶双飞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对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艳慕不已。
俗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然而,在昆虫的世界的蚂蚁也是充满神奇色彩。通过老师播放关于蚂蚁的视频,我对蚂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人们的世界观里,蚂蚁是弱小的,但是在昆虫的世界里,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片中的行军蚁没有固定的巢穴,不断地迁移,习惯于在行动中发现猎物。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行军,发现猎物,吃掉和搬运猎物。晚上,行军蚁就互相咬在一块,形成一个巨大的蚂蚁团,抱在一块休息。工蚁在外圈,兵蚁和小蚂蚁被围在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它们的下一代。行军蚁行动非常迅速。虽然每一只行军蚁都非常小,一滴水就可以就可以将它冲走或者淹死,但是它们合起来的力量太大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将它们挡住。这无疑向我们展示了团结的力量。但是,当它们进攻白蚁的巢穴之时,它们既是那么的勇猛,又是那么的无奈。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可以毁了蚂蚁们的坚固防御,然而又在一方面帮助他们逃脱被敌人全盘歼灭的厄运,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蚂蚁之间的战争也是如此的残酷,为了生存,它们表现的团结,策略一点不输与人类。大自然是美好神奇的,公平的,虽然昆虫们没有我们人类般的身躯,但是它们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
在常人眼里,昆虫与高科技似乎挂不上钩,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事实却是一些高科技需要研究昆虫,并从其身上找到突破口,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在一些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这些关系尤其表现在仿生学上面。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一门科学。仿生学籍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新的机械和新技术,或解决机械技术的难题。苍蝇,是细菌的传播者,谁都讨厌它。可是苍蝇的楫翅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0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同样,根据苍蝇复眼视觉所具有的追踪本领,研制导弹的跟踪、制导方面的仪器。四处乱窜的蟑螂,其每秒移动距离竟高达自身长度的50倍;而令人厌恶的苍蝇,却能够在玻璃等光滑表面进退自如。蜘蛛丝的强度相当于同等体积的钢丝的五倍。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量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科学家经过研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如直升机能在空中停留、倒飞等,就是从蜻蜓和蚊子的飞行中模仿出来的,现在最新式的隐形飞机其原理模仿出来就是从昆虫翅膀体色的变化和鳞片折光及吸收雷达波的原理模仿出来的。凡此种种,足以显见大自然的神奇伟大,昆虫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昆虫世界的奇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讨,不断地去研究,不断地去超越,最终为我们所用。
总之,通过这个学期“昆虫文化与欣赏”课的学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也让我对昆虫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深深的对自然的美好产生敬畏之情。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在这片世界中不仅有我们人类的足迹,也有它们——昆虫们的足迹。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最后,感谢老师精彩的讲解!
第二篇:昆虫文化与欣赏心得体会(云南农大)
昆虫,文化,艺术
----《昆虫文化与欣赏》心得体会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黄涛
学号:2012311419
昆虫,文化,艺术
--学习《昆虫文化与欣赏》课程有感
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了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然而,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昆虫做起了“文化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看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千古之恋化作蝶
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
民间现食虫文化
云南基诺人喜食蚂蚁和蜣螂。湖南湘西一带喜欢吃炒、烤蜂巢。湖南通道、城步等地喜喝虫茶。印度、泰国、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人有食蚁习俗。墨西哥将吃昆虫与许多宗教活动和节日庆典联系起来,如吃蚂蚁卵、幼虫和蛹,既是古代阿斯特克皇宫中的佳肴,也是宗教庆典上进贡上帝的首选佳品。美国卡立顿自然博物馆曾举办过别具一格的“百虫宴”,品种有油炸臭虫、蟋蟀拌花生米、甲虫色拉、蜻蜓浓汤、蚜虫鱼子酱和蟑螂三明治等。法国巴黎开出了“昆虫餐厅”,设有丰富可口的昆虫菜肴100多种,主要有油炸苍蝇、蚂蚁狮子头、清炖蛐蛐汤、烤蟑螂、蒸蛆、甲虫馅饼等等。昆虫食品及食虫活动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类食品文化和生活之中。
3.昆虫钱币
古往今来有许多艺术性很高的硬币,其中可以见到许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图案,如蜜蜂、蝴蝶、甲虫、蚱蜢、蚂蚁、蝉、螳螂等。据说昆虫可以作为神的象征而被推崇铸币,如蜜蜂代表了在以弗所神庙中的阿尔忒弥斯女神。有人统计,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就有300多种铸造精良的昆虫钱币。古罗马在公元前44年已有200多种。然而,自凯撒大帝到公元16世纪,“昆虫硬币”几乎绝迹。而当今世界上也仅有100多种。
4.昆虫像章
在各种各样的纪念章、徽章、奖章中,也常出现昆虫图案。如为了纪念北京昆虫学会成立40周年,为与会代表特制了精美的昆虫纪念币和纪念章,上有螳螂图案。美国犹他州的州徽上有蜜蜂和蜂房的图案。蝴蝶纪念章常象征死亡与复活,多为祭奠国王或名人的死亡。德国的蝗虫纪念章是为纪念几次大规模的蝗灾特制的。蚂蚁徽章在国外的一些大银行可以见到,常作为行徽以表示要厉行节约。昆虫邮票
在邮票上印制上神采各异、色彩亮丽的昆虫形象,这类昆虫邮票往往为广大
邮迷朋友竟相收藏。在邮票上一展风采的昆虫种类很多,有蝴蝶、蜻蜓、蟋蟀、螽斯、各种甲虫、蜜蜂、蝗虫、蝉、椿象、螳螂、天牛等,其中无论从数量和种类上,恐怕要数蝴蝶邮票最得宠了。从1950~1957年,瑞士每年发行一套冬季 慈善邮票,都以昆虫为题,其中共有蝴蝶邮票13枚; 1963年,中国发行了20枚蝴蝶邮票。80年代后,蝴蝶邮票的发行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主题突出。还有以保护野生动物、以纪念名人、科学家等等为主题的蝴蝶邮票。因此昆虫邮票不仅精美、好看、可收藏,而且它所体现的主题,已经与人类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了。
6昆虫书法
现在有人已发现了昆虫美妙而奇特的“书法”。据报载,日本书法家佐佐木洋对昆虫“书法”颇有研究,他在长期的观察研究中发现,许多被虫潜食或啃食过的植物叶片所留下的食痕非常奇妙,从中可以寻觅到许多种“文字”,有汉字、阿拉伯字、日本片假名字母等,各种字形字体不仅形似,而且极具“书法”特色,他将这些昆虫“书法”的叶片收集起来,别出心裁出版成书。
7.昆虫国画
古今中外,不少画家以昆虫为创作素材,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已为世人所熟知。然而,用昆虫为材料,通过剪贴创作成画的却为之甚少。上海昆虫研究所的曹明先生,曾是这样的一位国画创作者。他主要以蝴蝶翅膀为材料,近十年来主要以“国宝熊猫”、“万里长城”、“静物”、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彩蝶共舞”、“鸟语花香”、“桂林山水”、以牛、狗、猫、鸡、虎、骆驼等“动物类”等为主题,创作出近30多幅精美别致的蝴蝶国画,深得国内外爱好者的喜爱。通过此画,还与国外有关同行建立了长期友好往来。
经过这次选修课,学到了许多昆虫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以前自己对昆虫的认识挺狭隘的。幸好有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让我懂得更多昆虫的知识,特别是昆虫与文化的关系,两者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也认识到昆虫的可爱之处。此次选修课可谓是受益匪浅啊!
第三篇:数学文化与欣赏教案
第一章 数学文化概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课的开设方法、数学文化课的学习方法、数学文化课的考核方式等等。
教学重点:数学文化课与一般数学课的区别
教学难点:数学文化课程中如何处理好数学和文化的关系 教学课时:2节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序言
一、“数学文化”一词的使用
二、什么是“数学文化”
三、“数学文化”课的开设
四、“数学文化”课的上法
五、“数学文化”课的考核2
一、“数学文化”一词的使用•该词使用已有二、三十年;•在中国,较早使用的是1990年邓东皋、孙小礼等人编写的《数学与文化》及齐民友写的《数学与文化》;•近七、八年这个词用得多起来。•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近年大大增加,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说明许多人为着某种需要更愿意从文化这一角度来关注数学,更愿意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2 第二章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素养的内容、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区别、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等等。
教学重点:数学素养的内容、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区别
教学课时:2节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满足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有时甚至可能以难以察觉到的方式但无可置疑地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M·克莱因
一、数学教学与数学教育
1、数学教学: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中学数学教学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聪明日益长进”。
2、数学教育:(1)以动态的观点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2)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重在突出数学的应用性;(3)不仅仅是得到数学知识和技术,重要的是得到对事物进行认识、推理、判断、运用的能力,以及认识客观世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使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非认知心理得到健全发展的过程。
二、学生眼中的数学教育老师眼中的数学与学生眼中的数学是有区别的,学生眼中的数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数学,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走进学生的心中,理解学生的思维,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只有以学定教,才有高的教学效率!第三章 数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分段。教学重点:数学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区别
教学课时:2节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数学发展简史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起源时期
二、初等数学时期
三、近代数学时期
四、现代数学时期
一、数学起源时期(远古——公元前5世纪)这一时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数学起源于四个“河谷文明”地域•非洲的尼罗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中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东亚的黄河与长江
二、初等数学时期(前6世纪——公元16世纪)也称常量数学时期,这期间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东方;欧洲文艺复兴。1.古希腊(前6世纪——公元6世纪)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万物皆数”几何《原本》面积、体积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论》托勒密丢番图————三角学不定方程
2.东方(公元2世纪——15世纪)1)中国西汉(前2世纪)——《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魏晋南北朝(公元3世纪——5世纪)——刘徽、祖冲之出入相补原理,割圆术,算
四、现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 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年);年);现代数学酝酿阶段(1820——1870现代数学形成阶段(1870——1950现代数学繁荣阶段(1950——现在)。这一时期虽然还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容却非常丰富,远远超过了过去所有数学的总和。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对于这一时期的数学内容,我们只作简略的介绍。
第四章 数学的美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对称美、数学的简洁美、数学的和谐美。教学重点:数学的严谨与数学的美的辩证统一 教学难点:数学文化课程中如何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课时:4节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1.数学问题的简洁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为了突出其本质的因素,必然是简洁的。而一个问题提得越简洁、越清晰易懂,也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凡是经久不衰。引人入胜的数学问题,如三大尺规作图问题(用直尺和圆规求解倍立方、三等分任意角和化圆为方问题)、梅森关于素数的猜想、七桥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都是以极其简明而深刻的表述方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多么像引人垂涎欲滴的美丽果实,在诱使人们向它们伸出手来!而一旦把手伸出便欲罢不能。
2.数学语言的简洁数学语言是精炼的语言。例如,c2a2b2把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表达淋漓尽致。在欧拉公式eix=cosx+isinx中令x=得ei+1=0 把五个重要的常数 0,1,i,e,简单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爱因斯坦(Einstein)用 E=mc2 就能把茫茫宇宙中的质能互换这样深奥复杂的关系如此简单地揭示出来。多面体的欧拉公式V + F –E = 2V--凸多面体的顶点数,F 凸多面体的面数,E 凸多面体的棱数。3.数学概念的简洁数学概念是数学语言的精髓。不少数学概念已历经沧桑,内涵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使这个概念更加清晰、准确、简洁。怀特(White)说“数学可以定义为相继用简单的概念来代替复杂的概念。”以函数概念为例,从1673年莱布尼兹(Leibniz)给出的“函数就像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那样随点的变化而变动的量”定义。到1821年柯西(Cauchy)给出的“对于x的每个值,如果y有完全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叫做x的函数”的定义,再到近代的“设A、B是非空的集合,f是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则A到B的映射f:A →B称为A到B上的函数”的定义,其间经历了三百年,一次比一次深刻。4.数学证明的简洁马丁.伽德纳(Martin Cardner)指出:“数学的真谛在于不断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证明定理和解答问题。”简洁的证明,看上去思路自然,条理清楚。显示出数学证明不容辩驳的逻辑力量,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追求简洁也是数学家重要的研究课题。英国数学家阿蒂亚(Atiyah)说“数学的目的就是用简单而基本的词汇尽可能多地解释世界。。。如果我们积累起来的经验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话,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努力把它们加以简化和统一。”
对一个结果的证明如果很繁琐、冗长,人们读起来就会感到累赘且不得要领,甚至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例如美国数学家布兰吉(Louis de Brange)花了30多年的时间于1984年证明了比贝伯(Bieberbach)于1916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关于单叶函数系数界的一个猜想),这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成就。但是在数学界遭到了冷遇,原因之一是他的证明太长,整整写了350页。后来,他到了前苏联,在前苏联数学家的帮助下,将证明简化成12页,这个结果才得到了承认与好评。
第五章 数学的神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三次危机 教学重点:数学危机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数学危机的解决过程与数学发展的关系
教学课时:2节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与讲解相配合 教学过程:
一、“有无限个房间”的Hilbert旅馆1 2 3 4 ┅↓↓↓↓┅↓2 3 4 5 ┅空出了1号房间1.“客满”后又来1位客人(“客满”)k ┅┅k+1 ┅3
2.客满后又来了一个旅游团,旅游团中有无穷个客人1 2 3 4 ┅↓↓↓↓┅2 4 6 8 ┅空下了奇数号房间k ┅↓┅2k ┅4
•4.[思]该旅馆客满后又来了无穷个旅游团,每个团中都有无穷个客人,还能否安排?•“无穷大!任何一个其他问题都不曾如此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精神;任何一个其他观点都不曾如此有效地激励人类的智力;然而,没有任何概念比无穷大更需要澄清……”----Hilbert7
2.)“有限”时成立的许多命题,对“无限”不再成立(1)实数加法的结合律在“有限”的情况下,加法结合律成立:(a+b)+c= a+(b+c),a,b,c11
当初的伽利略悖论,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无限”的这一个特点而产生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n …↕↕↕↕↕↕↕↕↕↕↕↕↕2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n…[ 该两集合:有一一对应,于是推出两集合的元素个数相等;但由“部分小于全体”,又推出两集合的元素个数不相等。这就形成悖论。]9
第四篇:交响乐与音乐家欣赏学习心得
交响乐与音乐家欣赏学习心得
一直以为上选修课就是为了挣得那两个学分,所以从开始就没怎么看重选修课,当初选择交响乐与音乐家欣赏完全只是偶合,可是在逐渐的学习过程当中,发现这门选修课着实有其特殊之处,便静下心来听了课。
这门选修课有其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知识的特殊性,也在于黄老师的完美教学与有趣的课堂学习过程,我本来是一个不怎么懂音乐的人,谱都不识的,如何能对乱七八糟的交响乐产生兴趣,第一节课听那些个东西简直就是胡思乱想,一无是处,如果只是一味的听,一味的听老师讲理论,我觉得没几个人能对其产生感情,而黄老师则用那些音乐家的生平来打动我们,从而从本质上让我们了解哪一类的交响乐有什么样的内涵一样。
其实之前我只是知道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名字,对其生平的事迹是所知甚少的,但是看过莫扎特的一生之后发现,那不仅仅只是因为天赋的佩服,更是被其音乐所熏陶,有时候在想,伟大的音乐天赋是不易被发觉的,可是的他的自信,也由于这过分的自信害失了自己的生命,给人类留下的是最珍贵的,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交响音乐。
虽然自己不怎么懂谱,但还是很喜欢音乐的,对流行音乐也并不是一味的盲从,不听没有感情的空动声音,不唱鬼哭男号式的夸张样式。对乐器很感兴趣,真希望黄老师能在课堂上多给我们演绎流水乐章,感觉那些音符是最真实的,平时只能从音响里感觉到的声音,从钢琴的回旋中传出,给人的感觉特别真实而可触摸。这也许还是我们大部分同学最想要的,崇拜明星只是环境的渲染,崇拜您的琴声,绝对是对纯正与美的追求。
另外黄老师还可以找几部更有吸引力的电影如《海上钢琴师》之类的电影,现实感更浓,情节也很强的电影对视觉与思维的冲击将会更大,说不定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总之,学习了这些课时后,发现听交响乐有时可以振奋人心,让人有奋发图强的决心,有时可以使人格外的安静,心里特别的透明。
第五篇:观赏昆虫对人类文化
观赏昆虫与人类文化
摘 要:本文是我对昆虫学这门课程的所学及相关资料的览括,希望通过我的疏略研究 能对昆虫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对自己本学期所获得认知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小结。全文主要围绕昆虫资源的特征及其利用价值,观赏昆虫与人类文化等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昆虫学在人类科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对昆虫学的前景作了宏观的展望。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
在我国,对于昆虫的研究及观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一、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
(一)什么是昆虫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其实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湖南观赏昆虫据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共统计88种,隶属于11个目。它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昆虫的另
一个特点是:它从卵发育成性成熟的昆虫,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变态。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才是昆虫。
观赏昆虫是指能够美化人们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并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昆虫。包括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各种昆虫。如蝶类、鸣虫类及某些色彩形态美丽的甲虫。观赏昆虫是“资源昆虫”中的一类。
二、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冤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一处处都有昆虫涉牵。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
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
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三、观赏昆虫的分类
(一)什么是昆虫分类
昆虫分类就是通过对各种昆虫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再根据其共性和特性,将昆虫进行科学的划分。昆虫分类还包括研究昆虫物种的起源、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的过程和趋势,整个昆虫区系的形成、发展和演替等。通过昆虫分类使我们对昆虫世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它们作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所有的昆虫均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分目一览表
昆虫分类学者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如翅的有无及特征、口器的结构、触角形状、足跗节等,并结合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将昆虫进行了分目。最早是博物学家林奈(1758年)将昆虫分为7个目,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昆虫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
目前,多数学者赞成将昆虫纲分为34个目,它们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蜉蝣目、蜻蜓目、螳螂目、缺翅目、帻翅目、竹节虫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鞘翅目、脉翅目、长翅目、毛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三)主要观赏昆虫目的简介
在这里简单介绍两个目:蜻蜓目和螳螂目 1.蜻蜓目
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一般体中到大型,小型的较少。色彩丰富,红、黄、蓝、绿、灰各种不同的色彩均可见到,有些还有金属光泽。它们的外形象一架架小巧轻便的飞机。头部一般较大且十分灵活。触角细小,刚毛状,分为节。
复眼极发达,约占头部体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蜻蜓的一只复眼由个小眼组成的,如此众多的小眼组成的复眼再配以转动自如的头,使蜻蜒的视觉非常敏锐,视野十分开阔,除了大大的复眼外,还有个小型的单眼,单眼可以使蜻蜓感受到光度变化和光源方向。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具发达的上。蜻蜓胸部构造很有特点,前胸小,可活动,而中、后胸愈合在一起,向后倾斜。足细弱,不适宜行走,但适于攀附,当它飞翔时,足盘折在口器下方,辅助捕食。两对膜质的翅膀狭而长,翅脉网状,形成许多小翅室,这种结构使蜻蜓的翅坚韧而又轻便。翅前缘常有翅痣,是蜻蜓目的显著特点之一。腹部又细又长,圆筒形或扁形,起着平衡驱体和转向作用。
蜻蜓是出色的飞行能手,能长时间在空中飞翔,飞行速度很快,而且还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豆娘飞翔能力较弱。成虫和稚虫都是肉食性,成虫捕食蚊类、小形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稚虫生活在水中,又称为水虿。在小河边我们常常见到蜻蜓点水的现象,其实那是雌虫在产卵。雌虫将卵产于水中或水生植物组织内,稚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常栖息于砂粒间或泥水中,它可没有蜻蜓成虫那样美丽的色彩,而呈褐色或暗褐色,很难想象蜻蜓小时候竟会是这般模样。头部也有一对复眼和一对细小的触角,它的口器构造十分特殊,下唇亚颏很长,两者连接处成一关节,构成可曲可张的脸盖,平时折在头下,它能快速伸出捕捉食物,特别爱吃蜉蝣及蚊类的幼虫,亦能取食小鱼和蝌蚪。水气管鳃,这是它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水虿要经过12-15次蜕皮,历经1-2年才能变为能飞的蜻蜒。蜻蜒目全世界均有分布,热带地区种类较多,已知约有5000种,隶属于500属,我国已记载的约有300多种。这一目又可分为三个亚目14个科。2.螳螂目
提起螳螂,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的一对前足总是高举在胸前,好像在赤诚地祈祷着什么。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做“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出逃,路遇一螳螂,昂首奋臂,阻挡着庄公的车轮,庄公问驾车人是什么动物,驾车人说“这是个自不量力的螳螂。”从此“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这句成语就流传了下来。螳螂有着十分修长的身材,身披翠绿色的纱衣,这身绿色的衣裳对螳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它在草上或树叶上停留时不易被猎物和天敌发现。相应地,常在树干上生活的种类,体色一般为褐色。螳螂的头是三
角形的,上宽下窄,一个小的为单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位于头的上部两侧。列成三角形。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发达,坚强有力。头部非常灵活,转动自如。前胸极长,略扁平。前足发达,腿节和胫节下方具强刺,适于捕捉。中后足细长。常把身体支得很高,并能使身躯迅速前后移动,便于捕捉猎物。前翅薄革质,后翅扇状,不用时折叠于前翅之下,当捕捉猎物时,螳螂将双翅张开,竖立在背上,同时捕捉足高高举起,头部左右摆动,并发出一种声,这时猎物被吓得不知所措,于是螳螂乘机猛扑过去,捉住对手。螳螂只对活的猎物有兴趣,从不问津死虫子,它们的复眼与颈膜上数百根能及时传递神经脉冲的弹性纤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这套系统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大小、运动方向和路线,从猎物的定位到捕获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螳螂的婚配也很特殊,夏末秋初是它们交配的时节,我们常常能看到雌螳螂与雄螳螂交欢后,竟毫不顾夫妻之情,凶残地将丈夫咬死并吃掉。为什么雌螳螂竟如此无情无义呢?原来这是出于雌螳螂营养上的需要雌虫在繁殖季节里,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光靠捕捉一些小昆虫远远满足不了它的需要,它至少还要吃掉一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交尾完成后,约在月底雌螳螂开始产卵了,卵多产在树枝上或粗的草茎上,产卵时,从尾部排出质地疏松的流体泡沫,卵裹在其中,泡沫过一段时间后即凝固成半椭圆形的灰色硬厘米,宽约块,长约几厘米,表面有横皱纹,内部用薄膜隔成许多小格,每个小格内约有粒卵。螳螂的卵又称桑螵蛸,可作药用,性味甘平无毒,能益精、补肾,能治虚损、阳萎、梦寐失精、小便不通等病症。桑螵蛸的卵一般要到翌年五六月份才能孵化,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其整个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刚孵化出的小螳螂身体柔弱,经几小时活动后,身体慢慢结实了,就开始过独立的捕猎生活了,经过几次蜕皮,就变成了成虫。成虫能捕食蜂、蝶、蛾、蝗虫、螽斯、蝉等昆虫,对人类来讲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四、如何观赏及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如何观赏
昆虫的观赏有两个层次,视其美形、闻其鸣声、观其猛斗属初级的“观”,知其历史、晓其本性方能称“赏”。
(二)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观赏昆虫中最美莫过于蝴蝶,如若将蝴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集中网养在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旅游景区的某一区域,即建成一个个活生生的“蝴蝶园”,比如英国西南部的布克法斯特雷的“蝴蝶乐园”;台湾的“蝴蝶谷”;云南昆明的“斯美蝴蝶博物馆”;海南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蝴蝶谷”,这些都是成功的典范。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成虫艳丽的外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舞姿,以及蝶类从幼虫到成虫的生活史。其他观赏昆虫,如大蚕蛾、虎甲、瓢虫、独角仙等,均可开发利用。
发光昆虫利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萤光捕鱼”、“车胤聚萤夜读”的记载;西印度群岛土著人赤脚在丛林小径中行走时,把萤缚在足趾上照路;墨西哥少女将萤火虫装进小丝袋,系在头发或衣服上,成为绝妙的天然饰物„„。如果在旅游区内开避一个能适应萤火虫生长、繁殖的区域,加以保护或放养,在适逢其发生,繁殖的季节对游客开放,则可使游客欣赏到白天无法欣赏到的另一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
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
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结语
本文就我对昆虫的初步了解,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借此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我国的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