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JIE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经过这9周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毛泽东本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十月革命带来了马列主义,新文化运动为其形成提供了条件,工人阶级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大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便应运而生。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最重要的被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情相结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独立自主方针的提出充分尊重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有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保持独立而不受制于人的优势地位,是需要长期坚持不可动摇的根本方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为我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也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尽管毛泽东晚年犯了一些错误,可瑕难掩瑜,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不容否定!正如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所言:“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
其次是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个人心得体会: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的诸多话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句。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
邓小平最伟大之处,莫过于他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改革开放的提出。在这届会议上邓小平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作为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将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次,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其指导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再次,我们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因为三者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最后,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它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在了解毛泽东本人和学习毛泽东思想时我们必须保持严肃的学习作风,端正学习态度,这是对我们伟大领导人的尊重,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尊重。
学好毛邓思想,了解毛邓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邓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历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同时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最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生。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也有有义务学习好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校园生活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毛邓思想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把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使我们大学生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我们大学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创造无悔的青春,取得成功。
英语1105方李亦圆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复习资料
资料
(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新阶段》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D.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特征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理论创新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 C.着重于从作风上建设党
D.着重于从制度上建设党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和政策是()A.合并
B.限制
C.赎买
D.没收
8、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陈云提出的思想是()A.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9、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A.探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D.摸清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0、在新时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革命
B.和平
C.创新
D.发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为T,错的为F)
1、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重工业。
()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机制。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5、医疗是民生之本。
()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7、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创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
续
发
展。
10、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什么?
2、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3、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4、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5、简述台湾问题的实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试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2、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CCAB 6-10 ABCBD
二 判断题
1-5 TFFTF 6-10 TTTFT
三 简答题
1.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认识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两者不能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合并在民主革命任务之中一起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3.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动态发展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4.5.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理所当然是享有和行使台湾主权。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四、论述题
1.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问题提出来的。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而技术进步贡献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5、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资料
(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贫穷与富裕
D.战争与和平
2、我国在()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年
B. 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一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
B.世界经济发展两极化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B.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C.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D.党成立5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A.人民的根本利益
B.人民的当前利益
C.人民的长远利益
D.群众的基本利益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社会主义文化文明
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A.2000
B.1500
C.1000
D.2500 10、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
D.领导思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为T,错的为F)
1、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重工业。
()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机制。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
5、医疗是民生之本。
()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7、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创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0、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5、试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BAAC 6-10 CAACC
二 判断题
1-5 TFFTF 6-10 TTTFT
三 简答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和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动力的理论;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三条尤为重要: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 “三个代表”。
5.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三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4、5、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问题提出来的。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而技术进步贡献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了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20世纪初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的、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独立自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我们立国、建国的一个根本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五篇: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洲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总论)B81 逻辑学
(论理学)B82 伦理学
(道德哲学)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 机关、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 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31 英语 H32 法语 H33 德语 H34 西班牙语 H35 俄语 H36 日语 H37 阿拉伯语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 绘画 J29 书法、篆刻 J3 雕塑 J4 摄影艺术 J5 工艺美术 J6 音乐 J7 舞蹈 J8 戏剧艺术 J9 电影、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K0 史学理论 K1 世界史 K2 中国史 K3 亚洲史 K4 非洲史 K5 欧洲史 K6 大洋洲史 K7 美洲史 K81 传记 K89 风俗习惯 K9 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N93 非线性科学 N94 系统科学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 化学 O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9 自然地理学
Q 生物科学
Q1 普通生物学 Q2 细胞生物学 Q3 遗传学 Q4 生理学 Q5 生物化学 Q6 生物物理学 Q7 分子生物学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S 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 S5 农作物 S6 园艺 S7 林业
SS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 水产、渔业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U1 综合运输 U2 铁路运输 U4 公路运输 U6 水路运输 [U8] 航空运 V 航空、航天
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 航空
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 社会与环境 X3 环境保护管理 X4 灾害及其防治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
Z2 百科全书、类书 Z3 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
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