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影像课程感悟与心得体会(本校专版)
环保影像课程感悟与心得体会
一个学期快过去了,看了这么多环保的视频,无论是美国的发电厂镉污染,海豚的被无情的虐杀,日本鲸鱼屠杀,海洋鱼类的过度捕捞,撒哈拉沙漠形成,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化,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的辐射。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正在遭受人类无休止的破坏,我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在不断地下降,这些都在我们眼前北方北京等地的雾霾,沙尘暴。南方的旱灾、洪涝地震等等无一不在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地球总的来说有几项重大“疾病”:a水体污染十分严重、b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重、c自然灾害严重。d大气污染严重。简单拿我国的一些列子说明下便可知我们面临的问题多么的严峻。
A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的问题在化工厂多的地方尤其严重,新闻报道频频爆出厂子随意排放污水到河流中。第一次课电影中镉污染导致的癌症,让人心寒。河流出现成批的死亡生物,死猪、鱼之类经常飘来阵阵恶臭让人问着恶心,我们学校的“黑龙江”也是很好的例子。
B土地沙漠化——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我国内蒙古的地方过度放牧,加上干旱导致土地沙漠化速度比以往都要快。强劲的北风到来自然把沙子带到北方很多城市,沙尘暴也就那么一回事。
C自然灾害严重——很多自然灾害其实是人为的,干旱,洪涝、泥石流、山体崩塌等等与人类的滥砍乱伐无不有莫大的关系,水土流失,森林覆盖大面积减少,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D大气污染——雾霾我想不用过多的描述了,北京首都伸手不见五指,每天出门看看今天pm2.5,不戴口罩不敢出门。久不久的某个地方传来阵阵恶臭我想不是有人所喜欢的。这些与汽车排放、工厂重污染、乱焚烧垃圾等都有不可分关系。臭氧层的破坏的,紫外线过多辐射导致皮肤癌,我想这些都不是人们想 看见的。
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大自然赠送给我们的礼物,却经常遗忘,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也是生物链的一部分,也是脆弱的。没了水和空气中的任何一样,我们将不复存在。
值得庆幸的是,影视中外国有许多环境学者与国内的一些环境专家投身到保卫地球家园的战斗中了,他们开始在全世界宣传这项行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人的呼吁环保,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环保行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这个行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首先,我们要做环保的倡导者。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环保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校园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浓厚氛围。再次,我们要做环保的践行者。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米的点滴小事做起。
校园开展节电行动——很多学生上课去教室应关闭电脑;饮水机不用及时关闭,建议使用笔记本电脑,因为功率比台式小很多,学校对电车实行一定制约制度,建议自行车或者步行,不仅环保,还以达到锻炼的目的。离开教室做到随手关空调、风扇、电脑、灯。晚上尽量不要一人或两人占一间自习教室开完灯等等。
开展节水行动——随时关闭水龙头,做到人离水断,衣物被单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洗涤剂要适量投放,避免过量用水,发现水龙头、水管等漏水问题,应及时通知学校相关部门尽快维修。
开展节约用纸行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用电子白板进行书写,节约粉笔使用;学生要写论文、文章等时可以使用电脑进行编写节约纸张;写过的纸张不随意丢弃,留着一起回收。还可以实现某些课程的无纸化教程。
节约粮食,合理饮食。——学校开展光盘行动,合理消费,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吃穿。学校食堂应该不提供塑料袋给学生打包或者进行加价,学生宿舍不允许带外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筷子。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做环保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越来温馨、和睦。
物电学院 机械本121班
第二篇:《针灸学》课程梳理与感悟
《针灸学》课程梳理与感悟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针灸学》这一课程。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针灸方法,讨论运用针灸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下面我将对这学期的针灸学习做一次总结。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内经》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论述了奇经八脉、八会穴和五输穴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
对针灸的第二次总结
“明堂三人图”唐·孙思邈
针灸中最早的彩色经络挂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北宋·王惟一
并设计制作针灸铜人
《针灸大成》杨继洲
是对针灸的第三次总结
二、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组成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脉的细小部分。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其中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称为“一源三岐”。
3、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4、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离—离别正经,入—深入内脏,出—浅出体表,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的,经气的运行也是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三)、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联系脏腑,沟通气血;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辩证归经,指导针灸治疗
三、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一)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系统的腧穴。简称“经穴”。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二)、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远治作用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近治作用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太阴肺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心包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
心
病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阳明大肠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小肠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阳明胃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胆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太阳膀胱经
后头、脊腰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太阴脾经
脾
胃
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肝经
肝
病
足少阴肾经
肾肺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任脉
回阳固脱、强健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四)、特定穴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经脉名称
井
荥
输
经
合手太阴肺
经
少
商
鱼
际
太
渊
经
渠
尺
泽
手阳明大肠经
商
阳
二
间
三
间
阳
溪
曲
池
手厥阴心包经
中
冲
劳
宫
大
陵
间
使
曲
泽
手少阳三焦经
关
冲
液
门
中
渚
支
沟
天
井
手少阴心
经
少
冲
少
府
神
门
灵
道
少
海
手太阳小肠经
少
泽
前
谷
后
溪
阳
谷
小
海
足太阴脾
经
隐
白
大
都
太
白
商
丘
阴陵泉
足阳明胃
经
厉
兑
内
庭
陷
谷
解
溪
足三里
足少阴肾
经
涌
泉
然
谷
太
溪
复
溜
阴
谷
足太阳膀胱经
至
阴
足通谷
束
骨
昆
仑
委
中
足厥阴肝
经
大
敦
行
间
太
冲
中
封
曲
泉
足少阳胆
经
足窍阴
侠
溪
足临泣
阳
辅
阳陵泉
2、原穴、络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郗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郗穴”。
4、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俞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
5、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汇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
8、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手指同分寸法、简便取穴法
四、经络腧穴各论
1、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11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侠白、天府、云门、中府
2、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下廉、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肘髎、肩髃、巨骨、天鼎、扶兔、口禾髎、迎香
3、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肠胃病、头面五官疾患、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45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吞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5、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9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阴郄、少海、青灵、极泉
6、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本经腧穴(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8、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9、手厥阴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9穴):中冲、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
10、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44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腧穴(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13、督脉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颠,循额,至鼻柱。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本经腧穴(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14、任脉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本经腧穴(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五、针灸技术
(一)、毫针刺法
1、消毒
针灸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治疗室内消毒
2、体位
仰卧位、侧卧位。仰坐位、仰伏坐位、侧伏坐位
3、针刺
(1)
进针手法
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紧针法)
(2)
进针角度和深度:直刺、斜刺、平刺
4、行针手法
(1)
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2)
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捻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5、得气
辅助手法:催气、侯气、灸法
6、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
复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
7、异常情况处理与针刺预防
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
(二)、灸法
灸法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
灸法种类
:
1、艾灸法
(1)艾炷灸
①直接灸:
瘢痕灸、无瘢痕灸
②间接灸: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
(2)
艾条灸、①悬起灸:
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②实按灸:
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3)
温针灸
(4)
温灸器械
2、其他灸法
(1)
灯火灸
(2)
天灸:
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
(三)、拔罐
1、罐的种类: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
2、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
3、拔罐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针灸学》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大量的背诵。我们需要在这一门课程上花充足的时间。这不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也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END
—
第三篇:诚信与感恩课程感悟
诚信与感恩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142班 学号:1404110226 周宇杰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缩写,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诚信,那么他将是一个可靠的人,如果一个人守信,那么他将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如果一个人诚实守信,那么他将是人上人。无论是在家庭中、学校中、乃至社会中,拥有诚信就是拥有决胜的王牌。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美好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应该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正是因为有了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人生才如此美好。
但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却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追名逐利、唯利是图诱惑着大家抛开做人之本的诚信,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更使人变得自私冷漠不知感恩。道德水准滑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目前的广大青少年来说,学会“诚信与感恩”尤其重要,要让他们学会“诚信与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为此有专门的师长传授这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诚信与感恩”课的由来,正是它给我还有其他选了这门课的学友们留下了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我还记得在刘老师的课程上我们一起探讨了学校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舍友危机”,回顾近年来高校宿舍频发的各种恶性事件,复杂的大学寝室关系难免要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身在同一屋檐下,本该亲如一家人,为何许多大学舍友总是形同陌路甚至水火不容?这一可怕的现象是如此接近我们,极端如:清华复旦室友投毒,马加爵杀害室友,南航刺杀室友案。常见如:乱丢垃圾、内务混乱影响到他人等生活琐事。而这些看起来小的琐事,正是最终引发宿舍悲剧的正真导火索。正如在课堂上有同学提出的观点,南北不同的生活习性,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生活习性上就立马遇到了冲突,有些人喜欢熬夜,而有些人喜欢早睡早起,有些人喜欢整洁的内务,而有些人却不注意个人卫生。种种矛盾累积,结果可想而知。而有记者通过网络、电话、问卷、当面采访等方式,调查了厦门各高校近百名大学生的寝室关系。其中,63%的大学生认为寝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42%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很头疼”,而选择“曾与舍友发生过摩擦”的女生比例比男生高出近20%。此外,38%的大学生认为一直以来舍友之间相处都不融洽。这一份份让人心酸的数据让人不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了哪?
在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考后,我认为在宿舍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严重缺乏沟通能力,在发现了舍友的不良行为后,常常都是暗暗忍耐,妄想和期待他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只是默默在心中咒骂几句,但无论怎样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没有任何积极影响的,人又没有心电感应能力,你在心中想的不开口说出来他怎么知道?结果就是负面情绪在心中不断积累,最终像一个胀破的气球,引发“宿舍危机”。亦或是,一开口说就出口伤人,不懂得用温和的语气去劝导他人,这样一来本来有可能改正错误的舍友也会因赌气而变本加厉!而造成这一沟通能力低下的一大原因是现代人多沉迷于网络活动中,渐渐的缺少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欲望,结果可想而知。经历了课堂上刘老师教育,我们明白了是时候放下手机,不做低头族从我做起!
但最让我引起情感共鸣的还是课上讲到感恩父母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的开始,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第一个字……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我还清楚的记得,在初一的时候,我在参加完校运会的1500米赛后,因为长时间被冷风吹,结果面部中风(也就是面瘫),脸部左部的肌肉不能自如的伸缩,在当地医院诊断后得知如果不及时医治,将会留下终生的后遗症,为此母亲毅然每天下班后开着小摩托带我去十多公里外的县医院治病,服药、针灸、脸部按摩,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终于我的症状有了好转,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异常了,连医生都感叹这是母爱的力量。这就是母亲,会为了医生的一次叮嘱而万分小心,会为了我病情的一点点改善而欣喜若狂,也会为了当初没注意到病情的开始而万般自责。哎,多么罗嗦却又那么温暖的爱,这就是家人的感觉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懂得感恩。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孝,其为人之本也,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成功的人。作为一个子女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报答养育我的父母!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浩瀚的汪洋大海。如今我仍是学生,能给予父母的并不多,好好学习是我能给他们的惟一的回报,优异的成绩是能给他们的最好的精神慰藉,奋力在将来为他们创造美好未来才是真正的为孝之本!当然,这所有美好生活的一切都是强大的祖国提供给我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令人羡慕万分。正因如此,引来了外国的虎视眈眈,他们用罪恶的子弹打开了祖国的神圣大门,在中华大地上他们无恶不作,无一不是我们义愤填膺。鸦片战争,让我们咬牙切齿;火烧圆明园,使我们痛心疾首;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我们深深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正是这样,才涌现出一大批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雄:推翻清政府的孙中山、抗美援朝英雄董存瑞……他们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了一曲曲英雄之歌,可以说如今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土都是用这些英雄的血保卫下来的!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成了过去。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才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这个伟大祖国人民的一员,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感恩祖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勤恳朴诚、厚学致新,多多学习有用的知识,为祖国献一份力!
学习“诚信与感恩”课的原则和精神,加强了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了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对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诚信与感恩”这门课给我们带来的收获远不止这么点,是他教会我们,作为承载未来和向往明天的当代大学生,应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务实的行动书写合格的青春答卷!
为此我们必当怀感恩之心,铸诚信人生。必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关爱他人、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让青春在奉献中充实,让理想在追求中闪光,收获美丽人生!
第四篇: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这学期的选修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经过之前两年的选课经验,我深刻的认识到:就我个人而言,选择某一门,也不是因为看到朋友选它自己也跟着选它的跟风行为,因为临近毕业,所以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谨慎,我想我选择的这门课让我获得的知识必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我选择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
通过对《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对自己的体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初步认定自己是阳虚体质。在外貌特征表现为:面色偏白没有光泽,唇舌淡白,皮肤经常出现过敏现象,对蚊虫叮咬很敏感,易长痤疮、冻疮,头发旺盛却枯燥散乱无光泽,反应比较迟钝,动作慢。我的体质在生理特征表现是平时怕冷,尤其是在冬季,四肢发冷,容易疲劳,气虚,腰膝背冷痛、经常小腹痛,月经延后并且会出现痛经的症状。精力偏弱,喜欢昏睡且常常感到乏力。
阳虚体质的社会学表现为:生命力不旺盛,抵抗外界伤害的能力比较弱,能力和承受力差,缺乏定力,不大气,不容易有大的成就和大的过失。朴实真诚,长远可靠,与人沟通障碍,生活中很难通过人际关系获取利益,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与人有冲突时,愿意自己吃亏化解矛盾。
在实际生活中,我是一个安静,喜静少动、沉默寡言、性格有些内向的人,不喜欢热闹与喧嚣,不太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听劲的音乐,比较敏感,不喜欢刺激,害怕承担压力,逃避挑战,缺乏勇气。喜静少动的性格会致使我动手能力差,做事常优柔寡断,丢三落四,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逃避挑战缺乏勇气会让我错失很多良机,所以不容易有大的成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也导致我承受能力差、不大气。喜静少动不利于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培养,导致定力差,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阳虚体质会让我的注意力和耐力受到影响,容易犯低级错误,对细节问题不容易把持,但对问题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对大势有较清晰的判断,所以不容易犯大的过失。
中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支配,从儒家的“中庸思想”到中医上的“阴阳平衡”理论都阐明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从道家的“法到自然”思想到中医的“天人合一”观点都表明要顺应自然规律;从佛家的“普度众生”“慈悲
为怀”的境界和中医的“大医精诚”的医德都注重行善积德,拯救苍生,这些无一不是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么说,中医学是在传统文化的哺育下才得以茁壮成长,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里生长和发展起来的。
我觉得这门课不只是一门传统学科、不只是一门自然科学、也不只是一种睿智深邃的生活方式,在我眼中,它更像是一种坚定不一定信仰。它净化了我们的内心,培养了我正确的人生观,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是它让我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学习了这门课,我对养生和修养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这门课中学到了一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养生,顺应自然规律、阴阳变化规律和四季气候,适度的满足自己的嗜好和欲望,鼓足勇气多与人交流,对待事情不能太敏感,试着承担压力,迎接每一次挑战,这样才能抓住每一次机遇,多运动,高质量睡眠和是昂达饮食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还有就是要适度的运动,运动量不足,则体能低下,运动量过度则伤身耗神。虽说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但要运动有度,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动可活血,气血流通方能增强体质;静能养气,消除疲劳才可恢复精力。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
养生是毕生的要事,每人对养生理解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再加上人们随时随地都处在自己内心的干扰之中,所以没有办法速成。所以要想养生,必须要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古人云:精以养生,俭以养德,宁静致远。这些主张对于修身养性都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用恬静的心态修养自身,用俭朴淳厚的品行提升道德,适度的满足自己的嗜好欲望,积极的调整自我,才不会被外界那些私心杂念的物欲干扰了内心。这样,人自身的行为和道德就符合了养生和修养之道。
通过学习《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我受益匪浅,我会从先现在开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更健康。中华传统文化是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广阔而肥沃的土壤,中医学就是植于这片土地上的一株美丽的奇葩,积累了无数学者的智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只有从这些智慧中汲取营养才能解决身心痛苦,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
2013/1/2
第五篇: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感悟
学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么课之后,根据老师的教导以及自身的特性的一些表现,对自身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让我觉得收获颇丰,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诊判断出体质的类型,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平常的生活中对自身起到一种调节和养生的作用,在蓝天下健康快乐的生活。
体质指一个人的秉赋。她源于父母之精,又经由后天调养而成。中华养生讲究辨证,而体质辨识是辨证养生的基础。个人的特质特征表型为:性格开朗阳关,状态积极向上,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但是有掉头发的情况。体型匀称健壮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没有口气。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夏天出汗较多而感觉温和,寒热均有叫好的耐受力,睡眠良好,胃口好。大小便正常。平时患病少,感冒发烧一年不会有几次,小病很快痊愈,只是肠胃不太好,受凉受较大刺激会犯病。心理受到了挫折,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能够应对社会、应对自然,能够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事情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中医在判定体质类型的时候一般会根据几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症状表现,一个是这个人的地域、职业特点,还有他饮食结构上的一些特点,主要根据这几类因素来判定一个人的体质分型。中医体质类型划分的依据是,用中医病理表现特点来确定病理体质分型,因为体质理论本身是中医认知病症的特色。中国人的体质在古代的时候分为五种,金木水火土,但这个方法现在不适用,所以根据研究和调查,将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一共分为这9类。对比自身的情况,我认为自己的体质属于健康的平和型。
针对自身的体质,结合老师的教导和自己在此方面书籍的阅读和资料的查找,我的感悟是在以后的日程生活中,多多注意此方面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采取中庸之道,首先要静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所以要消除不良情绪,就要学会静心,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可以采用瑜伽、冥想、静心音乐等来静心,只有让心静了才能气顺,气顺了人才能强健,人强健了当然就百病不生,体质也不会有失偏颇了。在饮食方面,平和体质者要寒温适中,不宜过于偏食寒性或热性的食物,以免日益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引起体质的变异。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平性或稍具温凉之性的食品。也可以利用相反附件炎症状的食性来调节食物的寒温之性,如水产品玉、鳖之类多有寒凉之性,烹调时多佐以葱、姜等调味品,或加料酒,可借其辛温之性以消除水产食物的寒性。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平和质的人应力求五味调和,不可偏嗜。五味各有所归之脏,兼有寒热之性,欲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盈、脏腑协调,必须均衡的摄入五味。不使五味有所偏胜,以保证气旺盛,身健壮。平和体质养生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 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如平时辣椒吃得过多,会促进身体向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方向变化;常吃寒凉冰冷的食物,损伤体内的阳气,影响血脉的运行,会形成阳虚体质或血瘀体质;长期食量过多、营养过剩,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偏食、节食等造成的营养不良,会促生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而饮食中咸味过重则是促生痰湿体质和瘀血体质的重要根源。也就是说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以上是对平和体质饮食注意做出的分析,不同季节平和体质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不一样的,关于平和体质养生,一定要做到健康、科学,而健康、科学的平和体质养生方法就要做到饮食健康,膳食合理,三餐营养,只有按照这个原则,才能够实现健康的养生。这就要求需要认真的把握相关常识,积极做到健康养生。运动上,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如:慢跑,爬楼梯,快步走
寒气除伤阳外,另有凝滞、收引的特性,令体温降低、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经络、筋脉收缩,对付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动能升阳,动助血行气畅。慢跑,爬楼梯,快步走都好,只是衣服不要穿得过多,令身热,微汗,脚上产生 热感,胸中充满暖意就可以了。伸展运动一天也不要落下,最简单的立位体前驱,久坐开始发冷则起来做做,很快便暖和起来。
在起居方面需要注意避寒就温,养护阳气小雪时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步达到0℃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冬季,此时的感觉已经不是深秋凉意,而是湿冷。养生就是顺四时,此时只有重视外在的气候变化,避寒就温才能祛病于身外。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促生感冒;开窗通风时,不要站在风口迎风而吹,以免被寒邪伤到。养成每晚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的习惯,既可祛寒湿,又有助于睡眠。冬季的阳光不烈不燥,暖度适宜,正是寒冷的天气下人体最需要的阳气之源,在无风的暖阳天气多晒晒后背,比吃什么补药都养生。
在进行平和体质养生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运动和锻炼,还要养生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是保证大家健康的重要保证。
本门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很好、实用性又很大的课程,对于我们认识自身体质类型以及在日程的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这也激发了我学习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沿着老师打开的这扇知识的大门向前探索,增加这方面的学习,增加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养生保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