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严与爱中建立班主任威信
在“严”与“爱”中建立班主任威信
陕西省汉台区舒家营办事处中心学校
王旨宏
购物追求品牌,教子寻访名师。时下,“学科名师、品牌班主任” 颇受学生家长追捧。陕西汉台区评选名师也把“班主任”经历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怎样建立班主任威信,是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必修课。
当然,班主任威信与其人格魅力、学识才华有直接关系。除此,则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问题,班主任首先是一位为学生终身负责的人。这样的教育者必“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这样一件事伴我走过了二十年。一次考试评讲卷时,一位差生的选择、判断题全对,其它题一字未写,我简评了他的试卷,提出了批评。下课后这位同学拿起凳子冲了过来,我没反应,以为他要和同学打架,正想制止。几位大同学拦住了他,原来是冲着我来的。突如其来的恶劣行为让我心疼不已,顿觉素以“严师”著称的我威信扫地,欲哭无泪,沮丧到极点。绝大多数同学为我打抱不平,安慰我,还为我出主意。我也想到了打击他,放弃他,上报校长,为难家长,全班检讨,停课反省等等手段,以挽回面子。一夜思考之后,这些办法被我一一否决。第二天我主动找他谈心,他说实在受不了我看他的眼光,批评他的语气,他一时冲动,让我原谅他。下午进行了家访,在低矮、潮湿、破旧的家里,他连忙用衣袖为我擦净了凳子。和他母亲交谈中才知道,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的艰难生活,特殊环境造就了他极强的自卑、虚荣和自我保护心理。
不曾想到,老师不经意的表情、动作会如此刺痛孩子的心。这件事后,我多次带同学到他家帮忙干农活,为他添制衣物、资料。同学们暗自佩服我的仁爱胸怀。班主任威信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受到了同学们的敬重。这位同学也走出了封闭的圈子,显露了才华,考上了中专。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严厉的批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自于爱的严厉批评和公正处罚更能增强班主任威信。在前任美国总统里根的回忆录中写过这样一件事:他12岁的时候,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他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确认了玻璃确实是里根踢碎的后,对他说,你得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严厉的处罚使他受用一生。
我知道了,批评学生要公正,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总有缺点,教师不可偏向成绩好的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只须公正无私,批评学生时作到有理有据,被批评的学生就能心服口服。如果教师独断专行,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被批评的学生肯定会对你心怀不满,也难以
服众。
其二,批评要和风细雨,尽量少用惩罚方法,更不可使用体罚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常的教育与体罚是无缘的”。体罚容易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对立的情绪,甚至公开与教师对抗,扫灭教师威信。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认清所犯错误的实质及危害,善意的为学生指出改正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即使使用惩罚手段,也绝对不能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在惩罚方式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其心理和年龄特点。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育者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从心底去爱每个学生。从而加强师生间的心灵沟通,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做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教师批评学生后,切不可对被批评者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漠然置之。一般来说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能够大致反映其是否接受了批评教育。对情绪和行为表现反常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沟通交流,对其特别关注,允许发表自己意见,让他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解。
另外,教师如有时失误,一但发现就应立即向学生坦诚检讨,交换意见,做自我批评,重新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含义,清除惟我独尊的心理,尊重学生人格,视学生为己子,在学校内外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双向情感交流、沟通,学生才能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是班主任自己树立的,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理直气壮的做真善美的传播者,对学生的爱是“不分家境的贫与富,不论成绩的好与差,不管长相的俊与丑”的博爱。以此赢得真正的威信与尊严。
参考文献:
【1】、《中学班主任工作难题解析》
作者
李贵华 【2】、《班主任工作漫谈》
作者
魏书生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汉中市汉台区 教育论文参评
在“严”与“爱”中建立班主任威信
单位:汉台区舒家营初中 姓名:何玉华 电话:***
第二篇:浅谈幼儿教师的威信与如何建立威信
浅谈幼儿教师的威信与如何建立威信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有人提倡教师一定要威信,威信威信,究竟什么是威信呢?著名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数百双精致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对工作认真,对学生关心爱护,同时,形态自如,仪表端庄,语言标准流畅,这是教师的风度;授课时,精神饱满,情绪乐观,逻辑性强,不时来点风趣和幽默,条理清晰,言辞语调活泼富于变化,板书规范工整,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教态真诚,治学严谨。这样才能树立和形成教师的良好人格品德,才能使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也进而使他们尊敬和听从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便是威信。同样的道理,幼儿教师也是要有威信的。
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安全工作是首当其冲的。孩子是家长的宝,他们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向老师学习基本知识,赢在“起跑线”上。可是,如果连安全都不能保障,孩子受到伤害,还有什么学习的意义可言呢?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的威信就成为了重要的一环。大家都知道,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幼儿教师都会带着幼儿到户外进行活动。这些时候,即使教师提前打好招呼,还是会有幼儿跑出规定的区域或是进行一些危险的动作,比如,头朝下滑滑梯。而教师只有一双手,一双脚,要亲身阻止的话往往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因此,吆喝一声,让幼儿停止危险的举动便成了最好的方式。不过试想,如果这教师平时没有什么威信,幼儿可能乖乖地听你的话吗?
还有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没有威信也决定了课堂纪律的好坏。我很喜欢小孩子,当我完全没有经验时,我时常在和幼儿的游戏中不顾形象地玩。结果,我貌似是和他们熟落了,却也造成了一种窘境——在我的课上,孩子们都嘻嘻哈哈,不认真听课。课堂纪律不好,教学根本无法继续下去。有时就算勉强上完效果也差强人意。这便是因为我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了。
说了那么多,究竟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建立自己的威信呢? 我想,“曾子杀猪”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故事中曾子的妻子是因为不想带孩子一起上街才哄骗他说回家要杀猪给他吃,可是曾子却认为即使对小孩子也不该欺骗,所以回家后真的把猪杀了。这个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长辈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教育人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普通大人尚且该如此,何况为人师表的幼儿教师呢?。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为了让幼儿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向他们许一些奖励,比如幼儿吃饭时对他们说:“谁最先吃完老师送他一朵小红花!”我认为,如果许下了那样的诺言,就必须要实现,失信于幼儿是不可能令幼儿信服的。也许还会失掉幼儿的敬爱,因此,对幼儿要讲信用。此外,幼儿教师还应该建立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就必须从自己的技能技巧、人格等方面下工夫。一个多才多艺的幼儿教师是很容易得到幼儿的喜爱的。有些幼儿喜欢唱歌跳舞,他们自然也会喜欢会唱歌跳舞的老师。有的幼儿天生对数字很敏感,他自然会喜欢数学课上得好的老师。经常听到幼儿这样说:“我喜欢某某老师,她唱歌可好听了!”“我喜欢某某老师,她可聪明了!”等等。可见,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建立自己的个人魅力,技能技巧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建立威信还应该在细微处做起。如果在细微处不注意,那更不用说在别的地方了。有的幼儿教师上课和组织活动时挺注意,一有关系好的同事来串门,就不负责任地闲聊起来。有的甚至在幼儿午睡时高声讲电话。这些都是会让幼儿看在眼里的,试想这样一来,影响还会好吗?可见,在建立个人魅力和树立良好形象方面,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的点滴和细微之处,要讲求原则和耐心,而不是靠几节成功的课,因为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第三篇:班主任的爱与严
班主任的爱与严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 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
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一、对班主任“爱”的理解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二、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我们许多班主任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方式不当有人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家长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主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
2、保姆型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
3、暖水瓶型 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变是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4、势利型 一些班主任对优秀生与差与的爱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对于优秀生,爱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差生,则完全忽视或冷处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但这种爱变为“嫌贫爱富”,则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良好班级的形成。
四、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五、爱与严的关系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结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推动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九八年十二月
(此文于99年1月获合肥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四篇:班主任的爱与严
班主任的爱与严
-------把学生当子女的心得体会
湖北省钟祥市第八中学 徐国文 电话 *** 邮编 431900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一、对班主任“爱”的理解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二、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
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我们许多班主任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方式不当有人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家长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主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
2、保姆型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
3、暖水瓶型 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变是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四、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
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五、爱与严的关系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结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推动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第五篇:建立班主任威信的几条途径-班主任论文
建立班主任威信的几条途径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级工作要顺利开展,离不开班主任的吹、拉、谈、唱,而要上台阶,则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威信。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具有的一种感到尊敬和幸福的精神感召力量。它是班主任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正是班主任威信建立的一种写照。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建立班主任威信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它是班主任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他首先是科任老师,是社会的公民,所以他的学识和道德使他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成为学生崇拜与模仿的对象。因而,他的行为能够与自己的说教相吻合,学生就易受到积极的影响,如果不相吻合或者对立,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班主任要求学生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衣着朴素,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首饰,等等,而自己却染红指甲、留长指甲、戴金银首饰等,那么不用说他对学生的说教将会是空洞的、乏味的,他对学生的要求将不会被学生完全接受。笔者在九六年担任初一班主任时,曾要求学生讲究读书写字姿势规范――不翘二郎腿,并为之推行近三年,效果十分明显,一个重要的成功条件,正如学生所说:“老师,我这三年来怎么没有见过你翘过二郎腿呢?”。其次,班主任是教育人的人,他经常与学生见面,彼此相互观察,洞察双方的一切意向,比如,班主任经常要求学生爱护公物、维护班级卫生,却偶然见到个别学生脚下地面不洁净而不过问,甚至视而不见,那么,这一次疏忽便会造成学生对卫生的爱护淡漠化,久之,班级卫生将无以保持洁净化;可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当时时处处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争取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真正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为此,班主任威信才易于建立和扩大。
第二、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它是班主任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1)良好的认知能力来源于对教育形势的精确判断和准确适应。
面向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已是当务之急,更好地培养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首要任务,鉴于此,班主任要有提高自身素质的认知能力、强化自身优秀性格特征的心理准备,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明确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即: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②为全班每个学生的智慧、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③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矛盾;④改变学习行为和习惯。其次,明确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教会别人学会独立思考,能够与他人合作,能够提出关键性的判断的判断者,更应该是学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才能依据自身勤奋刻苦、好学多思、拥有渊博知识和独到见解以及精湛的教学技巧,给学生以深刻地启迪,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处于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班主任原有的知识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教育了,继续接受教育已成事实,抓住这个契机,和学生一道参与学习,比学赶帮,更能够收到教育的效果、提高威信,比如,和学生共同交流电脑知识学习的体会,或设计一些使用电脑知识的活动;等等。
(2)持有优秀的性格特征的班主任,更易于与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铺平道路。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遭遇许多困难而产生挫折感,面临挫折情境的班主任,会形成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和自身的威信。年轻的班主任,应努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挫折耐受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品质,切忌在遭受挫折后,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学生头上。
第三、拥有班主任独特的仪表、生活作风和行为习惯,它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教师仪表大方、衣着整洁朴素,会引起学生的好感;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究卫生和做怪动作等不良习惯有损于教师的形象。笔者在做班主任期间,始终注意保持自身的形象,头发长了马上去理,指甲长了马上修剪,看见教室内卫生及教室外卫生不干净,马上组织学生打扫,有时加入打扫的行列;正如此,我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远胜于其他班级的学生,特别在男生留小平头、女生留齐耳短发,不留长指甲、注意保持卫生等方面都成为典范。
第四、重视第一印象,珍惜“自然威信”。
班主任接班时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未见面时,学生对谁当自己的班主任总是议论纷纷,好奇心重,及至见了面,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才会使之释然,此时,好的一言一行会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带来有利方面。而第一印象不好,学生感到失望,会常向不好的方面解释教师的言行,如此,教师的威信就难以建立。所以,班主任接班后的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一定要注重第一印象。
“自然威信”是在师生交往的初期,由学生对班主任自发的信任和尊敬而产生的,它建立在班主任所具有的教育者权威地位的基础上,也是教育职业带来的一种不自觉的威信,这种威信很不稳定,随着师生彼此深入了解的变化,此时,班主任切忌滥用自然威信,如果不管什么时候都以权威者自居,师生间的亲近感觉就会越来越弱,救治,自然威信便会淡薄甚至丧失; 而班主任在拥有自然威信的基础上,继续运用自身的品格、学识和智慧去影响学生,就会形成自觉的、稳定的威信。
第五、学做知己朋友,强化心理沟通。
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满怀真诚与爱心,和学生坦诚相见,要主动扮演朋友和知己的角色,切实打消学生面对教师不敢吐露真言的疑虑,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共同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将问题的隐藏面坦然告知,班主任也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解决问题及防治问题再发生。记得,我的学生谢某某,一天让同学捎来这样的家条:“刘老师,对不起,我没有向你请假,今天下午就不去上学了,”请原谅我,我恳求你千万不要对我家长说 非常希望你等明天我来时怎么罚我都行,拜托了。刘老师,您能替我保守这个秘密吗?我相信您见此条,我心理咯噔一下,她干什么去了,留下这个条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明不上学的原因?还是你相信老师,老师也相信你,相信你能平安回来,相信
第二天,她来上学了,我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和她平心静气地谈,我说:“看见你的条子,老师心里很害怕。怕你出事,你能平安回来,老师就放心了;你在条上写的不向家长说,老师也做到了;但老师还要批评你,你说呢? ”正是这种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她终于吐露了昨天下午去干什么了;也真正表示今后决不再犯,见其悔意已生,改错之心已下,我便顺势结束谈话。对她提出最后要求:“希望这种事不再发生,行吗?”之后,直至毕业,她没有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