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高考阅卷质检的感受谈对教学的启示
从高考阅卷质检的感受谈对教学的启示
笔者有幸担任了2013年和2014年山东省高考数学阅卷工作的质检员,觉得收获颇丰.现将质检工作的收获,做一些解读与思考.希望通过高考阅卷质检过程的切身体会,让大家了解高考阅卷的程序和细节,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呈现如下,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1高考阅卷的基本情况简介
1.1阅卷流程
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每份答卷至少由两人评分(双评),而且两人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若两人所给分数差不超过1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题的最后得分.若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误差超过1分),由仲裁重新评阅,最后给定分数.1.2试卷评分细则
制定“试卷评分细则”是阅卷工作的关键环节,因为与试卷配套的“试题参考答案”是命题专家根据试题“预设”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其主要依据是试题.而“评分细则”是从考生的答卷中抽取部分原卷,将命题专家的“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与学生答卷对照,最大可能地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各种解题方法,将题目的多种解答方法和每一个得分点都列出来,依据“给分有理”的原则,将每个分数段之间的分数尽量细化到1分,且只给整数分数,并经专家组审议通过后施行.阅卷老师在评卷之前先培训,明确评分细则,然后进行试评,在正式阅卷中,严格按照评分细则阅卷.下面我就以2014年山东文科数学18题为例,解读一下试题的评分细则.原题:如图,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12AD,E,F分别为线段AD,PC的中点.(Ⅰ)求证:AP∥平面BEF;
(Ⅱ)BE⊥平面PAC.证明:(Ⅰ)连接AC交BE于点O,连接OF,不妨设AB=BC=1,则AD=2.因为AB=BC,AD∥BC,所以四边形ABCE为菱形3分
(指明是平行四边形也可)
因为O,F分别为AC,PC的中点,1′(4分)
(重点说明:因为O为AC的中点,)
所以OF∥AP,1′(5分)
又因为OF平面BEF,所以AP∥平面BEF.1′(6分)
(Ⅱ)因为AP⊥平面PCD,CD平面PCD,所以AP⊥CD,因为BC∥ED,BC=ED,所以BC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2′(8分)
所以BE⊥PA,1′(10分)
又因为ABCE为菱形,所以BE⊥AC,1′(11分)
又因为PA∩AC=A,PA、AC平面PAC,所以BE⊥平面PAC.1′(12分)
细则解读
⑴高考阅卷和我们平时的阅卷的区别在于,我们教师平时关注的是学生错在哪儿?怎么错的?而高考阅卷员关注的则是得分点的把握.即只要是评分细则认可的就给分.评分过程是寻找得分点,方式是“见点得分”,“踩点”得分,上下不受牵连.⑵上述评分细则中方框处是主要的得分点,若证明过程不完整,除不给结论分外,其他得分点见式给分;即只要所标的步骤有就给分,即使证明的逻辑混乱也给分,即所谓的“见点得分”.(这次阅卷要求若证明过程有扣分情况,则没有结论分).⑶对于解题方法,不做过多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运用正确就可得分,有些课本上没有的结论如三垂线定理等均可以使用,不需要再做证明.2学生答题暴露的问题及得分攻略
2.1填空题暴露的问题
如2014年理科填空11题答案要求是填写数值,好多学生写成代数式n=3就不得分.15题对于求取值范围或者解集的一般只要写对范围就得分,但存在区间小括弧,中括弧模棱两可的情况.再强调一点,如2014年文科15题有些学生书写时负号写的很轻很细,在试卷扫描时图象很轻,而高考阅卷量大,速度快,难免一些阅卷教师看不到,所以要写的清晰一些.还有填空题结果化不到最简,例如2013年理科数学14题结果是13,写成26的得分,而写成39就不得分.再就是书写不规范,例如2013年理科数学16题答案①③④而写成1、3、4也可以,但是写成1、3、④的就不得分.得分攻略“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也就是说在基础知识及基本的计算方面几乎不能失误.认真审好题,在书写方面千万不要想当然的去写,答案按试题要求书写.高考评分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年这样写给分,明年就不一定还给分.但只要按正确的,规范的去填写,就不会丢数.2.2常规解答题暴露的问题
⑴三角题目属于中低档题,所以在制定评分标准时相对较宽松.如果第一问,第二问的结果正确就满分.如果结果错误,在出错的地方向前找得分点.典型问题是公式出错,得分很少.得分攻略一是解题过程中用到的公式,最好写出“原始形式”,再代入计算,这样既保证公式正确,又展现了得分点;二是准确的计算结果很关键.⑵立体几何题是学生相对丢分较多的,有些学生存在“想当然”的去证明几何中的位置关系,导致条件不充分,例如理科17题线在面外(内)不写的扣1分.再就是学生在高考时由于紧张,往往把字母写错.自己明明想写CD而写出的是BD而思路还是按CD向下做的.这样的笔下误在阅卷时是不得分的.而第二问大部分学生用空间向量去做,建系时,有用左手系的,导致坐标出错,后面就不得分了.得分攻略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把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写全,若第一步不会做,可以跳过去做第二步,这样后面的仍可得分.教师在讲课时强调按右手系建坐标系(与标准答案统一起来),正确表示出点的坐标,这一步是有步骤分的.第二问阅卷教师往往先看结果,如果正确就不扣分了.所以计算仔细准确,显得尤为重要.⑶概率题是以应用题背景出现的,有些学生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同时在制定标准时,由于题目特点,概率题不是一分一分附分的,而是一个点给几分,只要见到有这个结果值就给几分,所以概率题对计算准确率的要求相当高,典型的错误就是审题不清,计算不准.得分攻略在教学时,要加强对这类题目的审题及准确计算培养.而对于是否把每个可能的取值所对应的概率算出再列分布列不作要求.只要分布列正确或逐个算出概率都是全分.2.3对于压轴题暴露的问题
例如2014年理科数学20题有很多学生求导出错.而制定的评分标准是第一问的导数求错了,该题得0分.并且此题在第一问求导对了就会得2分.第二问中又有个求导还有1分,该题只会求导就得3分,又第一问求单调区间较容易,所以6分很容易得到.再如2013年理科22题,很多学生答题位置空白,直接放弃了这道题;有些学生过程繁琐,思维混乱.然而,此题第一问3分,只写上离心率的表达式就1分,可能时间紧张,好多学生直接写出a、c的值也得2分,第二问由角平分线定理写出等式就得2分或者写出点到两边距离相等列出等式也得2分.也就是压轴题,基础抓住了就能得到不少的分数,而所用时间又不多.得分攻略压轴题,抓住常规保成绩,准确踩点多得分,规范答题少丢分.老师在平时做题训练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尽量按得分点步骤书写,严格训练学生抓有效得分点,明确解题步骤,切忌拖沓冗长.同时,要让学生清楚,题目再难,题中的某个条件总可推导出结论,只要导出一个结论,就可能是得分点,就会得分,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是可以得分的.2.4质检中发现的几个共性问题
一是审题与解题的关系问题.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二是会做与得分的关系问题,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三是快与准的关系问题,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四是多与简的关系.做题时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有时还因为写得太多找不到得分点而丢分,因此只要抓住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尽量做到书写过程简明扼要.3教学启示
3.1夯实基础是永恒,突出主干知识是根本,理解记忆是保障
在高考卷中基础题和中档题所占比例最重,然而,通过高考质检发现很多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训练非常薄弱,主干知识中的定理条件不清,公式记错等错误比比皆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落实,狠抓学生的记忆.然而,知识的记忆,仅靠背诵、默写等机械强化记忆手段难以奏效,特别是那种纯粹由学生用“填空”形式来完成的基础知识梳理与记忆的做法,可以说收效甚微.只有理解记忆才能记牢、会用.因此教师应注重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公式定理推导的过程.同时切忌在二轮复习中认为,一轮复习中已经将基础知识都复习过了,不用再强调了,学生应该都掌握了这种“想当然”的认识.而要对重要概念、公式反复强调,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3.2通性通法是主流,淡化技巧是趋势,规范答题是追求
从高考试题中可以明显看出,高考重视对通性通法的考查.现在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就是淡化特殊技巧.因此,在指导考生复习中,千万不要去刻意追求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而要做到重在强化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更多地注重思考题目的“核心”是什么,属于哪一类“模式题”,用这类题目的通用方法来解题.同时,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解答的常规解答题,逻辑思维混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写多少,怎么去写,这就告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规范答题,如何规范?即明确题目的通性通法的得分点和解题步骤,要求学生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严格训练.3.3扎实提升“运算”和“推理”能力
就高考而言,可以说绝大部分题目离不开运算与推理,再加上时间限制,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做到:运算准确、合理和迅速,推理要符合逻辑规则.面对数、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能敏锐察觉算式的结构特点,做到心算、估算、假算相结合;至于复杂的运算,则重在“算法”设计,实际上,“运算错误”不仅是技能不过关,更主要的是算法不好.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足,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弥补不足.教师在有意识地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与指导作用,能详细、规范书写解题的推算过程,并对运算细节做必要的解释与说明;二是多让学生上台板演,相互比较“算法”优劣,激发优化“算法”兴趣;三是杜绝计算器使用,鼓励学生心算、估算、假算;四是对于认为会做了的题目做错了,不要一对答案了事,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独立、耐心的推算,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3.4养成良好的解题教学习惯
认真审题是重要的好习惯,有的学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那么学生这种坏习惯是怎么来的?很大程度与教师的解题教学坏习惯有关.很多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学生还没读完题目就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一时答不上来,老师就急着讲开了.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学生的解题习惯.教师要学会“等待”、“倾听”.教师要指导学生这样做:画关键词,写出所有已知条件,用不同“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达条件,写出需要求解的具体命题,画解题流程图并标注需要条件,等等.3.5临考最后阶段做模拟试题后要指导学生写分析报告,提高复习针对性及应试心理素质
考生在临考的最后冲刺阶段,每做完一份试题,都要写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丢了多少分,丢分的知识点及原因,怎样补救和时间的分配四方面内容.通过这样的报告,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对高考数学的基础知识、通性通法等方面掌握的程度,并做到有的放矢的补救.随着高考临近,学生们会心情焦躁不安.通过考前模拟试题的不断训练和分析报告的详细解答,让考生能做到心里有数,面对高考试卷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平时的积累和学习基础之上的,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星期,学生们就可以反复研究自己的分析报告,争取在高考中避免自己熟悉的题型失分的现象.综上,基础牢,审题清;用通法,“分”点明;计算准,步骤精;自分析,信心成;高考中,定成功.作者简介莫静波,男,1981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滨州市教坛新星.主要研究高中数学教学、高考试题分析、自主招生辅导,有多篇论文在各类刊物发表.
第二篇:葛老师谈高考阅卷
葛老师谈“江苏高考数学网上阅卷”
高考大纲决定了我们平时学习的内容,高考阅卷要求就决定了我们平时训练的规则,卷面是否整洁?是否缺少关键步骤?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考阅卷的要求,以下便是参加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阅卷工作的葛老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引起重视,分数勿小视,习惯在平时。
1.准确踩点多得分,规范答题少丢分。作为阅卷老师,想批阅的快,什么样的试卷最好批?空白!什么样的试卷批得痛苦呢?写满了,看了半天又没有几个得分点!因为每个题目的评分标准都制定得非常细则,评阅是分步骤踩点给分的,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解答的关键点、表述混乱等原因会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要对有效得分点作严格训练,哪些步骤可省,哪些步骤不可省,哪些是可要的,哪些是不可要的,切忌拖沓冗长,模糊不清,老师要让学生清楚,高考阅卷是按步骤按得分点给分的。在平时做题训练时可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尽量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题目再难,题中的某个条件总可推导出结论,只要导出一个结论,就可能是得分点,就会得分,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是可以得分的。今年高考试题中的函数的大题,结果正确的话,评分细则给3分,如果过程成没有写出函数的在某个范围内的增减性,评分细则就要扣3分。
2.不求巧妙用通法,抓住常规保成绩。在短短七八天的阅卷时间内,要批阅四十万份左右的试卷,工作量是很大的,不可能每一道都细细研究,何况还有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评卷,如果考生用评分细则之外其他方法作答,过程又繁琐,思维混乱,得分就难,深深体会学生使用通解通法即常规方法答题在网上评分中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中下游学生高考中用基础的常规方法作答明显沾光,可确保取得不错成绩,当然,优秀学生解题时可稳中求变,灵活创新。
3.卷面干净整洁,书写简明扼要。网上阅卷对卷面书写要求高,但并不是字写得好就得分一定高,字写得差的学生也不要过分担心,只要书写清楚就可以了,一定不会吃亏,但如果写得太潦草太乱就可能因为看不清而得不全分,就会吃亏,因此要尽量保证卷面干净整洁。另外,并不是做题时写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有时还因为写得太多找不到得分点而丢分,因此只要抓住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尽量做到书写过程简明扼要。
4.网上阅卷公平准确,评分细则以人为本。网上阅卷不仅工作量少得多,评卷得出考生的分数也是十分的公平准确。网上阅卷试评分数是不能作为考生成绩的,最多要经过五道程序,自动统计。因此,网上阅卷非常公平公正准确,根本没有查分的必要。评分细则一旦确定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的,但制定时却是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的。在一道难题中,有人会认为越难的步骤分值会越高,但实际上有可能是最易的步骤分值会较高;有人会认为做完一题后要作答,没有作答会扣分,但实际上有可能是不扣分;有人会认为结果没有化简会扣分,但实际上有可能也是不扣分;有人会认为结果计算错误会无分,但实际上有可能给一半分;有人会认为解答题的答案写错位置会记0分,但实际上照样会评分,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高考评卷对考生的关怀。
当我们得知阅卷的要求时,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是不是要严格要求?游戏规则是红线,不可逾越!“会做不会错,做完得全分”是我们的原则!祝福我们的孩子!
第三篇:感受高考阅卷,反思课堂教学
感受高考阅卷,反思课堂教学
淄博实验中学 张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年有幸参加了山东高考化学的阅卷工作,近距离接触高考,掌握了评分细则,亲身体验了高考评分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感触很多,现将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想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一、评分细则分析
评分细则的制定原则是:严而有格、宽而有度、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细则要求学生的答案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接下来我们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看一下评分细则的具体要求。
28题,是以“工业炼铜”为背景,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知识的考查,题目本身比较基础,但是本题满分12分,平均得分只有7.8。我们来看一下评分细则。
29题,以火箭推进剂为背景考察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热的题目,难度不大,但从学生得分上看,只有10.1分,仍存在不少问题。
30题,是一个实验室实验流程图,模拟流程,很有课本实验的感觉。平均得分8.14,主要失分在表达不规范。
32题,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平均得分只有4.08,除了知识上的问题外,不按要求答题是最大失分因素。
二、阅卷的体会与学生出现的问题
高考试卷评卷原则
①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均不给分
28题第2问,“KMnO4”化学式错,不得分; “高锰酸钾溶液”汉字错(重点 是“锰”字),不得分; 30题第3问,“坩埚”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②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化学式错误、未配平的,均不给分
离子方程式中物质或离子写错,电荷写错不给分;并且这一要求在近几年 的评分细则中要求是一致的。
③凡是辨别不清的,模棱两可的,皆为“0”分。
比如有同学在回答28题时,由于不能确定到底是Fe3+还是Fe2+,就想浑水 摸鱼,写的既像2又像3,这种情况一律按错的处理。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很 漂亮,但须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④不按要求作答的,均不给分
在高考评分细则中很重视“按要求作答”:是要求写“离子方程式” 还是“化学方 程式” ;写“名称”、“符号”、“化学式”还是“代号”、“序号”;是要求填“大于”还是“>”; “增大”还是“变大”等,不按要求填写,均不得分。在今年的化学二卷中总计10分,若丢了实在太可惜。
学生试卷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1、书写表达不规范
元素符号难以辨认,比如“N”和“H”不分,“Cu”“Ca”不分等。在28题的方程式氧化亚铜的铝热反应方程式书写中就有很多学生因为“Cu”“Ca”不分而丢分。再比如,11年32题和12年32题中都出现了杂
2.专业语言缺乏,随意化严重
简答题要求考生回答做到专业、有要点,条理清晰,表达规范,切 忌冗长。如:29题2、4问的答案分别是“吸热”“逆向”,而有些学生 只答“吸”“逆”,这两个字放到句子中是无法表达意思的,均不得分。再比如28题2问,答案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学生答成“溶液变色” 而不得分,学生可能明白是“褪色”但是缺乏专业词汇辨析能力,随 意处理,用“变色”来表达,造成失分。化轨道的考察,sp3 写为SP3、sp3、SP3不得分。
3.严谨性不够,考虑不周全,想当然现象严重这里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会而不对:主要体现在不按要求作答,想当然。比如字母大小写混用,汉字与符号、化学式混用,“吸热”“逆向”只答“吸”“逆”等情况。②对而不全:第28题(1)既可以选择NaOH又可以选择NH3·H2O,第4问,电解时,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是正确的,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是部分考生只答对一个而失一分。③全而不精:虽回答了很多,但语言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
通过以上分析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谨,要尽可能把
工作做细,比如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规范学生的化学术语、规范
学生的答题卷面等等,尽量避免无谓的失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 生的成绩。
以上是我的一些感触和看法,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2012-9-12
第四篇:从网上阅卷谈语文中考教学
由中考网上阅卷谈语文文言文教学
今年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沧州市中考语文网上阅卷工作,现将我在评阅文言文部分的一点儿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今年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已不在课内选择素材,而是选自费衮的《梁溪漫志》,取名为“东坡还宅”。但从所出题目来看,考察的还是学生课内文言文的学习。从答题情况来看只要课内文言文知识学的扎实,正确率就很高。下面我将结合试题做出具体分析及应对措施:
首先,说说解词。第7题考查的“闻”“怆然”“即”“竟”四个词是学生在课内都学过的。平时在教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做题时要先想想,在哪几篇文章中学过,再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义项。如“闻”能解释成“听”“听到”“听见”但结合语境只有“听到”“听见”才解释通顺,所以不能简单写成“听”。“怆然”出现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且“……然”的词语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一般理解成“……的样子”。而试卷中本题的出错率相对较高,原因就是没有把“然”解释出来,可见平时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本次阅卷的评分标准相对宽松,在一个词有多个义项的情况下,只要有对的一项就算满分,所以可让学生答题把握不准时多写几个义项,提高得分率。对于翻译句子,一般是兼顾考查多个课内所学实虚词,这些实虚词必须翻译出来且准确,否则漏译一处扣一分。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对于翻译句子一定要严格要求,字字落实,让学生明白翻译不等同于理解意思。
再者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如第8题节奏划分出现的问题:不审题目,多出划分要求,这样是0分,但可以少划,少划划对有分;用双斜线或逗号划分没分。还有第10题,要求一句话概括,所以必须简洁,超过一行的内容太繁琐的扣分。另外,可能有的老师认为反正不考课内的了,平时重点讲讲字词,学学翻译就行了,内容不必精讲细讲,其实不然。如11题就是把课内外有关内容关联起来了,这道题既考查了联想能力,又考查了背诵能力,同时还考查了概括能力。学生只有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答对,因此本题笑话不少,学生记不清是哪两个人在散步,写杜甫与李白,白居易与李商隐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拿分唯一的技巧是写作者和他的朋友。最后学生不规范的书写也是一个硬伤,同样一道题,书写规范与书写潦草得分是不同的。
总之,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是建立在学好课内文言文基础之上的。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考查课外文言文阅读,并非把指挥棒指向课外文言文学习,相反,学好课内文言文才是硬道理。
第五篇:高考语文阅卷体会及备考启示
高考语文阅卷体会及备考启示
今年语文阅卷地点在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有知识题组21个,每组16人左右,作文题组21个,每组15人左右。作文题组阅卷员全是各地的一线教师,知识题组以研究生为主,少数是一线教师。我阅的是作文部分,下面将我的见闻和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阅卷程序:
11号上午学习专家组定的不同等级的标准卷14篇,听取专家解读标准。下午试评10篇培训卷,评卷员打分与专家打分不超过7分,视为培训合格。
12号开始正式评,慢的一天评六七百份,快的能评一千多份。每个评卷员一评就是一个考场的30份试卷,一份作文由两个评卷员评,当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小于事先规定的误差域值时(这次作文的误差域值是7分),计算机就自动取两人平均分数作为考生该题的最终得分。如果大于7分,计算机就自动把考生的作文发送给第三位老师评阅,所有经过三评的作文最后发送给小组长进行审查确定分数,一般取较接近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专家组随时抽查每个老师的阅卷质量,同时对特殊试卷进行仲裁。
各组小组长负责全组的阅卷质量,他的电脑上有本组各位评卷老师的有效评卷数量以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他们会随时将三评率、吻合度、平均分、标准差等情况通报给各位评卷老师,让其马上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16.17号限定阅卷数量,每人每天阅卷量上限是800篇,18号下午全部阅卷结束。作文平均分42.42分,去掉0分作文,大约在43.5上。
具体步骤是:
专家挑选标准卷→评卷员学习标准卷→专家解读评分标准→评卷员熟悉标准并试评→组长审核通过→评卷员正式评→组长把关→专家审核仲裁
二、电脑阅卷界面介绍
每道大题的阅卷界面都是两部分,左面是学生的答题内容,右面是阅卷员打分区域。作文题左面内容需要用鼠标拉着看,右面打四个分数,分别是内容、形式、发展和扣分。第四大题右面打8
个分数,第五大题打三个,第六大题打
1五个,都是每个小题打一个分数。
三、专家解读作文阅卷标准
(一)、作文题目
2009年是命题作文,与2008年相比,考生难度下降了,阅卷难度加大了。“见证”的词典意思:亲眼目睹;可以作证。
导语“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中,前后呼应,阐述了“见证”作为动词和名次的意义。
“见证”的主体:①人(自我、我们/历史人物)②拟人化了的事物 “见证”的对象:①客观事物(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个人身边的小事)②对客观事物的思想升华
(二)、2009高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对见证的理解不准确,滥用“见证”。
主客体关系颠倒,灾难见证了我们等说法不准确,见证是历史使命,我们要勇于见证等都不恰当。
2、滥用“我们”。
我们见证了五千年文明,见证了祖国的成长
3、罗列材料,无中心,形散神也散。
4、大而空的空话套话,无真情实感。
(三)、四类卷分数的评判标准
一类卷:60——54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有文采。(夹叙夹议类的文章,文体不做严格的要求)
二类卷:53——42分
对“见证”的理解有一点偏差,个别段落不协调,主题清楚,语言通顺,错别字较少。
三类卷:41——31分
对“见证”的理解有较多的偏差,主题模糊,中心较散,感情空洞,语言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四类卷:30分以下
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感情虚假,句子不通,错别字较多。
(四)、对不足字数作文的处理
600字以上,50字扣一分;不足600字,400字以上,25分切入;400字至200字,20分切入;不足200字,10分以下;只有题目,给2分。
(五)、无题目或更改题目,扣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
四、阅卷体会及备考启示
1、加强书写规范化的训练。
每篇作文评分时间不到30秒,第四大题打八个分快的也就是30秒,而且评卷点每天公布每个评卷员的阅卷数量,虽然没要求具体数量,慢的自然要加快。中午饭后阅卷员没有地方休息,下午评卷也有点头昏脑胀,因此,书写好坏成为重要的判分依据。
在平时答题时,我们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促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清楚工整,少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特别是在时间紧,答案差不多相同的情况下,书写往往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
2、让学生熟悉评分细则,强化规范答题。
作为知识题组的评卷,专家都给出了每个小题详细的评分细则和标准。作为高三语文老师,不仅自己要清楚阅卷场的评分细则,也应让学生了解高考评分细则。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决胜高考”。教师可结合高考试卷,详细地讲解高考评分细则,并可组织学生为自己评分,以此来强化得分意识。在平时作业批改、考试阅卷时,教师更应规范给分,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怎样答题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考分。
3、作文训练讲实效。
高三作文训练直接应对高考。遵循作文评分细则,投阅卷老师所好,应是训练的方向。首先立足基础等级,可针对审题立意、材料选用、思路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以确保作文不出现大失误;然后冲刺发展等级,用心打造作文亮点,以吸引阅卷者的眼球。高考不是打名次分,高分作文必须值高分。
4、作文选材切忌“撞车”。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重要区别,就是在6月7日上午有数十万人写同一道作文题,稍不留心,就会“英雄所见略同”、你写我写大家写,选材撞到一
个地方去了。当几十万考生反复向阅卷老师宣讲同一种“材料”时,那接受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只能是灾难性的!今年许多同学把08年的雪灾、地震、奥运、神七等大事罗列一遍,就出现了材料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相同的现象,得分多数在41——45分之间。
5、在一轮复习的作文备考中,文体训练应多样化。高考作文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文体,不要一味写议论文,今年记叙文得分较高,特别是写借物抒情类的。
6、不要玩深沉,玩哲理,太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跟阅卷老师捉迷藏。议论文论点不明显,记叙文只是平铺直叙都难得高分。
7、不要写莫名其妙的“科幻作品”。不要写跳荡不已、不停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这样的作文会给人卖弄之嫌。
8、文章的开头、结尾非常重要,平时作文应加强训练。电脑阅卷评卷员先看到的是文章的开头,即将打分时看到的是结尾,这两者对打分的影响较大。
9、语言有无文采非常重要。文采能反映一个考生的语文水平,有的评卷老师特别注重这一点。因此,在作文备考时,从字、词、句、句群、段落、修辞等方面要多加强训练。
10、命题作文不得再自我拟题。否则,先扣2分。
11、文言文翻译要训练学生理解文意,先把意思翻译正确,因为翻译题的评分标准是先看意思正确,然后再看关键词赋分。如果意思不正确,关键词翻译正确也不得分。
12、选做题考生绝不能忘记涂选做标记,因为根据选做标记电脑会自动分类,阅文学类文本的评卷员只阅文学类文本,阅实用文本的只阅实用文本,不涂选做标记,就没人阅了。
13、在知识题答题中,考生应突出关键词,答案内容不以多取胜。写得太多往往会给人不会而乱答之嫌。
14、高三复习不能忽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知识面广不广,语文素养高不高,在考生作文中一目了然。因此,高三备考不能忽略课外阅读,不能忽略学生课外语文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