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观《湘江北去》后感想集
思修: 观电影《湘江北去》后感
MUC-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基地班
2012年级 第6小组
郑和、乐堃、董昕怡、尚品芳
2013/3/25 成员:汪小平、陆于江、孟德斯磊
日前,我思修班组织观看了讲述毛泽东等青年在二十世纪初期军阀割据、乱象横生的年代里,为探索救过道路所奋斗的经历。在观看电影《湘江北去》后,我们小组就观看后的所感所想展开了小组讨论,大家各有所感、所触、所思。
《湘江北去》剧情介绍:
1918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来到北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之事。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担任临时助理管理员,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同时在北国的寒冬里,他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心心相印,一段纯真美丽的爱情悄然萌发。
毛泽东放弃赴法留学,表示要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他回到长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界联合,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创立《湘江评论》,声援北京学生运动。湖南督军张敬尧则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毛泽东和其它新民学会会员,联络社会各阶层,公开打出“驱张”的旗帜。“驱张运动”虽然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可是,因为没有脱离独裁与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赶走张敬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湘现状。究竟什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救国救民之道?毛泽东在努力思索。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在新民学会的成员中交锋,成员间也逐渐产生了思想的裂变。终于,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征途。
现将讨论过程及结论记录如下:
一、每人发言探讨观后感想主要部分:
陆泓江:
《湘江北去》带我们重温了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么一群在黑暗里挣扎,在黑暗里迷茫,在黑暗里探索,在黑暗里斗争的热血青年,他们以改变国家命运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看完这部影片后,让我们这些大学生最热血澎湃的莫过于毛泽东等人身上洋溢出来的青春与活力以及那份厚重的责任感。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曾经说过“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啊,作为一个社会主义青年,我们怎可碌碌为为,虚度光阴呢?看看青年时期毛主席和他同伴们的所作所为,再想想我们自己每天的生活,这天壤之别难道不让我们觉得羞愧吗?有的人说,他们是迫于形势才会如此的奋进,如此的散发青春的活力。难道那些人觉得如今的形势就很安然吗?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但也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先不妄谈为国家做奉献,就是为自己有个安身之地,也需要我们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抱怨,不要颓废,拿出你百分之百的激情与活力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件的事,你的青春才会散发光彩。
孟显磊:
在看完电影《湘江北去》以后,我心潮澎湃,为正在遭受磨难的国家,更为那些为改变落后局面而不懈努力的人们。
当时面对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的中国,仁人志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胡适选择了以学术救国,陶斯咏坚持教育救国的和平方式,萧子升则从法国学回来了无政府主义来挽救中国,李大钊、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则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改造中国现状的曙光。无论是何种信仰,亦无论是哪种主张,胡适、李大钊、毛泽东等人都是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将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救出苦海。胡适等人身上所展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以毛泽东、何叔衡为核心的湖南新民学会心怀湖南人民,以《湘江评论》为武器,发起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努力将湖南人民从倒行逆施的张敬尧的统治下解救出来。新民学会会员的所作所为展现的正是对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的最好的诠释。
纵观历史,正是这些拥有爱国主义的志士仁人,使中国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中摆脱出来,把黑暗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和谐的新中国。正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使全国人民亲密团结在一起,走过八年的抗战和三年的解放战争,使中国在21世纪依然能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怎能不继先代贤能、承爱国重任呢?同学们,加油战斗吧!
尚姝喆:
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辜鸿铭在保释陈独秀的倡议书上画押,和那句:“我们虽不是青年,但也有热血。”
我一向敬仰在那个年代依旧专心于国学,试图取精去糟的大师,以辜鸿铭为最。在外国文化的强势进攻下,他们仍守着那一方故土,看似顽固,却不是不知变通。正如辜鸿铭在影片中所问:“你剪的了老夫这有形的辫子,那千万人心中无形的辫子你们又如何剪掉?”而他在五四运动中的所作所为也体现出,他心中确实早已剪掉无形的辫子,他那有形的辫子不过是在提醒大家,勿忘国粹。他在那个年代苦苦挣扎,所有的辛酸都揉在了这句话里,可是在当时又有谁认真倾听?
辜老先生的热血则体现在,他虽年事已高,但是仍未忘他当初为何求学,为何在盛行新学的北大仍坚持国学——为了救国,所以“陈独秀是为了救国而被捕入狱的,得救”。那是一个思想爆炸的年代,各学派争相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所谓的不过是一件事——救国。影片也很好的表现了各学派的思维碰撞: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坚信无政府主义的肖子升、激进派的彭璜、信仰共产主义的毛泽东与何叔衡,以及辜老先生的国学立国论。到今天为止我们都不可妄下定论,说坚守某一学派必然是救国之道,因为我们知道历史的巧合有时能造就一个学派的辉煌,但也会在下一个百年把另一个学派推向盛世。而现在,正是辜老先生所期待的、所追求的中华文化的盛世!
汪松平: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感触是:
责任和贡献。片中毛泽东深感时局大乱,国将不国,家将不家,因此他同其他有志青年一道立下军令状“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故,他去湖南楚怡学校任教,教授知识、讲述历史、认清当时、强身健体,培养当今之学子以雪国耻。但不久,学校被政府追查,他的教书历程告一段落。几经反转,他来到北大,接受了李大钊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最后他转战湖南,创《湘江评论》进行斗争。不难发现,毛泽东的一切行动作为都是与国家、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担当救国救民的责任的体现,这就是把自己无私贡献给国家、给社会的体现,这就是一个有志有为的青年的体现!我们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呢?我们又怎能在这大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虚度呢?我们又怎能不学好知识、强健体魄、报效社会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明确自我的目标、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身体力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团结和博爱。为探寻救国道路的湖南有志青年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新民学会”、共赴北京、出国留学、《湘江评论》……团结就是力量!不能团结就会产生内乱,不能团结就会让他人乘虚而入,不能团结就不能做成大事。小家团结才能幸福和顺,大家团结才能和睦共进。我们每个人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我们各个民族要团结在一起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毛等同时也是博爱的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肖堃:
电影中的毛泽东身怀大众为国献身,他与他的好朋友……在张敬尧的“折磨”下,坚持不懈地寻找拯救国家的政策,努力地探讨通往中国的道路他们对真理和爱国的情谊一直都是坚持不懈的!这一点儿深深地令我感动看,有几个人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奋前进。
他们拥有最最坚强的斗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正确的科学理论,他们……怎能不成功?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有时也是软弱的,有时也是懒惰的,但我们的思想永远都是最端正、最具有思想的,我们吃苦耐劳也愿意一直为中国付出巨大的贡献,哪怕是一丝丝也可以!论中国思想的深度,勇气,甚至是智慧我都远远不如先人以及伟大的祖先,要想走出日本人的嘲笑声,要想让中国傲然自立、变得更加强大起来,这都是要靠我们青年的力量。
他们一路走来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他既不算是小鸟也不算是霸气十足、展翅高飞的雄鹰,就是一个硬着头皮去救国的中国少年,一个有真正思想的人!
那时他那么的微弱,怎能承受家中亲人的去世,那个小小的身板,怎能承受那么多、那么大的困难,原因就因为他处在那样一个时期?他坚信自己的老师,他的眼眸里有一丝丝希望和无畏的挣扎,我知道!那是新中国未来的红灯!永远不灭!!
二、思想争论部分:
我们小组就剧情片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肖子升留学回国的时候,在救国道路上与毛产生了分歧。“晚霭峰间起,归人江上行。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两人信仰发生了分歧,是否就真的要分道扬镳?是肖子升错了,还是毛泽东错了?
就此,孟显磊同学表示,朋友之间,不能因为信仰的变化而变化友情。况且,还不知道谁的救国道路是真真但适合中国的,说不一定,当初没走的那条道路才是最好的。所以,肖子升与毛泽东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探讨一下是谁变了,为什么变,变了后又能怎么样,该怎么做等等,或者比较一下谁的方式更好,或者结合两种方式。
董怡则不以为然,她说,当时明显是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更适合我们,因为我们和俄国有极为相似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条件,况且,俄国十月革命是成功了的。我们虽不能照搬照抄,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走中国化的道路。因此毛泽东当时的选择是对的。至于朋友的关系问题,当然与信仰有关,好比长时间建立的感情突然没有了一样。
三、总结
这次讨论虽各有各的看法,但都离不开一个主题:爱国、理想、奋斗、贡献。
总结起来就是:
1、先一辈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付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2、我们明确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志向、高远的理想,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身体力行。在新的起点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美美与共。
第二篇:思修 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激情与爱国热情的激荡,奋斗与爱国热忱的交织。毛泽东肖以升、彭煌等热血青年,目睹贫苦下层的人民在军阀混战之下,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而苦苦地挣扎,苦不堪言;中国因为国力的衰弱,在外交上尽受强国的欺凌。救国!救国!拯救这个黑暗的旧中国,打碎这个腐朽的国家机器,探索一条光明的救国道路。
这群青年,顶着资金压力,满怀求学、救国热情,北上北京。途中,饥饿相伴,疲劳相随,还要打工挣路费,这群青年,怀着理想,毫不将这些困难放在心上,其求学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深深地震撼着我。
毛泽东自愿在北大图书馆作图书整理工作,到校外拉黄包车,工作的繁琐、劳累,他毫不放在心上。他将其视作一个如饥似渴地阅读,结实更多的新思想的北大“文曲星”的机会。一代天骄,就是在苦练中磨砺出的。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用好我们的大学资源,用收益无穷的书本充实我们自己。书,永远是知识的源泉,我们不应该只沉浸在大学优越的环境中,应该重视用书本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真才实学充实自己,以一个积极的姿势来答复四年后毕业的我们。
在北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洗礼后,反湘后的毛泽东组织创办了《湘江评论》,开始用新思想呼唤人民的愚昧意识,用笔杆子直接与军阀政府抗争。勇毅、胆识,在这个青年身上我们显而易见。
剧终部分,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征途。他们犹如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汇入了浩翰的历史洪流……它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
第三篇:观《湘江北去》有感
观《湘江北去》有感
城南镇第一小学四年级一班 李英钺 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一群将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视为己任的热血青年,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一位被亿万人民神化了的伟人终于走下了神坛。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师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一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画面完整地展现在今人的面前。
《湘江北去》一片艺术地再现了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的峥嵘岁月。虽然他们的一生,都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坎坷、荣辱悲欢,人生轨迹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因个人的信仰以及选择的不同而分别悄然转弯,但此片所截取和呈现的则是他们在最好的时光里一起并肩走过的日子。
其实,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条件不是不艰苦,时局不是不动荡,人身不是不危险,而影片也并未回避这些客观事实,并在片中有相应的呈现,但它并没有去着重放大及渲染这些元素,而是尽可能得去挖掘和展现其中积极的一面。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陶斯咏、彭璜„„那时的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尤其是毛泽东,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是慈祥睿智的稳重长者,是令我们仰之弥高的一代伟人,但在此片中,他走下神坛,会为陈独秀拉黄包车,会教李大钊跳操„„颇具一定的颠覆性,而这个在众多知名学者口中的“二十八画生”的北漂经历及个人奋斗史更是让人观之产生极大的共鸣。
所以,在本片里,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刻板的说教或历史重演,更多的是一种脚踏实地、蓬勃向上、激情四射的奋斗精神,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年轻时的热血和激扬,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这种精神,恰好是我们目前诸多浮躁的年轻人所最缺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片的励志成分颇值得肯定。电影结束语----毛泽东和何叔衡坐着游轮赴上海出席“一大”,这段故事更像是传奇的前传。
一场和电影同时开始的瓢泼大雨,伴随着电影的结束戛然而止,走出影院,放眼望去,只见碧空如洗,残阳如血,我们又回到了现实中的美好生活面前。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今天的这一切是无数先烈用他们的热血换来的啊!
第四篇:观《湘江北去》有感
观《湘江北去》有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首《沁园春 长沙》把正值青年,意气风发时的毛泽东的豪情壮志表达的淋漓尽致。当时毛泽东一行人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描写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这些青年正是中国的希望。
——题记
《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想必很多人看过,而《湘江北去》可认为是它的后续之作。这两部作品都讲述了毛泽东年轻时代的故事,虽然在历史上这些事并不是什么惊天地的大事,但从这些事中我们也看出了一代伟人的成长的历程。
影片《湘江北区》主要讲述了青年毛泽东从新文化运动后的1918年到1921年建党期间,从长沙与北京间辗转,求学,思变的成长经历。毛泽东以后的妻子杨开慧之父是毛泽东的老师,他有3个得意的门生蔡和森,萧子升和毛泽东,他推荐他们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中赴北大求真知。毛泽东到北大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中国思变的先驱者,毛泽东同志心怀国家与名族存亡,在北大他的思想进一步的得到了升华。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举国欢腾,但是看得深远的毛泽东看到了国家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希望。当时中国内外交困,内部军阀割据,外部列强强权,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丧权辱国的21条签订后,山东半岛归日本统治。但是人民对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变的麻木不堪,他们得过且过,并不思进取。当时以北大为首的积极向上,思变的爱国青年按捺不住,他们抵制日货,上街游行,反对军阀政府的残酷统治。在1919年54运动爆发了,看着片中当时的国人努力抗争,思变猛进,我感到无比的震撼,54运动由学生发起,由工人扩大,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这之后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发展。青年毛泽东开始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坚信中国可以效仿俄国10月革命的成功经验,用共产主义来救中国。影片最后毛泽东踏上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踏上了救国之路。
以上便是这部影片的大致内容。影片从头至尾都充满了抒情忧伤的音乐,略带心酸苦涩,代表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悲伤和痛苦之中,但最后的音乐犹如是奋发的前奏一般,显示着人们的希望与崛起。毛泽东与他的革命挚友胸怀天下,血气方刚,上下求索,纵然面对残酷黑暗的时局,仍努力思索寻找着救国的方法,探寻中国革命的道路。他们对真理和信仰的不懈和执着无不感动、震撼着我们。
当屏幕逐渐显现出画面的时候,首先出现的是一片红。有人说那个红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红的那么刺眼,红的那么透亮。说实话,我很难想象,假如没有中共一大的诞生,从而组建、确认不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力量,没有那些革命先烈用血来铺红未来革命的道路,那么我们的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呢?我们是否正处于如同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时代,拿着一麻袋的钱却也买不到一个面包?我们是否如同过去被殖民的印度,正接受着日本的统治?抑或是被国民党掌管,忍受着他的腐败?这些生活都是我们现在所唾弃的,但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他与国民党的八年抗战,没有他的三次战役,没有他的联合抗日,没有他的农村路线,以及没有他的湘江北去,我们,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
而此时,就出现了毛泽东,他放弃了赴外留学的机会,却因此留在了北大,因此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因此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天地,他不去法国发展自己的学问,却发誓要研究“中国的问题”,五四爆发,全国震撼,他却联系新民学会会员,创立了《湘江评论》声援学生运动,不畏阻挠。
而在这些片段中,最让我感触的,还是湖南督军张敬尧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为开端的剧情。毛泽东联络了各级阶层,打出了“驱张”的旗帜。经过一系列的运动,最终结果是成功了,但也只是表面上罢了。毛泽东长叹一声,因为他知道,即使打退了张敬尧,也无法脱离在中国根植了几千年的独裁和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也同样无济于事。正是这个叹息,我深感毛泽东的无奈与惆怅,他想救国,却发现社会本质已经根深蒂固。更糟糕的是,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面对种种困境,毛泽东却义无反顾。
谈了这么多毛泽东事业,求学,政治上的事,当然这部影片中还讲述了毛杨二人纯洁的爱情。虽然片中二者的对话并不多,但二者感情的真挚大家都能从中体会到。“今年飞雪时,能否至吾家”,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大。虽然当时时局动荡,困难重重,但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他们。不多的言语,静静的画面,就这样刻画了二者的真挚的爱情故事。
影片最后的对话,毛泽东乘船北去参加中共一大,这也是毛泽东人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杨:“多拿些衣服,江上风大。”、毛:“北去的湘江,风会更大”这个对话中不仅体现这关怀,而且也表现出了毛泽东不畏困难,即使风浪再大,也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正所谓“男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种广阔的胸怀,求学的精神无不感动着后人。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代在变,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的安居乐业,无需像他们当时那样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但是革命的信仰永远都不会变。现在,正值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我们,受否也应像我们的革命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不畏强险、不惧阻挠、勇于思索的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来武装和充实自己,建立更为崇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来靠近党组织,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和国家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最后,用一首从这本影片中学到诗结尾以铭志:
男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第五篇:观湘江北去有感
观《湘江北去》有感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些都曾经了解过,或许说曾经为了考试而把他们背的滚瓜烂熟,留在脑海中的只有其发展历程、历史意义云云。似乎,记忆中其中革命先驱们的艰辛历程已然一度被淡化。
直到看了《湘江北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群洋溢着救国激情满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四处寻找着理想中的救国之道。他们漂洋过海,四处求学,只为了解救那个自己深爱着的却已然支离破碎的祖国。他们为了理想而努力,共同的目的使他们聚在一起,而选择道路的不同却又使得他们争论不休,甚至分道扬镳...看毕,我感到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还有一种淡淡的悲伤。
精神的鼓舞之处是看到那个时期的年轻人为自己的信仰而追逐,奋斗终身,乃至奉献自己的生命。少年毛泽东与众多好友为了寻求一剂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的良药而四处求学,为了见到李大钊,陈独秀等思想领袖人物,宁愿屈身去做苦工,只为了有机会能和他们聊几句,增长自己的见识,表达自己济世救国的愿望。他们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使我钦佩,对理想的追求使我折服。对比自己,感觉真是太惭愧了。身在现在的太平盛世中,可以说,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驱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终身去换来的。可是现在还有这么多人不知道珍惜,即使在北理工这个校园里,还有这么多的人无所事事,在游戏中浪费青春。感慨万千啊。我佩服那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为了理想而去
努力闯,努力奋斗,不懈努力。这些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时刻给我以鼓励,激励我奋斗,向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
悲伤,则是对最后的结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萧子升,他从德国留学回来,得知毛泽东主张的是俄式武装革命的道路,与他们最初的信仰相抵触时,他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说这种平和的方式即使得不到实现也要坚持。他与毛泽东做了多年的好友,彼此间信任已然亲如兄弟,结果因为道不同而分道扬镳,看到此处,心里很是悲伤,尤其是看到兄弟的背影渐渐离自己远去。或许,其中还有一些钦佩,这种信仰下产生的勇气。无论谁坚持的道路是对还是不对,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也许你的是对的,但我还是要坚持我最初的。看到这,我突然觉得对自己的一种悲哀。我曾今对这段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背的烂熟,却忽略了他们的本质,忽略了他们所代表的含义,那种年轻一代为挽救国家,力挽狂澜,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而追求、奋斗奉献的精神,我突然感到一种羞愧,感到自己的所谓的’烂熟’是一种亵渎,是对那种精神的一种可耻的亵渎。
湘江北去,革命先驱们依然在战斗。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一片湘江,浩浩汤汤,站在这样雄壮的景色面前,谁能无所动容,那些立在岸头,挥毫天下的诗人们,用鲜血和精神书写了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般豪情,这般自负,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条红色湘江路。我为之折服,为他们的豪情万丈倾倒。
反观现在,我们新一代处于青春年少,拥有着幸福生活,这种无数革命先驱用生命去追求的幸福生活,可身边却又多少人不知珍惜,而是肆意浪费青春,这是怎样的一个不应该啊。青春,应该是大胆追求梦想的,是即使犯了错误也可以用最少代价去弥补的。青春应该是一个充满着激情的时代,我们应该勇敢去闯,即使自己一度碰壁乃至头破血流,这一切都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更何况我们还有资本--青春,我们最大的资本。
趁着年少,放飞自己的理想,大胆追逐你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