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湘江北去》

时间:2019-05-14 03: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看《湘江北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看《湘江北去》》。

第一篇:观看《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今天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湘江北去》,影片讲述时间是1918年,当时中华大地正饱经磨难,战后连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刚刚接触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艰难的传播。但是毛泽东、蔡和森、以及陈独秀、李大钊的一大批知识分子为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努力不断地与恶势力作斗争。最终在毛泽东等同志的艰辛努力下,共产党革命小组成立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多的劳苦大众举起反抗的大旗,不再受压迫不再受军阀列强的欺凌。

从这部影片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共产党成立是多么不容易,是多少有志热血青年的鲜血与付出。当时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带着彷徨与苦闷、探索与追求以及对理想与信仰的坚定,一同来到北京,在北京他们见到了新思想的传播者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人,很快,他们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他们每天都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为学习新思想、传播新思想、寻找新中国的出路而不断奋斗着。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都是一群普通的青年学生,但是不一样的是,他们心中装着受苦受难的黎明百姓,装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他们最能体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要把他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他们要打倒那些黑暗残忍的剥削势力,还所有人一个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这群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年轻人沿着湘江北上,最终走上了革命救国这条艰难的道路。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有力地论

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点亮革命之火的必然性。

革命前辈们对真理和信仰的不懈和执着无不感动、震撼着我们,这些精神现在仍是当代青年需要努力学习的。是的,他们在战斗着。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一片湘江,浩浩汤汤,站在这样雄壮的景色面前,谁能无所动容,那些立在岸头,挥毫天下的诗人们,用鲜血和精神书写了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般豪情,这般大气,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条红色湘江路。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我们头顶着最蓝的天空,脚下踩着前辈们战斗过的热土,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证新中国的成立,但是我们依然怀揣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富国强民的伟大理想。我们的思想是端正的,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也是愿意付出的。我们要担负起中国的未来,让中国永远摆脱“被人耻笑”的岁月,让中国自强自立,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实在是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为富强祖国需要先进的文化技术,我们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责任,修身养德,这也是学生不变的责任。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湘江北去影评

“湘江北去”影评

今天来到大礼堂参加了“湘江北去”电影的首映礼,并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前老师就讲过,这部电影讲的是毛泽东、肖子升和彭煌等年轻人怀抱救国理想,踏上不同的救国道路的故事,虽然以毛主席的故事为背景的电影很多,但这一部所记录的毛主席的时间与众不同,他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青年毛泽东与何叔衡、蔡和森等革命密友之间的友谊搬上了大银幕。这部电影与众不同的就是展现了更贴近我们年轻人更关注,更喜欢看的流金岁月的年代里年轻的毛润之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以及1919.5.4大学生运动,鲜活的一代革命领导人怎么建党、怎么捍卫祖国,大义凌然,面对外强的。

从看完电影到现在,老实说,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年轻毛润之的影子,和片中一段段朴实却着实难忘的画面。从斯咏以矿上的名义给若贤家洋钱,到被善于洞察的毛润之一眼看穿是斯咏用自己家的钱来帮助的若贤。从毛润之对老师杨溢之的爱敬和内心无限的心疼恤怜,到他和杨开慧的淡雅浪漫的悠远爱情。从毛润之憨厚执着的找寻各种机会与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等领袖接近交流学习,到张敬尧开始畏惧这个叫毛泽东的年轻人。

一段一段的片段,平实却深入人心,令人久久不忘。或许就是因为影片没有用个人英雄主义的手法,过分渲染主席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一段段真实的过程,自然而然的讲述了一个革命建党的过程,才使得影片显得这样真实而令我的内心无法抗拒。我觉得这部《湘江北去》和以往爱国说教类的影片大不相同,它是通过真诚的、朴实的人们在革命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行的曲折过程来表现主题的,影片没有去过分夸大某一个人或是某一种困难,而是很自然的把各种困难和在困难中的乐观精神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显得真实、朴素,让人信服。影片包含的感情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友谊,师生情谊,每一种感情也都描绘得那样真诚自然,这种没有夸大的真诚自然,在内心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威慑。久久不忘。除此之外,还有爱情,令人意想不到的爱情。在以往主旋律的影片中,但凡涉及到伟人的个人感情问题时,一般都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此片则难得给予了相当的篇幅去展现毛泽东与杨开慧那纯真美好的爱情。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影片,是一部看后会让我忍不住细细回味的影片。

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条件不是不艰苦,时局不是不动荡,人身不是不危险,而影片也并未回避这些客观事实,在片中也有相应的呈现,但它并没有去着重放大及渲染这些元素,而是尽可能地去挖掘和展现其中积极的那一面。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陶斯咏、彭璜„„那时的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尤其是前者,在我们常规印象中,他是慈祥睿智的稳重长者,是令我们仰之弥高的一代伟人,而在此片中,他走下神坛,会和朋友们一起裸身天浴,会为陈独秀拉黄包车,会教李大钊跳操„„颇具一定的颠覆性,而这个众多知名学者口中的“二十八画生”的北漂经历及个人奋斗史更是让人观之有一定的共鸣感。在这里当然不得不说一下由保剑锋饰演的毛泽东形象,这次保剑锋对毛主席的塑造,我想应该是成功的,很成功。作为影迷,至少我觉得很满意。特别满意。年轻时候的毛润之的朴实、执着,年轻人的活泼和血气方刚,同时年轻活泼中又不失一种未来做领袖的沉稳,这火候挺难把握的我觉得,但保剑锋拿捏得相当好。举手投足,看不出表演的痕迹,让人忘了他是保剑锋。

从看到若贤戴孝那痛心的感觉,到对自己老师病痛的内心心疼。各种内心感情的把握,很到位。让人看后真的内心荡漾,能感受到当时那么样一种场景下,毛润之的内心承受着怎样的纠结。他的表演真的是,太融合了。

此外片中还有香港老戏骨李子雄,以及演技派奚美娟。影片的制片人陆小惠表示,作为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湘江北去》与同类影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打破往日红色电影的固有模式,将展现伟人及革命前辈那段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影片青春励志,能迎合当下青年观众的观影心理。

整个影片主题正如电影宣传海报上所宣传的: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一群将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视为己任的热血青年,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一位被亿万人民神化了的伟人终于走下了神坛。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师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一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画面完整地展现在今人的面前。

而给我最感动的地方是对毛泽东与杨开慧之间青涩恋情的表现上,不同于一般青春偶像剧爱的死去活来,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之上,相扶相携的人生志向,诗书传情的人生共鸣。电影中的杨开慧给我感觉好像很喜欢写小纸条,几首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古诗表现,代替了传统青春偶像剧的爱情表现形式,含蓄而有韵味,浓烈却不溢于言表。“谋女郎”周冬雨清新的气质以及导演有如神来之笔的两次大门前的守候。等来了毛泽东将这段经典的爱情故事精彩地表现了出来。

“今年飞雪时,可否到吾家”这一句让我印象最深刻!最后,我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受到青年们的好评,更会加深毛主席在我们心中那可爱的一面,在这建党90周年之际,到处是红歌红色电影,我觉得只有这部电影能真正留存在同学的记忆里,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任皓

第三篇: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带我们重温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年代,记录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

影片讲述了1918年中国军阀割据一片混乱的景象,毛泽东、肖子升、蔡和森等一群湖南热血青年怀着救国的理想来到北京,勤工俭学筹备资金准备赴法留学的事情。到北京后,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先生的介绍下,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管理员一职,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他们达成了共识。在此期间毛泽东的母亲生病去世,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被打垮,而是变得更加顽强。

整部影片通过以点带面的手法,用毛泽东等一批风华正茂的湖南青年来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高涨、满清热血的新青年,借湖南张敬尧这位倒行逆施、勾结日本的军阀来反映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这群湘江青年依然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百舸争流的苍茫大地之上践行救国救民的理想,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用青春的火焰燃烧现实的寒冰,用艰难的探索寻找人生的坐标。面对挫折,他们发出谁主沉浮的呐喊;历经风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少年中国说》中的“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国强”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话。

在影片最后因为毛泽东、陶斯咏和肖子升的革命道路不同,因而走上了不同的爱国道路,我觉的陶斯咏有句话说的很好:“道不同不与为谋,但道不同不碍为友。”即使革命道路大不相同,但他们彼此的友谊不会因此而消失,他们依然是好朋友。最后毛泽东和何叔衡踏上了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征途。回顾历史,我们内心隐隐作痛,但在这隐痛中还夹杂这一种感动,为这群不怕牺牲敢于革命的热血青年而感动,为这群青年所肩负起要振兴民族的使命而感动。

想想当前我们很多人都丢失了自己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很多金钱利益至上的观念,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好,就能给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带来好的社会风气。而我们非公企业最容易接触底层的劳动工人与农民,以党员带动群众、服务与群众,我们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要有新思想,只有不向别人屈服,不软弱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欺压。又到了一个改革的时间窗口,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早日实现复兴中华的伟业!

第四篇:《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 冒着大雨,一大早的跑到校区时,全身已经湿透。。所以自然当时心情不是很好,也没了所谓的看电影的心情。何况我本不喜欢看历史片,但是《湘江北去》却依然以其所独特的韵味深深的吸引了我,不管是演员还是电影的内容本身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片子越来越有激情。我的思绪被电影情节所感染,似乎被带入到90年前,和先辈们共同热血沸腾。搞笑成分也些许,或许是因为在21世纪的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理想和信仰的追求,而认为某些情节惹人笑。

影片《湘江北去》主要讲述了青年毛泽东从新文化运动后的1918年到1921年建党期间,从长沙与北京间辗转,求学,思变的成长经历。毛泽东以后的妻子杨开慧之父是毛泽东的老师,他有3个得意的门生蔡和森,萧子升和毛泽东,他推荐他们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中赴北大求真知。毛泽东到北大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中国思变的先驱者,毛泽东同志心怀国家与名族存亡,在北大他的思想进一步的得到了升华。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举国欢腾,但是看得深远的毛泽东看到了国家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希望。当时中国内外交困,内部军阀割据,外部列强强权,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丧权辱国的21条签订后,山东半岛归日本统治。但是人民对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变的麻木不堪,他们得过且过,并不思进取。当时以北大为首的积极向上,思变的爱国青年按捺不住,他们抵制日货,上街游行,反对军阀政府的残酷统治。在1919年54运动爆发了,看着片中当时的国人努力抗争,思变猛进,我感到无比的震撼,54运动由学生发起,由工人扩大,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这之后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发展。青年毛泽东开始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坚信中国可以效仿俄国10月革命的成功经验,用共产主义来救中国。影片最后毛泽东踏上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踏上了救国之路。这是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一群将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视为己任的热血青年,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一位被亿万人民神化了的伟人终于走下了神坛。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师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一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画面完整地展现在今人的面前。

第五篇: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才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一百七十一年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丧权辱国的屈辱岁月。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以自强;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一次又一次,我们挣扎在帝国主义的桎梏下,自强不息;一次又一次,我们失败倒下,坚强不息;一次又一次,我们又重新站了起来,奋强不息。

终于,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华民族似乎迎来了新生。可是列强横行,国民不振,我们似乎仍身处迷朦与混沌之中。

恰同学少年,一群湖湘热血青年,怀抱救国理想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百舸争流的苍茫大地之上践行救国救民的理想!他们用青春的火焰燃烧现实的寒冰,用艰难的探索寻找人生的坐标。电影《湘江北去》讲述的正是他们的故事。毛泽东、彭璜、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题呢?他们这些同学,他们这些少年,正是如此,也应当如此。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们满腔热忱,寻求这心中的那份梦想。一次北京之行,一次次与前辈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的交谈,在五四的前夕,俄式革命,十月革命的春风伴随着大战的胜利而润绿着这片历史悠久却也苦难深重的神州大地。同学们,少年们,开始不在迷茫,曙光已经照耀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大地上。同时,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卖国的二十一条,再一次刺痛了国人的神经。呐喊,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我的家乡苏州,同学们群情激昂。之后,全国各界都开始罢课罢工罢市,以自己的力量呐喊,不做东亚病夫,不做亡国奴,要独立,要自强。曾经,作为“80后”,我也自信满满,也许有些娇气,有些懒惰,但是我们的思想是端正的,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也是愿意付出的。但是看过这部电影,我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思想的深度,勇气,还是吃苦耐劳,甚至是智慧,我都比不上先辈。要想负责起中国的未来,让中国永远摆脱“被人耻笑”的岁月,让中国傲然自立,青年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实在是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责任,修身养德,这应该是学生不变的责任。其实,除了青年,还有很多要反思的事情。扪心自问,与20世纪初相比,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少了什么?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当然不能墨守着一切传统文化,只是,有些传统的东西,真的不应该抛弃,中国,永远不会,也永远不能等同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正如电影中板仓先生杨昌济所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

是一代人的迷惘,不知道历史的脚步改何去何从。劳苦大众,没有温饱,没有地位,有的只是那无情的剥削。还记得那个全身素缟的男孩及他的父亲,我们忿忿不平。一条人命与十元大洋加两小袋粮食的交易,这就是普通劳苦大众在统治者眼里的价值。还记得那一双双渴求的双眼,那稚嫩的声音:“先生,我们何以救国?”

这是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来到北京。在北京,毛泽东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辜鸿铭、胡适等文学巨擘。

陈独秀他爱国,恨国。恨卖国求荣的政府,恨自己还没有充足的能力救国。爱这片生他育他的土地,爱千千万万的同胞子弟。“爱它做什么,管它做什么,不爱也罢,不管也罢,忘掉更好。”即使语气是那么的决绝,我们还是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这是气话,这是愤慨,这更是他对祖国的爱。每每讲到起头,他总是不由的让杯子,而他却不记得这样的行为,因为那是不由自主,那是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就山东主权谈判失败后,他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不满。他在奋斗,他是个勇士,他不容许中国再这样消沉下去,他要唤醒十万万中华儿女的爱国心。毛泽东深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从一开始的“不死、求己、猛进、坚韧”到“生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他认为革命是要的,波涛汹涌是必须的,不做奴隶只有反抗。时值陈独秀被捕,为了声援北京的运动,毛泽东创立了《湘江评论》,他为《湘江评论》写下一段气势磅礴的创刊宣言。“不疑者疑,不取者取,不畏缩者不畏缩了。”“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毛泽东汇入了这条江河中,开始了他史诗般的革命生涯。

电影的最后杨开慧牺牲了,她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而她的精神却一直与我们同在。“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反观我们,生活在他们无法想象的年代,拥有他们无法想象的一切。明亮的教室没有改变什么,先进的设备也没有改变什么,甚至,我们更差了!这是为了纪念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电影,但我却不想过分强调那时那些鲜明的人物们,他们无疑是任何时代的主角。那些与我们相同的学生们才跟让我感到心惊,我们是如此的不同又是如此的相同。我渴望追随他们的足迹,一畅我们心中的湘江。

最后以《沁园春长沙》互为勉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下载观看《湘江北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看《湘江北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0级一班占云利2010112012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只是毛泽东在十三岁......

    《湘江北去》 观后感

    《湘江北去》 观后感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

    《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 冒着大雨,一大早的跑到校区时,全身已经湿透。。。所以自然当时心情不是很好,也没了所谓的看电影的心情。何况我本不喜欢看历史片,但是《湘江北去》却依然以其所......

    湘江北去观后感

    在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活动中,《湘江北去》让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本片讲的是毛泽东等人处在最低谷的时期,身为读书人却不得不被下放到社会的最低层,令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先生与那......

    《湘江北去》观后感

    在党的阳光下 —— 《湘江北去》观后感 当影片结束时,我的心还停留在那刹那间的震撼中,“国亡了,我们哪里还有生命……” 1918,1919…… 这些是历史长河中最值得记忆的数字,是......

    湘江北去后感

    思想汇报 今天,我们党校培训,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湘江北去》。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它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很多道理和了解了很多关于党的诞生与发展,理解了我......

    电影湘江北去观后感

    那些90后,让人顶礼膜拜 回首那个时世纪的90后,那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奋力搏击惊涛骇浪的弄潮儿,我总会感到豪情满怀,热血沸腾。用范伟的口吻说:“都是90后,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记......

    《湘江北去》观后感 思想汇报

    《湘江北去》---观后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学校组织的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