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 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激情与爱国热情的激荡,奋斗与爱国热忱的交织。毛泽东肖以升、彭煌等热血青年,目睹贫苦下层的人民在军阀混战之下,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而苦苦地挣扎,苦不堪言;中国因为国力的衰弱,在外交上尽受强国的欺凌。救国!救国!拯救这个黑暗的旧中国,打碎这个腐朽的国家机器,探索一条光明的救国道路。
这群青年,顶着资金压力,满怀求学、救国热情,北上北京。途中,饥饿相伴,疲劳相随,还要打工挣路费,这群青年,怀着理想,毫不将这些困难放在心上,其求学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深深地震撼着我。
毛泽东自愿在北大图书馆作图书整理工作,到校外拉黄包车,工作的繁琐、劳累,他毫不放在心上。他将其视作一个如饥似渴地阅读,结实更多的新思想的北大“文曲星”的机会。一代天骄,就是在苦练中磨砺出的。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用好我们的大学资源,用收益无穷的书本充实我们自己。书,永远是知识的源泉,我们不应该只沉浸在大学优越的环境中,应该重视用书本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真才实学充实自己,以一个积极的姿势来答复四年后毕业的我们。
在北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洗礼后,反湘后的毛泽东组织创办了《湘江评论》,开始用新思想呼唤人民的愚昧意识,用笔杆子直接与军阀政府抗争。勇毅、胆识,在这个青年身上我们显而易见。
剧终部分,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征途。他们犹如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汇入了浩翰的历史洪流……它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
第二篇:思修——观《湘江北去》后感想集
思修: 观电影《湘江北去》后感
MUC-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基地班
2012年级 第6小组
郑和、乐堃、董昕怡、尚品芳
2013/3/25 成员:汪小平、陆于江、孟德斯磊
日前,我思修班组织观看了讲述毛泽东等青年在二十世纪初期军阀割据、乱象横生的年代里,为探索救过道路所奋斗的经历。在观看电影《湘江北去》后,我们小组就观看后的所感所想展开了小组讨论,大家各有所感、所触、所思。
《湘江北去》剧情介绍:
1918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来到北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之事。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担任临时助理管理员,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同时在北国的寒冬里,他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心心相印,一段纯真美丽的爱情悄然萌发。
毛泽东放弃赴法留学,表示要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他回到长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界联合,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创立《湘江评论》,声援北京学生运动。湖南督军张敬尧则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毛泽东和其它新民学会会员,联络社会各阶层,公开打出“驱张”的旗帜。“驱张运动”虽然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可是,因为没有脱离独裁与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赶走张敬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湘现状。究竟什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救国救民之道?毛泽东在努力思索。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在新民学会的成员中交锋,成员间也逐渐产生了思想的裂变。终于,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征途。
现将讨论过程及结论记录如下:
一、每人发言探讨观后感想主要部分:
陆泓江:
《湘江北去》带我们重温了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么一群在黑暗里挣扎,在黑暗里迷茫,在黑暗里探索,在黑暗里斗争的热血青年,他们以改变国家命运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看完这部影片后,让我们这些大学生最热血澎湃的莫过于毛泽东等人身上洋溢出来的青春与活力以及那份厚重的责任感。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曾经说过“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啊,作为一个社会主义青年,我们怎可碌碌为为,虚度光阴呢?看看青年时期毛主席和他同伴们的所作所为,再想想我们自己每天的生活,这天壤之别难道不让我们觉得羞愧吗?有的人说,他们是迫于形势才会如此的奋进,如此的散发青春的活力。难道那些人觉得如今的形势就很安然吗?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但也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先不妄谈为国家做奉献,就是为自己有个安身之地,也需要我们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抱怨,不要颓废,拿出你百分之百的激情与活力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件的事,你的青春才会散发光彩。
孟显磊:
在看完电影《湘江北去》以后,我心潮澎湃,为正在遭受磨难的国家,更为那些为改变落后局面而不懈努力的人们。
当时面对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的中国,仁人志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胡适选择了以学术救国,陶斯咏坚持教育救国的和平方式,萧子升则从法国学回来了无政府主义来挽救中国,李大钊、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则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改造中国现状的曙光。无论是何种信仰,亦无论是哪种主张,胡适、李大钊、毛泽东等人都是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将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救出苦海。胡适等人身上所展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以毛泽东、何叔衡为核心的湖南新民学会心怀湖南人民,以《湘江评论》为武器,发起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努力将湖南人民从倒行逆施的张敬尧的统治下解救出来。新民学会会员的所作所为展现的正是对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的最好的诠释。
纵观历史,正是这些拥有爱国主义的志士仁人,使中国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中摆脱出来,把黑暗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和谐的新中国。正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使全国人民亲密团结在一起,走过八年的抗战和三年的解放战争,使中国在21世纪依然能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怎能不继先代贤能、承爱国重任呢?同学们,加油战斗吧!
尚姝喆:
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辜鸿铭在保释陈独秀的倡议书上画押,和那句:“我们虽不是青年,但也有热血。”
我一向敬仰在那个年代依旧专心于国学,试图取精去糟的大师,以辜鸿铭为最。在外国文化的强势进攻下,他们仍守着那一方故土,看似顽固,却不是不知变通。正如辜鸿铭在影片中所问:“你剪的了老夫这有形的辫子,那千万人心中无形的辫子你们又如何剪掉?”而他在五四运动中的所作所为也体现出,他心中确实早已剪掉无形的辫子,他那有形的辫子不过是在提醒大家,勿忘国粹。他在那个年代苦苦挣扎,所有的辛酸都揉在了这句话里,可是在当时又有谁认真倾听?
辜老先生的热血则体现在,他虽年事已高,但是仍未忘他当初为何求学,为何在盛行新学的北大仍坚持国学——为了救国,所以“陈独秀是为了救国而被捕入狱的,得救”。那是一个思想爆炸的年代,各学派争相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所谓的不过是一件事——救国。影片也很好的表现了各学派的思维碰撞: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坚信无政府主义的肖子升、激进派的彭璜、信仰共产主义的毛泽东与何叔衡,以及辜老先生的国学立国论。到今天为止我们都不可妄下定论,说坚守某一学派必然是救国之道,因为我们知道历史的巧合有时能造就一个学派的辉煌,但也会在下一个百年把另一个学派推向盛世。而现在,正是辜老先生所期待的、所追求的中华文化的盛世!
汪松平: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感触是:
责任和贡献。片中毛泽东深感时局大乱,国将不国,家将不家,因此他同其他有志青年一道立下军令状“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故,他去湖南楚怡学校任教,教授知识、讲述历史、认清当时、强身健体,培养当今之学子以雪国耻。但不久,学校被政府追查,他的教书历程告一段落。几经反转,他来到北大,接受了李大钊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最后他转战湖南,创《湘江评论》进行斗争。不难发现,毛泽东的一切行动作为都是与国家、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担当救国救民的责任的体现,这就是把自己无私贡献给国家、给社会的体现,这就是一个有志有为的青年的体现!我们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呢?我们又怎能在这大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虚度呢?我们又怎能不学好知识、强健体魄、报效社会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明确自我的目标、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身体力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团结和博爱。为探寻救国道路的湖南有志青年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新民学会”、共赴北京、出国留学、《湘江评论》……团结就是力量!不能团结就会产生内乱,不能团结就会让他人乘虚而入,不能团结就不能做成大事。小家团结才能幸福和顺,大家团结才能和睦共进。我们每个人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我们各个民族要团结在一起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毛等同时也是博爱的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肖堃:
电影中的毛泽东身怀大众为国献身,他与他的好朋友……在张敬尧的“折磨”下,坚持不懈地寻找拯救国家的政策,努力地探讨通往中国的道路他们对真理和爱国的情谊一直都是坚持不懈的!这一点儿深深地令我感动看,有几个人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奋前进。
他们拥有最最坚强的斗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正确的科学理论,他们……怎能不成功?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有时也是软弱的,有时也是懒惰的,但我们的思想永远都是最端正、最具有思想的,我们吃苦耐劳也愿意一直为中国付出巨大的贡献,哪怕是一丝丝也可以!论中国思想的深度,勇气,甚至是智慧我都远远不如先人以及伟大的祖先,要想走出日本人的嘲笑声,要想让中国傲然自立、变得更加强大起来,这都是要靠我们青年的力量。
他们一路走来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他既不算是小鸟也不算是霸气十足、展翅高飞的雄鹰,就是一个硬着头皮去救国的中国少年,一个有真正思想的人!
那时他那么的微弱,怎能承受家中亲人的去世,那个小小的身板,怎能承受那么多、那么大的困难,原因就因为他处在那样一个时期?他坚信自己的老师,他的眼眸里有一丝丝希望和无畏的挣扎,我知道!那是新中国未来的红灯!永远不灭!!
二、思想争论部分:
我们小组就剧情片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肖子升留学回国的时候,在救国道路上与毛产生了分歧。“晚霭峰间起,归人江上行。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两人信仰发生了分歧,是否就真的要分道扬镳?是肖子升错了,还是毛泽东错了?
就此,孟显磊同学表示,朋友之间,不能因为信仰的变化而变化友情。况且,还不知道谁的救国道路是真真但适合中国的,说不一定,当初没走的那条道路才是最好的。所以,肖子升与毛泽东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探讨一下是谁变了,为什么变,变了后又能怎么样,该怎么做等等,或者比较一下谁的方式更好,或者结合两种方式。
董怡则不以为然,她说,当时明显是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更适合我们,因为我们和俄国有极为相似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条件,况且,俄国十月革命是成功了的。我们虽不能照搬照抄,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走中国化的道路。因此毛泽东当时的选择是对的。至于朋友的关系问题,当然与信仰有关,好比长时间建立的感情突然没有了一样。
三、总结
这次讨论虽各有各的看法,但都离不开一个主题:爱国、理想、奋斗、贡献。
总结起来就是:
1、先一辈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付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2、我们明确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志向、高远的理想,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身体力行。在新的起点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美美与共。
第三篇:《湘江北去》 观后感
《湘江北去》 观后感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乃是毛主席32岁而立之年所做,为了革命事业踌躇满志雄姿英发北定中原,那湘江自诩北上定中原,一统河山彰显一代帝王之气。
电影的主线一直在围绕在风华正茂的毛主席为了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满腔热血为旧中国指引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主题积极向上启发人要坚持自己的理想、片中导演多次特写润之带着大家跳那种比较夸张的舞蹈,这种乐观的主旋律给影片添加了几份红色色彩。而且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从侧面烘托出毛主席个人的魅力,比如从斯咏以矿上的名义给若贤家洋钱,到被善于洞察的毛润之一眼看穿是斯咏用自己家的钱来帮助的若贤。从毛润之对老师杨溢之的爱敬和内心无限的心疼恤怜,到他和杨开慧的淡雅浪漫的悠远爱情。从毛润之憨厚执着的找寻各种机会与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等领袖接近交流学习,到张敬尧开始畏惧这个叫毛和泽东的年轻人。
片中一开始毛润之发现自己的学生若贤因为自己的父亲在矿上出了意外身亡而家落窘境之时,慷慨解囊那自己当教员的本为自己母亲治病的薪水去捐助这个更加弱势的家庭,他本可以亲自去把这所谓的洋元交给这个不幸少年的手中,而他并没有这么做,他通过一个个班上同学的手一次次的传递最终交给若贤手中,我开始也是非常不解的,而毛润之接下来的一段话解释了他这看似多余的做法,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团结就一定能报仇。
其次片中给我留下重要印象的角色不得不提毛主席爱人的杨开慧,她给人的印象始终觉得这是个美丽的符号,终是面带微笑着站在家门口,等待润之的身影出现,太清纯太含蓄了,“今年飞雪时,能否至吾家”当润之在大雪纷飞中拉着车跑来,把守候在门口的杨开慧抱上车,这份乱世中的爱情穿越了伟大和平凡的界限,还原的是一幅极具质感的人生写真,而非历史画卷。自然的黑色头发,眼睛清澈,她的眼睛里没有任何的阴云,她的灵魂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温柔是她的信仰,爱是她的生命之光,简单生活,她的眼睛里永远只看到一个人。为了他的丈夫她可以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有此相陪,方见美景良辰。
写湖南长沙就应该写“辣子”,写湘江,不能不写“辣子”,写毛主席的故乡,怎能越过“辣子”?这是本剧的特色,编剧很有头脑,让人感到真实,亲切。是神来之笔!
集中在师生见面那一个场面:大家纷纷说;"老师!这是辣椒油。”“这是干红辣子”“这是辣椒粉”“这是辣椒酱”“这是剁辣椒“。。
老师面对眼前的种种辣子,似乎看到他的学生那颗颗比辣子还红的心!
故事没有用个人英雄主义的手法,过分渲染主席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一段段真实的过程,自然而然的讲述了一个革命建党的过程,才使得影片显得这样真实而令内心无法抗拒。
工业造型2班
王宏力
20100530215
第四篇:《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
冒着大雨,一大早的跑到校区时,全身已经湿透。。所以自然当时心情不是很好,也没了所谓的看电影的心情。何况我本不喜欢看历史片,但是《湘江北去》却依然以其所独特的韵味深深的吸引了我,不管是演员还是电影的内容本身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片子越来越有激情。我的思绪被电影情节所感染,似乎被带入到90年前,和先辈们共同热血沸腾。搞笑成分也些许,或许是因为在21世纪的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理想和信仰的追求,而认为某些情节惹人笑。
影片《湘江北去》主要讲述了青年毛泽东从新文化运动后的1918年到1921年建党期间,从长沙与北京间辗转,求学,思变的成长经历。毛泽东以后的妻子杨开慧之父是毛泽东的老师,他有3个得意的门生蔡和森,萧子升和毛泽东,他推荐他们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中赴北大求真知。毛泽东到北大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中国思变的先驱者,毛泽东同志心怀国家与名族存亡,在北大他的思想进一步的得到了升华。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举国欢腾,但是看得深远的毛泽东看到了国家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希望。当时中国内外交困,内部军阀割据,外部列强强权,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丧权辱国的21条签订后,山东半岛归日本统治。但是人民对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变的麻木不堪,他们得过且过,并不思进取。当时以北大为首的积极向上,思变的爱国青年按捺不住,他们抵制日货,上街游行,反对军阀政府的残酷统治。在1919年54运动爆发了,看着片中当时的国人努力抗争,思变猛进,我感到无比的震撼,54运动由学生发起,由工人扩大,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这之后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发展。青年毛泽东开始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坚信中国可以效仿俄国10月革命的成功经验,用共产主义来救中国。影片最后毛泽东踏上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踏上了救国之路。这是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一群将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视为己任的热血青年,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一位被亿万人民神化了的伟人终于走下了神坛。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师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一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画面完整地展现在今人的面前。年轻的毛主席打过铁、拉过黄包车、做过图书管理员……做这些,或是为了生活,或是为了筹钱出国,或是为了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进步学者见到面,探讨救国真理、交流思想。影片中,我的印象很深,也令人感动的是,在毛主席还不出名时,那些文曲星级的人物会这样对待毛主席和他的言论――陈独秀在讲述自己的学说时,还只是清洁工的毛主席插了话、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并没有生气,后来还与他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还有,李大钊看了毛主席写的锻炼身体的操并且还做了实践……
后来,毛主席在湖南还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深受读者欢迎。《湘江评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明确,它文风新颖,切中封建统治的要害。1919年8月上旬,军阀张敬尧派军警查封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湘江评论》。尽管这些进步刊物出版的时间不长,但在湖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不必把他们神化,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一样会痛哭会欢笑、会迷茫会不安,会对前途充满忐忑,会对未来感到彷徨。但是他们也是一群不一样的普通人,他们胸怀大众,他们关怀民生,他们不死求己,猛进坚韧。他们不断追寻救国救民之道,在不断学习、思索的过程中,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萧子升等人慢慢的聚集在一起,也吸引了杨昌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这样的先驱者,在他们人生道路上不断拨开迷雾,引领向前。而且毛泽东比他们走的更远、更坚决。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完成了救国救民的大业,带引泱泱华夏,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这不是更让人觉得伟大,觉得值得膜拜。
影片从头至尾都充满了抒情忧伤的音乐,略带心酸苦涩,代表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悲伤和痛苦之中,但最后的音乐犹如是奋发的前奏一般,显示着人们的希望与崛起。毛泽东与他的革命挚友胸怀天下,血气方刚,上下求索,纵然面对残酷黑暗的时局,仍努力思索寻找着救国的方法,探寻中国革命的道路。他们对真理和信仰的不懈和执着无不感动、震撼着我们,这些精神现在仍是当代青年需要努力学习的。是的,他们在战斗着。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一片湘江,浩浩汤汤,站在这样雄壮的景色面前,谁能无所动容,那些立在岸头,挥毫天下的诗人们,用鲜血和精神书写了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般豪情,这般自负,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条红色湘江路。
作为“80后”,我也自信满满,也许有些娇气,有些懒惰,但是我们的思想是端正的,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也是愿意付出的。但是看过这部电影,我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思想的深度,勇气,还是吃苦耐劳,甚至是智慧,我都比不上先辈。要想负责起中国的未来,让中国永远摆脱“被人耻笑”的岁月,让中国傲然自立,青年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实在是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责任,修身养德,这应该是学生不变的责任。其实,除了青年,还有很多要反思的事情。扪心自问,与20世纪初相比,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少了什么?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当然不能墨守着一切传统文化,只是,有些传统的东西,真的不应该抛弃,中国,永远不会,也永远不能等同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正如电影中板仓先生杨昌济所言。最后以《沁园春长沙》互为勉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五篇:湘江北去观后感
在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活动中,《湘江北去》让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本片讲的是毛泽东等人处在最低谷的时期,身为读书人却不得不被下放到社会的最低层,令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先生与那几个孩子之间的互动,他本是对中国教育心灰意冷的人,却被那几个孩子深深感动,不是没有挣扎过的,他胸口中怀揣的所谓“禁书”,终是抵不过内心对孩子的忧虑,对国家的责任。演员并不流利的湖南话,让我不觉有些郁闷,甚至觉得有种毁掉片子的感觉。但是听久了,却又一种奇异的熟悉感,或许我们会对这奇怪的腔调进行调笑,但我们心中绝不会减少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他们即使处在人生的最低端,也绝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力量,在小小的岗位上奋斗着,我看到那些活在语文课本中的大文豪们,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锄头,端起了铁钳,他们的身上穿的不是光鲜亮丽的长衫,而是破旧不堪的短褂;他们不在明亮的教室里谈天论地,却屈尊于火炉炼钢的煤灰中。但他们依然在战斗,依然不灭身体里沸腾的热血。
是的,他们依然在战斗。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一片湘江,浩浩汤汤,站在这样雄壮的景色面前,谁能无所动容,那些立在岸头,挥毫天下的诗人们,用鲜血和精神书写了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般豪情,这般自负,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条红色湘江路。
为孩子们讲解的中国国情仍历历在耳,那些忧国忧民的箴言,那一双双渴求的双眼,“先生,我们何以救国家”是啊,我们何以保家卫国,我们的先辈们研究了一代又一代,竟被一小儿稚语塞的哑口无言。这样看来那些鲜血,那些牺牲到显得毫不足惜了!但又能怎么样呢?强大的封建势力,压的激进分子寸步难行,他们苦苦挣扎,却没有出路。庆幸的是中国还有救,孩子们还是那么勇敢,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位浑身素缟的孩子将地图藏进自己身上时,我有一瞬间的惊愕,不是没想过的,当东西被搜出来之后,那个孩子又会被怎么惩罚呢?他还那么小,家中的亲人又去世,那个小小的身板,怎么可以承受的下这么多的苦难,只因为他处在那样一个时期?他相信自己的老师,他们的眼里有些希望和不灭的挣扎,那是新中国未来的灯火,为了更好的将来他们不放弃一切的希望。他们努力奋斗下去,不论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微小!
反观我们,生活在他们无法想象的年代,拥有他们无法想象的一切。明亮的教室没有改变什么,先进的设备也没有改变什么,甚至,我们更差了!这是为了纪念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电影,但我却不想过分强调那时那些鲜明的人物们,他们无疑是任何时代的主角。那些与我们相同的学生们才跟让我感到心惊,我们是如此的不同又是如此的相同。我渴望追随他们的足迹,一畅我们心中的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