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六题库

2021-08-08 13: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六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六题库》。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六题库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我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我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被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必要性)

第一,确定且从未动摇过的奋斗目标。

完成民主革命,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的奋斗目标,并且从来没有动摇过。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根据当时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尚未彻底完成、国民经济亟待恢复的具体情况,决定先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至于中国到底何时向社会主义过渡,当时的设想大致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估计至少要10年,多则15年或20年),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就可以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一举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2)对社会主义过渡步骤的认识发生变化。

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刘少奇、周恩来等也论述过“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这种认识上的改变,首先在于实践性质本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已经开始实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事实依据和经验:一是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二是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三是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其次在于实践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随着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的了。其二,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集中表现在公私比例的变化上。以工业为例,1949-1952年,国营经济从339%上升到50%,私营经济从62.7%下降到42%。这种变化,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一天一天加强。这说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过一种通俗的解释“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历史表明,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必然性)

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发展工业,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的工业。

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完成和工业建设的初步开展,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办好已有的国营工业,并依据需要和可能改建、扩建这些工业。所谓建设新的工业,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投资兴建新的、足以为国家工业化莫定基础的那种大型工业骨干企业,发展国营工业。办好已有的国营工业和发展国营工业,都必须依靠国营经济,依靠国家力量。中国的经济虽然落后,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国家掌握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搞建设。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是由国营经济来承担的。当时工业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其一,民族资本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在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封锁的情况下,民族资本由于向外发展的渠道被阻断,就更加重了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这种依赖性。中国的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1/5。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又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统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雇工在500人以上的工厂只占0.11%,69.7%的工厂只有不到10个工人,79.1%的工厂是工场手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二,原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是中国工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要真正发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力量,就必须对这些企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这些企业中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按照国家的需要增加生产,培养技术人才,不断积累资金等,彻底改变这些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的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在依靠国家和国营经济帮助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这是生产发展本身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与国营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及其发展,特别是“五反”运动,更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工商业不仅需要进一步改组,而且需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1950年以后,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有过较大程度的发展,1949--1952年,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是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又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个体农户耕地较少,经营规模十分小,生产工具严重缺乏,资金十分短缺,到1953年至1954年,发展速度明显减慢。问题在于,要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使用新农具以至机器来进行生产,实行分工制度来发展多种经营等,农民都面临很大困难,更缺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许多农户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所以,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不仅广大农民不能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条件,从而成为工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事实上,土地改革后许多地区的农民就从发展生产的需要出发,探索组织起来的途径,开始有了互助合作的实践。这就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1955年下半年,中国农村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共中央之所以在此时做出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决策,主要是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开展,城镇和工矿区人口的迅速增加,既要求增产粮食,有足够的商品粮供应,又要求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原料,以满足轻工业发展的需要。1956年4月陈云说:在农业增产方面,中国摸索了六年。东北和西北开荒,必须移民和用机器,花钱多,收获不大,不是三五年内实现粮食大增产的好办法。至于搞大型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工期长,所以也不能成为三五年内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1955年下半年,中国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这是中国短时期内花钱最少又可能实现最大增产计划的一条路。长江以北要增产,要把大量旱地变成水浇地;长江以南要增产,要增加复种面积,关键都在于兴修水利。合作化后,组织起来的农民自己动手搞水利。人还是那些人,但组织起来力量就大得多。积肥、改良农具和种子、改进耕作技术等以前不易办的事,合作化之后都不难了。这就是说,通过农业合作化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与遇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和支持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当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既具备了比较充分的客观条件,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衷心拥护。通过这一历史性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请深入理解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答: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

第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

1953年,中国在提出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实际上就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于1951年着手进行。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1953年4月,中央批准下达《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形成草案。1955年7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这个计划。计划规定: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五年内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没有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不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在当时进行这样巨额的投资是不可想象的。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1956年,中国在工业化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例如,长春第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飞机制造厂成功试制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青藏公路、康藏公路、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限额以上的项目,平均每天都有一个项目开工或竣工。全国城乡呈现出一派建设的繁忙景象。这些建成的大中型工业骨干企业,都是国家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的国营企业。这些建设成就,极大地加强和壮大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一五”计划完成后,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五”计划实施前的679亿元,跃升到1957年的1068亿元;财政收人从1952年的183.7亿元增长到1957年的310.2亿元;粮食从6392亿吨增至1.905亿吨;钢从135万吨增至535万吨;发电量从73亿度增至193亿度;货运量从3.516亿吨增至8.0365亿吨。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而且使生产逐年增加。它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推动力量。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到1957年应达到的指标,在1956年底就提前达到了。

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第一,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土地改革后,一方面,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许多农民尤其是贫下中农由于缺少农具、耕斋和资金,生产经营上的困难较大。而且由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农村开始有了贫富分化。根据这个实际,党和人民政府决定,不待农民在土地改革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冷却,不待农村发生剧烈的贫富两极分化,就采取积极领导的方针,教育、推动和帮助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于是,土地改革之后,互助组很快在广大农村相当普遍地发展起来。

互助组能否再前进一步呢?毛泽东调查研究后指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的生产力的阶段,那么中国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的生产力的合作社,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他的观点得到了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的赞同。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地改革基础上发扬起了两种积极性,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党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这种积极性,而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国家从1953年起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统购统销,基本取消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由市场,限制农村的商业投机;大力发展供销合作,削弱城市资本主义和农村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联系;大力发展信用合作,缩小农村中高利贷活动的地盘。这样,既保证了人民对粮食、棉花、油料等的需要,又为全面推进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总结了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一是互助组。这具有马全力:

社会主义萌芽的性质。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性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人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逐步过渡,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创造。

第三,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运动前期,其发展是健康的。到1954年底,互助组发展到近1000万个;初级社,1953年为1.4万个,1954年秋为10万个,1954年底猛增到48万个。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户增加到1954年底的7000万户,在全国农户总数中的比重从19.2%增加到60.3%。80%以上的合作社都做到了增产增收。

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问题的争论。1955年夏,中国共产党内引发了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问题的争论。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报告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经验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阐明了农业合作化的基本道路、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并对农业合作化同机械化、社会改革同技术改革的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但报告不点名地错误指责邓子恢主持的中央农村工作部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站在群众运动后面指手画脚的“小脚女人”,从而将正常的党内争论说成是两条路线的分歧。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达到87.8%。但由于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在1953年到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第四,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农业合作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快了手工业合作化的步伐。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1955年底,党和国家提出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化。实际上,由于改变了过去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而采取手工业全行业一起合作化的办法,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手工业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第一,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开始积极推进。

区别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把官僚资产阶级作为敌人,在政治上推翻其统治,在经济上没收其资本。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则把他们当作朋友,在团结他们的同时,用和平的方法逐步地改造他们。

改造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采取这样的政策,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如增加产品供应、扩大商品流通、维持工人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等),又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的必经之路。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与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多种联系。其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在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有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深入到了生产领域。此时,国营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后,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开始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在这种合营企业中,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所得不足1/4。这种企业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5年,合营工业的产值占到全部私营工业产值(包括已合营的在内)的49.6%。同年,在北京、上海、天津的一些行业先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国家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这就叫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这种企业基本上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这种企业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了。1956年1月,北京市首先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私营商业户的822%,都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

第二,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中共中央在《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对于资产阶级,第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是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在资产阶级没有别的出路的条件下,这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案。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十月革命后,列宁拟对“文明的资本家”采取赎买政策,但俄国资产阶级不接受。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绝大多数资本家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国家为资本家安排了工作,许多人担负了一定的领导职务。这既有利于发挥他们经营管理的特长,又为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了条件。国家还安排他们进行学习和组织他们到各地参观访间,帮助他们了解国内外形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许多原工商业者提高了觉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邓小平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

4.试述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

第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存在某些缺点和偏差,“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002年,中共十六大再次肯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参考答案二:

20世纪中叶,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虽然在改造的后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但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成了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得到巩固。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随着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制度被消灭,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国家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于坚持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到1956年,已提前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主要指标,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对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设想,而且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总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过程。

下载「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六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六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