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考试大作业专题一题库
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概括性总结: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进行武力威胁,或发动侵略战争,或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和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到1919年,八十年间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之多。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最主要的有7个:《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其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直接割占中国领土;直接出兵;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沙俄强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面,把长城以北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九龙新界,把长江流域作为它的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东的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它的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资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朝地方政府交纳广州赎城费600万元(银元)。其后,更是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银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竟高达4.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4~5年财政收人的总和),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列强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先进国家本已存在的差距。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操纵中国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1.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第一,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实际上,当时西方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人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1900年,外国公使要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横行不法,清政府却无权审判。
第三,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如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直接动用陆海军,镇压太平天国。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资本-帝国主义不但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而且派外国军官指挥“洋枪队”,甚至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
第二,1870年“天津教案”中,资本-帝国主义进行军事恫吓,迫使清政府判处20名民众死刑,流放天津地方官吏25人。
第三,镇压义和团。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美国公使康格公开要求清政府派所谓的“强有力”的人物袁世凯去山东进行镇压。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后,立即采取血腥手段屠杀义和团团民。
第四,《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这说明,资本-帝国主义不仅企图驯服清政府,而且企图驯服中国人民。
3.扶植、收买代理人。
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使得西方列强意识到,无法把中国变成纯粹的殖民地。为了控制中国的政治,西方列强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代理人。资本-帝国主义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例如,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扶植皖系军阀等派系,导致军阀连年混战。
三、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主要是通过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将中国纳人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从1840年到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有20多个。通商口岸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资本-帝国主义在这些地方享有种种特权,控制了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南京条约》却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进出口货物税率的降低,有利于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资本-帝国主义控制近代中国海关,是资本-帝国主义打击和压制中华民族工业,扩张其在华势力的重要手段。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马关条约》签订以前,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的最主要部分是商业掠夺性资本。《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自由开设工厂、办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获取超额利润。但这些资本不是由外国输人的,相当部分是它们在中国通过战争赔款等方式直接掠取的。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很快形成了垄断地位。
资本-帝国主义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而且强迫清政府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它们还通过贷款,来支持中国反动政府镇压人民革命。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海关税和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的,而这两项收入,是清政府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资本-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这两项税收,就等于扼住了清政府财政收人的咽喉。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是它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这些银行不仅经营存款汇款业务,而且进行商业投机、工业铁路矿山投资、高利贷贷款、发行纸币、操纵汇价等。它们凭借各种特权及雄厚的金融实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中心。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比如,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士立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了大量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部分传教士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出租房产。有的还包揽词讼,包庇教徒中的不法分子,或者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中国传统礼俗,甚至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與论。例如,广学会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和“黄祸论”(“中国威胁论”)。它们攻击诬蔑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等。但是,与它们的主观愿望相反,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他们投入到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
2.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
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社会制度的腐败
(1)吏治和军队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被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又惧怕人民群众。
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后会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甚至不惜通过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垮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甲午战争时,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辰,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也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北洋舰队虽然失利,但其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军港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成,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但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与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和亲贵大臣们西逃。1900年9月7日,她在逃亡途中发布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各地文武官员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绝根株”。同时,她又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助向军乞降求和。此后,清军便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和军队素质极差。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1)武器装备落后。
就武器装备来看,多数清兵尚使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枪,炮台所用大炮有些还是明末制造的。而英军普遍使用步枪,大炮则可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中国水师的战船都是木船,吨位小,载炮少,经不起风浪,难于在海上作战。而英国舰队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还拥有少量蒸汽动力的轮船,船速快。
(2)战斗力较弱。
就军队的素质来看,清军军官不通兵法,不谙近代军事指挥,战斗力较弱。相对而言,英军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各兵种协同作战,战斗力较强。
必须指出的是,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压制人民群众的反抗。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就不可避免了。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与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答:1.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①资本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这是最主要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贯穿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1)当资本一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都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如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中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2)当资本一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就属于这种情况。
(3)当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资本-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侵略势力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的反动派。这时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统治者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如太平天国后期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就属于这种情况。
2.两大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者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与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怎样看待“侵略有功、殖民有利”的错误观点?
答:殖民侵略有功论是一种颠倒是非黑白的歪理邪说,是一种典型的强盗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殖民主义者的殖民历史上,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在资本主义初期,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大都为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盗式掠夺、罪恶的奴隶贸易、海外移民等。到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有了某种改变,主要通过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掠夺地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除了继续采取上述各种手段,资本输出也成为殖民主义者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殖民主义者通过政治贷款来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西方的殖民统治曾经大大地促进了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也就是将别国殖民地化,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当然我们也承认,西方殖民势力统治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之后,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必然要按照其面貌和意图去改造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不可避免地向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资本主义的文明,比如,把一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引入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再如,外国资产阶级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了维护侵略权益,以及满足再生产的需要,也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和设施。毫无疑问,这些在客观上会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殖民主义者一定程度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3)但是,绝对不能因此过分夸大殖民统治的积极作用,更不能如前面所说,把殖民主义者看作传播文明的天使,看作引领历史前进的先贤,看作救世主。因为,更本质的是殖民主义者实行殖民统治的根本目的决不是要把这些国家和地区变成资本主义国家,也决不容许这些国家和地区真正走上现代化,甚至让它们由自己的经济附唐变成自己的经济竞争对手。且不说殖民主义者在殖民掠夺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施行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如通过战争赔款、投资利润以及欺诈贸易等攫取大量财富,仅仅通过强迫这些国家订立的各种条约,它们取得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的种种特权,就像一根根巨大的绳索,把被压迫民族捆绑得死死的,从而扼杀了这些民族新政治、新经济的生机与活力,无耻地剥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生存、发展的权利。因此,殖民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一帝国主义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控制、经济掠夺以及文化渗透,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民族、国家和落后地区,并将它们变成附属于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种本质必然要给弱小民族、国家和落后地区带来灾难。
(4)无论是从主观动机还是从客观效果来看,殖民统治都没有使弱小民族、国家和落后地区真正走向现代化。殖民主义者来中国的主观目的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是“为极其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来帮助中国发展。殖民主义者如强盗般地在中国烧杀抢掠、走私鸦片、贩卖人口、掠夺资源、发动战争,其行径极其野蛮无耻。从客观效果来看,尽管殖民统治使中国出现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是它的殖民过程并没有促使中国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相反,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殖民主义者还刻意扶持、保留腐朽的中国封建生产关系,这一做法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道路。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毛泽东有如下经典论断:正是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用血与火在中国制造了血迹斑斑的历史长卷,把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亡国灭种的境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正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疯狂的殖民侵略,其才成为中国真正实现独立富强和走向现代化的拦路虎和最大障碍!
(5)一个国家要得到正常发展,必须挣脱殖民统治的枷锁,而不是感谢殖民统治。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美化殖民统治的思潮,有人甚至感叹,中国要发展,再被西方殖民统治150年甚至300年也不为过。世界上曾经那么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都成了现代化国家了吗?印度并没有因为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成为现代化国家。殖民统治造成的历史后果是:当今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的殖民地国家。它们今天的贫穷与落后,正是当年殖民主义者疯狂掠夺和血腥榨取的结果。不仅如此,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今天仍然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人民,成为这些国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德国《民进周刊》199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就这样说过,“现在非洲后殖民遗留问题仍有许多,当年的殖民者应该要为此负责”。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民必须推翻殖民统治才能发展,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一个规律。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独立成为历史潮流。为什么要脱离殖民统治?就是因为殖民统治不正常。一个国家要想正常发展,就必须挣脱殖民统治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