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学生站、坐、行走姿态的培养
中学生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尚未把健康教育摆在正确的位置,“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忽视健康教育的现象更为严重。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小学生有百分之五患有颈椎病或近视,而且还有扩延的趋势,如何改变现状呢?笔者认为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应从学生身心健康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学生站、坐、行走的姿态培养做起。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养成良好的正确的站、坐、行走姿态,不仅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健康;培养学生健美体格,正确的身体姿态;而且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学生站、坐、行走姿态的正确与否,是同老师,尤其是体育教师有着直接关系。
学生的第一次室外体育课就要接触到“立正”、“稍息”。那么,什么是“立正”的标准姿态呢?当老师纠正“立正”的错误动作时,除了提出两腿并拢,双手下垂、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的要领外,一般很少再继续提出其它要求了。此时,还应强调要收腹与微收下颌,口要闭,颈要直。否则,容易形成:教师要抬头,学生作扬头,教师要挺胸,学生做挺胸腹的错误动作。
纠正身体站不直,可用简易方法试一试,要求学生靠墙站立,足跟、小腿、臂部、肩胛、头忱部都贴到墙,用“胸式呼吸法”来呼吸。这样,正常人的颈弯、腰弯都会有理想的3—5厘米的凹陷。
行走,应是在直立的基本姿态下行走。很多同学、立正时尚好,当一迈左脚第一步时,头不自觉地低了下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在行走过程中常见易犯错误有:一是摆臂过高或左右摆臂。二是身体左右摇摆。三是速度过快。出现以上情况在教学中首先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其纠正方法一是强调用上臂带动前臂或原地反复练习摆臂动作。二是强调上体要挺直,两脚着地力量要均匀,前后摆臂。三是强调要求上体正直,不能前倾过大,排头注意控制速度,纠正时可用口令“一、二、一”控制行进速度。行走时,学生上体虽然略向前倾,但一定要保持颈弯、腰弯的合理凹陷。即靠墙直立时的体姿。行进间,应继续保持胸式呼吸。这样,不但能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坐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坐位时手放在背后,特别是小学此种做法较为普遍,殊不知此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所以笔者认为一般不提倡背手坐。因为背手坐时间久了,部分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既易疲劳,又不利于呼吸,还会影响到学生生长发育。而应提倡上体坐直、双手自然下垂或放在大腿上。同样,也要用胸式呼吸,切忌“圆背”(驼背)状态听课。
学生的站、坐、行走姿态,应从小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在锻炼和良好习惯过程中,专心致志,把身体和精神、智慧、心理融为一体,取得最佳锻炼效果。这样,对改变这一代青少年的体育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会起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