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辐射功能
(2021·枣庄二模)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图9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B.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C.促进外围城市经济发展
D.只出现在雏形期和成长期
2.“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有()
①利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③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
④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1·德州二模)2021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杭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图4)。通过调整,进一步解决杭州市城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
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据此完成3~4题。
3.调整后,上城区
A.服务等级提高
B.重点发展工业
C.服务范围增加
D.交通更加便捷
4.杭州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是
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B.扩大城市规模和影响
C.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D.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2021·北京顺义区二模)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覆盖周边多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下图为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联系结构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
A.城市圈的形成得益于地形条件的改善
B.东北地区发展缓慢可能是气候的影响
C.城市联系由单极放射向网状一体演化
D.内河航运是连接武汉城市圈主要方式
6.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B.增大武汉市行政区域范围
C.降低城市圈环境人口容量
D.加快城市圈逆城市化进程
(2021·北京石景山区一模)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下图为2000年、2010年、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图反映了成渝城市群()
A.各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成都城市化速度远超重庆
C.泸州和绵阳服务范围相同
D.重庆为该城市群中心城市
8.关于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健全城市体系
B.加强城市内部交通建设,促进一体化发展
C.仅发展核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城市竞争力
(2021·云南二模)同城化一般是指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的城市之间,打破传统的城市间行政分割和保护限制,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战略。下图示意某地同城化成熟阶段的整体对接模式。据此完成9~11题。
9.同城化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①交通快捷
②文化认同
③产业相同
④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图中城市融合区最适宜布局()
A.行政中心
B.金融中心
C.商务休闲区
D.畜禽养殖区
11.图示同城化地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间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最高的是()
A.中转换乘
B.购物旅游
C.看病就医
D.通勤通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A【解析】第1题,“虹吸效应”是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可能使区域中心城市环境变差,A错;“虹吸效应”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会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B对;“虹吸效应”不利于外围城市经济发展,C错;在成型期中心城市仍然全面扩展,“虹吸效应”不只出现在雏形期和成长期,D错。第2题,中心城市的部分产业迁至周边城市,有利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①正确。同时从图中看出,在外溢效应明显的成熟期,城市群逐渐形成,故②正确。外溢效应促进的是周边城市而不是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③错误。外溢效应并不是虹吸效应的对立效应,不会导致中心城市空洞化,而是中心城市进一步升级的表现,④错误。
3.C
4.A【解析】第3题,由题意可知,上城区和江干区合并形成新的上城区,行政区域扩大,服务范围扩大,服务等级没有发生改变,C项正确,A项错误;杭州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主导产业应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B项错误;行政区域合并对交通影响不大,D项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城市内部各行政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的问题,优化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项正确;对城市的规模和影响作用不大,B项错误;行政区划调整不会影响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C项错误;也不是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D项错误。
5.C
6.A【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武汉城市圈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城市圈的形成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A错误;城市圈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缓慢与气候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城市联系由单极放射向网状一体演化,C正确;连接武汉城市圈的主要方式是陆路运输,如高速公路,高铁等,D错误。第6题,武汉城市圈形成后,周边地区可受到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协调发展,A正确;城市圈的形成无法改变武汉的行政范围,B错误;城市圈形成后,城市圈内的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可能会增加,C错误;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加快周边城市的城市化进程,D错误。
7.D
8.A【解析】第7题,由图示知:资阳市城市人口在减少,故选项A错误;图中仅能看出城市人口数量,无法看出城市化速度,故选项B排除;泸州、绵阳城市人口数量接近,但是泸州服务范围不一定和绵阳相同,故选项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成都城镇人口最多,成渝城市群中重庆市为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故选D。第8题,推动大小城市协同发展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故选项A正确;城市无法实现一体化发展,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仅发展核心城市说法不当,故选项C错误;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会破坏环境,故选项D错误。
9.A
10.C
11.D【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同城化一般在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的城市之间发生发展,这需要城市之间交通便捷,便于联系,文化认同,便于交流协作,①②正确;同城化发展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产业相同,不利于协作,③错误;资源状况与产业结构相关,与同城化发展关系不大,④错误。第10题,由图可知,城市融合区地处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中间,是城市间商务洽谈、文化交流的理想区域,适宜布局商务休闲区,C正确;行政中心、金融中心适宜布局在市区内,A、B错误;畜禽养殖区有大气等污染,应远离市区,D错误。第11题,由材料可知,同城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可推测中心城市为周边城市居民及子女提供了就业、求学机会,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便捷,与购物旅游、看病就医相比,每天的上下班、求学即通勤通学,比例最高,D正确,B、C错误;同城化地区联系紧密,与通勤通学相比,中转换乘去往其他地方的居民也占比较低,A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