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2020-10-09 22:4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

1、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

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3、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

可能性

1、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不能确定)

(确定)

可能性

不可能

一定

2、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可能性

数量多

数量少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注: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2

读作a的平方。

注:

2a表示a+a

;a2表示a×a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5、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7、10个数量关系式:

@

加法;

和=加数+加数 ;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

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 ;

被减数=差+减数 ;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

积=因数×因数 ;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

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除数 ;

除数=被除数÷商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

@

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表示:C=(a+b)×2

@面积=长×宽

字母表示:S=ab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表示: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表示:S=a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表示:

S=ah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表示:

S=ah÷2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6、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

剪拼、平移、割补法

7、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拼凑法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8、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拼凑法

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10、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11、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12、组合图形面积(或阴影部分面积):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整体-部分=另一部分)。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1、只载一端(封闭线路植树问题)

如图:

间隔数=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2、两端都载:

如图:

间隔数+1=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1=棵数

全长÷(棵树-1)=间隔长

3、两端都不载

如图:

间隔数-1=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1=棵数

全长÷(棵树+1)=间隔长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如图:

2、长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

”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3、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二、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

(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三、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点 第一部分方向与路线 一、判断物体方向口诀: 1.找准观测点。例子:A在B是什么方向,以B为观测点。 2.判断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3.找角度,角的一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小数乘除法 1、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 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试讲稿

    解方程试讲稿 一、教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 二、试讲稿 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大家看一下我手里的盒子,猜一猜里面有几个小球。 学生踊跃发言。 师:大家说什么的......

    人教开国大典版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精品课程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代表投递局(所)。 2.我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六位是行政区划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