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容易被新事物所指挥》
《孩子容易被新事物所“指挥”》是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
快乐是每个幼儿的本能,当然,在玩耍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可避免的冲突、吵闹、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孩子们心中认为是一种心理报复。常见的消息不过是抓住对方几次,打对方几次,对自己和对方没有太大的伤害,所以作为我们的老师和监护人没有必要担心势头。没有必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教孩子。那样的话,只会产生回归心理,结果会变得严重。
在我看来,当类似的情况发生时,老师应该根据情况,心理转移法的效果会更理想。例如,有一次,我们班周天宇的孩子们愤怒地发现了。我想我告诉王鹏飞的孩子们打他。当我看到这种情况时,我什么也没说,我给他打了一杯水,说:别生气,现在喝水,然后告诉老师好吗?周天宇看着我接着杯子喝,喝完后没有马上解决他的问题,对他说:喝水的时候听到了咚咚的声音吗?当时你心中的不满,想想整个事情仲凯为什么打你?你在哪里做错了?周天宇低头好久没说话了。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我鼓励他。老师,我不小心踩到了他的围巾,他推了我,知道该怎么办。撒腿出去,我出去的时候,他和王鹏飞玩跳绳。效果很好,他们刚才的烦恼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别忘了孩子容易被新事物指挥。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坐在孩子中间
值完班后回到教室,由于天气太冷,我便坐在孩子的座位上晒太阳......
伴随着入园铃声的响起,孩子们陆陆续续的走进了教室。看到我坐在他们的位上,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雨航说:“老师,你怎么坐在我的座位上呀?”“老师给你让….”没等我说完。雨航早已经搬来了一张小椅子放在我的旁边紧挨着我坐了下来。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马上站起来,而是和孩子们一同聊了起来。
这时,绎纶凑到我的面前,我知道这个小家伙又想让我抱抱他。我没像以往那样将他轻搂在身边,而是出其不意地一把将他抓在怀里。暂短的惊愕之后,王绎纶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随即抽身从我怀里跑掉了。马上就有效仿的,我便和他们一块玩了起来……
看到清清拿来了水彩笔走到我面前,我知道她又要和我一起做画。听到要画画,正在疯玩的孩子们马上停了下来,全都围在了我们周围。看到孩子们兴趣极高,都跃跃欲试的。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篇应彩云老师的文章,让孩子们共同作画。于是我改变了主意,要大家一起来画。孩子们听到我说他们也能参与到其中,高兴极了,于是大家你画一笔我画一笔,好开心呀……
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都恋恋不舍地朝自己的座位上走。边走还边说,老师下课咱们还玩吧。我笑着点点头,看到我应允了,孩子们高呼“万岁”快步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坐好了。我笑了,拿起大家共同的作品,与他们一起分享……
第三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多点时间陪陪孩子》
《多点时间陪陪孩子》是一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为了工作往往将孩子送给爷爷奶奶照看,几周或是几个月来看一次孩子,以至于孩子都父母都陌生了,他们不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甚至妈妈换个发型都认不出来了,在他们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就是每个月回家给自己送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的人仅此而已,自己在外拼命的为孩子挣钱,回家却看到孩子对自己如此陌生,哪个做父母的不会难受!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吧,让他们真正体会一下父母亲的温暖,让他们在没有任何缺憾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
今天中午嘉怡的妈妈从外地工作回来,说很久都没有见到孩子了,要来幼儿接孩子回家吃个饭。我带嘉怡妈妈来到我们班小朋友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的玩玩具。
嘉怡妈妈起初站在教室外面迫切的寻找着自己的孩子,终于在众多的孩子中发现了嘉怡,这是嘉怡也看到了妈妈,抬头看了几秒钟像是认错了人似的,又把头低下专注的玩手里的玩具。
我招呼嘉怡妈妈走进教室,来到嘉怡身边,嘉怡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赶紧跑到妈妈的怀里跟妈妈撒娇,而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似乎不认识妈妈。我怕嘉怡妈妈心里不好受,赶紧跟嘉怡说:“嘉怡,看看这个人谁,是不是妈妈呀,赶紧让妈妈抱抱”嘉怡却摇摇头说不认识这个人。
此时我看到嘉怡妈妈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跟我说“跟孩子分开时间太长了”。嘉怡跟妈妈回家了却没有半点高兴的样子。
家长为了工作往往将孩子送给爷爷奶奶照看,几周或是几个月来看一次孩子,以至于孩子都父母都陌生了,他们不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甚至妈妈换个发型都认不出来了,在他们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就是每个月回家给自己送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的人仅此而已,自己在外拼命的为孩子挣钱,回家却看到孩子对自己如此陌生,哪个做父母的不会难受!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吧,让他们真正体会一下父母亲的温暖,让他们在没有任何缺憾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不要让孩子被网住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互联网+”时代,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放任鼓励孩子使用。家长认为学习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扩大孩子的社交圈,APP应用也可以辅助他们的学习,况且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是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使用新媒体设备还可以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探索兴趣。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家长坐在一边翻看着手机,孩子在旁边也在摆弄手机家长在一起谈笑风生,一群孩子则拿着手机或平板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手机等移动设备就逐渐成为孩子“迷恋”的“玩具”。另一种则是严格禁止孩子接触任何新媒体设备。他们认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设备会给孩子的眼睛等造成很大的伤害,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会给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而且一旦孩子“触网”成瘾之后,则很难戒除。因此,他们将孩子与网络完全阻隔开来。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设备也逐渐成为未来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必备工具。现实生活中幼儿接触与使用新媒介的状况已超乎我们的想象。2015年,“儿童与媒介”调查报告显示,幼儿园学生的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接触和使用手机等新媒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尽管如此,英国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指出,政府应颁布法令禁止9岁以下的儿童接触电脑,因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影响到智力发育。我国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也认为“9岁前不要让孩子单独‘触网’”。真实的生活经验与直接体验是幼儿获得社会认知的重要方式,幼儿特别需妻通过现实生活世界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而不是通过电子媒介中片面的、虚拟的和碎片化的世界。因此,对于幼儿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我们不是简单地阻隔而是正确引导。
首先,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加强监管指导。网络新媒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谈网色变”,对孩子“触网”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为避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熏染,父母干脆直接让孩子与网络“隔离”,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实不可取。当身边的同伴都在谈论和使用手机游戏或社交工具时,孩子会感觉与他们之间有“隔离”而难以融入同伴群体,而且网络本身有着丰富的信息与学习资源可供孩子选择与使用。
其次,不能让孩子单独“触网”。可以允许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但一定是在父母或成人的监管与指导下而非他们单独使用,这种监管指导本身也是一种对孩子的陪伴。当孩子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其独自使用网络新媒介时,通过父母的陪伴或共同使用,可以监管孩子的使用方式与过程,同时还能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新媒体知识,如教孩子如何发邮件等。
第三,做好内容的筛选与时间控制。内容良莠不齐与无法控制使用时间是家长反对孩子使用网络最主要的理由。父母应该从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有教育意义的媒体工具和应用软件,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使用,从而形成探索的兴趣。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如规定只能在周末使用,而且只有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才能使用,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这样也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孩子网络“上瘾”等问题。
通过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控制,孩子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与游戏,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媒介素养,从而既能科学地“触网”,又不被互联网给“网”住了。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个性孩子》
《个性孩子》是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寓教育于无形之中,这就是教育者的宽容和智慧,就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说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刚入园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和不合群。
本学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自立,等其他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几个孩子的个性也尽显了。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特殊,也许家庭环境影响,平时大人们都顾不上他,都是尽他自己爬爬滚滚,因而造就了他无规无矩的性格,什么事都敢去试试。本来有几个孩子玩的好好的,他一去掺合就会起争执,有时还会出现抓伤现象。
这不有的就不好向家长交待了,让我们很被动。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向其家长反映了几次,并不见起色,看来只好自己想办法。孩子本性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缺少对错的界限,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来引导。
比如在玩桌面玩具时,他会把自己喜欢的放到身过,让其他小朋友玩不到,并且他喜欢的还会去抢,虽然也告诫他这样做不好,可效果并不明显,也许他并不认为有多么的不对。于是我改变了策略,让他去分玩具,去监督哪个小朋友做的好与不好,结果他大有进步,效果明显,原来“问题”孩子的问题是我们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啊!
寓教育于无形之中,这就是教育者的宽容和智慧,就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说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