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教版)》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工业革命后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在早期暴露了一些弊端,马克思希望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弊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人类从此永不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和最后一次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导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主要是解决革命的对象、动力、方式、目标。
对象:资本主义制度
动力:无产阶级
方式:暴力革命、阶级斗争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如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书本上讲的,也有对将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之一是计划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分别主张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通往奴役之路》页4,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之路是通往奴役之路。
通俗地讲,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中学老师,主要是指导从高中怎样考上大学。至于在大学怎么学,中学老师就不太指导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产生这种思想,或者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思想者脑子出现了问题。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应该是前者。
既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路径,一般来说,有两种路径,一是靠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即自我改革,如罗斯福新政,其他制度下也有如王安石改革、邓小平改革等。一是靠外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即革命,如十月革命。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大体上主张走革命道路。
1、历史条件:
社会经济上,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各种弊端日益暴露(革命的原因和对象)
阅读页84正文第一、三段和《工人居住的贫民窟》图,有哪些弊端?
如贫富分化、阶级对立严重;
工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经常是每天长达10多个小时);
工人政治权利非常有限,代议制有财产等的限制;
周期性经济危机破坏了生产力,加剧了失业、贫困;
(补充)普遍使用童工等。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英国劳工史学家哈蒙德夫妇将这种早期 “城市病
”称之为
“迈达斯灾祸”。迈达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梦想点石成金,后来有了这个能力,但结果却坏了,他很快就赶到后悔了,因为就连他的食物和水,甚至他的女儿也都变成了黄金。
贫富的分化、阶层的对立以及人文匮乏震惊了整个英国社会,就连后来成为保守党首相的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也在当时惊呼:英国已成为“两个民族”的国家,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两个民族将会开战。
钱乘旦: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唯利是图价值观,工人无穷苦难,工人成为成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人的异化,人成为机器和工具),工人斗争不断等。
工人的贫民窟:工厂制度带来了很多新变化,一是时间观念的变化,建立了工业经济时代的时刻分秒记时制,其推动因素有近代工厂、学校、新式交通工具、钟表等。二是居住方式的变化,工厂提供集中居住场所,便于工人长时间工作。但工厂提供的住所条件十分恶劣,卫生条件十分恶劣。
诸弊端中,哪些弊端是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解决的了的?哪一弊端是制度性的、自身无法克服?
贫富分化、阶级对立严重,工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人政治权利非常有限,都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等途径解决。如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建立人民资本主义、议会改革、民主政治发展等。唯有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自身无法解决的。
周期性经济危机对生产力破坏极大,是最大的弊端,是制度性的弊端,是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而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故只有革命根本解决一途了。靠资本主义制度“自疗”“自愈”已经不可能了,非动外科手术不可了。
马克思的幸运和高明在于,碰到了、并深刻分析了周期性经济危机(1825年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其他思想家或者没有遇到周期性经济危机,或者遇到了却视而不见,从而丧失了一次正确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根源的机会,马克思牢牢抓住了“周期性经济危机”这个关键点不放,最后找到了解决弊端的根本办法——社会主义革命,其他思想只能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了。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激化的理解: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即企业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导致商品不断丰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即生产资料由资本家私人占有,广大工人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使剥削力度不断加大(对劳动者过度榨取剩余价值是其天性),导致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二者矛盾最终导致社会出现高度的商品相对剩余,即产生商品积压。
政治上,独立的工人运动兴起,但都失败了(革命的动力)
工人经常怠工罢工,甚至废坏机器(在1811-1812年达到高潮,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以抵制工厂制度,反对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工人运动成为当时的重要社会现象之一。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等。他们要求改善生活、争取政治权利。虽然失败了,但已显示力量。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此处“独立”指:他们不再仅仅根据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而进行斗争,而是提出了本阶级的独立的要求。
所谓“独立”,是指工人阶级已意识到自身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从而在主张上和行动上都是独立的,不追随别的阶级并按其所提出的口号去斗争。然而这却并不意味着工人运动已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实际上,早期的工人运动提出的那些口号和基本要求,包括普选权、劳动权、增加工资等,无一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当时工人运动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只是对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促进和推动,并力争进行得更彻底些,还没有消灭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和纲领。
工人运动尽管失败了,但马克思、恩格斯从中看到了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
马克思在他那时的欧洲看到了阶级斗争,因此形成“阶级斗争”学说,并将之推为人类社会进化的原则,以为普遍永久的革命方略,是将彼时欧洲社会进化的病征当作了社会进化的原因。故而孙中山批评马克思“只可说是一个社会病理家,不能说是一个社会生理家”。
思想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启示(革命的目标)
如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产生(提出了社会主义设想,但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不现实),德意志古典哲学产生(提出了辩证法、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自由贸易论)。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2、标志: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依据: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如革命对象: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政权
革命动力:无产阶级
革命方式:阶级斗争、暴力斗争
革命目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政权
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最引人注目的是卡尔·马克思的遗产,19世纪中期,马克思来到伦敦,直到1883年在当地去世。遗嘱表明他仅为小女儿留下了250英镑的遗产,相当于现在的2.3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万元),用英国报纸《每日电讯》的话来讲,马克思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人。在伦敦,马克思负债累累,贫病交加,靠好友恩格斯接济勉强度日,三个孩子在五年内接连去世,只剩下小女儿艾琳娜。《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1月11日《名人“最后身价”曝光
马克思250英镑柯南道尔60万》。
3、意义
(1)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革命:
相对而言,法国是一个崇尚“革命”的国度,英国是一个崇尚“改革”的国度。近代,法国较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少于四次,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不少于九次,流血多;英国光荣革命一次,较大的议会改革不少于三次,流血少。
公社:有许多含义。一是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二是中古欧洲自治城镇的组织,其特色是市民拥有一定的权利,包括财产权、行政权等,彼此之间之间互相协助帮忙;三是由人民集合而成的组织,如新和谐公社、巴黎公社、人民公社等。
1、背景:1870年九月革命后,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临时政府投降卖国,赔款(50亿法郎)割地(阿尔萨斯、洛林),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近代阿尔萨斯、洛林居民的国籍随普法战争、一战、二战等多次变动。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秘密调集军队,准备以武力解散工人为主的国民自卫军,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国民自卫军:1789—1871年法国非正规军,资产阶级领导的城市民兵组织。其间两次解散,1830年重建。普法战争中,担任保卫巴黎的防务,成为工人为主的武装。
2、经过:蒙马特尔事件是导火线(直接原因)。
(1)1871.3.18,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占领巴黎,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镇(巴黎的卫星城,位于巴黎西南15公里处,镇上有凡尔赛宫,1682—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
(2)1871.3.28,巴黎公社成立
(3)1871.5.28,巴黎沦陷(72天)
3、革命措施:
政治上,(1)废除旧议会制,实行议行合一的公社委员会制(代议制的一种)
议会:三权分立下的立法权。
委员会:立法权、行政权合一。
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既是立法机构,又是行政机关,不仅制定法律,还执行法律,即立法权与行政权属于同一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从属于立法机关,仅是立法机关的执行部门。
国家管理形式一般存在着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两种权力体制结构。议行合一是指国家机关工作的决定和执行高度协调一致的制度,在中国最为典型。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机关工作的决定和执行互有歧异,机构间权力互相制衡的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2)废除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建立自己的军队、司法机构
(3)确保人民对公职人员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选举、监督、罢免三者结合,是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验。
(4)取消公职人员的高薪制,建立廉洁政府
(5)坚持集体领导
公社委员会下设十个委员会,是集体领导方式之一。委员会政体下的委员会是以集体领导的形式来行使其最高行政权,各委员不但职权相同,并且进行集体议事,决议是以投票结果来作出的,而且实行集体负责。
教育委员会:实行集体负责制。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教育局:首长负责制。有局长、副局长。
经济上,(1)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
(2)实行8小时工作制(休息权)
八小时工作制最早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把它作为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还发明了一个口号,“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个小时休息”。
4、失败原因
1871.5底,临时政府军队攻破巴黎,失败。
(1)根本原因: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
主观上: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未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客观上: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处于上升时期
(2)具体原因:
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②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外省:京都以外的地方各省。
巴黎人看不起外地人,巴黎以外的都是外省。
法国对于外省的划分是,凡在大巴黎范围以外的省份,通称外省。在法国看来,巴黎人和外省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主要是巴黎人的看法。在文化心态极度自负的法国,巴黎人仍称其他省份的法国同胞为“外省人”。“旺代省来的女佣”,这句杜拉斯小说的断句,显示出这种“傲慢到无兴趣关心他者更多”的巴黎人作风。
法国,除了巴黎之外的地方,全被法国人称为外省。语言上的对立也就渐渐产生了巴黎人和外省人感情上的对立。外省人眼中的巴黎没礼貌没教养没情趣没生活,只知道工作(其实就算是“勤劳”的巴黎人,在我们中国人眼中也是非常懒惰的),生活节奏快的让人接受不了,最让外省人不能接受的就是巴黎人最经常做的就是当地铁车厢关门的警笛响起还一个接一个的抢进去,地铁几乎是2分钟一趟,外省人实在不明白抢了这2分钟,巴黎人能做什么。巴黎人眼中的外省人都是老土,什么都不懂,同样他们也认为外省人不会享受生活。
对于“乡巴佬,肥猪头”,外省人会回答“巴黎佬,大笨牛”。“巴黎佬”(parigot)这个词涎生于1886年,带一点点贬义,用来指巴黎的居民(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寄居于此的)。后来该词越来越多地被外省人所用,而且越来越有鄙视的意味。在外省人眼中,一个巴黎人不管身处何地,都与其他地方的人格格不入。巴黎就是如此与众不同吗?
巴黎是被包围的孤城,全国对巴黎公社的具体情况不了解,资产阶级进行反面宣传。
上海人称外地人为乡下人:上海人自视清高,看不起外地人,把除上海以外的地方统称为“乡下”。其中最不服气的是北京人,想我堂堂皇城根下人,上海人竟敢把我和农村老土归为同类,真是狂妄到极点。
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客观上)
(2011年高考新课标28题)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④临时政府卷土重来
5、经验与教训
经验:
(1)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2)创立无产阶级民主形式:议行合一制,选举、监督、罢免三者合一等
教训:
(1)必须掌握革命武装,把镇压反革命武装作为首要目标
在巴黎建立政权后,忙于内务,未乘胜向凡尔赛进军,未摧毁反革命武装,让他们卷土重来。
(2)必须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工农联盟
(3)必须建立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
6、性质问题
巴黎公社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指导下的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从革命的发生来看,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即由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引起。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指导革命和公社。
从公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来看,大部分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语)。
从目标来看,并未提出和建立公有制的要求,他的目标是建立共和国,争取巴黎的自治权,对全国政权的要求也仅仅是有工人代表参加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巴黎公社革命同以往工运(19世纪30、40年代工运)相比——
同(同属早期工人运动):
①突发性或自发性:
没有组织性,基本上没有事先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而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怒之下便起来战斗了。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斗争极为罕见。
②暴力性:
和平斗争也有,但以暴力斗争为主,因合法斗争条件不具备。
③政治性:
政治斗争为主。英国1836~1848年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巴黎公社直接夺取了政权。
④全部失败。
异:创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器。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工运的特点:组织程度高、合法斗争多、经济斗争多。
三、延伸阅读: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摘要: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全社会一味崇尚利润――生产合理化主导一切――使得财富越多贫富差距越大,工人的生存毫无保障,社会的人文纽带被拧断。工人的激烈抗争,社会的动荡,迫使有产者和统治集团出台了一系列的立法,寻求解决贫穷问题和把工人整合到体制之内,从而弥补撕裂的社会。
引言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这迫使英国工人展开了异常激烈的政治与经济斗争。由于工人的贫穷对富裕阶层造成了威胁,英国的有产者、统治集团感受到解决贫困问题的急迫,自19世纪下半叶起,为解决贫困问题,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和加强工人的政治权利。这一努力过程,耗时漫长,一直持续到二战后转向福利国家才得以完成。
一、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人的无穷苦难
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无比的财富,这是人所尽知的事实。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了1倍,而19世纪的100年中又增长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间增长了4倍,以后20年又增长了4倍,而19世纪的100年又增长了30倍。原棉进口在1780-1800年增长了5倍,以后100年又增长了30倍。19世纪50年代,即英国工业革命基本结束时,英国生产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铁产量等于其他国家的总和,棉布也占到世界产量一半以上。有人统计,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能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而当时的英国人口大约是2000万,仅相当于同期中国人口的约1/20。因此,无论从财富总值还是从平均每人可以占有的财富量衡量,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按理,英国人自然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人。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财富越多,英国社会的贫穷现象似乎越增长;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其中,绝对贫困的现象更加显著。有这样一些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1803年,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这组数说明,在60年时间里,财富的高度聚敛已扩大了20倍还不止。1803年,收入最多的2%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1/5,1867年则是2/5;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约占总数1/4的中、上阶层家庭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其中,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
如果说上述数字过于抽象,那么,许多具体的描述则会让人触目惊心。工业革命时期留下的许多文献资料,记叙了无数悲惨的故事,下面简要地摘记一部分:
1841年,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有大批的工人找不到工作,长期的失业使工人生活完全没有着落,许多人在把东西典当一空后,最后不得不当掉裤子,整天躺在被窝里。有一个叫卡恩的人,一家5口、包括3个孩子,全都失业了,卡恩生病,一个孩子也生病,病孩躺在地下室潮湿的角落里,身下只垫一些刨花,身上连遮体的破烂都没有。
另一个报道说:1840年,一个26岁的织工干了一夜的活,太累了,一头从织机上栽下来死去,留下妻子和一个孩子。在此之前,他长时间失业,也没有吃东西。这一天,他临时得到一点工作,就拼命干,结果竟累死了。
再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做帽女工自己说,她每天工作18小时,所得工资只够吃粗茶淡饭,冷天才会吃点热面包,涂一点油。但即使这样的生活,仍旧是没有保障的。她认为,自己随时都会失业。如果失了业,就只有进济贫院。
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上述情形,在当时的英国很普遍。比如,在克朗普敦,中等水平的织工,每天工作十个半小时,每星期收入从1814年的13先令9便士下降到1833年的4先令6便士,而用于衣食方面的开支也从10先令1又1/2便士相应地下降到2先令9便士,能够购买的食品则从每星期116磅下降到45磅。按照这个标准,一个织工如果是5口之家,那么,每人每天可吃的食物大约是1磅多一点点(一磅约相当于市斤9两)。
有的时候,全家的生活就靠在工厂里干活的幼童来维持。在1842年的一个报道中提到:曼彻斯特的一个工人因长期失业,全家全靠年幼的儿子养活。但儿子的工资很少,连他自己都吃不饱,经常是饿着肚子去上班。父亲起先不肯吃用儿子工资买来的东西,后来,他神经错乱了,见东西就往嘴里塞,而儿子只好饿着肚子进工厂。
当时的英国工厂,大量使用童工。而童工在工厂里的工作非常艰苦,除工作时间长、工资少之外,劳动安全毫无保障,机器很容易出事故,而一旦出事,受害童工就被赶出工厂,再也没有人过问。在煤矿地区,大量童工用于井下,在不到一米高的坑道里用四肢着地把几百斤的煤筐拖到地面上。井下事故频繁,经常发生伤亡情况。
总之,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人阶级经受了无穷的苦难。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经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二、人文灾难之源:自由放任,唯利是图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只崇尚利润,把其他一切都置于度外。雇主眼中只有利润,工人只是活的工具。社会的人文纽带完全被拧断了,社会强势群体对人的价值毫不关心,他们只关心利润。更有甚者,在当时主流价值观念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在最低水平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就这样,貌似科学、理性的“生产合理化”主导了一切,为取得最大的利润值,可以完全不顾劳动者的生存。
著名小说家司各特曾经说:蒸汽机出现以后,雇主和工人间的关系改变了。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那里,等等。在蒸气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至于他们失业后会怎样,是没有人过问的。于是,工人被抛进了毫无保障的生存状态之中。
雇主的这种态度,在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个立法是典型的阶级立法,是工厂主的阶级立法,它的目的是改变英国传统的济贫制度,取消它的救济原则,而让救济变得望而生畏,任何人都不敢接受救济,除非他愿意走进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地狱”的济贫院。这个立法的实质,是把所有的劳动力都变成“自由的”,劳动力的后备军随时充足,这样在资本需要时就能随时接受使唤,而在资本不需要时又可以随时被扔掉——仿佛是“500个旧梭子”。《济贫法》修正案的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即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人文灾难,劳动者因此经受深重的苦难。
三、激烈的工人斗争
巨大的贫富差距、深重的人文灾难,造成了英国社会的严重撕裂,英国工人阶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工人就开始了政治与经济的斗争,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社会动荡不安。
从政治方面说,工人们要求取得选举权,认为一旦工人阶级得到选票,就能控制选民的多数,迫使议会制定符合工人利益的法律,由此而改变工人悲惨的生活命运。政治斗争从法国大革命时期起,以后一直延续下来,时起时落,直到宪章运动形成最高潮。
在经济方面,工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包括组织工会、合作社、发动罢工等。工人们还发动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劳动环境、保护童工女工、提高工资待遇,等等,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工厂法》运动”和“反济贫法修正案运动”等。
这时,社会主义思潮在英国出现,并且向工人阶级传播。到19世纪30-40年代,各种群众运动又都汇聚到宪章运动的洪流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斗争高潮。
四、“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
工人的长期抗争使很多人--包括中等阶级和上层阶级中一部分人--深受震撼。他们意识到,社会已经被撕裂,变得非常不平等、非常不合理。在19世纪30-40年代,就有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儿子或孙子们--形成了一种负罪感,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对自己的祖辈在集聚财富过程中实施无情的压榨感到良心的不安。他们希望纠正这种状态,于是开始注意贫穷问题,并出来进行社会调查,写了许多调查报告。
除了上述提到的精英及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外,还有一批人也站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人阶级说话,这些人是地主、托利党乡绅,属于保守派。他们的利益和工厂主不合,从属于两个阶级,因此,经常和工厂主过不去,揭发工厂主的罪恶本性。针对工人阶级的贫困,这些人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地位组织了许多官方委员会--比如,议会委员会和皇家委员会--进行社会调查,关注贫穷问题。
所有上述调查都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贫穷问题,揭发了工人阶级经受的苦难。其中,官方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震动了社会,而乡绅们的呼吁似乎加大了揭发的分量。恩格斯的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大量使用了官方的调查结果,从而得出了社会主义的结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产者、统治集团的人感觉到必须解决贫穷问题。后来成为保守党领袖、两次出任首相的迪斯雷利曾提出他著名的吁请:“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这个说法非常精炼地表达了统治集团的忧患。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个贫富分化的撕裂的社会,以及工人阶级在体制外的长期抗争,最终对他们自己是不利的;他们希望达成某种整合,把工人阶级纳入到体制之内来。而同时期法国爆发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也给英国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避免法国式的革命、阻挡社会主义思想,英国统治者深感解决贫困问题是绝对必要的,这就是迪斯雷利那句名言的现实含义。此外,即使只从有产者日常的切身利益来看也是如此,工人的贫穷对富裕阶层也可以造成威胁,比如,贫民窟是贫穷的标志,而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成为流行疾病的渊薮,英国人把它叫做“霍乱国王的巢穴”。但一旦疾病形成,就不只是穷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会感染,穷人死亡,富人照样死亡。所以,要彻底解决疾病问题,就要解决过分贫穷的问题,不能让穷人穷到极端的程度。慢慢的,不仅是统治者,连有产者也达成了共识:贫穷问题必须解决。而要解决贫穷问题,就要否定(至少是部分地否定)“自由放任”的原则和唯利是图,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贫穷问题。
自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试图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进而能最终解决贫穷问题。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也涉及到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解决工人的失业、医疗、老年问题外(这些是贫穷的主要原因),还要解决工作环境问题、劳动安全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等等;还需要调节劳资关系、规范工资收入、化解劳资冲突,等等。议会开始制定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所有上述立法,都有意识地把法律的天平倾向弱势群体,使他们多少能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维护一点自己的权利。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问题。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了体制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行福利制度,转向福利国家,最终消解了由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文灾难。
结语
人们常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英国花了近两百年时间才把工业革命引起的失误弥补过来,也实在是太晚了一点。
英国的经历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思考: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不是造福于人,这种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什么意义?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只是为少数人造福而伤害多数人,这样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是不发生更好?(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