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三学”品牌 推动学习转型升级的研究
打造“三学”品牌
推动学习转型升级
近年来,**市委中心组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以推动学习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打造**特色的“三学”品牌为抓手,着力提升理念,创新方式,优化载体,积极探索“研学”、“选学”、“联学”新路径,在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杂志等对我市以“三学”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做法给予了推介。
一、开展“专题式研学”,增强学习实效
传统的学习往往以书本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目标。而学习型组织建设对学习的要求是带着问题去学,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近年来,我们坚持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围绕“学经验、破难题、谋跨越”,开展专题式研学,形成了学习一个专题、调研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项工作的新模式。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去年,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梳理出事关发展全局的25个重点课题,分别由市委中心组成员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力量,组成课题组,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结合**实际,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二是注重成果转化。课题组拟定相关配套文件,提出调研成果转化方案。本着成熟一个落实一个的原则,市委召开专题会议逐个讨论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意见,把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去年共有16个课题实现了成果转化。今年在继续抓好结转的9个课题基础上,又确定了推进沿江一体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一区四园体制机制改革等新课题。三是谋定发展目标。在认真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市委中心组成员形成了推进我市科学、跨越、和谐发展的共识,在继续推进沿江开发和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建设大园区“四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立了“争进‘苏中五强’行列、紧跟‘全省十强’方阵、提升‘全国百强’位次”的奋斗目标,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专题式研学”,市委中心组成员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决策措施。为解决“发展不够集约、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偏弱”的问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关于调整工业园区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分散于各乡镇的工业小区梳理整合,重点打造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城东工业园、黄桥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为主体的“一区四园”,调整完善了园区体制机制,分别采取区镇合一、以区管镇、区镇并行、区镇共建等模式,同时完善了对园区的考核政策、分配机制,明确了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定位,推动了整体实力的提升。为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实施“868计划”,启动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名人馆、博物馆,推进文化招商,开展了“世博**互动日”、“激情广场走进**”等活动,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开展“自主式选学”,激发内在活力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围绕各自的需求开展有的放矢的学习,激发内在的学习活力。一是开展自学活动。中心组成员由市四套班子负责同志组成,大量的学习任务要靠自学完成。我们对中心组成员的自学提出明确要求,并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提升能力、提升素养为主题的“好书季季读”活动,由秘书组定期推荐新书目,中心组成员根据自身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自学,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原动力。二是开展讲学活动。中心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一个专题,在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作专题辅导,人人有任务,个个上讲台,变传统的读、听、记“灌输式”学习模式为写、说、做“主动式”学习,以“讲学”来检验、展示、分享、深化学习成果。三是开展网络选学活动。拓宽学习的平台,在党政办公网设立中心组学习网页,及时上传学习资料和中心组成员撰写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供随时点击、下载,使学习变得方便、灵活、快捷。
在坚持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避免学习变成应景式的短期行为,我们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对学习的责任分工、学习时间、次数、形式、考核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尤其突出“六个一”,即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每个成员进行一次讲学,作一次重点发言,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联学一个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使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提高了学习的科学性、制度性。开展“自主式选学”,进一步激发了领导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增强了干部自主学习的活力。
三、开展“共享式联学”,发挥示范效应
在充分发挥市委中心组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示范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各级党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在学习中实现整体提升、共同进步,形成了市委中心组与基层“共享式联学”的新机制。一是挂钩联学。市委下发了《市委中心组成员与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挂钩联学的意见》,每个中心组成员联学一个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初帮助联学单位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思路;年中旁听基层集中学习,对阶段性情况分析指导,解决学习难题;年末开展督查,总结学习情况。二是媒体导学。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安排媒体报道,发挥导向作用;将年度学习计划、月度学习安排及时发布到**宣传网,共享学习计划;将中心组成员理论文章、调研报告通过专刊印发,共享学习成果。三是对口参学。市委中心组在围绕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重大理论、重大决策部署举办高层报告时,安排乡镇、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并听取讲座;在围绕专业知识邀请专家辅导时,安排相关部门人员一起接受辅导;在研讨论证调研成果时,邀请相关乡镇、部门人员一起参加讨论、发表建议。
“共享式联学”,进一步放大了市委中心组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全民学习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果,市委年初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一是加强学习的平台建设。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牵头打造新型学习的平台,定期举办“领导干部论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交流心得、提升自我。在**电视台开办《济川讲坛》、编印《市民文明礼仪读本》5000本,录制市民学礼仪光盘5000套,下发到全市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二是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整合全市理论骨干资源,组建了30多人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六大板块54个教学课题,为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菜单式”教学服务。在机关组织开展“四讲”活动,即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典型讲事迹、党员讲体会。组建“百姓名嘴”宣讲队,用“演讲、演唱、快板、脱口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好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会,几万人现场聆听好人事迹,放大了典型示范效应。三是坚持寓教于乐。开展了社科普及宣传周、全民阅读月、农民读书节、百名专家社区健康行等活动,加强基层宣传文化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中心户、社区阅报栏廊等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学习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让广大干群在参与中接受教育,提升了学习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三学三用—学习研究政策推动转型跨越心得体会
“三学三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立足当前政策机遇叠加、必须加强转化落实的现状,立足当前提高干部素质、必须增强谋划能力的需要,立足当前发展形势逼人、必须迎头跨越赶超的要求,把自觉加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觉悟、一种精神追求、一种道德修养、一种生活习惯,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三学三用”模式,不断提高掌握和运用政策的能力、增强研究和谋划工作的本领、提升推动和创新发展的水平。
一、自主学,用以打开思想大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深刻认识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前辈学习,是打开思想大门、提升思想境界的根本途径,也是创新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在自学中,始终贯穿三个原则。一是着眼发展实际、带着任务学。立足县情实际,联系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把产业结构调整好;如何弥补发展短板,把瓶颈制约破解好;如何强化产业支撑,把主攻方向选择好;如何突出创新驱动,把科教优势发挥好;如何深入联村联户,把为民富民落实好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产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战略重点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破除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二是站稳群众立场、带着感情学。立场问题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是自觉取得成绩的先决条件。如果不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学习,不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学习,就会偏离学习的方向,失去应有的功能和效果。三是立足本职岗位、带着问题学。按照自己的职能分工,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党建还是民生,针对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目的性很强的学习。
二、调研学,用以总结新鲜经验。通过深入调研,总结新鲜经验,服务科学决策,推动全局工作。调研要把握三个方向,即“选题要精、视野要宽、成果要好”。通过调研,加深对省情县况特点的认识,升华对科学发展的领会,而且能有效推动学风、作风的转变。
三、干中学,用以指导实践进程。干中学就是执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来推动学和用迈向新层次和新水平。一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在深入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共识。
古城乡 常建锋
2012年4月11日
第三篇: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推动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引进国家级赛事,提升舟山旅游知名度。成功举办了首届两岸三地大学生环舟山群岛自行车赛,国内自行车最高级别的赛事——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和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将于11月在舟山举办;2008-2009赛季全国排球联赛,八一男排把新赛季的主场安在舟山。高规格国家级赛事的举办提高了海岛旅游的知名度。二是发展海洋特色体育运动,丰富海洋旅游产品。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岛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矶钓、船钓等专业海钓运动,全国性的海钓大赛已在舟山连续成功举办了几届,舟山群岛国际海钓邀请赛暨全国海钓锦标赛成为海岛特色品牌赛事。优良丰富的沙滩资源有利于竞赛运动开展,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将在舟山连续举办五年,相关比赛内容还在央视体育频道上进行了录播。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户外运动的开展,全国首届海岛户外赛——2008首届中国舟山群岛·普陀海岛户外运动公开赛将于10月27日至10月30日在朱家尖举行。三是兴起大众休闲运动,推动旅游岛品牌打造。在舟山旅游岛品牌打造过程中,融合了各类大众休闲运动的元素,在白沙建设特色主题钓岛,积极扶持大众海钓游项目;在秀山岛兴建海泥主题公园,开展滑泥、攀泥、泥浴等运动项目;在朱家尖、桃花、嵊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摩托车、沙滩滑翔伞等沙滩运动,让游客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细细地品味运动的快乐。
第四篇: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江苏苏源辉普化工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同仁:
大家下午好!
江苏苏源辉普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以“科技铸造精诚,创新成就未来;信念凝聚团队,品质赢取客户”为企业精神,专注于“绿色环保型有机溶剂、新型农药、医药中间体、食品级保健品原料、人用及兽用原料药和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2015年,在园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我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与盐城师范学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技改和新产品研发的力度,仅2015年公司技改投入就达到1300多万元,全面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对传统工艺路线实现改造升级,将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合成转换率、避免了“跑、冒、滴、漏”,降低原辅材料的消耗,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创造出多项国内领先科研成果,申报了3项发明专利和1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荣获盐城市科技发明专利银奖。
在废水和废气处理方面,公司通过引进新型废水处理技术,采用智能五联氧化加生物工艺进行处理;引进新型废水处理技术,采用多效吸收和低温等离子切割净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对副产物、母液回收循环利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通过上述技术创新,2015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依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企业销售收入达1.4亿元,利税3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0%和200%。
“辉煌代表过去,创新才有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2016年,我们将以“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进一步加固科技创新的基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公司将通过股份制改造,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作为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量化成一定的股份,增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公司继续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我们将以“科技铸造精诚,创新成就未来”为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努力开创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目前,我公司正在筹划省前瞻性产品项目、省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星火项目的申报。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也将完成从传统的精细化工行业向生物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符合国家政策的新兽药产品和动物保健)行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园区的关怀下,我们公司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也将会为阜宁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如何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谈转型促发展
产业转型与升级是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经济转轨过程。面对新形势,我省提出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下大力解决工业发展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文安县民营企业发展早,群体规模大,是河北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经过初期高速发展后,企业布局散、单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顺应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加快转型步伐,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下面,结合工作实践,从八个方面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第一,由“散”转“聚”,促产业聚集。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企业布局分散、无序,造成土地、电力、水利等要素资源的极大浪费,功能配套难、资源共享难、环境治理难。因此,引导产业由分散转向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聚集效应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多元化投入,打造优良的聚集平台。要加强扶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聚集发展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把好产业、土地、环保关口,吸引企业到园区投资兴业,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
第二,由“低”转“高”,促产业提升。县域一般产业单、层次低、链条短、成长性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以**为例,***是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全县各类生产加工企业达3000多家,但产品多为雷同,粗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少。产业层次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推进传统产业“低转高”,加快产业改造提升,已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由“内”转“外”,促对外开放。我省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域外项目引进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加快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管理方式创新和发展理念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转“外”,就是要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树立开放的“主动性、责任感”,调动全社会力量,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机制,引进开放的理念、先进的机制、优势的资本,加快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对接。
第四,由“粗”转“精”,促精细化管理。众多民营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陈旧,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积极引导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引进开发,产品由低端制品向高、精、尖产品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由“乱”转“治”,促规范发展。由于早期缺乏规划意识,没有科学化的产业规划作引导,导致了企业星罗密布,零乱无序。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规划的引领,科学地确定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做到产业功能完整,布局配套,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与执法的刚性,项目立项、建设要严格按产业、环保、土地、安全等政策,按程序履行到位,坚决杜绝乱开“绿灯”的行为,对出现的违法违规企业,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处罚,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
第六,由“小”转“大”,促规模化发展。***现有民营企业数量已达10000余家。但大型、龙头企业屈指可数。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约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千分之六。规模性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变化不明显,规模性企业成长缓慢。全县生产单体规模小、整体规模不大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小转大”就是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方向,以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为重点,实施“抑小、提中、扶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带动大发展,促进工业实现规模发展、集中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第七,由“旧”转“新”,促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培育和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LED、防盗门、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项目陆续落地。但总体
看来主体工业仍由传统产业支撑。因此,必须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链为着力点,高水平、高质量地谋划“旧”转“新”。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八,由“污”转“净”,促清洁生产。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与环境资源保护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区域水、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党的**大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省委、省政府也正在开展“两个环境”建设。在今后发展中,要坚持以战略转型、结构调整为中心,提高“绿色门槛”,完善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绿色转型,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