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阅读理解备考专练(一)
(一)人生的标点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答: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答: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答:
【参考答案】
1、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
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
4、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
5、人生是一句话,要由我们的脚印落成美丽生动的文字,让后人为我们堆起的那座坟墓竖起一个感叹号。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青铜镜
最早的镜子是水面,后来人们发明了青铜镜。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销往日本、朝鲜等。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这里的“以铜为镜”指的便是青铜镜。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此外,欧洲人曾造过银镜,俄国人制造过钢镜。然而青铜镜毕竟太过晦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现在人们使用的这镜子,都是又亮、又大的玻璃镜。
1、上文说明的中心是()。
A、青铜镜B、各种镜子C、镜子的历史
2、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下面镜子的特点。
①青铜镜:
②银镜:
③钢镜:
④玻璃镜:
3、上文是按()的顺序介绍这几种镜子,详细说明的是()。
4、“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三)猫咪
猫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响,它也能及时辨出。
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这就是猫能在平地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重要原因。
猫的脚上还有一块软而厚的肉垫儿,因而走路时没有声音,可以悄悄地、出其不意地逮住老鼠。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出各种洞口的大小。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疾走如飞()疾:①病②狠③快,迅速④疼痛
(2)出其不意()其:①他的,他们的②那,那个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明亮()狡猾()灵活()
粗()
厚()
黑()
3、这篇文章是从()、()、()、()等方面介绍猫的。猫的这些特点有利于()。
(四)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明白“①明亮②清楚③公开
“苦学“①痛苦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3、将词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一眼望不到边
4、阅读第1自然段,然后填空。
俞伯牙是时代的琴师。他曾拜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 》的乐曲。
5、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2分)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身后是,“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②
6、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回答句中的“他“指谁?
(五)乡村教师
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老师再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他把那个女孩背到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救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背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有人认为第三段中加点的成语“轻描淡写“用得不恰当,你的意见如何?请讲明理由。
2、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55字。
3、小说作者叙述故事为什么用插叙而不用顺叙?(至少讲两个理由)
4、见文中划线的句子。乡村教师在“看了她俩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间是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话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
1、开放题。不恰当:“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仅淡淡带过,有范围限定,不能修饰“放弃“。恰当:“放弃“是指前文“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轻描淡写“修饰的还是“说“。
2、乡村教师从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个学生,最后去救女儿时不幸与女儿一同遇难。娟子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村作教师。
3、造悬念,行文曲折;表现主题的需要,突出乡村教师无私博大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无限延伸(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使结构紧凑,内容更丰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4、略
5、供参考:贫穷农村的孩子都希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而大学毕业的娟子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建设落后的家乡做贡献,这说明她是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她爱家乡,不忘本,有志向。娟子这一形象一方面在衬托她的老师,同时也在表现“乡村教师“这一代又一代的爱的延伸,也给只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者立了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