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次会议议程全部进行完毕。下面,结合审议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立法质量
这次会议审议的两项法规草案,是在进一步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领导干部、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各个层面意见的基础上,与省人大法制委充分沟通、接受技术指导后提出的,突出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民众呼声,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比一审稿有了明显提升。希望各立法小组再接再厉,充分吸纳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对部分条款再作修改完善。《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要尽快报市委常委会审定,《延安市物业管理条例》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拓宽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意见,寻找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使之不断契合上位法、契合地方立法规范。市人大法制委要进一步加强与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的沟通,主动接受指导,及时开展合法性审查,尽快做好报审的基础性工作,确保两部立法顺利推进,突显地方特色,顺应群众需求。
二、突出重点,全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强烈冲击和严重影响,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经济运行各项指标逐步回升,助力发展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希望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一要科学研判形势,抓住用好政策机遇。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破解疫情不利影响,全力保障发展目标实现。要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加大项目谋划和争跑力度,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努力为延安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坚定稳住经济基本盘,确保“六稳”“六保”任务落实。要紧紧扭住稳增长不放松,落实以气、煤、电和非能工业补油的各项措施,着力稳定工业增长;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促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确保市场主体稳定;积极引导线上线下消费,稳定总体消费水平;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三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坚持增收节支与提质增效并举,深化财政改革,规范预算管理。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从严加强支出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
上,全力以赴保就业、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市属国有企业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持续用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一是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
市人民政府要在市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夯实责任、完善制度、保障经费,不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和部门监管优势,从严实行责任追究,依法查处失职渎职和违法违规行为,以刚性问责倒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
要立足市情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居民住宅、商业设施消防、油煤气开发、危险化学品运输及校园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隐患风险的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黑名单”和举报奖励等制度,运用现代科技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深化中小学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坚持行政调查与司法调查、行政责任追究和刑事责任追究紧密衔接,保持打击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四、严格执行《条例》,依法保护退耕还林成果
今年,常委会对生态建设进行持续监督,深入调研市政府研
究处理《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报告情况,审议专项报告,并开展了满意度测评,大家给予了充分肯定。从调研和审议情况看,《条例》实施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执法工作不规范、资金投入不足、群众管护积极性不高、封山禁牧时有反弹等问题。希望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实施《条例》为契机,持续用力,落实落细,久久为功。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
《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是我市制定的第一部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全面实施《条例》、依法加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和巩固,对于建设美丽延安、生态延安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推动《条例》全面施行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解我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制约、提升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以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的实绩实效体现“两个维护”。二是要理顺体制机制。
县(市、区)人民政府是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的主体,要压实林业、发改、财政、农业、公安等部门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凝聚推动《条例》落实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管护体系,夯实监管责任,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协同高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条例》落地落实,见到实效。三是要加大综合投入。
进一步研究完善我市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成果保护长效机制,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将包括补植补造、林分改造、封山禁牧等退耕还林成果保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要抓住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认真研究我市应该保护什么、发展什么,立足市情策划包装项目,加大争取力度,为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提供资金保障。
四是要提升执法能力。
要结合正在进行的全省农业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尽快完成退耕还林成果保护行政处罚权委托下放,加强人员培训,办理执法证件,规范执法流程,完善执法文书和处罚票据,切实增强执法能力。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损毁退耕还林成果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偷牧、散牧、夜牧等现象,杜绝各种乱开乱垦、乱挖乱占行为,有效巩固退耕成果。五是要形成监督合力。
要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宣传普及,引导广大群众学法守法,自觉参与到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工作中来。要依法加强退耕还林工作考核考评,夯实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自觉担负起监督法律实施的职责,采取执法检查、专项调研、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共同推动《条例》的全面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