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时间:2019-05-13 21:2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第一篇: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摘要: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职责。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大基本途径,本文分别在把握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阐明和剖析了它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和论述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基本途径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指青少年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共同教育及自身的习得,从一个完全的自然人转变为一个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道德判断能力、拥有良好道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是青少年早起发展中对家庭成员道德标准的内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青少年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对道德价值标准的掌握阶段,第三阶段是青少年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主动判断、选择和遵守价值标准的最高阶段。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个基本途径,家庭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础,学校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导,社区德育则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补充。三者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缺一不可,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本文分别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个基本途径即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的内涵、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对策等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论述。

一、家庭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础

家庭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础,是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直接、最长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有德育效果针对性强、影响方式潜移默化、优化过程长期性、影响结果持久性等特点。家庭德育是一种在家庭生活中按照家长意愿和要求开展的、旨在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怀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家长、青少年良性互动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将社会道德要求、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内化为青少年道德品德的实践活动。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家庭德育的本体功能与家庭德育外在功能,有着主导青少年道德发展、奠定青少年道德品德形成的必要性,有着教育针对性强、感化性好、延续性佳的可行性。

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道德教育职责的必然性与道德观念的奠基性。教育子女为人处事的道理是家长天然的职责,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道德价值的传递性。家庭德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伦理等各个方面,有着百科全书式的特征。家庭成员的文化层次、道德理念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实践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家庭成员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文化价值观、道德观等良好道德价值传递给青少年的。三是家庭德育关系的特殊情感性与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家庭德育中,父母子女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关系,还是师生、朋友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良好的信任基础,这种德育关系的特殊情感性是学校德育、社区德育所没有的,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的行为是青少年模仿、学习的对象。四是家庭德育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道德指导的针对性。家庭德育方式有有意识的言传身教、有目的的显性教育;也有潜意识的道德感化、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还有有计划的针对性

教育。家庭德育中,家长可以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道德行为反思、道德解释、道德选择等服务,促使青少年道德理性选择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当前,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家长家庭德育认知偏差,忽视了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和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性,对青少年过度放任、专制或溺爱,重视青少年智育的教育却轻视了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家长道德行为不恰当,使得青少年道德行为也呈现出非正常的发展趋向,家长对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等的漠视行为,势必会影响到青少年道德的判断和道德的选择。究其原因,主要与家长的道德认知水平、社会文化的冲击、盲目的爱子爱女观念、家庭德育氛围差、家长道德教育能力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工作,首先要优化好家庭德育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二是要转变家庭德育观念,倡导德育并举、知行统一的家庭教育理念。三是改变传统的封闭式、保护式、说教式的家庭德育教育方式,倡导实行开放式、感化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四是要本着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与社会同质、同向、同步发展的教育要求,实时更新家庭德育教育内容。五是要注重家庭德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探讨式讨论提高法”、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实现由灌输向疏导的转变,以提高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六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和家庭外部环境。要形成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示范。要加强家庭与学校、社会等的联系与沟通,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德育外部环境。

二、学校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导

学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道德教育管理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1]。学校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导,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传授青少年道德认知、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感、锻炼青少年道德意志和提高青少年道德实践能力的职责,在青少年道德判断、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培养以及青少年道德知识体系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德育主要包括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意志教育和道德行为教育等内容。

学校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德育有着明确的价值导向,它不仅仅考虑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何而教的问题。二是学校德育有着良好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有着强硬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内容、稳定的教学客体,客观上有着良好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三是学校德育注重向青少年传递正向的价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态度,着眼于青少年的全面性、长期性发展。四是学校德育有着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学行为等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因而能保证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工作有序、健康的开展。

当前,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学校德育环境支持的缺失,使得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失范与无序。这种青少年道德失范与无序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以忠孝、仁爱、诚信、勤俭、助人的传统道德规范的认同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滋生,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和失信、浪费等不良道德习惯正在形成和蔓延。二是学校德育理

论整体建构滞后,尚未形成对道德教育理论地位和作用的明确认识,尚未形成对如何继承好传统道德教育经验和吸收好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经验的正确认知,尚未完全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体系,尚未有效解决好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失范、道德裂痕等问题。三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异化。青少年主体性不突出,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割裂。四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存在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重视私德教育而缺乏公德教育,重视道德理想层次教育而缺乏道德原则、规则层次教育,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品德、伦理、法制的教育而缺乏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宗教观、消费观、性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的教育。究其原因,主要与学校德育理论认知与研究不足、重视力度不够、执行强度不足、主客体建设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密切相关。目前,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工作,必须优化好学校德育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是增加社会公德教育内容,加强青少年公德教育,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公益心和公德意识;增加道德原则、道德规则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先进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增加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内容,注重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增加生命教育、品德修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内容,积极培育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精神。二是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好他们的建设性作用,实现教师主导和青少年主体的有机统一。三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和道德教育的特征来选择学校德育方式,既要灵活多样,也要客观实际。既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充分体现学校德育的规范性。四是要注重学校德育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优化好学校德育的内部要素,实现对它们的高质、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教”整合的学校德育系统,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外部环境。五是构建优质的学校德育模式,要从满足青少年道德需求和尊重他们的道德教育主体性出发,重点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和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有效解决青少年道德实践异化的问题,实现青少年道德实践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

三、社区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补充

社区德育是指在社区内除了家庭、学校以外的一切教育机构、文化组织、社会团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需求,借助社会控制、社会教育等手段对青少年等社区成员开展的、内容涉及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实践活动[2]。社区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补充,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所在,有着起步晚、发展快、涉及面广、实效性强等特点。我国社区德育的出现,虽然说受到西方国家社区教育成功经验的熏陶,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创造。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青少年德育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参与,因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责任。所以,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为重点的。其次,这是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建设学习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这是贯彻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办学理念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社区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享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社区德育具有培育青少年道德知识的认知与熏陶功能、促进青少年与社会交往的调节与参与功能和带动青少年道德实践与道德人格形成的综合育人功能。二是社区德育资源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对青少年道德品德发挥着导向、陶冶、激励的作用。三是社区德育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少年宫等显性的资源,也有社区文化、社区氛围等隐性的资源;既有街道办事处、社区教育机构等管理资源,也有学生家长、知名人士、劳动模范等服务资源。四是社区德育是青少年道德实践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它能够给青少年创造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并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当前,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社区道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社区德育缺乏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混乱。社区德育政策政出多门,政策协调性、科学性不强;政策不够细化,要求比较宽泛,使得政策指导性不强;政策不被青少年所了解和认可,政策支持率低。二是社区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针对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体现出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等特点,显得比较盲目和缺少必要的规划。三是社区德育教育模式形式化,社区德育模式没有形成体系,而是往往流于形式,社区德育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脱节现象明显。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区德育教学理念滞后、教育模式单

一、政府宏观指导不力、制度建设滞后、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等。

目前,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工作,需要优化好社区德育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是要坚持和把握好地域性、主体性、供需性、实践性、情感性、全员性、全方位性、全程性等原则,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区、贴近青少年出发,不断建立健全社区德育体制机制,以从制度上保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要采取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三教”整合的社区德育模式,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三者之间协调互动的体制机制,注重三者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工作上的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共建。三是开发利用好社区各类德育资源,更新社区德育理念,借助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少年宫、档案馆等社区资源建立多种类、多层次、多角度的青少年社区实践基地,实现青少年社区德育的生活化、制度化、趣味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郑传芳,潘玉腾.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2]唐亚豪,文锦.论社区德育工作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

第二篇:论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本文详细讨论了动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动画片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一种图形形式,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它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生活观、价值观、印 象形成、友情观、言语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动画片的积极意义方面 进行了讨论。【摘 要 题】聚焦青少年社会热点 【关 键 词】动画/青少年/社会化 【正 文】 世界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我国动画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动画对青少年的魅力却是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动画片在教育中已经有了相当广 泛的运用,但许多人是因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才去接触它的。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市 场运作虽然说明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一个主要接受群体,但目前来看,青少年仍 然是最大的动画片主动受众。青少年不仅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动画电影、游戏、书刊等图形形式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不但接触动画本身,与动画有关的消费娱 乐产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据有关 调查,全国现有电视频道 2000 多个,几乎都有固定时间的少儿动画栏目。我们 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而且定时出现,成 了“动画痴”、“动画迷”,不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更大的担心则是 孩子对有些动画片中的不良镜头的模仿而影响了孩子的品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整个社 会化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形成及社会行为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 化,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 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周晓虹(1997)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 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 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 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 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咨询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

影响非常大,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动画

片就是通过大 众传播媒介与青少年接触,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画这种形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存在。电视是播放动画的最主要的媒体,几 乎每个电视台每天都有动画播出,一些还有专门的动画频道。目前电视播放的动 画的特点是篇幅长,几乎都是连续剧。具有固定的时间,播放的收视对象明确定 位于青少年,国外动画片多于国内的,其中美日动画片特别多。动画电影也是广 泛地被喜欢,许多有影响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 主》、《千与千寻》、《花木兰》、《宝莲灯》都是开始以电影的方式进入青少 年的视野的。它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人物特点明确,文化内涵非常突出。网络也 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媒体,许多大的门户网站都有动画(动漫)频道,可以在多种频道观看动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的 特点是新媒体,更适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强的个人思想,开放性更强。另 外,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仅是看动画片本身,还包括动画的附加产品的影响,比如,动画人物的玩具,主题公园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动画 主题公园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影响除了具有可以帮助他们间接地接触社 会、帮助他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外,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画对青少年的 影响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将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人的 青少年阶段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主要起着修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科学文 化知识的作用,而在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会的技巧上,学生都不能切 实体验到。吸引他们注意的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并通过与 他人讨论,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认同动画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喜欢动画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有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调查小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而在言语模 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Bandu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动画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孩子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日本动画的风格: 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成人化强,视觉刺激大;美国

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 默、动画附加的商业性更浓;中国动画简单,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

调查表明,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画片竟然全是日本动画,青少年接触到的 日美动画也是最多的,这表明很可能逐渐使他们接受日美文化,并在潜意识里影 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其和认知行为具有明显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 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二、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兴趣主导性强,交往对 象变化大等。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不知道 该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动画片对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 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对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 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 得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再将其用在实 践中,动画片便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经常帮助别人 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 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 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对青少年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并没有直接的关 系这样一个事实。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的、勇敢,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 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 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动画片片中人物的身份与 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这些财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确的获得方式,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人的富有 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影响将是深远的。另一方面,动画中人物的性别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领 导者总是男性或雄性动物,女性或雌性动物总处于辅助地位,这与现实人们对性 别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于儿童认识现实,但在角色职业

类型以及对应的角色性 格特征培养上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NextPage] 对青少年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定会取得

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 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 观具有消极影响。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 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这些容易使 青少年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对青少年友情、爱情观的影响。爱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感情,动画片也并 没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灌篮高手》、《怪物史瑞 克》、《葫芦兄弟》,甚至《蜡笔小新》、《花木兰》、《tom & jerry》等都 以爱情或友情贯穿情节的。在动画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统一的画面;爱情 的女主人总是美丽的,即使将来要变成天鹅的灰姑娘也是美丽的,爱情总是浪漫 的,为了爱情可以做许多勇敢的牺牲,结果总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总是令人向 往的,朋友总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时候出力的,朋友总是忠诚的。这些表现与现实 生活有许多相似,但也过于理想化。青少年的爱情观正是在这些影响中形成的,这很容易使他们将来有不恰当的期望和行为。对青少年言语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语言获得有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思维发展的 研究中,非常强调言语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中的结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 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特点)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当环境刺激是他们感兴趣的时候。有调 查显示,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 同和流传,当父辈们不知道时,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 的小新,当小新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 许多青少年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特别需要注意
的是对《蜡笔小新》这类动画片主人公的行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导。同时,也 要注意青少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而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对他们的语言 应用能力产生的限制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进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 该尽可能地控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并注意其影响 的长远效应。

成人的恰当理解。要发挥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作用,家长首先要有 正确的态度。家长和孩子在看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看动画片 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印象却是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动画片。在 当前动画片如此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青少年喜欢动 画片这样一个事实,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积极 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 后果,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 面对的社会,促使其社会化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儿童阶段,对动画 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对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同时认 识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家长与儿童的及时交流。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调查发现,动画片是可以 给成人看的,许多家长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的,那么,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陪自 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怎样才是好人,怎样就是坏人,为什么好,为 什么坏,及时说明和强化,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有 利。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 不符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的辨别力是有限的,在调查中,有一半的中学生认为 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 的解释,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青少年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发展。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 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 动画片感兴趣,他的兴趣

不是制作动画片,也不是学习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是看动画片本身,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他 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甚至去买动画 VCD 自己一次看个 够,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地认识 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看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喜欢那种充满想 象力的空间,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文化传媒部门要注意引进积极健康的动画片。90%的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载 体主要是电视。所以要消除动画所具有的消极功能,首先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这包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质量和播放的时间选择两个方面。在动画片的质量 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动画片,特别是国产动画片。目前电视中播

放的动画片来自国外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动画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内容,或 者强调暴力对问题解决的唯一性,这些对青少年社会化很不利。应该选择充满智 慧和想象力的、强调人类的理想和优秀文化的好动画,像《海尔兄弟》、《猫和 老鼠》、《花木兰》、《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蜡笔小新》之类应该尽量少 播放。在播放时间方面,首先不要连续播放太长时间,这会对观看者的生理和生 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不要为了经济利益,选择儿童的吃饭时间播放,可 以在双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时间少播放一些。当然,由于现在动画片的适应 人群很广泛,许多国外的动画片的定位是给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 年 获得美国动画片收视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个主要角色满嘴脏话,是以 黄色暴力低俗的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的。所以不妨参考电影的分级模式,在播放动画片时,说明该片适合什么年龄的人观看。在调查中,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许多青少年观看什么动画片是不加区分 的,只要是动画片他就看。这也要求大人的解释和帮助选择。当然,如果在电视 播放动画片前后,有主持人对动画片主题作一个讲解,说明大家要学习什么反对 什么就更好了。【参考文献】 [1] 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C.D 威肯斯,J.G 霍兰兹.《工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贺雯、彭聃龄.《儿童电视动画片播放效果的研究》.《应用心理 学》.1996.2.[5] 司徒宁.《走近动画》.《中国美术教育》.2000.4.[6] 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 究

第三篇: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一、改善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由二个部分构成,一是市场环境,二是社会环境。

对农民来说市场环境主要指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作为生产者,农民一方面要从市场上购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如劳动工具、机械、化肥、农药、种子等。另一方面,农民还要将自己的劳动成果——粮食、棉花、油料以及鱼、肉、蛋、奶等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市场环境的好坏就会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减。

在农业生产成本构成中,农业生产资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就会加大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收入。据山东的一项调查披露,我国的几种主要化肥早在1995-1996年的时候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碳铵、尿素、磷肥95年较94年上涨50%;农药、农膜涨幅也在30%以上,1996年的农资价格上涨小于1995年,但仍高于全年商品零售价总指数8%的上升幅度,农资价格的上涨,使1996年粮食生产成本比1995年上升了51.6%.[1]

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成本的关系表明,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小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或是农产品价格不跌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下降,都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增加,然而,这种情况至少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出现。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应当调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努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由供给不足所致,那就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扶持力度,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由垄断行为引起,那就应当努力消除垄断,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

市场环境对农民收入造成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产品的售价,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农民的收入增加;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将下降。

实际情况是自1997年开始,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逐年下降,1997、1998、1999、2000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是上年的95.5%、92%、87.8%和96.4[2].这表明市场环境从1997年开始就变得对农民不利起来,如果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考虑进去,对农民而言,市场环境恶化的时间还要提前2-3年。

应当说,我国政府早就注意到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朱镕基同志在任国务院总理期间,有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曾坦言:我最感到头痛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当农产品价格下跌造成农民收入下降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促使农产品价格回升,这样做并不违背市场规律,也不是没有先例。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一直采取鼓励农民限产、减少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美国政府1961年出台了一项政策,明确规定如果农场主停耕至少20%的耕地,且主要用于土壤保护目的,农场主可以从政府得到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偿,如果停耕土地超过20%,政府可以把补偿比例提高到60%[3].我国由于农业人口众多,照搬美国的政策也许行不通,但美国政府通过控制农产品供给总量、维持农产品总的价格水平、维护农民利益的思路则可以为我们参考。

除市场环境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社会环境是指各级行政组织以及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单位和部门的总称。如学校、医院、水电供应、电信、金融部门等。

社会环境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农民需要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农民离不开它,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对这些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和部门的行为规范不够,对他们监督不力,这些组织和部门也会侵犯农民的利益,造成农民的实际所得下降。

这些年在一些地区出现的违反国家规定超比例地提取“三提五统”费用,中小学乱收费,电力部门随意提高电价,农民领结婚证也要交纳一定费用等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部门

第1页

和机构侵蚀农民利益的一面。

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减轻农民的社会负担,就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各级行政部门向农民伸手、摊派,就是要制止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部门违反国家政策向农民乱收费、乱加价,一句话,就是要努力消除各种侵蚀农民利益的行为与现象。社会环境好起来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社会成本就会下降,收入就会相应地增加。

二、引导农民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道路,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扩大再生产有二种基本模式,一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一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农业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在农业技术水平不变前提下,通过增加农业劳动投入,通过扩大农业耕种面积,使全国一次性播种面积和复种面积大幅增加,同时使全国农产品总量得到增加的一种再生产模式。在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这种扩大再生产从根本上来说行不通,它只会使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再次下跌,农民的收益不仅不会因此而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农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指在不增加活劳动投入、不扩大农业耕种面积前提下,通过增加技术投入,使农业生产在原有基础得到扩大的一种再生产模式。

农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有二种后果,一种后果是农产品总量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增加;另一种后果是农产品总量不增加,但品质提高、品种增加、价值大幅度增加。

只有后一种结果出现时,农民的收入才会增加,因为前一种后果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一样,也会造成农产品供过于求和农民收入下降,这是我国只能引导农民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道路的根本原因。

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道路,首先要帮助农民树立商品生产意识。所谓商品生产意识,简单地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的意识,它包含着以最少投入、最大产出、获取最大利润的经济理性思维的成熟。我国是一个小农大国,农民的商品生产意识淡薄。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自己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因为自己要吃粮食,农民无论如何要种几分地或几亩地,以保证自己有粮食吃;因为自己要吃菜,农民还要留出一点地种蔬菜,以保证自己有菜吃,如此等等。大多数中国农民都把自己的精力分配在数10种不同农副产品的生产上,而不能集中精力生产一、二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农产品,农民这种以自己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的思维特点,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限制了自身收入的增长。由此可见,引导农民走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和思维模式,培育他们的商品生产意识和市场观念,是实现农业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的关键。

其次,还要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无论是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学习先进的农业耕作方法,还是收集和分析农产品市场信息,对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核算,都涉及到文化知识问题。文化知识水平低,就难以完成上述任务,而我国当前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状况,又实在难以令人乐观。

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4].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引导农民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道路的一大障碍。

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又不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之后再去引导他们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的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

此外,努力提高农民的资本积累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样也十分重要。这二种能力都是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农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才可以去扩大再生产,才可以在技术上进行投入;另外,农民对技术的投入并非总是万无一失,万一失败,还要求农民经得起失败的打击,这也涉及到经济实力问题,经济实力弱,农民就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失败了就难以重新站起来。

第2页

我国农民的经济实力如何呢?除少数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经济实力较弱。上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5409.11元水平,他们的资本积累能力较强,实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相对容易些;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年收入平均水平分别为2183.08元和1542.73元[5],这些地区的农民资本积累能力较差,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年劳动下来,除去各种开支后就所剩无几了。无疑,这些地区的农民实现品质与价值扩大型再生产存在较大困难。

这就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民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农民走出这个怪圈的办法是发展农村信贷体系,弥补农民经济实力不足的弱点,对农民学技术、买技术、应用农业技术成果给予扶持。还可以鼓励农民建立股份合作组织,以克服一家一户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经济实力不足及抗风险能力差的弱点。

三、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农民带来农业以外的收入。

刘易斯认为,在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可以为零,因此,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会对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造成影响。以我国为例,1980年以来,我国农业大约转移出去

1.8亿剩余劳动力,其中1.3亿人进入乡镇企业,5000多万人进入城市经商务工,尽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农业转移出去了这么多劳动力,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并未受到影响,而是在不断持续增长。见下表:

从表一可以看出,20多年来,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一直在增加(2000年部分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下降是持续几年的农产品价格下降所致),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未以牺牲农业生产为代价,外出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是农民收入的增加部分。

有关研究表明,在城市打工、经商人员一年的收入约为1410.60亿元人民币,其中带回或寄回农村的货币收入为766.6亿元[6];对于在乡镇企业务工农民的收入也可以大体上估算出来,以1.3亿乡镇企业务工农民每人每年收入4000元计算,在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全年的总收入约为5200亿元人民币,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在乡镇企业务工农民一年带回家中的货币收入约为2800亿元人民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份,农民的非农收入分别达到了其纯收入的78%、66%和54%[7],农业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已十分明显。

除此以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利于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是,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未出现这种效果,即农户生产规模扩大不明显,农民收入的增加与此关联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

(1)从1980年到现在,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道路建设用地,加上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原因,我国每年减少耕地面积约1000万亩[8],20多年共减少了2亿多亩可耕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腾出的空间大部分被这一因素抵消。

(2)人口增长量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大体持平。1983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0亿2495万人,而到2000年底时,我国人口达到了12.6333亿,17年间全国净增人口约2.3838亿,这些新增的人口大部分在农村,他们不断地填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留出的空间,从而使得从静态角度上看,农村务农劳动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减少,加上耕地减少因素,农村务农劳动力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

这种情况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打了折扣,由于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终将成为市民、终将会与农村脱去联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积极后果会慢慢消失,而只有第二个积极后果是长期的,因此,我国必须严格控制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速度,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同时还必须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积极后果显现出来,使农户生产规模有所扩大,因为从长远来看,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这一点。

第3页

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测算,一个以种粮为主的农民必须耕种20亩土地才可以达到8000元的年收入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14.9亿亩耕地只能容纳7500万农业劳动力,加上渔业、牧业、水果种植及其它农副业生产的农民在内,整个农业只能容纳1亿农业劳动力,其余农业劳动力都必须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也即是说,从静态角度上看,我国农业还要转移1.8亿劳动力出去,从人口增长、从动态角度上看,我国农业还要转移3亿多劳动力出去。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1980-1990年期间以每年平均626.5万人的速度向乡镇企业转移,1991-1995年期间以每年平均617万人的速度向乡镇企业转换[9],此外,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大约有5000万农村劳动力自发地进城寻找就业机会[10],由于这个劳动力数字不是一年形成的,而是从8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因此,用14年平摊,每年平均进入城镇经商、务工的农业劳动力约为357万人,乡镇企业和城镇二者合起来每年平均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约980万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城镇和乡镇企业每年大约可以吸纳1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这一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进行推算,从静态角度上看中国需要18年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动态角度上看,中国需要28-30多年才能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使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达到20亩的水平。由于存在高技术革命推动、汽车消费推动、房地产消费推动、农村需求增长推动、外资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等诸多有利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20-30年高速增长充满信心,对中国的乡镇企业和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怀疑,但是,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属于压力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即由于农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少,农业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劳动力,从而迫使一些劳动力外出谋生。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务农劳动力年龄的老化,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前提下,农业劳动力的耕种能力呈下降趋势,当农村每个劳动力的平均耕种面积达到8-10亩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调整为机械推动为主,即应当在此时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以机械劳动替代人的劳动,继续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向纵深发展,否则,农业劳动力的过渡转移有可能导致粮食生产出现危机,现在一些地方抛荒现象严重在某种意义上已向我们发出了应当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信号,对此,我们应当多一份清醒。

第4页

第四篇: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历史长的河中,我国一直以“文明之邦”对外自居。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但如今人们在追逐社会物质水平的同时,却淡忘了古今圣贤的谆谆教诲,追求精神文明的热情日益下滑。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下我国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部分解决的对策。关键词

道德历史现代

目录

前言...................1.道德社会化的含义..............1 2.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2 3.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3 4.解决对策................4 参考文

献................4前言

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道德情感影响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倾向,而道德行为又是道德认知好道德情感的体现,通过到道德行为可进一步促进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巩固和发展。它虽无形无影,却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端正人们对外界的态度,并时刻调节着自身的行为。中华民族历代的经典道德故事中,无不在向后人传达道德基本规范。远有汉朝苏武牧羊使节不辱使命,北宋范仲淹忧乐心系天下,更有巾帼英雄冼夫人流芳百世;而近也有救死扶伤的“抗非英雄”钟南山等。这些道德模范在不同时代及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为传承文明精神,建设文明社会起到示范、鼓励、凝聚城市精神的作用。

1.道德社会化的含义

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

中才涉及到道德问题。人们用“道德”表达某种情感和行为的应当。“道德的”即意味着“应当的”。道德、不道德的判断不是以某个人的观念为依据,而是以整个社会的观念为准,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由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尤其是由社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经济生活决定。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的道德意识的变化。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协调人际关系,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用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向社会成员发布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指令,道德就同法律一样,成为某种规范,即道德规范。为了达到用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的目的,社会依靠利用的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种途径或手段。

因此在人的社会生活中“道德的”东西有三类:一是社会或个人关于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的意识和观念,即道德意识;二是社会生活中规范、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三是人们所进行的可以用道德与否来进行判断的行为,即道德实践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不断思考社会秩序的重建,无论是孔子以尧舜时代为蓝本的“大同”理想还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都试图通过公共管理行为来恢复某种道德秩序。通过公共管理行为来推行和执行道德规范成为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支柱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涵。

儒家认为,社会失序在于维系社会基本秩序的道德体系崩溃了,恢复和重建道德秩序是当务之急。道德秩序何以能得以恢复并发挥作用,儒家认为在于人之基本品性。孔孟倾向于认为人性具有内在的“善端”,后天影响使得人性发生变化。儒家认为,人之道德本性是内在的,人具有内在的道德意向结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即使认为“人性恶”的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人具有内在的道德善端和道德意向,但要获得符合道德要求的现实行为,需要通过道德教化将人的道德本性 发扬光大,最终重建道德秩序。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强调的是自我道德修养和外在道德灌输的帮助,荀子提出“化性起伪”侧重的是外在的道德教化,孟子和荀子在逻辑起点上存在差别,但在公共管理中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和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并实现社会道德秩序这一点上是相同的。综上所述,道德的定义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活动)三个部分构成。

2.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科尔伯格(L·Kohlberg)从道德两难故事入手,根据儿童的相关回答提炼了道德发展的三大水平六大阶段(后发展为七大阶段)。

欧洲有一妇人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发明的新药镭才能救她。药剂师索要成本价十倍的价格,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才凑够要加的一半。他

对药剂师说,他的妻子要死了,请求药剂师廉价卖给他,或者允许赊欠。但药剂师拒绝并称发明此药只是为了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药。

讲完故事,主试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回答时,不能简单的回答“应该”或“不应该”,而要说清理由,以此来判断其道德社会化水平。

一、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作出判断好坏是非。第一阶段:服从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二、习俗水平:以及行为是否有利于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判断。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

三、后习俗水平:能够摆脱外因,看重根据个人自愿选择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第七阶段: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1989)的研究表明,中国小学生的道德判断一般处于前三个阶段,达到第四个阶段的极少,几乎无人达到第五六个阶段。

3.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社会财富的积累,道德建设逐步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并有退化迹象,社会中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人与物的关系被颠倒,人成为金钱的奴隶,许多人唯利是图;社会诚信严重缺损,假冒伪劣行为比比皆是,主要变现为极端利己主义、价值取向物质化、道德规范模糊化。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个人甚至家庭生活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医疗、失业、养老、救助等,个人为保障生活,应对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危机,不得不倾向于储蓄财富,同时集体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导致个人信仰危机加深,从而促使利己观念横行。

近年来,人们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关注市场经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对道德建设有所放松,导致社会个体道德失范的行为有上升的趋势。道德调控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一个的重要方式,在帮助社会成员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归根到底要实现主体意识的道德自觉,没有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道德调控的功能难以发挥出来。要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高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加强公民的道德自律能力是必经之路。

2006年江苏南京市的一起民事诉讼案引起极大争议,见义勇为与肇事者两种身份的莫名互换,而当地法院根据荒唐的判断依据得出的荒唐的判决结果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新一轮的言论骚动。如果说当事人对彭宇的诬蔑还属于道德层面的错误,应该受到良心谴责,那么当地法院的裁决就是公然和我们的社会公德宣战了。为社会公德的加速败坏和堕落提供了法理上的支持。平民的不诚信不可怕,司法不诚信才是最可怕的。人们常说,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可现实就是这样无情,英雄不仅流血,还是要流泪,辛酸的泪,无助又无奈的泪!连法律都没有扶持他们,道德已经被逼到了社会的墙角。

伴随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已凭借政治、科学、经济、体育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跻身国际大国行列。但传统文化的宣传似乎又落了下来。从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对道德的重视是首当其要的。目前却演变成大部分人“笑贫不笑娼”的意识。反复纠结道德社会化这个论题似乎成了一个不符合当下“新价值观”的话题,更有些冷饭热炒的不适宜。宏观社会的不重视,加之新生代成长过程中缺乏的不断灌输和矫正过程,使得道德社会化的脚步停滞不前。

4.解决对策

道德”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字眼。它几乎如橡皮泥一样,在律己和律人时,变化万端,判若霄壤,总是能“宽以恕己,严以律人”。道德式微,法律最该亮剑。道德滑坡,法治更需要爬坡。只有在一个公正的法治社会,道德才不会被老是拿出来当万能挡箭牌。法律面前,没有避风港没有特区,只有罪与非罪。不管你是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还是执法者,谁胆敢触线,谁就要做好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准备,再无自由裁量的道德盲区。

不可否认的事,尽管道德有很大程度的沦陷,但国家主体机构却从未放松对道德社会化的宣传。始于2003年迄今已举办第十届的《感动中国》便是最好的举证。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该栏目旨在传递身边的大爱,让观众感受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是官方或民间,仍然在通过报章杂志、公益广告、街道宣传栏、纸质倡议书等更多渠道传达对道德理想的一份坚持,努力唤醒沉睡人心的公德。

参考文献

[1] 李萍.文化视野中的青年道德社会化[M].厦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3]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五篇: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范文模版]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曾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进步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但随着经济、科学等方面迅速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却日趋突出,若不及时加以调适和解决,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文明进步。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下我国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部分解决的对策。关键词

道德含义

道德影响因素

解决建议 前言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周恩来作过如此评价:“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体现了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一、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涵义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而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好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 中才涉及到道德问题。道德、不道德的判断不是以某个人的观念为依据,而是以整个社会的观念为准,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同道德规范、明晰道德关系、形成道德人格。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道德观念的不断变化和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使道德认同成为了当代社会中最突出的伦理问题,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基础的确立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利益矛盾的存在、社会道德分歧的消解和个人的社会化都要求人们进行道德认同,个人要整合其内在道德准则、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社会要确立自己的道德基础、推动道德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同样离不开道 德认同。道德认同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从理性和情感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其层次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实际上是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离开了人与社会的互动,道德认同就不可能发生。这决定了道德认同既需要社会条件又离不开个人条件,也意味着道德认同的内容和程度会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制约。道德认同就是主体利用这些因素和条件的构建过程,有其相应的构建机制,并且正是在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道德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见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它的形成和维系都受人的道德价值观念支配,并以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人们有无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为转移;它又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它所涉及的那种作为既成的社会法则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道德活动所体现的人们之间特殊利益的关系。广泛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中,遍及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维系依靠社会舆论、宣传教育和个人自觉,以至必要的自我节制和自我牺牲。

近年来,知识性电视节目在内地颇受欢迎,就连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也凭借知识性很强的综合素质测试吸引了很多观众。这种状况固然反映了国人对知识的偏爱,但是如果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人格的养成,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倾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它主要靠记忆来实现,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智力活动,所以人们把长于记忆、懒于思考的人讥为两脚书橱;但是人格的养成却相当复杂,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育,所谓知识就很可能成为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对于这个问题,前人早有申述。比如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便认为既然革命已经成功,所谓爱国精神就“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可见,不论是个体,还是一个民族,培养健康的道德人格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国道德社会化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许多出生于上世纪中期的人至今仍怀念当时“夜不锁门”的场景。尽管物质匮乏,精神层面却充足。街坊邻里相互之间的那份淳朴,那份以诚相待的心相互温暖彼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浓厚不分彼此,诚信问题也毫不突兀。自我防卫的心浅,互帮互助的意识强。无需大口号般的宣扬美德规范,社会环境仍良性的相互影响着。

(二)家庭环境。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结构状况、情感气氛、人际关系、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教育环境。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人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学校教育教学风气、水平,及教育工作者个体专业水平、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等都直接影响着学员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其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这种影响往往是深刻的,教学质量越好,接受的教育时间越长,一般而言,是有利于个人身心成长,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三)传播媒介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互联网广泛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当代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体,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四)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三、道德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相比,道德建设却相反的出现了退化现象,社会中各种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人逐渐沦为金钱的奴隶,许多人唯利是图。著名相亲节目中嘉宾马诺就曾发出轰动一时的拜金言论“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 2012年4月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给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社会诚信严重缺损,假冒伪劣行为比比皆是,主要变现为极端利己主义、价值取向物质化、道德规范模糊化。

1、道德权威弱化

近年来,人们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关注市场经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对道德建设有所放松,导致社会个体道德失范的行为有上升的趋势。道德调控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一个的重要方式,在帮助社会成员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归根到底要实现主体意识的道德自 觉,没有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道德调控的功能难以发挥出来。要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高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加强公民的道德自律能力是必经之路。2006年江苏南京市的那起“见义勇为与肇事者”两种身份的莫名互换民事诉讼案曾引起极大争议,当地法院根据荒唐的判断依据得出的荒唐的判决结果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新一轮的言论骚动。如果说当事人对彭宇的诬蔑还属于道德层面的错误,应该受到良心谴责,那么当地法院的裁决就是公然和我们的社会公德宣战了。平民的不诚信不可怕,司法不诚信才是最可怕的。

2、团体观念淡薄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个人甚至家庭生活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医疗、失业、养老、救助等,个人为保障生活,应对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危机,不得不倾向于储蓄财富,同时集体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导致个人信仰危机加深,从而促使利己观念横行。

3、对美德的宣扬严重匮缺

伴随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已凭借政治、科学、经济、体育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跻身国际大国行列。但传统文化的宣传似乎又落了下来。从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对道德的重视是首当其要的。

目前却演变成大部分人“笑贫不笑娼”的意识。反复纠结道德社会化这个论题似乎成了一个不符合当下“新价值观”的话题,更有些冷饭热炒的不适宜。宏观社会的不重视,加之新生代成长过程中缺乏的不断灌输和矫正过程,使得道德社会化的脚步停滞不前。

四、解决道德社会化问题的措施

1、为道德社会化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道德滑坡之际,法治更需要爬坡。只有在一个公正的法治社会,道德才不会被老是拿出来当万能挡箭牌。法律面前,没有避风港没有特区。谁胆敢触线,谁就要做好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准备,再无自由裁量的道德盲区。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如何改变当前社会中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需要法律、公益宣传以及国民的全体努力。一定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道德建设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道德建设的直接受惠者。要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为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公益宣传

尽管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很大方面的缺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相关机构也经常通过报章杂志、公益广告、纸质倡议书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传达对道德理想的一份 坚持,努力唤醒沉睡人心的公德。而这种宣传不仅要坚持,更要加大力度,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和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

3、为培养青少年道德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补位”功能

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正是道德社会化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榜样,青少年是观察者,青少年是通过观察家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其强化结果而学习新的反应,或是他已经具有的不良道德行为反应得到矫正。这就需要家长为青少年做出道德人格的表率,并以此来充分发挥其道德示范和纠正的功能。而学校教育又起到扩展学校人格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可以通过在班级建立留守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档案,在学校中成立留守青少年的“成长互助小组”,及时了解留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开发以促进留守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为目的的特殊课程和教育实践活动等方法清除青少年思想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参考文献:

[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

[2] 李萍.文化视野中的青年道德社会化[M].厦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4]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5] 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2.3.[6] 肖川《教育的世界》岳麓书社2003年1月

下载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改变,社会价值观趋向于......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精选]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 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正视这一点,是我们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的必......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学 生 专 业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方向)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内容提要 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一直以“文明之邦”对外自居。但如今人们在追逐社会物质水平的同时,却淡忘了古今圣贤的谆谆教诲,追求精......

    体育场馆社会化途径研究[推荐]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途径研究我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其发展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事业改革的前景。尤其是《全民......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号:***姓名:杨磊摘要: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有心理障碍者逐年呈上升趋势......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五篇)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摘 要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一直以“文明之邦”对外自居。但如今人们在追求社会物质水平的同时,却淡忘了古今圣贤的谆谆教诲,追求精神文......

    世博会与青少年社会化(五篇范文)

    每一次成功的盛会都会成为一个时代最醒目的标志。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在盛会分为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学生刚刚接触社会,处在学校和社会的交接点上,这时,世博会杜宇青年理解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