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都江堰》教案1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2.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4.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 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
【最优学法】
1、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在整体把握文意时应先了解标题的作用,并逐个概括标题大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通过抓住文段的中心句,来概括文段的内容和文章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的更多的是当地的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所有这些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文物也好,古迹也好,都寓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打开我们的美术鉴赏这本书,同学们挥发现有关建筑方面的图画,介绍某种建筑队特点和意蕴,这就是建筑文化。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圆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北销毁的悲哀,那么读了都江堰,你又有何感受呢?它的文化精义又是什么?今天在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介绍余秋雨及总结其文化散文的特点:
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都江堰》是文化游记,作者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候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雪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是怎么一回事。余姚有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的越窑所在地――上林湖;余姚还产生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著名历史人物,余秋雨就生长在这养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叙述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和一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即以游记的方式进行,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 “文化散文”。
三、都江堰简介及李冰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使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发源于岷江,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好为陆海”(《华阳国志》)目前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诏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他海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四川夹江县境内);治导什更县的洛水何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华阳国志·蜀志》)
对比都江堰和长城,指出两处历史文化遗迹的本质区别。
1、描写都江堰工程之壮观,赞美了2000年前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力。
2、由物及人,赞美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实业精神。
四、名家点评
马力: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在当代中国,包括港台地区,拥有巨大的读者群,而且屡屡高悬于海内外畅销书之榜首,„„余氏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
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他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真正被大众认可的作家、学者。《余秋雨现象批判——也是一种遗憾》
2、梳理文章脉络
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请同学们浏览各部分内容,划出各部分的中心句,然后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第二部分: 这里的水却不同,„„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第三部分: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第四部分: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帖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标题:
一、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二、都江堰强悍,规整而又驯顺的水。
三、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的精魂。
四、都江堰的精魂代代相传。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写自己游览都江堰和二王庙表达作者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对李冰精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
3、品读课文
(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写都江堰的关键句。可以抓住以下关键语句: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③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④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⑤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⑥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⑦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⑧它,就是都江堰。
(ⅱ)思考: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那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为什么?
作者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举例、文明特征诸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其中社会功用方面大比较释最根本最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大内容依附于社会功用,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使文章的核心内容,这里是在为第三部分展开文化反思张本,所以重在社会功用比照两大工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ⅲ)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文章以长城入手,作好铺垫,引出都江堰;文章对长城与都江堰及其文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从而表现了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2)美读课文第二部分。
(ⅰ)美读课文第二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美读第三段,要传达作者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
(ⅱ)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怎样?
这一部分主要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瞒,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李冰的敬慕的感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上节课的方法自读课文,品味作品深厚的文化内蕴
[教学过程]:
1.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1)请同学们划出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
①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提示: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提示:“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③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提示:参考课文第三段和第九段,政治走向,在这里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的方案。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显然持第一种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而正是基于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④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提示:从表面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晴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因此,当李冰出于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⑤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提示: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李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自责在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解。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政治是站在另一边,他终又胜利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利民富民的政
治路线和政治的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⑥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提示: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却了活力;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不休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
⑦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提示:大愚大拙似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政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是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有了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彻地关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提示: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故讲演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治理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民富足。他的治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具体的工作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智慧的。
⑨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提示:都江堰矗立着李冰的精魂,营造着一种为民造福的浩荡氛围。在这种强大精神的投射下,李冰雕像置于水中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甚至不应或不该有其他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李冰的心愿,才不悖李冰的精神。在官僚权贵们死后也要荣华富贵这种层层相因的腐朽观念的衬托下,李冰死后的归宿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应当感谢那位汉代水官,是他将李冰的生命延续了,是他将李冰的利民富民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至。这样都江堰不但流泻着驯顺的江水去丰富物质世界,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也是朴实清新独特高格的。
⑩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提示: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2.李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为民造福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3、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内容的?
对比手法的应用。第一部分把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突出都江堰的伟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第二部分通过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变化,来突出都江堰水强悍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对比,彼处长锸的守持,即将治水经验与后后的典籍作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本文无处不在对比,形成文章的骨架,将都江堰雕刻成一座文化纪念碑,精神的丰碑,历史因它而闪光,今人因它而自豪,它不仅滋润了中华大地,也流淌着中华文明,光照千年,启迪后人。
第二篇:都江堰教案1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对比手法、以小见大手法在文化散文中的作用。2.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民族精神。教学重点:1.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2.对比在文化散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文本中涉及到的民族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吸引我们的不仅有文物、古迹,还有他们蕴含的精神、文化。今天我们就随着余秋雨去畅游《都江堰》,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解题
(一)都江堰简介及李冰(多媒体)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
余秋雨,当代作家、学者,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
他的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散文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秋雨散文》等。散文的内容多是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
三、整体感知
给每个部分写一个标题
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第三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
四、具体研习探究第一部分
1、细读第一部分,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1)对比手法的运用,(2)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更伟大
2、第一段在本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明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揭示主旨,总领下文
3、第2自然段,写长城伟大,会不会减低前面对都江堰的评价?怎样理解“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
明确:不会作者是说,虽然长城比都江堰逊色,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但它也是伟大的,因为它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4、从文中找出作者从哪些方面将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比较。明确:
1)修建年代:长城——晚辈;都江堰——长辈(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2)规模:长城——宏大;都江堰——表面不如长城宏大 3)占据的是:长城——辽阔空间;都江堰——邈远的时间
4)社会功用:长城——废弛;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造福千年
5)水流外观: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6)文明状况:长城——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灵动的生活
7)心态: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5、课文第一段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怎样理解? 明确:都江堰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且绝不炫耀,毫无所求。
探究第二部分
1、文章第二部分中,真正开始写都江堰的水是哪一段?
明确:第三段
2、第二部分开头写作者“乘便看一眼”都江堰之前“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而且与第一部分结尾盛赞都江堰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伏悬念,引人入胜。
3、作者观看都江堰前后,对其旅游价值的评价各是什么?(找原文中的语句)明确前: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后: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4、作者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水的声、水的形。
5、未见之前、走近之后、见到之后,作者的表现?
6、运用了何种手法来描写水的魅力?
明确:多角度描写景物:欲扬先抑,视觉、听觉,对比,拟人,比喻,排比。
7、“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这“吃够了苦头”与“出尽了风头”怎样理解? “出尽了风头”:充满野性,“飞奔着”“裁割着”“直窜出去”,它“恼怒”,它“咆哮”,充满一种壮丽雄浑的美。“吃够了苦头”:水流受都江堰的制约,只能“乖乖地转身改向”“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显现出更壮丽的驯顺。
8、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 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蛮,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
9、作者写水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写水,真正的意图是写水背后的人----充满自信驯服自然的人。明确:为人物李冰的出场做铺垫 探究第三部分
1、在10—24自然段中,找出直接高度评价李冰父子贡献的段落 明确:10 14 19 20 24 剩下的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方说第11自然段是用李冰的毫不惹人注目与其他显赫官僚比较.12 用李冰以实践科学为民“消灾、儒养”的政治理念,同不学无术的官僚理念比较.13 用现代一个有作为来类比几千年前的李冰;15 用李冰修建水利工程的实干形象,同追求虚名、富贵、权势的当权者比较; 16 用李冰绘制水系图谱,同现代的伟大发明比较; 用李冰朴实的治水经同看上去浩繁实际可能无用的“典籍”比较 18 用李冰对建设事业的投入同一些人热衷于征服、破坏比较; 21 用李冰的智慧、仁慈,同秦始皇的蛮吓、残忍比较; 22 用都江堰的现实作用同长城的虚名比较;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2、李冰的政治观是什么?
明确:政治含义——浚理,消灾,滋润,濡养,做实事、具体,质朴
出发点——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作者评价——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3、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明确: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4、品味语言
(1)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
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是无所事事,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的时候,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
(2)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从表面上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学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治水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清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
(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明确:郡守,李冰的身份是父母官。长锸,又代表是水利学家。金杖玉玺代表统治阶级、代表权利;铁戟钢锤代表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对比——注意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的对比)(4)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明确:失败: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后代所破坏 成功:
1、他表现了最澄澈的人类学思考。
2、精魂长存。
3、受到了百姓的膜拜和崇敬(5)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这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的。(6)为什么说“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
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学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气淋漓”,显得形象生动。
其二,是为了与厚厚典籍的“风干松脆”对比。这里的典籍,是腐朽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失却了活力;
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民本思想的不朽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永远生生不息、“水气淋漓”。
(7)为什么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怎么理解“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明确】“大愚大拙”是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攻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
“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唯物意识和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明地观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明确】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都江堰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有清泉和米粮,必须要填饱肚子。人类学的思考:是指人的生存问题。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治理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治理就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这个做法看似简单,其实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智慧的。(8)“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李冰活着时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人民建起了都江堰;他死后,都江堰仍然滋养着后人。他还留下了经典的水利工程理论,被后世奉为圭臬。他的雕像还被用来测量水位,镇于江心,造福后人。警戒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应该像李冰一样生前死后都造福一方。(9)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的遗言: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
观的。写作目的:赞美都江堰,是为了赞美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它的主持者李冰;赞美李冰也是为了弘扬他的为官之道。三个部分,环环相扣,逐层推进。文章围绕一个中心,采用连锁式联想的方式,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严肃思考。
主题:作者由赞叹工程的伟大而进一步写到工程创建人的伟大,引导读者在赞美都江堰与李冰的同时,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去重新评价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五、写法鉴赏:
1、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句话道出了现代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小见大。
2、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课堂总结
与其说《都江堰》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与其说是在写李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确切地说,是通过都江堰工程来审视李冰,通过李冰来体悟文化精神。堰的功用——堰的形象——创建者的精神
七、拓展迁移
四川有幸,有李冰;中国有幸,有和李冰一样的“为民造福,贴近苍生”的人。
不知同学们现在眼前能浮现出谁的身影呢?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物为民造福的事迹,每一小组一位。师补充:
林则徐、苏轼、焦裕禄、孔繁森、沈浩、赵月芳、温家宝„„
1、林则徐与林公渠、坎儿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近代史上第一人,被发配边疆——伊利,垦荒、修水利,留下了林公渠、坎儿井等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
2、苏轼与苏堤
词人苏东坡在杭州为官两任,两次为官都整治西湖,兴建水利,保证稻田用水、市民饮水,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后人怀念苏东坡,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没有了苏堤的西湖,也就少了些神韵。
3、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担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为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身患肝癌,还坚持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直至生命的结束。
4、孔繁森: 援藏干部,西藏阿里地委书记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5、沈浩:选派干部、安徽小岗村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致富,村民按下红手印为的是留下他,改变乡村的命运;当再次按下手印,他永远地留在了小岗村。
6、温总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总理的身影,地震、雪灾、抗旱„„ 我们能够记住这些人,是因为他们为官都能“为民造福,贴近苍生”。
第三篇: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2.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要使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代科学家、实践家李冰的人格魅力,从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中汲取思想精华,学习他们的奋斗和实干精神。4.体会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
【教学重点】1.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2.多种修辞手法的用法 【教学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归纳要点。2.带着课后练习去阅读,在阅读中加深思考和领悟。第 一 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2.分析第一部对比手法的运用 3.分析第二部分对水流的生动描写
一、导入
四大文学体裁(小说 散文 戏剧诗歌)本文是游记(属记叙文)
二、作者: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中国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四、分析课文
(一)师范读第一部分
粗略提问
1.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了哪两项工程?
明确:长城和都江堰(欣赏有关都江堰和长城的一组照片)
2.作者是用什么来描述长城和都江堰的? 明确:对比手法
(二)学生朗读课文 具体提问
1.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是单句还是复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是单句,将都江堰与长城作比,突出都江堰的激动人心。设题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和加深句式的知识。2.生读第2段,思考: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描述长城的景观特色,指出长城是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3.生读第3、4、5自然段,思考:这三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指出都江堰对中华民族特殊历史作用。、设题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4.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表格。
设题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和加深对“比较”这一写法的了解。比较对象
比较项目
长 城都
江
堰
五、课内小结:在这一节课所讲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开宗明义,指出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比长城更激动人心的工程。众所周知,长城是世界古代七大建筑之一,甚至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但在这部分中,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比较,得出了上述结论。这里,作者并非贬低长城的价值,只为强调都江堰的更为、最为激动人心之处,同时也吸引了读者跟随作者的足迹,去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究竟,引人入胜的效果十分明显
六、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思考都江堰水流有何特点?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第二部分水流特征 2.理解作者对李兵父子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师:作者为什么要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 要点:突出都江堰对中华民族特殊历史作用。
师:既然都江堰有如此大的历史作用,那么它的具体情形如何呢?请看
(二)二、学生读第二部分问:
生: 都江堰的水流特点(壮观)
(1)问:这一部分抓住都江堰的什么特点?明确: 都江堰的水流特点(壮观)(2)问“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明确:拟人。
(3)去都江堰之前作者心绪是怎样的?这样写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用意 明确:心绪懒懒的(不以为然),脚步散散的。先抑后扬,从反面为下文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作铺垫。
一、读第三部分:写李冰父子为民造福,建造、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千秋伟业和高尚品质,并给予高度评价。
(1)第三部分的第一句的作用?“这一切”指什么? 明确:过渡和衔接,承上启下。都江堰的建造及效果。
(2)11—15:写李冰任蜀守郡和他兴修水利造福人发的伟大抱负。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 说明李冰兴修水利的重大意义”。
“他领悟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 —旱 ——水 可是有些人就看不到
(3)读16—19段问:李冰为修都江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及深远意义。明确:具体工作 叫人绘制水系图谱
总结治水经验 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意义—— 圭臬
(4)作者既是咏赞李冰,为什么又他“大愚”“大拙”?
明确: 这并非贬词,而是说李冰懂得只有发展生产,才能造福人民,才能使中华民族得以繁养生息这一真理。这一真理是质朴平凡的,又是千真万确的。
(5)20——24 写李冰父子的作为的历史影响及作者由此得到的启示。
对比 长城:
雄壮,蛮吓,残忍
壮胆,排场
都江堰:
智慧,仁慈,透明
清朗可鉴
以上题目设题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作业:
完成达标练习和课后题
第四篇:《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1识记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2理清本文的写作脉络,把握的结构;
3体会本文蕴涵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时安排】2时【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导入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更多的是当地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这些传说与故事的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请同学列举名胜古迹及其相关的故事和传说)。现在,我们一起去领略都江堰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相关知识介绍
(一)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著有学术专著《中国戏剧史述》、《戏剧理论史稿》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
(二)文化散文:在散文写作中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关注现实的重要方式。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进行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
(三)都江堰简介及李冰。1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附:都江堰示意图)2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6-前2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三、解读文
(一)1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2标题:工程的伟大与不朽。3运用的写法:对比。(1)角度:修建时间、规模、社会功用、历史、文明特征。(2)目的:从各种角度反映都江堰和长城的区别,让人们认识到都江堰的伟大(注意:并没有否定长城的伟大)(3)结论: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都江堰。4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以长城入手,作好铺垫,引出都江堰;从长城与都江堰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主旨,从而表现了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二)1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
2标题:水流的强悍与驯顺。
3提问:作者怎样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一部分主要从听觉、感觉、视觉来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蛮,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治理人敬慕的感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并找出其中排比句说说其作用。)4提问:这部分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体会作者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明确:先抑后扬的写法。作用: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震撼。总结:同学朗读第二部分第二段,体会作者此刻感情。第二时导入如此激动人心的都江堰,这样富有魅力的水,究竟是谁,赋予了它无尽的生命,千百年来唱着动人的歌?一个遥远的看不见面影就把历史的厚度和沧桑推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走进了李冰生活的那个时代,感受历史给予我们的那份凝重和激荡。
(三)1请同学默读第三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2标题:李冰的智慧与精魂。3第三部分写李冰,如何写的?(对比)明确:(1)李冰其人:秦,蜀,郡守。行为:实践。目的:浚理、消灾、滋润、濡养。品格:质朴、冰清玉洁。(2)实践中的李冰。长锸<——>金仗玉玺、铁戟钢锤。①长锸:实践,郡守;四川最大的困难是旱涝,所以要守住江水;——为民造福,守住百姓的心。②金仗玉玺、铁戟钢锤——权力象征,政治武器,暴力工具。实践内容:实践结果:(用原文回答)失败原因:治水的韬略很快被人替代成治人的计谋;灌溉的沃土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有大半充作军粮。胜利原因:有什么样的起点就有什么样的延续。如何延续:举例说明——汉代水官;今天,李冰的伟大精魂一直延续下去。——>李冰的伟大精魂:为民造福,守住民心。(3)体会作者的感情:(文哪句可以看出作者此刻的感情?)向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明确:立场问题:民心向背(此即实践的核心内容)。——某种乐观。4找出这部分中拟人、排比句。(略)
(四)1请同学朗读第四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2标题:影响的巨大与深远。3为何写横江索桥?明确:突出李冰的自信;李冰为何自信?明确:为民造福。自信的结果如何?明确:被人膜拜,成为神4什么样的是神?明确:实实在在为人民造福的升格为神。傩戏中的神变成了李冰意味着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参考:人们拜神的目的是祈福,神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那么神的作用是为民造福。李冰的身份是官,父母官。父母官也是百姓的精神支柱。只有真正为百姓造福的父母官才能有资格成为神,成为百姓的真正的精神支柱。
四、写作特点(结合文提示讲解)1现代目光和理性的评说;2鲜明的对比;3生动传神洗练的语言;4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叙议结合。
五、小结(主旨)通过写自己游览都江堰和二王庙表达作者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对李冰精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
六、作业1熟读文并完成后练习2(P23);2后阅读《文化苦旅》。附:板书都江堰
余秋雨
一、工程的伟大与不朽。(对比)思想
二、水流的强悍与驯顺。(先抑后扬)内容
三、李冰的智慧与精魂。(为民造福,守住民心)
四、影响的巨大与深远。(为人民造福的人升为神)1叙议结合表现
2鲜明对比手法
3妙用修辞
第五篇:《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提高学生对李冰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理解文章的深刻立意,掌握写景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的手法。
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提炼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培养学生探究式阅读的能力。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文章深刻的立意,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创造。
教学方法: 1.通过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2.采用启发、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一幅组合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提到旅游,我们头脑中立刻闪现出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名山大川。有人欣赏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欣赏那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欣赏那惊天动地的飞瀑、欣赏那变幻莫测的云海。然而在旅游天地中,许多人对都江堰却知之甚少,那么都江堰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都江堰的魅力。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学生简介都江堰和李冰。
(1)提示:都江堰自动清淤系统巧夺天工;都江堰水量调配精确犹胜电脑。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搜集的信息。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同时注意引导、挖掘信息的深度和高度,明确都江堰的价值所在,提高探究式学习的质量。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①为何历时两千多年而未淤塞?
②飞沙堰如何能将数吨巨石由内江抛移到外江? ③为何古堰体系能自动调配水量,完成四六分流?
④为何受水冲击最大的离堆和宝瓶口恰是结构坚实的砾岩,而方圆数百里的龙门山脉除此之外均为易被冲蚀的页岩?从这里想像李冰是如何发现的以及付出的辛苦。2.以导游方式介绍都江堰。(结合多媒体课件,面对都江堰的立体图进行)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充分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改变角色,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都江堰,再与课文内容对比,从而理解课文的深刻立意。
3.作为中国文化史学者余秋雨眼中的都江堰是怎样的呢?先了解作者。
三、简介余秋雨
余秋雨(1946—),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历任该校讲师、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曾分别获得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率先在国内以专著对世界上14个国家戏剧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平行比较研究,又率先系统地以观众心理学研究了戏剧的审美生命,以文化人类学研究了中国戏剧文化。主编有《外国现代艺术大辞典》。1987年由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四、感知课文
1.初读感知,听录音,掌握字词。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结合投影,提出问题)感到: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看到:都江堰壮观的水流。
想到: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李冰。3.研读课文,探究本文的写作目的。
本文赞美都江堰,是为了赞美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都江堰的主持者——李冰;赞美李冰是为了弘扬它的为官之道。文章围绕一个中心,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严肃思考。
五、课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呼啸汩汩庇护突兀雕塑修缮炫耀履历咆哮强悍浚理长锸玉玺衮衮繁衍充斥韬略濡养邈远 2.探究本文的主题。本文的主题具有多义性。有对中国千年官场所形成的惯例激烈批评,有对务实、苦干、恤民、懂行的为官者人格魅力的褒扬,也有联系现实的感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六、课堂小结
本文按序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肯定和评价了都江堰的价值。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现实中都江堰如何制服滔滔江流的壮观景象。第三部分生动刻画了都江堰工程的建造者、蜀郡太守李冰的形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探究都江堰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2.分析李冰的形象。第二课时
一、具体探究第二部分(结合课件,配乐朗读第二部分)
1.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都江堰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这样写,是从一般游客心理的角度出发,更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达到相互沟通。
2.找出描写都江堰壮观水流的语句,分析水流的特点。先写都江堰所处的环境:“草木茂盛”、“更滋润,更清朗”;再写都江堰的水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然后写都江堰的水态:“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遇到江心的分水坝,“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最后这“最强悍的生命”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造福千年”。都江堰水流的特点:“翻腾咆哮”的水流,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进行。3.学生讨论(结合投影及网页链接)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怎样自动清淤,怎样自动调配水量。
二、具体探究第一部分。(结合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图分析讨论)
1.作者开篇写到“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出理由。同意。长城所起的作用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而都江堰却为民造福上千年,延用至今。2.第二段写“长城也当然伟大”的目的是什么?
写长城伟大,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意志力,又突出了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对养育中华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有衬托作用。
3.用精炼的语言概括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并分析其含义。“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灌溉”一词既实写都江堰的水利功能,又比喻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作用。
4“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一句的含义。从对当地人民乃至整个中国所起到的作用来歌颂、赞美都江堰。5.这一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对比的写法歌颂都江堰。
三、具体探究第三部分(结合李冰的画像,感受李冰的人格魅力)
1.为什么说“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作者用“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赞扬李冰作为郡守,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职责,表现了人格的高尚和作风的廉洁。同时作者也暗暗抨击了官场中以权谋私的腐败风气。2.“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戒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这两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李冰虽已作古,但他的劳动成果——领导当地人民修建的都江堰却依然在为民造福,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他的生命在人民心中延续。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仅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如何理解这一段话的含义?
李冰作为郡守,一心为民尽职尽责,虽没有获得高官厚禄,却受到人民的代代传颂。4.文末说“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这一句话有何含义?
都江堰所昭示的李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努力奋斗。5.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李冰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冰作为蜀郡守,坚守岗位、以民为本、不求私利、为民着想。
四、学生讨论——探究性阅读训练
1.作者为什么高度赞美李冰?结合现实谈一谈。是为了弘扬李冰的为官之道。“为民造福”。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像李冰一样的为官者。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李冰是怎样设计都江堰并造福于人民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五、课堂小结
1.内容:作者从游览都江堰起笔,借助对山水风光的描绘,赞颂了李冰父子身先士卒、为民造福的不朽精神。同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方法,围绕都江堰塑造了一位不求私利、为民造福的官吏形象,并结合现实提出了令人沉思的深刻见解,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写法特点:体现大文化散文的特点。(借古论今,立意深刻,促人思考)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六、布置作业
有人把人生比作无字之书,这本书需要用心灵去解读,我们虽然阅历尚浅,解读人生之书仅仅是个开始,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却也有品尝。
请以“感悟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七、语文实践活动
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古文化遗址,在地图上作一次模拟性漫游。然后,围绕一个角度,就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加以评述。要叙议结合、情理统一。1.选定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2.引导学生查找有关遗址资料,了解其文化内涵。①找出行踪路线。
②首先以导游身份介绍其遗址。③然后学生分组评述。【延伸阅读】
阅读余秋雨的《三峡》、《莫高窟》。【备课资料】
一、字词
1.颓壁残垣:残垣断壁。倒塌、残缺的墙壁。2.惊悸: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3.邈miǎo远yuǎn:遥远。
4.废弛:原指法令、政令等松弛而变得无约束力,这里指失去原有的作用。5.华章:华丽的诗文。6.修缮:修理。7.炫耀:夸耀。
8.濡养:将食物弄湿来喂养。9.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10.驯顺:性情柔和能服从。
11.咆哮:(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12.众目睽睽: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13.浚理:疏通治理。
14.长锸chā: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ɡuī臬niè: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臬,古代测日影的标杆。16.韬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申而来,指计策、谋略。17.祭祀: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18.怦然:形容心跳的声音。
二、关于《文化苦旅》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代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起初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其实这是不奇怪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笔墨之中。我想,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局限。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待到随着年岁渐无稳定的人伦定位、语文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最后只得像《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学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知识出版社,1992
三、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北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9公里。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早已闻名中外。在历代兴建的千百座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中,至今还完好地使用着的,也首推都江堰。
都江堰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领导当地人民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的建设。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进入成都平原后,流速陡降,易淤易决。这项工程建成后,化险为夷,变害为利,不但能够防洪和灌田,还能行船和漂运岷山木材。晋代人所著《华阳国志》在评价这一工程时说:自从修了都江堰,川西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原称湔(jian,洗)堰,湔堋(penɡ,分水堤),宋代起才称都江堰。原指引水渠首的大堰,后来指整个灌区。这个工程已使用了2200多年,历代都有维修和扩建,灌区已逾800万亩。整个工程由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组成。主要部分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鱼嘴为建于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鱼口。由此把岷江水分导流入内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内江为引水干渠。内江水再经宝瓶口流向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沙入外江的工程,长约180米,调节由鱼嘴流来的内江水的流量。它是用竹络装石砌成的低堰。平时,水量够用。汛期来时,内江挟沙的水溢入外江。水过大时,还可将此堰冲垮,洪水与沙石直泄外江,使川西平原安全度汛。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是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引水通道,形如瓶颈故名。古时于瓶口埋有铁桩,以标水位。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配合,加上其他水利设施的作用,可以保证灌区在岷江水小时够用,水大时不成灾。一般水小时,内江分流6成,外江4成,水大时则为外6内4。
四、大禹传说
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传说故事,从古至今流传于中国民间。大禹的主要业绩是治水。根据《山海经•海内经》、《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治水失败,鲧被殛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含辛茹苦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关于禹的传说,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国语》、《孟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也有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禹的传说,原来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部分被“历史化”。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渐渐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禹的传说中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逐渐离开了他的本来面目。
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有关禹治洪水的传说,常与地方景物相附会。如传说他从泰山担了99担石头筑堰挡水,这石头后来变成山东的九节长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着重表现他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以此教育着后辈。